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7271B -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7271B
CN114647271B CN202210560895.9A CN202210560895A CN114647271B CN 114647271 B CN114647271 B CN 114647271B CN 202210560895 A CN202210560895 A CN 202210560895A CN 114647271 B CN114647271 B CN 114647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shoot
output voltage
undershoot
signal
ldo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08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7271A (zh
Inventor
殷文杰
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608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7271B/zh
Priority to CN202210820405.4A priority patent/CN1150797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7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7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7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7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05F1/561Voltage to current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下冲调节信号;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采用本申请,可以实现对过冲或下冲的快速响应,同时减小LDO电路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LDO(Low-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路凭借其电路简单、尺寸小、功耗低、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电子设备中,为其内部各模块提供电源。
当LDO电路的输出电压稳定时,随着负载电流的变化,如从重载切换到轻载,或者从轻载切换到重载,LDO的输出电压会随之发生突变,产生过冲或者下冲。过冲或者下冲恢复到稳定值需要一定的时间,影响了LDO的瞬态响应,进而会影响以LDO输出电压为电源的模块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过冲或下冲的快速响应。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电路,所述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下冲调节信号;
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过冲调节信号的幅度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变化,所述过冲调节信号的斜率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
可选的,所述下冲调节信号的幅度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变化,所述下冲调节信号的斜率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
可选的,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过冲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输出所述过冲调节信号;
所述过冲调节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和第一滤波模块;
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所述第一滤波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所述过冲调节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一比较模块,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将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一波形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所述第一调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过冲调节模块包括拉电流支路和第一辅助支路,所述拉电流支路与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第一电流值;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基于第一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为所述第一电流值;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
所述拉电流支路用于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从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端抽取电流,以减小所述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第一辅助支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的控制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的控制逐渐关断;
所述拉电流支路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处于关断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逐渐导通。
可选的,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下冲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输出所述下冲调节信号;
所述下冲调节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输出第二电平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和第二滤波模块;
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二调制信号;
所述第二滤波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所述下冲调节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二比较模块,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将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二波形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所述第二调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下冲调节模块包括灌电流支路和第二辅助支路,所述灌电流支路与所述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第二电流值;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基于第二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为所述第二电流值;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
所述灌电流支路用于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向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端注入电流,以增加所述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第二辅助支路包括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的控制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的控制逐渐关断;
所述灌电流支路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处于关断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逐渐导通。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DO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下冲调节信号;
通过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上述LDO电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LDO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下冲调节信号,使得电压调节模块可以基于过冲调节信号减小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下冲调节信号增加LDO电路的负载电流,从而实现对过冲或下冲的快速响应。
