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5698A - 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5698A
CN114615698A CN202011429184.5A CN202011429184A CN114615698A CN 114615698 A CN114615698 A CN 114615698A CN 202011429184 A CN202011429184 A CN 202011429184A CN 114615698 A CN114615698 A CN 114615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load
gateway
load value
operation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91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5698B (zh
Inventor
柏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ich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ich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ich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91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56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5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5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5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5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调整IBCF互通网关的负荷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包括: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值和历史负荷值;根据历史负荷值和实时负荷值判断目标互通网关是否处于超负荷状态;当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至少一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对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目标运行参数包括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中与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运行参数。本方案根据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准确识别超负荷状态,并根据各项运行参数与互通网关的负荷值的关联性确定目标运行参数,有针对性地调整导致互通网关超负荷的参数,优化负荷调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往往通过互通边界控制功能(Interconnection BorderControl Functions,IBCF)实现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网间互通,用 于提供IBCF的设备可以是IBCF互通网关。以移动IMS、联通IMS、电信IMS 为例,网间互通信令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部分情况下,会出现有的IBCF互 通网关用户信令流较多、有的IBCF互通网关用户信令流较少的问题,导致设 备池组中多个IBCF互通网关负荷不均匀。
由于用户行为差异、不同设备的承载能力差异、设备故障等原因均可能造 成IBCF互通网关的负荷波动,所以,通过人工调试的方式难以满足互通网关 负荷调整需求。而且,通过人工执行调试还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调整结果与 调整人员的经验有关,调整效率较低。
如何有效调整IBCF互通网关的负荷,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用以解决 调整IBCF互通网关的负荷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值和历史负荷值,所述历史负荷值包括与所 述实时负荷值相匹配的历史同期负荷值;
根据所述历史负荷值和所述实时负荷值判断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是否处于 超负荷状态;
当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至少一 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
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所述目 标运行参数包括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中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大于预 设关联度的运行参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值和历史负荷值,所述历史 负荷值包括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相匹配的历史同期负荷值;
判断模块,根据所述历史负荷值和所述实时负荷值判断所述目标互通网关 是否处于超负荷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当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获取所述目标互 通网关的至少一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
执行模块,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 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包括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中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的关联 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运行参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 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 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该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 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该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值和历史负荷值; 根据历史负荷值和实时负荷值判断目标互通网关是否处于超负荷状态;当目标 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至少一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 对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目标运行参数包 括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中与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运行参 数。本方案根据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准确识别超负荷状态,并根据各项运行参 数与互通网关的负荷值的关联性确定目标运行参数,有针对性地调整导致互通 网关超负荷的参数,优化负荷调整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 定。在附图中:
图1是通信技术领域中网间互通信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之二;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之三;
图5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之四;
