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2077A -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2077A
CN114612077A CN202210421851.8A CN202210421851A CN114612077A CN 114612077 A CN114612077 A CN 114612077A CN 202210421851 A CN202210421851 A CN 202210421851A CN 114612077 A CN114612077 A CN 114612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
rule information
examination
labe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18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翔
刘谦
吴财宾
魏皓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dad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dad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dad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dad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218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20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2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2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86Templ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合同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所述标签标识与所述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进而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目标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从而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节约人力资源,降低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同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需要依据签约双方签署的合同条款进行纠纷处理。如果合同条款符合司法规范,则可以提升司法裁判效率与执行效率。因此,企业内部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需要进行合同审查业务。
目前,合同审查业务的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根据经验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因此,存在人力成本较高以及浪费人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节约人力、降低人力成本的合同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合同审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该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该标签标识与该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接收该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该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
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和该目标标签标识,确定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利用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该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终端发送的标签创建指令,其中,该标签创建指令包括待创建标签标识;
根据该待创建标签标识,生成该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并向该终端发送该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以由该终端显示该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终端发送的该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存储该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该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利用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该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包括:
获取该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待审查内容;
利用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该待审查内容进行审查得到该审查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该审查结果为该待审查内容不满足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则根据该第二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向该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由该终端显示该提示信息,其中,该提示信息包括该审查结果、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中的至少一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是该终端获取的用户配置的信息,该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规则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合同审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的规则信息;
向服务器发送该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该规则信息,以由该服务器存储该标签标识与该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和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该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配置的该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向该服务器发送该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以由该服务器存储该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该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合同审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该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该标签标识与该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该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和该目标标签标识,确定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审查模块,用于利用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该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上述合同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该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该标签标识与该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进而接收该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该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和该目标标签标识,确定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从而利用该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该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由于服务器中已经存储了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因此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后,可以基于识别出的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从而能够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本实施例通过的方法无需通过人工根据经验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合同审查人员例如法务人员的素质也并不再是制约合同审查的因素,因此合同审查业务中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审查,解决了目前企业中的合同审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问题,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合同审查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合同审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合同智能审查平台的一个前端交互页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创建标签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存储第二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得到审查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发送提示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合同审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发送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合同审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合同审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合同审查方法的应用环境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合同审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合同智能审查平台,该合同智能审查平台运行在服务器104上,并且该合同智能审查平台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终端102登录该合同智能审查平台,进而通过服务器和终端的交互实现合同审查。
为了更清楚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合同审查方法进行说明,对文中出现的部分名词做如下解释。
合同审查,指需要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当事人的约定对合同的内容、格式进行审核。更具体地,要审查合同如何成立或者是否成立,如何生效或者是否生效,有无效力待定或者无效的情形,合同权利义务如何终止或者是否终止,相应的合同约定或者条款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会产生什么样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等。
审查点,指合同审查中关注的可能出现风险情况的部分,例如合同上甲方的名称是否正确、合同的签章处信息是否正确等,每一个需要审查的部分都可以称为一个审查点。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合同审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服务器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标签是将合同审查中常见的审查点抽象为通用术语,例如甲方的名称是否正确这一项审查点可以作为标签“甲方名称”,合同的签章处信息是否正确这一项审查点可以作为标签“签章处信息”。各标签在服务器中具有唯一的标签标识以作区分,标签标识可以是例如数字、字母或者标签的本身的名称,本实施例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内已经预存好了大量的标签标识,各标签标识可以构建为一张表或者多张表存储存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针对一个审查点的多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服务器中预存了各规则信息,并且各规则信息对应各自的代码指令,即每一条规则信息都将转化为代码指令存储在服务器上。
