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5782B - 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5782B
CN114645782B CN202210328294.5A CN202210328294A CN114645782B CN 114645782 B CN114645782 B CN 114645782B CN 202210328294 A CN202210328294 A CN 202210328294A CN 114645782 B CN114645782 B CN 114645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generator set
air inlet
temperature
gas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82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5782A (zh
Inventor
袁晓东
赵长煦
姜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ongke Ruiliw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ongke Ruiliw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ongke Ruiliw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ongke Ruiliw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82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5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5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5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12Cooling of plants
    • F02C7/14Cooling of plants of fluids in the plant, e.g. lubricant or fuel
    • F02C7/141Cooling of plants of fluids in the plant, e.g. lubricant or fuel of work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6/00Plural gas-turbine plants; Combinations of gas-turbine plants with other apparatus; Adaptations of gas-turbine plants for special use
    • F02C6/18Plural gas-turbine plants; Combinations of gas-turbine plants with other apparatus; Adaptations of gas-turbine plants for special use using the waste heat of gas-turbine plants outside the plants themselves, e.g. gas-turbine power heat pl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涉及供电技术领域,温度调节系统包括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换热器、吸收式制冷机、排气换热器和变频泵组件,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上限阈值,且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小于或接近其负载的功率时,控制变频泵组件中的变频水泵启动;根据环境温度调节变频水泵的频率,控制排气管的余热传输至排气换热器的流量,并控制排气换气热向吸收式制冷机传输的热水的流量,热水作为吸收式制冷机冷却所需的热源。吸收式制冷机将冷却后的水传输至进气换热器,对发电机组进气口的空气进行冷却。当进气口空气温度降低时,有利于明显提升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满足发电机组可靠供电的需求。

Description

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与空气进气温度密切相关,发电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使用,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温度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变化,有数据表明,在环境空气温度为5℃时,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为额定出力的107%,而在35℃时只有额定值的85%。即温度升高1℃时,燃气轮机机组出力下降将近1%,其原因是当进气温度升高后,空气密度降低,进气空气质量、流量减少,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输出功率降低。通常这种车载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减小恰恰发生在电力负荷较大的时候,负荷较大,而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降低,大大影响了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正常供电使用。
因此,如何改变进气温度,在电力负荷较大时提升燃气轮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以满足供电需求,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合理利用排气管的余热,引入进气冷却的模块,降低燃机进气温度,有效提升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甚至可超过额定功率,满足供电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包括: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换热器、吸收式制冷机、排气换热器和变频泵组件;
所述进气换热器位于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进气口,空气经过所述进气换热器后进入所述进气口;
所述进气换热器的低温冷媒输入端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低温冷媒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利用制冷机的制冷量将进气口的空气进行冷却;
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源输入端与所述排气换热器的热水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排气换热器的热水输出端输出的热水,将热水作为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所需的热源;
所述排气换热器固定于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排气管的表面,利用所述排气管的余热对所述排气换热器中的水进行加热,在所述排气换热器中形成热水;
所述变频泵组件包括变频水泵,所述变频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气换热器的高温水输出端连接,所述变频泵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排气换热器连接;所述变频泵组件用于监测所述进气换热器处的环境温度,当所述环境温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启动所述变频水泵,当所述变频水泵启动后,所述变频水泵的频率随着所述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述变频泵组件用于通过所述变频水泵的频率变化来调整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流量及输出能量;所述排气换热器与所述排气管的接触面积可调,使所述排气换热器内的水温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可选地,其中:
所述变频泵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功率传感器和变频电源,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功率传感器和所述变频水泵均与所述变频电源电连接;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所述功率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所述变频电源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输出功率判断需要所述排气换热器交换的能量,并产生相应频率的电源,控制所述变频水泵的转速。
