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0016A - 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0016A
CN114610016A CN202210097102.4A CN202210097102A CN114610016A CN 114610016 A CN114610016 A CN 114610016A CN 202210097102 A CN202210097102 A CN 202210097102A CN 114610016 A CN114610016 A CN 114610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tacle
path
intelligent vehicle
point
collision avoi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71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0016B (zh
Inventor
孔慧芳
张倩
胡杰
张晓雪
夏露
曹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0971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0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0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0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0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0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14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 accordance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criteria, e.g. avoiding hazardous area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23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volving speed control of the vehicl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属于智能驾驶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车载传感器及V2X技术对车辆周边环境进行信息获取;建立障碍物虚拟膨胀的椭圆模型,确定障碍物虚拟膨胀模型的动态参数;采用人工势场法对虚拟膨胀后的障碍物、道路、局部目标点进行建模,利用梯度下降算法寻找综合势能场中沿梯度方向下降最快的路径点,并通过五次多项式对路径点进行拟合得到平滑的路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障碍物提供了动态虚拟膨胀模型,量化了障碍物膨胀的形状与尺寸,并结合人工势场法和梯度下降算法生成避碰,保障了智能车辆规划路径的安全性、可跟踪性。

Description

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驾驶领域的路径规划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智能车辆为研究对象的路径规划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避障路径规划是智能驾驶的关键部分。避障路径规划,即考虑本车和障碍物之间的几何关系寻找出一条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路径,是智能车辆的重要功能模块之一。
智能车辆需要安全实时地避开障碍物,且具有较高的乘坐舒适性,提高出行效率,而可靠的路径规划算法是保证智能车辆成功避碰的关键。目前常用的避碰路径规划算法有人工势场法、模拟退火法、模糊逻辑法、神经网络法、动态窗口法、强化学习法及基于行为的路径规划方法。人工势场法是一种虚拟力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把车辆在周围环境中的运动视为车辆在人工建立的虚拟力场中的运动。目标点产生引力,引导车辆向目标点运动。障碍物产生斥力,避免车辆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根据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来规划车辆的运动路径。应用人工势场法规划出来的路径一般比较平滑且安全,算法简明,实时性良好,适合智能车辆领域。
目前智能车辆在路径规划阶段,通常使用点质量模型,可以有效地降低路径规划的计算量。为了使路径规划的结果实际可行,需要根据车身尺寸对障碍物进行膨胀处理。
参考文献1:“Plessen MG,Bernardini D,Esen H,et al.Spatial-BasedPredictive Control and Geometric Corridor Planning for Adaptive CruiseControl Coupled With Obstacle Avoidance[J].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Systems Technology,2017:1-13.(Plessen M G,Bernardini D和Esen H等,基于空间预测控制和几何廊道规划的自适应巡航避障控制,IEEE控制系统技术杂志,2017年,第1页到1027页)”提出安全裕度被添加到障碍物的轮廓中以反映车辆尺寸,形成一个矩形膨胀区域。障碍物的矩形膨胀会导致障碍物占地面积过大,且矩形的轮廓会导致规划的路径不平滑,不利于车辆的跟踪控制。
参考文献2:“Benjamin,Gutjahr,Lutz,et al.Lateral Vehicle TrajectoryOptimization Using Constrained Linear Time-Varying MPC[J].IEEE Transactions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17.(Benjamin,Gutjahr和Lutz等,基于约束线性时变MPC的车辆横向轨迹优化,IEEE智能交通系统杂志,2017年)”以及发明专利申请文献《基于模型预测的无人驾驶汽车局部路径规划方法》(CN111338340A)提出将智能车辆及障碍物建模成矩形,并用若干个沿车辆纵轴等距分布的特定半径的圆来近似智能车辆及障碍物。在路径规划过程中利用多圆实现智能车辆及障碍物的近似会造成计算量的增大,不利于车辆路径规划的实时性。
参考文献3:“Rosolia U,Bruyne S D,Alleyne A G.Autonomous VehicleControl:A Nonconvex Approach for Obstacle Avoidance[J].IEEE Transactions on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2017,25(2):469-484.(Rosolia U,Bruyne S D和AlleyneA G.自动车辆控制:一种非凸的避障方法,IEEE控制系统技术杂志,2017年第25卷第2期,第469页到484页)”提出障碍物采用椭圆表示,椭圆长、短半轴分别代表障碍物的长和宽,分别将车辆的半长半宽加倍来增加安全裕度,不能适用于所有交通环境中。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参考文献1报道的避碰路径规划算法采用增加矩形安全边际对障碍物进行膨胀的方法来确保规划路径的安全性,但矩形膨胀区域会不仅会使膨胀区域过大,而且矩形轮廓可能会导致规划的路径不平滑。
2、文献2将障碍物分解为沿车辆纵轴等距分布的特定半径的圆,会导致路径规划的计算量增大,不利于路径规划的实时性;
3、文献3提出将障碍物用椭圆形表示,并将因此障碍物的长宽加倍来实现障碍物的膨胀处理,但是该方法不能根据智能车辆周边的环境信息实时调整椭圆的膨胀尺寸,应用场景受限。
障碍物膨胀的形状及尺寸对避碰路径的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路径的规划实时性好,障碍物的膨胀形状应当简单,路径规划计算量小;障碍物的膨胀尺寸应该随着交通环境动态变化,在不同的交通环境中,障碍物的膨胀尺寸越小,其占据道路的范围越小,可通行路径范围的增大使智能车辆规划的路径平滑性更好。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不仅对智能车辆路径规划的研究具有明确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交通出行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各种方案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不仅实现障碍物膨胀尺寸根据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和和偏航角度的动态膨胀,还利用人工势场法对膨胀后的障碍物和道路进行建模,并设立虚拟目标点,推动车辆向前运动,结合梯度下降算法和五次多项式拟合进行路径规划及优化,完成了车辆避让静态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路径的规划。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所述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智能车辆状态信息及周边环境信息的获取
通过智能车辆的车载传感器、定位系统和V2X系统获取智能车辆状态信息及周边环境信息;
步骤2,参考坐标系的设定
以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为原点,以交通流方向为x轴、垂直于x轴的方向为y轴,设定车辆坐标系;
设智能车辆开始换道时刻为t0,以t0时刻智能车辆所在道路的最右侧边界为u轴,垂直于u轴的方向为v轴,设定地球坐标系;
将智能车辆在t0时刻所在的车道记为原始车道,原始车道的中心线在地球坐标系中的v轴坐标记为vcr;并将原始车道左侧相邻车道记为左侧车道,左侧车道的中心线在地球坐标系中的v轴坐标为vcl
将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u轴方向行驶的速度为纵向速度,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v轴方向行驶的速度为横向速度;
步骤3,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
将智能车辆前方静止物体称为静态障碍物,纵向速度小于智能车辆纵向速度的运动物体称为动态障碍物,静态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统称为障碍物,进行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
