CN114647886A - 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7886A
CN114647886A CN202210546124.4A CN202210546124A CN114647886A CN 114647886 A CN114647886 A CN 114647886A CN 202210546124 A CN202210546124 A CN 202210546124A CN 114647886 A CN114647886 A CN 114647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ata
project
node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61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7886B (zh
Inventor
白邦兵
李文凭
李海钦
白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uangb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gb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gb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gb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61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7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7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7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7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7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BIM技术来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通过采集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的数据,用对应的标识码来标记各预制构件信息,并将预制构件信息和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上传管理平台,进而生成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然后采集项目的关键节点,基于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来对关键施工节点进行优选管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准确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全流程跟踪,导致协同管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施工信息的准确监督和材料的全流程跟踪,准确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调整协同,提高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的建设速度也在加快,为了满足绿色施工的需要,改进现有的工艺流程,研究如何简化建设工艺流程,提升建设效率对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通过采用预制加工来简化现场加工流程,减少现场焊接,提升焊接质量,使得进场材料为拼装件,减少吊装次数,可以控制成本。通过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项目生产效率,精确计划,减少资源浪费,对工程过程进行有效管控,降低成本。
然而,现有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中由于对于工程数据、环境信息、施工经验无法及时进行整合分析,对于数据采集精度低、周期长、效率低,数据与模型之间的对接不流畅,导致工程的管控出现漏洞,进而导致工程延期、施工现场混乱的后果。存在无法准确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全流程跟踪,进而导致协同管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准确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全流程跟踪,进而导致协同管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实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BIM技术,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各预制构件信息,且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保持动态更新;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生成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对应的各构件标识码信息;通过将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及其对应的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且上传至搭建好的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进行3D模拟,生成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进行关键节点采集,获得关键施工节点集合;基于所述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对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进行优选管理。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搭建单元,所述第一搭建单元用于基于BIM技术,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各预制构件信息,且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保持动态更新;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生成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对应的各构件标识码信息;第二生成单元,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及其对应的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且上传至搭建好的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进行3D模拟,生成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进行关键节点采集,获得关键施工节点集合;第一管理单元,所述第一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对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进行优选管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基于BIM技术来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通过采集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的数据,用对应的标识码来标记各预制构件信息,并将预制构件信息和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上传管理平台,进而生成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然后采集项目的关键节点,基于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来对关键施工节点进行优选管理。实现了施工信息的准确监督和材料的全流程跟踪,准确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调整协同,提高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中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中对所述参与用户数据进行访问授权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中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搭建单元11,第一获得单元12,第一生成单元13,第二生成单元14,第二获得单元15,第一管理单元16,电子设备300,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总线架构304。