可选地,其中:
当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大于与其对应的负载的功率时,则无需启动所述变频水泵。
可选地,其中:
所述排气换热器包括板翅式换热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包括板翅结构;所述调整所述排气换热器与所述排气管的接触面积为,通过调整所述板翅结构的状态的方式来调整所述排气换热器与所述排气管的接触面积,从而保持所述排气换热器内部的水温在75℃~90℃范围。
可选地,其中:
所述进气换热器包括倾斜翅片,所述翅片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内部有循环冷媒流动,通过冷媒传递低温到翅片表面,空气经所述倾斜翅片表面热交换后进入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进气口。
可选地,其中:
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为溴化锂制冷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以及与该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连接的负载的功率;
获取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上限阈值,且所述输出功率小于或接近所述负载的功率时,控制所述变频泵组件中的变频水泵启动;
实时监测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节变频水泵的频率,控制所述排气管的余热传输至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流量,并控制所述排气换热器中热水的流量;
利用所述排气换热器将热水传输至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将热水作为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冷却所需的热源;
将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形成的冷却后的水传输至所述进气换热器,利用所述进气换热器对进入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进气口的空气的温度进行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中,为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引入了进气换热器、吸收式制冷机、排气换热器和变频泵组件,其中,排气换热器固定于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排气管的表面,排气管表面的余热能够对排气换热器中的水进行加热,在排气换热器中形成热水。排气换热器中的热水传输至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所需的热源,使得吸收式制冷机形成冷却水,冷却水传输至进气换热器中,利用冷却水对发电机组进气口的空气进行冷却。而且,本发明中引入了变频泵组件,变频泵组件能够监测环境温度和发电机组的功率,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上限阈值,且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小于或接近其负载的功率时,控制变频泵组件中的变频水泵启动;根据环境温度调节变频水泵的频率,控制排气管的余热传输至排气换热器的流量,并控制排气换气热向吸收式制冷机传输的热水的流量,进而能够控制进气换热气对进气口的空气的冷却的温度。当进气口温度降低时,有利于增大进气空气的密度,提高进气的质量和流量,即使电力负荷较大,也能够明显提升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甚至可将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调节到额定功率及以上,从而满足了供电需求。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主要用于电网、通信机房、高层建筑、酒店、生活小区、商场、医院、军队、会议中心、偏远地区、海岛等重要场所必需的备用电源及作为紧急事件、野外作业等必需的移动电源。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与空气进气温度密切相关,发电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使用,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温度会出现较大范围的变化,有数据表明,空气温度越高,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将越低。因此,如何改变进气温度,在电力负荷较大、环境温度较高时提升燃气轮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以满足供电需求,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进气温度的系统和方法,通过降低发电机组的进气温度的方式来提升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下的供电需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100,包括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进气换热器20、吸收式制冷机30、排气换热器40和变频泵组件50;
进气换热器20位于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进气口12,空气经过进气换热器20后进入进气口12;
进气换热器20的低温冷媒输入端与吸收式制冷机30的低温冷媒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吸收式制冷机30制冷量,利用制冷机30的制冷量将进气口12的空气进行冷却;可选地,进气换热器20采用纯水作为媒介。
吸收式制冷机30的热源输入端与排气换热器40的热水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排气换热器40的热水输出端输出的热水,将热水作为吸收式制冷机30制冷所需的热源;
排气换热器40固定于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排气管11的表面,利用排气管11的余热对排气换热器40中的水进行加热,在排气换热器40中形成热水;
变频泵组件50包括变频水泵51,请结合图2,变频水泵51的输入端与进气换热器20的高温水输出端连接,变频泵水泵的输出端与排气换热器40连接;变频泵组件50用于监测进气换热器20处的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启动变频水泵51,当变频水泵51启动后,变频水泵51的频率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频泵组件50用于通过变频水泵51的频率变化来调整排气换热器40的流量及输出能量;排气换热器40与排气管11的接触面积可调,使排气换热器40内的水温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100的模块进行了示意,并不代表各个模块实际的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100实际上是在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基础上为其引入了进气温度调节的几个模块,例如引入了进气换热器20、吸收式制冷机30、排气换热器40和变频泵组件50,合理利用发电机组10的排气管11的余热和上述模块,实现对发电机组10的进气口12的空气温度的调节。
具体而言,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100中,为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引入了进气换热器20、吸收式制冷机30、排气换热器40和变频泵组件50,其中,排气换热器40固定于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排气管11的表面,排气管11表面的余热能够对排气换热器40中的水进行加热,在排气换热器40中形成热水。排气换热器40的热水输出端与吸收式制冷机30的输入端连接,排气换热器40中的热水传输至吸收式制冷机30,作为吸收式制冷机30制冷所需的热源,使得吸收式制冷机30形成冷却水。吸收式制冷机30的低温冷媒输出端连接进气换热器20的低温冷媒输入端,吸收式制冷机30形成的冷却水传输至进气换热器20中,利用冷却水对发电机组进气口12的空气进行冷却。可见,本申请合理利用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中排气管11的余热,无需为吸收式制冷机30引入专门的热源。