图5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出具信令传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之五;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之六;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之七;
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附图 编号仅用于区分方案中的各个步骤,不用于限定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具体执 行顺序以说明书中描述为准。
在通信技术领域,IBCF网关PooL池场景下,只对用户进PooL做识别且 不感知用户离开PooL,导致实时的用户信令、用户行为差异较大,特别是PooL 内设备承载能力不同,很容易导致PooL内个别设备负荷较高。
IBCF网关PooL内的设备容量往往不支持动态负载均衡,出现负荷不平衡 时,如果仅通过反复修改对端设备的分发比例、权重,来手动迁移用户信令流 来达到负荷的相对平衡,效率和准确性都十分低下。
而且,实际应用中造成负荷不均的因素很多,人工调节难以对各个因素的 相关性进行分析,无法准确找到影响设备负荷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且,在调节 影响设备负荷的因素的参数时,也难以进行适当的调节来实现负荷的平衡。基 于以上缺点,本申请要解决不同因子下系统设备负荷不平衡的问题,从而提高 灵活性、客户满意度,达到降低设备负荷的目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 调整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S21: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值和历史负荷值,所述历史负荷值包 括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相匹配的历史同期负荷值。
实时负荷值可以是实时获取的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值,该负荷值可以是直 接采集到的数值,也可以是根据多个采集到的参数计算得到的数值。上述历史 负荷值包括与实时负荷值相匹配的历史同期负荷值,举例而言,假设实时负荷 值是某月10日中午12点时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值,则历史负荷值例如可以为 该月5日~9日每天的中午12点时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值。再比如,假设实时 负荷值是某个周五下午3点时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值,则历史负荷值例如可以 为该日之前3周的各个周五下午3点时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值。
与实时负荷值相匹配的历史同期负荷值可以根据需求预先设定,历史负荷 值可以是与实时负荷值具有相同时间特征的时刻采集的负荷值。其中,时间特 征例如可以是时段特征(如上午、下午、夜间等),也可以是日期特征(如工 作日、节假日等)。
S22:根据所述历史负荷值和所述实时负荷值判断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是否 处于超负荷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不单以某个预设定值作为设备超负荷标准,而是 以设备实时采样负荷值与历史同期负荷值的比对结果作为衡量设备负荷是否 超负荷的标准。由于历史负荷值是与实时负荷值相匹配的,历史负荷值能表征 负荷值在历史时间的特征,所以根据历史负荷值能够判断实时负荷值是否符合 上述负荷值在历史时间的特征,进而判断负荷值是否出现了异常。具体来说, 当实时负荷值与历史负荷值相接近时,可以确定实时负荷值符合历史负荷规律, 不处于超负荷状态。当实时负荷值与历史负荷值相差较多,可以确定实时负荷 值不符合历史负荷规律,处于超负荷状态。
S23:当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 至少一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导致目标互通网关超负荷的因素往往有多种,本实施例提 供的方案在确定目标互通网关超负荷的情况下,获取该目标互通网关的至少一 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这些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可以包括能导致目标互通网关负 荷波动的运行参数。
S24: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 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包括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中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 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运行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将与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运行参数确定 为目标运行参数,根据目标运行参数来确定要执行的负荷调整策略,能有效针 对于导致超负荷的主要因素进行负荷调整,提高负荷调整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负荷自均衡、原因自定位、方案自选择、 参数自优化、增强了IBCF互通网关抗网络风险“自愈”能力,有针对性地对 导致超负荷的运行参数执行调整。能够用于解决多台IBCF互通网关出现负荷 超限时按比例丢弃信令问题,有效提高负荷调整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选的,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22,根据 所述历史负荷值和所述实时负荷值判断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是否处于超负荷状 态,包括:
S31:根据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历史负荷值确定与实施负荷值相匹配的预 测负荷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可以通过设备负荷期望E(X)来预测某个时间点设 备负荷值,
Figure BDA0002825998710000061
其中Xk为历史负荷值,即前k天同一时间点设备 负荷采样值,p(X1),p(X2),p(X3),……p(Xk)为k个数据的概率函数1/k,其 中,k为正整数。
举例而言,历史负荷值包括前5天同一时刻的负荷值,那么,这5个负荷 值相对应的概率函数可以为1/5,通过上述期望公式即可确定预测负荷值E(X)。
S32:当所述实时负荷值与预测负荷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阈值时,确定 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实时负荷值记为E(X)′,当E(X)′偏离预测值E(X)超过一个 门限阈值α时,认为该设备出现负荷波动,需要干预。负荷波动所属设备满足 |E(X)-E(X)′|≥α。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预测负荷值的具体实例,在实际应用中,也 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上述预测负荷值。比如,可以利用历史负荷值来训练 模型,得到用于预测未来某时刻负荷值的模型。再比如,根据历史负荷值的至 少一个运行参数和实时获取的运行参数来确定预测负荷值。在实际应用中,也 可以根据能获取到的参数来选用合适的方式确定上述预测负荷值。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选的,在上述步骤S24,对所述目标互通 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之前,如图4所示,还包括:
S41:分别确定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获取到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包括入局用户信令、出局 用户信令、全局用户信令、告警量,在后文中将对这些运行参数逐一介绍。在 本步骤中,分别确定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与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具体可以 采用以下公式确定关联度r:
Figure BDA0002825998710000071
其中xiyi
Figure BDA0002825998710000072
分别为不同时间点各种因素和负荷的测量值和均值,具体 的,各种因素的测量值即负荷相关运行参数xi,负荷相关运行参数的均值为
