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6986A - 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26986A CN114626986A CN202210278522.2A CN202210278522A CN114626986A CN 114626986 A CN114626986 A CN 114626986A CN 202210278522 A CN202210278522 A CN 202210278522A CN 114626986 A CN114626986 A CN 1146269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
- entity
- touch
- navigation interface
- dimens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82414 Homo sapi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410 fast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7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5 deep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6 transfer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3—Navigation within 3D models or imag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60—Rotation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G06T3/604—Rotation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using 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 [CORDIC]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智能驾驶领域,涉及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对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根据极径运动量对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极角运动量对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将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旋转变焦摄像头在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以根据实体信息对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本申请简化了对导航界面的操作,保证了驾驶安全,拓宽了车辆的视野范围,同时加深了与外界的互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导航软件的更新迭代以及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导航软件也可以用于提供AR导航,即用虚拟现实的方式,将导航信息直接显示在画面中。驾驶者可以选择在显示屏幕上同时显示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以提供直观的导航指引。
但是现有的导航软件中的二维地图操控模式对于大屏幕是很不方便的,容易遮挡视线,同时旋转的角度有限,另外在生成AR导航界面时,需要通过车顶的旋转摄像头进行拍摄,但是现有的旋转摄像头体积庞大,操控反应速度慢,并且没有变焦和俯仰角控制,以及未与二维地图和感应识别结合使用,缺乏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普通二维地图操控模式在大屏幕时不方便操作、容易遮挡视线、旋转角度有限,以及车辆摄像头体积庞大、操控反应速度慢、无法旋转变焦和调节俯仰角,所导致的无法有效识别车辆附近的实体,无法为驾驶者提供精准导航服务的问题。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其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包括二维地图和视野射线区域;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将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以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路径获取模块,用于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其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包括二维地图和视野射线区域;路径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渲染模块,用于将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并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路径包括圆弧触控路径和极径方向上的直线触控路径;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路径解析模块配置为:当所述触控路径为所述圆弧触控路径时,将所述圆弧触控路径切分为多个触控线段;对各所述触控线段进行分解,以获取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径分量和极角分量;将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径分量相加,以获取所述极径运动量,将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角分量相加,以获取所述极角运动量;以及,当所述触控路径为所述直线触控路径时,将所述直线触控路径作为与所述直线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路径为圆弧触控路径;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模块配置为:获取与所述圆弧触控路径对应的第一移动方向和第二移动方向;以目标车辆为原点,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将所述视野射线区域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进行相同角度的旋转,同时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第二移动方向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放大或缩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路径为直线触控路径;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模块配置为:获取与所述直线触控路径对应的第三移动方向;当所述第三移动方向指向目标车辆时,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缩小所述二维地图;当所述第三移动方向远离所述目标车辆时,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放大所述二维地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拍摄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对所述拍摄范围对位于所述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图像;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实体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与所述实体图像对应的实体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识别单元配置为:将所述实体图像输入至图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图像识别模型对所述实体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标志信息;将所述标志信息与数据库中各应用程序链接所对应的标志信息进行匹配,以获取与所述标志信息对应的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并根据所述标志信息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生成所述实体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中设置有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配置为:在