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7982A - 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7982A
CN114597982A CN202011402915.7A CN202011402915A CN114597982A CN 114597982 A CN114597982 A CN 114597982A CN 202011402915 A CN202011402915 A CN 202011402915A CN 114597982 A CN114597982 A CN 114597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ircuit
diode
circuit board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29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Yiq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Yi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Yiq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Yi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029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7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7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7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9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charge maintenance, battery initiation or rejuven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该充电电路包括:电路板、交流直流转换电路、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电平实现重启;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充电器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与所述充电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既能完成充电功能,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触发Reset引脚完成重启。

Description

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产品小型化的趋势,特别是一些可穿戴设备,例如手环,去掉了关机或重启的物理按键。
当产品发生软件故障时,可能出现卡顿、卡死、通讯中断等故障。上述问题一般可以通过硬件重启解决。由于没有关机或重启的物理按键,因此一般只能等待产品电池耗电完毕才能完成重启。但是等待产品耗电结束,会严重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包括:
电路板、交流直流转换电路、连接器;
其中,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电平实现重启;
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充电器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与所述充电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为整流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整流器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连接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的第一分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连接器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连接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的第二分支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为复位引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为印刷线路板PCB。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器为弹簧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为正极;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为负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以及壳体;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
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和充电座;
其中,所述充电座具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在电路板与连接器之间接入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并将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连接器的正极相连接。当连接器的极性与充电座极性不同时,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连接器的正极连接,而此时连接器正极接触的是充电座的负极,因此电路板的第一端口是低电平,可以实现电路板的复位重启,由于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存在,无论连接器的极性与充电座极性相同或不同,都可实现充电功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充电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应用于终端设备,在没有重启物理按键的情况下,实现设备的重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无线路由器等终端设备。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产品小型化,特别是一些可穿戴设备,例如手环,去掉了关机或重启的物理按键。
当产品发生软件故障时,可能出现卡顿、卡死、通讯中断等故障。上述问题一般可以通过硬件重启解决。由于没有关机或重启的物理按键,因此只能对产品进行暴力拆卸或等待产品电池耗电完毕才能完成重启。暴力拆卸会造成产品损伤,而等待产品耗电结束,会严重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
特别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初期软件不够完善,极易出现大批量的设备在测试过程中卡死。软件重启只适用于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很难解决系统崩溃等复杂的情况。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硬件重启方案。
图1为现有的手环结构,产品外露的只有充电电极,没有其他物理按键,没有触发重启的物理结构,但一般电路板具有Reset引脚,为便于分析设计原理,附图1中将连接器的正极与负极,以及Reset引脚从PCB电路板中单独画出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充电电路,在电路板与连接器之间接入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并将电路板的Reset引脚与连接器的正极相连接。当连接器的极性与充电座极性不同时,Reset与连接器的正极连接,而此时连接器正极接触的是充电座的负极,因此Reset是低电平,实现复位重启。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包括:
电路板、交流直流转换电路、连接器;
其中,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电平实现重启;
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充电器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与所述充电器连接。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已经外露的连接器利用起来,将该连接器的第一端与电路板的第一端口连接,根据电路板的第一端口的电平实现重启,既能完成充电功能,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触发该第一端口即Reset引脚完成重启。
如附图2所示,在电路板的第二端与连接器之间插入交流直流转换器。对于充电而言,此时连接器无需区分极性,都可以对电路板正常供电。并且,将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连接器的正极相连接。当连接器的极性与充电座极性相同时,由于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为高电平,对电路板没有什么影响;当将连接器的极性与充电座极性相反时,即将充电座与连接器反接时,由于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为低电平,因此电路板实现重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为复位引脚,即Reset引脚。
其中,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通过某些器件间接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实施例的充电电路,在电路板与连接器之间接入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并将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连接器的正极相连接。当连接器的极性与充电座极性不同时,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连接器的正极连接,而此时连接器正极接触的是充电座的负极,因此电路板的第一端口是低电平,可以实现电路板的复位重启,由于交流直流转换电路,无论连接器的极性与充电座极性相同或不同,都可实现充电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器为弹簧针Pogo Pin。
Pogo Pin是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精密连接器,起连接作用。
可选的,Pogo Pin是一种由针轴、弹簧、针管三个基本部件通过精密仪器铆压预压之后形成的弹簧式探针,其内部有一个精密的弹簧结构。针尖具有尖针、抓针、圆头针、刀型针等。Pogo Pin一般应用于手机、携带式电子设备、通讯、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电子产品中的精密连接,可以提高这些连接器的防腐蚀性、稳定性、耐久性。由于Pogo Pin是一个很精细的探针,所以应用在精密连接器中可以降低连接器的重量以及外观的体积,可以让连接器更加精细美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为整流器。
具体的,通过整流器可以实现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从而实现对电路板的充电功能。整流器可以为全波整流器、半波整流器或桥式整流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整流器包括:第一二极管P1、第二二极管P2、第三二极管P3和第四二极管P4;
所述第一二极管P1的正极与所述连接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P1的负极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的第一分支a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P2的正极与所述连接器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P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P1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P3的负极与所述连接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P3的正极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的第二分支b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P4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P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P4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P2的正极连接。
具体的,通过四个二极管,即第一二极管P1、第二二极管P2、第三二极管P3和第四二极管P4实现全波整流器。
整流器,对于充电而言,此时连接器与充电座无需区分极性,不论是连接器的正极接充电座的正极,连接器的负极接充电座的负极,或连接器的正极接充电座的负极,连接器的负极接充电座的正极,都可以对电路板PCB正常供电。即无论连接器Pogo Pin极性与充电座极性是否相同,到达电路板PCB的电压极性不变,可以给电路板PCB正常供电。
上述实施方式中,充电电路仅仅增加了整流器,整流器例如可以由四个二极管构成,成本较小。该方案将会大大提高研发调试和生产测试的效率,避免了时间等待和暴力拆卸所造成的额外人力物力消耗,节约了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整流器的一端与电路板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为正极;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为负极。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路板与连接器之间接入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并将电路板的Reset引脚与连接器的正极相连接。当连接器的极性与充电座极性不同时,Reset与连接器的正极连接,而此时连接器正极接触的是充电座的负极,因此Reset是低电平,实现复位重启,由于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存在,无论连接器的极性与充电座极性相同或不同,都可实现充电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以及壳体;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前述充电电路的实施例中的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
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和充电座;
其中,所述充电座具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系统,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前述充电电路的实施例中的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框图。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参照图6,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源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终端设备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终端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606为终端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终端设备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设备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设备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设备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设备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和连接器;