同时,由于过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下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两者的幅度和斜率可以随输出电压的幅度改变,而不是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突变,可以使得负载电流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幅值动态变化,从而减小LDO电路的功耗。
附图说明
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LDO电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过冲窗口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过冲调节模块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辅助支路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过冲调节模块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冲窗口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冲调节模块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辅助支路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冲调节模块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LDO电路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LDO电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DO电路,该LDO电路可以集成在芯片中,或者设置在电子设备中。
参照图1所示的LDO电路示意图,该LDO电路可以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在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随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随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下冲调节信号。
电压调节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过冲调节信号减小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下冲调节信号增加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其中,过冲调节信号的幅度可以随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变化;下冲调节信号的幅度可以随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变化,即过冲调节信号和/或下冲调节信号是在一定的幅值范围内连续变化的信号,而不是在两个电压值之间跳变的脉冲信号。
可选地,过冲调节信号的斜率可以随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下冲调节信号的斜率可以随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其中,过冲调节信号的斜率表示过冲调节信号的幅度变化的速率;下冲调节信号的斜率表示下冲调节信号的幅度变化的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LDO的输出电压稳定后,随着负载电流的变化,LDO的输出电压也会随之发生突变,产生过冲或下冲。
当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发生突变,从重载切换到轻载时,LDO电路的输出电压将随之发生突变,产生过冲。此时,控制模块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幅度,生成上述过冲调节信号,并将该过冲调节信号传输至电压调节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过冲调节信号,调整流经电压调节模块的拉电流,通过拉电流从LDO电路的输出端抽取电流,从而减小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当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发生突变,从轻载切换到重载时,LDO电路的输出电压将随之发生突变,产生下冲。此时,控制模块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幅度,生成上述下冲调节信号,并将该下冲调节信号传输至电压调节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下冲调节信号,调整流经电压调节模块的灌电流,通过灌电流向LDO电路的输出端注入电流,从而增加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可以通过电压调节模块减小LDO电路的负载电流,进而使得LDO电路的输出电压快速恢复到稳定值,实现对过冲的快速响应。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可以通过电压调节模块增加LDO电路的负载电流,进而使得LDO电路的输出电压快速恢复到稳定值,实现对下冲的快速响应。同时,由于过冲调节信号和下冲调节信号的幅度是随着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改变的,而不是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突变,可以使得拉电流或灌电流随输出电压的幅度动态变化,从而减小LDO电路的功耗。
并且,随着输出电压的幅度改变还可以提高过冲调节信号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提高下冲调节信号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对过冲幅度和下冲幅度的适应性提高。
下面将分别对LDO电路响应过冲的原理和响应下冲的原理进行介绍。
可选的,电压调节模块可以包括过冲调节模块和/或下冲调节模块,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或第二控制模块,其中,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实现过冲响应,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实现下冲响应。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的控制模块示意图,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控制模块控制过冲调节模块,通过第二控制模块控制下冲调节模块。
首先对采用过冲调节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响应过冲的原理进行介绍。
第一控制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输出上述过冲调节信号;
过冲调节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过冲调节信号减小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第一控制模块,还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其中,第一电平信号可以是高电平信号;或者,也可以是低电平信号。下文中的任一电平信号(如第二电平信号、第三电平信号或第四电平信号)同理,本实施例对具体的电平信号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可以与过冲调节模块连接,将输出的信号接入过冲调节模块。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第一控制模块可以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过冲调节模块在第一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可以不产生上述拉电流,也即是无需进行响应。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第一控制模块可以输出上述过冲调节信号,过冲调节模块在上述过冲调节信号的控制下,可以产生上述拉电流,也即是对过冲进行响应。
可选的,参照图3所示的控制模块示意图,第一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和第一滤波模块,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第一滤波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调制信号生成过冲调节信号。
可选的,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还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生成第三电平信号。相对应的,第一滤波模块还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三电平信号生成第一电平信号。即第一电平信号为第三电平信号经过滤波后得到的信号,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三电平信号可以均为高电平信号,或者均为低电平信号。
其中,反馈电压可以与LDO的输出电压正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可以用于接收反馈电压。在输出电压稳定时,相应的反馈电压幅度稳定,此时,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可以输出第三电平信号。第一滤波模块可以对第三电平信号进行滤波,输出第一电平信号。
