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6036A -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6036A
CN114626036A CN202011441525.0A CN202011441525A CN114626036A CN 114626036 A CN114626036 A CN 114626036A CN 202011441525 A CN202011441525 A CN 202011441525A CN 114626036 A CN114626036 A CN 114626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user
control
logic interface
log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15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6036B (zh
Inventor
王少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415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603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1051 priority patent/WO20221216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6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6036A/zh
Priority to US17/976,693 priority patent/US2023005095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6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6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响应于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通过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本方案通过应用客户端提供设置定制人脸相关业务的操作入口控制刷脸设备的逻辑界面显示,有效提升了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终端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的迅猛发展,海量的应用程序得到了迅速传播和使用,尤其是需要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通过才能正常使用的应用。
当前人脸识别相关应用均是固有的界面展示逻辑,然而固有的界面逻辑对于不同用户使用设备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对于视力不佳的用户(如年长者、近视者)而言,容易由于用户界面小而导致看不清界面内容;对于安全性要求高的用户而言,容易由于刷脸过程中界面展示逻辑简单而影响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可以提升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
通过所述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
基于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
获取用户通过所述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
基于所述目标内容生成配置信息;
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指令获取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
展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
验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待展示界面的界面标识、界面属性参数和安全设置参数;
所述展示单元包括:
调用子单元,用于调用指定界面组件构建所述界面标识对应的逻辑界面;
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界面属性参数和所述安全设置参数,对所述逻辑界面进行调整;
展示子单元,用于将调整后的逻辑界面作为所述目标逻辑界面,并展示所述目标逻辑界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子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安全设置参数对所述逻辑界面的界面布局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关联对应的运行逻辑;
根据所述界面属性参数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的界面属性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若检测到对所述逻辑界面调整失败,则向服务器发送系统版本更新请求;
更新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版本更新请求返回的更新数据时,基于所述更新数据对系统版本进行更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逻辑界面包括:输入控件;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输入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确定所述输入控件对应的运行逻辑;
若所述验证信息不满足所述输入控件对应的运行逻辑,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验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控件包括:第一子控件和第二子控件;;在通过所述输入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时,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第一子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通讯标识;
通过第二子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用于包括:
基于预设人脸数据库中的样本人脸图像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验证;
当所述预设人脸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样本人脸图像时,获取与所述目标样本人脸图像关联的样本通讯标识和样本密码信息;
基于所述样本通讯标识对所述通讯标识进行验证、以及基于所述样本密码信息对所述密码信息进行验证;
当对所述通讯标识进行验证通过且对所述密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对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逻辑界面设置指令;
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
内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内容生成配置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在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之后,若检测到用户通过所述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第二逻辑界面设置指令,则基于所述第二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其中,所述逻辑界面设置页面显示有与所述配置信息对应的设置内容。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如上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通过所述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本方案通过应用客户端提供设置定制人脸相关业务的操作入口控制刷脸设备的逻辑界面显示,有效提升了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系统架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其中,该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平板PC(Personal Computer)、手机等具备摄像头和储存单元并安装有微处理器而具有运算能力的终端设备中。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使机器具有感知、推理与决策的功能。