Figure BDA0002825998710000073
实时负荷值为yi,实时负荷值对应的历史负荷值的均值为
Figure BDA0002825998710000074
通过上述公式计 算得到的相关系数(r)能够表征对应的参数与设备负荷异常联系的紧密程度。 具体的,相关系数(r)的范围为-1~+1,其绝对值愈接近1,表示该变量与设 备负荷的直线相关愈密切;愈接近0,相关愈不密切。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相关系数(r)绝对值大于0.7时,表示相关程度高, 可以确定为影响负荷因素的主要因素之一,绝对值最大者可以确定为超负荷的 首要原因。
S42:将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确定为目标运行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关联度为0.7,将关联度大于0.7的负荷相关参数确定 为目标运行参数。该目标运行参数可以只包含一个运行参数,也可以包含多个 运行参数。
举例而言,以出局信令与设备负荷相关性为例,本实施例中,以小时为粒 度,按照先信令量后用户数、告警量的顺序,依此采集数据1——从本网S-CSCF 发送至本网IBCF互通网关信令量(X1)、数据2——从他网IBCF互通网关发 送至本网IBCF互通网关信令量(X2)、数据3——IMS网络处理用户数(X3)、 数据4——本网IBCF互通网关产生告警量(X4),以及对应上述各数据采集 时间点的设备负荷值(Y1)、(Y2)、(Y3)、(Y4),按照影响设备负荷因 素公式对四组数据进行运算,得到4个相关系数(r1)、(r2)、(r3)、(r4)。 当相关系数(r1)、(r2)、(r3)、(r4)中存在至少一个的绝对值大于0.7 时,将出局用户信令确定为目标运行参数。
S43:根据所述目标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负荷调整策略。
通过以上方案确定的目标运行参数是导致高负荷的主要因素,本步骤中根 据目标运行参数来确定负荷调整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导致高负荷的主要因素进 行调整,提高负荷调整效率。
可选的,基于上述实例,当相关系数(r1)、(r2)、(r3)、(r4)中有 且仅有1个数值绝对值>0.7时,选择该因素为导致负荷高的第一原因,并按 此运行参数确定负荷调整策略。
根据已列为的备选原因,当相关系数(r1)、(r2)、(r3)、(r4)中有 2个数值绝对值>0.7时,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一:当2个大于0.7的数值中包括(r4)时,选择(r4)为导致负荷高 的第一原因,并按此原因确定负荷调整策略。
情况二:当2个大于0.7的数值中不包括(r4)时,选择相关系数大者为 导致负荷高的第一原因,并按此原因确定负荷调整策略。
根据已列为的备选原因,当相关系数(r1)、(r2)、(r3)、(r4)中有 3个或4个数值绝对值>0.7时,根据绝对值从大到小,依次列为第一原因,先 后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入局用户信令、出局用户信令、全局用户信令、告警量 等运行参数与高负荷的相关性来确定导致设备高负荷的主要因素,进而有针对 性地确定负荷调整策略,增强了网络在面对突发冲击时的自动调整能力,实现 了网络设备的优化管控。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选的,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 参数包括由本网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发送至他网的出局信令量,其中,上述 步骤S24,如图5a所示,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 荷调整策略,包括:
S51:当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出局信令量时,控制所述目标互通网 关将接收到的出局信令消息发送至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包括发起与所述出 局信令消息对应的业务请求的终端。
通常情况下,参见图5b,出局信令由用户发起呼叫经MME至SBC,
SBC将呼叫路由至为用户服务的S-CSCF,S-CSCF根据被叫号码查询 ENUM/DNS,轮选获得不同IBCF的IP地址。对于出局信令量较大的情况, 如果仅依据IBCF互通网关承受能力按比例丢弃信令的方式来缓解,则IBCF 互通网关负荷越高,丢弃的信令越多,用户主叫通话失败概率越大。这种方式 虽然IBCF互通网关负荷下降,但伴随的是用户主叫失败,会引起用户感知下 降和投诉,同时影响运营收入。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考虑到IBCF互通网关主要是承接IMS用户的语 音互通,IMS用户能在CS/PS/IMS三张网络同时注册的特点,本方案在IMS 网络的IBCF互通网关出现高负荷时,将来自S-CSCF语音呼叫回落,不经过 IBCF互通网关,通过其它途径疏导至对端运营商,进而有效解决IBCF互通负 荷过大导致业务丢弃的问题。
本步骤中,IBCF互通网关拒绝来自S-CSCF的MESSAGE消息,并指示 消息回落至终端,相较于原语音互通流程,将不再通过负荷较高的IBCF互通 网关,将主叫送达至对端运营商,IBCF互通网关不用参与路由分析、消息传 递,负荷将逐步下降。
S52: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向基站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以通过所 述基站向他网发起所述业务请求。
在本步骤中,互通网关指示UE发起CS Fallback语音业务请求,利用MME 与MSC的SGS接口,MME发送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给eNodeB, 包含CS FallbackIndicator。该消息指示eNodeB,UE因CS Fallback业务需要 回落到UTRAN/GERAN。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接入层MME与MSC接口 为现网接口,不需要做任何改造,信令带宽充足,完全能满足IMS语音需要。
最后,通过MSC将互通语音按照CS网络语音流程,由GMSC送至对端 运营商。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实时送达对端运营商,不会出现主叫 掉话状况。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选的,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 参数包括由他网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发送至本网的入局信令量,其中,上述 步骤S24,如图6所示,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 荷调整策略,包括:
S61:指示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根据预设处理优先级标准对入局信令执行分 组。
对于入局信令量较大得情况,入托仅依据IBCF互通网关承受能力按比例 丢弃信令的方式来缓解,IBCF互通网关负荷越高,丢弃的信令越多,用户被 叫无法接通概率越大。
而且,他网IBCF互通网关在定时器时间T内未收到本网IBCF互通网关 应答消息会再次向本网IBCF互通网关重发消息进行二次信令投递,给网络带 来额外的信令开销,设备负荷持续上升的恶性循环,最终给网络带来更大信令 风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通过对入局信令数据进行转发流控,既能有 效缓解设备负荷增长,又能有效接通业务。
在本步骤中,由IBCF互通网关将收到的信令消息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将 检测消息、非呼叫请求类消息分为低优先级业务消息组,将呼叫请求消息分为 高优先级业务消息组。
S62:根据分组得到的各组入局信令对应的优先级,按预设优先级顺序依 次处理所述各组入局信令。
在本步骤中,将优先处理M条高优先级消息,再处理N条低优先级业务 消息,其中M>=5N,同组消息按照队列原理,先进先出,分批转发至POOL 其他IBCF互通网关处理。
此时转发流控之后,呼叫接续时间会会稍长,为避免网络定时器超时导致 的消息重传带来更大信令风暴,在流控启动后,本网IBCF互通网关可以将向 他网IBCF互通网关发送定时器更新消息,假设原定时器时间为N,现定时器 时间为M,则要求满足M>=5N。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选的,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 参数包括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通信的用户数,其中,如图7所示,上述 步骤S24,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 包括:
S71: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所在的目标池组中的各个互通网关的通信用 户数,所述通信用户数包括通过互通网关执行通信的用户的数量。
