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5531B - 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5531B
CN114645531B CN202210393834.8A CN202210393834A CN114645531B CN 114645531 B CN114645531 B CN 114645531B CN 202210393834 A CN202210393834 A CN 202210393834A CN 114645531 B CN114645531 B CN 114645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wheel
wa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38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5531A (zh
Inventor
赵小娟
叶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03938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5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5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5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32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llecting pollution from open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E02B15/104Conveyors; Paddle wheels; Endless be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包括包驱动轮浆、浮板、壳体和清理单元,驱动轮浆安置于浮板的两侧,壳体安装在浮板的上方,清理单元包括两个侧板、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一链板和收集框,第一从动辊和第一主动辊通过第一链板连接,并倾斜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侧板,并与第一主动辊连接,收集框设置在浮板的尾端。由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主动辊旋转,带动第一链板循环传递,以此将水垃圾逐步运输至第一链板的上方,然后落入至收集框,实现对水垃圾的收纳,无需人为夹持水中垃圾,对水垃圾的处理效率高效,并且避免工人有落水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过多的水垃圾会导致河湖水生态遭到破坏,影响到河湖中动物的生存。
现有的去除水垃圾的方法多为人工使用工具夹持水中的垃圾,避免水垃圾导致河湖水生态遭到破坏,保证河湖中动物的生存。
但是人为夹持水中垃圾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工人有落水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夹持水中垃圾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工人有落水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包括驱动轮浆、浮板和壳体,所述驱动轮浆安置于所述浮板的两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浮板的上方,还包括清理单元;
所述清理单元包括两个侧板、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一链板和收集框,所述第一从动辊和所述第一主动辊通过所述第一链板连接,并倾斜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侧板,并与所述第一主动辊连接,所述收集框设置在所述浮板的尾端。
其中,所述清理单元还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二链板、第一辅助轮、第一联动辅助轮和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均通过所述第二链板连接,所述第二链板位于所述收集框的上方,且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均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辊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辊的外部,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辊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辊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带连接。
其中,所述清理单元还包括支撑杆和刮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刮片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刮片靠近所述第一链板的下端面。
其中,所述清理单元还包括挡条,所述挡条与所述刮片固定连接,且所述挡条与所述第一链板的下端面接触。
其中,所述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还包括切割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包括两个延伸板和锯片,所述延伸板与对应的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锯片设置于两个所述延伸板之间。
其中,所述切割单元还包括驱动马达、套筒、杆体、斜轮、活动轴和两个定位杆,所述套筒安置于所述延伸板的一侧,所述驱动马达贯穿所述套筒的一侧并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所述斜轮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杆体的外部,所述活动轴相对于所述套筒和其中一个所述延伸板滑动设置,且所述活动轴依次贯穿所述套筒和其中一个所述延伸板,并与所述锯片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均与所述活动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所述斜轮的两侧。
其中,所述切割单元还包括两个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活动轴的一端,且所述转轮与所述斜轮的侧壁接触。
其中,所述壳体的后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挡板。
其中,所述浮板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浮条。
