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0569A - 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0569A
CN114640569A CN202011480301.0A CN202011480301A CN114640569A CN 114640569 A CN114640569 A CN 114640569A CN 202011480301 A CN202011480301 A CN 202011480301A CN 114640569 A CN114640569 A CN 114640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module
management
dynamic messag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03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志勇
吴三的
王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4803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056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2591 priority patent/WO20221275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0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05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6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本申请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包括:动态消息调度模块、网元适配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其中,动态消息调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中提取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网元信息生成创建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网元适配模块,用于根据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网元设备的线程组;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网元信息。基于该装置,实现了将单独部署在各网元设备的代理侧功能上移,使得一个部署有该装置的设备便可以对多个网元设备的集中管理,进而保证了数据和管理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客户端的网元设备与服务端的管控设备在进行数据流量的交互时,通常是借助单独部署在网元设备中的设备侧代理来实现与二者的交互。部署在每一个网元设备中的设备侧代理主要负责对应网元设备与管控设备之间的告警管理、配置管理、资源管理、主控管理、适配管理等业务,即上游承担着与位于服务端的管控设备的通讯,接受管控设备的指令,下游承担着与网元设备的通讯,并把其所在的网元设备上的各种信息上报给管控设备。
虽然这种网络架构能够实现客户端的网元设备与服务端的管控设备之间的通讯,但是随着网络规模和数据量的不断增长,这种分布式部署设备侧代理的管理方式,由于不能对网元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因此会导致无法保证数据和管理一致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旨在实现对网元设备的集中管理,以解决分布式部署设备侧代理导致的无法保证数据和管理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包括:动态消息调度模块、网元适配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中提取上报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所述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创建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
所述网元适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网元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SDN管控设备,包括:应用服务层、与所述应用服务层通信连接的管控服务层、与所述管控服务层通信连接的设备侧代理层,以及与所述设备侧代理层通信连接的数据转发层;
其中,所述设备侧代理层中部署了如上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态消息管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SDN管控设备;以及,与所述SDN管控设备通信连接的若干个网元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SDN管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动态消息调度模块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中提取上报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所述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创建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
网元适配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数据管理模块管理所述网元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动态消息调度模块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中提取上报该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网元信息生成创建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最终由网元适配模块能够根据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进而实现了设备侧代理功能的上移,即无需在每一个网元设备中单独部署设备侧代理功能,并且在实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时候,具体是根据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不同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动态创建管理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即不同网元设备是由一个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设备中的不同线程组来管理的,从而实现了一台设备对多个网元设备的集中管理,解决了分布式部署设备侧代理导致的无法保证数据和管理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本申请提出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中,由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是由数据管理模块统一进行管理的,从而使得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设备,在后续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进行通讯时,能够根据数据管理模块中管理的网元信息,实现对各个线程组管理的网元设备的精准识别,进而实现与各网元设备的通讯。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中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SDN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在实现设备侧代理上移时涉及的功能模块的启动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动态消息管理装置。
如图1所示,动态消息管理装置100,包括: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网元适配模块11和数据管理模块12,并且在具体实现时这三个功能模块之间相互通信连接。