计算机视觉技术(Computer Vision,CV)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更进一步的说,就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机器视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图像。计算机视觉技术通常包括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图像语义理解、图像检索、OCR、视频处理、视频语义理解、视频内容/行为识别、三维物体重建、3D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技术,还包括常见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在本方案中,便是采取了人脸识别技术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并基于人脸识别结果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以为后续一系列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操作提判定标准,从而达到智能化处理信息的目的。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序号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可应用于受控设备,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01、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
具体的,当受控设备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其中,受控设备可以是能够办理刷脸相关业务的人脸设备,如具备刷脸功能的物品贩卖机、pos机、取款机等等。控制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移动的智能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时,受控设备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BT(Bluetooth,蓝牙)、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ZigBee技术、IrDA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传输)、超宽带技术UWB(Ultra Wideband)等。
在一实施例中,该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控制设备中所安装应用客户端触发的,用于控制受控设备的逻辑界面展示。受控设备可以通过与控制设备之间的无线链路,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
102、响应于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
在本实施例中,该受控设备中可以安装有购物、交易类应用程序,用户选购好商品后可以通过该受控设备的刷脸功能进行支付。例如,当用户使用该终端中安装的购物类应用程序加购某商品并提交订单进行购买时,可以触发支付指令。
然而,由于不同用户对支付UI界面的需求不尽相同,导致单一的UI界面设计并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例如,视力不佳者(如年长者、近视者)希望UI控制展示大一些方便操作;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则希望UI界面的运行逻辑设计的更复杂些;对便捷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则希望UI界面运行逻辑越简单越好。有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控制设备(即用户设备)侧加入控制UI界面展示的操作入口,自定义各自需要的界面样式、运行逻辑等。在需要使用到受控设备进行相关业务操作时,控制设备可基于事先定义好的设置信息向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使受控设备在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对该控制指令进行响应,展示该控制指令指示生成的目标逻辑界面。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指令包括:待展示界面的界面标识、界面属性参数和安全设置参数。“响应于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调用指定界面组件构建界面标识对应的逻辑界面;
根据界面属性参数和安全设置参数,对逻辑界面进行调整;
将调整后的逻辑界面作为目标逻辑界面,并展示目标逻辑界面。
具体的,在受控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将对该控制指令传入解析层进行解析,解析得到待展示界面的界面标识、界面属性参数和安全设置参数。再将解析得到的信息传入至UI控制层。UI控制层根据待展示界面的界面标识确定需要用到的界面组件activity(即指定界面组件),然后基于该指定界面组件构建对应的逻辑界面,再基于解析控制指令得到的界面属性参数和安全设置参数,对当前构建的逻辑界面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逻辑界面。该目标逻辑界面即为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个性化逻辑界面。
在一实施例中,在根据界面属性参数和安全设置参数,对逻辑界面进行调整时,具体如下:
根据安全设置参数对逻辑界面的界面布局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关联对应的运行逻辑;
根据界面属性参数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的界面属性进行调整。
其中,安全设置参数可以为安全等级,安全等级越高表示对界面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要求越高,需要的逻辑界面的运行逻辑越复杂。由于界面布局和运行逻辑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可基于安全设置参数对当前逻辑界面的界面布局进行调整,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关联对应的运行逻辑。例如,当前生成的逻辑界面中只有人脸验证区域,而解析到的安全设置参数对应的安全等级要求进行二次密码验证,因此可以对当前逻辑界面中新增二次密码验证区域,以供用户通过该二次密码验证区域输入密码进行身份的二次验证。
而界面属性参数可以是文字大小、界面色彩、界面样式等风格参数。受控设备将根据界面属性参数对调整界面布局和运行逻辑后的逻辑界面的界面属性进行调整,以调整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逻辑界面。例如,当前逻辑界面中字号大小为12、界面整体颜色风格为黑色,而界面属性参数中指示的字号大小为24,、颜色为红色,则可基于该界面性参数将当前逻辑界面的字号从12调整为24,将颜色由黑色调整为红色,从而实现对界面属性的调整。
实际应用中,若是控制设备中应用客户端的系统版本较高,而受控设备系统尚未及时更新到与该应用客户端的系统版匹配时,容易导致对该受控设备控制失败(如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中指示将界面颜色调为红色,而受控设备的系统中并无此选项,导致控制错误)。因此,在一实施例中,若检测到对逻辑界面调整失败,则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系统版本更新请求。当接收到服务器根据版本更新请求返回的更新数据时,基于更新数据对系统版本进行更新。从而使得受控设备在更新系统版后可与控制设备中的应用客户端适配。
具体的,可以采用图像识别算法对该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实际应用中,为了提升处理速度,可以在该终端中部署离线识别算法,并设置包含样本人脸图像的本地数据库,以在终端本地侧实现对该人脸图像的离线识别。与此同时,将向服务器发送识别指令,以在服务器侧实现对该人脸图像的在线识别。
103、通过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逻辑界面包括:输入控件。其中,该输入控件可以输入框的形式在目标逻辑界面上显示。在通过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时,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通过输入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确定输入控件对应的运行逻辑;
若验证信息不满足输入控件对应的运行逻辑,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验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控件包括:第一子控件和第二子控件。在通过输入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时,具体可以通过第一子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通讯标识,通过第二子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时,除了验证人脸之外,还需通过通讯标识、密码信息等进行二次验证,以提升账户信息安全性。
实际应用中,输入控件的内部运行逻辑可以要求输入特定格式的验证信息。例如,输入控件可要求输入13位的有效手机号码或4位尾号,若输入5位数的字符串,则将提示用户重新输入验证信息。
104、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
