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9729B - 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9729B
CN114629729B CN202210525409.XA CN202210525409A CN114629729B CN 114629729 B CN114629729 B CN 114629729B CN 202210525409 A CN202210525409 A CN 202210525409A CN 114629729 B CN114629729 B CN 114629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er
data
server
preset
applica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54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9729A (zh
Inventor
陈连路
吴同心
张晋硕
梁家兴
何子晨
王徐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Xiongan Group Digital Urb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Xiongan Group Digital Urb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Xiongan Group Digital Urb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Xiongan Group Digital Urb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54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9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9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9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9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9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30Smart metering,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mote re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系统包括:反向代理服务器,用于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表计加密数据,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将表计解密数据存储至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并且,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根据访问请求,获取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访问请求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传输至应用服务器,处理结果是通过调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得。本系统稳定性较强,灵活度较高,较好地满足了集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抄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水电气热的运行数据很大程度上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情况,以及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是国家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支撑。现在水、电、气、热行业的管理都自成体系,同一个单位或小区同时运行四套不同类型的自动抄表系统,四套系统各自为阵,各自按自己行业的管理模式开展工作,无法资源共享,形成信息孤岛,既浪费资源,增加建设成本,又容易引起系统间干扰,产生系统混乱。
目前,部分地区开展了“多表合一”信息采集试点建设尝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和通信资源,进行水、电、气、热等四大重要能源数据的自动集采集抄。现有的集抄系统的服务架构通常采用四个业务服务器,分别包括:供电服务器、供水服务器、供气服务器、供热服务器,利用这四个业务服务器分别对电、水、气、热这四类数据进行集抄处理。然而,采用上述方式,若是其中一个业务服务器宕机,则很可能出现数据处理异常,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与损失;并且,由于集抄系统的数据存储量与业务处理量较为庞杂,上述服务架构不能较好地满足高并发业务处理需求,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反向代理服务器,用于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
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所述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将所述表计解密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并且,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根据所述访问请求,获取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所述访问请求通过所述反向代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处理结果是通过调用所述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得;
分布式集群服务器,用于对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进行分库分表存储,以及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处理。
在一个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包括:用于缓存访问频率超出预设的访问频率阈值的主数据的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用于对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进行高并发处理的RabbitMQ集群服务器、以及用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与存储的数据库集群服务器;
所述数据库集群服务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服务器,所述MySQL数据库服务器包括用于存储表计解密数据的主机服务器和用于对主机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备份的从机服务器,所述主数据为主机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
所述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和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当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访问请求时,通过调用所述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数据库集群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所述处理结果。
在一个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窄带物联网与预设的物联网平台建立连接,从所述物联网平台获取至少一个表计终端的所述表计加密数据;
所述表计加密数据为所述物联网平台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得,并按照预设的文件格式规则进行格式调整的加密数据。
在一个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参数;
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参数,制定所述负载均衡策略;
当产生业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剩余处理能力;
根据所述负载均衡策略和所述剩余处理能力,将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
在一个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所述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的步骤包括:
向授权管理系统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与授权管理系统的通信链路,所述授权管理系统为对表计终端的芯片进行密钥签发的系统,所述通信链路为所述授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进行权限认证后产生的链路;
利用所述通信链路,从所述授权管理系统获取所述表计终端的密钥信息;
根据所述密钥信息和预设的解密规则,对所述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在一个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口管理模块,所述接口管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外部接口;
所述接口管理模块用于当需要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时,通过调用所述外部接口,建立与所述外部系统的连接,生成数据推送链路;利用所述数据推送链路,进行数据推送;所述接口管理模块分别与业务服务器和所述反向代理服务器连接;
其中,通过调用所述外部接口,建立与所述外部系统的连接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外部系统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所述接口调用请求包括:数据需求和校验信息;
根据所述校验信息,判断所述外部系统是否具备接入权限,若所述外部系统具备接入权限,则与所述外部系统建立连接,生成所述数据推送链路;
根据所述数据需求,利用所述数据推送链路进行数据推送。
在一个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计费管理模块,用于设置计费参数,根据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计费参数和预设的计费规则,进行单表计费;
用能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分析过程包括:
获取历史解密数据;根据所述历史解密数据和预设的用能范围确定规则,获取对应的表计终端的预测用能范围,所述表计终端、表计解密数据和预测用能范围具有映射关系;
实时获取表计数据消息队列,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表计解密数据对应的预测用能范围;判断所述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是否存在超出所述预测用能范围的表计解密数据,将所述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超出所述预测用能范围的表计解密数据判定为异常用能数据,所述异常用能数据与表计终端相对应;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任一表计终端对应的异常用能数据的数量,若所述异常用能数据的数量超出预设的数量阈值,则判定所述异常用能数据对应的表计终端出现用能异常并发出警示;所述计费管理模块和所述用能分析模块分别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表集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预设的反向代理服务器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
控制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所述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将所述表计解密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并且,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根据所述访问请求,获取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所述访问请求通过所述反向代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处理结果是通过调用所述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得;
控制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进行分库分表存储,以及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设置反向代理服务器,控制反向代理服务器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中获取表计加密数据,能够较好地简化表计终端与系统之间的通信交互次数,通信效果较好。通过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能够实现业务均衡分配,避免出现业务处理错误。再有,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能够较好地提高系统的业务处理灵活度,避免由于某个应用服务器宕机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并且,通过控制应用服务器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将表计解密数据传输至预设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进行分库分表存储,能够较好地提高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实现多个数据之间的隔离存储。另外,通过控制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根据访问请求,调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取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能够较好地满足高并发业务处理的需求,保证集抄过程中数据处理的稳定性,实现服务高可用,且能够根据用户请求进行及时有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效果较好,成本较低,不易出现数据错误或与处理延时等问题。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系统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表集抄系统的授权架构示意图一;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表集抄系统的授权架构示意图二;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系统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系统进行数据推送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系统进行数据异常分析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系统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系统中实施例二的业务架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系统中实施例三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系统中实施例四的技术架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多表集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表集抄系统,系统包括:
反向代理服务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与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
反向代理服务器用于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
具体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能够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网络数据连接,具有连接多、功耗低、容量大等优点。当前多表集抄采用的通信方式主要分为远程通信和本地通信两种,本地通信数据传输速率过低无法承载实时性业务需求,远程通信信号质量波动较大、覆盖不均匀且传输速率过低,导致集抄过程中通信效果较差。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利用窄带物联网的轻量化密码技术建立反向代理服务器和表计终端的连接,能够较好地简化表计终端和反向代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交互次数,降低系统响应延时与系统功耗;其中,轻量化密码技术即标识公钥安全技术(IdentityPublic Key,IPK),具有运算效率高、低功耗、数据传输效率较高等特点。