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服务器上预存的各标签标识和各规则信息之间并未有关联关系,例如各标签标识可以组成数据库中的一张表,各规则信息则可以组成数据库中的另一张表。服务器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标签标识以及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进而部分标签标识和部分规则信息之间产生了对应关系。例如,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标签标识1以及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1,标签标识1表示“甲方简称”,规则信息1表示标签需包含“方”或“人”或“单位”,服务器将标签标识1和规则信息1关联起来,并存储标签标识1和规则信息1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表示:甲方简称需包含“方”或“人”或“单位”。
为了更清楚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合同审查方法进行说明,在此结合图3进行说明,图3为本申请中合同智能审查平台的一个前端交互页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的左边部分展示了部分预存的标签,例如合同编号、甲方简称以及甲方名称等。图3的右边部分是合同智能审查平台提供给用户的知识库,知识库包括合同审查时可能会使用到的相关审查清单、通用条款以及法律法规。图3的中间部分是用户对标签关联规则信息的操作界面,图3中示出的逻辑组件是服务器中预存的规则信息,逻辑组件包括常用组件、类型判断组件、比较判断组件以及运算符组件等,用户可以通过合同智能审查平台对标签对应的规则信息进行编辑,例如对甲方简称这一标签,用户可以选择常用组件中的“应当含有【XX关键词】”,并填入甲方简称需要包含的关键词,例如图3示出的甲方简称需包含“方”或“人”或“单位”。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完成规则信息的编辑后,服务器就会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S202,接收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待审查合同文件可以是word、pdf等文档形式,也可以是jpg等图片形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服务器接收到待审查合同文件后,会确定出待审查合同文件中的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是,服务器接收到待审查合同文件后,会提取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的文字信息,并基于预存的标签标识做匹配,得到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例如,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包括了甲方简称、乙方简称以及乙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些待审查点,由于服务器中已经预存了“甲方简称”、“乙方简称”、“乙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些标签标识,因此也会识别到这些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另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是,待审查合同文件是根据合同模板生成的文件,由于合同模板已经存储有合同审查点对应的各标签标识,因此能够根据待审查合同文件确定对应的合同模板,进而确定合同模板中的标签标识作为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
S203,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目标标签标识,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服务器已经存储了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进而可以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例如,目标标签标识为“甲方简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则为“需包含“方”或“人”或“单位””,即甲方简称需包含“方”或“人”或“单位”。
S204,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对应的待审查内容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可以理解的是,审查结果包括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对应的待审查内容是否满足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进而接收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目标标签标识,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从而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由于服务器中已经存储了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因此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后,可以基于确定出的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从而能够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本实施例通过的方法无需通过人工根据经验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合同审查人员例如法务人员的素质也并不再是制约合同审查的因素,因此合同审查业务中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审查,解决了目前企业中的合同审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问题,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人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无需人力对合同进行审查,因此,能够避免人工审查的准确性较差的问题,并且能够提高合同审查的效率。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创建标签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4,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创建标签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的合同审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1,接收终端发送的标签创建指令,其中,标签创建指令包括待创建标签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若用户通过合同智能审查平台没有查找到需要的标签,例如某待审查合同文件需要审查甲方的联系电话,则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创建需要的审查点对应的标签,即创建一个“甲方联系方式”的标签,进而服务器会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标签创建指令,标签创建指令中包括待创建的标签标识,例如标签标识表示“甲方联系方式”。
S402,根据待创建标签标识,生成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并向终端发送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以由终端显示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待创建标签标识,生成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例如根据“甲方联系方式”的标签标识创建“甲方联系方式”的标签,并向终端发送该标签,进而终端可以显示该标签,即用户通过合同智能审查平台可以使用该标签。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标签创建指令,其中,标签创建指令包括待创建标签标识,进而根据待创建标签标识,生成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并向终端发送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以由终端显示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由于服务器也可以接受终端发送的标签创建指令,即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自定义需要的审查点对应的标签,进而服务器能够接收终端发送的各个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各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各标签标识与各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而能够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合同审查方法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合同审查场景。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存储第二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5,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存储第二对应关系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的合同审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501,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用户在对标签标识配置规则信息时,可以在“风险配置”中对规则信息配置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进而服务器会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S501,存储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将会存储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表示该标签标识不满足该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时该审查点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并存储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由于服务器中不仅存储了标签标识和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还存储了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因此服务器具备了通用的合同审查能力,进一步能够得到准确且高效的审查结果。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得到审查结果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6,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的S204还包括如下步骤:
S601,获取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待审查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识别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后,进而会获取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待审查内容。例如服务器识别到甲方简称,则待审查合同文件中甲方简称后的具体内容例如“XX单位”就是待审查内容。
S601,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内容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例如目标标签标识为甲方简称,甲方简称的待审查内容为“XX单位”,则待审查内容满足对应的规则信息,即甲方简称需包含“方”或“人”或“单位”。因此,服务器得到符合要求的审查结,即待审查点对应的待审查内容满足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本实施例获取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待审查内容,进而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内容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由于无需通过人工根据经验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因此能够节约人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发送提示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7,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向服务器发送提示信息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的合同审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701,若审查结果为待审查内容不满足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则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服务器已经存储有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因此若审查结果为待审查内容不满足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则可以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S702,向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由终端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包括审查结果、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中的至少一项。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后,会向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可以是审查结果和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也可以是审查结果、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进而终端可以显示提示信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信息得知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哪些部分有问题,并能够根据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及时对待审查合同文件做修正。