本发明的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通过将该修复系统放置于湖泊中,然后安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蓄电池向所述驱动轮浆以及所述第一电机供电,进而所述驱动轮浆驱动所述浮板在水中游行,同时当湖泊中的水垃圾进入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时,由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辊旋转,进而在所述第一从动辊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链板循环传递,以此将水垃圾逐步运输至所述第一链板的上方,然后落入至所述收集框,实现对水垃圾的收纳,无需人为夹持水中垃圾,对水垃圾的处理效率高效,并且避免工人有落水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切割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101-驱动轮浆、102-浮板、103-壳体、104-侧板、105-第一电机、106-第一主动辊、107-第一从动辊、108-第一链板、109-收集框、110-第二主动辊、111-第二从动辊、112-第二链板、113-第一辅助轮、114-第一联动辅助轮、115-第一连接带、116-支撑杆、117-刮片、118-挡条、119-开口、120-挡板、121-浮条、201-驱动马达、202-套筒、203-杆体、204-斜轮、205-活动轴、206-定位杆、207-转轮、208-延伸板、209-锯片、301-第二辅助轮、302-第二联动辅助轮、303-第二连接带、304-中心轴、305-盘体、306-偏心杆、307-环形体、308-连接杆、309-套环、310-扫动板、311-中心杆、312-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1~图2,其中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包括驱动轮浆101、浮板102、壳体103和清理单元,所述清理单元包括两个侧板104、第一电机105、第一主动辊106、第一从动辊107、第一链板108、收集框109、第二主动辊110、第二从动辊111、第二链板112、第一辅助轮113、第一联动辅助轮114、第一连接带115、支撑杆116、刮片117和挡条118;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将该修复系统放置于湖泊中,然后安置于所述壳体103内部的蓄电池向所述驱动轮浆101以及所述第一电机105供电,进而所述驱动轮浆101驱动所述浮板102在水中游行,同时当湖泊中的水垃圾进入两个所述侧板104之间时,由所述第一电机105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辊106旋转,进而在所述第一从动辊107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链板108循环传递,以此将水垃圾逐步运输至所述第一链板108的上方,然后落入至所述收集框109,实现对水垃圾的收纳,无需人为夹持水中垃圾,对水垃圾的处理效率高效,并且避免工人有落水风险。
首先,所述第二主动辊110和所述第二从动辊111均通过所述第二链板112连接,所述第二链板112位于所述收集框109的上方,且所述第二主动辊110和所述第二从动辊111均与所述壳体10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轮113与所述第一主动辊106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辊106的外部,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114与所述第二主动辊110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辊110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辅助轮113与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114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带115连接。在所述第一链板108将水垃圾运输至自身顶端时,垃圾会落入至所述第二链板112上,并且由于所述第一辅助轮113、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114和所述第一连接带115配合,以此实现所述第一电机105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链板108与所述第二链板112之间的联动,以此所述第二链板112上的水垃圾运输至其自身尾端,然后落入至所述收集框109中,实现对水垃圾的收集。
其中,所述支撑杆116与所述壳体103固定连接,所述刮片117与所述支撑杆116固定连接,且所述刮片117靠近所述第一链板108的下端面。对于未从所述第一链板108落入至所述第二链板112上的垃圾,所述刮片117能够将其刮落至所述第二链板112上,所述支撑杆116用于对所述刮片117起到支撑作用。
其次,所述挡条118与所述刮片117固定连接,且所述挡条118与所述第一链板108的下端面接触。所述挡条118能够将所述第一链板108上的水垃圾刮除更加干净。
再次,所述壳体103的后侧具有开口119,所述开口119内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119的挡板120;所述浮板102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浮条121;当所述收集框109内的水垃圾收集满后,可打开所述挡板120,将所述收集框109从所述开口119取出进行倾倒,另外所述浮条121的设置,能够增加所述浮板102的浮力。
通过将该修复系统放置于湖泊中,然后安置于所述壳体103内部的蓄电池向所述驱动轮浆101以及所述第一电机105供电,进而所述驱动轮浆101驱动所述浮板102在水中游行,同时当湖泊中的水垃圾进入两个所述侧板104之间时,由所述第一电机105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辊106旋转,进而在所述第一从动辊107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链板108循环传递,以此将水垃圾逐步运输至所述第一链板108的上方,同时由于所述第一辅助轮113与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114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带115连接,进而带动所述第二主动辊110旋转,以此实现所述第二链板112的循环传输,当所述第一链板108将水垃圾运输至自身顶端时,垃圾会落入至所述第二链板112上,同时所述挡条118也能够将所述第一链板108上的水垃圾刮落至所述第二链板112上,之后通过所述第二链板112运输至所述收集框109,实现对水垃圾的收集,无需人为夹持水中垃圾,对水垃圾的处理效率高效,并且避免工人有落水风险。
第二实施例为: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图5,其中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图3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切割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还包括切割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包括两个延伸板208、锯片209、驱动马达201、套筒202、杆体203、斜轮204、活动轴205、两个定位杆206和两个转轮207;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锯片209用于锯割水中的有利于损害水质的藻类物质,然后被切割后的藻类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链板108及所述第二链板112的运输而输送至所述收集框109内。