S72:根据所述各个互通网关的通信用户数确定所述目标池组的通信用户 数方差和通信用户数均值。
对于处理用户过多导致IBCF互通网关负荷增加的情况,如果仅通过反复 修改对端设备的分发比例、权重,来手动迁移用户一种方式来达到负荷的相对 平衡,则会导致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都十分低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使用池组内多个设备的处理用户方差来判断池组 内是单设备处理用户数升高还是池组内多个设备处理用户数升高。方差越小, 表示池组内多个设备处理用户数升高,属于处理用户量增加导致,需要维护部 门扩充容量;方差越大,表示个别设备处理用户数增加,需要通过迁移处理用 户比例方式降低负荷。
S73:当所述通信用户数方差大于预设方差时,将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关 执行通信的用户迁移至通信用户数低于所述通信用户数均值的互通网关。
举例而言,假设x1、x2、x3……xn为某一个时间点的池组内n个设备负 荷值。在某一个时间点,统计同一池组中n个设备的处理用户数,若该设备处 理用户数是偏离均值最大设备,就需要将该设备处理用户按照比例搬迁到其它 设备上;若该设备处理用户数不是偏离均值最大设备,先进行池组内其它设备 处理搬迁,其中,需搬迁处理用户数能力=该设备处理用户数-池组内设备平均 处理用户数,需搬迁处理用户比例=需搬迁处理用户数/设备处理用户数。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选的,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 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设备异常告警量,其中,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 S24,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包括:
S81: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生成的至少一个异常告警。
异常告警可以是由目标互通网关发出的告警,用以表明目标互通网关的子 设备或模块异常。此时,设备负荷升高与设备故障密切相关,优先通过处理故 障来降负荷,可以选择告警级别最高进行处理。当异常告警的数量为多个时, 可以根据异常告警的级别,依据预设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告警处理。例如,处 理告警顺序=紧急告警>重要告警>一般告警>提示告警。
S82:分别确定各个所述异常告警与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处理性能的关联 度。
当异常告警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计算多个异常告警与目标互通网关的处 理性能之间的关联度,以确定出对处理性能关系相对较大的一个或多个异常告 警。
S83:根据各个所述异常告警对应的关联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处理所述 目标互通网关的各个所述异常告警。
基于上述步骤确定的关联度对异常告警进行排序,依次处理异常告警。本 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针对影响目标互通网关处理性能的异常告警进行处理,有 针对性地修复目标互通网关,从而提高目标互通网关的处理性能,进而降低目 标互通网关的负荷。
在实际应用中,在执行了负荷调整策略之后,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后的实时 负荷值,并进一步判断目标互通网关是否依然处于超负荷状态,如果依然处于 高负荷状态,还可以进一步执行其他负荷调整策略,直至负荷正常。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案中,提供了出局信令、入局信令、告警量因素导 致系统设备负荷不平衡情况下的调整方案。解决了多台IBCF互通网关出现负 荷超限时按比例丢弃信令问题,出局用户信令通过CS网络关口局送达,入局 用户信令通过IBCF内部间携转,使IMS互通接通率达到100%,用户对故障 零感知,不会出现互联互通类投诉。而且,IBCF互通网关负荷过高时,利用 CS网络作为IMS网络互通功能的容灾,成功实现2张网络在语音功能上自动 切换,在满足用户IMS通话的同时是对CS网络的二次开发利用,提升CS网 络输出效益。另外,还可快速发现信令陡增徒增导致IBCF互通网关负荷失衡, 避免个别设备出现“过劳”引起宕机风险,实现POOL内多套设备均衡利用。
本提案所提供的快速解决IBCF互通网关负荷波动的方法,以设备实时采 样负荷值与预测的期望负荷值之差作为衡量设备负荷是否波动的标准,不再单 以某个采用点的值作为设备负荷越限标准,运营商可根据设备负荷实时采样值 对网络进行动态调整,增强了网络在面对突发冲击时的自动调整能力,实现了 网络设备的最优化管控。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分别对设备负荷值、入局用户信令、出局用户信令、 IMS用户数、告警数等每隔一个时间T1检测一遍,并通过计算同一时间点历 史值,预测出当前时间点设备负荷值,并根据负荷的偏离状态,判断设备负荷 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并根据相关性分析选择出导致负荷偏离的第一原因,避免 了不明原因的盲目操作。
当高负荷是由出局用户信令量引起时,此时IBCF互通网关拒绝来自 S-CSCF的SIP消息,并指示通过接入层MME与MSC的SGS接口,通过CS 网络将语音送至其他运营商。
当高负荷是由入局用户信令量引起时,此时需要对IBCF互通网关进行转 发流控,优先处理呼叫请求消息,呼叫接续时间会会稍长,来缓解可能产生的 信令风暴。
如高负荷是IMS处理用户不均引起,需要判断是否为池组内偏离均值最大 的设备,如是则按照高处理用户数搬迁至低处理用户设备算法,由网管系统进 行降负荷操作,从而达到设备降负荷的目的;如是告警数引起,需要通过处理 故障来降负荷;如果设备负荷预测值与采样值之差在允许阈值范围内,则本周 期不启动相应降负荷措施,该允许阈值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若设备 负荷预测值与采样值之差超出了允许阈值范围,则启动降负荷流程,计算出相 关性最大的原因,通过相应措施将设备负荷降低。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设置不同的监测周期,根据实际需求监控 设备负荷,并对预测值与采样值之差达到门限的启动降负荷流程,从而自动调 节设备负荷,防止出现设备负荷过高的情况,且实施效率及准确度高,大大提 高了维护效率、降低维护人员工作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IBCF互通网 关负荷调整装置90,如图9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91,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值和历史负荷值,所述历 史负荷值包括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相匹配的历史同期负荷值;
判断模块92,根据所述历史负荷值和所述实时负荷值判断所述目标互通网 关是否处于超负荷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93,当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获取所述目标 互通网关的至少一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
执行模块94,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 策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包括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中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的关 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运行参数。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值和历史负 荷值;根据历史负荷值和实时负荷值判断目标互通网关是否处于超负荷状态; 当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至少一项负荷相关运 行参数;对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目标运 行参数包括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中与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 的运行参数。本方案根据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准确识别超负荷状态,并根据各 项运行参数与互通网关的负荷值的关联性确定目标运行参数,有针对性地调整 导致互通网关超负荷的参数,优化负荷调整效果。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92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历史负荷值确定与实施负荷值相匹配的预测负 荷值;