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准确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全流程跟踪,进而导致协同管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施工信息的准确监督和材料的全流程跟踪,准确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调整协同,提高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BIM技术,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各预制构件信息,且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保持动态更新;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生成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对应的各构件标识码信息;通过将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及其对应的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且上传至搭建好的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进行3D模拟,生成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进行关键节点采集,获得关键施工节点集合;基于所述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对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进行优选管理。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基于BIM技术,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
具体而言,所述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模型提供完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所述目标施工项目为要进行建设施工的工程项目,可选的,所述目标施工项目可以是体育馆和游泳馆主体建筑建设项目,医院主体建筑建设项目、机场卫星厅建设项目等。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是以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相关信息为基础,通过BIM技术来搭建的一个集成项目所有数据信息,包含对项目的施工过程监督、材料全流程跟踪、项目信息共享和保证项目信息安全性和准确性的一个具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的管理平台。进而,通过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准确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调整协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技术效果。
步骤S200: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各预制构件信息,且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保持动态更新;
具体而言,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是所述目标施工项目中每个要进行预先制作的构件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构件的图片信息、构件所处的状态、参与构件相关操作的人员信息。所述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监测设备对所述预制构件进行监测和主动信息输入,可选的,通过摄像机拍摄构件的图片,记录构件所在的状态等。所述构件所处的状态是指构件处于项目过程的哪一个节点,可选的,状态可以是:订单发送至车间、加工完成、出加工厂、进场验收、预拼安装、验收调试等。其中,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保持动态更新是指根据所述各预制构件在项目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改变时,也同步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重新采集更新。由此,实现了对所述各预制构件进行项目过程的全过程追踪,为后续进行施工过程管理和协同配合提供了基础数据的技术效果。
步骤S300: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生成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对应的各构件标识码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标识码是可以将各预制构件进行标记,以将其各自区分开的条码,优选的,所述标识码可以是二维码。通过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将项目中的预制构件区分清楚,进一步的,通过标记生成的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其中,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是指表征所述标识码的信息,可以通过读取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来获取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同时可以通过扫描各构件标识码信息进行所述各预制构件的状态记录。由此,实现了为后续查询、管控所述各预制构件提供基础数据的技术效果。
步骤S400:通过将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及其对应的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且上传至搭建好的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进行3D模拟,生成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
具体而言,通过将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与所述各预制构件建立实体的联系,来建立所述预制构件信息及其对应的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的双向关联。优选的,可以将所述标识码信息粘贴到所述各预制构件上。进而将信息上传到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上进行同步,根据上传的信息在平台中3D模拟出项目建设状态,利用BIM模型的直观性,可以生成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由此,可以实现将项目施工过程的进度信息反应在3D管理平台中,进而有序高效地追踪、查询施工进度,完成对项目的管理和协同配合的技术效果。
步骤S500: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进行关键节点采集,获得关键施工节点集合;
具体而言,所述关键节点是指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进度产生重要影响的节点。主要通过对所述目标项目的施工文档进行数据提取分析来进行关键节点采集,找到施工节点,进一步的,通过专家系统来对施工节点进行筛选,获得所述关键施工节点结合。由此,为后续对项目的施工管理提供了管理对象的技术效果。
步骤S600:基于所述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对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进行优选管理。
具体而言,基于获得的所述关键节点集合获取一关键施工节点,从而可以得到该节点对应的所有目标预制构件,进而通过扫描所述目标预制构件上的标识码,可以获得各目标预制构件的状态信息,从而可以清楚、高效、有针对性的对该节点的工程进度进行管理。实现了施工信息的准确监督和材料的全流程跟踪,准确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调整协同,提高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100还包括:
步骤S110: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执行企划内容进行信息检索,获得参与用户数据、项目进程数据以及所需构件数据;
步骤S120:基于所述项目进程数据,确定所述所需构件数据在各进程的构件状态分布;
步骤S130:对所述构件状态分布进行差异化标记,获得各进程-各构件-差异化状态标记;
步骤S140:将所述项目进程数据作为平台架构,基于所述各进程-各构件-差异化状态标记,对所述平台架构填充所述所需构件数据,生成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且对所述参与用户数据进行访问授权。
具体而言,所述执行企划内容是表征所述目标施工项目建设相关信息的文件,包括:立项文件、招投标文件、施工承包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施工图纸、现场资料等。通过对所述执行企划内容进行信息检索,获得参与用户数据、项目进程数据以及所需构件数据。其中,信息检索的方式包括:关键词检索、比较检索等。所述参与用户数据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执行人员、管理人员、质检人员的名字、职务、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数据。所述项目进程数据是表征项目进度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流程节点,在全寿命周期中处于的时间点、项目的完成度情况等。所述所需构件数据是表征构件状态的相关数据,包括所述所需构件在不同的进程中的状态,开始当前状态的时间点和人员信息。