在输出电压过冲时,相应的反馈电压也产生过冲,此时,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可以基于反馈电压的幅度,生成相应的第一调制信号,使得第一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和反馈电压的幅度相关。第一滤波模块可以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滤波,输出滤波后得到的信号,将该信号作为过冲调节信号。
可选的,参照图4所示的控制模块示意图,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比较模块,第一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可以用于接收反馈电压,第二输入端可以用于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接收第一波形信号。第一比较模块可以用于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将反馈电压与第一波形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第一调制信号。第一调制信号是基于反馈电压与第一波形信号的比较结果得到的,因此第一调制信号可以反映反馈电压的变化。例如,第一调制信号为PWM信号,该PWM信号的占空比和频率与反馈电压的幅度相关。
其中,第一输入端可以是指正相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可以是指反相输入端;或者,第一输入端可以是指反相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可以是指正向输入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波形信号可以是三角波信号、锯齿波信号,还可以是方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等。本实施例对第一波形信号和第二波形信号具体采用的波形不作限定。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波形信号的频率固定,本实施例对第一波形信号的具体频率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示出的过冲窗口示意图,可以通过预设的过冲阈值范围确定输出电压是否产生过冲,该过冲阈值范围可以包括第一过冲阈值和第二过冲阈值。当输出电压(或其反馈电压)高于第一过冲阈值时,表明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此时可以开启过冲窗口,直至输出电压(或其反馈电压)回落至第二过冲阈值以下,此时可以关闭过冲窗口。其中,第二过冲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过冲阈值,也可以小于或等于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时的电压值,本实施例对第一过冲阈值和第二过冲阈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在过冲窗口开启时,可以将第一波形信号接入第一比较模块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比较模块对比反馈电压和第一波形信号的电压幅度,输出相应的比较信号,将该比较信号作为上述第一调制信号。
在过冲窗口关闭时,可以将预设的固定电平接入第一比较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使得第一比较模块可以输出上述第三电平信号。或者,还可以将一波形信号接入第一比较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该波形信号任意时刻的电压幅度可以使得第一比较模块输出上述第三电平信号。例如,设LDO稳定的反馈电压为1.8V,反馈电压接入第一比较模块的正相输入端,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可以将1.0V的电压接入第一比较模块的反相输出端,或者将任意时刻的电压幅度小于1.8V的波形信号接入第一比较模块的反相输出端,使得第一比较模块可以输出高电平。本实施例对过冲窗口关闭时,接入第一比较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的具体信号不作限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所示的控制模块示意图,控制模块可以由两个比较器电路和两个低通滤波器组成,低通滤波器可以由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容C组成。
一个控制模块(对应于上述第一控制模块)可以由比较器电路COMP1(对应于上述第一比较模块)和低通滤波器Filter1(对应于上述第一滤波模块)组成。比较器电路COMP1的正相输入端用于接收反馈电压,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阈值信号,输出端可以与电阻R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的第二端与电容C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的第二端(或电容C的第一端)可以作为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Control_N信号。其中,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第一阈值信号为预设的高电平或低电平,Control_N信号对应于上述第一电平信号;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第一阈值信号为锯齿波信号(对应于上述第一波形信号),Control_N信号对应于上述过冲调节信号。
下面将对过冲调节模块进行介绍。
可选的,参照图7所示的过冲调节模块示意图,过冲调节模块可以包括拉电流支路和第一辅助支路,拉电流支路与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第一电流值。拉电流支路的输入端与LDO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控制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基于第一电平信号控制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为第一电流值;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过冲调节信号控制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拉电流支路可以用于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从LDO电路的输出端抽取电流,以减小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其中,上述第一电流值可以预先设定,本实施例对第一电流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电流支路与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保持恒定,当流经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少时,流经拉电流支路的电流增加;当流经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增加时,流经拉电流支路的电流减少。
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可以控制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为第一电流值,在此基础上,流经拉电流支路的电流可以为零,也即是不对负载电流进行抽取,不影响输出电压。
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可以基于过冲调节信号控制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在此基础上,流经拉电流支路的电流可以相应的增加,也即是对负载电流进行抽取,使得实现对过冲的快速响应,同时减小LDO电路的功耗。
可选的,参照图8所示的第一辅助支路示意图,第一辅助支路可以包括第一场效应管,通过第一场效应管控制流经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大小。
第一场效应管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基于第一电平信号的控制处于导通状态,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过冲调节信号的控制逐渐关断;相对应的,拉电流支路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处于关断状态,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逐渐导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第一场效应管可以处于导通状态,使得流经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等于上述第一电流值。可选的,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第一场效应管的控制端可以接收到上述第一电平信号,在第一电平信号的控制下保持导通状态。