具体的,该人脸图像为在当前场景下实时采集到的真实人脸图像。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设备内置的摄像头(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前置摄像头)对当前的场景图像进行检测,以获取符合要求的人脸图像。例如,为了有效抵御照片、换脸、面具、遮挡以及屏幕翻拍等恶意行为,可采集可通过本地的优选和活体流程筛选的人脸图像。具体实施时,可通过眨眼、张嘴、摇头、点头等组合动作进行活体检测,利用人脸关键点定位和人脸追踪等技术验证用户是否为真实活体本人操作。
105、基于人脸图像和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其中,验证信息可以包括通讯标识和密码信息。具体的,在基于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时,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基于预设人脸数据库中的样本人脸图像对人脸图像进行验证;
当预设人脸数据库中存在与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样本人脸图像时,获取与目标样本人脸图像关联的样本通讯标识和样本密码信息;
基于样本通讯标识对通讯标识进行验证、以及基于样本密码信息对密码信息进行验证;
当对通讯标识进行验证通过且对密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对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
其中,预设人脸数据库中录入有多个用户的人脸数据,每一人脸数据预先关联有对应的样本标识和样本密码信息(可是录入人脸数据时由用户提供的)。该预设数据库可以设置在设备本地,也可以存储在与该设备系统对应的服务器中。
在人脸识别验证过程中,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其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人脸图像的光线补偿、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化、归一化、几何校正、滤波以及锐化等。然后,进行人脸图像特征提取,它是对人脸进行特征建模的过程,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基于知识的表征方法、基于代数特征或统计学习的表征方法进行人脸特征提取。
其中,基于知识的表征方法主要是根据人脸器官的形状描述以及他们之间的距离特性来获得有助于人脸分类的特征数据,其特征分量通常包括特征点间的欧氏距离、曲率和角度等。人脸由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局部构成,对这些局部和它们之间结构关系的几何描述,可作为识别人脸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被称为几何特征。而基于知识的人脸表征主要包括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和模板匹配法。
最后,将进行人脸图像匹配与识别。具体的,可提取的人脸图像的特征数据与本地数据库中的人脸特征模板进行比较,根据相似程度对人脸的身份信息进行判断。
具体的,在对人脸图像验证通过之后,可获取与目标样本人脸图像关联的样本通讯标识和样本密码信息,作为校验基准。随后,基于样本通讯标识对通讯标识进行验证、以及基于样本密码信息对密码信息进行验证,以通过二次校验的方式确定当前用户身份是否真实有效。当对通讯标识进行验证通过且对密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对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此时可执行相关业务操作。例如,目标逻辑界面为支付界面,则可执行相应的支付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响应于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通过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本方案通过应用客户端提供设置定制人脸相关业务的操作入口控制刷脸设备的逻辑界面显示,有效提升了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该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可应用于控制设备,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201、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控制设备中可以安装有一应用客户端,该应用客户端可设置有一操作入口(即用户操作页面),用于设定受控设备的逻辑界面展示。实际应用中,该用户操作页面可包括一触发控件,用户可通过该触发逻辑界面设置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触发控件为可视化控件,即该触发控件可显示在用户操作页面上。通过对该触发控件的点击、触摸、滑动等操作,可触发小程序搜索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发控件还可以为不具有实体形态的控件,即该触发控件为对用户不可见。具体实施时,可在该用户操作页面,通过对终端显示屏或终端本体的摇晃、敲击等操作触发小程序搜索指令。
202、根据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
具体的,该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可携带待显示页面的页面标识。设备可在接收到该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后,基于该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携带的页面标识,调用对应的界面组件对当前页面进行渲染更新,以将当前页面切换至该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指示显示的逻辑界面设置页面。
203、获取用户通过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
其中,该目标内容的形式可以为文本信息、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及视频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逻辑界面设置页面包括有内容输入控件,用户可通过该内容输入控件输入目标内容。
具体的,输入目标内容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该信息输入控件可以通为文本输入框,通过在文本输入框内输入文本信息实现目标内容的输入;又例如,该信息输入控件可以为图像输入控件,通过触发该图像输入控件可读取本地已存储的图像数据,并从中解析得到对应的界面属性参数和/或界面布局信息作为输入;或者还可通过该图像输入控件调用终端的摄像头捕获当前场景下的其他界面图像,并从中解析获取对应的界面属性参数和/或界面布局信息,以实现目标内容的输入。
另外,还可在逻辑界面设置页面通过语音的方式调用控制设备自带的麦克风,通过该麦克风获取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能对语音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实现目标内容的输入。
204、基于目标内容生成配置信息。
具体的,可基于用户输入的目标内容,按照预设规则从中提取有效内容生成指定格式的配置信息。
205、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基于配置信息向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具体实施时,受控设备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的方式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如BT(Bluetooth,蓝牙)、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ZigBee技术、IrDA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传输)、超宽带技术UWB(Ultra Wideband)等。控制控设备可以通过与受控设备之间的无线链路,向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受控设备可以是能够办理刷脸相关业务的人脸设备,如具备刷脸功能的物品贩卖机、收款机。该受控设备中可以安装有购物、交易类应用程序,用户选购好商品后可以通过该受控设备的刷脸功能进行支付。例如,当用户使用该终端中安装的购物类应用程序加购某商品并提交订单进行购买时可以触发支付指令,并向控制设备发送界面设置请求。控制设备响应该界面设置请求,基于该配置信息向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受控设备的逻辑界面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在基于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之后,若检测到用户通过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第二逻辑界面设置指令,则基于第二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其中,逻辑界面设置页面显示有与配置信息对应的设置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当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时,根据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并通过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基于目标内容生成控制指令,并向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本方案通过应用客户端提供设置定制人脸相关业务的操作入口控制刷脸设备的逻辑界面显示,有效提升了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信息处理系统可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一)用户设备端
