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4421A - 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4421A
CN114624421A CN202210532539.6A CN202210532539A CN114624421A CN 114624421 A CN114624421 A CN 114624421A CN 202210532539 A CN202210532539 A CN 202210532539A CN 114624421 A CN114624421 A CN 114624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te
simulation test
fixedly connected
rainf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25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4421B (zh
Inventor
邬凯
向波
赵海松
刘自强
周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25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4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4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4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4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44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涉及岩质滑坡领域。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模拟试验组件和人工降雨组件。供水件向集水盒内泵入水,进入集水盒内水,先流入分流板上侧,经过均匀分布的分流孔流入分流板下侧,再通过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流入,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降雨启动时,通过上层的分流板进行初期分流,使水面积分散后,再流入分流板下侧,最后通过均匀分布出水孔流出,模型试验本体上各处承受的雨水量差异较小,使人工降雨更加均匀,同时,随着水不断的泵入集水盒,使集水盒内部的压力相同,进而使降雨过程中,模型试验本体各处的降雨量差异变小。

Description

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岩质滑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人工降雨系统和模型试验本体组成,监测应力变化,收集相应的数据,进行模拟雨量对模型试验本体影响的分析,目前,人工降雨系统中的模拟降雨通过固定的喷头的进行模拟,进水系统供水时,靠近进水管的处的喷头雨水先接受雨水,远离进水管处的雨水量后接受雨水,容易使两处启动时,雨水量存在差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所述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通过上层的分流板进行初期分流,再通过均匀分布出水孔流出,降雨启动时,模型试验本体上各处承受的雨水量差异较小,使人工降雨更加均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模拟试验组件和人工降雨组件。
所述模拟试验组件包括底座、模拟试验本体、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模拟试验本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围绕所述模拟试验本体周边分布,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侧的四周,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顶端,所述人工降雨组件包括分流器、连接件和供水件,所述分流器包括集水盒和分流板,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盒上侧的四周,所述连接件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分流板设置于所述集水盒内部,所述分流板均匀开设有分流孔,所述集水盒下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供水件固定连通于所述集水盒上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积水槽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水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水盒包括第一盒体、底板和封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封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上下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盒体上下两侧的周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封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压紧有第一密封垫。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压紧有第二密封垫。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密封垫均设置为橡胶垫。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盒体内部的周边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分流板放置于所述限位圈上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模拟摆动组件,所述模拟摆动组件包括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摆动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摆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水盒上侧的横向和纵向,所述第一摆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摆动杆、铰接杆、钢丝绳和连接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下侧,所述摆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所述铰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摆动杆另一端的侧壁,所述钢丝绳一端铰接于所述铰接杆,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盒上侧,所述钢丝绳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支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万向节,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万向节一端,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盒上侧,所述万向节