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时,响应对所述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的触发操作,对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的俯仰角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渲染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在AR导航界面中进行渲染,以形成包含第一标识的AR导航界面;将所述AR导航界面中的实体信息映射至所述二维导航界面,以形成包含第二标识的二维导航界面;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均为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对应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还配置为:响应对所述第二标识的触发操作,激活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并在显示界面中显示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对应的操作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还配置为:在监测到目标车辆处于停止状态时,响应对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激活操作,激活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检测到非正常事件时向导航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还配置为:在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之前,响应对极坐标导航控件的触发操作,将导航模式切换为极坐标导航模式,并在显示界面中显示具有极坐标操作标识的二维导航界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系统,该系统包括:目标车辆;旋转变焦摄像头,位于所述目标车辆上;导航终端,与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连接,用于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其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包括二维地图和视野射线区域;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将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以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所述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技术方案中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如以上技术方案中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二维导航界面采用极坐标操作模式形成触控路径,并根据触控路径确定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进而根据极径运动量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极角运动量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同时将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旋转变焦摄像头在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进而根据实体信息对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本申请一方面能够通过采用极坐标操作模式对二维导航界面进行缩放,对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避免了遮挡视线,保证了驾驶安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对二维地图进行触控以控制旋转变焦摄像头调节拍摄参数,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信息,并根据实体信息对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增加了导航界面的信息量,拓宽了车辆的视野范围,加深了与外界的互动;再一方面能够提高导航产品的显示效果,增加信息的显示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系统的架构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中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中具有极坐标操作标识的导航界面的界面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中具有视野射线区域的导航界面的界面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中获取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中根据圆弧触控路径确定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的界面示意图。
图7A-7B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中实体分类的界面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中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框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目标车辆110、导航终端120和旋转变焦摄像头130。目标车辆110可以是路面上行驶的任意车辆;导航终端120至少包含有显示屏幕,进一步还可以包含扬声器,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车载终端等各种电子设备,导航终端120的显示界面中可以同时显示根据目标车辆110的行驶路线方案生成的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旋转变焦摄像头130设置于目标车辆110上,其可位于目标车辆110的车顶前方,且与导航终端120通信连接,连接方式具体可以是USB连接等有线通信链路。
根据实现需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架构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目标车辆110、导航终端120和旋转变焦摄像头1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导航终端120。
举例而言,驾驶者采用导航终端120(例如:智能手机)中的导航软件进行导航,智能手机中的GPS系统开启,GPS系统对目标车辆110的当前位置进行定位,与智能手机连接的旋转变焦摄像头130可以对车辆前方包含路面的场景进行拍摄以获取道路图像,以在智能手机的显示界面中,显示根据目标车辆110实时所在位置以及行驶路径方案生成的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作为一种展示方式,二维导航界面可以位于智能手机显示界面的左侧,AR导航界面可以位于智能手机显示界面的右侧。
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将导航操控模式切换为极坐标操控模式,通过响应用户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以获取触控路径;接着可以调用多点触摸解析接口对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进而根据极径运动量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根据极角运动量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同时将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旋转变焦摄像头在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图像,并调用识别单元对实体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实体信息。导航终端120接收到该实体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实体信息对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实体图像进行图像识别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导航的机器学习模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综合技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也就是研究各种智能机器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使机器具有感知、推理与决策的功能。