用户设备端安装有应用客户端。在应用客户端提供了人脸设备控制指令设置入口,分别为UI控制模块和隐私控制模块。其中,UI控制模块可以用于控制界面属性信息,如字体类型、字号大小、界面颜色、界面风格和样式等等呢个;隐私控制模块可用于设置界面的相关运行逻辑,如是否需要二次验证等。
实际应用中,UI控制模块在控制字号大小时,可提供大中小三档供用户选择;在控制界面的色调显示时,可提供亮色模式(适用于白天)和暗色模式(适用于夜间)供用户选择。在设置完毕后,可将设置信息以指定格式写入应用客户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为{ui_size:”big”,color_type:”dark”},数据无需要传送到后台。
隐私控制模块提供了“全手机号”、“静默手机号”、“二次密码”等功能。“全手机号”功能,即人脸设备每次均需要完整手机号才可以进行人脸识别相关应用;“静默手机号”,即在用户设备端与人脸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直接通过蓝牙、WiFi等方式透传手机号,用户无须在设备上进行输入手机号的操作;“二次密码”功能,即在每次进行人脸识别时,可免除手机号,但需要额外输入的定制密码(设置此开关之后,静默手机号为必填项)。在设置了隐私控制模块相关信息后,会将手机号与二次密码一并传往后端服务进行存储,方便后续的人脸识别校验安全性。
在设置完毕后,将设置信息写入应用客户端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可为{force_phone:”no”,silence_phone:”135XXXXXX1”,second_pwd:”sec_pwd_1”}。
在用户设备端靠近人脸设备端时,两者将建立通信连接,用户设备端则将通过该通信连接将UI控制模块和隐私控制模块在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传送给人脸设备。
(二)人脸设备端
在用户设备端靠近人脸设备端时,将与人脸设备端监理通信连接,人脸设备端会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端传送的UI控制模块和隐私控制模块数据。
人脸设备端接收到数据后,将送往解析层进行解析,确认当前所传送数据是否符合预期(比如字段是否有缺失,或所传内容是否合法,比如传了非法的color_type则需要拒绝相关服务)。在解析成功后,将数据传送给UI控制层。
当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UI控制层会先根据UI控制模块的指令进行对UI进行控制,比如将UI按钮、文字调整大小,界面样式进行切换。若解析结果中指示设置了密码输入控制,则展示输入密码界面;若解析结果指示设置手机号填充,则不展示输入手机号的界面,用控制协议中的静默手机号来代替;若解析结果指示设置了全手机号输入,则无论后端人脸库策略如何,均需要输入全手机号。
人脸设备在采集到人脸图像,并获取到用户输入手机号或密码相关信息后,会将数据一并送往后端人脸识别服务。
(三)后端服务
后端服务在收到人脸设备上传的人脸图像、及手机号或密码相关信息后,将进行用户人脸识别。若设置了二次密码,则需要通过用户隐私管控服务,通过当前用户上传的手机号获取用户之前在应用客户端中设置的二次密码进行比对,若一致则为通过,否则拒绝相关服务。
本申请方案,在应用客户端提供了人脸设备控制指令设置入口,通过用户设备端将自定义的逻辑界面设置信息写入应用客户端的数据库中,以在用户设备靠近人脸设备端时,将写入数据库的设置信息传送给人脸设备端,以供人脸设备进行相应的UI控制展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逻辑界面,有效提升了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的装置。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指令获取单元301、展示单元302、信息获取单元303、采集单元304以及验证单元305,具体可以如下:
指令获取单元301,用于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
展示单元302,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
信息获取单元303,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采集单元304,用于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
验证单元305,用于基于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待展示界面的界面标识、界面属性参数和安全设置参数;
所述展示单元302可以包括:
调用子单元,用于调用指定界面组件构建所述界面标识对应的逻辑界面;
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界面属性参数和所述安全设置参数,对所述逻辑界面进行调整;
展示子单元,用于将调整后的逻辑界面作为所述目标逻辑界面,并展示所述目标逻辑界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子单元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安全设置参数对所述逻辑界面的界面布局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关联对应的运行逻辑;
根据所述界面属性参数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的界面属性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若检测到对所述逻辑界面调整失败,则向服务器发送系统版本更新请求;
更新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版本更新请求返回的更新数据时,基于所述更新数据对系统版本进行更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逻辑界面包括:输入控件;所述信息获取单元303可以用于:
通过所述输入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确定所述输入控件对应的运行逻辑;
若所述验证信息不满足所述输入控件对应的运行逻辑,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验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控件包括:第一子控件和第二子控件;在通过所述输入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时,所述信息获取单元303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第一子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通讯标识;
通过第二子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用于包括:
基于预设人脸数据库中的样本人脸图像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验证;
当所述预设人脸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样本人脸图像时,获取与所述目标样本人脸图像关联的样本通讯标识和样本密码信息;
基于所述样本通讯标识对所述通讯标识进行验证、以及基于所述样本密码信息对所述密码信息进行验证;
当对所述通讯标识进行验证通过且对所述密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对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指令获取单元301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展示单元302响应于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信息获取单元303通过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采集单元304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验证单元305基于人脸图像和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本方案通过应用客户端提供设置定制人脸相关业务的操作入口控制刷脸设备的逻辑界面显示,有效提升了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401、显示单元402、内容获取单元403、生成单元404以及处理单元405,具体可以如下: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逻辑界面设置指令;
显示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
内容获取单元403,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
生成单元404,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内容生成配置信息;