表计终端指用于采集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和用热量等的智能表计,如电量表计终端、水量表计终端、气量表计终端和热量表计终端等,该智能表计包括数据传输接口,智能表计利用该数据传输接口将表计加密数据传输至反向代理服务器。通过设置智能表计采集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和用热量,能够便于数据的存储与传输。表计加密数据指表计终端利用其自身芯片中灌装的密钥,对采集的用能数据进行加密,所生成的数据。本实施例中的反向代理服务器(nginx)具有较优的反向代理能力和负载均衡能力,能够将接入的表计加密数据均衡分配至预先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实现多表集抄系统Web(WorldWide Web,全球广域网)和反向代理服务。
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表计加密数据,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将表计解密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并且,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根据访问请求,获取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访问请求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传输至应用服务器,处理结果是通过调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得。具体的,密钥信息的获取方式为:通过与外部的授权管理系统建立连接,获取表计终端的密钥信息,该授权管理系统指授权管理系统为对表计终端的芯片进行密钥签发的系统。
通过将表计解密数据存储至分布式集群服务器,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应用服务器的设置数量,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访问请求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用户设备IP(Internet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地址、访问数据信息和访问操作信息,访问数据信息指用户需要访问的数据信息,访问操作信息指用户需要进行的操作,如用能查询、费用查询等。通过调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访问请求进行处理,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稳定性较强,能够较好地应用高并发数据处理的情况,实现高性能多表集抄。例如: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访问请求后,根据访问请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用户设备IP地址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根据访问请求中的访问数据信息和访问操作信息,调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获取处理结果,稳定性较强,成本较低。
分布式集群服务器用于对接收的表计解密数据进行分库分表存储,以及对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处理。
为了实现对表计解密数据的读写分离、分库分表、高并发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系统中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包括:用于缓存访问频率超出预设的访问频率阈值的主数据的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用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高并发处理的RabbitMQ集群服务器、以及用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与存储的数据库集群服务器。
数据库集群服务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Mycat)和MySQL数据库服务器,MySQL数据库服务器包括用于存储表计解密数据的主机服务器和用于对主机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备份的从机服务器,主数据为主机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MySQL数据库服务器能够较好地支持数据的读写分离、分库分表。
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和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分别与应用服务器连接。
应用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获取处理结果的步骤包括:当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访问请求时,通过调用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数据库集群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数据处理,获取处理结果。例如:若访问请求中的访问操作信息为用能查询,则根据访问请求中的访问数据信息调用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判断访问数据信息对应的表计解密数据是否存储于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若访问数据信息对应的表计解密数据在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中,则将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中对应的表计解密数据作为处理结果,发送至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再由应用服务器将处理结果依次发送至反向代理服务器和用户终端设备;若访问数据信息对应的表计解密数据未存储于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则调用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利用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将访问数据信息传输至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主机服务器进行数据读取,获取相应的表计解密数据作为处理结果,将处理结果依次通过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实现用户的实时用能查询,稳定性较强,响应速度较快。若访问请求中的访问操作信息为费用查询,则在上述用能查询获得的表计解密信息的基础上,调用RabbitMQ集群服务器对当前获取表计解密信息进行计费处理,获取费用信息,将费用信息作为处理结果,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
请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实现对表计加密数据的集采,反向代理服务器通过窄带物联网与预设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平台建立连接,从物联网平台获取至少一个表计终端的表计加密数据。利用物联网平台作为表计加密数据集采的中介,使得对多个表计加密数据的采集更加便利,且有助于对表计加密数据的格式的统一;同时,减少本系统与表计终端的交互次数,提高通信效率。物联网平台可以是系统外部独立的平台,也可以是根据本系统搭建的平台,通过网络连接与功能设定,达到表计加密数据集采的目的。
物联网平台通过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建立连接,接收表计终端上传的表计加密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文件格式规则,对表计加密信息的格式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表计加密信息传输至反向代理服务器,保证集抄过程中表计加密数据的格式统一。该文件格式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连接表计终端和物联网平台所采用的协议可以为MQTT(Message Queuing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Transfer,表述性状态传递)协议、LWM2M(Lightweight M2M,轻量级M2M)中的任意一个。连接物联网平台和反向代理服务器所采用的协议可以为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协议、UDP(User 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协议或HTTP/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超文本传输协议/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协议。