而且,本发明中引入了变频泵组件50,变频泵组件通过监测环境温度和发电机组10的功率自动调节变频泵运行工况。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上限阈值(例如大于10℃),且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小于或接近其负载的功率时,可控制变频泵组件50中的变频水泵51启动;根据环境温度调节变频水泵51的频率。控制排气管11的余热传输至排气换热器40的流量,并控制排气换气热向吸收式制冷机30传输的热水的流量,进而能够控制进气换热气对进气口12的空气的冷却的温度。变频水泵51的速度快,排气换热器40交换的能量就大,吸收式制冷机30的制冷量就大,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变频水泵51的频率就能控制最终的制冷量,进而能够控制发电机组进气口12的进气温度,对进气温度进行冷却。当进气口12温度降低时,有利于增大进气空气的密度,提高进气的质量和流量,即使发电机组10的电力负荷较大,也能够明显提升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甚至可将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调节到额定功率及以上,从而满足了供电需求,避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出现输出功率降低影响正常供电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环境温度不同时需要的制冷量将不同,例如环境温度为15度和环境温度为35度时,需要的制冷量将不同,变频水泵51的转速将不同。本发明可根据实际环境温度灵活调节制冷量,灵活调节进气口的进气温度,进而灵活调节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2,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变频泵组件5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4、功率传感器53和变频电源52,温度传感器54、功率传感器53和变频水泵51均与变频电源52电连接;
其中,温度传感器54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功率传感器53用于采集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变频电源52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和输出功率判断需要排气换热器40交换的能量,并产生相应频率的电源,控制变频水泵51的转速。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对变频泵组件50的具体结构进行了细化,其除包括变频水泵51外,还包括变频电源52和与该变频电源52电连接的功率传感器53和温度传感器54,变频电源52还与变频水泵51电连接,用于调节变频水泵51的转速。
可选地,图2实施例示出了将变频电源52和变频水泵51分开设置的方案,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变频电源52和变频水泵51还可集成在一起,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发明中的温度传感器54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功率传感器53用于采集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变频泵组件50根据环境温度和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确定需要排气换热器40需要交换的热量,然后使得变频电源52产生相应频率的电源,使得与变频电源52连接的变频水泵51输出相应的转速,从而使得排气换热器40能够向吸收式制冷机30输出一定流量的热水,进而控制吸收式制冷机30向进气换热器20输出一定流量的冷却水,使得发电机组进气口12的温度降低到期望的温度范围。当发电机组进气口12温度降低时,有利于增大进气空气的密度、提高进气的质量和流量、使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得以提升,满足较大负荷的供电需求。
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当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大于与其对应的负载的功率时,则无需启动变频水泵5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吸收式制冷机30所需要调整的制冷量与当前的环境温度相同,同时也与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相关,当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大于与其对应的负载的功率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已经可以满足供电需求,此时无需对发电机组进气口12的进气温度进行调节。例如,3000KW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给2000KW的负荷供电时,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满足供电需求,则无需启动本申请中的变频水泵51。而当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小于或者接近负载的功率时,且环境温度达到设定上限阈值,例如环境温度达到10℃及以上时,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可能会由于进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此时则可启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变频水泵51,利用排气管11的余热作为吸收式制冷机30的热源,进而通过吸收式制冷机30对进气口12的进气温度进行调节,使进气温度降低,以提升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
本发明中引入变频水泵自动调节制冷量,当空气温度达到设定阀值时,例如10℃,水泵启动;当空气温度达到设定高值时,例如35℃,则水泵频率最大,制冷系统循环流量最大;在10℃至35℃之间,根据需要输出功率的状态,自动调整频率,使制冷系统循环流量适当,发动机运行工况平稳且满足输出功率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排气换热器40包括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板翅结构;调整排气换热器40与排气管11的接触面积为,通过调整板翅结构的状态的方式来调整排气换热器40与排气管11的接触面积,从而保持排气换热器40内部的水温在75℃~90℃范围。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及的板翅式换热器包括板翅结构,例如可体现为翅片。可选地,板翅式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例如还可包括隔板、封条、导流片等等,在相邻两隔板之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组成板束。板翅式换热器中,传热过程主要通过翅片传导及翅片与流体之间的对流传热来完成。
可选地,发电机组10的排气管11一般为矩形,表面温度很高,能够达到200℃~300℃。板翅式换热器中装有水,可选地,水温需控制在75℃~90℃。可选地,板翅结构,即上述翅片朝向排气管11设置,通过调节板翅结构与排气管11的相对位置,即可调整导热通道的尺寸,进而可调整排气管11与排气换热器40之间的热交换的量,避免较多的热量传输至排气换热器40中而导致排气换热器40中的水分由于温度过高而出现蒸发的现象。当然,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例如不同的季节,或者不同的环境温度,可灵活调整板翅结构与排气管11的相对位置关系,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调整板翅结构的位置使导热通道的尺寸变大,进而使较多的热量传导至排气换热器40中,确保换热器中的水温达到预定水温。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通过调整板翅解结构的位置使导热通导的尺寸变小,进而控制传导至排气换热器40中的热量,避免排气换热器40中的水温过高而出现蒸发的现象。可见,通过板翅式散热器可调节散热器中的水温。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进气换热器20包括倾斜翅片结构,空气经倾斜翅片结构进入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进气口12。
