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7906A -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 Google Patents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7906A
CN114607906A CN202210405405.8A CN202210405405A CN114607906A CN 114607906 A CN114607906 A CN 114607906A CN 202210405405 A CN202210405405 A CN 202210405405A CN 114607906 A CN114607906 A CN 114607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iece
quick
reset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54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翰军
周圣武
郑春光
江伟鑫
张海林
陈贤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z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z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z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z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54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79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7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7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1Allowing quick release of th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拆座及快拆组件,涉及摄影配件技术领域,快拆座用于配合连接快拆件,快拆座包括底座、驱动件、卡接件、触控件及复位组件。驱动件包括相连接的凸轮和驱动本体,凸轮转动连接于底座。卡接件和触控件皆滑动连接于底座。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和第三复位件,第一复位件连接底座和驱动本体,第二复位件连接底座和卡接件,第三复位件连接底座和触控件。快拆件能够抵压触控件,以使触控件控制卡接件卡接锁紧快拆件。用户可以手推驱动件,使驱动件带动凸轮转动,第二复位件带动卡接件解锁快拆件。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快拆件与快拆座的拆装快速方便,拍摄设备在支架等安装位更换方便,用户体验感好。

Description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背景技术
手机和相机等拍摄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习惯于使用这些拍摄设备拍摄记录生活。为了使摄影更方便,人们通常将拍摄设备安装在特定的支架上使用,便于固定拍摄设备的位置,以拍摄出效果更好的作品。为了便于将拍摄设备在支架上拆装,通常将一个中间件安装在拍摄设备上,再将中间件使用螺丝与支架螺纹连接,这种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拍摄设备在支架上拆装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拍摄设备通过螺纹在支架上拆装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拆座,包括:
一种快拆座,用于配合连接快拆件,所述快拆座包括:
底座;
驱动件,包括相连接的凸轮和驱动本体,所述凸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卡接件,与所述底座形成装配空间,所述卡接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以调节所述装配空间的尺寸,使得所述快拆件能够拆装于所述装配空间;
触控件,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复位件和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驱动本体,所述第三复位件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触控件;
所述驱动本体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活动而带动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所述第一复位件积蓄第一复位力;在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时,所述卡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三复位件能够释放第三复位力而驱使所述触控件卡接于所述卡接件,所述快拆座能够与快拆件分离;
所述触控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与所述卡接件分离,所述第三复位件积蓄所述第三复位力,所述第一复位件释放所述第一复位力而驱使所述驱动本体带动所述凸轮反向转动,所述卡接件沿第二方向移动而锁紧快拆件,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方向相反。