计算机视觉技术(Computer Vision,CV)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更进一步的说,就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和测量等机器视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图像。作为一个科学学科,计算机视觉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试图建立能够从图像或者多维数据中获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视觉技术通常包括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图像语义理解、图像信息标注、OCR、视频处理、视频语义理解、视频内容/行为识别、三维物体重建、3D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技术。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通常包括人工神经网络、置信网络、强化学习、迁移学习、归纳学习、式教学习等技术。
同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涉及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ITS)又称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
在本申请的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导航应用虽然可以导航到目的地,但是很难做到精确,例如到达某栋大厦后还要具体到某个大门,到达某个餐饮的地方,还要寻找附近的停车场,也就是说,这“最后一公里”依然困扰着人们的日常出行。为了提高导航的便利性,可以同时使用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通过AR导航界面提供形象的导航服务,但是目前所使用的二维导航界面存在操控模式单一,不利于驾驶者驾驶时的操控,并且旋转变焦摄像头也存在无法旋转、升降、调焦等问题,使得AR导航界面的信息不够完善,无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困扰。
目前所使用的导航应用中,操控模式都是常用的触摸交互方式,也就是食指和大拇指同时按住屏幕,张开手指的时候放大地图,合拢手指的时候缩小地图,双指转动的时候以双指连线的中点为中心对地图进行旋转。但是无论是缩放还是旋转,对于大屏幕而言都很不方便,容易遮挡视线,同时旋转的角度也有限。
另外,大多数的导航产品所使用的摄像头都是固定角度的摄像头,只对固定角度的视野范围内的场景进行拍摄,例如只对车辆行进方向上包含路面的场景进行拍摄,没有使用旋转变焦摄像头的,即使一些品牌的汽车生产商会在汽车上安装旋转摄像头,但是这类的旋转摄像头也存在体积庞大、操控反应速度慢以及没法控制变焦和俯仰角的问题,并且未与二维地图和感应识别结合使用,缺乏应用场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电子设备等技术方案做出详细说明。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该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可以由导航终端执行,该导航终端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导航终端120。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主要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S210至步骤S240。
步骤S210: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其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包括二维地图和视野射线区域;
步骤S220: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
步骤S230: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
步骤S240:将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以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航方法中,通过在二维导航界面采用极坐标操作模式形成触控路径,并根据触控路径确定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进而根据极径运动量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极角运动量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同时将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旋转变焦摄像头在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进而根据实体信息对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本申请一方面能够通过采用极坐标操作模式对二维导航界面进行缩放,对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避免了遮挡视线,保证了驾驶安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对二维地图进行触控以控制旋转变焦摄像头调节拍摄参数,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信息,并根据实体信息对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增加了导航界面的信息量,拓宽了车辆的视野范围,加深了与外界的互动;再一方面能够提高导航产品的显示效果,增加信息的显示效率。
下面对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的各个方法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210中,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其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包括二维地图和视野射线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驾驶者打开安装于导航终端中的导航应用,输入目的地,后台便可根据GPS导航系统检测到的当前位置和目的地确定行驶路线方案,当驾驶者根据需要选定行驶路线方案并开始导航后,在导航终端的显示界面中可显示相应的二维导航界面。同时,驾驶者可以选择在显示界面中同步展示AR导航界面,该AR导航界面中显示有目标车辆所处的环境以及根据行驶路线方案形成的导航铺路。作为一种展示方式,在导航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左侧显示二维导航界面,右侧显示对应的AR导航界面,当然也可以在导航终端的显示界面的右侧显示二维导航界面,在左侧显示对应的AR导航界面,进一步地,还可以将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设置为上下排布模式,具体的排布模式以便于驾驶者的操作为主,可以由驾驶者在导航应用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二维导航界面中设置导航模式切换控件,分别为“普通导航”控件和“极坐标导航”控件,其中,“普通导航”对应普通的二维操控模式,“极坐标导航”对应极坐标操控模式。在启用导航应用时默认采用“普通导航”模式,当驾驶者想要采用极坐标操控模式时,可以对“极坐标导航”控件进行触发操作,通过响应该触发操作,可以将操控模式由普通的二维操控模式切换为极坐标操控模式。极坐标是指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极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对于平面内任何一点M,用ρ表示线段OM的长度,θ表示从Ox到OM的角度,ρ叫做点M的极径,θ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ρ,θ)就叫点M的极坐标,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相应地,在极坐标操控模式下,可以沿极径方向进行直线触控,也可以沿极角方向进行圆弧触控,由于无论是直线触控还是圆弧触控,均可由触控对象沿一个方向实现,相对于现有的触摸交互方式,极坐标操控模式操作简便,并且不会遮挡视线,而且可以实现对二维导航界面中地图的缩放和对视野射线区域任意角度的旋转。其中,触控对象可以是驾驶者或乘客的手指,也可以是与导航终端可交互的触控笔等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3示出了具有极坐标操作标识的导航界面的界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二维导航界面中显示有对应目标车辆的标识301、用于指示直线触控方式及圆弧触控方式的标识302和303,还有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304,用于对旋转变焦摄像头的俯仰角进行调节。其中,标识302和标识303仅用于指示具体的触控方式,并不对触摸区域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在以目标车辆为中心的360°平面范围内沿极径方向进行直线触控,以实现对二维地图的放大和缩小,同时可以在以目标车辆为中心的平面范围内进行圆弧触摸,以实现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视野射线区域的旋转。