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下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两个连接耳板和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耳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盒上侧,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耳板,所述钢丝绳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水件包括水箱、过滤板、收集盒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水箱顶端设置为开口,所述水箱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盒上侧,所述过滤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水箱内部的上端,所述收集盒固定连接于所述水箱一端,所述收集盒连通于所述水箱上端,所述收集盒和所述水箱连通处靠近于所述过滤板上侧,所述第一水泵进水口连通于所述积水槽,所述第一水泵出水口连通于所述水箱,所述第一水泵出水口位于所述过滤板上侧,所述第二水泵进水口连通于所述水箱底端,所述第二水泵出水口连通于所述集水盒上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箱包括箱体和挡圈,所述挡圈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过滤板周边固定连接于所述挡圈,所述箱体靠近所述收集盒一端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靠近于所述过滤板上侧,所述收集盒通过所述连通口连通于所述箱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盒包括第二盒体和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固定连通于所述第二盒体底端。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打开供水件,供水件向集水盒内泵入水,进入集水盒内水,先流入分流板上侧,经过均匀分布的分流孔流入分流板下侧,再通过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流入,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降雨启动时,通过上层的分流板进行初期分流,使水面积分散后,再流入分流板下侧,最后通过均匀分布出水孔流出,模型试验本体上各处承受的雨水量差异较小,使人工降雨更加均匀,同时,随着水不断的泵入集水盒,使集水盒内部的压力相同,减少因使用多个喷头,造成不同喷头处压力不均匀的情况,进而使降雨过程中,模型试验本体各处的降雨量差异变小。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模拟试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人工降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集水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模拟摆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供水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模拟试验组件;110-底座;120-模拟试验本体;130-支撑杆;140-支撑板;150-积水槽;160-安装槽;170-排水管;180-固定板;200-人工降雨组件;210-分流器;211-集水盒;2111-第一盒体;2112-底板;2113-封板;2114-连接板;2115-第一密封垫;2116-第二密封垫;2117-限位圈;212-出水孔;213-分流板;220-连接件;221-连接杆;222-万向节;230-供水件;231-水箱;2311-箱体;2312-连通口;2313-挡圈;232-过滤板;233-收集盒;2331-第二盒体;2332-排污管;234-第一水泵;235-第二水泵;300-模拟摆动组件;310-第一摆动件;311-驱动电机;312-摆动杆;313-铰接杆;314-钢丝绳;315-连接支架;3151-连接耳板;3152-连接轴;320-第二摆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如图1-图11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模拟试验组件100和人工降雨组件200,模拟试验组件100用于模拟岩质斜坡,并可监测滑坡形成的数据,人工降雨组件200用于模拟强降雨,不断的浇灌模拟试验组件100。
如图2示,模拟试验组件100包括底座110、模拟试验本体120、支撑杆130和支撑板140,模拟试验本体120设置于底座110上侧,需要说明的是,模拟试验本体120构造为本技术领域人员已知,在此不详细叙,在本实施例中,模拟试验本体120通过人工构造于底座110上侧,底座110上侧设置有积水槽150,用于收集降下后的雨水,积水槽150围绕模拟试验本体120周边分布,支撑杆130固定连接于底座110上侧的四周,支撑板140固定连接于支撑杆130顶端,其中,支撑板140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固定连接于支撑杆130顶端,支撑板140上开设有安装槽160,安装槽160便于人员进行设备的维修和安装,也便于人员观察,积水槽150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70,便于雨水的排出再度利用,支撑杆130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0,固定板180通过焊接固定于支撑杆130,固定板180固定连接于底座110上侧,固定板180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10上侧,增大支撑杆130和底座110的连接面积,使支撑杆130连接更稳定。
如图3和图4示,人工降雨组件200包括分流器210、连接件220和供水件230,分流器210包括集水盒211和分流板213,连接件220固定连接于集水盒211上侧的四周,连接件220上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40,分流板213设置于集水盒211内部,分流板213均匀开设有分流孔,集水盒211下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孔212,供水件230固定连通于集水盒211上侧,使用时,打开供水件230,供水件230向集水盒211内泵入水,进入集水盒211内水,先流入分流板213上侧,经过均匀分布的分流孔流入分流板213下侧,再通过均匀分布的出水孔212流入,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降雨启动时,通过上层的分流板213进行初期分流,使水面积分散后,再流入分流板213下侧,最后通过均匀分布出水孔212流出,模型试验本体上各处承受的雨水量差异较小,使人工降雨更加均匀,同时,随着水不断的泵入集水盒211,使集水盒211内部的压力相同,减少因使用多个喷头,导致远离进水管和靠近进水管处的喷头处压力和出水不均匀的情况,进而使降雨过程中,模型试验本体各处的降雨量差异变小。