具体而言,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燃气抡起发电机组10的应用环境是室外,可选地,发电机组10是位于车载集装箱中的,进气管与集装箱外界连通,本发明中进气换热器20包括倾斜翅片结构,空气经过倾斜翅片结构才能进入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进气口12。倾斜翅片结构的设计具有防水功能,例如可防止雨水进入集装箱体中。此外,倾斜翅片结构还能减少对集装箱有限空间资源的占用,又可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进气换热器10中循环冷媒,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散热片,冷媒从进水口进入散热片后,散热片温度降低,空气经过散热片与散热片之间的空隙后温度降低,被降低温度的空气进入发电机组10的进气口12,从而实现对发电机组进气温度的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吸收式制冷机30为溴化锂制冷机。
具体而言,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进气冷却方式,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30,用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其中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排气管废热作为制冷源,通过溴化锂加热—蒸发—吸热—制冷过程,完成能量转换。制冷过程简单、制冷效果可靠,具有较高经济效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方法,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方法的一种流程图,请参考结合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气温度调节方法应用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100,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01、获取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以及与该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连接的负载的功率;
步骤02、获取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上限阈值,且输出功率小于或接近负载的功率时,控制变频泵组件50中的变频水泵51启动;
步骤03、实时监测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节变频水泵51的频率,控制排气管11的余热传输至排气换热器40的流量,并控制排气换热器40中热水的流量;
步骤04、利用排气换热器40将热水传输至吸收式制冷机30,将热水作为吸收式制冷机30冷却所需的热源;
步骤05、将吸收式制冷机30形成的冷却后的水传输至进气换热器20,利用进气换热器20对进入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的进气口12的空气的温度进行冷却。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方法中,对温度的调节过程尤其适用于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小于或接近其负载的功率的情形,在此种情形下,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上限阈值时,可选地,设定上限阈值为10℃,控制变频泵组件50中的变频水泵51启动。变频水泵51启动时,能够控制发电机组10的排气管11向排气换热器40所传输的流量,进而控制排气换热器40向吸收式制冷机30传输的热水的流量,热水流量越大,吸收式制冷机30的制冷强度越大。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变频水泵51的频率也随之变大,制冷机中的循环流量也变大。如此,可根据环境温度和发电机组10的输出功率,自动调整变频水泵51的频率,使制冷机的循环流量适当,进而使发电机组进气口12的进气温度适当,避免出现进气温度过高而导致发电机组10输出功率降低无法满足供电需求的现象,进而使得发电机组10运行工况平稳且满足输出功率需求。本发明在排气管11表面设置板翅式换热器,利用排气废热,给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30提供制冷能量,形成进气空气冷却回路和燃气轮机发电余热利用回路,具有降低燃气轮机进气温度、增大进气空气的密度、提高进气的质量和流量、使燃气轮机的出力增大的有益效果。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中,为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引入了进气换热器、吸收式制冷机、排气换热器和变频泵组件,其中,排气换热器固定于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排气管的表面,排气管表面的余热能够对排气换热器中的水进行加热,在排气换热器中形成热水。排气换热器中的热水传输至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所需的热源,使得吸收式制冷机形成冷却水,冷却水传输至进气换热器中,利用冷却水对发电机组进气口的空气进行冷却。而且,本发明中引入了变频泵组件,变频泵组件能够监测环境温度和发电机组的功率,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上限阈值,且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小于或接近其负载的功率时,控制变频泵组件中的变频水泵启动;根据环境温度调节变频水泵的频率,控制排气管的余热传输至排气换热器的流量,并控制排气换气热向吸收式制冷机传输的热水的流量,进而能够控制进气换热气对进气口的空气的冷却的温度。当进气口温度降低时,有利于增大进气空气的密度,提高进气的质量和流量,即使电力负荷较大,也能够明显提升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甚至可将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调节到额定功率及以上,从而满足了供电需求。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换热器、吸收式制冷机、排气换热器和变频泵组件;
所述进气换热器位于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进气口,空气经过所述进气换热器后进入所述进气口;
所述进气换热器的低温冷媒输入端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低温冷媒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利用制冷机的制冷量将进气口的空气进行冷却;
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源输入端与所述排气换热器的热水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排气换热器的热水输出端输出的热水,将热水作为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所需的热源;
所述排气换热器固定于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排气管的表面,利用所述排气管的余热对所述排气换热器中的水进行加热,在所述排气换热器中形成热水;
所述变频泵组件包括变频水泵,所述变频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气换热器的高温水输出端连接,所述变频泵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排气换热器连接;所述变频泵组件用于监测所述进气换热器处的环境温度,当所述环境温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启动所述变频水泵,当所述变频水泵启动后,所述变频水泵的频率随着所述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述变频泵组件用于通过所述变频水泵的频率变化来调整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流量及输出能量;所述排气换热器与所述排气管的接触面积可调,使所述排气换热器内的水温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泵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功率传感器和变频电源,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功率传感器和所述变频水泵均与所述变频电源电连接;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所述功率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所述变频电源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输出功率判断需要所述排气换热器交换的能量,并产生相应频率的电源,控制所述变频水泵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大于与其对应的负载的功率时,则无需启动所述变频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换热器包括板翅式换热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包括板翅结构;通过调整所述板翅结构的状态的方式可调整所述排气换热器与所述排气管的接触面积,从而保持所述排气换热器内部的水温在75℃~90℃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换热器包括倾斜翅片,所述翅片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内部有循环冷媒流动,通过冷媒传递低温到翅片表面,空气经所述倾斜翅片表面热交换后进入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进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为溴化锂制冷机。