图4示出了具有视野射线区域的导航界面的界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二维导航界面中,以目标车辆为中心,存在一个三角射线区域S,即为视野射线区域,该视野射线区域S与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对应,当视野射线区域S发生旋转时,旋转变焦摄像头的角度也发生相应改变,以获取视野射线区域S所覆盖区域的实体的图像。通过对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以触发旋转变焦摄像头旋转并获取与拍摄范围对应的实体图像,避免了对二维地图进行旋转,进而避免了干扰驾驶者从二维地图中获取路线信息,保证了驾驶安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对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时,具体的缩放量和旋转角度根据直线触控或圆弧触控生成的触控路径确定,同时触控路径由触控对象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确定。
由于极坐标操控模式包含两个维度的参数,因此触控路径可以分解为极径方向上的分量和极角方向上的分量,进而根据极径方向上的分量可以确定对二维地图进行缩放的缩放量,根据极角方向上的分量可以确定对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旋转角度。
在步骤S220中,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触控路径后,可以对其进行解析以获取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在解析时,具体可以通过调用多点触摸解析接口,采用多点触摸解析单元对触控路径进行解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触控路径分为直线触控路径和圆弧触控路径,当触控路径为直线触控路径时,在极角方向上的分量为0,因此直线触控路径即为与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当触控路径为圆弧触控路径时,图5示出了获取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1中,将所述圆弧触控路径切分为多个触控线段;在步骤S502中,对各所述触控线段进行分解,以获取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径分量和极角分量;在步骤S503中,将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径分量相加,以获取所述极径运动量,将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角分量相加,以获取所述极角运动量。
图6示出了根据圆弧触控路径确定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的界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圆弧触控路径被切分为四段触控线段L1、L2、L3和L4,目标车辆为极点,通过对触控线段L1、触控线段L2、触控线段L3和触控线段L4分别沿极径方向和极角方向进行分解,可以获取与各触控线段对应的极径分量ρi(i=1,2,3,4)和极角分量θi(i=1,2,3,4),为了便于计算,可以根据极径分量与目标车辆的位置关系对极径分量标记正负值,例如可以将指向目标车辆的极径分量标记为负值,将远离车辆的极径分量标记为正值,当然也可以将指向目标车辆的极径分量标记为正值,将远离车辆的极径分量标记为负值,最后将所有的极径分量相加即可得到极径运动量,将所有的极角分量相加即可得到极角运动量。
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的计算公式如式(1)(2)所示:
ρ=ρ1+ρ2+......+ρn (1)
θ=θ1+θ2+......+θn (2)
其中,n为切分的触控线段的数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更清晰,以将指向目标车辆的极径分量标记为负值,将远离车辆的极径分量标记为正值进行说明。举例而言,当圆弧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分量分别为ρ1=2,ρ2=1,ρ3=-1,ρ4=-3,极角分量分别为θ1=30°,θ2=10°,θ3=10°,θ4=5°时,那么可以确定极径运动量ρ=-1,极角运动量θ=55°。说明圆弧触控在极径方向的运动量为朝向目标车辆运动1个单位长度,在极角方向的运动量为沿触控对象的运动方向旋转55°,例如触控对象是沿顺时针触控的,那么二维导航界面中的视野射线区域便顺时针旋转55°。
在步骤S230中,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触控路径为圆弧触控路径时,通过对圆弧触控路径进行解析,获取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后,可以根据极径运动量对二维地图进行缩小或放大,根据极角运动量对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具体地,首先获取与所述圆弧触控路径对应的第一移动方向和第二移动方向;其中第一移动方向是沿极角方向的移动方向,第二移动方向是沿极径方向的移动方向;接着以目标车辆为原点,根据极角运动量将视野射线区域沿第一移动方向进行相同角度的旋转,同时根据极径运动量和第二移动方向对二维地图进行放大或缩小。在根据极径运动量和第二移动方向对二维地图进行放大或缩小时,如果第二移动方向是远离目标车辆的,那么就根据极径运动量放大二维地图,如果第二移动方向是指向目标车辆的,那么就根据极径运动量缩小二维地图,其中缩小和放大的数值和目标车辆与触控对象在二维导航界面上的终止位置所对应的实体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众所周知,二维地图是根据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进行缩小绘制的,那么在确定目标车辆与实体之间的距离后,可以根据目标车辆与实体之间的距离、二维地图与现实世界的缩小比例和极径运动量确定缩小和放大的数值。
继续以图6所示的圆弧触控路径为例,极径运动量ρ=-1,极角运动量θ=55°,第一移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移动方向为指向目标车辆,那么在对二维导航界面进行处理时,一方面将二维地图进行缩小,缩小量根据1个单位长度的极径运动量确定,另一方面将视野射线区域以目标车辆为原点沿顺时针旋转55°,最后呈现出来的二维导航界面即为将原始地图缩小且视野射线区域以目标车辆为中心顺时针旋转55°的地图界面。
值得说明的是,圆弧触控过程可能同时存在沿极径方向和极角方向的运动,也就是说,当根据响应圆弧触控操作获取的触控路径对二维导航界面进行处理时,既存在对二维地图的缩放,又存在对视野射线区域以目标车辆为原点的旋转。但是当极径运动量为0时,则只存在对视野射线区域以目标车辆为原点的旋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触控路径为直线触控路径时,通过解析可以确定直线触控路径的长度即为极径运动量,那么在根据极径运动量对二维地图进行缩放时,首先获取与直线触控路径对应的第三移动方向;接着根据第三移动方向与目标车辆的关系对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具体地,当第三移动方向指向目标车辆时,那么根据极径运动量缩小二维地图;当第三移动方向远离目标车辆时,那么根据极径运动量放大二维地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对视野射线区域以目标车辆为原点进行旋转的同时,可以将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便旋转变焦摄像头同步获取对应拍摄范围内的实体图像,进而可以根据实体图像中的实体所对应的实体信息在AR导航界面中渲染显示对应的场景。