可以理解的,目前,信息采集终端厂商的开发平台通常不同,开发出的软件的文件格式也千差万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旦软件升级,就需要对整体集抄系统进行排查,十分不便,不能进行较有效的统一控制。因此,通过将表计终端接入物联网平台,以物联网平台作为中间平台将各个表计终端的表计加密数据经格式调整后传输至反向代理服务器,能够实现表计加密数据文件格式的统一,避免出现数据错乱、文件格式不一等问题。
反向代理服务器从物联网平台中获取表计加密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表计加密数据后,需要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解密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密钥信息,因此,需要建立将本系统的应用服务器与表计终端之间建立信任链。请参考图3至图4,通过设置授权管理模块,将授权管理模块与应用服务器连接,并在授权管理模块与各表计终端(如电表、水表、燃气表、热力表等)之间建立信任链,从而使得应用服务器获取多个表计终端的密钥信息。各表计终端通过NB-IoT无线接入物联网平台,进行蜂窝网络数据传输,传输过程中涉及核心网,物联网平台与多表集抄系统之间可采用IP协议或HTTPS协议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信任链的建立步骤包括:在本系统的授权管理模块与外部的授权管理系统之间建立连接,授权管理系统为对表计终端的芯片进行密钥签发的系统,经过密钥签发与灌装,生成表计终端中的芯片,该芯片指SeSIM(Secure Element-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安全应用SIM芯片)。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系统的授权管理模块还可以通过预设的安全中间件与授权管理系统连接。本系统与授权管理系统之间可采用HTTPS协议进行通信。其中,表计终端包括:业务功能模块及安全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模块,业务功能模块用于进行业务处理,安全SDK模块用于进行安全认证。
请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的步骤包括:
S501:向授权管理系统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与授权管理系统的通信链路,通信链路为授权管理系统根据连接请求进行权限认证后产生的链路。具体的,授权管理系统为外部系统。通过与授权管理系统建立连接,能够便于应用服务器获取表计终端所对应的密钥信息,并利用该密钥信息,对获取的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授权管理系统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所采用的协议可以为HTTP/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 Secure,超文本传输协议/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协议。
S502:利用通信链路,从授权管理系统获取表计终端的密钥信息。
S503:根据密钥信息和预设的解密规则,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解密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系统还包括:接口管理模块,接口管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外部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当产生对外连接需求时,通过增加外部接口,满足对外连接需求。
具体的,接口管理模块用于当需要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时,通过调用外部接口,建立与外部系统的连接,生成数据推送链路;利用数据推送链路,进行数据推送。接口管理模块分别与业务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连接。外部系统如水运营平台/系统、燃气运营平台/系统、热运营平台/系统、电运营平台/系统、块数据平台/系统等。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外部接口,建立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并进行数据推送的步骤包括:
S601:接收外部系统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接口调用请求包括:数据需求和校验信息。
S602:根据校验信息,判断外部系统是否具备接入权限,若外部系统具备接入权限,则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生成数据推送链路。
S603:根据数据需求,利用数据推送链路进行数据推送。例如:向水运营平台定期推送用水账单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计费管理模块,用于设置计费参数,根据表计解密数据、计费参数和预设的计费规则,进行单表计费。通过设置计费管理模块,能够便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实时计费与统计;
用能分析模块,用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表计终端损耗进行分析,对警示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对表计解密数据的采集成功率进行分析。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用能分析单元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社区用能分析和异常用能分析,社区用能分析指对预设时间段内任一社区的表计解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该社区的用能情况与用能趋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对分析过程或分析功能进行扩展,如设备损耗分析、告警分类分析、采集成功率分析等。进一步地,异常用能分析的步骤包括:
S701:获取历史解密数据。具体的,历史解密数据为任一表计终端所采集的历史数据。
S702:根据历史解密数据和预设的用能范围确定规则,获取对应的表计终端的预测用能范围,表计终端、表计解密数据和预测用能范围具有映射关系。用能范围确定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例如:取历史解密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预测用能范围;或者,去除历史解密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获取剩余的历史解密数据,对剩余的历史解密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获取表计数据平均值,在表计数据平均值的基础上加上预设的可调数值,作为预测用能范围的最大值,并在表计数据平均值的基础上减去该可调数值,作为预测用能范围的最小值,从而确定预测用能范围,提高预测用能范围的准确性。该预测用能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S703:实时获取表计数据消息队列,根据映射关系,确定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表计解密数据对应的预测用能范围;判断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是否存在超出预测用能范围的表计解密数据,将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超出预测用能范围的表计解密数据判定为异常用能数据,异常用能数据与表计终端相对应。表计数据消息队列包括按照时序排列的单个表计终端的表计解密数据。
S704:获取预设时间段内任一表计终端对应的异常用能数据的数量,若异常用能数据的数量超出预设的数量阈值,则判定异常用能数据对应的表计终端出现用能异常并发出警示;计费管理模块和用能分析模块分别与应用服务器连接。例如:若异常用能数据的数量超出预设的数量阈值,则向用户终端设备推送用能异常警示信息等。
请参考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向代理服务器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S801:获取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参数。其中,性能指标参数包括:存储能力、计算能力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S802:根据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参数,制定负载均衡策略。即根据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参数,对应用服务器所能允许承受的数据量或处理量(允许处理能力)进行限定。
S803:当产生业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的剩余处理能力。业务分发需求如表计加密数据存储需求、用户的访问请求处理需求等。