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第一场效应管的控制端可以接收到上述过冲调节信号。由于过冲调节信号的幅度随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变化,可以控制第一场效应管逐渐关断,使得流经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逐渐减小。第一场效应管可以是NMOS或PMOS管,本实施例对第一场效应管的沟道类型不作限定。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场效应管可以是NMOS(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NMOS管在高电平的控制下导通。当产生过冲时,过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从高变低,当过冲调节信号的幅度减小到小于NMOS管的阈值电压时,NMOS管在过冲调节信号的控制下缓慢从导通变为截止,使得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逐渐减小。过冲调节信号可以是波动的信号,在过冲窗口开启期间,过冲调节信号可以经历多次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过程,在过冲调节信号的幅度小于NMOS管的阈值电压的区间,NMOS管截止;在过冲调节信号的幅度大于NMOS管的阈值电压的区间,NMOS管导通。在过冲窗口开启期间,NMOS管可以间歇性地导通或截止,相对应的,拉电流支路可以间歇性地产生拉电流,从而降低电路功耗。此外,NMOS管在导通或截止的过程中可以缓慢导通或缓慢截止,降低电路的瞬态功耗。
具体的,参照图9所示的过冲调节模块示意图,过冲调节模块可以由两个NMOS管MN1、MN2和一个电流源I1构成,MN1和MN2之间并联。MN1的输入端与LDO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电流源I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端用于接收预设电压Vth1,对应于上述拉电流支路。MN2的输入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VDD,输出端与电流源I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端用于接收上述Control_N信号,对应于上述第一辅助支路。电流源I1用于控制流经MN1和MN2的电流之和为第一电流值,输入端用于接收流经MN1和MN2的电流,输出端用于接地。
在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Control_N信号的电压高于Vth1,此时,MN1关断,MN2导通,电流经MN2流到地,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当负载电流从重载突变为轻载时,输出电压产生过冲,Control_N信号的电压缓慢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MN2则缓慢从导通变为截止,同时MN1慢慢导通,从负载电流中抽取电流,进而使得LDO的输出电压LDO_VOUT快速恢复到稳定值,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同时也能使过冲过程中抽取的电流随过冲幅度而动态变化,从而减小功耗。
上文介绍了采用过冲调节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响应过冲的原理,下面对采用下冲调节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响应过冲的原理进行介绍。
第二控制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输出上述下冲调节信号;
下冲调节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基于下冲调节信号增加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第二控制模块还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输出第二电平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模块可以与下冲调节模块连接,将输出的信号接入下冲调节模块。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第二控制模块可以输出第二电平信号,下冲调节模块在第二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可以不产生上述灌电流,也即是无需进行响应。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第二控制模块可以输出上述下冲调节信号,下冲调节模块在上述下冲调节信号的控制下,可以产生上述灌电流,也即是对下冲进行响应。
可选的,参照图3所示的控制模块示意图,第二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和第二滤波模块,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二调制信号;
第二滤波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四电平信号生成第二电平信号,基于第二调制信号生成下冲调节信号。
可选的,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还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输出第四电平信号。相对应的,第二滤波模块还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四电平信号生成第二电平信号,即第二电平信号为第四电平信号经过滤波后得到的信号,第二电平信号和第四电平信号可以均为低电平信号,或者均为高电平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入端可以用于接收反馈电压。在输出电压稳定时,相应的反馈电压幅度稳定,此时,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可以输出第四电平信号。第二滤波模块可以对第四电平信号进行滤波,输出第二电平信号。
在输出电压下冲时,相应的反馈电压也产生下冲,此时,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可以基于反馈电压的幅度,生成相应的第二调制信号,使得第二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和反馈电压的幅度相关。第二滤波模块可以对第二调制信号进行滤波,输出滤波后得到的信号,将该信号作为下冲调节信号。
可选的,参照图4所示的控制模块示意图,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可以包括第二比较模块,第二比较模块可以用于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将反馈电压与第二波形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第二调制信号。第二调制信号是基于反馈电压与第二波形信号的比较结果得到的,因此第二调制信号可以反映反馈电压的变化。例如,第二调制信号为PWM信号,该PWM信号的占空比和频率与反馈电压的幅度相关。
当上述第一比较模块和第二比较模块同时存在时,第一比较模块和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接收反馈信号的输入端可以不同相。第二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可以用于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接收第二波形信号,第二输入端可以用于接收反馈电压。
其中,第一输入端可以是指正相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可以是指反相输入端;或者,第一输入端可以是指反相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可以是指正相输入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二波形信号可以是三角波信号、锯齿波信号,还可以是方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等。作为一种示例,第二波形信号的频率固定,本实施例对第二波形信号的具体频率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示出的下冲窗口示意图,可以通过预设的下冲阈值范围确定输出电压是否产生下冲,该下冲阈值范围可以包括第一下冲阈值和第二下冲阈值。当输出电压(或其反馈电压)低于第一下冲阈值时,表明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此时可以开启下冲窗口,直至输出电压(或其反馈电压)上升至第二下冲阈值以上,此时可以关闭下冲窗口。其中,第二下冲阈值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下冲阈值,也可以大于或等于输出电压处于稳定状态时的电压值,本实施例对第一下冲阈值和第二下冲阈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在下冲窗口开启时,可以将第二波形信号接入第二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二比较模块对比反馈电压和第二波形信号的电压幅度,输出相应的比较信号,将该比较信号作为上述第二调制信号。
在下冲窗口关闭时,可以将预设的固定电平接入第二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使得第二比较模块可以输出上述第四电平信号。或者,还可以将一波形信号接入第二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该波形信号任意时刻的电压幅度可以使得第二比较模块输出上述第四电平信号。例如,设LDO稳定的反馈电压为1.8V,反馈电压接入第二比较模块的反相输入端,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可以将3.0V的电压接入第二比较模块的正相输出端,或者将任意时刻的电压幅度大于1.8V的波形信号接入第二比较模块的正相输出端,使得第二比较模块可以输出低电平。本实施例对下冲窗口关闭时,接入第二比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的具体信号不作限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所示的控制模块示意图,控制模块可以由两个比较器电路和两个低通滤波器组成,低通滤波器可以由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容C组成。