上述快拆座可安装在支架等安装位,快拆件可连接拍摄设备。当需要将拍摄设备安装在支架等安装位上时,可以将快拆件抵压触控件,驱使触控件滑动,凸轮驱使卡接件锁紧快拆件。当需要拆卸拍摄设备时,可以手推驱动本体,驱使驱动本体活动,驱动本体带动凸轮转动,第二复位件驱使卡接件滑动解锁,快拆件能够与快拆座分离。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快拆件与快拆座的拆装快速方便,拍摄设备在支架等安装位更换方便,用户体验感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被动齿轮连接所述凸轮,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驱动本体啮合,以使所述驱动本体在相对所述底座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被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本体,所述驱动本体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活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齿轮往复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本体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且所述驱动本体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本体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来回滑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齿轮往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底座外部,所述驱动本体位于所述底座外部的部位能够受到外力作用,驱使所述驱动本体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驱动本体带动所述传动齿轮往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凸轮,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底座外部,所述驱动本体位于所述底座外部的部位能够受到外力作用,以使所述驱动本体带动所述凸轮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面和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卡接件包括相连接的卡接本体和滑动本体,所述滑动本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卡接本体包括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形成所述装配空间;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时,所述滑动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移动,所述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增,所述快拆件能够置于所述装配空间或者对所述快拆件解锁;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反向转动时,所述滑动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移动,所述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减,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能够卡接锁紧所述快拆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皆为卡槽,当两个所述卡槽靠近时,两个所述卡槽能够同时卡接锁紧所述快拆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连接所述卡接件及所述底座;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复位件能够释放第二复位力而驱使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退让空间移动;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反向转动时,所述凸轮抵压所述卡接件,驱使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卡接件驱使所述第二复位件积蓄所述第二复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连接所述卡接件及所述底座;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时,所述凸轮抵压所述卡接件而驱使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卡接件驱使所述第二复位件积蓄第二复位力;
所述第二复位件能够释放所述第二复位力而带动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与所述触控件中的一者开设有卡接槽,另一者包括卡接凸缘,所述卡接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使所述第三复位件释放所述第三复位力而驱使所述触控件滑动,所述卡接凸缘滑入所述卡接槽配合卡接;所述触控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使所述卡接凸缘与所述卡接槽相互分离,所述第三复位件积蓄所述第三复位力,所述第一复位件释放所述第一复位力而驱使所述卡接件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使所述卡接凸缘与所述卡接槽错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及所述第三复位件皆为弹性件,所述第一复位力、所述第二复位力及所述第三复位力皆为弹性力;或者,所述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及所述第三复位件皆皆包括两个磁吸件,所述第一复位力、所述第二复位力及所述第三复位力皆为各自的两个所述磁吸件之间产生的磁性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快拆组件,包括快拆件以及上述的快拆座,所述快拆件能够抵压所述触控件,以使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快拆件;所述驱动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活动,以驱使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快拆件分离解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快拆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快拆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快拆座一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快拆座一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快拆座处于解锁状态时快拆