如图5示,集水盒211包括第一盒体2111、底板2112和封板2113,底板2112和封板2113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盒体2111上下两侧,第一盒体2111上下两侧的周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14,连接板2114和第一盒体2111为一体式结构,底板2112和封板2113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114,具体的,底板2112和封板2113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114,便于底板2112和封板2113的连接,底板2112和连接板2114之间压紧有第一密封垫2115,便于密封底板2112和连接板2114,封板2113和连接板2114之间压紧有第二密封垫2116,便于密封封板2113和连接板2114,第一密封垫2115和第二密封垫2116均设置为橡胶垫,橡胶垫通过弹性变形,使底板2112和连接板2114之间以及封板2113和连接板2114之间贴合紧密,达到密封的效果,第一盒体2111内部的周边固定连接有限位圈2117,限位圈2117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盒体2111内部,分流板213放置于限位圈2117上侧,限位圈2117用于支撑分流板213,解除连接螺栓,可拆卸底板2112和封板2113,封板2113拆卸后,可取出分流板213进行清理和更换,减少因分流板213常时间使用后,分流孔堵塞,无法清理的情况。
如图6和图7示,现有的人工降雨时,降雨的水下落至模拟试验本体120上的位置固定,正对于落水孔处的模拟试验本体120上承受模拟雨水的浇灌,其余各处通过溅落或者渗透方式承受雨水,不便于形成运动过程的降雨,使模拟的雨水对模拟试验本体120浇灌均匀,该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还包括模拟摆动组件300,模拟摆动组件300包括第一摆动件310和第二摆动件320,第一摆动件310和第二摆动件320结构相同,第一摆动件310和第二摆动件320分别设置于集水盒211上侧的横向和纵向,第一摆动件310包括驱动电机311、摆动杆312、铰接杆313、钢丝绳314和连接支架315,驱动电机31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40下侧,具体的,驱动电机3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40下侧,摆动杆312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311输出端,优选的,摆动杆312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311输出端,铰接杆313固定连接于摆动杆312另一端的侧壁,具体设置时,铰接杆313和摆动杆312为一体式结构,钢丝绳314一端铰接于铰接杆313,需要说明的是,钢丝绳314一端通过捆扎形成套环,套环铰接于铰接杆313,连接支架315固定连接于集水盒211上侧,钢丝绳314另一端铰接于连接支架315。
如图8示,连接件220包括连接杆221和万向节222,连接杆221一端固定连接于万向节222一端,其中,连接杆221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万向节222一端,连接杆2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集水盒211上侧,具体的,连接杆221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集水盒211上侧,万向节22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40下侧,万向节222和支撑板140下侧通过螺栓固定,模拟降雨的过程中,打开第一摆动件310和第二摆动件320上的驱动电机311,驱动电机311转动过程中,带动摆动杆312和铰接杆313转动,铰接杆313通过钢丝绳314拉动集水盒211,第一摆动件310带动集水盒211横向反复摆动,第二摆动件320带动集水盒211纵向反复摆动,集水盒211横向和纵向摆动过程中,模拟雨水在运动过程中下落,使模拟试验本体120各处均能够受到模拟雨水浇灌,进而使模拟试验本体120在人工降雨过程降雨量均匀,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如图9示,连接支架315包括两个连接耳板3151和连接轴3152,两个连接耳板3151固定连接于集水盒211上侧,具体设置时,两个连接耳板315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集水盒211上侧,连接轴315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耳板3151,需要说明的是,连接轴3152两端分别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耳板3151,钢丝绳314一端铰接于连接轴3152,钢丝绳314通过捆扎形成套环,套环套接于连接轴3152,便于钢丝绳314的连接。
如图10示,人工模拟降雨时,落下的雨水常需要进行收集,处理后再进行利用,收集的雨水中容易出现硬质泥块或者砂石,硬质泥块或者砂石容易堵塞过滤系统,常需要设计相应的清理机构,造成结构复杂,供水件230包括水箱231、过滤板232、收集盒233第一水泵234和第二水泵235,水箱231顶端设置为开口,便于观察水箱231内的情况,水箱231固定连接于集水盒211上侧,其中,水箱23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集水盒211上侧,过滤板232固定连接于水箱231内部的上端,收集盒233固定连接于水箱231一端,具体的,收集盒23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水箱231一端,收集盒233连通于水箱231上端,收集盒233和水箱231连通处靠近于过滤板232上侧,第一水泵234进水口连通于积水槽150,第一水泵234进水口通过软管连通于积水槽150,便于第一水泵234随集水盒211摆动,第一水泵234出水口连通于水箱231,第一水泵234出水口位于过滤板232上侧,第二水泵235进水口连通于水箱231底端,第二水泵235出水口连通于集水盒211上侧,第二水泵235出水口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收集盒233包括第二盒体2331和排污管2332,排污管2332固定连通于第二盒体2331底端,排污管2332通过软管排出污水,污水经过过滤后再引导至积水槽150,打开第一水泵234,将落入积水槽150内的模拟雨水泵入水箱231上端,经过过滤板232过滤后落入水箱231下端,再通过第二水泵235将过滤后的水泵入集水盒211内,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进而形成模拟雨水的循环,过滤板232上过滤后的硬质泥块或者砂石等杂质,在集水盒211横向和纵向摆动过程中,硬质泥块或者砂石等杂质不断的向收集盒233和水箱231连通处运动,再落入收集盒233内,并伴随着部分第一水泵234出水口流出且未及时过滤的水运动,硬质泥块或者砂石等杂质沿排污管2332排出,减少硬质泥块或者砂石容易堵塞过滤板232的情况,利用集水盒211横向和纵向摆动运动,带动硬质泥块或者砂石运动,便于排出杂质,无需再度设计单独的杂质清理机构,有效的简化结构。
如图11示,水箱231包括箱体2311和挡圈2313,挡圈2313固定连接于箱体2311内部,挡圈231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箱体2311内部,过滤板232周边固定连接于挡圈2313,过滤板232周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挡圈2313,解除螺栓,可拆下过滤板232进行更换,箱体2311靠近收集盒233一端开设有连通口2312,连通口2312靠近于过滤板232上侧,收集盒233通过连通口2312连通于箱体2311,连通口2312便于杂质排出。
具体的,该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供水件230,供水件230向集水盒211内泵入水,进入集水盒211内水,先流入分流板213上侧,经过均匀分布的分流孔流入分流板213下侧,再通过均匀分布的出水孔212流入,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降雨启动时,通过上层的分流板213进行初期分流,使水面积分散后,再流入分流板213下侧,最后通过均匀分布出水孔212流出,模型试验本体上各处承受的雨水量差异较小,使人工降雨更加均匀,同时,随着水不断的泵入集水盒211,使集水盒211内部的压力相同,减少因使用多个喷头,造成不同喷头处压力不均匀的情况,进而使降雨过程中,模型试验本体各处的降雨量差异变小,解除连接螺栓,可拆卸底板2112和封板2113,封板2113拆卸后,可取出分流板213进行清理和更换,减少因分流板213常时间使用后,分流孔堵塞,无法清理的情况。