上文已经介绍了对应于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模块,此处不再赘述。另一个控制模块(对应于上述第二控制模块)可以由比较器电路COMP2(对应于上述第二比较模块)和低通滤波器Filter2(对应于上述第二滤波模块)组成。比较器电路COMP2的正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阈值信号,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反馈电压,输出端可以与电阻R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的第二端与电容C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的第二端(或电容C的第一端)可以作为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Control_P信号。其中,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第二阈值信号为预设的高电平或低电平,Control_P信号对应于上述第二电平信号;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第二阈值信号为锯齿波信号(对应于上述第二波形信号),Control_P信号对应于上述下冲调节信号。
下面将对下冲调节模块进行介绍。
可选的,参照图11所示的下冲调节模块示意图,下冲调节模块可以包括灌电流支路和第二辅助支路,灌电流支路与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第二电流值。灌电流支路的输出端与LDO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控制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基于第二电平信号控制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为第二电流值;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下冲调节信号控制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灌电流支路用于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向LDO电路的输出端注入电流,以增加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其中,上述第二电流值可以预先设定,本实施例对第二电流值的具体取值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灌电流支路与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保持恒定,当流经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少时,流经灌电流支路的电流增加;当流经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增加时,流经灌电流支路的电流减少。
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可以控制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为第二电流值,在此基础上,流经拉电流支路的电流可以为零,也即是不向负载电流注入电流,不影响输出电压。
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可以基于下冲调节信号控制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在此基础上,流经灌电流支路的电流可以相应的增加,也即是向负载电流注入电流,使得实现对下冲的快速响应,同时减小LDO电路的功耗。
可选的,参照图12所示的第二辅助支路示意图,第二辅助支路可以包括第二场效应管,通过第二场效应管控制流经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大小。
第二场效应管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基于第二电平信号的控制处于导通状态,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下冲调节信号的控制逐渐关断;
相对应的,灌电流支路可以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处于关断状态,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逐渐导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第二场效应管可以处于导通状态,使得流经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等于上述第二电流值。可选的,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第二场效应管的控制端可以接收到上述第二电平信号,在第二电平信号的控制下保持导通状态。
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第二场效应管的控制端可以接收到上述下冲调节信号。由于下冲调节信号的幅度缓慢变化,下冲调节信号的斜率随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可以控制第二场效应管逐渐关断,使得流经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逐渐减小。第二场效应管的沟道类型与第一场效应管相反,例如,第二场效应管可以是PMOS(P-Metal-Oxide-Semiconductor,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PMOS管在低电平的控制下导通。当产生下冲时,下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从低变高,当下冲调节信号升高到大于或等于PMOS管的阈值电压时,PMOS管在下冲调节信号的控制下缓慢从导通变为截止,使得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逐渐减小。下冲调节信号可以是波动的信号,在下冲窗口开启期间,下冲调节信号可以经历多次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在下冲调节信号的幅度大于PMOS管的阈值电压的区间,PMOS管截止;在下冲调节信号的幅度小于PMOS管的阈值电压的区间,PMOS管导通。在下冲窗口开启期间,PMOS管可以间歇性地导通或截止,相对应的,灌电流支路可以间歇性地产生灌电流,从而降低电路功耗。此外,PMOS管在导通或截止的过程中可以缓慢导通或缓慢截止,降低电路的瞬态功耗。
具体的,参照图13所示的下冲调节模块示意图,下冲调节模块可以由两个PMOS管MP1、MP2和一个电流源I2构成,MP1和MP2之间并联。MP1的输入端与电流源I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LDO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端用于接收预设电压Vth2,对应于上述灌电流支路。MP2的输入端与电流源I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电流源I2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端用于接收上述Control_P信号,对应于上述第二辅助支路。电流源I2用于控制流经MP1和MP2的电流之和为第二电流值,输入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VDD,输出端用于输出流经MP1和MP2的电流。
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Control_P信号的电压低于Vth2,此时,MP1关断,MP2导通,电流经MP2流到地,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当负载电流从轻载突变为重载时,输出电压产生下冲,Control_P信号的电压缓慢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MP2则缓慢从导通变为截止,同时MP1慢慢导通,向LDO电路的输出端注入电流,进而使得LDO的输出电压LDO_VOUT快速恢复到稳定值,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同时也能使下冲过程中注入的电流随下冲幅度而动态变化,从而减小功耗。
下面将结合一个具体电路结构,对本申请提供的LDO电路进行介绍,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具体电路结构。参照图14所示的LDO电路示意图,该LDO电路可以由误差放大器AMP、电压调节模块、负载电阻电容、反馈电阻串、功率开关管MP、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发生器以及低通滤波器组成。
其中,电压调节模块包括过冲调节模块和下冲调节模块,过冲调节模块与图9所示的过冲调节模块相同,下冲调节模块与图13所示的下冲调节模块相同,其实现原理上文中已经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PWM发生器与低通滤波器构成控制模块,可以与图6所示的控制模块相同,其实现原理上文中已经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负载电阻电容包括负载电阻ESR和负载电容Cload。负载电阻ESR的一端与LDO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负载电容Cload连接。负载电容Cload的一端与负载电阻ESR连接,另一端接地。
反馈电阻串包括串联的电阻R1、R2。电阻R1的一端与LDO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2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1连接,另一端接地。
误差放大器AMP的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参考电压VREF,正相输入端用于接收反馈电压VFB,输出端与功率开关管MP的控制端连接。其中,反馈电压VFB为电阻R1、R2之间的电压。