其中,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中提取上报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所述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创建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网元适配模块11,用于根据所述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数据管理模块12,用于管理所述网元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网元适配模块11具体包括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和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
相应地,网元适配模块11在根据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提供的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所属网元设备的线程组时,具体是先由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生成统一资源抽象线程,以使所述统一资源抽象线程将所述网元设备对应的资源模型进行抽象化处理,进而得到抽象资源模型;然后由链路管理子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生成链路管理线程,以使所述链路管理线程为所述抽象资源模型分配链路资源,并管理所述链路资源。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接收到多个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为了避免大量创建管理不同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堆积到网元适配模块11,进而导致网元适配模块11瘫痪,可以提前创建一个添加创建指令的操作队列,以使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在根据不同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生成对应的创建指令后,直接按序将生成的创建指令添加到操作队列中,进而网元适配模块11能够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操作队列中取出创建指令,并根据取出的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对应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调度装置,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中提取上报该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网元信息生成创建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最终由网元适配模块11能够根据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进而实现了设备侧代理功能的上移,即无需在每一个网元设备中单独部署设备侧代理功能,并且在实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时候,具体是根据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不同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动态创建管理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即不同网元设备是由一个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设备中的不同线程组来管理的,从而实现了一台设备对多个网元设备的集中管理,解决了分布式部署设备侧代理导致的无法保证数据和管理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是由数据管理模块12统一进行管理的,从而使得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设备,在后续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进行通讯时,能够根据数据管理模块12中管理的网元信息,实现对各个线程组管理的网元设备的精准识别,进而实现与各网元设备的通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数据管理模块12,具体是指用于管理数据库的功能模块。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管理模块12可以直接为数据库。
也就是说,在网元适配模块11创建并启动管理不同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后,为了便于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后续能够与这些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进行通讯交互,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需要同步更新到数据库,即由数据管理模块12进行统一管理。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管理模块12才有支持可扩展和异地备份、异地容灾的关系型数据库,从而可以实现对各种数据的管理。
此外,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网元设备的网元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号)长度存在差异、格式也大不相同,故而为了便于管理,在将上移设备侧代理功能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添加到数据库时,可以根据预设规则,为网元设备分配一个能够标识其唯一性的网元编号。
进一步地,还可以建立网元编号与网元ID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根据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便可以快速定位每一个网元编号对应的网元ID,实现对不通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的定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还用于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删除指令。
相应地,网元适配模块11,还用于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网元适配模块11包括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和链路管理子模块。
故而,网元适配模块11在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时,具体是先由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统一资源抽象线程;然后由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链路管理线程,并释放为所述抽象资源模型分配的所述链路资源。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数据数据管理模块12中管理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与现有线程组管理的网元设备保持同步,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还用于在所述网元适配模块11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后,控制所述数据管理模块12修改管理的所述网元信息,并更新管理的内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控制数据管理模块12修改管理的网元信息,并更新管理的内存,具体是指保留分配给网元设备的网元编号,但将网元设备对应的网元信息清零,即释放改网元设备之前占用的内存,以便将释放出的内存分配给其他网元设备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例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动态消息管理装置。为了解决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后,与集中管理的各网元设备的通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在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基础上新增了资源查询适配模块13、配置管理模块14、告警管理模15。
