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4373B - 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及探针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及探针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94373B CN114594373B CN202210506481.8A CN202210506481A CN114594373B CN 114594373 B CN114594373 B CN 114594373B CN 202210506481 A CN202210506481 A CN 202210506481A CN 114594373 B CN114594373 B CN 1145943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ntilever beam
- integrated circuit
- thickness
- cantilever
- circui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1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01—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ackplanes, motherboards, hybrid circuits or carriers for multichip packages [MCP]
- G01R31/2806—Apparatus therefor, e.g. test stations, drivers, analysers, conveyo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11—Probe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Bump" contacts; Replaceable probe pins
- G01R1/06716—Elastic
- G01R1/06727—Cantilever bea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及探针台,悬臂式探针包括连接件、悬臂梁和针尖;悬臂梁为长条型;针尖垂直固定连接于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且靠近悬臂梁的自由端;连接件垂直于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连接件的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悬臂梁的根部,另一端与针尖的朝向相背设置;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为平面,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逐渐减小。本申请具有针尖纵向位移大,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及探针台。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的加工和制造过程中,集成电路的测试往往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圆片级测试中,通常使用到带探针的探针台和测试数据分析仪,其中探针是测试的核心部件也是耗材之一。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发展进步,微纳测试探针阵列具有与集成电路工艺及集成电路器件相兼容,排布密集,可阵列化和可大批量生产的优势。在微纳测试探针中,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悬臂式探针结构是常用的结构之一。
现有的悬臂式探针往往采用等厚度等截面梁设计,在实际集成电路测试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使用微纳测试探针阵列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测试时,等厚度悬臂式探针的针尖最大纵向位移小会导致位于低位的测试点无法和探针良好地接触,导致等厚度悬臂式探针的仅能对表面接触点高低落差较小的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测试。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现有的等厚度悬臂式探针具有针尖的最大纵向位移小,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小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悬臂式探针具有针尖纵向位移小,不适用于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及探针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包括:连接件、悬臂梁和针尖;所述悬臂梁为长条型;所述针尖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且靠近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所述连接件垂直于所述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所述连接件的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悬臂梁的根部,另一端与所述针尖的朝向相背设置;所述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为平面,所述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所述根部到所述自由端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臂式探针包括连接件、悬臂梁和针尖,其中连接件用来夹于探针夹具进行悬臂式探针的装配,装配后连接件朝竖直方向,悬臂梁呈水平,针尖用于和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接触。在和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接触时,悬臂梁的自由端会产生纵向位移,在悬臂梁的材料、自由端的载荷、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的长度、悬臂梁根部的厚度和悬臂梁的宽度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设计为从根部到自由端逐渐减小,能够获得比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保持不变的悬臂式探针更多的最大纵向位移,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呈抛物线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由根部至自由端呈抛物线形逐渐减小,能够使悬臂式探针获得比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保持不变的悬臂式探针更多的最大纵向位移。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由根部至自由端呈线性形逐渐减小,能够使悬臂式探针获得比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保持不变的悬臂式探针更多的最大纵向位移。