功率开关管MP的控制端与误差放大器AMP的输出端连接,输入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VDD,输出端与LDO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误差放大器AMP、功率开关管MP、反馈电阻串和负载电阻电容构成LDO电路的基本电路,用于生成稳定的输出电压LDO_OUT,其实现原理可采用现有的LDO电路原理,本申请对此不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下冲调节信号,使得电压调节模块可以基于过冲调节信号减小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下冲调节信号增加LDO电路的负载电流,从而实现对过冲或下冲的快速响应。
同时,由于过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下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两者的幅度和斜率可以随输出电压的幅度改变,而不是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突变,可以使得负载电流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幅值动态变化,从而减小LDO电路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LDO电路的控制方法,可以用于控制上述LDO电路。参照图15所示的LDO电路的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如下:
步骤1501,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下冲调节信号;
步骤1502,通过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过冲调节信号的幅度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变化,所述过冲调节信号的斜率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
可选的,所述下冲调节信号的幅度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变化,所述下冲调节信号的斜率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
可选的,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过冲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过冲调节信号,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输出所述过冲调节信号;
所述通过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包括:通过所述过冲调节模块,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和第一滤波模块;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输出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基于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所述过冲调节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一比较模块;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一调制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比较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将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一波形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所述第一调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过冲调节模块包括拉电流支路和第一辅助支路,所述拉电流支路与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第一电流值;
所述通过所述过冲调节模块,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基于第一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为所述第一电流值;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
通过所述拉电流支路,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从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端抽取电流,以减小所述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第一辅助支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逐渐关断;
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控制所述拉电流支路处于关断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控制所述拉电流支路逐渐导通。
可选的,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下冲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模块;
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下冲调节信号,包括: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输出所述下冲调节信号;
通过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包括:通过所述下冲调节模块,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输出第二电平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和第二滤波模块;
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输出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二调制信号;
通过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基于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所述下冲调节信号。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输出第四电平信号;
通过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基于所述第四电平信号生成第二电平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二比较模块;
所述通过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二调制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比较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将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二波形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所述第二调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下冲调节模块包括灌电流支路和第二辅助支路,所述灌电流支路与所述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第二电流值;
所述通过所述下冲调节模块,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基于第二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为所述第二电流值;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
通过所述灌电流支路,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向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端注入电流,以增加所述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可选的,所述第二辅助支路包括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场效应管逐渐关断;
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控制所述灌电流支路处于关断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控制所述灌电流支路逐渐导通。
本申请提供的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下冲调节信号,使得电压调节模块可以基于过冲调节信号减小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下冲调节信号增加LDO电路的负载电流,从而实现对过冲或下冲的快速响应。
同时,由于过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下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两者的幅度和斜率可以随输出电压的幅度改变,而不是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突变,可以使得负载电流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幅值动态变化,从而减小LDO电路的功耗。