步骤3.1,将智能车辆的车身形状简化为矩形,并将该矩形的四个角分别记为智能车辆左前角PLF、智能车辆右前角PRF、智能车辆左后角PLR和智能车辆右后角PRR,在t0时刻智能车辆左前角PLF、智能车辆右前角PRF、智能车辆左后角PLR和智能车辆右后角PRR在车辆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41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42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43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44
其中,θ表示智能车辆的初始航向角,Lego为智能车辆车身长度,Wego为智能车辆车身宽度;
步骤3.2,设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u轴方向行驶的距离为纵向距离,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v轴方向行驶的距离为横向距离;
设智能车辆前方有障碍物,智能车辆在t0时刻开始向左侧车道换道,且经过t时间后智能车辆右前角PRF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将t0时刻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与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记为换道初始纵向安全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51
其计算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52
其中,Lobs为障碍物的长度,vobs为障碍物的纵向速度,aobs为障碍物的纵向加速度,vego为智能车辆的纵向速度,aego为智能车辆的纵向加速度;
将智能车辆右前角PRF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与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记为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53
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54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55
步骤3.3,设t0时刻障碍物几何中心点在车辆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为(x0,y0),将障碍物的形状简化为矩形,使用该矩形的外接椭圆对障碍物进行虚拟膨胀,该外接椭圆划定的区域即为虚拟膨胀后的障碍物所占用的道路范围,并记为危险区域Adanger,其中,外接椭圆的长轴σ1和外接椭圆的短轴σ2的计算式分别为: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56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57
其中,Wobs表示障碍物的宽度;
步骤4,环境建模
步骤4.1,设在t0时刻,障碍物几何中心点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obs(t0),vobs(t0));
将车辆换道避碰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记为阶段S1和阶段S2,定义阶段S1为智能车辆从t0时刻开始,换道至左侧车道中心线后继续行驶,直到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超过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等于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61
的位置结束,定义阶段S2为从左侧车道上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超过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等于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62
的位置开始,到障碍物前方的原始车道中心线位置结束;
设立局部目标点,并计算局部目标点势能场的场强,计算过程如下:
步骤4.1.1,设任意时刻智能车辆的几何中心点的位置为路径点Pk,路径点Pk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k,vk),判断路径点Pk是否处于阶段S1
如果处于阶段S1,则进入步骤4.1.2;
如果不处于阶段S1,则进入步骤4.1.3;
步骤4.1.2,设在阶段S1中任意一个障碍物的几何中心点位置为第一动态位置PL1,第一动态位置PL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L1,vL1),在左侧车道中心线上选取第一局部目标点Pg1,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在地球坐标系上的坐标为(ug1,vg1),若障碍物为静止障碍物时,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63
vg1=vcl,若障碍物为动态障碍物时,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64
vg1=vcl,进入步骤4.1.4;
步骤4.1.3,设在阶段S2中任意一个障碍物的几何中心点位置为第二动态位置PL2,第二动态位置PL2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L2,vL2),取消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在原始车道中心线上设立第二局部目标点Pg2,第二局部目标点Pg2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为(ug2,vg2),若障碍物为静止障碍物时,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71
vg2=vcr,若障碍物为动态障碍物时,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72
vg2=vcr
步骤4.1.4,引入局部目标点Pgi,i或为1,或为2,计算局部目标点Pgi的势能场在路径点Pk处的场强Ugoali,i或为1,或为2,计算公式如下:
Ugoali=Agoal[(uk-ugi)2+(vk-vgi)2]
其中,Agoal为局部目标点势能场的场强系数;
步骤4.2,对步骤3得到的危险区域Adanger计算势能场场强,危险区域Adanger产生的势能场在路径点Pk处的场强Uobstacle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73
0<SD<SD0
其中,Aobstacle为危险区域势能场系数,SD0为危险区域的影响距离,SD为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到危险区域Adanger边界的最短距离;
步骤4.3,将智能车辆周边的道路车道线分成不可跨越车道线和可跨越车道线,且假设车道线是直线,道路车道线产生的势能场在路径点Pk处的场强Uroad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74
其中,Aroad为道路势能场系数,Lw为车道宽度,m1为不可跨越障碍物车道线的系数,m2为可跨越障碍物车道线的系数;
步骤4.4,将与局部目标点Pgi对应的在路径点Pk处的智能车辆周边环境综合势能场记为综合势能场,并将综合势能场的场强记为综合场强Ui,i或为1,或为2,其计算公式如下:
Ui=Uobstacle+Uroad+Ugoali
步骤5,避碰路径的生成
定义避碰路径如下:以智能车辆从原始车道开始向左侧车道换道时的几何中心点为起点、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到达第二局部目标点Pg2的位置为终点,由N个避碰路径点组成的避碰路径;
步骤5.1,计算综合场强Ui的负梯度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81
i或为1,或为2,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82
其中,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83
表示路径点Pk处综合场强Ui沿地球坐标系中u轴的变化率,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84
表示路径点Pk处综合场强Ui沿地球坐标系中v轴的变化率,i或为1,或为2;
将路径点Pk处的最快下降速度记为vki,i或为1,或为2,并令最快下降速度vki等于综合场强Ui的负梯度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85
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86
将最快下降速度vki单位化,得到单位最快下降速度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87
i或为1,或为2,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88
将路径点Pk的下一个相邻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k+1,用步长λ乘以单位最快下降速度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89
得出每次迭代前进的距离,并与路径点Pk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uk,vk)相加,迭代得到路径点Pk+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uk+1,vk+1),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91
步骤5.2,以智能车辆在避碰过程中到达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将避碰路径分成两段,分别记为避碰路径1和避碰路径2;将避碰路径1中任意一个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与路径点P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1m,路径点P处在与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对应的综合场强U1的综合势能场中,将避碰路径2中任意一个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与路径点P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2n,路径点P处在与第二局部目标点Pg2对应的综合场强U2的综合势能场中,其中α为避碰路径1中的路径点的序号,α=1,2,…,N1,m为避碰路径1中障碍物位置的序列号,m=1,2,…,N1,β为避碰路径2中的路径点的序号,β=1,2,…,N2,n为避碰路径2中障碍物位置的序列号,n=1,2,…,N2,N1+N2=N;