S804:根据负载均衡策略和剩余处理能力,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即根据负载均衡策略中应用服务器的允许处理能力,以及获取的应用服务器的剩余处理能力,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应用服务器。同理,当反向代理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访问请求时,根据负载均衡处理策略和应用服务器的剩余处理能力,将访问请求发送至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配置管理模块,用于对表计终端、集采区域和表计关系进行配置与管理。
实施例一:
利用多表集抄系统对某地区的水、电、气、热进行多表集抄。
首先,将该地区的电量表计终端、水量表计终端、气量表计终端和热量表计终端分别通过窄带物联网与物联网平台建立连接。同时,建立物联网平台与预设的反向代理服务器之间的连接,电量表计终端、水量表计终端、气量表计终端和热量表计终端利用自身携带的密钥信息对用能信息进行加密,生成表计加密数据,并将表计加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平台。然后,物联网平台通过与反向代理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将获取的表计加密数据传输至反向代理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与其连接的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利用从授权管理系统获取的密钥信息,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并将表计解密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表计解密数据进行分库分表存储。
并且,本系统的反向代理服务器接收来自后台、web端、APP端和用户终端设备的访问请求。当反向代理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访问请求时,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访问请求发送至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过调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取处理结果,将处理结果反馈至访问请求发送端。
实施例二: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业务层面,如图9所示,本系统的业务架构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层、执行层、管理层和领导层等。
其中,系统管理层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公司管理、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服务管理、服务订阅、密钥体系管理、系统安全等。系统管理层面向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层进行系统管理。执行层包括:配置管理、数据管理、计费管理、运行监控、远程管理等;配置管理包括:设备管理、区域管理、表计关系维护等;数据管理包括:协议管理和数据处理等;计费管理包括:计费模板、计费参数、费用测算等;运行监控包括:用能监控和设备监控等;远程管理包括:远程控制、远程升级、批量运维等。执行层面向运营人员,运营人员可以对执行层中的数据进行管理与操作。
管理层包括:用能综合统计、用能分析、异常用能分析、损耗分析、告警分类分析、采集成功率分析等。领导层包括领导驾驶舱。管理层与领导层分别面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可以对管理层与领导层进行相应查看与分析。上述业务均基于本系统的硬件构架实现。上述业务框架能够较好地实现当前多表集抄的业务需求。上述业务框架为举例,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业务框架进行适应性变更。
实施例三: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应用层面,如图10所示,本系统的应用架构可以包括:用能分析、设备管理、系统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授权管理、数据管理和API服务管理。
其中,用能分析包括:社区用能分析、异常用能分析及领导驾驶舱等,实现对用能情况的实时有效分析。设备管理包括:设备(信息与接入)管理、设备监控、远程控制、FOTA(Firmware Over-The-Air,移动终端的空中下载软件升级)升级和批量运维,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公司管理、角色管理及操作日志等。配置管理包括:小区管理、住户管理、片区管理和扩展属性管理等。计费管理包括:计费模板、计费参数设置、单表费用计算等,实现精确计费。授权管理包括:密钥管理、网络通信安全、系统安全等,较好地提高授权安全性。
数据管理包括:服务监听、数据解析、数据处理、协议管理和设备分类等。API服务管理包括:API查询、API管理、API发布、服务订阅、用户管理和服务统计等。上述应用均基于本系统的硬件架构实现。上述应用架构能够较好地满足现有的多表集抄的应用需求,覆盖面较广。上述应用框架为举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应性修改与变更。
实施例四: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技术层面,如图11所示,本系统的技术架构可以包括:协议层、存储层、技术组件层、服务层和展示层。
其中,协议层包括:MQTT协议、REST协议、LWM2M协议、HTTP/HTTPS、TCP/IP、UDP协议等。利用上述协议实现信息交互能够提高信息交互的稳定性。存储层包括:Mycat集群服务、Mysql集群服务、Master主服务、Slavel从服务、Redis集群服务、Fast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利用上述服务,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多表数据的集中存储,且隔离性较强。
技术组件层包括:bootstrap、jquery、Highcharts组件、分布式云服务总线、开放消息服务及应用服务中间件等。利用上述组件,能够完善技术体系,提高系统性能。服务层包括:数据管理、远控管理、运行监控、统计查询、授权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终端服务、综合分析、API服务、系统管理等。展示层包括:监控大屏、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端、手机APP(application,手机软件)等。利用上述技术框架,能够较好地加强系统的技术能力。上述技术框架基于本系统的硬件架构实现。上述技术框架为举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应修改。
请参考图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表集抄方法,包括:
S1201:控制预设的反向代理服务器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具体的,反向代理服务器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
S1202:控制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接收表计加密数据,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将表计解密数据传输至预设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进行分库分表存储;并且,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根据访问请求,获取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访问请求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传输至应用服务器,处理结果通过调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得。
本方法通过控制反向代理服务器利用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利用反向代理服务器中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将表计解密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同时,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将访问请求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发送至应用服务器,根据访问请求,控制应用服务器调用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取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能够较好地保证多表集抄过程中数据处理的稳定性,应用服务器的数量可以根据数据处理需求量进行增加,灵活度较高,较好地满足了高并发数据处理需求,可靠性较高,实现服务高可用,且能够根据用户请求进行及时有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效果较好,成本较低,不易出现数据错误或与处理延时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包括:用于缓存访问频率超出预设的访问频率阈值的主数据的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用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高并发处理的RabbitMQ集群服务器、以及用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与存储的数据库集群服务器;