7.一种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以及与该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连接的负载的功率;
获取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达到设定上限阈值,且所述输出功率小于或接近所述负载的功率时,控制所述变频泵组件中的变频水泵启动;
实时监测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节变频水泵的频率,控制所述排气管的余热传输至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流量,并控制所述排气换热器中热水的流量;
利用所述排气换热器将热水传输至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将热水作为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冷却所需的热源;
将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形成的冷却后的水传输至所述进气换热器,利用所述进气换热器对进入所述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进气口的空气的温度进行冷却。
CN202210328294.5A 2022-03-30 2022-03-30 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Active CN114645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8294.5A CN114645782B (zh) 2022-03-30 2022-03-30 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8294.5A CN114645782B (zh) 2022-03-30 2022-03-30 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782A CN114645782A (zh) 2022-06-21
CN114645782B true CN114645782B (zh) 2023-09-08

Family

ID=8199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8294.5A Active CN114645782B (zh) 2022-03-30 2022-03-30 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578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8367A (en) * 1995-04-11 1998-09-15 Hitachi, Ltd.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gen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6505797A (zh) * 2016-12-15 2017-03-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机载发电机冷却装置
CN208486935U (zh) * 2018-07-18 2019-02-12 龙城电装(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发动机智能热管理系统
CN214741691U (zh) * 2021-04-02 2021-11-16 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进气温度调节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8367A (en) * 1995-04-11 1998-09-15 Hitachi, Ltd.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gen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6505797A (zh) * 2016-12-15 2017-03-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机载发电机冷却装置
CN208486935U (zh) * 2018-07-18 2019-02-12 龙城电装(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发动机智能热管理系统
CN214741691U (zh) * 2021-04-02 2021-11-16 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进气温度调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782A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2103B (zh) 一种具有废热利用的热泵集成式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0077286B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6895525A (zh) 一种带热回收/全自然冷却的机房散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0351986B (zh) 具有复合冷源的分区内冷型机柜散热系统
CN214741691U (zh) 一种燃气轮机进气温度调节系统
WO2023272433A1 (zh) 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4645782B (zh) 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进气温度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218299946U (zh)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
CN209119080U (zh) 一种大功率igbt相变热管理系统
CN210130052U (zh) 一种节能改造模块和改造后的机房空调系统
CN111609578A (zh) 小型多模式太阳能辅助家用空调系统
CN219626748U (zh) 一种混合动力商用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KR102352708B1 (ko) 철도차량 및 전장품 열관리 통합시스템
CN220959015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余热回收结构
CN218536270U (zh) 一种车辆及应用于车辆的基于太阳能的热管理装置
CN216872096U (zh) 带电机电控散热功能的热泵型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7214877U (zh) 一种基于热电致冷片的风冷电池包总成
CN217217317U (zh) 一种液冷一体柜数据中心的散热系统
CN220965449U (zh) 一种组合式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CN216719049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系统
EP4102946B1 (en) Distributed composite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data center
CN220121891U (zh) 一种基于空调系统的燃料电池水路换热系统
CN220742639U (zh)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7504405U (zh) 一种电站乏汽冷却系统
CN108184322B (zh) 基于热管的vrv机房一体化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