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快拆座处于解锁状态时快拆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快拆座处于解锁状态时触控件与卡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快拆座处于锁紧状态时触控件与卡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快拆座处于锁紧状态时快拆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快拆座的驱动本体拨动之后且滑动本体未移动之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快拆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快拆座处于解锁状态时快拆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快拆座处于解锁状态时快拆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快拆座处于锁紧状态时快拆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快拆座处于锁紧状态时快拆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快拆组件;
1、快拆座;
11、底座;111、座体;1111、第三表面;1112、第四表面;1113、第一螺纹孔;1114、卡接凸座;1115、第一卡槽;1116、容置槽;1117、第一固定座;1118、第二固定座;1119、安装通孔;1120、固定柱;111a、第三固定座;111b、限位柱;112、面盖;1121、连接通孔;1122、连接凸座;1123、第二螺纹孔;1124、触控通孔;1125、限位凸座;1126、安装面;113、安装螺丝;
12、卡接件;121、卡接本体;1211、第二卡槽;122、滑动本体;1221、中空孔;1222、卡接槽;1223、U形槽;1224、退让空间;
13、驱动件;131、驱动本体;1311、安装柱;1312、按键;1313、齿条;1314、导向柱;1315、齿牙;132、凸轮;1321、导向槽;133、被动齿轮;134、传动齿轮;
14、触控件;141、卡接凸缘;142、安装槽;
15、复位组件;151、第一复位件;152、第二复位件;153、第三复位件;
2、快拆件;21、第一表面;22、第二表面;23、安装孔;24、第一凸缘;25、第二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发明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参考图1,图1示出了一种快拆组件100,该快拆组件100包括快拆座1和快拆件2,快拆座1与快拆件2可拆卸卡接。其中,快拆座1用于安装在支架或桌面等安装位上,快拆件2用于连接诸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相机等拍摄设备,通过快拆座1与快拆件2的可拆卸卡接,使得拍摄设备在不脱离快拆件2且快拆座1在不脱离安装位的情况下,拍摄设备依然能够在安装位上快速拆装,省时省力,便于用户在安装位更换拍摄设备以进行拍摄。
参考图1和图2,快拆件2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第一表面21可以被理解为快拆件2面向快拆座1一侧所在的表面,第二表面22可以被理解为快拆件2背向快拆座1一侧所在的表面。
快拆件2具有沿其厚度方向开设的安装孔23,安装孔23贯穿第一表面21及第二表面22,安装孔23可供安装螺丝由第一表面21插入,安装螺丝再从第二表面22穿出,安装螺丝穿出的部位能够与拍摄设备螺纹连接,以使拍摄设备安装在快拆件2上。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其它结构代替安装孔和安装螺丝,例如在第二表面22安装磁吸件,磁吸件能够与拍摄设备磁吸连接。或者,在第二表面22安装冷靴口,冷靴口能够与拍摄设备配合卡接。快拆件2还能够通过许多其它结构与拍摄设备连接,在此不一一列举。
快拆件2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凸缘24和第二凸缘25,在第二表面22至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第一凸缘24和第二凸缘25共同形成渐开的燕尾状。第一凸缘24和第二凸缘25能够与快拆座1配合卡接或者分离,以使快拆件2与快拆座可拆卸连接。
参考图3和图4,图3和图4示出了快拆座1在两个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快拆座1包括底座11、卡接件12、驱动件13、触控件14和复位组件15。其中,卡接件12和触控件14皆滑动连接于底座11,驱动件13转动连接于底座11。
复位组件15包括第一复位件151、第二复位件152和第三复位件153,第一复位件151连接驱动件13和底座11。当驱动件13朝向远离第一复位件151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复位件151能够积蓄第一复位力。第一复位件151能够释放第一复位力,带动驱动件朝向靠近第一复位件151的方向转动。或者,当驱动件13朝向靠近第一复位件151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复位件151能够积蓄第一复位力。第一复位件151能够释放第一复位力,带动驱动件朝向远离第一复位件151的方向转动。
第二复位件152连接卡接件12和底座11,卡接件12能够朝向第二复位件152滑动,以使第二复位件152积蓄第二复位力。第二复位件152能够释放第二复位力,驱使卡接件12背向第二复位件152滑动。或者,卡接件12能够背向第二复位件152滑动,以使第二复位件152积蓄第二复位力。第二复位件152能够释放第二复位力,驱使卡接件12面向第二复位件152滑动。
第三复位件152连接触控件14和底座11,触控件14能够朝向第三复位件153滑动,以使第三复位件153积蓄第三复位力。第三复位件153能够释放第三复位力,驱使触控件14背向第三复位件153滑动。或者,触控件14能够背向第三复位件153滑动,以使第三复位件153积蓄第三复位力。第三复位件153能够释放第三复位力,驱使触控件14面向第三复位件153滑动。
第一复位件151、第二复位件152和第三复位件153皆为弹性件,例如弹簧。第一复位力、第二复位力和第三复位力皆为弹性力。
底座11包括座体111、面盖112和多个安装螺丝113,一部分安装螺丝113穿设面盖112螺纹连接于座体111,另一部分安装螺丝113穿设底座111螺纹连接于面盖112,以使座体111和面盖112可拆卸连接。
座体111沿其厚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1111和第四表面1112,第三表面1111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113,每一第一螺纹孔1113能够与穿设面盖的安装螺丝113螺纹连接,以使座体111与面盖112可拆卸连接。