当所述实时负荷值与预测负荷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阈值时,确定所述目 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确定模块95,用于:
分别确定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
将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确定为目标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负荷调整策略。
可选的,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包括由本网通过所述目标 互通网关发送至他网的出局信令量,其中,执行模块94用于:
当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出局信令量时,控制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将接 收到的出局信令消息发送至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包括发起与所述出局信令 消息对应的业务请求的终端;
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向基站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以通过所述基站 向他网发起所述业务请求。
可选的,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包括由他网通过所述目标 互通网关发送至本网的入局信令量,其中,执行模块94用于:
指示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根据预设处理优先级标准对入局信令执行分组;
根据分组得到的各组入局信令对应的优先级,按预设优先级顺序依次处理 所述各组入局信令。
可选的,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包括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 关执行通信的用户数,其中,执行模块94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所在的目标池组中的各个互通网关的通信用户数, 所述通信用户数包括通过互通网关执行通信的用户的数量;
根据所述各个互通网关的通信用户数确定所述目标池组的通信用户数方 差和通信用户数均值;
当所述通信用户数方差大于预设方差时,将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通 信的用户迁移至通信用户数低于所述通信用户数均值的互通网关。
可选的,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 设备异常告警量,其中,执行模块94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生成的至少一个异常告警;
分别确定各个所述异常告警与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处理性能的关联度;
根据各个所述异常告警对应的关联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处理所述目标互 通网关的各个所述异常告警。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 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 行时实现上述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 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 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IBCF互通网关 负荷调整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 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 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 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 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 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 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 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 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 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 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 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值和历史负荷值,所述历史负荷值包括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相匹配的历史同期负荷值;
根据所述历史负荷值和所述实时负荷值判断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是否处于超负荷状态;
当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至少一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
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包括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中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运行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历史负荷值和所述实时负荷值判断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是否处于超负荷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历史负荷值确定与实施负荷值相匹配的预测负荷值;
当所述实时负荷值与预测负荷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之前,还包括:
分别确定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
将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确定为目标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运行参数确定所述负荷调整策略。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包括由本网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发送至他网的出局信令量,其中,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包括:
当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出局信令量时,控制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将接收到的出局信令消息发送至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包括发起与所述出局信令消息对应的业务请求的终端;
指示所述目标终端向基站发送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以通过所述基站向他网发起所述业务请求。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包括由他网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发送至本网的入局信令量,其中,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包括:
指示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根据预设处理优先级标准对入局信令执行分组;