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满足,为所述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为比例系数,为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到所述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一面上任一点的厚度方向所在直线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给定长度和根部厚度的悬臂梁来说,比例系数为可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当,时,计算可得,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满足,此时悬臂梁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逐渐减小,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呈抛物线型,悬臂梁厚度方向上的每一个截面的应力均相等,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满足,为所述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为所述根部的厚度,为所述自由端的厚度,为所述自由端到所述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一面上任一点的厚度方向所在直线的距离,为所述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给定长度和根部厚度的悬臂梁来说,为可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当,时,计算可得,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满足,此时悬臂梁沿长度方向的界面为梯形,能够获得比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保持不变的悬臂式探针更多的最大纵向位移,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探针为平面工艺型探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悬臂式探针的尺寸精度更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探针台。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设计为从根部到自由端逐渐减小,能够获得比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保持不变的悬臂式探针更多的最大纵向位移,使用包括变厚度悬臂式探针的探针台对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测试,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悬臂式探针包括连接件、悬臂梁和针尖,其中连接件用来夹于探针夹具进行悬臂式探针的装配,装配后连接件朝竖直方向,悬臂梁呈水平,针尖用于和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接触。在和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接触时,悬臂梁的自由端会产生纵向位移,在悬臂梁的材料、自由端的载荷、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的长度、悬臂梁根部的厚度和悬臂梁的宽度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设计为从根部到自由端逐渐减小,能够获得比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保持不变的悬臂式探针更多的最大纵向位移,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
2、当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满足时,为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为比例系数,为悬臂梁的自由端距离沿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一面上任一点的厚度方向所在直线的距离,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呈抛物线型,此时,悬臂梁厚度方向上的每一个截面的应力均相等,悬臂式探针的最大纵向位移能够比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保持不变的悬臂式探针增加100%,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悬臂式探针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变厚度悬臂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变厚度悬臂梁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变厚度悬臂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变厚度悬臂梁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件;2、悬臂梁;3、针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包括连接件1、悬臂梁2和针尖3,悬臂梁2垂直固定连接于连接件1,针尖3垂直固定连接于悬臂梁2远离连接件1的一端,针尖3朝向集成电路器件设置,连接件1和针尖3朝向相反方向设置。连接件1为长方体型,装配时连接件1竖直设置,悬臂梁2水平设置,悬臂梁2靠近连接件1的一端为根部,悬臂梁2靠近针尖3的一端为自由端,悬臂梁2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逐渐减小。悬臂式探针为平面工艺型探针,连接件1、悬臂梁2和针尖3为一体成型,制备的悬臂式探针的尺寸精度更高。
参照图2、3,悬臂梁2的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呈抛物线型,悬臂梁2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满足,为悬臂梁2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为比例系数,为悬臂梁2的自由端距离沿悬臂梁2背对集成电路器件一面上任一点的厚度方向所在直线的距离。比例系数是可以计算的,公式为。可根据应力公式及挠度公式对等厚度悬臂梁和变厚度悬臂梁的最大纵向位移进行计算,具体地:
悬臂梁2上沿长度方向的每一个横截面内最大应力为:
当载荷与探针宽度固定时,悬臂梁2上沿着长度方向的每一个横截面内的应力为定值,且与厚度恒为的等厚度悬臂梁上的最大应力相等。另一方面,由于变厚度悬臂梁的厚度是由根部的厚度到自由端逐渐减小的变化量,根据挠度公式定性分析可知:在相同载荷的情况下,变厚度梁悬臂梁的纵向位移要大于等厚度悬臂梁的纵向位移。具体通过挠度公式计算可得:
与等厚度悬臂梁对比可发现,本实施例中的变厚度悬臂梁的最大挠度即自由端的最大位移增加了100%。
同时,本实施例中对相同载荷下等厚度悬臂梁和变厚度悬臂梁的最大纵向位移进行仿真模拟以验证理论计算的结果。
