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9851A - 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29851A CN114629851A CN202011475540.7A CN202011475540A CN114629851A CN 114629851 A CN114629851 A CN 114629851A CN 202011475540 A CN202011475540 A CN 202011475540A CN 114629851 A CN114629851 A CN 1146298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exe client
- network
- service
- flexe
- data str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148 unit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100520014 Ceratodon purpureus PHY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50005660 PHY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520025 Avena sativa PHYA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520026 Avena sativa PHYA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520018 Ceratodon purpureus PHY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使得经FlexE shim层处理的业务报文可以穿通任意第三方网络,同时实现灵活以太网的隔离功能。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业务数据流;其中,业务数据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灵活以太网客户端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第一网络设备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报文与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一个业务报文包括一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以及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发送业务报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技术是通过引入以太网垫片层(FlexEshim)层实现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与物理(physical,PHY)层解耦的电信级网络接口技术。FlexE技术可以通过将多个以太网PHY绑定成一个灵活以太网组(FlexE group)、以及物理层通道化等功能,满足灵活带宽的接口应用需求。
发送设备可以通过FlexE shim层将待发送给接收设备的多个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业务比特流,并将得到的业务比特流通过不感知(Unaware)模式、终结(Terminate)模式以及感知(Aware)模式中任一模式对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中间网络,通过中间网络传输给接收设备。其中,中间网络可以是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
由上可知,能够承载经过FlexE shim层处理后的业务比特流的中间网络为OTN。如果中间网络是第三方二层网络,例如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专线,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MSTP)专线等,则无法通过上述任一模式与第三方二层网络对接,无法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传输经FlexE shim层处理得到的业务比特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使得经FlexE shim层处理的业务报文可以穿通任意第三方网络,同时实现灵活以太网的隔离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业务数据流;其中,业务数据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灵活以太网客户端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第一网络设备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报文与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一个业务报文包括一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以及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发送业务报文。
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当中间网络为第三方二层网络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携带上该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生成业务报文,并通过中间网络将业务报文点对点传输到第二网络设备,能够避免因第三方二层网络无法传输映射到时隙上的比特流而导致的数据传输无法穿通第三方二层网络的问题,同时将FlexE Client接口作为网络设备的通道化口,实现灵活以太网的隔离功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包括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与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一一对应;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发送的码块;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中的FlexE Client接口用于接收业务数据流中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灵活以太网中的时隙分发和报文生成可以集成在同一个网络设备中,网络设备可以生成FlexE shim层处理的业务报文,所述业务报文能够穿通任意第三方网络。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中每个FlexE Client接口所对应的码块;第一网络设备根据FlexEClient接口以及VLAN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封装在一起,得到FlexEClient接口对应的业务报文。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业务报文中的VLAN标识将业务报文处理后的码块发送到与VLAN标识相对应的FlexE Client接口,将FlexE Client接口作为网络设备的通道化口,实现灵活以太网的隔离功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模块为网络处理器NP;第二模块为子卡。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网络设备可以被灵活地部署安装。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方二层网络包括因特网协议IP专线、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专线、光传送网络OTN以及以太网专线E-line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经FlexE shim层处理的业务报文可以穿通所述第三方二层网络。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获取业务数据流;其中,业务数据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灵活以太网客户端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处理单元,用于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报文与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一个业务报文包括一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以及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发送业务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包括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与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一一对应;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用于接收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发送的码块;第二组FlexEClient接口中的FlexE Client接口用于接收业务数据流中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包括:处理单元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中每个FlexE Client接口所对应的码块;处理单元根据FlexE Client接口以及VLAN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封装在一起,得到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业务报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模块为网络处理器NP;第二模块为子卡。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方二层网络包括因特网协议IP专线、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专线、光传送网络OTN以及以太网专线E-line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第二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可读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灵活以太网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灵活以太网客户/灵活以太网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流的示意图;