具体的,通过获得所述所需构件在各进程中的状态分布,进而对所述构件状态分布按照不同进程、不同构件来进行不同的标记。将包含进度状态的所述项目进程数据作为架构平台的基础数据,进而通过所述各进程-各构件-差异化状态标记来对平台中各进程中所有构件的状态进行填充,可以得到全过程的各构件状态信息,从而生成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进而通过对所述参与用户数据进行访问授权可以及时对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实现了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示例性的,所述目标项目为管道安装项目,项目进程分为设计阶段、制造阶段、配管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和检修阶段。在安装阶段,需要管道有一部分进场。其中,管道状态包括:预制、预制检验、出库安装、安装检验、试运行。对安装阶段的管道构件状态进行差异化标记,处于预制状态的管道构件标记为黄色,处于预制检验状态的管道构件标记为绿色,处于出库安装状态的管道构件标记为蓝色,处于安装检验状态的管道构件标记为橙色,处于试运行状态的管道构件标记为红色。将安装阶段的各管道构件状态按照标记颜色在3D模型中标记出来,从而可以直观的看到,当前进程中各构件的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对所述参与用户数据进行访问授权,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140还包括:
步骤S141:获得所述参与用户数据中的第一参与用户,且对所述第一参与用户的参与项目节点进行采集,获得第一参与项目节点;
步骤S142:基于所述项目进程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的第一上游子节点和第一下游子节点;
步骤S143:对所述第一参与用户的身份属性进行采集,获得第一用户身份属性;
步骤S144:对所述第一上游子节点和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所用到的构件数据进行关联度采集,获得第一数据关联度,对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和所述第一下游子节点所用到的构件数据进行关联度采集,获得第二数据关联度;
步骤S145: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关联度,和/或所述第二数据关联度是否达到预设关联度值;
步骤S146:若所述第一数据关联度,和/或所述第二数据关联度达到所述预设关联度值,对所述第一参与用户进行选择性访问授权。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参与用户为在进程中任一参与项目的用户。从所述参与用户数据中可以得到用户的参与项目节点,从所述参与项目节点中,选取任一参与项目节点作为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根据所述项目进程数据,可以得到所述第一参与项目的上下进程节点。其中,所述第一上游子节点为距离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最近的上一个项目子节点,所述第一下游子节点为距离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最近的下一个项目子节点。
具体的,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属性为该用户是否属于本企业内部员工,由此可以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属性获得对其进行选择性访问授权的范围,避免造成项目关键数据的窜取修改。所述第一数据关联度为所述第一上游子节点和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所用到的构件数据的关联度,所述第二数据关联度为所述第一上游子节点和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所用到的构件数据的关联度。其中,所述第一上游子节点是靠近项目节点最近的节点中的任何一个上游子节点,所述第一下游子节点是靠近项目节点最近的节点中的任何一个下游子节点。所述预设关联度值是用来判断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的构件数据是否必须参考第一上游子节点的构件数据,第一下游字节点的构件数据是否必须参考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的构件数据。其中,所述预设关联度值由工作人员自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的,如果所述第一数据关联度达到所述预设关联度值,则给所述第一参与用户授权可以访问第一上游子节点数据,如果所述第二数据关联度达到所述预设关联度值,则给所述第一参与用户授权可以访问第一下游子节点数据,如果所述第一数据关联度和所述第二数据关联度都达到所述预设关联度值,则给所述第一参与用户授权可以访问第一上游子节点数据和第一下游子节点数据。实现了限制使用用户的权利,保证项目的安全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300还包括:
步骤S310:获得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的第一预制构件信息;
步骤S320:获得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信息在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全周期构件状态分布,其中,所述全周期构件状态分布包括第一构件状态、第二构件状态直至第N构件状态;
步骤S330:获得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数据、所述第二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二状态数据,直至所述第N构件状态对应的第N状态数据;
步骤S340:对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和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存储至第一访问单元,以此类推,对所述第N构件状态和所述第N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存储至第N访问单元。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信息是表征构件名称、用途以及在所述目标项目中进程中的节点的相关信息。所述全周期构件状态是指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在目标项目中从设计到检验的各个节点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状态、第二构件状态直至第N构件状态是指构件在不同每个节点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数据是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在第一构件状态下对应的构件信息。所述第二状态数据是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在第二构件状态下对应的构件信息。所述第N状态数据是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在第N构件状态下对应的构件信息。所述构件信息是指构件处于当前节点的时间,完成情况,参与用户等。
具体的,所述对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和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是指将构件状态与对应的数据加以联合、相关及组合,获得更为精确的构件状态信息。将融合后的信息存储至第一访问单元,便于后续访问、管理。以此类推,对所述第N构件状态和所述第N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存储至第N访问单元,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可以实现每种状态有独立的访问单元,使管理更加有序清晰,便于后续对进程进行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为管材时,全周期构件状态分布是管材从设计到检验到的各个节点状态。第一构件状态是图纸设计时的构件状态,第二构件状态是管材制作时的构件状态,第三构件状态是制作后检验时的构件状态,第四构件状态是管材装配时的构件状态,第五构件状态是装配后检验时的构件状态。所述全周期构件状态分布有5个状态。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340还包括:
步骤S341:获得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一责任用户;
步骤S342:获得所述第一责任用户的第一私有加密秘钥,且根据所述第一私有加密秘钥,对所述第一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第一加密节点;
步骤S343:获得所述第二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二责任用户;
步骤S344:获得所述第二责任用户的第二私有加密秘钥,且根据所述第二私有加密秘钥,对第二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第二加密节点,以此类推,直至对所述第N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第N加密节点;
步骤S345:获得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公钥;