处理单元405,用于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402还可以用于:
在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之后,若检测到用户通过所述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第二逻辑界面设置指令,则基于所述第二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其中,所述逻辑界面设置页面显示有与所述配置信息对应的设置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当接收单元401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时,显示单元402根据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内容获取单元403获取用户通过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生成单元404基于所述目标内容生成配置信息;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处理单元405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本方案通过应用客户端提供设置定制人脸相关业务的操作入口控制刷脸设备的逻辑界面显示,有效提升了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具体可以是具备摄像头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自助点餐机等终端设备。如图6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射频(RF,RadioFrequency)电路601、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602、输入单元603、显示单元604、传感器605、音频电路606、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607、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608、以及电源609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RF电路6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608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6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6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等。
存储器6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60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6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6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608和输入单元603对存储器602的访问。
输入单元6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输入单元603可包括触敏表面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敏表面,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上或在触敏表面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08,并能接收处理器608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除了触敏表面,输入单元603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6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604可包括显示面板,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进一步的,触敏表面可覆盖显示面板,当触敏表面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08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08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敏表面与显示面板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与显示面板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终端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6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606、扬声器,传声器可提供用户与终端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606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606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608处理后,经RF电路601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602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606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的通信。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通过WiFi模块607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6示出了WiFi模块607,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608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6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608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08中。
终端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09(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08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609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中的处理器608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602中,并由处理器608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例如,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响应于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通过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又例如,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根据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获取用户通过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基于目标内容生成配置信息;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基于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控制设备中应用客户端提供设置定制人脸相关业务的操作入口控制刷脸设备的逻辑界面显示,受控设备根据控制终端的指令通过界面组件构建相应的逻辑界面供用户操作,有效提升了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该指令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例如,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响应于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通过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又例如,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根据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获取用户通过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基于目标内容生成配置信息;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基于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控制设备中应用客户端提供设置定制人脸相关业务的操作入口控制刷脸设备的逻辑界面显示,受控设备根据控制终端的指令通过界面组件构建相应的逻辑界面供用户操作,有效提升了刷脸逻辑界面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