其中,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用于与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13进行通讯,以使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13实现对所述线程组管理的所述网元设备的资源查询的响应。此外,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用于与所述配置管理模块14进行通讯,以使所述配置管理模14块实现对所述线程组管理的所述网元设备的业务配置。
此外,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用于与所述告警管理模块15进行通讯,以使所述告警管理模块15实现对所述线程组管理的所述网元设备的告警管理。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上移后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与对应网元设备之间的通讯问题,动态消息管理装置中还包括了图2中所示的远程过程调用模块16。
具体的说,远程过程调用模块16分别与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所述告警管理模块15、所述配置管理模块14、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13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能够实现与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所述网元设备之间的动态消息调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远程过程调用模块16可以看做是一个gRPCService。
相应地,远程过程调用模块16在实现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与所述告警管理模块15、所述配置管理模块14、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13之间的通讯时,具体是基于gPRC协议。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针对远程过程调用模块16建立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与所述告警管理模块15、所述配置管理模块14、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13之间的通讯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是需要部署到对应的服务端设备中的,如位于服务端的SDN管控设备。因而是否启用远程过程调用模块16是由SDN管控设备中的服务端注册模块确定的。
具体而言,由服务端注册模块在SDN管控设备中注册gRPC服务,如果SDN管控设备需要使用gRPC服务,则通过服务端注册模块启动远程过程调用模块,进而启动gRPC服务。
相应地,在启动gRPC服务后,通过SDN管控设备中的部署的服务端监听模块,在SDN管控设备中监听预先与网元设备支持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约定的端口,进而在该端口中接受gRPC信息,实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与所述告警管理模块15、所述配置管理模块14、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13之间的通讯。
由此,使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在实现将位于各网元设备中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进而实现对各网元设备的集中管理的同时,基于图2所示的结构,是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还可以实现与上移代理侧设备功能的网元设备之间的通讯。
进一步地,为了解决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后因不同编程语言导致无法与网元设备进行通讯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和主控管理模块。
其中,主控管理模块分别与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和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通信连接。
由于主控管理模块主要是与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和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通信连接的,为了便于说明,以下结合图3示出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部分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主控管理模块19分别与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数据结构转换模块17和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18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所述数据结构转换模块17和所述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18进行初始化,以使所述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能够实现设备侧代理上移或与网元设备之间的动态消息调度。
相应地,所述数据结构转换模块17,用于将所述网元适配模块11创建的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接收到的不同结构的数据转换为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能够识别的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将转换后的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功能模块,如资源查询适配模块13、配置管理模块14和告警模块15等。
所述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18,用于将各功能模块,如资源查询适配模块13、配置管理模块14和告警模块15等反馈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线程组管理的所述网元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际应用中,数据结构转换模块17可以采用Google提供的protobuf(一个具有高效的协议数据交互格式工具库),进而能够识别不通类型的参数,如字符串类型、整型、浮点型、字节型、布尔型等,或者其中几种的组合。
相应地,为了实现与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后的网元设备的通讯,远程过程调用模块17还需要与数据结构转换模块17和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18通信连接,进而在远程过程调用模块17结束到gPRC请求信息,如数据上报、查询、删除等时,可以由数据结构转换模块17将接收到的请求中的参数信息转换为服务端变成语言格式的基本类型信息,并进一步转换为服务端提供的服务接口的输入参数,以根据输入参数,做出适合所述gPRC请求信息的响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上述所说的动态消息调度模块10,包括但不限于负责上移设备侧代理功能,以及与各线程组之间的消息发送、消息接收、时序的处理、线程之间的通讯、增加管理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删除管理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功能。
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11-1,包括但不限于对设备侧,即网元设备的各种资源模型进行抽象化上报和处理,把设备的单板、机架、槽位、端口等各种模块转成更加形象化的抽象资源模型,便于算路和业务处理的需要。
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11-2,包括但不限于负责管理链路的各种资源,包括时隙、带宽、端口、网元等各种资源的分配和释放等。