步骤5.3,避碰路径中N个路径点的计算
步骤5.3.1,避碰路径1中N1个路径点的计算
设路径点P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障碍物位置P1m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1m,v1m),将路径点P的下一个相邻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1α+1,将路径点P1α+1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1m+1,路径点P1a+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1α+1,v1α+1),按照步骤5.1的方法计算得到坐标(u1α+1,v1α+1),u1α+1和v1α+1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092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01
设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周期为T,障碍物位置P1m+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1m+1,v1m+1),u1m+1和v1m+1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02
v1m+1=vcl
记录路径点P1α+1,并计算路径点P1α+1与第一局部目标点Pg1之间的第一距离误差ΔS1,计算公式如下:
ΔS1=||P1α+1-Pg1||
若第一距离误差ΔS1小于或等于阈值ΔSmin,进入步骤5.3.2;
若第一距离误差ΔS1大于阈值ΔSmin,令P1α+1=Pk,P1m+1=PL1并返回步骤4.1.1;
步骤5.3.2,避碰路径2中N2个路径点的计算
设路径点P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障碍物位置P2n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2n,v2n),将路径点P的下一个相邻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2β+1,将与路径点P2β+1相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2n+1,路径点P2β+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2β+1,v2β+1),按照步骤5.1的方法计算得到坐标(u2β+1,v2β+1),u2β+1和v2β+1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03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11
设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周期为T,障碍物位置P2n+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2n+1,v2n+1),u2n+1和v2n+1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12
v2n+1=vcr
记录路径点P2β+1,并计算路径点P2β+1与第二局部目标点Pg2之间的第二距离误差ΔS2,计算公式如下:
ΔS2=||P2β+1-Pg2||
若第二距离误差ΔS2小于或等于阈值ΔSmin,进入步骤5.4;
若第二距离误差ΔS2大于阈值ΔSmin,令P2β+1=Pk,P2n+1=PL2,并返回步骤4.1.1;
步骤5.4,避碰队列设定
按照步骤5.3.1的方式,从避碰路径1的起点P11开始,计算得到避碰路径1中N1个路径点的位置,并将N1个路径点组成避碰路径1的避碰队列[P11,P12,…,P1α,,P1α+1…,P1N1],其中避碰路径1的起点P11为智能车辆在t0时刻的位置;
按照步骤5.3.2的方式,从避碰路径2的起点P21开始,计算得到避碰路径2中N2个路径点的位置,并将N2个路径点组成避碰路径2的避碰队列[P21,P22,…,P2β,,P2β+1,…,P2N2],其中避碰路径2的起点P21为步骤4.1.2中第一局部目标点Pg1的位置;
将避碰路径1的避碰队列[P11,P12,…,P1α,,P1α+1,…,P1N1]和避碰路径2的避碰队列[P21,P22,…,P2β,,P2β+1,…,P2N2]合并,得到一个完整的避碰队列P,P=[P11,P12,…,P,,P1α+1,…,P1N1,P21,P22,…,P2β,,P2β+1,…,P2N2];
步骤5.5,采用五次多项式对完整的避碰队列P中N个路径点进行拟合,得到五次多项式的系数和常数:包括五次多项式的五次项系数c0、五次多项式的四次项系数c1、五次多项式的三次项系数c2、五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c3、五次多项式的一次项系数c4和五次多项式的常数c5;将智能车辆避碰路径中的任意一个点记为Ppoly,Ppoly在地球坐标系中坐标记为(upoly,vpoly),(upoly,vpoly)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21
优选地,步骤所述智能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智能车辆的位置、智能车辆的纵向速度、智能车辆的纵向加速度、智能车辆的横向速度、智能车辆的航向角、智能车辆的长宽信息;智能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包括车道宽度、车道线类型、静态障碍物的位置、静态障碍物的长宽、动态障碍物的位置、动态障碍物的纵向速度、动态障碍物的纵向加速度、动态障碍物的长宽信息;
优选地,所述时间t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22
其中,Wego为障碍物的宽度,uobs为智能车辆的横向速度;
优选地,所述最短距离SD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在危险区域边界上取任意一点记为危险边界点Ps,画危险边界点Ps与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且将该连线与车辆坐标系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记为危险夹角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23
则危险边界点Ps的坐标为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24
最短距离SD的计算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障碍物矩形膨胀模型相比,本发明提出的障碍物椭圆膨胀区域所占车道空间更少,为车辆避碰路径的规划提供更多空间,更有利于实现路径的规划。
2、与参考文献3中的障碍物椭圆形虚拟膨胀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了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椭圆模型,并依据换道避碰纵向安全距离,计算膨胀椭圆模型的参数,量化了障碍物膨胀的形状与尺寸。该模型的参数根据车辆相对速度、航向角动态变化,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交通环境。
3、将障碍物虚拟膨胀模型与人工势场法结合,并利用五次多项式对路径点进行拟合优化,路径规划不仅实时性良好,且规划出的路径平滑且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整体流程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两个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向左侧换道避碰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几何中心与危险区域Adanger边界的最短距离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不同类型的车道线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局部目标点的选取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前方静态障碍物避碰场景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在静态障碍物场景中规划的避碰路径;
图10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前方动态障碍物避碰场景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在动态障碍物场景中规划的避碰路径;
图12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配套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的流程图,由该图可见,本发明避碰路径规划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智能车辆状态信息及周边环境信息的获取
通过智能车辆的车载传感器、定位系统和V2X系统获取智能车辆状态信息及周边环境信息;
所述智能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智能车辆的位置、智能车辆的纵向速度、智能车辆的纵向加速度、智能车辆的横向速度、智能车辆的航向角、智能车辆的长宽信息;智能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包括车道宽度、车道线类型、静态障碍物的位置、静态障碍物的长宽、动态障碍物的位置、动态障碍物的纵向速度、动态障碍物的纵向加速度、动态障碍物的长宽信息。
步骤2,参考坐标系的设定
以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为原点,以交通流方向为x轴、垂直于x轴的方向为y轴,设定车辆坐标系;
设智能车辆开始换道时刻为t0,以t0时刻智能车辆所在道路的最右侧边界为u轴,垂直于u轴的方向为v轴,设定地球坐标系;
将智能车辆在t0时刻所在的车道记为原始车道,原始车道的中心线在地球坐标系中的v轴坐标记为vcr;并将原始车道左侧相邻车道记为左侧车道,左侧车道的中心线在地球坐标系中的v轴坐标为vcl
将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u轴方向行驶的速度为纵向速度,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v轴方向行驶的速度为横向速度。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两个坐标系的示意图,由图2可见,车辆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的关系如下:
