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2277A - 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2277A
CN114612277A CN202210237753.9A CN202210237753A CN114612277A CN 114612277 A CN114612277 A CN 114612277A CN 202210237753 A CN202210237753 A CN 202210237753A CN 114612277 A CN114612277 A CN 114612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ty
management
data
land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77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跃峰
任衡
王阳
杨晓敏
吕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guanghailian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guanghailian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guanghailian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guanghailian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77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22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2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22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9/00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 G08B19/005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combined burglary and fire alarm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进行城市部件数据采集及审核;S200、进行城市网格管理;S300、进行组织管理,包括组织部门管理、系统的角色管理、用户管理、以及系统的数据权限划分;S400、创建业务处置模块,用以获取警情事件信息、处理警情事件;S500、提供数字化展示。本发明对城市部件数据化,获取城市部件基本信息与经纬度并审核;运用划分算法对城市区域网格划分,以承载不同网格层次的数据信息,横向打通各个相关部门;业务处置模块依据网格划分,针对上报和预警的事件,按照事件类型,实现对事件的精准定位,快速响应,并实现多部门协同调度,实现城市的共享与共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具体来说,属于IPC分类中的G06N7/00和G06Q10/00。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重点问题,其城市管理机制需要众多相关部门与学者共同探讨与研究,如何将城市管理与信息化、数据化技术相结合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成为了市政管理部门亟需不断改进的重要问题之一。从传统城管模式如何向数据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平稳过渡,建设“数据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而城市部件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对象,对其的管理效率和方法在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及精细化城市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市部件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一方面,城市部件种类繁杂,分布区域广泛;另一方面,城市高速发展,城市部件种类、数量日益增加,对其更新、维护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如何科学管理和快速维护日新月异的城市部件已成为困扰市政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但到目前为止,城市部件管理系统的服务能力还未满足社会要求。
基础的城市治理,目前基于基层管理人员通过人工排查,上门访问,表格登记等手段进行管理,这样不但效率低下,还往往不能形成有效上下联动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11027906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治理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在目标时间段的目标影像数据,根据所述目标影像数据,基于图像识别算法,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发生城市治理事件;当判断出所述目标区域发生城市治理事件时,从相关影像区块链中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附近区域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所有相关影像数据;基于城市治理事件分析模型,对所述目标影像数据和所述所有相关影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城市治理事件对应的处理信息和处理方案。