数据库集群服务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服务器,MySQL数据库服务器包括用于存储表计解密数据的主机服务器和用于对主机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备份的从机服务器,主数据为主机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
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和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分别与应用服务器连接;
当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访问请求时,通过调用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数据库集群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数据处理,获取处理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的步骤包括:
通过窄带物联网与预设的物联网平台建立连接,从物联网平台获取至少一个表计终端的表计加密数据;
表计加密数据为物联网平台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得,并按照预设的文件格式规则进行格式调整的加密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参数;
根据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参数,制定负载均衡策略;
当产生业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的剩余处理能力;
根据负载均衡策略和剩余处理能力,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的步骤包括:
向授权管理系统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与授权管理系统的通信链路,授权管理系统为对表计终端的芯片进行密钥签发的系统,通信链路为授权管理系统根据连接请求进行权限认证后产生的链路;
利用通信链路,从授权管理系统获取表计终端的密钥信息;
根据密钥信息和预设的解密规则,对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接口管理模块,接口管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外部接口;
接口管理模块用于当需要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时,通过调用外部接口,建立与外部系统的连接,生成数据推送链路;利用数据推送链路,进行数据推送;接口管理模块分别与业务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连接;
其中,通过调用外部接口,建立与外部系统的连接的步骤包括:
接收外部系统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接口调用请求包括:数据需求和校验信息;
根据校验信息,判断外部系统是否具备接入权限,若外部系统具备接入权限,则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生成数据推送链路;
根据数据需求,利用数据推送链路进行数据推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设置计费管理模块,用于设置计费参数,根据表计解密数据、计费参数和预设的计费规则,进行单表计费;
设置用能分析模块,用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分析过程包括:
获取历史解密数据;根据历史解密数据和预设的用能范围确定规则,获取对应的表计终端的预测用能范围,表计终端、表计解密数据和预测用能范围具有映射关系;
实时获取表计数据消息队列,根据映射关系,确定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表计解密数据对应的预测用能范围;判断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是否存在超出预测用能范围的表计解密数据,将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超出预测用能范围的表计解密数据判定为异常用能数据,异常用能数据与表计终端相对应;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任一表计终端对应的异常用能数据的数量,若异常用能数据的数量超出预设的数量阈值,则判定异常用能数据对应的表计终端出现用能异常并发出警示;计费管理模块和用能分析模块分别与应用服务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图13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13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300包括计算单元1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3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0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1301、ROM 1302以及RAM 1303通过总线1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305也连接至总线1304。
电子设备13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305,包括:输入单元13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3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3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3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309允许电子设备13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13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13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13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多表集抄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表集抄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3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302和/或通信单元13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3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303并由计算单元13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多表集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13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多表集抄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多表集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反向代理服务器,用于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包括:通过窄带物联网与预设的物联网平台建立连接,从所述物联网平台获取至少一个表计终端的所述表计加密数据;所述表计加密数据为所述物联网平台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得,并按照预设的文件格式规则进行格式调整的加密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