图4为灵活以太网Unaware模式在传输网络映射示意图;
图5为灵活以太网Terminate模式在传输网络映射示意图;
图6为灵活以太网Aware模式在传输网络映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添加VLAN标识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灵活以太网垫片(flexible ethernet shim,FlexE shim)层,灵活以太网(FlexE)技术通过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802.3基础上引入FlexE shim层从而实现了MAC层与PHY层的解耦,从而实现了灵活的速率匹配。
FlexE技术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MAC层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MAC子层和FlexE shim层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协调子层(reconciliation sublayer,RS),主要具备汇聚功能。FlexE shim层是一个额外逻辑层,通过基于日历(calendar)的时隙(slot)分发机制实现FlexE技术的核心架构。PHY层可以分为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PCS),主要用于编码解码;物理介质接入子层(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sublayer,PMA),主要用于执行并串/串并转换;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sublayer,PMD),主要用于信号转换到特定介质上或者反向转换。PCS与PMA子层之间还可以存在一个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子层,主要用于增强发送的数据的可靠性。
灵活以太网客户(FlexE Client)/灵活以太网组(FlexE Group)架构,可以支持任意多个不同的FlexE Client在任意FlexE Group上进行业务数据的映射和传输。如图2所示,FlexE shim包括多个FlexE Client接口(或者简称为Client),例如Client1-Client6,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于网络中的各种用户接口,每个FlexE Client接口可以接收到MAC层发送的编码比特数为64比特(bite,简称b)/66b的码块,每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业务数据的带宽相同或不同,例如Client1的带宽为10G,Client2的带宽为40G。FlexEGroup本质上就是IEEE 802.3标准定义的各种以太网PHY(或者称为PHY层),多路PHY组合在一起成为FlexE Group,如图2所示,PHY1、PHY2、PHY3、PHY4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FlexEGroup,每个PHY的带宽大小为100G,每个100G PHY划分为以5Gbps为单元的20个时隙数据承载通道,不同的Client接口收到的64b/66b码块可通过FlexE shim实现在FlexE Group中的多个PHY与时隙之间的分发。
其中,图3为64b/66b码块通过FlexE shim实现在FlexE Group中的多个PHY与时隙之间的分发的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的FlexE shim通过FlexE shim的Client接收到网络设备的MAC层发送的64b/66b码块后,按照表1所示的FlexE时隙映射表将码块映射到Client对应的时隙中,映射后的码块排列如图3所示。如表1中所示,Client 129带宽为5G,Client 130带宽为20G,Client129和Client130对应FlexE Group1中的PHY1,PHY1为100G PHY,可以包括20个时隙,每个时隙的带宽为5G,如表1所示,Client 129对应这20个时隙中的时隙号为1的时隙,Client 130对应20个时隙中的时隙号为2~5的四个时隙。此时,按照表1的FlexE时隙映射表,可以将Client129和Client130接收到的64b/66b码块映射到如图3所示的5G粒度的PHY时隙中,其中Client129占用第1个时隙,Client130占用第2时隙~第5时隙这四个时隙。其中,表1所示FlexE时隙映射表的配置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不予赘述。
表1FlexE时隙映射表
时隙号 | Client | PHY number | FlexE Group |
1 | 129 | 1 | 1 |
2 | 130 | 1 | 1 |
3 | 130 | 1 | 1 |
4 | 130 | 1 | 1 |
5 | 130 | 1 | 1 |
分发到多个PHY与时隙之间的64b/66b码块可以通过中间网络传输到对端设备,由对端设备的FlexE shim进行处理得到原始以太网业务报文,支持传输图3所示格式的业务数据流的中间网络可以是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
为了能够将以太网业务数据流通过OTN传输,FlexE标准对于以太网业务数据流如何映射到OTN中定义了三种模式:不感知(Unaware)模式,终结(Terminate)模式、感知(Aware)模式,通过这三种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将以太网业务数据流映射到OTN网络。
下面结合附图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介绍:
Unaware模式与传统以太网接口在光传送网中通过PCS码字透明映射一致。如图4所示,FlexE Group中所有的PHY相互独立,一个PHY对应一个光纤路径。Unaware模式可以适用于以太网速率和彩光波长速率一致的情况,这种情况类似于光传送网透明承载灵活以太网接口,可以充分利旧现有光传送网设备,在无需硬件升级的情况下实现对FlexE的承载,并可以基于FlexE捆绑功能实现跨光传送网的端到端超大带宽通道。
Terminate模式与传统以太网接口在OTN上的承载一致,可以在OTN中实现对不同FlexE Client流量的疏导等功能,OTN感知FlexE UNI接口并恢复出FlexE Client数据流,再进一步映射到OTN中进行传输承载。这种模式与传统以太网接口在OTN上的承载一致,可以在OTN中实现对不同FlexE Client流量的疏导等功能。如图5所示,FlexE在穿通OTN前被终结,OTN感知FlexE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并恢复出FlexE Client数据流,再进一步映射到OTN中进行传输承载。
Aware模式主要利用了FlexE的子速率特性,与Unaware模式类似,差别在于OTN感知入口FlexE帧格式,并删除不需要的无效数据块,这种模式适用于彩光单波长速率小于以太网接口速率的情况。如图6所示,当作为UNI侧的灵活以太网接口通过Aware模式在光传送网中映射时,光传送网直接丢弃未使用的时隙,按照原始数据流带宽150G提取需要承载的数据,进而映射到速率匹配的光传送网高密度波分多路复用技术(dens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传输管道。光传送网设备需要与作为UNI侧的FlexE接口配置保持一致,从而感知FlexE UNI并进行承载传输。
但是,中间网络类型比较多,不限于OTN,还可以存在第三方二层网络等其他网络,例如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专线,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Transport Platform,MSTP)专线等。当中间网络为第三方二层网络时,由于二层网络仅支持传输业务报文,无法支持传输图3所示格式的业务数据流,即经FlexE shim层处理的业务数据流无法穿通第三方二层网络。
为实现经FlexE shim层处理的业务报文可以穿通任意第三方网络,本申请提出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业务数据流;其中,业务数据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灵活以太网客户端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第一网络设备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报文与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一个业务报文包括一个FlexE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以及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发送业务报文。这样,中间网络为第三方二层网络时,经FlexE shim层处理的业务报文可以穿通任意第三方网络,第三方网络可以将业务报文点对点传输到对端网络设备上,同时可以实现灵活以太网的隔离功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进行描述。