步骤S346:基于所述数据加密公钥,对所述第一加密节点、所述第二加密节点直至所述第N加密节点进行衔接化的加密管理。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责任用户为对所述第一构件状态进行管理、负责、上传信息的用户。所述第一私有加密秘钥是仅限第一责任用户使用的秘钥,根据所述第一私有加密秘钥对所述第一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所述第一加密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加密节点是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对应的被加密的节点。所述第二责任用户为对所述第二构件状态进行管理、负责、上传信息的用户。所述第二私有加密秘钥是仅限第二责任用户使用的秘钥,根据所述第二私有加密秘钥对所述第二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所述第二加密节点。其中,所述第二加密节点是所述第二构件状态对应的被加密的节点。以此类推,生成所述第N加密节点。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公钥是用来对所述第一加密节点、所述第二加密节点直至所述第N加密节点进行衔接化的加密管理的秘钥。所述衔接化管理是指将所述加密节点按照顺序进行衔接,经过所述衔接化管理,所述第五访问单元的用户想要篡改数据,必须获得第四访问单元的访问权限,进而,第四访问单元的访问权限必须要经过第三访问单元来获得,以此类推,第二访问单元的访问权限需要通过第一访问单元来获得。从而实现了专项数据专人专项管理,可以避免对数据进行私自篡改,提升管理平台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进行关键节点采集,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500还包括:
步骤S510:根据所述项目进程数据,获得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中间节点项目集合;
步骤S520:将所述中间节点项目集合上传至专家系统进行节点评估,获得各节点评估指数;
步骤S530:对所述各节点评估指数进行预设评估指数筛选,获得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
具体而言,所述中间节点项目集合是包含所述目标施工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的所有节点项目的集合。进而,通过所述专家系统对中间节点进行分析评估,得到所述各节点评估指数。其中,所述各节点评估指数是表征节点对于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影响程度的数值。按照预设评估指数筛选所述节点评估指数,可以得到对目标施工项目产生关键影响的节点。进而获得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其中,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是指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节点集合。由此可以获得关键施工节点,进而通过对关键施工节点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对所述目标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进行优选管理,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获得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中的第一关键施工节点;
步骤S620:获得所述第一关键施工节点中对应的目标预制构件集合;
步骤S630:通过对所述目标预制构件集合上的各预制构件标识码进行扫描,获得各预制构件的最新状态,且进行优选管理。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关键施工节点是在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中的任一关键施工节点。所述目标预制构件集合是指由所述第一关键施工节点在当前进程中对应的所需预制构件的集合。进而,通过扫描所述各预制构件标识码可以获得各预制构件的最新状态,从而可以得出管理对象的当前状态,进行优选管理。可以实现精准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基于BIM技术来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通过采集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的数据,用对应的标识码来标记各预制构件信息,并将预制构件信息和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上传管理平台,进而生成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然后采集项目的关键节点,基于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来对关键施工节点进行优选管理。实现了施工信息的准确监督和材料的全流程跟踪,准确进行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调整协同,提高施工效率的技术效果。
2.通过获得所述所需构件在各进程中的状态分布,进而对所述构件状态分布按照不同进程、不同构件来进行不同的标记,生成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进而通过对所述参与用户数据进行访问授权可以实现及时对状态信息进行更新,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实现目标项目进程动态全周期可视化的技术效果。
3.通过获取不同构件状态的用户的私有加密秘钥,来对访问单元加密,进而基于所述数据加密公钥,对所述第一加密节点、所述第二加密节点直至所述第N加密节点进行衔接化的加密管理。从而实现了专项数据专人专项管理,可以避免对数据进行私自篡改,提升管理平台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搭建单元11,所述第一搭建单元11用于基于BIM技术,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
第一获得单元12,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2用于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各预制构件信息,且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保持动态更新;
第一生成单元13,所述第一生成单元13用于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生成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对应的各构件标识码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14,所述第二生成单元14用于通过将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及其对应的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且上传至搭建好的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进行3D模拟,生成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
第二获得单元15,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5用于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进行关键节点采集,获得关键施工节点集合;
第一管理单元16,所述第一管理单元16用于基于所述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对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进行优选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执行企划内容进行信息检索,获得参与用户数据、项目进程数据以及所需构件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项目进程数据,确定所述所需构件数据在各进程的构件状态分布;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构件状态分布进行差异化标记,获得各进程-各构件-差异化状态标记;
第三生成单元,所述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项目进程数据作为平台架构,基于所述各进程-各构件-差异化状态标记,对所述平台架构填充所述所需构件数据,生成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且对所述参与用户数据进行访问授权。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参与用户数据中的第一参与用户,且对所述第一参与用户的参与项目节点进行采集,获得第一参与项目节点;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项目进程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的第一上游子节点和第一下游子节点;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参与用户的身份属性进行采集,获得第一用户身份属性;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上游子节点和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所用到的构件数据进行关联度采集,获得第一数据关联度,对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和所述第一下游子节点所用到的构件数据进行关联度采集,获得第二数据关联度;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关联度,和/或所述第二数据关联度是否达到预设关联度值;