通过所述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
基于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待展示界面的界面标识、界面属性参数和安全设置参数;
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包括:
调用指定界面组件构建所述界面标识对应的逻辑界面;
根据所述界面属性参数和所述安全设置参数,对所述逻辑界面进行调整;
将调整后的逻辑界面作为所述目标逻辑界面,并展示所述目标逻辑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界面属性参数和所述安全设置参数,对所述逻辑界面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安全设置参数对所述逻辑界面的界面布局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关联对应的运行逻辑;
根据所述界面属性参数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的界面属性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对所述逻辑界面调整失败,则向服务器发送系统版本更新请求;
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版本更新请求返回的更新数据时,基于所述更新数据对系统版本进行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逻辑界面包括:输入控件;
通过所述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输入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确定所述输入控件对应的运行逻辑;
若所述验证信息不满足所述输入控件对应的运行逻辑,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验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控件包括:第一子控件和第二子控件;
通过所述输入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包括:
通过第一子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通讯标识;
通过第二子控件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包括:
基于预设人脸数据库中的样本人脸图像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验证;
当所述预设人脸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目标样本人脸图像时,获取与所述目标样本人脸图像关联的样本通讯标识和样本密码信息;
基于所述样本通讯标识对所述通讯标识进行验证、以及基于所述样本密码信息对所述密码信息进行验证;
当对所述通讯标识进行验证通过且对所述密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对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通过。
8.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
获取用户通过所述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
基于所述目标内容生成配置信息;
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通过所述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第二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时,基于所述第二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其中,所述逻辑界面设置页面显示有与所述配置信息对应的设置内容。
10.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获取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与控制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获取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
展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展示目标逻辑界面;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逻辑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当前用户的人脸图像;
验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人脸图像和所述验证信息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待展示界面的界面标识、界面属性参数和安全设置参数;所述展示单元包括:
调用子单元,用于调用指定界面组件构建所述界面标识对应的逻辑界面;
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界面属性参数和所述安全设置参数,对所述逻辑界面进行调整;
展示子单元,用于将调整后的逻辑界面作为所述目标逻辑界面,并展示所述目标逻辑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子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安全设置参数对所述逻辑界面的界面布局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关联对应的运行逻辑;
根据所述界面属性参数对调整后的逻辑界面的界面属性进行调整。
1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应用显示的用户操作页面触发的逻辑界面设置指令;
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逻辑界面设置指令显示逻辑界面设置页面;
内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逻辑界面设置页面输入的目标内容;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内容生成配置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与受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所述受控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
15.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011441525.0A 2020-12-08 2020-12-08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Active CN1146260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1525.0A CN114626036B (zh) 2020-12-08 2020-12-08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CT/CN2021/131051 WO2022121635A1 (zh) 2020-12-08 2021-11-17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17/976,693 US20230050957A1 (en) 2020-12-08 2022-10-28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1525.0A CN114626036B (zh) 2020-12-08 2020-12-08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6036A true CN114626036A (zh) 2022-06-14
CN114626036B CN114626036B (zh) 2024-05-24

Family

ID=81896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1525.0A Active CN114626036B (zh) 2020-12-08 2020-12-08 基于人脸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0957A1 (zh)
CN (1) CN114626036B (zh)
WO (1) WO20221216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1751B (zh) * 2022-06-27 2022-09-27 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424353B (zh) * 2022-09-07 2023-05-05 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i模型的业务用户特征识别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8798A1 (en) * 2010-12-20 2012-06-21 Patil Chatur B Executing a business process in a framework