在步骤S240中,将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以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AR导航界面与二维导航界面是同步对应的,当驾驶者通过手指或触控笔等触控对象在二维导航界面中进行直线触控或圆弧触控时,AR导航界面中的画面也是同步对应改变的,而AR导航界面中的画面都是通过旋转变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因此可以认为,二维导航界面相当于一个控制器,在接收到直线触控信号或圆弧触控信号时,可以控制目标车辆上的旋转变焦摄像头调整拍摄参数,并对调整拍摄参数后所确定的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图像。进而根据实体图像所对应的实体信息对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并将AR导航界面中的信息映射到二维导航界面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应二维导航界面中的触控信号,激活旋转变焦摄像头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时,旋转变焦摄像头根据触控轨迹进行相应地参数调整,例如触控轨迹为远离目标车辆的直线触控轨迹时,二维导航界面中的二维地图会放大,AR导航界面中与该直线触控轨迹对应的建筑、广告牌、商标等实体也要放大,因此旋转变焦摄像头需要根据直线触控轨迹的方向调节镜头方向,增大焦距,拉伸镜头,以对该方向上目标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对应的实体图像;相应地,当触控轨迹为指向目标车辆的直线触控轨迹时,旋转变焦摄像头需要沿直线触控轨迹的方向调节镜头,缩小焦距,回缩镜头,以对该方向上目标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例如触控轨迹为圆弧触控轨迹,当同时存在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时,旋转变焦摄像头一方面沿着圆弧触控轨迹进行旋转拍摄,一方面根据极径运动量调整镜头焦距进行拍摄,以获取拍摄范围内的实体图像;当只存在极角运动量时,旋转变焦摄像头沿着圆弧触控轨迹进行旋转拍摄,以获取拍摄范围内的实体图像。进一步地,在拍摄实体图像的过程中,驾驶者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304进行触控操作,以对旋转变焦摄像头的俯仰角进行调整,例如AR导航界面中显示的建筑物只有下半部,看不到上半部,那么可以将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304向上滑动,增大旋转变焦摄像头的仰角,以便旋转变焦摄像头对建筑物的全貌进行拍摄;又例如AR导航界面中看不到近处的路面,那么可以将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304向下滑动,增大旋转变焦摄像头的俯角,以使实体图像中包含近处的路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变焦摄像头中可以集成有识别单元,用于对拍摄得到的实体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与实体图像对应的实体信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识别单元还可以配置于导航终端中,旋转变焦摄像头拍摄得到实体图像后,将实体图像发送至导航终端,导航终端调用识别单元对实体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对应的实体信息,进而根据该实体信息对AR导航界面和二维导航界面进行渲染。其中,识别单元具体可以是经过训练的图像识别模型,例如可以是用于进行图像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图像识别模型,用于对实体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与各个实体对应的标志信息,实体具体可以是建筑、商铺、商标、广告牌、道路、行人等等,标志信息具体可以是外观、位置、文字内容等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二维导航界面以及AR导航界面中显示与实体对应的应用程序链接,以提高导航界面中信息的显示效率。具体而言,当对象为建筑、商铺、商标、广告牌等实体时,可以根据标志信息获取与该实体对应的目标应用程序链接,获取目标应用程序链接的方法具体是,将标志信息与数据库中各应用程序链接对应的标志信息进行匹配,当存在与标志信息匹配的目标标志信息时,将该目标标志信息对应的应用程序链接作为目标应用程序链接,进而可以根据标志信息和目标应用程序链接生成实体信息。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可以是官网链接,还可以是小程序链接等等,比如实体是一家医院的建筑,那么在识别得到医院的外观、位置、名称后,从数据库中匹配获取该医院的官网链接或者小程序链接,通过点击官网链接或者小程序链接可以进入医院的线上平台,进行挂号、预约、线上问诊等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实体信息对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时,一方面根据实体的外观、位置、文字内容等信息进行渲染,一方面在AR导航界面中显示与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对应的第一标识。同时,AR导航界面中的实体信息也会映射到二维导航界面,并在二维导航界面中显示与该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对应的第二标识。其中,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可以是相同的标识,也可以是不同的标识,例如第一标识可以是箭头标识,第二标识可以是一个小圆圈,箭头标识可以是动态标识,随着目标车辆与实体距离逐渐缩小或增大,箭头标识逐渐增大或缩小,同时二维导航界面中的小圆圈也随着距离的增大或减小逐渐变小或变大。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根据极径运动量对二维地图进行缩放时,第二标识也会随着二维地图的缩放而同比例缩放,并且在根据极角运动量对视野射线区域以目标车辆为原点进行旋转时,进入旋转变焦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实体在二维导航界面中所对应的第二标识,即小圆圈,会高亮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二维导航界面中的第二标识设置为持续处于激活状态,驾驶者可以对该第二标识进行触发操作,后台在响应到该触发操作时,可以激活与第二标识对应的应用程序链接,并根据该应用程序链接获取相应地资源,进而在导航终端的显示界面中显示与该应用程序链接对应的操作界面。驾驶者在该操作界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操作,例如购买、预约、排号等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对二维地图上某个位置进行触控操作,以触发旋转变焦摄像头对该位置对应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对应的实体图像。其中,对二维地图的触控操作具体可以是双击操作,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通过在二维导航界面进行基于极坐标的触控操作,可以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对视野射线区域以目标车辆为原点进行旋转,避免了遮挡视线,同时保障了驾驶安全,同时,在二维导航界面上的触控操作还可以控制目标车辆上的旋转变焦摄像头进行参数调整,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图像,在获取实体图像对应的实体信息后,可以将其渲染到AR导航界面中供驾驶者观看,进一步地,AR导航界面中的实体信息还可以映射到二维导航界面中,通过在二维导航界面中进行交互,实现与外界的互动,提高了信息搜索效率和驾驶体验。
本申请中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可以应用到较多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娱乐、寻人、购物、排队等,接下来以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例,对本申请中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在等待红灯时,驾驶员为了打发时间,可以在二维导航界面选择极坐标导航模式,然后在二维导航界面上进行直线触控或者圆弧触控,这样就可以通过AR导航界面欣赏到外界的景色,比如通过远离车辆方向的直线触控,可以欣赏到远处的景色,通过圆弧触控可以欣赏到车辆周围的景色。
当驾驶者约了朋友去逛商场时,只知道朋友将从小区的哪个门出来,但是不知道朋友会在哪个位置等待,那么可以在二维导航界面中点击小区出口对应的位置,以控制旋转变焦摄像头对准出口,同时还可以对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进行触发操作,以调整旋转变焦摄像头的俯仰角,保证旋转变焦摄像头可以拍摄到完整的人像。旋转变焦摄像头可以实时对从小区出口出来的行人进行拍摄,也可以间隔预设时间对出口出来的行人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图像,然后调用识别单元对实体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实体信息,接着可以将实体信息发送至导航终端,以便根据实体信息渲染形成AR导航界面。在对实体图像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可以对行人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并将所提取的人脸特征与学习到的朋友的人脸特征进行比对,当二者匹配时,则判定目标人物出现,继而可以通过导航终端发出语音提示,告诉驾驶者目标人物出现,帮助驾驶者与朋友顺利会合。