第一设定单元,所述第一设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数据关联度,和/或所述第二数据关联度达到所述预设关联度值,对所述第一参与用户进行选择性访问授权。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的第一预制构件信息;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信息在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全周期构件状态分布,其中,所述全周期构件状态分布包括第一构件状态、第二构件状态直至第N构件状态;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数据、所述第二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二状态数据,直至所述第N构件状态对应的第N状态数据;
第一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和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存储至第一访问单元,以此类推,对所述第N构件状态和所述第N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存储至第N访问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一责任用户;
第四生成单元,所述第四生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责任用户的第一私有加密秘钥,且根据所述第一私有加密秘钥,对所述第一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第一加密节点;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二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二责任用户;
第五生成单元,所述第五生成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二责任用户的第二私有加密秘钥,且根据所述第二私有加密秘钥,对第二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第二加密节点,以此类推,直至对所述第N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第N加密节点;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公钥;
第二管理单元,所述第二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加密公钥,对所述第一加密节点、所述第二加密节点直至所述第N加密节点进行衔接化的加密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项目进程数据,获得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中间节点项目集合;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十六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中间节点项目集合上传至专家系统进行节点评估,获得各节点评估指数;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各节点评估指数进行预设评估指数筛选,获得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中的第一关键施工节点;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关键施工节点中对应的目标预制构件集合;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目标预制构件集合上的各预制构件标识码进行扫描,获得各预制构件的最新状态,且进行优选管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实施例三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的方法。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本申请的电子设备,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系统以执行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存储器301。可选的,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总线架构304。其中,通信接口303、处理器302以及存储器301可以通过总线架构304相互连接;总线架构3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架构3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302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30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有线接入网等。
存储器301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架构304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1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302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2用于执行存储器301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也不表示先后顺序。“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者多个。“至少一个”、“任意一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 ,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种),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BIM技术,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
其中,所述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还包括:
对目标施工项目的执行企划内容进行信息检索,获得参与用户数据、项目进程数据以及所需构件数据;
基于所述项目进程数据,确定所述所需构件数据在各进程的构件状态分布;
对所述构件状态分布进行差异化标记,获得各进程-各构件-差异化状态标记;
将所述项目进程数据作为平台架构,基于所述各进程-各构件-差异化状态标记,对所述平台架构填充所述所需构件数据,生成信息化3D管理平台,且对所述参与用户数据进行访问授权;
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各预制构件信息,且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保持动态更新;
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生成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对应的各构件标识码信息;
通过将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及其对应的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且上传至搭建好的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进行3D模拟,生成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
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进行关键节点采集,获得关键施工节点集合;
基于所述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对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进行优选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参与用户数据进行访问授权,包括:
获得所述参与用户数据中的第一参与用户,且对所述第一参与用户的参与项目节点进行采集,获得第一参与项目节点;
基于所述项目进程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的第一上游子节点和第一下游子节点;
对所述第一参与用户的身份属性进行采集,获得第一用户身份属性;
对所述第一上游子节点和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所用到的构件数据进行关联度采集,获得第一数据关联度,对所述第一参与项目节点和所述第一下游子节点所用到的构件数据进行关联度采集,获得第二数据关联度;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关联度,和/或所述第二数据关联度是否达到预设关联度值;
若所述第一数据关联度,和/或所述第二数据关联度达到所述预设关联度值,对所述第一参与用户进行选择性访问授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包括:
获得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的第一预制构件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信息在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全周期构件状态分布,其中,所述全周期构件状态分布包括第一构件状态、第二构件状态直至第N构件状态;
获得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一状态数据、所述第二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二状态数据,直至所述第N构件状态对应的第N状态数据;
对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和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存储至第一访问单元,以此类推,对所述第N构件状态和所述第N状态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存储至第N访问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一责任用户;
获得所述第一责任用户的第一私有加密秘钥,且根据所述第一私有加密秘钥,对所述第一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第一加密节点;
获得所述第二构件状态对应的第二责任用户;
获得所述第二责任用户的第二私有加密秘钥,且根据所述第二私有加密秘钥,对第二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第二加密节点,以此类推,直至对所述第N访问单元进行加密,生成第N加密节点;
获得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公钥;
基于所述数据加密公钥,对所述第一加密节点、所述第二加密节点直至所述第N加密节点进行衔接化的加密管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进行关键节点采集,包括:
根据所述项目进程数据,获得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中间节点项目集合;
将所述中间节点项目集合上传至专家系统进行节点评估,获得各节点评估指数;
对所述各节点评估指数进行预设评估指数筛选,获得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进行优选管理,包括:
获得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中的第一关键施工节点;
获得所述第一关键施工节点中对应的目标预制构件集合;
通过对所述目标预制构件集合上的各预制构件标识码进行扫描,获得各预制构件的最新状态,且进行优选管理。
7.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搭建单元,所述第一搭建单元用于基于BIM技术,搭建目标施工项目的信息化3D管理平台;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执行企划内容进行信息检索,获得参与用户数据、项目进程数据以及所需构件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项目进程数据,确定所述所需构件数据在各进程的构件状态分布;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构件状态分布进行差异化标记,获得各进程-各构件-差异化状态标记;
第三生成单元,所述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项目进程数据作为平台架构,基于所述各进程-各构件-差异化状态标记,对所述平台架构填充所述所需构件数据,生成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且对所述参与用户数据进行访问授权;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各预制构件信息,且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保持动态更新;
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进行一一对应的标识码标记,生成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对应的各构件标识码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各预制构件信息及其对应的所述各构件标识码信息进行双向关联,且上传至搭建好的所述信息化3D管理平台进行3D模拟,生成所述目标施工项目的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施工项目进行关键节点采集,获得关键施工节点集合;
第一管理单元,所述第一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动态全周期可视化进程,对所述关键施工节点集合进行优选管理。
8.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546124.4A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647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6124.4A CN114647886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6124.4A CN114647886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7886A true CN114647886A (zh) 2022-06-21
CN114647886B CN114647886B (zh) 2022-09-02

Family

ID=81997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6124.4A Active CN114647886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788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9643A (zh) * 2023-01-06 2023-03-31 中交路桥检测养护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数智化宏观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7252328A (zh) * 2023-07-04 2023-12-19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bim的项目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350460A (zh) * 2023-12-05 2024-01-05 深圳市美置乡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供应链的建筑构件信息化管理方法、装置、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2068A (zh) * 2017-08-21 2017-10-24 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bim模型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7480898A (zh) * 2017-08-21 2017-12-15 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pc构件处理平台及其处理方法
CN108453884A (zh) * 2017-12-15 2018-08-28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US20200387576A1 (en) * 2019-05-03 2020-12-10 Willow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ty Ltd Configuration of a digital twin for a building or other facility via bim data extraction and asset register mapping
CN112508417A (zh) * 2020-12-11 2021-03-16 民航中南机场设计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民航专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系统
WO2021156321A1 (en) * 2020-02-04 2021-08-12 Build Trust S.R.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the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CN113626914A (zh) * 2021-08-04 2021-11-09 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10349476A1 (en) * 2018-09-20 2021-11-11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ruise of unmanned air vehicle based on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latform