u=xsinθ+ycosθ
v=xsinθ+ycosθ
其中,θ表示智能车辆的初始航向角。
步骤3,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
将智能车辆前方静止物体称为静态障碍物,纵向速度小于智能车辆纵向速度的运动物体称为动态障碍物,静态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统称为障碍物,进行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
步骤3.1,将智能车辆的车身形状简化为矩形,并将该矩形的四个角分别记为智能车辆左前角PLF、智能车辆右前角PRF、智能车辆左后角PLR和智能车辆右后角PRR,在t0时刻智能车辆左前角PLF、智能车辆右前角PRF、智能车辆左后角PLR和智能车辆右后角PRR在车辆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51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52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53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54
其中,θ表示智能车辆的初始航向角,Lego为智能车辆车身长度,Wego为智能车辆车身宽度。
步骤3.2,设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u轴方向行驶的距离为纵向距离,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v轴方向行驶的距离为横向距离。
设智能车辆前方有障碍物,智能车辆在t0时刻开始向左侧车道换道,且经过t时间后智能车辆右前角PRF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将t0时刻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与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记为换道初始纵向安全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61
其计算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62
其中,Lobs为障碍物的长度,vobs为障碍物的纵向速度,aobs为障碍物的纵向加速度,vego为智能车辆的纵向速度,aego为智能车辆的纵向加速度。
所述时间t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63
其中,Wego为障碍物的宽度,uobs为智能车辆的横向速度。
将智能车辆右前角PRF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与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记为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64
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65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66
步骤3.3,设t0时刻障碍物几何中心点在车辆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为(x0,y0),将障碍物的形状简化为矩形,使用该矩形的外接椭圆对障碍物进行虚拟膨胀,该外接椭圆划定的区域即为虚拟膨胀后的障碍物所占用的道路范围,并记为危险区域Adanger,其中,外接椭圆的长轴σ1和外接椭圆的短轴σ2的计算式分别为: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67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68
其中,Wobs表示障碍物的宽度。
图3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向左侧换道避碰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模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θ=15度,x0=15,y0=2,σ1=15,σ2=2,Lobs=3米,Wobs=2米,Lego=3米,Wego=2米。
步骤4,环境建模
步骤4.1,设在t0时刻,障碍物几何中心点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obs(t0),vobs(t0))。
将车辆换道避碰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记为阶段S1和阶段S2,定义阶段S1为智能车辆从t0时刻开始,换道至左侧车道中心线后继续行驶,直到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超过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等于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71
的位置结束,定义阶段S2为从左侧车道上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超过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等于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72
的位置开始,到障碍物前方的原始车道中心线位置结束。
设立局部目标点,并计算局部目标点势能场的场强,计算过程如下:
步骤4.1.1,设任意时刻智能车辆的几何中心点的位置为路径点Pk,路径点Pk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k,vk),判断路径点Pk是否处于阶段S1
如果处于阶段S1,则进入步骤4.1.2;
如果不处于阶段S1,则进入步骤4.1.3。
步骤4.1.2,设在阶段S1中任意一个障碍物的几何中心点位置为第一动态位置PL1,第一动态位置PL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L1,vL1),在左侧车道中心线上选取第一局部目标点Pg1,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在地球坐标系上的坐标为(ug1,vg1),若障碍物为静止障碍物时,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73
vg1=vcl,若障碍物为动态障碍物时,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74
vg1=vcl,进入步骤4.1.4。
步骤4.1.3,设在阶段S2中任意一个障碍物的几何中心点位置为第二动态位置PL2,第二动态位置PL2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L2,vL2),取消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在原始车道中心线上设立第二局部目标点Pg2,第二局部目标点Pg2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为(ug2,vg2),若障碍物为静止障碍物时,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81
vg2=vcr,若障碍物为动态障碍物时,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82
vg2=vcr
步骤4.1.4,引入局部目标点Pgi,i或为1,或为2,计算局部目标点Pgi的势能场在路径点Pk处的场强Ugoali,i或为1,或为2,计算公式如下:
Ugoali=Agoal[(uk-ugi)2+(vk-vgi)2]
其中,Agoal为局部目标点势能场的场强系数。
步骤4.2,对步骤3得到的危险区域Adanger计算势能场场强,危险区域Adanger产生的势能场在路径点Pk处的场强Uobstacle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83
0<SD<SD0
其中,Aobstacle为危险区域势能场系数,SD0为危险区域的影响距离;SD为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到危险区域Adanger边界的最短距离。
所述最短距离SD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在危险区域Adanger边界上取任意一点记为危险边界点Ps,画危险边界点Ps与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且将该连线与车辆坐标系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记为危险夹角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84
危险夹角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85
的取值范围是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86
则危险边界点Ps的坐标为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87
最短距离SD的计算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88
步骤4.3,将智能车辆周边的道路车道线分成不可跨越车道线和可跨越车道线,且假设车道线是直线,道路车道线产生的势能场在路径点Pk处的场强Uroad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91
其中,Aroad为道路势能场系数,Lw为车道宽度,m1为不可跨越障碍物车道线的系数,m2为可跨越障碍物车道线的系数。
步骤4.4,将与局部目标点Pgi对应的在路径点Pk处的智能车辆周边环境综合势能场记为综合势能场,并将综合势能场的场强记为综合场强Ui,i或为1,或为2,其计算公式如下:
Ui=Uobstacle+Uroad+Ugoali
图5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几何与危险区域Adanger边界的最短距离示意图,展示了通过上述步骤将障碍物进行虚拟膨胀后的效果图,椭圆形的膨胀区域尺寸随着智能车辆的航向角、智能车辆与障碍物的相对速度、智能车辆的尺寸以及障碍物的尺寸确定,其膨胀区域范围是动态变化的。
图6是本实施例不同类型的车道线示意图,展示了道路中实线和虚线两种不同的车道线类型,实线代表不可跨越车道线,虚线表示可跨越车道线。
图7是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局部目标点的选取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m1=0.8,m2=0.2,Aobstacle=12,SD0=0.02,Lw=4米,Aroad=2,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192