主控管理模块19,负责系统启动流程的控制。系统的启动包括但不限于系统中相关的模块按照指定的流程或机制完成初始化,建立协作关系,达到能够正常处理或实现预定功能的一个过程。
可理解的,系统的启动是一个通用的处理流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只是启动的模块和步骤稍有不同,但在启动策略和启动所需步骤的流程控制上是统一的,该部分的设计需要考虑通用性,以制定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启动方案。
告警管理模块15,包括但不限于负责设备侧告警监控、告警查询、告警上报、告警同步等。
配置管理模块14,包括但不限于实现对电层和光层业务进行配置。
资源适配查询模块13,包括但不限于适配南、北向接口。其处理在于命令级处理,即针对每个命令进行不同的适配。
此外,对于北向接口,需要将北向不同来源的结构数据模型,包括但不限于OPENFLOW、NETCONF(一种基于XML的网络配置协议)、CLI(command-line interface,命令行界面)、RESTCONF等协议适配到内部数据结构能够识别的数据结构,然后发给相关功能模块。
对于南向接口,需要包括但不限于LRM、TAP、ALARM(告警管理)、CONFIG(配置管理)等功能模块的数据,通过包括但不限于gRPC发送给网元设备。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涉及一种SDN管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SDN,具体是指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是一种开放的网络架构,主要特点为集中控制性和网络可编程性。也就是说,基于这种网络架构的管控设备,即本实施例中所说的SDN管控设备,能够允许网络管理人员以软件编程的方式对整个网络进行管理与操作。
此外,由于SDN将逻辑控制功能和数据转发功能分离,由基因软件的网络控制器来实现对网络的逻辑控制功能,而底层的网络设备只需要负责实现简单的数据转发功能,通过OpenFlow(一种网络通讯协议,属于数据链路层,能够控制网上交换器或路由器的转发平面,借此改变网络数据包所走的网络路径)等协议与网络控制器进行交互。
基于此,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部署到SDN管控设备中,从而实现了利用一个SDN管控设备来集中管控多个网元设备,并与管控的各网元设备进行通讯交互。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SDN管控设备200,包括:应用服务层201、与应用服务层201通信连接的管控服务层202、与管控服务层202通信连接的设备侧代理层203,以及与设备侧代理层203通信连接的数据转发层204。
此外,为了能够使SDN管控设备200将现有位于网元设备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到SDN管控设备200,进而由SDN管控设备200对各网元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从而解决分布式部署,即在各网元设备单独部署管理每一个网元设备的设备侧代理,导致的无法保证数据和管理一致性的技术问题。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具体是部署在设备侧代理层中的。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应用服务层201包括,但不限于网管/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应用、命令行应用、安全应用等多种应用。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管控服务层202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北向协议的服务、核心管控的服务集群和南向协议的服务。
其中,北向协议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北向接口、反馈模块、转换模块等多种功能模块。
相应地,核心管控的服务集群包括,但不限于业务处理、数据模型、算路处理、数据存储、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系统管理、拓扑管理、安全管理、资源管理、日志管理、光纤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块,以使得SDN管控设备00能够在与各网元设备进行交互时,根据业务需求对各网元设备实现上述管理。
相应地,南向协议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OpenFlow协议、P4(一门编写协议无关的包处理器的高级语言)协议、NETCONF(一个全新的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网络配置)协议、gRPC(一个高性能、开源的通用远程过程调用RPC框架)协议等多种通讯协议。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设备侧代理层203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中包括的功能模块,以使得SDN管控设备200能够将分布式部署在各网元设备中的代理侧功能上移到SDN管控设备200,进而实现对各网元设备的集中管理。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SDN管控设备,通过集成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从而可以基于动态消息管理装置中各功能模块的配合,根据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不同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动态创建管理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即不同网元设备是由一个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设备中的不同线程组来管理的,从而实现了一台设备对多个网元设备的集中管理,解决了分布式部署设备侧代理导致的无法保证数据和管理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此外,由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是由数据管理模块统一进行管理的,从而使得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SDN管控设备,在后续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进行通讯时,能够根据数据管理模块中管理的网元信息,实现对各个线程组管理的网元设备的精准识别,进而实现与各网元设备的通讯。
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涉及一种动态消息管理系统。如图5所示,动态消息管理系统包括除了包括图4所示的SDN管控设备之外,还包括若干个与其通信连接的网元设备,如图5中的网元设备1、网元设备2…网元设备N。
其中,网元设备可以为任意能管接入网络,与SDN管控设备进行通讯的客户端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单机设备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对此也不做任何限制。
基于这种网络通讯架构,可以无需在每一个网元设备中单独部署管理各网元设备的设备侧代理功能,网元设备在与SDN管控设备进行通讯交互时,只需主动向SDN管控设备发起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而SDN管控设备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后,通过基于动态消息管理装置中各功能模块的配合,根据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不同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动态创建管理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即不同网元设备是由一个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设备中的不同线程组来管理的,从而实现了一台设备对多个网元设备的集中管理,解决了分布式部署设备侧代理导致的无法保证数据和管理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此外,由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是由数据管理模块统一进行管理的,从而使得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SDN管控设备,在后续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进行通讯时,能够根据数据管理模块中管理的网元信息,实现对各个线程组管理的网元设备的精准识别,进而实现与各网元设备的通讯。