根据分组得到的各组入局信令对应的优先级,按预设优先级顺序依次处理所述各组入局信令。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包括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通信的用户数,其中,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所在的目标池组中的各个互通网关的通信用户数,所述通信用户数包括通过互通网关执行通信的用户的数量;
根据所述各个互通网关的通信用户数确定所述目标池组的通信用户数方差和通信用户数均值;
当所述通信用户数方差大于预设方差时,将通过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通信的用户迁移至通信用户数低于所述通信用户数均值的互通网关。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负荷相关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设备异常告警量,其中,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生成的至少一个异常告警;
分别确定各个所述异常告警与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处理性能的关联度;
根据各个所述异常告警对应的关联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处理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各个所述异常告警。
8.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目标互通网关的实时负荷值和历史负荷值,所述历史负荷值包括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相匹配的历史同期负荷值;
判断模块,根据所述历史负荷值和所述实时负荷值判断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是否处于超负荷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当所述目标互通网关处于超负荷状态时,获取所述目标互通网关的至少一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
执行模块,对所述目标互通网关执行与目标运行参数相匹配的负荷调整策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包括各项负荷相关运行参数中与所述实时负荷值的关联度大于预设关联度的运行参数。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29184.5A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4615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9184.5A CN114615698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9184.5A CN114615698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5698A true CN114615698A (zh) 2022-06-10
CN114615698B CN114615698B (zh) 2023-07-18

Family

ID=81856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9184.5A Active CN114615698B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5698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8006A (zh) * 1999-03-19 2000-09-27 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通信网智能路由选择方法
WO2007089530A2 (en) * 2006-01-27 2007-08-09 Constellation Energy Group, Inc. System for optimizing energy purchase decisions
US20080008305A1 (en) * 2004-11-17 2008-01-10 Ralf Neuhaus Call Distribution in a Direct-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304366A (zh) * 2007-05-08 2008-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网络中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08134959A1 (fr) * 2007-05-08 2008-1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réaliser un équilibrage de charge dans un réseau à commutation par paquets
US20100014532A1 (en) * 2008-07-18 2010-01-2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Gateway
CN102014434A (zh) * 2009-09-04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网关的负载重分配方法及系统
EP2552152A1 (en) * 2010-03-24 2013-01-30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ter-subframe service load balancing and process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N103329499A (zh) * 2010-11-30 2013-09-25 皇家Kpn公司 服务网络节点的动态分配
CN108200607A (zh) * 2016-12-08 2018-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S-cscf池组的负荷均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9088742A (zh) * 2017-06-14 2018-12-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预测方法及网元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4793A (zh) * 2017-10-26 2019-05-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负荷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84589A (zh) * 2019-03-19 2019-05-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网业扩报装用户接入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962903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关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0662245A (zh) * 2018-06-28 2020-0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基站负荷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0753366A (zh) * 2018-07-24 2020-02-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行业短信网关容量的预测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58956A (zh) * 2018-08-23 2020-03-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Ip短信网关负荷失衡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8006A (zh) * 1999-03-19 2000-09-27 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通信网智能路由选择方法
US20080008305A1 (en) * 2004-11-17 2008-01-10 Ralf Neuhaus Call Distribution in a Direct-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07089530A2 (en) * 2006-01-27 2007-08-09 Constellation Energy Group, Inc. System for optimizing energy purchase decisions