本实施例中若审查结果为待审查内容不满足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则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并向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由终端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包括审查结果、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中的至少一项。由于服务器能够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向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因此用户能够根据提示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做修正,无需通过人工根据经验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无需投入大量人力,节约了人力。
可选的,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是终端获取的用户配置的信息,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规则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是终端获取的用户配置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对标签标识配置规则信息时,一个标签标识可以配置多条规则信息,规则信息可以是对标签标识进行单词判断,也可以是对标签标识进行多个条件的组合判断,即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规则信息。例如,甲方简称可以配置规则信息1:需包含“方”或“人”或“单位”,也可以再配置规则信息2:不能超过15个字。
本实施例中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是终端获取的用户配置的信息,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规则信息,进而服务器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时,使用的可以是多个规则信息进而得到的审查结果能够更准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合同审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801,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的规则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通过终端登录该合同智能审查平台。若用户关注待审查合同文件中的甲方简称,将甲方简称作为合同审查点,在智能审查平台上选中“甲方简称”的标签标识,并根据需要配置对应的规则信息。例如配置该标签标识需包含“方”或“人”或“单位”。
S802,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规则信息,以由服务器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的规则信息后,会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规则信息,例如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标签标识1“甲方名称”和规则信息1“需包含“方”或“人”或“单位””。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用户点击“保存”后,终端就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规则信息。进而服务器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进而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的规则信息,并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规则信息,以由服务器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由于本实施例中只需要用户配置合同审查点的规则信息,终端就会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规则信息,进而服务器能够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无需通过人工根据经验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节约了人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发送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9,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的合同审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901,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用户在对标签标识配置规则信息时,可以在“风险配置”中对规则信息配置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进而终端能够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S902,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以由服务器存储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到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后,就会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进而服务器存储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并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以由服务器存储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进而服务器能够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并向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从而用户能够根据提示信息得知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哪些部分有问题,并能够根据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及时对待审查合同文件做修正。无需通过人工根据经验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无需投入大量人力,节约了人力。
结合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合同智能审查平台目前已有存储有大于150个的标签标识,即存储了大于150个标签,以及大于300个的规则信息,且标签和规则信息配置等操作都有系统前端页面,可提供图形化和文本编辑方式的配置能力。对于企业内部的合同审查业务,能够解决人工审查时效低、相关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合同业务领域跨度大、人为失误风险等导致的问题。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合同审查方法的合同审查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合同审查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合同审查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合同审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000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001、第二接收模块1002、确定模块1003和审查模块1004,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第二接收模块1002,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
确定模块1003,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目标标签标识,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审查模块1004,用于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合同审查装置,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进而接收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目标标签标识,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从而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由于服务器中已经存储了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因此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后,可以基于识别出的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从而能够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本实施例通过的方法无需通过人工根据经验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合同审查人员例如法务人员的素质也并不再是制约合同审查的因素,因此合同审查业务中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审查,解决了目前企业中的合同审查人员例如法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问题,节约了人力。
可选的,该装置1000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标签创建指令,其中,标签创建指令包括待创建标签标识。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待创建标签标识,生成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并向终端发送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以由终端显示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
可选的,该装置1000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可选的,审查模块1004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待审查内容。
审查单元,用于利用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待审查内容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可选的,该装置1000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若审查结果为待审查内容不满足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则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由终端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包括审查结果、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是终端获取的用户配置的信息,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规则信息。
参照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合同审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1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1和第一发送模块1102,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101,用于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的规则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102,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规则信息,以由服务器存储标签标识与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