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DO电路。本申请提供的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下冲调节信号,使得电压调节模块可以基于过冲调节信号减小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下冲调节信号增加LDO电路的负载电流,从而实现对过冲或下冲的快速响应。同时,由于过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下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两者的幅度和斜率可以随输出电压的幅度改变,而不是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突变,可以使得负载电流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幅值动态变化,从而减小LDO电路的功耗,提高芯片性能和稳定性。
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DO电路。本申请提供的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在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过冲调节信号,和/或在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下冲调节信号,使得电压调节模块可以基于过冲调节信号减小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和/或基于下冲调节信号增加LDO电路的负载电流,从而实现对过冲或下冲的快速响应。同时,由于过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下冲调节信号可以缓慢变化,两者的幅度和斜率可以随输出电压的幅度改变,而不是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突变,可以使得负载电流可以根据输出电压的幅值动态变化,从而减小LDO电路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性能和稳定性。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过冲调节信号;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下冲调节信号;
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其中,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过冲调节模块,所述过冲调节模块包括拉电流支路和第一辅助支路,所述拉电流支路与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第一电流值;
所述拉电流支路用于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从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端抽取电流,以减小所述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的幅度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的幅度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缓慢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输出所述过冲调节信号;
所述过冲调节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和第一滤波模块;
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一调制信号;
所述第一滤波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所述过冲调节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一比较模块,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将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一波形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所述第一调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基于第一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为所述第一电流值;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支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的控制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的控制逐渐关断;
所述拉电流支路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过冲时处于关断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逐渐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下冲调节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输出所述下冲调节信号;
所述下冲调节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输出第二电平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和第二滤波模块;
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的反馈电压生成第二调制信号;
所述第二滤波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所述下冲调节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二比较模块,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将所述反馈电压与第二波形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生成所述第二调制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调节模块包括灌电流支路和第二辅助支路,所述灌电流支路与所述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第二电流值;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基于第二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为所述第二电流值;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控制所述第二辅助支路的电流减小;
所述灌电流支路用于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向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端注入电流,以增加所述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支路包括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的控制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的控制逐渐关断;
所述灌电流支路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出电压未产生下冲时处于关断状态,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逐渐导通。
16.一种LDO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DO电路包括电压调节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过冲调节信号;在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下冲时,生成随所述输出电压的幅度变化的下冲调节信号;
通过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基于所述下冲调节信号增加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
其中,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包括过冲调节模块,所述过冲调节模块包括拉电流支路和第一辅助支路,所述拉电流支路与所述第一辅助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第一电流值;
所述通过所述电压调节模块,基于所述过冲调节信号减小所述LDO电路的负载电流,包括:
通过所述拉电流支路,在所述输出电压产生过冲时,从所述LDO电路的输出端抽取电流,以减小所述LDO电路为负载提供的负载电流。
1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LDO电路。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LDO电路。
CN202210560895.9A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647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0895.9A CN114647271B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CN202210820405.4A CN115079763B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0895.9A CN114647271B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0405.4A Division CN115079763B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7271A CN114647271A (zh) 2022-06-21