其中,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电平实现重启;
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充电器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与所述充电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为整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连接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的第一分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连接器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连接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口的第二分支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的第一端口为复位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为正极;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为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为印刷线路板PCB。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为弹簧针。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以及壳体;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10.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和充电座;
其中,所述充电座具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器连接。
CN202011402915.7A 2020-12-04 2020-12-04 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Pending CN114597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2915.7A CN114597982A (zh) 2020-12-04 2020-12-04 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2915.7A CN114597982A (zh) 2020-12-04 2020-12-04 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7982A true CN114597982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0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2915.7A Pending CN114597982A (zh) 2020-12-04 2020-12-04 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7982A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0414A (ja) * 2001-10-01 2003-04-11 Toshiba Corp パワーオンリセット回路
WO2008000052A2 (en) * 2006-06-26 2008-01-03 Leonardo Senna Da Silva Bracelet with an attached command device
US20140111166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ircuit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and boosting voltages of batteries, and 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CN204258756U (zh) * 2014-09-30 2015-04-08 深圳市比维视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件复位电路
CN205301892U (zh) * 2015-11-03 2016-06-08 重庆码头联智科技有限公司 可进行充电复位的蓝牙装置
CN106843440A (zh) * 2017-02-03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重启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9678547B1 (en) * 2014-09-12 2017-06-13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Performing a power cycle reset in response to a change in charging power applied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877078A (zh) * 2017-02-23 2017-06-20 惠州市德赛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端子连接电路及其方法
CN206498386U (zh) * 2017-02-21 2017-09-1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无线充电复位电路
CN107577322A (zh) * 2017-08-22 2018-01-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死机重启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23582A (zh) * 2018-01-17 2018-05-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电路及电子产品
CN109426321A (zh) * 2017-08-29 2019-03-05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复位电路及电子设备
US20190187773A1 (en) * 2016-06-01 2019-06-20 Ascensia Diabetes Care Holdings Ag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owering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low voltage batteries
US20200097058A1 (en) * 2016-03-09 2020-03-26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Computing devices, power supply devices,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supply device
CN210469253U (zh) * 2019-08-14 2020-05-05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位开关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1200425A (zh) * 2020-01-23 2020-05-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位电路及相关电子设备
CN111989639A (zh) * 2018-08-28 2020-11-24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经由电力线传送重置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0414A (ja) * 2001-10-01 2003-04-11 Toshiba Corp パワーオンリセット回路
WO2008000052A2 (en) * 2006-06-26 2008-01-03 Leonardo Senna Da Silva Bracelet with an attached command device
US20140111166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ircuit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and boosting voltages of batteries, and 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US9678547B1 (en) * 2014-09-12 2017-06-13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Performing a power cycle reset in response to a change in charging power applied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4258756U (zh) * 2014-09-30 2015-04-08 深圳市比维视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件复位电路
CN205301892U (zh) * 2015-11-03 2016-06-08 重庆码头联智科技有限公司 可进行充电复位的蓝牙装置
US20200097058A1 (en) * 2016-03-09 2020-03-26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Computing devices, power supply devices,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supply device
US20190187773A1 (en) * 2016-06-01 2019-06-20 Ascensia Diabetes Care Holdings Ag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owering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low voltage batteries
CN106843440A (zh) * 2017-02-03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重启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6498386U (zh) * 2017-02-21 2017-09-1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无线充电复位电路
CN106877078A (zh) * 2017-02-23 2017-06-20 惠州市德赛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端子连接电路及其方法
CN107577322A (zh) * 2017-08-22 2018-01-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死机重启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26321A (zh) * 2017-08-29 2019-03-05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复位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8023582A (zh) * 2018-01-17 2018-05-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电路及电子产品
CN111989639A (zh) * 2018-08-28 2020-11-24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经由电力线传送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210469253U (zh) * 2019-08-14 2020-05-05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位开关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1200425A (zh) * 2020-01-23 2020-05-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位电路及相关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2639B2 (en) Audio ja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8091808B (zh) 电池、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20542A (zh) 发送提醒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86490A (zh) 电池电量通知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19936A (zh) 电子设备的断电保护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81354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681727B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31072A (zh) 消息提醒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04967174A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586125B (zh) Type-C转接头、终端和电子设备
CN114597982A (zh) 充电电路、终端设备和充电系统
CN204706733U (zh) Usb连接线
CN105072245B (zh) 网络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6708243B (zh)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33021B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30581A (zh) 通信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917238A (zh) 控制设备供电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6658674B (zh) 移动终端及输出传导功率的方法
EP38287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463471B (zh) 诊断终端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CN220066948U (zh) 终端电路和终端设备
CN218996025U (zh) 终端设备
CN219477638U (zh) 屏幕驱动芯片供电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05718015B (zh) 智能终端、智能终端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19643631U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