该发明实现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来自动对城市治理事件进行应对和处理,相比于现有的使用人工巡逻或市民监督的方式,其处理效率更高,处理效果更好。但是该发明中人工智能算法参考数据类型太少,参照不足,容易出现误判漏判的情况,且未进行数据化。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01119766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底板城市治理系统,包括基础设施模块、数据层模块、服务层模块和应用层模块;其中,数据层模块包括时空数据单元、基础数据单元和行业数据单元,时空数据单元、基础数据单元和行业数据单元通过汇聚、整合和关联形成了地址大数据平台、精细地图平台和动态感知地图平台,地址大数据平台、精细地图平台和动态感知地图平台共同构成数字底板;服务层模块包括通过数字底板构件的城市治理数据中台,城市治理数据中台连接有城市管理专题服务、应急安全专题服务、社区防控专题服务、生态环境专题服务和智慧控税专题服务。
该发明具有覆盖范围广、精细和科学可靠的优点。但该发明未提及对城市的各个区域进行划分的方法,将整个城市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容易发生管理混乱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51094069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管理方法及系统,为智慧城市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服务;包括数据采集、大城市数据管理、城市业务分析、城市服务管理、城市信息传播。实现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基础架构,为智慧城市业务应用提供统一数据支撑;构建清晰的信息资源治理架构,共同协作,实现数据统一管控,有效共享、合理利用;奠定统一数据视图、统一业务支撑的数据基础。面向大数据的利用、分析和决策服务,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更明智的决策支持、更高的城市工作者生产力、更现代化的市民服务、更强的城市创新力。
该发明实现了跨域数据采集、实时事态感知、智慧服务整合、广义数据服务。但是该发明缺乏对事件问题处置任务派发机制,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仍需要人工分派,效率低,若事件处理需要多部门联动则效率更加低下。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对城市部件数据化,并对城市区域划分网格,可以实现与多部门对接,对事件精准定位快速响应的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进行城市部件数据采集及审核,采集城市部件的经纬度信息、城市部件名称、城市部件类型及城市部件现场照片数据,采集的数据发回中心服务器进行审核。
城市部件划分为七个大类:包括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其他设施及扩展城市部件。
S200、进行城市网格管理,依据划分算法进行城市网格划分,直至所有城市区域都划分完成,通过城市网格划分,形成多级网格金字塔,以承载不同网格层次的数据信息。
S300、进行组织管理,包括组织部门管理、系统的角色管理、用户管理、以及系统的数据权限划分。
S400、创建业务处置模块,用以获取警情事件信息、处理警情事件。警情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盗窃行为等。
步骤S100进一步包括:
S110、开发用于城市部件数据采集的应用,数据采集人员在智能设备上安装该应用,并注册登录该应用。
S120、数据采集人员到达城市部件的位置,运用数据采集应用填写该城市部件名称、城市部件类型、城市部件地址信息,并拍摄现场照片,提交采集的数据信息,在提交时,自动获取当前智能设备GPS的定位位置经纬度信息。
S130、进行数据纠正处置,数据审核人员根据数据采集人员采集的数据信息,及提交时自动获取的经纬度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保存数据至系统,数据异常则重新下发任务要求重新进行采集工作。
再进一步,步骤S100还包括:
S140、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定义有效数据格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批量处理。
步骤S200进一步包括:
S210、选择基础地理数据,包括边界约束数据:独立地物、道路、行政边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边界约束数据预设网格单元的数量及面积,
及输入约束条件:网格单元的城市部件数量阈值、面积阈值;
S220、按行政区划从属关系的顺序,选择要划分的区域;
S230、运用网格计数器记录基础地块数量,选择一块地块作为种子地块,确定其内部基础城市部件数量、用地属性;
网格计数器所记录的地块数量随着运算的推进不断修正。
S240、寻找该种子地块周边的基础地块,根据种子地块的用地属性选择适合合并的基础地块,将种子地块分别与周边基础地块一一组合,形成多个组合地块;
S250、分别将各个组合地块的城市部件数量与城市部件数量阈值相比较,若各个组合地块中存在城市部件数量超过城市部件数量阈值的组合地块,则将这些组合地块选出,并选取城市部件数量最大的一块组合地块,将其记录在网格属性表中,网格属性表记录地块的城市部件数量、面积、紧凑度等;