可选的,装置1100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以由服务器存储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上述合同审查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合同审查的相关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合同审查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所述标签标识与所述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目标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标签创建指令,其中,所述标签创建指令包括待创建标签标识;
根据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生成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以由所述终端显示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存储所述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所述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待审查内容;
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内容进行审查得到所述审查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所述审查结果为所述待审查内容不满足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向所述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由所述终端显示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审查结果、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是所述终端获取的用户配置的信息,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规则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的规则信息;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所述规则信息,以由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标签标识与所述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配置的所述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以由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所述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所述标签标识与所述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目标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标签创建指令,其中,所述标签创建指令包括待创建标签标识;
根据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生成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以由所述终端显示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存储所述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所述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待审查内容;
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内容进行审查得到所述审查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所述审查结果为所述待审查内容不满足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向所述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由所述终端显示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审查结果、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是所述终端获取的用户配置的信息,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规则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的规则信息;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所述规则信息,以由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标签标识与所述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配置的所述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以由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所述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合同审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所述标签标识与所述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目标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标签创建指令,其中,所述标签创建指令包括待创建标签标识;
根据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生成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以由所述终端显示所述待创建标签标识对应的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存储所述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所述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待审查内容;
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内容进行审查得到所述审查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审查结果为所述待审查内容不满足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向所述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由所述终端显示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审查结果、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是所述终端获取的用户配置的信息,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规则信息。
7.一种合同审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配置的合同审查点的规则信息;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和所述规则信息,以由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标签标识与所述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配置的所述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合同审查点所对应的规则信息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以由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风险等级和风险建议与所述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
9.一种合同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合同审查点的标签标识以及所述合同审查点对应的规则信息,并存储所述标签标识与所述规则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待审查合同文件,并确定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中待审查点的目标标签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目标标签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
审查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目标标签标识对应的规则信息,对所述待审查合同文件进行审查得到审查结果。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21851.8A 2022-04-21 2022-04-21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4612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1851.8A CN114612077A (zh) 2022-04-21 2022-04-21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1851.8A CN114612077A (zh) 2022-04-21 2022-04-21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2077A true CN114612077A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0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1851.8A Pending CN114612077A (zh) 2022-04-21 2022-04-21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20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8336B2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nd populating a data inventory
CN109165856B (zh) 审批链的动态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200756A1 (zh) 数据审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27295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82699B (zh) 基于流程配置引擎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636252A (zh) 基于SonarQube的在线代码审核方法和系统
CN11106173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45935B (zh) 版本自动审核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6853A (zh) 基于通用审核模型的数据审核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266539A (zh) 文件流程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19084A (zh)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10241215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nd populating a data inventory
CN110489416B (zh)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信息存储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612077A (zh)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956906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ganizing field data obtained through a plurality of devices
CN115544050A (zh) 操作日志记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7020B (zh) 业务扩展的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01792B (zh) 配置信息一致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612078A (zh)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29128A (zh) 标注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26834A (zh) 合同审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34004A (zh) 异构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21338B (zh)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
CN117455386A (zh) 资源审核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5827478A (zh) 代码检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