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涉及一种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具体应用于第三实施例涉及的SDN管控设备。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而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动态消息调度模块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中提取上报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所述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创建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
具体的说,SDN管控设备在接收到来自设备侧的上报请求时,实质是部署于SDN管控设备中的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接收到设备侧的任一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通过动态消息调度模块,可以看做是一个代码框架,具体用于负责管理网元设备和与网元设备的交互,并根据各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动态创建各网元设备所需的应用模块。
步骤602,网元适配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具体的说,在实际应用中,网元适配模块可以划分为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和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
故而,步骤602中所说的根据所述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具体是所述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生成统一资源抽象线程,以使所述统一资源抽象线程将所述网元设备对应的资源模型进行抽象化处理,得到抽象资源模型;由所述链路管理子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生成链路管理线程,以使所述链路管理线程为所述抽象资源模型分配链路资源,并管理所述链网元路资源。
也就是说,SDN管控设备每管理一个网元设备,就会动态的创建一个专门管理对应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然后利用对应的线程组与网元设备进行通讯。
步骤603,数据管理模块管理所述网元信息。
具体的说,数据管理模块在管理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时,具体是根据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根据预设规则为网元设备分配对应的网元编号,如阿拉伯数字1,2,3等,或者字母a,b,c等,此次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对此也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实现将网元设备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到SDN管控设备后,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还可以实现对已经创建的管理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删除。
关于删除线程组的方式,具体如下: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删除指令;所述网元适配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网元适配模块可以划分为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和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
故而,上述所说的删除线程组的操作,具体是由所述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统一资源抽象线程,所述统一资源抽象线程用于将所述网元设备对应的资源模型进行抽象化处理,得到抽象资源模型;由所述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链路管理线程,并释放为所述抽象资源模型分配的所述链路资源,所述链路管理线程。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已有的管理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和数据管理模块中管理的网元设备的一致性,在所述网元适配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后,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控制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修改管理的所述网元信息,并更新管理的内存。
关于上述所说的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修改管理的所述网元信息,并更新管理的内存,具体为: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确定为所述网元设备分配的网元编号,并以所述网元编号为索引,在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网元信息,并将所述网元信息清除。
进一步地,SDN管控设备在实现对各网元设备的集中管控的同时,还需要与管理的各网元设备进行通讯,为了实现与各网元设备的通讯,SDN管控设备与管理的网元设备的通讯过程如下: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网元信息,为所述网元设备分配网元编号;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网元编号,从所述网元适配模块管理的多个针对不同网元设备的线程组选取管理所述网元编号对应的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得到目标线程组;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通过远程过程调度模块与告警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资源查询适配模块、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和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建立通讯,并根据所述网元编号实现所述告警管理模块、所述配置管理模块、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所述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和所述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与所述目标线程组之间的动态消息调度。
为了便于理解能管实现将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到SDN管控设备,以及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后SDN管控设备与各网元设备之间的通讯,以下结合图1-3所示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进行系统性介绍,具体如下:
动态消息调度模块(以下称为NeManager):对网元适配模块(以下称为NeCPA)进行统一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根据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创建、删除、修改NeCPA实例(线程),根据网元id分发Openflow消息等;当收到增加管理某一网元设备的请求,即接收到该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按照时序顺序创建NeCPA实例的各线程,即上述所说的同一资源抽象线程(以下称为TAP)和链路管理线程(以下称为LRM),当收到删除网元消息时,按时序顺序关闭NeCPA实例的各线程,并管理各种内存和数据库存储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NeCPA具体是由原设备侧代理功能模块,即原本部署于网元设备中的设备侧代理功能模块代码移植实现的。