修改网格计数器,将组成该组合地块的种子地块与基础地块摘出,并且重新执行步骤S230,
若各个组合地块的城市部件数量均未超过城市部件数量阈值,则进入S260;
S260、分别将各个组合地块的面积与面积阈值相比较,若各个组合地块中存在面积超过面积阈值的组合地块,则将这些组合地块选出,并选取面积最大的一块组合地块,将其记录在网格属性表中,
修改网格计数器,将组成该组合地块的种子地块与基础地块摘出,并且重新执行步骤S230,
若各个组合地块的面积均未超过面积阈值,则进入下一步运算;
S270、对各个组合地块做邻接拓扑,提取周边用地属性相同的地块,生成多个集合地块,通过设置紧凑度筛选参数,选取各个集合地块中紧凑度大与所述紧凑度筛选参数的集合地块,将其作为新的种子地块,并返回执行步骤S230;
S280、重复步骤S240至步骤S270,直到网格单元内的城市部件数量或面积达到阈值;
S290、选择下一个划分区域,直至所有区域都划分完成。
更进一步,若任一集合地块经过步骤S240至S280始终不符合判定条件,则直接将该集合地块录入网格属性表。
进一步,步骤S300中,组织部门管理功能,包括部门创建、编辑等功能。系统的角色管理,包括对角色定义、描述,以及角色的管理权限。用户管理主要实现对注册的用户进行管理,包括新建、编辑、停用等功能。系统的数据权限划分主要实现对不同数据管理权限进行管理,主要包括选择所属部门,以及对应的功能管理权限。
步骤S400进一步包括:
S410、创建业务处置模块,通过系统对接监控设备网络及智能设备;
S420、获取警情事件信息,获取警情事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系统对接监控设备网络,获取自动预警消息,另一种是提供事件上报功能,可通过巡检员、群众进行上报获取。
S430、警情事件审核与下发,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对预警或上报事件的查看,进行审核,对错误的预警和上报事件进行关闭或直接处置,对需要具体人员处置警情事件,根据不同网格和警情事件类型进行下发,并可协同多个部门进行联合处置,处置人员在接收任务后,可根据地址信息,实现精准导航定位。
S440、警情事件的处置反馈,处置人员完成现场处置后,可通过扫描城市部件二维码的方式,对该警情事件的处置结果进行反馈。
进一步,本方法还包括:步骤S500、提供数字化展示,利用数字化大屏展示系统,可实时查看当前城市各个区域的运行情况,各个警情事件的处置进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以实现上述方法,包括中心服务器、智能设备、监控设备网络、数字化大屏及多个分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中心服务器与各个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智能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与监控设备网络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与数字化大屏电路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对城市进行网格化管理。可按照街道、社区、村落等行政单位划分网格管理编辑,同时提供自定义的网格划分管理。
2、依据划分算法进行城市网格划分。充分利用并考虑空间数据的完整性和基础网格的离散性之间的关系前提下,确定以“市区—街道—社区—基础网格”逐层细分的划分方法,对每个社区进行精细网格划分,从而形成多级网格金字塔,能承载不同网格层次的数据信息。通过城市网格划分,能划分治理范围,并能横向打通各个相关部门,实现对警情事件的协调处置。
3、对于事件处置流程化,通过对城市进行网格化处理,在结合组织部门管理,打通各个委办部门,实现事件的快速流通和协调联动,精准实现对事件的处置。针对上报和预警的事件,按照事件类型,可协调联动不同部门实现对事件快速响应,同时根据城市部件经纬度,可实现对事件的精准定位。
4、将城市部件数据化。通过城市部件数据采集设备,对城市部件数据进行收集,获取城市部件基本信息与经纬度,通过数据处置进行标准化,并通过审核,对存在异常数据进行判定,然后下发进行复核。
5、提供数字化展示,利用数字化大屏展示系统,可实时查看当前城市各个区域的运行情况,各个警情事件的处置进度,实现对全局的把控,统揽全局。
6、通过组织管理,可对接多个政府部门,如城管、交通、环境等,同时可对基层网格员进行分组和网格分配管理,能实现多层级的组织部门联动。
7、智能预警与群众上报并重,实现对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多重监控。系统与监控设备对接,可实时获取当前设备的运营状态,当发现异常时可及时获取,并发出预警信息,同时群众可通过扫描城市部件二维码,通过事件上报方式,反馈异常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中步骤S200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心服务器;2、智能设备;3、监控设备网络;4、数字化大屏;5、分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进行城市部件数据采集及审核,采集城市部件的经纬度信息、城市部件名称、城市部件类型及城市部件现场照片数据,采集的数据发回中心服务器进行审核。
步骤S100进一步包括:
S110、开发用于城市部件数据采集的应用,数据采集人员在智能设备上安装该应用,并注册登录该应用。
S120、数据采集人员到达城市部件的位置,运用数据采集应用填写该城市部件名称、城市部件类型、城市部件地址信息,并拍摄现场照片,提交采集的数据信息,在提交时,自动获取当前智能设备GPS的定位位置经纬度信息。
S130、进行数据纠正处置,数据审核人员根据数据采集人员采集的数据信息,及提交时自动获取的经纬度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保存数据至系统,数据异常则重新下发任务要求重新进行采集工作。