WO2012139270A1 (en) * 2011-04-11 2012-10-18 Intel Corporation Face recognition control and social networking
CN104182672A (zh) * 2013-05-27 2014-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制专属系统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50319169A1 (en) * 2014-04-30 2015-11-05 Oto Technologies Llc Secure communications smartphone system
US20170147187A1 (en) * 2014-05-12 2017-05-2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To-be-shared interfa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18192406A1 (zh) * 2017-04-20 2018-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190114060A1 (en) * 2017-10-17 2019-04-18 Paypal, Inc. User interface customization based on facial recognition
CN110532744A (zh) * 2019-07-22 2019-12-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55479A (zh) * 2019-11-04 2020-04-03 中山市奥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箱app的UI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016023A (zh) * 2019-05-29 2020-12-01 腾讯数码(天津)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8118A (zh) * 2017-09-28 2018-03-1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18308A (zh) * 2017-10-31 2018-03-2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智能比对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9571B (zh) * 2018-08-15 2020-06-19 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针对手机文字阅读的自适应字体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704011A (zh) * 2019-09-04 2020-01-17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银医设备自动调整提示音量和字体的方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58798A1 (en) * 2010-12-20 2012-06-21 Patil Chatur B Executing a business process in a framework
WO2012139270A1 (en) * 2011-04-11 2012-10-18 Intel Corporation Face recognition control and social networking
CN104182672A (zh) * 2013-05-27 2014-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制专属系统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50319169A1 (en) * 2014-04-30 2015-11-05 Oto Technologies Llc Secure communications smartphone system
US20170147187A1 (en) * 2014-05-12 2017-05-25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To-be-shared interfa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18192406A1 (zh) * 2017-04-20 2018-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190114060A1 (en) * 2017-10-17 2019-04-18 Paypal, Inc. User interface customization based on facial recognition
CN112016023A (zh) * 2019-05-29 2020-12-01 腾讯数码(天津)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32744A (zh) * 2019-07-22 2019-12-0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55479A (zh) * 2019-11-04 2020-04-03 中山市奥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箱app的UI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21635A1 (zh) 2022-06-16
US20230050957A1 (en) 2023-02-16
CN114626036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020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EP2940556B1 (en) Command displaying method and command displaying device
US2020002693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23005095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CN108650408B (zh)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移动终端
US20230021413A1 (en) Voice Pay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82418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080315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924432B (zh) 电子装置及其变换内容的方法
CN109951889A (zh) 一种物联网配网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56621A (zh) 一种二维码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544172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915305B (zh)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18733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895108B (zh) 一种操作管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825475A (zh) 一种输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45101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存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158572B (zh) 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739998B (zh) 一种信息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8650398B (zh) 一种任务执行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77236B (zh) 验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597468A (zh) 社交内容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8011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4548998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875352A (zh) 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09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