在本实施例中,一组线程代理一个网元设备,提供对其代理的网元设备的抽象功能,以及将抽象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的功能。
基于这种,一个线程组管理一个网元设备的方式,从而可以通过在SDN管控设备中创建并启动多个线程组来实现对多个网元设备的管理。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SDN管控设备的内部可以通过线程池的方式来限制线程数上线,根据外部命令调用,动态的调度线程,拉取相关网元设备资源进行业务转换处理,进而能够将不活跃的网元设备占用的资源释放出来,满足更大规模的管理需求。
相应地,关于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查询请求,以及数据对象的生成功能。具体实现如下:
在网元设备上报增加或删除网元列表时,NeManager收到网元列表信息后,生成网元管理信息,把网元信息存入内存中的数据库,如果是新增网元设备,即创建管理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则给对应网元设备生成TAP线程和LRM线程,并生成相关的网元编号,然后存入相应的全局变量内存结构中;如果是删除网元设备,则删除网元设备对应的TAP线程和LRM线程,同时初始化相关数据,然后从内存中重置网元ID对应的数据清0,保留网元编号,以供后续使用。
关于消息的调度、发送和接收,具体实现如下:
各模块与TAP或者LRM模块之间发消息,或者TAP与LRM之间发消息,都要调用NeManager提供的接口与TAP或者LRM发消息。在NeManager实现各模块向TAP或LRM发消息或收消息的接口函数,实现消息的转发,各模块通过网元ID在NeManager中的内存中查找到对应的网元编号,进而通过网元编号生成接收方线程的服务类型,即绑定套接字。
此外,针对消息发送,设备侧代理所有模块的消息发送结构都要增加网元编号,网元编号用来存储各模块发送消息的绑定套接编号,用于在接收时过滤使用。
对于消息接收,通过线程模块启动时绑定套接字来实现对消息的接收,保证不同线程消息接收的准确性。
此外,关于各模块时序启动的功能,具体实现如下:
NeManager模块的初始化和启动;外部数据恢复结束,进入工作态,NeManager收到网管上报网元列表,收到网元列表信息后,生成网元管理信息,启动各网元的TAP和LRM模块。同时,NeManager需要对网元类型进行过滤,对不需要管理的网元过滤。
为了更好的理解,设备侧代理上移时涉及的功能模块的启动时序,以下结合图7进行说明:
NeManager在接收到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图7中的COMS)上报的网元列表信息后,生成网元管理信息,根据网元管理信息启动对应的TAP线程和LRM线程。
具体的,启动过程为:NeManager先启动TAP线程,具体为管理TAP线程的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根据NeManager提供的网元管理信息初始化对应的TAP线程,并在初始化完成后向NeManager反馈初始化完成的信息;然后NeManager启动LRM线程,具体为管理LRM线程的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根据NeManager提供的网元管理信息初始化对应的LRM线程,并在初始化完成后向NeManager反馈初始化完成的信息。
在上述两种线程启动完成后,NeManager先向LRM线程发送ctrl work消息,然后在接收到LRM线程上报的节点id与链路信息后,向TAP线程发送ctrl work消息,然后接收TAP线程上报的抽象资源模型,进而完成启动。
关于网元设备的删除和增加的功能,具体实现如下:
网管(目前网络架构中涉及的管控集群)增删网元设备,会通知到SDN管控设备中集成的NeManager。对于增加管理网元设备的线程组,NeManager会启动该NeCPA创建并启动管理该网元设备的TAP线程和LRM线程。
对于删除网元设备,及管理该网元设备的线程组,NeManager收到删除请求后,会删除网元设备对应的线程,具体为先删除LRM线程,再删除TAP线程,然后重置内存中的对应网元信息和类结构信息,并重置各种标识位。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动态消息调度模块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中提取上报该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网元信息生成创建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最终由网元适配模块能够根据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请求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进而实现了设备侧代理功能的上移,即无需在每一个网元设备中单独部署设备侧代理功能,并且在实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时候,具体是根据上报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不同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动态创建管理各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即不同网元设备是由一个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设备中的不同线程组来管理的,从而实现了一台设备对多个网元设备的集中管理,解决了分布式部署设备侧代理导致的无法保证数据和管理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本申请提出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中,由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是由数据管理模块统一进行管理的,从而使得部署有动态消息管理装置的设备,在后续与各个完成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网元设备进行通讯时,能够根据数据管理模块中管理的网元信息,实现对各个线程组管理的网元设备的精准识别,进而实现与各网元设备的通讯。
此外,基这种在软件定义网格中,把设备侧代理功能由以前的多个设备端部署上移到管控服务器端,即SDN管控设备中部署,将原本在每个网元设备中分布式部署一份用于实现设备侧代理功能的代码转化为仅需在SDN管控设备中部署一份用于实现设备侧代理功能的代码,在实现将位于网元设备中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到SDN管控设备,由SDN管控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的同时,通过远程过程调用的方式实现设备侧代理和SDN管控设备之间的部分通讯。从而解决了现有存在的如下技术问题:
1.基于设备和网络运营安全考虑,电信运营商不允许升级设备侧软件,因为升级可能带来业务中断和设备不稳定的各种问题,这样在设备侧代理有问题或者功能扩展时就遇到瓶颈,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2.现有比较老的设备没有设备侧代理,不能支持SDN新有的功能,设备侧即使升级也无法实现不断增加的新功能,导致老设备很多新功能不能用。
3.设备侧一旦工程部署,内存、硬盘、CPU、主板等硬件和各种支撑的软件都基本上不能升级,但现实中对软硬件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增加,这就导致了设备一上市就逐渐落后的问题;
4.由于每个设备侧都有设备侧代理,如果发现设备侧代理有BUG,每个设备就得紧急升级,即使客户同意,如果有几百台设备被管理,那这几百台设备都要升级,升级耗时不说,还可能其中有几台升级不成功,导致无法估量的问题;
5.目前的分布式设备侧代理管理方式无法体现SDN集中式管理的设计思想,不能集中管理,存在数据和管理一致性问题。
不难发现,本实施例为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相对应的装置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例是实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态消息调度模块、网元适配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中提取上报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所述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创建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
所述网元适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网元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删除指令;