S140、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定义有效数据格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批量处理。
S200、进行城市网格管理,依据划分算法进行城市网格划分,直至所有城市区域都划分完成,通过城市网格划分,形成多级网格金字塔,以承载不同网格层次的数据信息。
步骤S200进一步包括:
S210、选择基础地理数据,包括边界约束数据:独立地物、道路、行政边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边界约束数据预设网格单元的数量及面积,
及输入约束条件:网格单元的城市部件数量阈值、面积阈值;
S220、按行政区划从属关系的顺序,选择要划分的区域;
S230、运用网格计数器记录基础地块数量,选择一块地块作为种子地块,确定其内部基础城市部件数量、用地属性;
S240、寻找该种子地块周边的基础地块,根据种子地块的用地属性选择适合合并的基础地块,将种子地块分别与周边基础地块一一组合,形成多个组合地块;
S250、分别将各个组合地块的城市部件数量与城市部件数量阈值相比较,若各个组合地块中存在城市部件数量超过城市部件数量阈值的组合地块,则将这些组合地块选出,并选取城市部件数量最大的一块组合地块,将其记录在网格属性表中,
修改网格计数器,将组成该组合地块的种子地块与基础地块摘出,并且重新执行步骤S230,
若各个组合地块的城市部件数量均未超过城市部件数量阈值,则进入下一步运算;
S260、分别将各个组合地块的面积与面积阈值相比较,若各个组合地块中存在面积超过面积阈值的组合地块,则将这些组合地块选出,并选取面积最大的一块组合地块,将其记录在网格属性表中,
修改网格计数器,将组成该组合地块的种子地块与基础地块摘出,并且重新执行步骤S230,
若各个组合地块的面积均未超过面积阈值,则进入下一步运算;
S270、对各个组合地块做邻接拓扑,提取周边用地属性相同的地块,生成多个集合地块,选取各个集合地块中紧凑度大的集合地块,将其作为新的种子地块,并返回执行步骤S230;
S280、重复步骤S240至步骤S270,直到网格单元内的城市部件数量或面积达到阈值;
若经过步骤S240至S280始终不符合判定条件的集合地块,则直接将该集合地块录入网格属性表。
S290、选择下一个划分区域,直至所有区域都划分完成。
S300、进行组织管理,包括组织部门管理、系统的角色管理、用户管理、以及系统的数据权限划分。
步骤S300中,组织部门管理功能,包括部门创建、编辑等功能。系统的角色管理包括对系统角色定义、描述,以及角色的管理权限。用户管理主要实现对注册的用户进行管理,包括新建、编辑、停用等功能。系统的数据权限划分主要实现对不同数据管理权限进行管理,主要包括选择所属部门,以及对应的功能管理权限。
S400、创建业务处置模块,用以获取警情事件信息、处理警情事件,如盗窃行为,火灾等。
步骤S400进一步包括:
S410、创建业务处置模块,通过系统对接监控设备网络及智能设备;
S420、获取警情事件信息,获取警情事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系统对接监控设备网络,获取自动预警消息,另一种是提供事件上报功能,可通过巡检员、群众进行上报获取。
S430、警情事件审核与下发,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对预警或上报事件的查看,进行审核,对错误的预警和上报事件进行关闭或直接处置,对需要具体人员处置警情事件,根据不同网格和警情事件类型进行下发,并可协同多个部门进行联合处置,处置人员在接收任务后,可根据地址信息,实现精准导航定位。
S440、警情事件的处置反馈,处置人员完成现场处置后,可通过扫描城市部件二维码的方式,对该警情事件的处置结果进行反馈。
步骤S500、提供数字化展示,利用数字化大屏展示系统,可实时查看当前城市各个区域的运行情况,各个警情事件的处置进度。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对城市进行网格化管理。可按照街道、社区、村落等行政单位划分网格管理编辑,同时提供自定义的网格划分管理。
依据划分算法进行城市网格划分。充分利用并考虑空间数据的完整性和基础网格的离散性之间的关系前提下,确定以“市区—街道—社区—基础网格”逐层细分的划分方法,对每个社区进行精细网格划分,从而形成多级网格金字塔,能承载不同网格层次的数据信息。通过城市网格划分,能划分治理范围,并能横向打通各个相关部门,实现对警情事件的协调处置。
对于事件处置流程化,通过对城市进行网格化处理,在结合组织部门管理,打通各个委办部门,实现事件的快速流通和协调联动,精准实现对事件的处置。针对上报和预警的事件,按照事件类型,可协调联动不同部门实现对事件快速响应,同时根据城市部件经纬度,可实现对事件的精准定位。
将城市部件数据化。通过城市部件数据采集设备,对城市部件数据进行收集,获取城市部件基本信息与经纬度,通过数据处置进行标准化,并通过审核,对存在异常数据进行判定,然后下发进行复核。
提供数字化展示,利用数字化大屏展示系统,可实时查看当前城市各个区域的运行情况,各个警情事件的处置进度,实现对全局的把控,统揽全局。
通过组织管理,可对接多个政府部门,如城管、交通、环境等,同时可对基层网格员进行分组和网格分配管理,能实现多层级的组织部门联动。
智能预警与群众上报并重,实现对城市部件和事件的多重监控。系统与监控设备对接,可实时获取当前设备的运营状态,当发现异常时可及时获取,并发出预警信息,同时群众可通过扫描城市部件二维码,通过事件上报方式,反馈异常信息。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1、智能设备2、监控设备网络3、数字化大屏4及多个分服务器5。