步骤5,避碰路径的生成
定义避碰路径如下:以智能车辆从原始车道开始向左侧车道换道时的几何中心点为起点、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到达第二局部目标点Pg2的位置为终点,由N个避碰路径点组成的避碰路径。
步骤5.1,计算综合场强Ui的负梯度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1
i或为1,或为2,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2
其中,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3
表示路径点Pk处综合场强Ui沿地球坐标系中u轴的变化率,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4
表示路径点Pk处综合场强Ui沿地球坐标系中v轴的变化率,i或为1,或为2。
将路径点Pk处的最快下降速度记为vki,i或为1,或为2,并令最快下降速度vki等于综合场强Ui的负梯度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5
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6
将最快下降速度vki单位化,得到单位最快下降速度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7
i或为1,或为2,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8
将路径点Pk的下一个相邻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k+1,用步长λ乘以单位最快下降速度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9
得出每次迭代前进的距离,并与路径点Pk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uk,vk)相加,迭代得到路径点Pk+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uk+1,vk+1),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010
在本实施例中,步长λ=0.1。
步骤5.2,以智能车辆在避碰过程中到达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将避碰路径分成两段,分别记为避碰路径1和避碰路径2;将避碰路径1中任意一个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与路径点P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1m,路径点P处在与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对应的综合场强U1的综合势能场中,将避碰路径2中任意一个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与路径点P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2n,路径点P处在与第二局部目标点Pg2对应的综合场强U2的综合势能场中,其中α为避碰路径1中的路径点的序号,α=1,2,…,N1,m为避碰路径1中障碍物位置的序列号,m=1,2,…,N1,β为避碰路径2中的路径点的序号,β=1,2,…,N2,n为避碰路径2中障碍物位置的序列号,n=1,2,…,N2,N1+N2=N。
步骤5.3,避碰路径中N个路径点的计算
步骤5.3.1,避碰路径1中N1个路径点的计算
设路径点P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障碍物位置P1m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1m,v1m),将路径点P的下一个相邻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1α+1,将路径点P1α+1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1m+1,路径点P1α+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1α+1,v1a+1),按照步骤5.1的方法计算得到坐标(u1α+1,v1α+1),u1α+1和v1α+1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11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12
设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周期为T,障碍物位置P1m+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1m+1,v1m+1),u1m+1和v1m+1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21
v1m+1=vcl
记录路径点P1α+1,并计算路径点Pla+1与第一局部目标点Pg1之间的第一距离误差ΔS1,计算公式如下:
ΔS1=||P1α+1-Pg1||
若第一距离误差ΔS1小于或等于阈值ΔSmin,进入步骤5.3.2;
若第一距离误差ΔS1大于阈值ΔSmin,令P1α+1=Pk,P1m+1=PL1并返回步骤4.1.1。
在本实施例中,阈值ΔSmin=0.05。
步骤5.3.2,避碰路径2中N2个路径点的计算
设路径点P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障碍物位置P2n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2n,v2n),将路径点P的下一个相邻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2β+1,将与路径点P2β+1相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2n+1,路径点P2β+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2β+1,v2β+1),按照步骤5.1的方法计算得到坐标(u2β+1,v2β+1),u2β+1和v2β+1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22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23
设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周期为T,障碍物位置P2n+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2n+1,v2n+1),u2n+1和v2n+1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31
v2n+1=vcr
记录路径点P2β+1,并计算路径点P2β+1与第二局部目标点Pg2之间的第二距离误差ΔS2,计算公式如下:
ΔS2=||P2β+1-Pg2||
若第二距离误差ΔS2小于或等于阈值ΔSmin,进入步骤5.4;
若第二距离误差ΔS2大于阈值ΔSmin,令P2β+1=Pk,P2n+1=PL2,并返回步骤4.1.1。
步骤5.4,避碰队列设定
按照步骤5.3.1的方式,从避碰路径1的起点P11开始,计算得到避碰路径1中N1个路径点的位置,并将N1个路径点组成避碰路径1的避碰队列[P11,P12,…,P1α,,P1α+1,…,P1N1],其中避碰路径1的起点P11为智能车辆在t0时刻的位置。
按照步骤5.3.2的方式,从避碰路径2的起点P21开始,计算得到避碰路径2中N2个路径点的位置,并将N2个路径点组成避碰路径2的避碰队列[P21,P22,…,P2β,,P2β+1,…,P2N2],其中避碰路径2的起点P21为步骤4.1.2中第一局部目标点Pg1的位置。
将避碰路径1的避碰队列[P11,P12,…,P1α,,P1α+1,…,P1N1]和避碰路径2的避碰队列[P21,P22,…,P2β,,P2β+1,…,P2N2]合并,得到一个完整的避碰队列P,P=[P11,P12,…,P1α,,P1α+1,…,P1N1,P21,P22,…,P,,P2β+1,…,P2N2]。
步骤5.5,采用五次多项式对完整的避碰队列P中N个路径点进行拟合,得到五次多项式的系数和常数:包括五次多项式的五次项系数c0、五次多项式的四次项系数c1、五次多项式的三次项系数c2、五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c3、五次多项式的一次项系数c4和五次多项式的常数c5;将智能车辆避碰路径中的任意一个点记为Ppoly,Ppoly在地球坐标系中坐标记为(upoly,vpoly),(upoly,vpoly)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3488119460000241
至此,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结束。
为了实现该方法,还配套在智能车辆上安装了一个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系统,具体见图12。由图12可见,该系统包括环境感知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所述环境感知模块对车载传感器、定位系统和V2X系统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获取智能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和智能车辆自身的状态信息,周边环境信息包括车道宽度、车道线类型、静态障碍物的位置、静态障碍物的长宽、动态障碍物的位置、动态障碍物的纵向速度、动态障碍物的纵向加速度、动态障碍物的长宽信息,智能车辆自身的状态信息包括智能车辆的位置、智能车辆的纵向速度、智能车辆的纵向加速度、智能车辆的横向速度、智能车辆的航向角、智能车辆的长宽,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路径规划模块;所述路径规划模块包括坐标系设定、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环境建模和路径生成策略,其中,步骤1在环境感知模块完成的,步骤2、步骤3、步骤4和步骤5在路径规划模块完成。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在Matlab环境下搭建了静态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两种场景进行验证。
一、静态障碍物场景