图7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FlexE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7所示,FlexE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2以及一定数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以用户设备为UE1和UE5为例,网络设备1可以是中间节点,此时网络设备1通过其他网络设备与UE1连接。网络设备1可以是边缘节点,此时网络设备1直接与UE1连接。网络设备2可以是中间节点,此时网络设备2通过其他网络设备与UE5连接。网络设备2也可以是边缘节点,此时网络设备2直接与UE5连接。网络设备1和网络设备2包括各自的灵活以太网接口,与传统以太网接口的区别在于一个灵活以太网接口可以承载多个Client接口,且作为逻辑接口的灵活以太网接口可以由多个物理接口组合而成。图7中对不同用户设备划分了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例如UE1、UE2、UE6、UE7可以同属于虚拟局域网VLAN1,UE2、UE5同属于VLAN 2,UE4、UE8同属于VLAN3。
应理解,图7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2个网络设备和8个用户设备,该网络可以包括任意其它数量的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图7中所示的FlexE通信系统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提供的FlexE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不限于图7所示的场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所有应用采用FlexE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可以应用于支持部署FlexE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未来的通信系统、或者多种通信系统融合的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5G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当该通信装置800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功能时,该通信装置800可以为网络设备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当通信装置800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用户设备的功能时,通信装置800可以为用户设备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
如图8所示,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通信线路802以及通信接口803。进一步的,该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4。其中,处理器801,存储器804以及通信接口803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802连接。
其中,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801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等。
通信线路802,用于在通信装置800所包括的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8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其它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其它通信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803可以是射频模块、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存储器804,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指令可以是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80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或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还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 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804可以独立于处理器801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801集成在一起。存储器804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或者一些数据等。存储器804可以位于通信装置800内,也可以位于通信装置800外,不予限制。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4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
在一种示例中,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8中的CPU0和CPU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800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除图8中的处理器801之外,还可以包括处理器805。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8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用户设备、嵌入式设备、芯片系统或有图8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此外,图8中示出的组成结构并不构成对该业务报文发送装置的限定,除图8所示部件之外,该业务报文发送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所示灵活以太网层次结构,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进行描述,所述方法可以在图7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其中,下述实施例中的各设备可以具有图8所示部件。其中,本申请各实施例之间涉及的动作,术语等均可以相互参考,不予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中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消息名称或消息中的参数名称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不予限制。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图7中的任一网络设备执行,比如由图7中的网络设备1或者网络设备2执行,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第一网络设备获取业务数据流。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图7中的网络设备1或网络设备2。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如图1所示的FlexE shim层,FlexE shim层可以包括FlexE Client接口。
其中,业务数据流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经FlexE shim层处理后的业务数据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包括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如图10所示,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本申请中可以简称为Client或者Client接口),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与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一一对应。一组FlexE Client接口可以包括多个FlexE Client接口,FlexE Client接口对应有VLAN标识(VLAN identity,VLAN ID)。一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的数量和/或带宽可以预先配置,不同FlexE Client接口的带宽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如可以根据第一网络设备的以太口的带宽大小配置FlexE Client的数量和/或带宽。比如,如图10所示,第一模块包括Client1~Client4,第二模块可以包括与第一模块包括的Client对应的Client1~Client4。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接收第一网络设备的MAC层发送的码块(如64b/66b编码的码块),采用时隙分发的方式得到业务数据流,并向第二模块发送业务数据流,第二模块接收业务数据流。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设备中的第一模块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第一网络设备中的第二模块可以是子卡。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时隙分发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比如可以通过表1所示的时隙映射表将不同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映射到一个或者多个PHY中的时隙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隙映射表的配置、FlexE Client接口的数量、FlexE Client接口的带宽大小以及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ALN标识可以预先配置。比如,下述代码示出了这些配置过程:
1、以太口切换为FlexE模式,并配置PHY number。
flexe enable port port-position//将接口切换为灵活以太模式
interface FlexE-xxx
phy-number<phy-number>//配置接口的phy-number参数
2、创建灵活以太接口组(FlexE Group),并配置PHY Group ID。
flexe group<index>
flexe-groupnum<group-number>//配置flexe group的group number参数
binding interface{<ifType><ifNum>|<ifName>}//将PHY加入到Group
3、创建FlexE Client,配置Client ID,并分配带宽。
flexe client-instance<instance-id>flexe-group<groupIndex>flexe-type<servieType>[port-id<portID>]
flexe-clientid<clientID>//该Clientid是协议上标识,port-id是client在设备上的端口号
flexe-bandwidth<bandValue>//配置该Client的带宽
4、创建FlexE Client对应的VLAN ID。
以上初始化配置过程适用于图10中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通过以上配置,第一模块中的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与第二模块中的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可以一一对应。例如,经过预先配置后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中的Client1与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中的Client1相互对应。
示例性的,FlexE Client接口与所述VLAN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按照预设的VLAN映射表进行配置,预设的VLAN映射表可以如表2所示,Client1对应的VLAN标识为VLAN1,Client2对应的VLAN标识为VLAN2,Client3对应的VLAN标识为VLAN3,Client4对应的VLAN标识为VLAN 4。
表2 VLAN映射表
FlexE Client接口号 | VLAN标识 |
Client1 | VLAN1 |
Client2 | VLAN2 |
Client3 | VLAN3 |
Client4 | VLAN4 |
步骤902:第一网络设备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
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报文与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一个业务报文包括一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以及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
示例性的,第二模块接收到业务数据流后,可以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每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并通过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发送业务报文数据流。比如将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以及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封装(或打包)在一起得到业务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除携带VLAN标识之外,业务报文中还可以携带其他信息,比如携带目标MAC地址、发送源MAC地址、标签协议标识符、优先级、规范格式指示符、循环冗余校验码以及报文类型(可以简称为类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息。例如,图1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添加VLAN标识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11所示,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携带FlexEClient接口对应码块的以太网数据帧中添加VLAN信息,具体添加方式可以为在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字段之后、协议类型字段之前加入4个字节的VLAN信息。
步骤903: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发送业务报文。
示例性的,第三方二层网络包括IP专线、MSTP专线、OTN以及E-line网络中的至少一种。第三方网络可以按照点对点机制将第一网络设备发出的业务报文传输到对端设备,比如第二网络设备。
基于图9所示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当中间网络为第三方二层网络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携带上该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生成业务报文,并通过中间网络将业务报文点对点传输到第二网络设备,能够避免因第三方二层网络无法传输映射到时隙上的比特流而导致的数据传输无法穿通第三方二层网络的问题,同时将FlexE Client接口作为网络设备的通道化口,实现了灵活以太网的隔离功能。
下面假设第一网络设备为路由设备A,第二网络设备为路由设备B,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的第一模块为NP,第二模块为子卡,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分别包括两个FlexE Client接口:Client1~Client2,路由设备A和路由设备B之间支持10G以太网(ethernet,Eth)接口,路由设备A与路由设备B之间通过第三方网络传输业务数据,结合图12对图9所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在执行图12所示方法之前,根据网络设备A与网络设备B之间的传输需求,以及网络设备A与网络设备B支持的以太网接口的大小10G配置Client的数量以及Client支持的带宽大小,比如,在每个网络设备的NP和子卡上分别配置带宽大小为1G的Client1和Client2。进一步的,各个网络设备并根据配置结果生成FlexE时隙映射表以及Client与VLAN ID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Client1对应VLAN1,Client 2对应VLAN2。
如图1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①:网络设备A通过网络设备A的NP中的Client1、Client2接收到网络设备的MAC层发送的64b/66b码块,网络设备A的NP将64b/66b码块按照FlexE时隙映射表将Client1以及Client 2收到的64b/66b码块映射到某个PHY对应的时隙中,形成业务数据流。
其中,按照FlexE时隙映射表将Client 1以及Client 2收到的64b/66b码块映射到某个PHY对应的时隙中的过程可参照现有技术,不予赘述。
步骤②:网络设备A的NP将业务数据流发送给网络设备A的子卡,网络设备A的子卡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携带有Client1对应的VLAN1的业务报文1,携带有Client 2对应的VLAN2的业务报文2,网络设备A通过10G Eth向第三方网络发送业务报文1和业务报文2。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A的子卡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业务报文1可以包括:网络设备A的子卡按照FlexE时隙映射表从Client1对应的时隙中取出Client1对应的64b/66b码块,根据Client与VLAN ID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Client1对应VLAN1,将Client1对应的VLAN1以及Client1收到的64b/66b码块封装在一起得到业务报文1。类似的,可参照该过程得到业务报文2,不予赘述。
步骤③:第三方网络接收业务报文1和业务报文2,按照点对点机制传输业务报文1和业务报文2到网络设备B。
步骤④:网络设备B接收到业务报文1和业务报文2后,根据Client与VLAN ID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业务报文1所携带的VLAN1,将业务报文1中的64b/66b码块发送给网络设备B的NP中的Client1,根据Client与VLAN ID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业务报文2所携带的VLAN2,将业务报文2中的64b/66b码块发送给网络设备B的NP中的Client 2。
步骤⑤:网络设备B的NP中的Client1、Client2接收到64b/66b码块,网络设备B的NP将64b/66b码块按照FlexE时隙映射表将Client1以及Client2收到的64b/66b码块映射到某个PHY对应的时隙中,形成业务数据流。