所述网元适配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网元适配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后,控制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修改管理的所述网元信息,并更新管理的内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适配模块,包括: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和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
所述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指令,生成统一资源抽象线程,以使所述统一资源抽象线程将所述网元设备对应的资源模型进行抽象化处理,得到抽象资源模型;或者,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统一资源抽象线程;
所述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指令,生成链路管理线程,以使所述链路管理线程为所述抽象资源模型分配链路资源,并管理所述链路资源;或者,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链路管理线程,并释放为所述抽象资源模型分配的所述链路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告警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和资源查询适配模块;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还用于与所述告警管理模块进行通讯,以使所述告警管理模块实现对所述线程组管理的所述网元设备的告警管理;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还用于与所述配置管理模块进行通讯,以使所述配置管理模块实现对所述线程组管理的所述网元设备的业务配置;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还用于与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进行通讯,以使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实现对所述线程组管理的所述网元设备的资源查询的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结构转换模块;
所述数据结构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网元适配模块创建的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接收到的不同结构的数据转换为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能够识别的数据结构,以使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将转换后的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功能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
所述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用于将各功能模块反馈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线程组管理的所述网元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过程调用模块;
所述远程过程调用模块分别与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所述告警管理模块、所述配置管理模块、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所述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和所述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能够实现与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的所述网元设备之间的动态消息调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所述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和所述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通信连接的主控管理模块;
所述主控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所述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和所述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进行初始化,以使所述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能够实现设备侧代理上移或与网元设备之间的动态消息调度。
10.一种SDN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服务层、与所述应用服务层通信连接的管控服务层、与所述管控服务层通信连接的设备侧代理层,以及与所述设备侧代理层通信连接的数据转发层;
其中,所述设备侧代理层中部署了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装置。
11.一种动态消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SDN管控设备;以及,与所述SDN管控设备通信连接的若干个网元设备。
12.一种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SDN管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动态消息调度模块在接收到网元设备上报的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时,从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中提取上报所述设备侧代理功能上移请求的所述网元设备的网元信息,并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创建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创建指令;
网元适配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数据管理模块管理所述网元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适配模块包括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和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
所述网元适配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创建,并启动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包括:
所述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生成统一资源抽象线程,以使所述统一资源抽象线程将所述网元设备对应的资源模型进行抽象化处理,得到抽象资源模型;
所述链路管理子模块根据所述创建指令,生成链路管理线程,以使所述链路管理线程为所述抽象资源模型分配链路资源,并管理所述链路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管理所述网元信息,包括: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网元信息,为所述网元设备分配网元编号,并以所述网元编号为索引,将所述网元编号和所述网元信息添加到全局变量内存结构的数据库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生成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的删除指令;
所述网元适配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适配模块包括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和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
所述统一资源抽象子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统一资源抽象线程,所述统一资源抽象线程用于将所述网元设备对应的资源模型进行抽象化处理,得到抽象资源模型;