图8给出了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前方静态障碍物避碰场景,在该静态障碍物避碰场景中,道路是直的,并由可跨越车道线和不可跨越车道线组成。智能车辆以10m/s的速度沿着车流方向行驶,智能车辆前方15m处出现了一个静止障碍物,椭圆形区域为虚拟膨胀后的障碍物所占道路范围,属于危险区域。图9给出了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在静态障碍物场景中规划的避碰路径,从图9中可以看出,智能车辆在静态场景中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路径规划,能够成功避开障碍物。
二、动态障碍物场景
图10给出了本实施例智能车辆前方动态障碍物避碰场景,在该动态障碍物避碰场景中,智能车辆以10m/s的速度沿着车流方向行驶,障碍物以5m/s的速度沿着原车道向前行驶,智能车辆换道初始时刻与动态障碍物相距15m,椭圆形区域为虚拟膨胀后的障碍物危险区域,该危险区域随着障碍物一起向前移动。图11给出了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辆在动态障碍物场景中的避碰路径,从该图可见,智能车辆在动态场景中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路径规划,能够成功避开障碍物。

Claims (4)

1.一种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智能车辆状态信息及周边环境信息的获取
通过智能车辆的车载传感器、定位系统和V2X系统获取智能车辆状态信息及周边环境信息;
步骤2,参考坐标系的设定
以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为原点,以交通流方向为x轴、垂直于x轴的方向为y轴,设定车辆坐标系;
设智能车辆开始换道时刻为t0,以t0时刻智能车辆所在道路的最右侧边界为u轴,垂直于u轴的方向为v轴,设定地球坐标系;
将智能车辆在t0时刻所在的车道记为原始车道,原始车道的中心线在地球坐标系中的v轴坐标记为vcr;并将原始车道左侧相邻车道记为左侧车道,左侧车道的中心线在地球坐标系中的v轴坐标为vcl
将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u轴方向行驶的速度为纵向速度,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v轴方向行驶的速度为横向速度;
步骤3,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
将智能车辆前方静止物体称为静态障碍物,纵向速度小于智能车辆纵向速度的运动物体称为动态障碍物,静态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统称为障碍物,进行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
步骤3.1,将智能车辆的车身形状简化为矩形,并将该矩形的四个角分别记为智能车辆左前角PLF、智能车辆右前角PRF、智能车辆左后角PLR和智能车辆右后角PRR,在t0时刻智能车辆左前角PLF、智能车辆右前角PRF、智能车辆左后角PLR和智能车辆右后角PRR在车辆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如下:
PLF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11
PRF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21
PLR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22
PRR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23
其中,θ表示智能车辆的初始航向角,Lego为智能车辆车身长度,Wego为智能车辆车身宽度;
步骤3.2,设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u轴方向行驶的距离为纵向距离,智能车辆沿着地球坐标系v轴方向行驶的距离为横向距离;
设智能车辆前方有障碍物,智能车辆在t0时刻开始向左侧车道换道,且经过t时间后智能车辆右前角PRF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将t0时刻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与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记为换道初始纵向安全距离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28
其计算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24
其中,Lobs为障碍物的长度,vobs为障碍物的纵向速度,aobs为障碍物的纵向加速度,vego为智能车辆的纵向速度,aego为智能车辆的纵向加速度;
将智能车辆右前角PRF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与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记为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25
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26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27
步骤3.3,设t0时刻障碍物几何中心点在车辆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为(x0,y0),将障碍物的形状简化为矩形,使用该矩形的外接椭圆对障碍物进行虚拟膨胀,该外接椭圆划定的区域即为虚拟膨胀后的障碍物所占用的道路范围,并记为危险区域Adanger,其中,外接椭圆的长轴σ1和外接椭圆的短轴σ2的计算式分别为: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31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32
其中,Wobs表示障碍物的宽度;
步骤4,环境建模
步骤4.1,设在t0时刻,障碍物几何中心点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obs(t0),vobs(t0));
将车辆换道避碰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记为阶段S1和阶段S2,定义阶段S1为智能车辆从t0时刻开始,换道至左侧车道中心线后继续行驶,直到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超过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等于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34
的位置结束,定义阶段S2为从左侧车道上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超过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纵向距离等于临界纵向距离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33
的位置开始,到障碍物前方的原始车道中心线位置结束;
设立局部目标点,并计算局部目标点势能场的场强,计算过程如下:
步骤4.1.1,设任意时刻智能车辆的几何中心点的位置为路径点Pk,路径点Pk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k,vk),判断路径点Pk是否处于阶段S1
如果处于阶段S1,则进入步骤4.1.2;
如果不处于阶段S1,则进入步骤4.1.3;
步骤4.1.2,设在阶段S1中任意一个障碍物的几何中心点位置为第一动态位置PL1,第一动态位置PL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L1,vL1),在左侧车道中心线上选取第一局部目标点Pg1,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在地球坐标系上的坐标为(ug1,vg1),若障碍物为静止障碍物时,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41
若障碍物为动态障碍物时,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42
vg1=vcl,进入步骤4.1.4;
步骤4.1.3,设在阶段S2中任意一个障碍物的几何中心点位置为第二动态位置PL2,第二动态位置PL2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L2,vL2),取消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在原始车道中心线上设立第二局部目标点Pg2,第二局部目标点Pg2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为(ug2,vg2),若障碍物为静止障碍物时,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43
vg2=vcr,若障碍物为动态障碍物时,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44
vg2=vcr
步骤4.1.4,引入局部目标点Pgi,i或为1,或为2,计算局部目标点Pgi的势能场在路径点Pk处的场强Ugoali,i或为1,或为2,计算公式如下:
Ugoali=Agoal[(uk-ugi)2+(vk-vgi)2]
其中,Agoal为局部目标点势能场的场强系数;
步骤4.2,对步骤3得到的危险区域Adanger计算势能场场强,危险区域Adanger产生的势能场在路径点Pk处的场强Uobstacle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45
其中,Aobstacle为危险区域势能场系数,SD0为危险区域的影响距离,SD为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到危险区域Adanger边界的最短距离;
步骤4.3,将智能车辆周边的道路车道线分成不可跨越车道线和可跨越车道线,且假设车道线是直线,道路车道线产生的势能场在路径点Pk处的场强Uroad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51
其中,Aroad为道路势能场系数,Lw为车道宽度,m1为不可跨越障碍物车道线的系数,m2为可跨越障碍物车道线的系数;
步骤4.4,将与局部目标点Pgi对应的在路径点Pk处的智能车辆周边环境综合势能场记为综合势能场,并将综合势能场的场强记为综合场强Ui,i或为1,或为2,其计算公式如下:
Ui=Uobstacle+Uroad+Ugoali
步骤5,避碰路径的生成
定义避碰路径如下:以智能车辆从原始车道开始向左侧车道换道时的几何中心点为起点、智能车辆几何中心点到达第二局部目标点Pg2的位置为终点,由N个避碰路径点组成的避碰路径;
步骤5.1,计算综合场强Ui的负梯度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57
i或为1,或为2,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52
其中,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53