其中,所述套筒202安置于所述延伸板208的一侧,所述驱动马达201贯穿所述套筒202的一侧并与所述杆体203固定连接,所述斜轮204与所述杆体203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杆体203的外部,所述活动轴205相对于所述套筒202和其中一个所述延伸板208滑动设置,且所述活动轴205依次贯穿所述套筒202和其中一个所述延伸板208,并与所述锯片209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206均与所述活动轴20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206设置在所述斜轮204的两侧。所述转轮207与所述定位杆206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杆206远离所述活动轴205的一端,且所述转轮207与所述斜轮204的侧壁接触,所述驱动马达201外部可罩设防水罩,延长所述驱动马达201的使用年限,所述驱动马达201用于驱动所述杆体203转动,所述转轮207用于辅助配合所述斜轮204。
具体的,通过所述驱动马达201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杆体203转动,继而带动所述斜轮204圆周转动,由于所述斜轮204圆周转动,继而抵持两个所述转轮207自身转动以及往复移动,以此带动对应的所述定位杆206往复移动,从而所述定位杆206使得所述活动轴205往复移动,进而拉动所述锯片209往复横移,实现对藻类快速切割。
第三实施例为:
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6~图7,其中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图6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还包括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包括第二辅助轮301、第二联动辅助轮302、第二连接带303、中心轴304、盘体305、偏心杆306、环形体307、连接杆308、套环309、扫动板310、中心杆311和拨动杆312;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辅助轮301、所述第二联动辅助轮302和第二连接带303配合,能够使得所述第一电机105能够间接驱动所述中心轴304旋转,以此实现所述盘体305的旋转,实现所述连接杆308的往复移动,将所述第一链板108上的藻类刮除至所述第二链板112上。
其中,所述扫动板310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308固定连接,且所述扫动板310位于所述第一链板108的上方;利用所述扫动板310随所述连接杆308往复移动,能够进一步有效将所述第一链板108上的藻类刮除至所述第二链板112上,避免藻类缠绕在所述第一链板108上,防止所述第一链板108的出料端发生堵塞,造成该修复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其次,所述中心杆31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3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杆31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08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拨动杆312的中部与所述中心杆311转动连接,所述拨动杆31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链板112的上方;在所述连接杆308进行往复移动时,位于靠近所述第二链板112尾端的所述连接杆308会拉动所述拨动杆312绕所述中心杆311进行旋转,实现所述拨动杆312的偏摆,进一步将所述第二链板112尾端的藻类或者垃圾辅助送入至所述收集框109中。
更为具体的是,所述中心轴304转动,带动所述盘体305旋转,所述偏心杆306圆周转动,并在所述环形体307内进行上下移动,以此拉动所述环形体307进行往复平行移动,以此带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308上的所述扫动板310随所述连接杆308往复移动,能够进一步有效将所述第一链板108上的藻类刮除至所述第二链板112上,避免藻类缠绕在所述第一链板108上,防止所述第一链板108的出料端发生堵塞,造成该修复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另一个所述连接杆308会拉动所述拨动杆312绕所述中心杆311进行旋转,实现所述拨动杆312的偏摆,进一步将所述第二链板112尾端的藻类或者垃圾辅助送入至所述收集框109中。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包括驱动轮浆、浮板和壳体,所述驱动轮浆安置于所述浮板的两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浮板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清理单元;
所述清理单元包括两个侧板、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一链板和收集框,所述第一从动辊和所述第一主动辊通过所述第一链板连接,并倾斜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侧板,并与所述第一主动辊连接,所述收集框设置在所述浮板的尾端;
所述清理单元还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二链板、第一辅助轮、第一联动辅助轮和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均通过所述第二链板连接,所述第二链板位于所述收集框的上方,且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均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辊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一主动辊的外部,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辊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主动辊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辅助轮与所述第一联动辅助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带连接;
所述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还包括切割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包括两个延伸板和锯片,所述延伸板与对应的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锯片设置于两个所述延伸板之间;
所述切割单元还包括驱动马达、套筒、杆体、斜轮、活动轴和两个定位杆,所述套筒安置于所述延伸板的一侧,所述驱动马达贯穿所述套筒的一侧并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所述斜轮与所述杆体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杆体的外部,所述活动轴相对于所述套筒和其中一个所述延伸板滑动设置,且所述活动轴依次贯穿所述套筒和其中一个所述延伸板,并与所述锯片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均与所述活动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所述斜轮的两侧;