当驾驶者带着朋友开车前往目的地时,如果遇到堵车等无法顺利通行的情况时,可以在车上通过对二维导航界面中商铺对应的第二标识进行触发操作,以进入商铺的小程序中实现购物。例如,在二维导航界面中发现一家快餐店,那么可以点击快餐店名称上方的第二标识,进入快餐店的小程序,在小程序界面,可以选择所需的食物,然后下单并发送车辆位置,以便送餐员将准备好的外卖及时送到车辆位置。
当驾驶者需要去医院看病时,按照正常的流程,要先停车然后进入医院取预约号再排队就诊,但是如果先停车再去取号的话要耽误较长时间,时效性无法保证,那么可以通过点击二维导航界面上医院的地址,控制旋转变焦摄像头对准医院的建筑并调用识别单元对其进行识别,当识别出该建筑是医院的建筑后,二维导航界面上显示与医院对应的第二标识,驾驶者可以点击第二标识进入医院的小程序,拿到预约号码,这样便有充足的时间去停车,然后再就诊。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可应用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的应用场景。需要说明的是,对二维导航界面中各种控件的触发操作具体可以是单击操作,当然也可以是诸如双击等触发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二维导航界面中所有第二控件对应的实体的分类形成列表,并显示于二维导航界面的一侧,具体可以是右侧,也可以是左侧,等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该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分类,在接收到对目标分类的触发操作后,可以在二维导航界面中显示所有与该分类对应的实体信息,例如停车场的剩余车位数量、收费信息,电影院正在上映的电影及票价,各个餐饮店中的套餐价格,等等,以供选择,进一步地,还可以将用户选定的实体信息所对应的实体作为目的地,进行导航。图7A-7B示出了实体分类的界面示意图,如图7A所示,根据二维导航界面中显示的第二控件对应的实体,可以分为停车场、电影院、餐饮、按摩、游乐场等类别,该些类别组成的列表展示于二维导航界面的右侧;在选定所需的类别,例如停车场后,在二维导航界面中显示目标车辆当前位置周围15Km范围内的停车场分布,以及各个停车场的名称、距离、剩余车位和收费信息,如图7B所示;在选定目标停车场后,可以点击地图中目标停车场对应的位置,将其设置为终点,进行导航。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目标车辆处于停止状态,驾驶者准备离开或已经离开车辆时,还可以在导航终端中将旋转变焦摄像头设置为工作状态,以激活旋转变焦摄像头继续工作,旋转变焦摄像头可以根据预设频率采集目标车辆周围的图像并进行识别,当检测到有非正常事件时,例如有非驾驶者的可疑人员靠近车辆时,向导航终端发送报警信息,提示用户进行防盗排查,以确保目标车辆的安全。该报警信息可以包含非正常事件的图像,用户通过查看该图像以判断是否解除警报。
本申请中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通过在二维导航界面采用极坐标操作模式形成触控路径,并根据触控路径确定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进而根据极径运动量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极角运动量对二维导航界面中的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同时将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旋转变焦摄像头在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进而根据实体信息对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本申请一方面能够通过采用极坐标操作模式对二维导航界面进行缩放,对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避免了遮挡视线,保证了驾驶安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对二维地图进行触控以控制旋转变焦摄像头调节拍摄参数,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信息,并根据实体信息对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增加了导航界面的信息量,拓宽了车辆的视野范围,加深了与外界的互动;再一方面能够提高导航产品的显示效果,增加信息的显示效率。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导航方法。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800包括:路径获取模块810、路径解析模块820、处理模块830和渲染模块840,具体地:
路径获取模块810,用于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其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包括二维地图和视野射线区域;路径解析模块820,用于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处理模块830,用于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渲染模块840,用于将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并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路径包括圆弧触控路径和极径方向上的直线触控路径;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路径解析模块820配置为:当所述触控路径为所述圆弧触控路径时,将所述圆弧触控路径切分为多个触控线段;对各所述触控线段进行分解,以获取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径分量和极角分量;将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径分量相加,以获取所述极径运动量,将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角分量相加,以获取所述极角运动量;以及,当所述触控路径为所述直线触控路径时,将所述直线触控路径作为与所述直线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路径为圆弧触控路径;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模块830配置为:获取与所述圆弧触控路径对应的第一移动方向和第二移动方向;以目标车辆为原点,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将所述视野射线区域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进行相同角度的旋转,同时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第二移动方向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放大或缩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路径为直线触控路径;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模块830配置为:获取与所述直线触控路径对应的第三移动方向;当所述第三移动方向指向目标车辆时,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缩小所述二维地图;当所述第三移动方向远离所述目标车辆时,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放大所述二维地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模块830包括:拍摄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对所述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图像;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实体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与所述实体图像对应的实体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识别单元配置为:将所述实体图像输入至图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图像识别模型对所述实体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标志信息;将所述标志信息与数据库中各应用程序链接所对应的标志信息进行匹配,以获取与所述标志信息对应的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并根据所述标志信息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生成所述实体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中设置有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