表示路径点Pk处综合场强Ui沿地球坐标系中u轴的变化率,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54
表示路径点Pk处综合场强Ui沿地球坐标系中v轴的变化率,i或为1,或为2;
将路径点Pk处的最快下降速度记为vki,i或为1,或为2,并令最快下降速度vki等于综合场强Ui的负梯度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55
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56
将最快下降速度vki单位化,得到单位最快下降速度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61
i或为1,或为2,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62
将路径点Pk的下一个相邻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k+1,用步长λ乘以单位最快下降速度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63
得出每次迭代前进的距离,并与路径点Pk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uk,vk)相加,迭代得到路径点Pk+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uk+1,vk+1),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64
步骤5.2,以智能车辆在避碰过程中到达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将避碰路径分成两段,分别记为避碰路径1和避碰路径2;将避碰路径1中任意一个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与路径点P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1m,路径点P处在与第一局部目标点Pg1对应的综合场强U1的综合势能场中,将避碰路径2中任意一个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与路径点P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2n,路径点P处在与第二局部目标点Pg2对应的综合场强U2的综合势能场中,其中α为避碰路径1中的路径点的序号,α=1,2,…,N1,m为避碰路径1中障碍物位置的序列号,m=1,2,…,N1,β为避碰路径2中的路径点的序号,β=1,2,…,N2,n为避碰路径2中障碍物位置的序列号,n=1,2,…,N2,N1+N2=N;
步骤5.3,避碰路径中N个路径点的计算
步骤5.3.1,避碰路径1中N1个路径点的计算
设路径点P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障碍物位置P1m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1m,v1m),将路径点P的下一个相邻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1α+1,将路径点P1α+1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1m+1,路径点P1α+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1a+1,v1α+1),按照步骤5.1的方法计算得到坐标(u1α+1,v1α+1),u1a+1和v1α+1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71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72
设智能车辆路避碰路径规划周期为T,障碍物位置P1m+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1m+1,v1m+1),u1m+1和v1m+1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73
v1m+1=vcl
记录路径点P1α+1,并计算路径点P1α+1与第一局部目标点Pg1之间的第一距离误差ΔS1,计算公式如下:
ΔS1=||P1α+1-Pg1||
若第一距离误差ΔS1小于或等于阈值ΔSmin,进入步骤5.3.2;
若第一距离误差ΔS1大于阈值ΔSmin,令P1α+1=Pk,P1m+1=PL1并返回步骤4.1.1;
步骤5.3.2,避碰路径2中N2个路径点的计算
设路径点P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v),障碍物位置P2n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2n,v2n),将路径点P的下一个相邻路径点记为路径点P2β+1,将与路径点P2β+1相对应的障碍物位置记为障碍物位置P2n+1,路径点P2β+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2β+1,v2β+1),按照步骤5.1的方法计算得到坐标(u2β+1,v2β+1),u2β+1和v2β+1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81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82
设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周期为T,障碍物位置P2n+1在地球坐标系中的坐标为(u2n+1,v2n+1),u2n+1和v2n+1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83
v2n+1=vcr
记录路径点P2β+1,并计算路径点P2β+1与第二局部目标点Pg2之间的第二距离误差ΔS2,计算公式如下:
ΔS2=||P2β+1-Pg2||
若第二距离误差ΔS2小于或等于阈值ΔSmin,进入步骤5.4;
若第二距离误差ΔS2大于阈值ΔSmin,令P2β+1=Pk,P2n+1=PL2,并返回步骤4.1.1:
步骤5.4,避碰队列设定
按照步骤5.3.1的方式,从避碰路径1的起点P11开始,计算得到避碰路径1中N1个路径点的位置,并将N1个路径点组成避碰路径1的避碰队列[P11,P12,…,P,P1α+1,…,P1N1],其中避碰路径1的起点P11为智能车辆在t0时刻的位置;
按照步骤5.3.2的方式,从避碰路径2的起点P21开始,计算得到避碰路径2中N2个路径点的位置,并将N2个路径点组成避碰路径2的避碰队列[P21,P22,…,P,,P2β+1,…,P2N2],其中避碰路径2的起点P21为步骤4.1.2中第一局部目标点Pg1的位置;
将避碰路径1的避碰队列[P11,P12,…,P,P1α+1,…,P1N1]和避碰路径2的避碰队列[P21,P22,…,P,P2β+1,…,P2N2]合并,得到一个完整的避碰队列P,P=[P11,P12,…,P,P1α+1,…,P1N1,P21,P22,…,P,,P2β+1,…,P2N2];
步骤5.5,采用五次多项式对完整的避碰队列P中N个路径点进行拟合,得到五次多项式的系数和常数:包括五次多项式的五次项系数c0、五次多项式的四次项系数c1、五次多项式的三次项系数c2、五次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c3、五次多项式的一次项系数c4和五次多项式的常数c5;将智能车辆避碰路径中的任意一个点记为Ppoly,Ppoly在地球坐标系中坐标记为(upoly,vpoly),(upoly,vpoly)满足下式: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0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车辆状态信息包括智能车辆的位置、智能车辆的纵向速度、智能车辆的纵向加速度、智能车辆的横向速度、智能车辆的航向角、智能车辆的长宽信息;智能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包括车道宽度、车道线类型、静态障碍物的位置、静态障碍物的长宽、动态障碍物的位置、动态障碍物的纵向速度、动态障碍物的纵向加速度、动态障碍物的长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t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101
其中,Wego为障碍物的宽度,uobs为智能车辆的横向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短距离SD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在危险区域Adanger边界上取任意一点记为危险边界点Ps,画危险边界点Ps与障碍物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且将该连线与车辆坐标系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记为危险夹角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102
危险夹角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103
的取值范围是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104
则危险边界点Ps的坐标为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105
最短距离SD的计算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88119450000106
CN202210097102.4A 2022-01-25 2022-01-25 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Active CN114610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7102.4A CN114610016B (zh) 2022-01-25 2022-01-25 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7102.4A CN114610016B (zh) 2022-01-25 2022-01-25 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0016A true CN114610016A (zh) 2022-06-10
CN114610016B CN114610016B (zh) 2024-04-05

Family