座体111还包括设于第三表面1111的卡接凸座1114,卡接凸座1114的内侧与第三表面1111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结构,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连接结构为槽形,定义为第一卡槽1115,第一卡槽1115用于与快拆件2的第一凸缘24或第二凸缘25卡接。
座体111的第三表面1111的一部分朝向座体111内部下沉形成有容置槽1116,容置槽1116用于容纳存储卡接件12、驱动件13、触控件14和复位组件15等零部件。
容置槽1116的槽底具有第一固定座1117和第二固定座1118,第一固定座1117用于套设第三复位件153,以使第三复位件153在积蓄及释放第三复位力时能够运动稳定。第二固定座1118用于套设驱动件13,以使驱动件13能够通过第二固定座1118的导向作用,稳定地相对座体111转动。
座体111还开设有安装通孔1119,安装通孔1119沿座体111的厚度方向贯穿第四表面1112和容置槽1116的槽底。安装通孔1119可供安装螺丝113穿设,以使安装螺丝113能够螺纹连接于面盖112。
座体111还具有固定柱1120,固定柱1120用于套接第一复位件151的一端,配合驱动件13安装第一复位件151。
面盖112包括安装面1126,安装面1126面向快拆件,用于对快拆件起支撑作用。
面盖112开设有多个连接通孔1121,每一连接通孔1121皆沿面盖112的厚度方向贯穿。每一连接通孔1121与座体111上的第一螺纹孔1113位置对应,安装螺丝113穿设连接通孔1121之后,与座体111的第一螺纹孔1113螺纹连接。
面盖112还包括面向座体111的一面设置的连接凸座1122,连接凸座1122面向座体111的一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123,第二螺纹孔1123的位置与座体111的安装通孔1119对应,安装螺丝113穿设安装通孔1119之后,与第二螺纹孔1123螺纹连接。
面盖112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触控通孔1124,触控通孔1124用于供触控件14穿设,以使触控件14能够相对面盖112上下往复滑动。
面盖112还包括面向座体111的一面设置的限位凸座1125,限位凸座1125用于连接第二复位件152,并对第二复位件152限位。当卡接件12朝向限位凸座1125滑动时,第二复位件152积蓄第二复位力。
需要说明的是,座体111与面盖112除了通过安装螺丝113可拆卸连接以外,还可以通过卡接、磁吸等方式可拆卸连接,甚至座体111与面盖112还可以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结构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此不作过多限定。
参考图3和图4,驱动件13包括驱动本体131和凸轮132,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的驱动本体131和凸轮13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驱动本体131为杆状。
凸轮132背向驱动本体131的一面开设有导向槽1321(图4示出),导向槽1321用于套接在座体111的第二固定座1118上,以使凸轮132能够以第二固定座1118的中心轴为旋转轴而相对座体111转动。凸轮13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抵压卡接件12,驱使卡接件12相对座体111滑动。
驱动本体131的一端连接凸轮132,另一端伸出于底座11外部,以便于使用者操控驱动本体131。使用者可以推动驱动本体131位于底座11外部的一端,以使驱动本体131带动凸轮132相对座体111转动,从而驱使卡接件12相对座体111滑动。
驱动本体131上还具有安装柱1311,安装柱1311用于套接第一复位件151。当驱动本体131远离第一复位件151转动时,驱动本体131通过安装柱1311对第一复位件151施加力的作用,以使第一复位件151积蓄第一复位力。第一复位件151能够释放第一复位力,通过安装柱1311带动驱动本体131靠近第一复位件151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本体131与凸轮132除了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外,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本体131与凸轮132还可以通过螺纹、卡接、扣接或螺丝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参考图3和图4,触控件14包括卡接凸缘141,卡接凸缘141位于触控件14的左右两侧。卡接凸缘141用于与卡接件12配合卡接或者分离。
触控件14面向座体111的一面开设有安装槽142,安装槽142的一端连通触控件14外部,另一端封闭。安装槽142用于容纳第三复位件153,第三复位件153的一部分套设于第一固定座1117上,另一部分伸入安装槽142。通过安装槽142和第一固定座1117的导向定位,使得触控件14在上下滑动时,第三复位件153能够稳定地积蓄或释放第三复位力。
卡接件12包括卡接本体121和滑动本体122,卡接本体121和滑动本体122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接本体121和滑动本体122还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螺丝连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卡接本体121面向滑动本体122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结构,图4所示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结构为槽形结构,定义为第二卡槽1211,第二卡槽1211与上述的第一卡槽1115相对设置,第二卡槽1211、第一卡槽1115与安装面1126之间形成装配空间,快拆件能够在装配空间拆装。在座体111的第三表面1111至第四表面1112的方向上,第一卡槽1115与第二卡槽1211共同形成渐开的燕尾状。第一卡槽1115用于与快拆件2的第一凸缘24和第二凸缘25中的一者卡接,第二卡槽1211用于与另一者卡接,以将快拆件2卡接安装在快拆座1上。
滑动本体122与座体111滑动连接,当滑动本体122靠近第一卡槽1115滑动时,第二卡槽1211靠近第一卡槽1115,第一卡槽1115与第二卡槽1211能够卡接第一凸缘24与第二凸缘25。
当滑动本体122背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时,第二卡槽1211远离第一卡槽1115,第一卡槽1115与第二卡槽1211能够脱离于第一凸缘24与第二凸缘25,快拆件2能够从快拆座1上拆卸下来。