800配置为:在对位于所述目标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时,响应对所述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的触发操作,对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的俯仰角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渲染模块840配置为: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在AR导航界面中进行渲染,以形成包含第一标识的AR导航界面;将所述AR导航界面中的实体信息映射至所述二维导航界面,以形成包含第二标识的二维导航界面;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所对应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800还配置为:响应对所述第二标识的触发操作,激活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并在显示界面中显示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对应的操作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800还配置为:在监测到目标车辆处于停止状态时,响应对位于目标车辆中的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激活操作,激活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检测到非正常事件时向导航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800还配置为:在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之前,响应对极坐标导航控件的触发操作,将导航模式切换为极坐标导航模式,并在显示界面中显示具有极坐标操作标识的二维导航界面。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导航终端120或旋转变焦摄像头130。
需要说明的是,图9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9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计算机系统900包括中央处理器901(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902(Read-Only Memory,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9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903(Random Access Memory,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随机访问存储器9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中央处理器901、在只读存储器902以及随机访问存储器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接口905(Input/Output接口,即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904。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下部件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9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9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9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908;以及包括诸如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909。通信部分9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9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905。可拆卸介质9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9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9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各个方法流程图中所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9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9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器9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其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包括二维地图和视野射线区域;
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
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
将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以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路径包括圆弧触控路径和极径方向上的直线触控路径;
所述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包括:
当所述触控路径为所述圆弧触控路径时,将所述圆弧触控路径切分为多个触控线段;
对各所述触控线段进行分解,以获取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径分量和极角分量;
将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径分量相加,以获取所述极径运动量,将与各所述触控线段对应的极角分量相加,以获取所述极角运动量;以及
当所述触控路径为所述直线触控路径时,将所述直线触控路径作为与所述直线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路径为圆弧触控路径;
所述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包括:
获取与所述圆弧触控路径对应的第一移动方向和第二移动方向;
以目标车辆为原点,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将所述视野射线区域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进行相同角度的旋转,同时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第二移动方向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放大或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路径为直线触控路径;
所述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包括:
获取与所述直线触控路径对应的第三移动方向;
当所述第三移动方向指向目标车辆时,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缩小所述二维地图;
当所述第三移动方向远离所述目标车辆时,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放大所述二维地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对所述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以获取实体图像;
对所述实体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与所述实体图像对应的实体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实体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与所述实体图像对应的实体信息,包括:
将所述实体图像输入至图像识别模型,通过所述图像识别模型对所述实体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标志信息;
将所述标志信息与数据库中各应用程序链接所对应的标志信息进行匹配,以获取与所述标志信息对应的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并根据所述标志信息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生成所述实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导航界面中设置有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