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所述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包括:向授权管理系统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与授权管理系统的通信链路,所述授权管理系统为对表计终端的芯片进行密钥签发的系统,所述通信链路为所述授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进行权限认证后产生的链路;利用所述通信链路,从所述授权管理系统获取所述表计终端的密钥信息;根据所述密钥信息和预设的解密规则,对所述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将所述表计解密数据存储至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并且,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根据所述访问请求,获取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所述访问请求通过所述反向代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处理结果是通过调用所述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得;
分布式集群服务器,用于对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进行分库分表存储,以及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处理;
所述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包括:用于缓存访问频率超出预设的访问频率阈值的主数据的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用于对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进行高并发处理的RabbitMQ集群服务器、以及用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与存储的数据库集群服务器;
所述数据库集群服务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服务器,所述MySQL数据库服务器包括用于存储表计解密数据的主机服务器和用于对主机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备份的从机服务器,所述主数据为主机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
所述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和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当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访问请求时,通过调用所述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数据库集群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所述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表集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参数;
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参数,制定所述负载均衡策略;
当产生业务分发需求时,获取至少一个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剩余处理能力;
根据所述负载均衡策略和所述剩余处理能力,将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表集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口管理模块,所述接口管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外部接口;
所述接口管理模块用于当需要与外部系统建立连接时,通过调用所述外部接口,建立与所述外部系统的连接,生成数据推送链路;利用所述数据推送链路,进行数据推送;所述接口管理模块分别与业务服务器和所述反向代理服务器连接;
其中,通过调用所述外部接口,建立与所述外部系统的连接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外部系统发送的接口调用请求,所述接口调用请求包括:数据需求和校验信息;
根据所述校验信息,判断所述外部系统是否具备接入权限,若所述外部系统具备接入权限,则与所述外部系统建立连接,生成所述数据推送链路;
根据所述数据需求,利用所述数据推送链路进行数据推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表集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计费管理模块,用于设置计费参数,根据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计费参数和预设的计费规则,进行单表计费;
用能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分析过程包括:
获取历史解密数据;根据所述历史解密数据和预设的用能范围确定规则,获取对应的表计终端的预测用能范围,所述表计终端、表计解密数据和预测用能范围具有映射关系;
实时获取表计数据消息队列,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表计解密数据对应的预测用能范围;判断所述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是否存在超出所述预测用能范围的表计解密数据,将所述表计数据消息队列中超出所述预测用能范围的表计解密数据判定为异常用能数据,所述异常用能数据与表计终端相对应;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任一表计终端对应的异常用能数据的数量,若所述异常用能数据的数量超出预设的数量阈值,则判定所述异常用能数据对应的表计终端出现用能异常并发出警示;所述计费管理模块和所述用能分析模块分别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5.一种多表集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预设的反向代理服务器通过窄带物联网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取表计加密数据,包括:通过窄带物联网与预设的物联网平台建立连接,从所述物联网平台获取至少一个表计终端的所述表计加密数据;所述表计加密数据为所述物联网平台从至少一个表计终端获得,并按照预设的文件格式规则进行格式调整的加密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分发至应用服务器;
控制至少一个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表计加密数据,利用获取的密钥信息,对所述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包括:向授权管理系统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与授权管理系统的通信链路,所述授权管理系统为对表计终端的芯片进行密钥签发的系统,所述通信链路为所述授权管理系统根据所述连接请求进行权限认证后产生的链路;利用所述通信链路,从所述授权管理系统获取所述表计终端的密钥信息;根据所述密钥信息和预设的解密规则,对所述表计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表计解密数据,将所述表计解密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并且,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根据所述访问请求,获取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用户终端设备,所述访问请求通过所述反向代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处理结果是通过调用所述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处理获得;
控制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对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进行分库分表存储,以及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处理;
所述分布式集群服务器包括:用于缓存访问频率超出预设的访问频率阈值的主数据的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用于对所述表计解密数据进行高并发处理的RabbitMQ集群服务器、以及用于对表计解密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与存储的数据库集群服务器;
所述数据库集群服务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服务器,所述MySQL数据库服务器包括用于存储表计解密数据的主机服务器和用于对主机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备份的从机服务器,所述主数据为主机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