所述中心服务器1与各个分服务器5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1与智能设备2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1与监控设备网络3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1与数字化大屏4电路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系统可以实现实施例1中的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参照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城市治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0、进行城市部件数据采集,采集城市部件的经纬度信息、城市部件名称、城市部件类型及城市部件现场照片数据,采集的数据发回中心服务器进行审核;
S200、进行城市网格管理,对城市进行网格划分,直至所有城市区域都划分完成,通过城市网格划分,形成多级网格金字塔,以承载不同网格层次的数据信息;
S300、进行组织管理,包括组织部门管理、所述城市治理系统的角色管理、用户管理、以及所述城市治理系统的数据权限划分;
S400、创建业务处置模块,用以获取警情事件信息、处理警情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进一步包括:
S110、开发用于城市部件数据采集的应用,数据采集人员在智能设备上安装该应用,并注册登录该应用;
S120、数据采集人员到达城市部件的位置,运用数据采集应用填写该城市部件名称、城市部件类型、城市部件地址信息,并拍摄现场照片,提交采集的数据信息,在提交时,自动获取当前智能设备GPS的定位位置经纬度信息;
S130、进行数据纠正处置,数据审核人员根据数据采集人员采集的数据信息,及提交时自动获取的经纬度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保存数据至系统,数据异常则重新下发任务要求重新进行采集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还包括:
S140、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进一步包括:
S210、选择基础地理数据,包括边界约束数据:独立地物、道路、行政边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边界约束数据预设网格单元的数量及面积,
及输入约束条件:网格单元的城市部件数量阈值、面积阈值;
S220、按行政区划从属关系的顺序,选择要划分的区域;
S230、运用网格计数器记录基础地块数量,选择一块地块作为种子地块,确定其内部基础城市部件数量、用地属性;
S240、寻找该种子地块周边的基础地块,根据种子地块的用地属性将种子地块分别与基础地块一一组合,形成多个组合地块;
S250、分别将各个组合地块的城市部件数量与城市部件数量阈值相比较,若各个组合地块中存在城市部件数量超过城市部件数量阈值的组合地块,则将这些组合地块选出,并选取城市部件数量最大的一块组合地块,将其记录在网格属性表中,
修改网格计数器,将组成该组合地块的种子地块与基础地块摘出,并且重新执行步骤S230,
若各个组合地块的城市部件数量均未超过城市部件数量阈值,则进入S260;
S260、分别将各个组合地块的面积与面积阈值相比较,若各个组合地块中存在面积超过面积阈值的组合地块,则将这些组合地块选出,并选取面积最大的一块组合地块,将其记录在网格属性表中,
修改网格计数器,将组成该组合地块的种子地块与基础地块摘出,并且重新执行步骤S230,
若各个组合地块的面积均未超过面积阈值,则进入下一步运算;
S270、对各个组合地块做邻接拓扑,提取周边用地属性相同的地块,生成多个集合地块,通过设置紧凑度筛选参数,选取各个集合地块中紧凑度大与所述紧凑度筛选参数的集合地块,将其作为新的种子地块,并返回执行步骤S230;
S280、重复步骤S240至步骤S270,直到网格单元内的城市部件数量或面积达到阈值;
S290、选择下一个划分区域,直至所有区域都划分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任一集合地块经过步骤S240至S280始终不符合判定条件,则直接将该集合地块录入网格属性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所述组织部门管理,包括部门创建、编辑功能;
所述城市治理系统的角色管理,包括对所述城市治理系统角色定义、描述,以及角色的管理权限;
用户管理实现对注册的用户进行管理,包括新建、编辑、停用功能;
所述城市治理系统的数据权限划分主要实现对不同数据管理权限进行管理,主要包括选择所属部门,以及对应的功能管理权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进一步包括:
S410、创建业务处置模块,通过系统对接监控设备网络及智能设备;
S420、获取警情事件信息,获取警情事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系统对接监控设备网络,获取自动预警消息,另一种是提供事件上报功能,通过巡检员、群众进行上报获取;
S430、警情事件审核与下发,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对预警或上报事件的查看,进行审核,对错误的预警和上报事件进行关闭或直接处置,对需要具体人员处置警情事件,根据不同网格和警情事件类型进行下发,并可协同多个部门进行联合处置;
S440、警情事件的处置反馈,处置人员完成现场处置后,可通过扫描城市部件二维码的方式,对该警情事件的处置结果进行反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S500、提供数字化展示,利用数字化大屏展示系统,能够实时查看当前城市各个区域的运行情况和各个警情事件的处置进度。
9.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服务器(1)、智能设备(2)、监控设备网络(3)、数字化大屏(4)及多个分服务器(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服务器(1)与各个分服务器(5)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1)与智能设备(2)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1)与监控设备网络(3)通信连接,所述中心服务器(1)与数字化大屏(4)电路连接。