CN101304366A (zh) * 2007-05-08 2008-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网络中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08134959A1 (fr) * 2007-05-08 2008-1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réaliser un équilibrage de charge dans un réseau à commutation par paquets
US20100014532A1 (en) * 2008-07-18 2010-01-2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Gateway
CN102014434A (zh) * 2009-09-04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网关的负载重分配方法及系统
EP2552152A1 (en) * 2010-03-24 2013-01-30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ter-subframe service load balancing and process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N103329499A (zh) * 2010-11-30 2013-09-25 皇家Kpn公司 服务网络节点的动态分配
CN108200607A (zh) * 2016-12-08 2018-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S-cscf池组的负荷均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9088742A (zh) * 2017-06-14 2018-12-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预测方法及网元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4793A (zh) * 2017-10-26 2019-05-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负荷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62903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关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0662245A (zh) * 2018-06-28 2020-01-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基站负荷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0753366A (zh) * 2018-07-24 2020-02-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行业短信网关容量的预测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58956A (zh) * 2018-08-23 2020-03-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Ip短信网关负荷失衡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784589A (zh) * 2019-03-19 2019-05-2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网业扩报装用户接入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 VARGIC: "IMS Interworking Using IBCF", 2008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VERGENCE AND HYBR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缪永生等: "基于号码携带的VoLTE网络互通研究", 《中兴通讯技术》 *
邱巍;: "运营商IMS网间互通演进方案", 移动通信 *
陈晶,郑明春,孟强: "一种基于历史连接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5698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0262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ank processing for network function selection
US9240949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edicting overload conditions using load information
US20150304220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system, control device,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2312427B (zh) 一种优化网络质量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US8341265B2 (en) Hybrid server overload control scheme for maximizing server throughput
CN107204894A (zh) 网络业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EP324834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resource usag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108664B1 (en) Enh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during signaling storms
CN103957251A (zh) 一种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
EP2432208B1 (en) Home appliance monitoring system
WO2009061394A4 (en) Dynamic throttling of priority service calls
CN112671813B (zh) 服务器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00607B (zh) S-cscf池组的负荷均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9963292B (zh) 投诉预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15698B (zh) 一种ibcf互通网关负荷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0519080B (zh) 会话监控调整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US201201556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ffic Regul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858956B (zh) Ip短信网关负荷失衡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12175140A1 (en) Gateway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WO2013103784A1 (en) Central conferencing routing server
CN106686034B (zh) Cdn调度增强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876787B1 (en) Network call routing method and network calling center
CN113923096B (zh) 网元故障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88373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監視プログラ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監視方法
JP2020127158A (ja) Enumサーバおよび輻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