模拟降雨的过程中,打开第一摆动件310和第二摆动件320上的驱动电机311,驱动电机311转动过程中,带动摆动杆312和铰接杆313转动,铰接杆313通过钢丝绳314拉动集水盒211,第一摆动件310带动集水盒211横向反复摆动,第二摆动件320带动集水盒211纵向反复摆动,集水盒211横向和纵向摆动过程中,模拟雨水在运动过程中下落,使模拟试验本体120各处均能够受到模拟雨水浇灌,进而使模拟试验本体120在人工降雨过程降雨量均匀,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打开第一水泵234,将落入积水槽150内的模拟雨水泵入水箱231上端,经过过滤板232过滤后落入水箱231下端,再通过第二水泵235将过滤后的水泵入集水盒211内,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进而形成模拟雨水的循环,过滤板232上过滤后的硬质泥块或者砂石等杂质,在集水盒211横向和纵向摆动过程中,硬质泥块或者砂石等杂质不断的向收集盒233和水箱231连通处运动,再落入收集盒233内,并伴随着部分第一水泵234出水口流出且未及时过滤的水运动,硬质泥块或者砂石等杂质沿排污管2332排出,减少硬质泥块或者砂石容易堵塞过滤板232的情况,利用集水盒211横向和纵向摆动运动,带动硬质泥块或者砂石运动,便于排出杂质,无需再度设计单独的杂质清理机构,有效的简化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311、第一水泵234和第二水泵235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
驱动电机311、第一水泵234和第二水泵235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拟试验组件(100),所述模拟试验组件(100)包括底座(110)、模拟试验本体(120)、支撑杆(130)和支撑板(140),所述模拟试验本体(12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上侧,所述底座(110)上侧设置有积水槽(150),所述积水槽(150)围绕所述模拟试验本体(120)周边分布,所述支撑杆(13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0)上侧的四周,所述支撑板(140)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30)顶端;
人工降雨组件(200),所述人工降雨组件(200)包括分流器(210)、连接件(220)和供水件(230),所述分流器(210)包括集水盒(211)和分流板(213),所述连接件(220)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盒(211)上侧的四周,所述连接件(220)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40),所述分流板(213)设置于所述集水盒(211)内部,所述分流板(213)均匀开设有分流孔,所述集水盒(211)下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孔(212),所述供水件(230)固定连通于所述集水盒(211)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0)上开设有安装槽(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槽(150)侧壁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0)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0),所述固定板(18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0)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211)包括第一盒体(2111)、底板(2112)和封板(2113),所述底板(2112)和所述封板(2113)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2111)上下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2111)上下两侧的周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14),所述底板(2112)和所述封板(2113)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1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12)和所述连接板(2114)之间压紧有第一密封垫(21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2113)和所述连接板(2114)之间压紧有第二密封垫(21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2115)和所述第二密封垫(2116)均设置为橡胶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拟摆动组件(300),所述模拟摆动组件(300)包括第一摆动件(310)和第二摆动件(320),所述第一摆动件(310)和所述第二摆动件(320)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摆动件(310)和所述第二摆动件(320)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水盒(211)上侧的横向和纵向,所述第一摆动件(310)包括驱动电机(311)、摆动杆(312)、铰接杆(313)、钢丝绳(314)和连接支架(315),所述驱动电机(31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40)下侧,所述摆动杆(312)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311)输出端,所述铰接杆(313)固定连接于所述摆动杆(312)另一端的侧壁,所述钢丝绳(314)一端铰接于所述铰接杆(313),所述连接支架(315)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盒(211)上侧,所述钢丝绳(314)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支架(315),所述连接件(220)包括连接杆(221)和万向节(222),所述连接杆(221)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万向节(222)一端,所述连接杆(22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水盒(211)上侧,所述万向节(22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40)下侧。
CN202210532539.6A 2022-05-17 2022-05-17 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624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2539.6A CN114624421B (zh) 2022-05-17 2022-05-17 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2539.6A CN114624421B (zh) 2022-05-17 2022-05-17 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4421A true CN114624421A (zh) 2022-06-14