滑动本体122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中空状的中空孔1221,触控件14和凸轮132皆位于中空孔1221,且凸轮132抵接于中空孔1221的孔壁。凸轮132能够相对座体111转动,以抵压中空孔1221的孔壁,驱使滑动本体122靠近第一卡槽1115滑动,以使滑动本体122带动卡接本体121的第二卡槽1211靠近第一卡槽,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减。
滑动本体122还开设有两个卡接槽1222,两个卡接槽1222分别位于中空孔1221的左右两侧。两个卡接槽1222用于与触控件14的两个卡接凸缘141配合卡接或者分离错位。当两个卡接槽1222与两个卡接凸缘141配合卡接时,滑动本体122被锁定,无法相对座体111来回滑动。当两个卡接凸缘141脱离两个卡接槽1222时,滑动本体122被解锁,此时第二复位件152能够释放第二复位力驱使滑动本体122背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以使卡接槽1222与卡接凸缘141错位。
滑动本体122还开设有U形槽1223,U形槽1223设于滑动本体122背向卡接本体121的一侧。U形槽1223用于容置第二复位件152,第二复位件152的一端抵接面盖112的限位凸座1125,另一端抵接U形槽1223的槽壁。滑动本体122能够相对座体111朝向第二复位件152滑动,以使第二复位件152积蓄第二复位力。第二复位件152还能够释放第二复位力,抵压U形槽1223的槽壁,驱使滑动本体122背向第二复位件152滑动。
快拆座1包括锁紧状态与解锁状态,通过对触控件14和驱动本体131施加外力作用,可使得快拆座1在锁紧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参考图5,图5示出了快拆座1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示意图,此时第一卡槽1115与第二卡槽1211处于相互远离的状态,使得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增,可供快拆件2放置。此时的触控件14从面盖112表面伸出,驱动本体131位于座体111外部的一端靠近第二卡槽1211,驱动本体131拉伸第一复位件151,第一复位件151处于拉伸状态而积蓄第一复位力。
图6示出了快拆座1处于解锁状态时快拆座1的内部示意图,此时第二复位件152释放了第二复位力,第一复位件151积蓄的第一复位力拉着驱动本体131,使驱动本体131带动凸轮132具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滑动本体122的中空孔1221的孔壁抵接凸轮132,限制凸轮132逆时针转动。
图7示出了快拆座1处于解锁状态时触控件14与卡接件12的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三复位件153释放了第三复位力,驱使触控件14两侧的卡接凸缘141分别位于滑动本体122两侧的卡接槽1222(卡接槽1222在图4有示出),卡接凸缘141与卡接槽1222卡接,触控件14对滑动本体122锁定。
将快拆件2安装在快拆座1上,操作步骤及快拆座1的结构变化如下:
将快拆件2的第一表面21面向快拆座1并朝向快拆座1移动,使快拆件2的第一表面21抵压触控件14伸出面盖112的安装面1126,驱使触控件14朝向第三复位件153滑动,直至触控件14的卡接凸缘141脱离滑动本体122的卡接槽1222,此时滑动本体解锁,凸轮132在第一复位力带动下,抵压中空孔1221的孔壁,驱使滑动本体122朝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滑动本体122带动卡接本体121朝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第二卡槽1211靠近第一卡槽1115,以使第一卡槽1115卡接快拆件2的第一凸缘24,第二卡槽卡接快拆件2的第二凸缘25,以将快拆件2卡接锁紧。
图8示出了快拆座1处于锁紧状态时触控件14与卡接件12的状态示意图。由图8可看出,由于触控件14被快拆件2抵压而靠近第三复位件153滑动,触控件14抵压第三复位件153,第三复位件153被压缩而积蓄第三复位力。
触控件14两侧的卡接凸缘141皆脱离对应的卡接槽1222,并且在滑动本体122滑动之后,卡接凸缘141与卡接槽1222发生了错位,此时卡接凸缘141抵接滑动本体122的底面。
图9示出了快拆座1处于锁紧状态时快拆座1的内部示意图。由图9可看出,第一复位件151释放了第一复位力带动驱动本体131转动至靠近第一卡槽1115。驱动本体131带动凸轮132转动,凸轮132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此时凸轮132继续抵压中空孔1221的孔壁,驱使滑动本体122抵压第二复位件152,使第二复位件152积蓄第二复位力。
此时触控件14被快拆件2的第一表面21抵压缩回面盖112内,触控件14不会对快拆件2的安装造成影响。
参考图10,当需要对快拆件2进行解锁时,推动驱动本体131位于座体111外部的部位朝向第二卡槽1211转动,驱动本体131带动凸轮132顺时针转动(也可理解为正向转动),以使凸轮132与中空孔1221的孔壁之间留出退让空间1224。此时第二复位件152释放第二复位力驱使滑动本体122朝向第二卡槽1211滑动,第二卡槽1211逐渐远离第一卡槽1115,直至滑动本体122的卡接槽1222与触控件14的卡接凸缘141位置对应,第三复位件153再释放第三复位力驱使触控件14朝向卡接槽1222滑动,卡接凸缘141重新与卡接槽1222卡接,以将滑动本体122锁定。此时第二卡槽1211与第一卡槽1115相互远离,解除对快拆件2的限制,快拆件2能够从快拆座1上拆卸下来。
参考图11,图11示出了快拆座1的另外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比,仅驱动件13的驱动结构有区别,其它结构基本一致。下面仅对图11所示实施例的驱动件13作进一步叙述,其它结构不再多余赘述。
图11所示实施例的座体111具有第三固定座111a,第三固定座111a用于套接驱动件13的某一部件。
图11所示实施例的座体111具有限位柱111b,限位柱111b用于限制凸轮132过度转动而导致无法回转,影响产品使用。
参考图11,驱动件13包括驱动本体131、传动齿轮134、被动齿轮133和凸轮132,驱动本体131与传动齿轮134啮合,传动齿轮134与被动齿轮133啮合,被动齿轮133与凸轮132为一体成型结构。驱动本体131能够带动传动齿轮134转动,以使传动齿轮134带动被动齿轮133转动,被动齿轮133带动凸轮132转动。
驱动本体131包括按键1312、齿条1313和导向柱1314,按键1312和导向柱1314设于齿条1313的相对两端。
按键1312近似为长方体状,按键1312用于与座体111滑动连接,以使按键1312能够相对座体111来回滑动。按键1312能够伸出于座体111外部或者缩回至座体111内。
齿条1313的一侧部具有齿牙1315,齿牙1315用于与传动齿轮134啮合。当按键1312相对座体111来回滑动时,齿条1313能够带动传动齿轮134转动。