还包括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包括第二辅助轮、第二联动辅助轮、第二连接带、中心轴、盘体、偏心杆、环形体、连接杆、套环、扫动板、中心杆和拨动杆,所述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二联动辅助轮和第二连接带配合,能够使得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间接驱动所述中心轴旋转,带动所述盘体旋转,所述偏心杆圆周转动,并在所述环形体内进行上下移动,以此拉动所述环形体进行往复平行移动,实现与所述环形体连接的所述连接杆的往复移动,所述偏心杆位于所述环形体中,所述套环位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环形体的两侧,所述扫动板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所述扫动板位于所述第一链板的上方;所述中心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拨动杆的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二链板尾端的所述连接杆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拨动杆的中部与所述中心杆转动连接,所述拨动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链板的上方,在所述连接杆进行往复移动时,位于靠近所述第二链板尾端的所述连接杆会拉动所述拨动杆绕所述中心杆进行旋转,实现所述拨动杆的偏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理单元还包括支撑杆和刮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刮片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刮片靠近所述第一链板的下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理单元还包括挡条,所述挡条与所述刮片固定连接,且所述挡条与所述第一链板的下端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单元还包括两个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活动轴的一端,且所述转轮与所述斜轮的侧壁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后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挡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板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浮条。
CN202210393834.8A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Active CN114645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3834.8A CN114645531B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3834.8A CN114645531B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531A CN114645531A (zh) 2022-06-21
CN114645531B true CN114645531B (zh) 2023-10-03

Family

ID=81996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3834.8A Active CN114645531B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553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33594U (zh) * 2018-06-27 2019-04-12 丽水市红日保洁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草清理机器人
CN111715665A (zh) * 2020-06-28 2020-09-29 支成元 一种方便对河道漂浮垃圾进行分离的装置
CN214690071U (zh) * 2021-03-19 2021-11-12 广州南科海洋工程中心 一种用于红树林湿地的保护装置
CN216070428U (zh) * 2021-08-19 2022-03-18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33594U (zh) * 2018-06-27 2019-04-12 丽水市红日保洁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草清理机器人
CN111715665A (zh) * 2020-06-28 2020-09-29 支成元 一种方便对河道漂浮垃圾进行分离的装置
CN214690071U (zh) * 2021-03-19 2021-11-12 广州南科海洋工程中心 一种用于红树林湿地的保护装置
CN216070428U (zh) * 2021-08-19 2022-03-18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一种水域水葫芦收集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531A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96198A1 (zh) 一种海洋垃圾清理机器人
WO2022088456A1 (zh) 一种河道污染治理用垃圾处理设备
CN109208562B (zh) 一种水面垃圾漂浮物的清理装置
CN109440748B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的清理装置
CN214420668U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装置
CN111054723A (zh) 一种垃圾打捞船用垃圾压缩装置
CN21353504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打捞船
CN214530589U (zh) 一种用于城乡水域的垃圾打捞系统
CN110904936A (zh) 一种基于凸轮传动原理的河道污水清理装置
CN109895963A (zh) 一种多功能水上垃圾清理装置
CN114645531B (zh) 一种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
CN214328805U (zh) 一种河道水面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04000809U (zh) 用于水电站的清污装置
CN219011163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河流垃圾打捞收集装置
CN211486713U (zh) 一种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
CN218374367U (zh) 一种排水管道清淤装置
CN216571884U (zh)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15518686U (zh) 一种水利河道管理用漂浮垃圾清理装置
CN111347704A (zh) 一种高效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CN216156526U (zh) 一种用于海洋垃圾处理的清理船
CN111188323B (zh)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CN212125458U (zh) 一种海洋垃圾清理机器人
CN21203932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阶梯式格栅除渣机
CN212983819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库清污装置
CN217726598U (zh) 一种云梯传送带粉碎压缩净水一体化海滨垃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