具体地,对相同载荷下等厚度悬臂梁和变厚度悬臂梁的最大纵向位移进行仿真模拟,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 ® 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并输入以下参数:材料种类、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长度、宽度、厚度和载荷,本实施例的等厚度悬臂梁和变厚度悬臂梁的尺寸参数及仿真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从仿真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长,宽,最大厚度为的悬臂梁2,在载荷下,采取变厚度悬臂梁的设计后,悬臂梁2沿长度方向各个截面内应力均相等且与等厚度悬臂梁的根部的最大应力相等。且变厚度悬臂梁的最大纵向位移相比等厚度悬臂梁增加了近99.7%,与计算结果相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探针台,包括上述变厚度悬臂式探针,还包括载物台、探针夹具、适配器、校准系统、操纵器和网络分析仪等。变厚度悬臂式探针能够获得比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根部到自由端保持不变的悬臂式探针更多的最大纵向位移,使用包括变厚度悬臂式探针的探针台对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测试,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悬臂式探针包括连接件1、悬臂梁2和针尖3,其中连接件1用来夹于探针夹具进行悬臂式探针的装配,装配后连接件1朝竖直方向,悬臂梁2呈水平,针尖3用于和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接触。在和集成电路器件进行接触时,悬臂梁2的自由端会产生纵向位移,在悬臂梁2的材料、自由端的载荷、悬臂梁2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的长度、悬臂梁2根部的厚度和悬臂梁2的宽度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设计为从根部到自由端逐渐减小,悬臂梁2能够获得比等厚度悬臂式探针更多的最大纵向位移。悬臂梁2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满足时,悬臂梁2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呈抛物线型,此时悬臂梁2厚度方向上的每一个截面的应力均相等,悬臂梁2的最大纵向位移比等厚度悬臂梁增加100%,再通过仿真模拟,模拟等厚度悬臂梁和变厚度悬臂梁在相同载荷下的最大纵向位移,可以得到变厚度悬臂梁的最大纵向位移将增加近99.7%,与计算结果相符。本实施例中变厚度悬臂式探针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
实施例2
参照图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斜向下设置,变厚度悬臂梁的根部的厚度为,变厚度悬臂梁的长度方向上任意一点到自由端的长度为,该点的厚度为,满足,其中为变厚度悬臂梁的自由端的厚度,变厚度悬臂梁的长度,根部的厚度为。此时挠度的表达式为:
对相同载荷下等厚度悬臂梁和变厚度悬臂梁的最大纵向位移进行仿真模拟,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 ® 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并输入以下参数:材料种类、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长度、宽度、厚度和载荷,本实施例的等厚度悬臂梁和变厚度悬臂梁的尺寸参数及仿真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悬臂梁2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满足时,悬臂梁2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呈斜向下的斜面,此时悬臂梁2的最大纵向位移大于等厚度悬臂梁,再通过仿真模拟,模拟等厚度悬臂梁和变厚度悬臂梁在相同载荷下的最大纵向位移,可以得到变厚度悬臂梁的最大纵向位移将增加近63.8%,与计算结果相符。本实施例中变厚度悬臂式探针对表面接触点高低不平的集成电路器件测试的适用范围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悬臂梁和针尖;所
述悬臂梁为长条型;所述针尖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且靠近
所述悬臂梁的自由端;所述连接件垂直于所述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所述连接
件的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悬臂梁的根部,另一端与所述针尖的朝向相背设置;所述
悬臂梁朝向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为平面,所述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从所述根部到所
述自由端逐渐减小;所述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呈抛物线型,所述悬臂梁在垂直
方向上的厚度满足,为所述悬臂梁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为比例系数,
为所述自由端到所述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一面上任一点的厚度方向所在直线的距离,
所述比例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为悬臂梁根部的厚度,为所述悬臂梁朝向集
成电路器件的一面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背对集成电路器件的一面斜向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为平面工艺型探针。
5.一种探针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06481.8A CN114594373B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及探针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06481.8A CN114594373B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及探针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94373A CN114594373A (zh) | 2022-06-07 |
CN114594373B true CN114594373B (zh) | 2023-01-13 |
Family
ID=81821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06481.8A Active CN114594373B (zh) | 2022-05-11 | 2022-05-11 | 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及探针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94373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01251Y (zh) * | 2006-06-08 | 2007-05-16 | 昆明理工大学 | 差动式光纤Bragg光栅沉降仪 |