CN114624421B CN114624421B (zh) 2022-08-12

Family

ID=8190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253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624421B (zh) 2022-05-17 2022-05-17 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44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8987A (zh) * 2022-07-06 2022-08-02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连续取样装置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48211A1 (en) * 1996-02-29 1997-09-04 Chemical Specialties, Inc. Process for treating wood
JP2012026087A (ja) * 2010-07-20 2012-02-09 Toshiba Corp 水供給装置
CN104535739A (zh) * 2014-12-25 2015-04-22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室内人工模拟酸性降雨试验装置
CN104680913A (zh) * 2015-03-25 2015-06-03 江西理工大学 降雨诱发滑坡模拟实验系统
CN107014983A (zh) * 2017-05-27 2017-08-04 台州学院 一种模拟降雨的实验装置
CN109283317A (zh) * 2018-10-23 2019-01-2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露天矿边坡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9283320A (zh) * 2018-11-13 2019-01-29 南昌工程学院 降雨与库水位耦合作用滑坡物理模拟试验装置
CN209108768U (zh) * 2018-11-01 2019-07-16 巨能仪器(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淋雨试验箱
CN110133212A (zh) * 2019-04-26 2019-08-16 河海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边坡试验的人工降雨系统
CN111141486A (zh) * 2020-01-20 2020-05-1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室内人工降雨及坡面汇流设备
CN211528392U (zh) * 2019-08-29 2020-09-18 南昌大学 一种探索降雨诱发滑坡机制的物理试验装置
CN111862760A (zh) * 2020-07-23 2020-10-30 南昌大学 一种探索降雨诱发危岩体崩落机制的物理实验装置
CN212031474U (zh) * 2020-04-14 2020-11-27 内江师范学院 一种岩质边坡滑移试验系统
CN212167858U (zh) * 2019-12-31 2020-12-1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针管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CN112415175A (zh) * 2020-12-15 2021-02-26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地裂缝物理模型试验装置
CN213183291U (zh) * 2020-11-04 2021-05-11 宁夏大学 一种模拟天然降雨的试验装置
CN214373576U (zh) * 2020-11-17 2021-10-0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水下图像采集用水体浑浊度检测装置
CN214389407U (zh) * 2021-02-16 2021-10-15 戚敬苹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
CN113607927A (zh) * 2021-10-08 2021-11-05 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降雨条件下滚石斜坡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
CN113607924A (zh) * 2021-09-30 2021-11-05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降雨诱发危岩体崩落机制的模拟试验装置
CN113607925A (zh) * 2021-09-30 2021-11-05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调控成灾因素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
CN113640501A (zh) * 2021-10-13 2021-11-12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降雨与地下水耦合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模拟试验装置
CN215004116U (zh) * 2021-07-13 2021-12-03 重庆中科达力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淋水和溅水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48211A1 (en) * 1996-02-29 1997-09-04 Chemical Specialties, Inc. Process for treating wood
JP2012026087A (ja) * 2010-07-20 2012-02-09 Toshiba Corp 水供給装置
CN104535739A (zh) * 2014-12-25 2015-04-22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室内人工模拟酸性降雨试验装置
CN104680913A (zh) * 2015-03-25 2015-06-03 江西理工大学 降雨诱发滑坡模拟实验系统
CN107014983A (zh) * 2017-05-27 2017-08-04 台州学院 一种模拟降雨的实验装置
CN109283317A (zh) * 2018-10-23 2019-01-2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露天矿边坡变形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9108768U (zh) * 2018-11-01 2019-07-16 巨能仪器(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淋雨试验箱
CN109283320A (zh) * 2018-11-13 2019-01-29 南昌工程学院 降雨与库水位耦合作用滑坡物理模拟试验装置
CN110133212A (zh) * 2019-04-26 2019-08-16 河海大学 一种用于室内边坡试验的人工降雨系统
CN211528392U (zh) * 2019-08-29 2020-09-18 南昌大学 一种探索降雨诱发滑坡机制的物理试验装置