步骤⑥:网络设备B的NP将业务数据流发送给网络设备B的子卡,网络设备B的子卡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Client1对应的64b/66b码块,得到Client2对应的64b/66b码块。
进一步的,如果网络设备B需要进一步地将业务数据发送给下一个网络设备(如网络设备C),网络设备B的子卡根据Client与VLAN ID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Client1对应VLAN1,将Client1对应的VLAN1以及Client1收到的64b/66b码块封装在一起得到业务报文1,根据Client与VLAN ID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Client 2对应VLAN2,将Client2对应的VLAN2以及Client2收到的64b/66b码块封装在一起得到业务报文2,网络设备B通过自己的10GEth向网络设备C发送业务报文1和业务报文2。
进一步的,如果网络设备B为最终接收业务数据的网络设备,则将Client1对应的64b/66b码块发送给网络设备B的MAC层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业务数据,将Client2对应的64b/66b码块发送给网络设备B的MAC层进行解码处理得到业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从网络上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3示出了一种业务报文发送装置1300的结构图,该业务报文发送装置1300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该业务报文发送装置13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图13所示业务报文发送装置1300包括:接收单元1301、处理单元1302、发送单元1303。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1301,用于获取业务数据流;其中,业务数据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例如,接收单元1301可以支持通信装置1300执行步骤901。
处理单元1302,用于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报文与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一个业务报文包括一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以及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例如,处理单元1302可以支持通信装置1300执行步骤902。
发送单元1303,用于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发送业务报文。例如,发送单元1303可以支持通信装置1300执行步骤903。
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具体的,上述图9所示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单元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通信装置1300用于执行图9所示方法所示业务报文发送方法中的功能,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业务报文发送方法相同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如:包括数据发送端和/或数据接收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用户设备的硬盘或内存。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用户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用户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上述用户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上述用户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4所示,该通信系统14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401和多个用户设备1402。其中,网络设备1401的功能与业务报文发送装置1300的功能相同。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1401用于获取业务数据流,其中,业务数据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灵活以太网客户端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网络设备1401对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报文与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一个业务报文包括一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以及与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网络设备1401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发送业务报文。
其中,网络设备1401的具体执行动作参照图9所示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的相关动作,不予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传输”(transmit/transmission)如无特别说明,是指双向传输,包含发送和/或接收的动作。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包含数据的发送,数据的接收,或者数据的发送和数据的接收。或者说,这里的数据传输包括上行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数据可以包括信道和/或信号,上行数据传输即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传输,下行数据传输即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网络”与“系统”表达的是同一概念,通信系统即为通信网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如: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获取业务数据流;其中,所述业务数据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灵活以太网客户端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报文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一个业务报文包括一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以及与所述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组FlexEClient接口,所述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与所述第二组FlexE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发送的码块;所述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中的FlexE Client接口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数据流中与所述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中每个FlexE Client接口所对应的码块;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FlexE Client接口以及VLAN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与所述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封装在一起,得到所述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业务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为网络处理器NP;所述第二模块为子卡。