所述链路资源管理子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所述链路管理线程,并释放为所述抽象资源模型分配的所述链路资源,所述链路管理线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网元适配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管理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后,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控制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修改管理的所述网元信息,并更新管理的内存。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修改管理的所述网元信息,并更新管理的内存,包括: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确定为所述网元设备分配的网元编号,并以所述网元编号为索引,在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网元信息,并将所述网元信息清除。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网元信息,为所述网元设备分配网元编号;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根据所述网元编号,从所述网元适配模块管理的多个针对不同网元设备的线程组选取管理所述网元编号对应的所述网元设备的线程组,得到目标线程组;
所述动态消息调度模块通过远程过程调度模块与告警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资源查询适配模块、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和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建立通讯,并根据所述网元编号实现所述告警管理模块、所述配置管理模块、所述资源查询适配模块、所述数据结构转换模块和所述南向适配通讯接口模块与所述目标线程组之间的动态消息调度。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态消息管理方法。
CN202011480301.0A 2020-12-15 2020-12-15 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6405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0301.0A CN114640569A (zh) 2020-12-15 2020-12-15 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132591 WO2022127535A1 (zh) 2020-12-15 2021-11-23 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0301.0A CN114640569A (zh) 2020-12-15 2020-12-15 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0569A true CN114640569A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4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0301.0A Pending CN114640569A (zh) 2020-12-15 2020-12-15 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0569A (zh)
WO (1) WO20221275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9207B (zh) * 2022-09-29 2022-12-23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无线运营分公司 一种用于vCPE网元分配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7664C (zh) * 2005-01-13 2008-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元仿真测试系统及实现方法
US20090063177A1 (en) * 2007-08-29 2009-03-05 East Edward W Web-based services enabling structured secure communication related to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projects
CN101159747B (zh) * 2007-11-12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cp并发多链路的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02843247A (zh) * 2011-06-21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元消息并发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27535A1 (zh)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4217B (zh) 一种分布式云系统自动化部署方法
CN108989066B (zh)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167041B (zh) 一种支持云环境应用集群自动化部署的系统及方法
EP2922238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US8139509B2 (en) Instal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bile device [{S]} configuration
CN107040416B (zh) 一种基于Cairngorm框架的虚拟数据中心可视化管理方法
CN115296993B (zh) 用于互连多域网络分片控制和管理的系统、功能和接口
CN106027287B (zh) 一种配电通信网统一管控平台
CN113742031A (zh) 节点状态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3097719A1 (zh) 资源同步方法和装置
WO2019196844A1 (zh) 一种ason业务模型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78615B (zh) 一种快速稳定的网络靶场虚拟机构建系统
WO2012089166A1 (zh) 软件的下载方法和装置
CN112463290A (zh) 动态调整计算容器的数量的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2127535A1 (zh) 动态消息管理装置、设备、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US968614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re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6095145B (zh) 一种vpc集群的数据控制方法和系统
WO2018036521A1 (zh) 资源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WO199903455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ftware version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05959427B (zh) Dns服务器自动扩展方法
CN109274715A (zh) 车载多通道通信系统的平台资源管理系统
CN110380885A (zh) 一种设备切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206470A1 (zh) 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资源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90066743A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킹 기반의 멀티 프로토콜 지원 네트워크 가상화 시스템 및 네트워크 가상화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EP3629616B1 (en) Data interaction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