CN114647271B true CN114647271B (zh) 2022-08-12

Family

ID=819971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0405.4A Active CN115079763B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CN202210560895.9A Active CN114647271B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0405.4A Active CN115079763B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0797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01181B (zh) * 2023-05-16 2023-07-21 上海灵动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负载跳变的过冲抑制电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535A (zh) * 2007-01-25 2008-07-30 美国芯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校正模拟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过冲和下冲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99697A (zh) * 2009-02-10 2010-08-11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稳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9612A (zh) * 2011-05-11 2011-12-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102778911A (zh) * 2012-07-19 2012-11-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电压缓冲器电路以及集成该电路的ldo
CN103076831B (zh) * 2012-12-20 2015-12-02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辅助电路的低压差稳压器电路
CN103135648B (zh) * 2013-03-20 2015-01-21 电子科技大学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EP2857922A1 (en) * 2013-10-07 2015-04-08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Circuit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ient fault conditions in a low 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
US9405309B2 (en) * 2014-11-29 2016-08-0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ual mode low-dropout linear regulator
CN104615185B (zh) * 2015-01-13 2016-05-04 深圳市德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准电压源启动电路
CN104699162B (zh) * 2015-03-27 2016-04-20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响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106873697B (zh) * 2017-03-30 2018-05-29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快速响应电路及方法
CN108508951B (zh) * 2018-04-09 2020-04-2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片外电容的ldo稳压器电路
CN108646837A (zh) * 2018-07-03 2018-10-12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瞬态响应改善电路
CN109358689B (zh) * 2018-09-26 2020-07-14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偏置尖峰检测电路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110632972B (zh) * 2019-10-11 2020-05-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抑制ldo输出电压过冲的方法及电路
US11703897B2 (en) * 2020-03-05 2023-07-18 Stmicroelectronics S.R.L. LDO overshoot protection in a cascaded architecture
CN212989976U (zh) * 2020-09-30 2021-04-16 深圳市芯天下技术有限公司 Ldo电路、ldo及soc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535A (zh) * 2007-01-25 2008-07-30 美国芯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校正模拟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过冲和下冲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99697A (zh) * 2009-02-10 2010-08-11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稳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7271A (zh) 2022-06-21
CN115079763B (zh) 2023-06-06
CN115079763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5165B2 (en) Voltage regulator with improved line regulation transient response
CN105720816A (zh) 升降压型变换器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应用其的升降压型变换器
US20050007167A1 (en) PWM switching regulator control circuit
US10566901B2 (en) Constant-frequency control method with fast transient
CN109947163B (zh) 数字稳压器及其稳压方法
US11728726B2 (en) Frequency modulation devic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4647271B (zh)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JP2009136064A (ja) 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の制御回路、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
KR20190039868A (ko)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
KR20080102812A (ko) 신호 변환 장치 및 신호 변환 방법
JP4647763B2 (ja) ヒステリシススイッチモード電源の周波数制御
KR20220079657A (ko) 전압 조정 장치, 칩, 전원 및 전자 기기
US10418896B2 (en) Switching regulator including an offset enabled comparison circuit
CN115756081A (zh) 一种基于电流反馈的稳压电路
CN113422514B (zh) 基于acot控制模式的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CN114513127A (zh) 电压模式开关模式转换器中的补偿
US10299330B1 (en) Current regulator
CN116345908B (zh) buck电路和DC-DC芯片
CN114860017B (zh)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14204811B (zh) 具电感值与电压调变锯齿波的固定导通时间电源转换器
US20220416656A1 (en) Electronic converter circuits and methods
CN213585559U (zh)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芯片的抖频电路及开关电源芯片
CN117394666B (zh) 一种纹波注入信号产生电路、buck变换器及电源管理器
KR102065576B1 (ko) 스위칭 직류-직류 변환기, 그의 전압 변환 회로 및 전압 변환 방법
CN114690828A (zh) 一种ldo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