导向柱1314用于插接于第一复位件151,以使按键1312在相对座体111朝向第一复位件151滑动时,按键1312能够带动齿条1313稳定地抵压第一复位件151,驱使第一复位件151积蓄第一复位力。
传动齿轮134套接于第三固定座111a上,传动齿轮134能够以第三固定座111a的中心轴为旋转轴而转动。传动齿轮134同时与齿条1313及被动齿轮133啮合,在齿条1313来回移动时,传动齿轮134被带动转动,传动齿轮134带动被动齿轮133转动。
被动齿轮133套设于第二固定座1118上,被动齿轮133能够以第二固定座1118的中心轴为旋转轴而转动。被动齿轮133与传动齿轮134啮合,在传动齿轮134转动时,被动齿轮133被带动转动,被动齿轮133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凸轮132转动。
参考图12,图12示出了快拆座1处于解锁状态时快拆座1的示意图,此时快拆座1对快拆件2解锁,快拆件2能够从快拆座1上拆卸下来,或者将快拆件2重新安装在快拆座1上。
触控件14伸出于面盖112的表面,按键1312被按压至回缩座体111内,第一卡槽1115与第二卡槽1211处于相互远离的状态,第一卡槽1115与第二卡槽1211之间具有足够大的安装空间,供快拆件2安装。
参考图13,图13示出了快拆座1处于解锁状态时快拆座1的内部示意图。由图13可知,此时第一复位件151被压缩而积蓄第一复位力,第一复位件151通过积蓄的第一复位力抵压齿条1313,齿条1313具有背向第一复位件151移动的趋势。齿条1313通过传动齿轮134及被动齿轮133的传动,驱使凸轮132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由于滑动本体122此时被锁定,滑动本体122限制凸轮132顺时针转动,以使凸轮132与滑动本体122目前处于相互抵压的状态。
滑动本体122被锁定的示意图请参考图7,此时第三复位件153释放了第三复位力,驱使触控件14两侧的卡接凸缘141分别位于滑动本体122两侧的卡接槽1222(卡接槽1222在图4有示出),卡接凸缘141与卡接槽1222卡接,使得触控件14对滑动本体122锁定。
将快拆件2安装在快拆座1上,操作步骤及快拆座1的结构变化如下:
将快拆件2的第一表面21面向快拆座1并朝向快拆座1移动,使快拆件2的第一表面21抵压触控件14伸出面盖112表面的部位,驱使触控件14朝向第三复位件153滑动,直至触控件14的卡接凸缘141脱离滑动本体122的卡接槽1222,此时滑动本体122解锁,取消对凸轮132的限制。凸轮132在第一复位件151释放的第一复位力带动下顺时针转动而抵压滑动本体122,驱使滑动本体122朝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滑动本体122带动卡接本体121朝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第二卡槽1211靠近第一卡槽1115,以使第一卡槽1115卡接快拆件2的第一凸缘24,第二卡槽卡接快拆件2的第二凸缘25,以将快拆件2卡接锁紧。
参考图14,当快拆座1将快拆件2卡接锁紧时,第一卡槽1115与第二卡槽1121处于相互靠近的状态。凸轮132顺时针转动之后,继续抵压滑动本体122,凸轮132转动至抵接限位柱111b而位于极限位置,以防止快拆件2被解锁。
触控件14被快拆件2按压,卡接凸缘141脱离卡接槽1222,滑动本体122滑动之后,卡接凸缘141与卡接槽1222错位,滑动本体122抵接于卡接凸缘141,限制触控件14从面盖112表面伸出。
第三复位件153被触控件14抵压而积蓄第三复位力,第二复位件152被滑动本体122抵压而积蓄第二复位力,第一复位件151释放第一复位力而驱使按键1312伸出于座体111外部,同时驱使凸轮132顺时针转动至抵接限位柱111b。
当需要再次安装快拆件2时,可以手动按压按键1312,驱使按键1312朝向座体111内部滑动,齿条1313抵压第一复位件151,驱使第一复位件151积蓄第一复位力,同时齿条1313带动传动齿轮134顺时针转动,传动齿轮134带动凸轮132逆时针转动(也可理解为反向转动)。凸轮132在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复位件152释放第二复位力驱使滑动本体122逐渐朝向第二卡槽1211滑动,直至滑动本体122的卡接槽1222与触控件14的卡接凸缘141位置对应,第三复位件153释放第三复位力而驱使卡接凸缘141滑入卡接槽1222配合卡接,以将滑动本体122锁定,此时滑动本体122已带动卡接本体121及第二卡槽1211位于解锁位置,第二卡槽1211与第一卡槽1115处于相互远离的状态,对快拆件2解锁,快拆件2能够从快拆座1上拆卸。此时的快拆座1的示意图可参考图12和图1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可替换的实施例中,驱动件13可以不包括传动齿轮1313,仅包括驱动本体131,使驱动本体131的齿条1313直接与被动齿轮133啮合,也能够实现在驱动本体131滑动时带动凸轮132转动。
或者,在另一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图11中的驱动本体131和第一复位件151替换成图6中的杆状驱动本体131和拉簧式的第一复位件151。将驱动本体131的一端连接传动齿轮134,驱动本体131的另一端伸出于座体111外部,第一复位件151的一端套接于驱动本体131上的安装柱1311,另一端套接于座体111。可以推动驱动本体131,驱动本体131带动传动齿轮134同步相对座体111转动,也能够带动凸轮132转动。
在一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复位件151、第二复位件152和第三复位件153除了可以为弹簧以外,还可以分别包括两个磁吸件,上述所有的复位力皆为磁性力,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一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除了可以是槽形结构以外,还可以为凸起结构。当两个凸起结构相互靠近时,两个凸起结构可以与两侧为槽形结构的快拆件配合卡接,从而锁紧快拆件。
上述的凸轮132在整个转动过程中,凸轮132一直位于中空孔1221靠近第一卡槽1115的一侧。
在一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凸轮132位于中空孔1221靠近第二卡槽1115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外力作用于驱动本体131,驱动本体131带动凸轮132顺时针转动时,凸轮132抵压中空孔1221的侧壁,驱使滑动本体122背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滑动本体122带动卡接本体121背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增,此时快拆件能够从装配空间拆卸分离或者置于装配空间待安装。在此过程中,第二复位件152被滑动本体122带动拉伸而积蓄第二复位力,驱动本体131拉伸第一复位件151而积蓄第一复位力。