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方二层网络包括因特网协议IP专线、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专线、光传送网络OTN以及以太网专线E-line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获取业务数据流;其中,所述业务数据流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灵活以太网客户端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报文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FlexE Client接口对应,一个业务报文包括一个FlexE Client接口接收到的码块以及与所述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三方二层网络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第一模块以及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组FlexEClient接口,所述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与所述第二组FlexE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组FlexE Client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发送的码块;所述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中的FlexE Client接口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数据流中与所述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携带有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的业务报文,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中每个FlexE Client接口所对应的码块;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FlexE Client接口以及VLAN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组FlexE Client接口包括的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码块与所述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VLAN标识封装在一起,得到所述FlexE Client接口对应的业务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为网络处理器NP;所述第二模块为子卡。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方二层网络包括因特网协议IP专线、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专线、光传送网络OTN以及以太网专线E-line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通信接口,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以及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
1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报文发送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75540.7A CN114629851A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75540.7A CN114629851A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29851A true CN114629851A (zh) | 2022-06-14 |
Family
ID=81897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75540.7A Pending CN114629851A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2985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60704A (zh) * | 2022-09-13 | 2022-12-0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流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145928A1 (en) * | 2015-07-17 | 2018-05-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ervice Stream in Flexible Ethernet and Apparatus |
CN108777667A (zh) * | 2018-05-31 | 2018-11-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灵活以太网中调整传输通道的带宽方法和装置 |
CN108809901A (zh) * | 2017-05-02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承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8965157A (zh) * | 2017-05-19 | 2018-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CN110798415A (zh) * | 2018-08-03 | 2020-0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875862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2-14 CN CN202011475540.7A patent/CN11462985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145928A1 (en) * | 2015-07-17 | 2018-05-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ervice Stream in Flexible Ethernet and Apparatus |
CN108809901A (zh) * | 2017-05-02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承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8965157A (zh) * | 2017-05-19 | 2018-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CN108777667A (zh) * | 2018-05-31 | 2018-11-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灵活以太网中调整传输通道的带宽方法和装置 |
CN110798415A (zh) * | 2018-08-03 | 2020-0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875862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60704A (zh) * | 2022-09-13 | 2022-12-0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流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02372B (zh) |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788794B (zh) | 用于配置灵活以太网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17156987A1 (zh) |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736962B2 (en) |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relating to configuration of redundant paths | |
CN113972997A (zh)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965157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JP2015523794A (ja) | 別名、マルチパス透過的相互接続trill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 |
JP6121548B2 (ja) | パケット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ルーティング・ブリッジ、およびシステム | |
EP3787262B1 (en) | Transmission apparatus,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 |
US11251905B2 (en) | Method for receiving code block stream,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de block stream,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CN114629851A (zh) | 一种业务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 | |
US11902403B2 (en) | Method for receiving code block stream, method for sending code block stream,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WO2021047624A1 (zh) |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8713944A (zh) | 接口、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 |
CN113824660B (zh) | 一种码流的透传方法和路由器 | |
WO2023066170A1 (zh) | 一种时隙一致性验证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
WO2020107298A1 (zh) | 传输通用服务传输转变编码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6112452A (zh) | 报文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8075196A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8677718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