在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对所述摄像头俯仰角调节控件的触发操作,对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的俯仰角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包括:
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在AR导航界面中进行渲染,以形成包含第一标识的AR导航界面;
将所述AR导航界面中的实体信息映射至所述二维导航界面,以形成包含第二标识的二维导航界面;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均为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对应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对所述第二标识的触发操作,激活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并在显示界面中显示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链接对应的操作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监测到目标车辆处于停止状态时,响应对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激活操作,激活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检测到非正常事件时向导航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对极坐标导航控件的触发操作,将导航模式切换为极坐标导航模式,并在显示界面中显示具有极坐标操作标识的二维导航界面。
12.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径获取模块,用于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其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包括二维地图和视野射线区域;
路径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
渲染模块,用于将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并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13.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车辆;
旋转变焦摄像头,位于所述目标车辆上;
导航终端,与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连接,用于响应对二维导航界面的触控操作,获取触控路径,其中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包括二维地图和视野射线区域;
对所述触控路径进行解析,以获取与所述触控路径对应的极径运动量和极角运动量;
根据所述极径运动量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并根据所述极角运动量对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
将所述极径运动量和所述极角运动量发送至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以使所述旋转变焦摄像头在所述二维地图进行缩放以及所述视野射线区域进行旋转的同时调整参数,并对拍摄范围内的实体进行拍摄,获取与所述实体对应的实体信息,以根据所述实体信息对所述二维导航界面和AR导航界面进行渲染。
1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78522.2A CN114626986A (zh) | 2022-03-21 | 2022-03-21 | 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78522.2A CN114626986A (zh) | 2022-03-21 | 2022-03-21 | 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26986A true CN114626986A (zh) | 2022-06-14 |
Family
ID=81904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78522.2A Pending CN114626986A (zh) | 2022-03-21 | 2022-03-21 | 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26986A (zh) |
-
2022
- 2022-03-21 CN CN202210278522.2A patent/CN11462698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35657B (zh) | 一种基于图像捕获和识别技术增强导航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1797187A (zh) | 地图数据的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JP2013196157A (ja) |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12009236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gmented reality (ar) information | |
CN111192341A (zh) | 生成高精地图的方法、装置、自动驾驶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7393374B2 (ja) | 画像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電子機器、記憶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Ma et al. | Research review on parking space detection method | |
CN113450459B (zh) | 目标物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 |
US20210382560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Command of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 |
CN116824533A (zh) |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远小目标点云数据特征增强方法 | |
CN112650772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WO2022166823A1 (zh) | 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3072093A1 (zh) | 虚拟车位确定方法、显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 | |
CN105091895A (zh) | 关注点提示系统及方法 | |
CN109559382A (zh) | 智能导游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 |
CN111860074B (zh) | 目标对象检测方法及装置、驾驶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2987707A (zh) | 一种车辆的自动驾驶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6434173A (zh) | 道路图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626986A (zh) | 基于二维地图和旋转变焦摄像头的极坐标触点交互方法 | |
CN115588180A (zh) | 地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 |
CN114067120B (zh) | 基于增强现实的导航铺路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6834767A (zh) | 运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705279B (zh) | 目标对象的位置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6958915B (zh) | 目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434016B (zh) | 图像信息增强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29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