待触控件14的卡接凸缘141将滑动本体122卡接之后,滑动本体122被锁定,此时取消对驱动本体131施加外力作用,第一复位件151释放第一复位力带动驱动本体131活动,驱动本体131带动凸轮132逆时针转动。
当需要锁紧快拆件时,快拆件抵压触控件14对滑动本体122解锁,第二复位件152释放第二复位力而拉动滑动本体122朝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滑动本体122带动卡接本体121朝向第一卡槽1115滑动,第二卡槽1211靠近第一卡槽1115,以使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减,第二卡槽1211与第一卡槽1115同时卡紧快拆件。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替换及改进,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快拆座,用于配合连接快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座包括:
底座;
驱动件,包括相连接的凸轮和驱动本体,所述凸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卡接件,与所述底座形成装配空间,所述卡接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以调节所述装配空间的尺寸,使得所述快拆件能够拆装于所述装配空间;
触控件,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复位件和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驱动本体,所述第三复位件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触控件;
所述驱动本体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活动而带动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所述第一复位件积蓄第一复位力;在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时,所述卡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三复位件能够释放第三复位力而驱使所述触控件卡接于所述卡接件,所述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增,所述快拆座能够与快拆件分离;
所述触控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与所述卡接件分离,所述第三复位件积蓄所述第三复位力,所述第一复位件释放所述第一复位力而驱使所述驱动本体带动所述凸轮反向转动,所述卡接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减而使所述卡接件锁紧快拆件,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且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被动齿轮连接所述凸轮,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驱动本体啮合,以使所述驱动本体在相对所述底座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被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本体,所述驱动本体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活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齿轮往复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本体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且所述驱动本体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本体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来回滑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齿轮往复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底座外部,所述驱动本体位于所述底座外部的部位能够受到外力作用,驱使所述驱动本体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驱动本体带动所述传动齿轮往复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凸轮,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底座外部,所述驱动本体位于所述底座外部的部位能够受到外力作用,以使所述驱动本体带动所述凸轮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安装面和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卡接件包括相连接的卡接本体和滑动本体,所述滑动本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卡接本体包括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形成所述装配空间;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时,所述滑动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增,所述快拆件能够置于所述装配空间或者对所述快拆件解锁;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反向转动时,所述滑动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安装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移动,所述装配空间的尺寸递减,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能够卡接锁紧所述快拆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皆为卡槽,当两个所述卡槽靠近时,两个所述卡槽能够同时卡接锁紧位于所述装配空间的所述快拆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连接所述卡接件及所述底座;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复位件能够释放第二复位力而驱使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反向转动时,所述凸轮抵压所述卡接件,驱使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卡接件驱使所述第二复位件积蓄所述第二复位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连接所述卡接件及所述底座;