ID=8185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7102.4A Active CN114610016B (zh) 2022-01-25 2022-01-25 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001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3793A (zh) * 2022-09-14 2022-10-14 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障碍物膨胀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29612A (zh) * 2022-12-19 2023-01-20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避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73196A (zh) * 2023-03-16 2023-04-18 中国科学院大学 无人驾驶车辆的异形圈防碰撞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448134A (zh) * 2023-03-29 2023-07-18 清华大学 基于风险场与不确定分析的车辆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6465427A (zh) * 2023-06-20 2023-07-2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时空风险量化的智能车辆换道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CN117341683A (zh) * 2023-12-04 2024-01-05 苏州观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目标识别的车辆动态轨迹拟合避障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323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深圳市靖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无人自行车的人工势场路径规划法
CN110286681A (zh) * 2019-07-05 2019-09-2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变曲率弯道的动态自动驾驶换道轨迹规划方法
CN110550029A (zh) * 2019-08-12 2019-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障碍物避让方法及装置
CN112109704A (zh) * 2020-09-22 2020-12-22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精准轨迹预测的车辆避撞动态安全路径规划方法
CN113848914A (zh) * 2021-09-28 2021-12-28 福州大学 动态环境下碰撞系数人工势场法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323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深圳市靖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无人自行车的人工势场路径规划法
CN110286681A (zh) * 2019-07-05 2019-09-2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变曲率弯道的动态自动驾驶换道轨迹规划方法
CN110550029A (zh) * 2019-08-12 2019-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障碍物避让方法及装置
CN112109704A (zh) * 2020-09-22 2020-12-22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精准轨迹预测的车辆避撞动态安全路径规划方法
CN113848914A (zh) * 2021-09-28 2021-12-28 福州大学 动态环境下碰撞系数人工势场法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乙万;黄智;: "基于动态虚拟障碍物的智能车辆局部路径规划方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1, 25 January 2013 (2013-01-25) *
孔慧芳等: "Path planning for collision based on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with Vehicle Dimension Constraint", 《第41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 25 July 2022 (2022-07-25) *
孔慧芳等: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智能车辆避撞路径规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 May 2023 (2023-05-31)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3793A (zh) * 2022-09-14 2022-10-14 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障碍物膨胀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83793B (zh) * 2022-09-14 2022-12-23 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障碍物膨胀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29612A (zh) * 2022-12-19 2023-01-20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避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73196A (zh) * 2023-03-16 2023-04-18 中国科学院大学 无人驾驶车辆的异形圈防碰撞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448134A (zh) * 2023-03-29 2023-07-18 清华大学 基于风险场与不确定分析的车辆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6448134B (zh) * 2023-03-29 2023-11-07 清华大学 基于风险场与不确定分析的车辆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6465427A (zh) * 2023-06-20 2023-07-2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时空风险量化的智能车辆换道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CN116465427B (zh) * 2023-06-20 2023-09-08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时空风险量化的智能车辆换道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CN117341683A (zh) * 2023-12-04 2024-01-05 苏州观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目标识别的车辆动态轨迹拟合避障方法及系统
CN117341683B (zh) * 2023-12-04 2024-04-23 苏州观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目标识别的车辆动态轨迹拟合避障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0016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10016B (zh) 基于障碍物动态虚拟膨胀的智能车辆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US11851050B2 (en) Collision prediction and avoidance for vehicles
CN110298122B (zh) 基于冲突消解的无人驾驶车辆城市交叉口左转决策方法
CN107702716B (zh) 一种无人驾驶路径规划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9669461B (zh) 一种复杂工况下自动驾驶车辆决策系统及其轨迹规划方法
US11774975B2 (en) Collision zone detection for vehicles
CN112193244B (zh) 基于线性约束的自动驾驶车辆运动规划方法
US20210053561A1 (en) Collision prediction and avoidance for vehicles
US11433885B1 (en) Collision detection for vehicles
EP4034440A1 (en) Blocking object avoidance
CN112810630B (zh) 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3359757A (zh) 一种改进型混合a*算法的无人驾驶车辆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方法
CN112955358A (zh) 轨迹生成
US20210325197A1 (en)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EP3794573B1 (en) Navigating congested environments with risk level sets
CN112965476A (zh) 一种基于多窗口抽样的高速无人车轨迹规划系统及方法
US11801864B1 (en) Cost-based action determination
CN114987461A (zh) 一种多车复杂交通环境下的智能客车动态变道轨迹规划方法
WO2022228358A1 (zh) 一种自动驾驶避障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6465427B (zh) 一种基于时空风险量化的智能车辆换道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CN115489548A (zh) 智能汽车园区道路路径规划方法
CN115140048A (zh) 一种自动驾驶行为决策与轨迹规划模型与方法
CN114889643A (zh) 一种运动障碍物的三元素自主避障方法
CN115476874A (zh) 车辆控制设备、包括车辆控制设备的系统及车辆控制方法
CN112762950B (zh) 基于人工势场引导的Hybrid A*自主泊车路径规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