所述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和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连接;
当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所述访问请求时,通过调用所述远程字典集群服务器、RabbitMQ集群服务器、数据库集群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所述处理结果。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表集抄方法。
7.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表集抄方法。
CN202210525409.XA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29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5409.XA CN114629729B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5409.XA CN114629729B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9729A CN114629729A (zh) 2022-06-14
CN114629729B true CN114629729B (zh) 2022-08-19

Family

ID=8190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5409.XA Active CN114629729B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97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02199B (zh) * 2022-10-26 2023-09-22 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门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65257B (zh) * 2022-12-27 2023-04-28 成都同步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反向代理和动态脚本的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16945A1 (en) * 2014-05-02 2015-11-05 Aquicore, Inc. Configurable web-based metering of building energy using wireless sensors
CN106656630A (zh) * 2017-01-13 2017-05-10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平台
CN107038853B (zh) * 2017-04-18 2023-11-07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一种多表统一转换的方法及其系统和装置
CN107331138A (zh) * 2017-06-01 2017-11-07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td‑lte230无线专网的四表合一抄表方法及系统
CN110149353A (zh) * 2018-02-11 2019-08-20 陕西爱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方法及其系统
CN209641059U (zh) * 2018-10-11 2019-11-15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电表数据采集远传装置
CN109347855B (zh) * 2018-11-09 2020-06-05 南京医渡云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计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001814A (zh) * 2020-08-24 2020-11-27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电力营销计量移动作业系统
CN111949638A (zh) * 2020-09-14 2020-11-17 上海昱章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管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9729A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29729B (zh) 一种多表集抄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756441B1 (en) Data center energy manager for monitoring power usage in a data storage environment having a power monitor and a monitor module for correlating associative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power consumption
CN112583882A (zh) 用于管理边缘环境中的遥测数据的方法、系统、制品和装置
CN112860695B (zh) 监控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EP3968159A1 (e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in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CN105227489A (zh) 一种带宽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81892B (zh) 网络切片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76379A (zh) 一种用于生成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Alhumaima et al. Modell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and trade‐offs of virtualised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13642300A (zh) 一种报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650263B1 (e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devices
CN116150249B (zh) 表格数据导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30300074A1 (en) Optimal Control of Network Traffic Visibility Resources and Distributed Traffic Processing Resource Control System
CN11376185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485902A (zh) 测试业务平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783637B (zh) 一种资源调控方法和装置
CN115000949A (zh) 一种配电网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95469B (zh) 流量分析安全管控系统、方法及装置
Hanczewski et al. A Multiparameter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of a Cloud-Based System
CN113282455A (zh) 一种监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694717A (zh) 一种确定系统承压能力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19364B (zh) 一种输入/输出批量提交的方法和系统
Chunlei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CP long connection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negative feedback mechanism
CN103297349A (zh) 一种网络资源提供方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5577980B (zh) 电力设备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