CN202210237753.9A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6122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7753.9A CN114612277A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7753.9A CN114612277A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2277A true CN114612277A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6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7753.9A Pending CN114612277A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227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5462A (zh) * 2022-08-09 2022-11-15 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省域治理的任务统筹归并方法及系统
CN116777711A (zh) * 2023-08-18 2023-09-19 青岛华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5462A (zh) * 2022-08-09 2022-11-15 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省域治理的任务统筹归并方法及系统
CN115345462B (zh) * 2022-08-09 2023-04-07 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省域治理的任务统筹归并方法及系统
CN116777711A (zh) * 2023-08-18 2023-09-19 青岛华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6825B (zh)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CN114612277A (zh) 一种基于城市部件数据化实现基础城市治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04835085B (zh) 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系统
CN111092938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CN109191358A (zh) 城市防汛防涝监测指挥作业系统
CN103607467A (zh) 空地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
CN107894990A (zh) 一种城市通用功能平台
CN105931014A (zh) 村镇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4021513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城市数字化管理控制方法
CN112418556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共享平台下的网格化服务系统
CN113593029A (zh) 基于大数据和三维技术的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CN108376328A (zh) 一种联网治超综合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717642A (zh) 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应急辅助决策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1460064B (zh) 二三维gis服务平台
CN115293597A (zh) 一种城市治理网络化管理系统
CN105022771B (zh) 一种基于gis的数字执法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6579607A (zh) 一种多源数据协同的区域性尾矿库风险监测方法
CN114066169A (zh) 一种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
CN113808757A (zh) 一种传染病登记溯源系统
CN113470349A (zh) 一种城市垃圾清运车管理系统
CN117455379A (zh) 一种基层智慧治理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154767A (zh) 一种基于城市空间图谱的高发事件预警方法及预警设备
CN110689469A (zh) 一种网格化管理平台
CN112527864B (zh) 一种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垃圾分类监管系统
CN114385773A (zh) 一种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乡村可视化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