当所述凸轮相对所述底座正向转动时,所述凸轮抵压所述卡接件而驱使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且所述卡接件驱使所述第二复位件积蓄第二复位力;
所述第二复位件能够释放所述第二复位力而带动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及所述第三复位件皆为弹性件,所述第一复位力、所述第二复位力及所述第三复位力皆为弹性力;或者,所述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及所述第三复位件皆皆包括两个磁吸件,所述第一复位力、所述第二复位力及所述第三复位力皆为各自的两个所述磁吸件之间产生的磁性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与所述触控件中的一者开设有卡接槽,另一者包括卡接凸缘,所述卡接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使所述第三复位件释放所述第三复位力而驱使所述触控件滑动,所述卡接凸缘滑入所述卡接槽配合卡接;所述触控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使所述卡接凸缘与所述卡接槽相互分离,所述第三复位件积蓄所述第三复位力,所述第一复位件释放所述第一复位力而驱使所述卡接件相对所述底座滑动,以使所述卡接凸缘与所述卡接槽错位。
13.一种快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拆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快拆座,所述快拆件能够抵压所述触控件,以使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快拆件;所述驱动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活动,以驱使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快拆件分离解锁。
CN202210405405.8A 2022-04-18 2022-04-18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Pending CN114607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5405.8A CN114607906A (zh) 2022-04-18 2022-04-18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5405.8A CN114607906A (zh) 2022-04-18 2022-04-18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7906A true CN114607906A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0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5405.8A Pending CN114607906A (zh) 2022-04-18 2022-04-18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79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1257A (zh) * 2022-08-17 2022-12-09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1257A (zh) * 2022-08-17 2022-12-09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
CN115451257B (zh) * 2022-08-17 2023-05-16 深圳市乐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0194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locking device
CN215111699U (zh) 一种快速连接机构
CN114060677B (zh)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CN114233999B (zh) 快速拆装装置和摄影设备
CN114607906A (zh)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WO2022040945A1 (zh) 夹持结构、云台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CN215891701U (zh) 快装座、快拆组件及拍摄装置
CN217843300U (zh) 快装座和快装组件
US8899700B2 (en) Housing having a carrier device
CN215891901U (zh) 卡接结构、挂脖装置及拍摄装置
CN217329162U (zh)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CN114754237A (zh) 拆装座及拆装组件
CN216896651U (zh) 快拆座及快拆组件
CN210976908U (zh) 门锁
CN114754236A (zh) 快装座及快拆组件
CN114484189B (zh) 快速拆装装置和摄影设备
CN213576315U (zh) 夹持结构、云台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CN112878817B (zh) 一种箱包用拉链锁
CN211900123U (zh) 锁座组件以及锁闭装置
CN109587994B (zh) 手柄组件及应用该手柄组件的设备
CN216896441U (zh) 快装座及快拆组件
CN216666985U (zh) 拆装座及拆装组件
CN217057072U (zh) 一种磁吸自锁式电子设备支架
CN217273187U (zh) 一种快锁安装装置
CN220823120U (zh) 助拍组件、助拍手柄及手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