US20220075908A1 (en) * 2020-09-08 2022-03-10 Lv Luo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accurately mapping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onitoring i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2068A (zh) * 2017-08-21 2017-10-24 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bim模型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7480898A (zh) * 2017-08-21 2017-12-15 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pc构件处理平台及其处理方法
CN108453884A (zh) * 2017-12-15 2018-08-28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US20210349476A1 (en) * 2018-09-20 2021-11-11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ruise of unmanned air vehicle based on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latform
US20200387576A1 (en) * 2019-05-03 2020-12-10 Willow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ty Ltd Configuration of a digital twin for a building or other facility via bim data extraction and asset register mapping
WO2021156321A1 (en) * 2020-02-04 2021-08-12 Build Trust S.R.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the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US20220075908A1 (en) * 2020-09-08 2022-03-10 Lv Luo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accurately mapping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onitoring item
CN112508417A (zh) * 2020-12-11 2021-03-16 民航中南机场设计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民航专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系统
CN113626914A (zh) * 2021-08-04 2021-11-09 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黎开政: "预制箱梁施工全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四川建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9643A (zh) * 2023-01-06 2023-03-31 中交路桥检测养护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数智化宏观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7252328A (zh) * 2023-07-04 2023-12-19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bim的项目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350460A (zh) * 2023-12-05 2024-01-05 深圳市美置乡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供应链的建筑构件信息化管理方法、装置、设备
CN117350460B (zh) * 2023-12-05 2024-03-15 深圳市美置乡墅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供应链的建筑构件信息化管理方法、装置、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7886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47886B (zh) 一种基于bim和标识码的施工方法及系统
CN109559069B (zh) 基于装配式建筑平台的生产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Tserng et al. Developing BIM-assisted as-built schedule management system for general contractors
CN114511202A (zh) 一种基于bim的全周期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平台
Guo et al. Civil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 emerging paradigm for civil infrastructure project delivery and management
CN110298768B (zh) 一种基于bim与gis的路桥养护辅助决策系统及养护方法
Bosurgi et al. The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ased approach for road pavement maintenance
Wilson et al. A simple energy usage toolkit from manufacturing simulation data
Lin et al. Developing as-built BIM model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for general contractors: a case study
CN114626615A (zh) 一种生产过程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
Ren et al. Developing an information exchange scheme concerning value for money assessment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KR102370134B1 (ko) 스마트 건설 플랫폼을 이용한 공정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RU2686006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го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бизнес-процессов жизненного цикла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го объекта
Pan et al. Facility maintenance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coding in BIM-based facility repair platform
IT202100021011A1 (it) Metodo e Sistema per la Gestione di Progetti di Costruzione con generazione automatica di Smart Contract
Ismail et al. BIM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s in IBS building maintenance
Marzouk et al. Applications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cost estimation of infrastructure bridges
CN116775672B (zh)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数据动态修正方法及系统
Ma et al. A BIM based approach for quality supervis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Saeed et 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implementatio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Wa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system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Svatý et al. Integration of safety assessment in bim fo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N115689030A (zh) 数字化精益施工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hayaa et al. Drilling Process Digitalization Using Advanced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Case Study
Moshynskyi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 for Bridge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