CN101014865A (zh) * | 2004-08-16 | 2007-08-08 | Jem美国公司 | 用于ic测试之具有高弹性悬臂之弹簧探针 |
TW200823461A (en) * | 2006-11-21 | 2008-06-01 | Wen-Yu Lu | Structure of probe installed to probe card |
KR20090108433A (ko) * | 2008-04-11 | 2009-10-15 | 한국기계연구원 | 캔틸레버형 미세 접촉 프로브 |
CN201518226U (zh) * | 2009-10-30 | 2010-06-30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微纳显微技术的复合悬臂梁针尖 |
CN105590008A (zh) * | 2016-03-12 | 2016-05-18 | 周长城 | 基于根部标准系列厚度的少片变截面弹簧的优化设计方法 |
CN207166376U (zh) * | 2017-12-08 | 2018-03-30 | 陶雨萌 | 一种改进的压电悬臂梁微能量收集装置 |
CN214267937U (zh) * | 2019-12-12 | 2021-09-24 |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等强度机臂及其多旋翼载人飞行器 |
-
2022
- 2022-05-11 CN CN202210506481.8A patent/CN1145943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4865A (zh) * | 2004-08-16 | 2007-08-08 | Jem美国公司 | 用于ic测试之具有高弹性悬臂之弹簧探针 |
CN2901251Y (zh) * | 2006-06-08 | 2007-05-16 | 昆明理工大学 | 差动式光纤Bragg光栅沉降仪 |
TW200823461A (en) * | 2006-11-21 | 2008-06-01 | Wen-Yu Lu | Structure of probe installed to probe card |
KR20090108433A (ko) * | 2008-04-11 | 2009-10-15 | 한국기계연구원 | 캔틸레버형 미세 접촉 프로브 |
CN201518226U (zh) * | 2009-10-30 | 2010-06-30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用于微纳显微技术的复合悬臂梁针尖 |
CN105590008A (zh) * | 2016-03-12 | 2016-05-18 | 周长城 | 基于根部标准系列厚度的少片变截面弹簧的优化设计方法 |
CN207166376U (zh) * | 2017-12-08 | 2018-03-30 | 陶雨萌 | 一种改进的压电悬臂梁微能量收集装置 |
CN214267937U (zh) * | 2019-12-12 | 2021-09-24 |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等强度机臂及其多旋翼载人飞行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94373A (zh) | 2022-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66697B2 (en) | Micromachined on-wafer probes and related method | |
CN108225720B (zh) | 光纤气动力测量天平及光纤应变计安装方法 | |
KR20060043662A (ko) | 전기신호 접속장치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프로브 조립체 그리고프로버 장치 | |
Goland et al. | Propagation of elastic impact in beams in bending | |
CN114594373B (zh) | 一种面向集成电路测试的悬臂式探针及探针台 | |
KR20180127095A (ko) | 미세홈이 있는 소형시편을 이용한 크리프 균열성장 물성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3504128A (zh) | 利用悬臂梁或外伸梁测量材料杨氏弹性模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623702A (zh) | 集成电路元器件焊点应变测试方法 | |
JP2009236540A (ja) | 溶溶接構造体の破壊性能評価方法、データベース装置 | |
US9063036B2 (en) | Sample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2229749B (zh) | 一种微纳结构力学特征参数测量装置、测量板和测量方法 | |
CN116242512A (zh) | 一种基于布拉格光纤光栅的高分辨率悬臂式微力传感器 | |
JP3675406B2 (ja) | マイクロ材料試験装置及びこれによる力学特性評価方法 | |
CN115165563A (zh) | 一种线切割机切割线网的静态刚度测评方法 | |
Metz et al. | New parallelogram 3D-displacement sensor for micro probing and dimensional metrology | |
CN113740159A (zh)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微观断裂韧性原位测试方法 | |
CN110895225B (zh) | 一种测量不同温度下涂层杨氏模量的实验方法 | |
Doring et al. | Micro force transfer standards | |
CN109492323A (zh) | 基于变形测试的毛坯初始残余应力高精度反求方法 | |
CN115112010B (zh) | 基于电涡流测量的非平行对称金属平面间隙测量方法 | |
CN111834245B (zh) | 半导体pcm结构及其检测方法 | |
JP2005003374A (ja) | 微細形状測定機及び微細形状測定方法 | |
CN117907123A (zh) | 一种冲击标样的快速对中定位方法 | |
Ryu et al. | Fabrication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based vertical probe tips for micro pad measurements | |
Frühauf et al. | Silicon standards for assessment and calibration of stylus prob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001, Unit 1, Building 1, Lechuanghui Building, No. 1211 Guihua Community Sightseeing Road,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OHAN MATERIAL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ilicon valley power, No. 20, Dafu Industrial Zone,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01, building a11,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OHAN MATERIAL TECH.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