CN212167858U (zh) * 2019-12-31 2020-12-1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针管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CN111141486A (zh) * 2020-01-20 2020-05-1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室内人工降雨及坡面汇流设备
CN212031474U (zh) * 2020-04-14 2020-11-27 内江师范学院 一种岩质边坡滑移试验系统
CN111862760A (zh) * 2020-07-23 2020-10-30 南昌大学 一种探索降雨诱发危岩体崩落机制的物理实验装置
CN213183291U (zh) * 2020-11-04 2021-05-11 宁夏大学 一种模拟天然降雨的试验装置
CN214373576U (zh) * 2020-11-17 2021-10-0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水下图像采集用水体浑浊度检测装置
CN112415175A (zh) * 2020-12-15 2021-02-26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地裂缝物理模型试验装置
CN214389407U (zh) * 2021-02-16 2021-10-15 戚敬苹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
CN215004116U (zh) * 2021-07-13 2021-12-03 重庆中科达力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淋水和溅水试验装置
CN113607924A (zh) * 2021-09-30 2021-11-05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降雨诱发危岩体崩落机制的模拟试验装置
CN113607925A (zh) * 2021-09-30 2021-11-05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调控成灾因素的泥石流模拟试验装置
CN113607927A (zh) * 2021-10-08 2021-11-05 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降雨条件下滚石斜坡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
CN113640501A (zh) * 2021-10-13 2021-11-12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降雨与地下水耦合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模拟试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NGSHI JIANG ET AL.: "Rill erosion processes on a steep colluvial deposit slope under heavy rainfall in flume experiments with artificial rain", 《CATENA》 *
XIAONA LIU ET AL.: "Effects of Simulated Gravel on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Overland Flow Under Varying Flow Discharges, Slope Gradients and Gravel Coverage Degrees", 《SCIENTIFIC REPORTS》 *
牛鸣岐 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30 November 20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王一冰 等: "坡面降雨和坡脚浸泡对土坡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
王继华: "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坡水土作用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与预测预报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工程科技Ⅱ辑》 *
许旭堂 等: "滑坡对降雨的动态响应及其监测预警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
邬凯 等: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降雨型滑坡预警研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8987A (zh) * 2022-07-06 2022-08-02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土保持连续取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4421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10473A (en) Method for treating liquid in a tank and liquid jetting device used in the method
CA1261559A (en) Sewer and catch basin cleaner with self-cleaning featur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14624421B (zh) 强降雨诱发岩质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CN212440292U (zh) 一种新型过滤器
CN113607927B (zh) 降雨条件下滚石斜坡失稳机理模拟试验装置
US20230149836A1 (en) Regenerative Media Filter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20110126304A (ko) 도로 제설을 위한 염화칼슘용액 제조용기의 자동세척장치
TWI822907B (zh) 水過濾系統、其方法及控制器、以及用於彼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KR100676407B1 (ko) 차량용 액상 제설제 살포장치
CN21974409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07986740U (zh) 一种全自动溶气除藻设备
JP2013202570A (ja) 集砂ノズル及び集砂ノズル装置
KR100517781B1 (ko) 세륜시스템
CN108465499A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教学试验台
CN108018934A (zh) 一体化智能截污井
CN208389699U (zh) 喷淋除尘装置
CN209193572U (zh) 一种便携拆装式的高效清洁型水处理装置
CN219539528U (zh) 一种集成过滤系统
CN105986594A (zh) 挖土机
CN107899352A (zh) 一种高温废气余热再利用过滤装置
CN108529098A (zh) 一种环卫车厢
CN110694318A (zh) 一种江河溪水处理装置
CN220142825U (zh) 一种可分离式液体过滤设备
CN215696753U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疏浚土的异位淋洗修复设备
CN219648250U (zh) 织造工厂空调室挡水板及喷淋排管的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