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3482B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3482B
CN114593482B CN202210260146.4A CN202210260146A CN114593482B CN 114593482 B CN114593482 B CN 114593482B CN 202210260146 A CN202210260146 A CN 202210260146A CN 114593482 B CN114593482 B CN 114593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mist outlet
transmission
piece
outle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01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3482A (zh
Inventor
蔡演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Water 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ater 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ater 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Water Shie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01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3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3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3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3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3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加湿器包括:水箱;雾化组件;出雾组件,出雾组件包括:第一出雾件、第二出雾件和开闭件,第二出雾件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出雾件,第一出雾件与导雾通道相连通,开闭件与第二出雾件传动连接,以选择性地使第一出雾件和第二出雾件连通;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上开设有第一进雾口和第一出雾口;第二出雾件相对第一出雾件打开时,第一进雾口和第一出雾口相连通;第二出雾件相对第一出雾件关闭时,第一进雾口和第一出雾口断开连通。由此,传动组件在第二出雾件和开闭件之间进行传动时,可以防止传动组件因为第二出雾件相对第一出雾件的开闭而漏雾,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加湿器的结构可靠性。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加湿器以其可以提升室内湿度,从而提升用户在室内的舒适性的性能得到人们认可,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在现有技术中,加湿器中被雾化的雾颗粒容易从两个可相对转动的部件的连接处漏出,造成加湿器的故障,以及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的结构更加可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置有导雾通道;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方且与所述导雾通道相连通;出雾组件,所述出雾组件设置于所述水箱上方,所述出雾组件包括:第一出雾件、第二出雾件和开闭件,所述第二出雾件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雾件,所述第一出雾件与所述导雾通道相连通,所述开闭件与所述第二出雾件传动连接,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出雾件和所述第二出雾件连通;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出雾件和开闭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上开设有第一进雾口和第一出雾口,所述第一进雾口和所述导雾通道选择性地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第二出雾件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雾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打开时,所述第一进雾口和所述第一出雾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雾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关闭时,所述第一进雾口和所述第一出雾口断开连通。
由此,传动组件在第二出雾件和开闭件之间进行传动时,可以防止传动组件因为第二出雾件相对第一出雾件的开闭而漏雾,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加湿器的结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敞开设置,所述第二出雾件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从所述传动组件的底部伸入所述传动组件中,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一出雾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出雾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打开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间隔;所述第二出雾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关闭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抵接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呈弧形,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的斜下方弯折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的斜上方弯折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进雾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部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出雾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部远离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底部敞开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二传动部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端部分地敞开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伸入所述第二传动部内,所述第一传动件相对所述第一配合部可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筋条,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封筋条,所述第二密封筋条与所述第一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部一端的端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出雾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打开时,所述第一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部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筋条相配合;所述第二出雾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关闭时,所述第二密封筋条和所述第一密封筋条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部一端的端部设置有配合唇边,所述配合唇边呈圆弧形,所述第二出雾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打开时,圆弧形的所述配合唇边与所述第一密封筋条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密封筋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密封筋条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出雾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关闭时,所述第一密封筋条和最远离所述第一出雾口的所述第一密封筋条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部相对所述第二传动部向上弯折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朝向所述第二出雾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一出雾口开设于所述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二出雾件朝向所述传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合平面,所述第二出雾件在所述第二配合平面开设有第二进雾口,所述第一配合平面和所述第二配合平面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出雾口和第二进雾口相对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雾口的周向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凸缘伸入所述第一出雾口,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内壁相贴合且与所述限位台阶相互抵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在第二出雾件相对第一出雾件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在第二出雾件相对第一出雾件关闭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在第二出雾件相对第一出雾件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在第二出雾件相对第一出雾件打开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出雾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区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加湿器;
10、水箱;11、导雾通道;
20、雾化组件;
30、出雾组件;31、第一出雾件;32、第二出雾件;321、第一配合部;3211、第二密封筋条;3212、配合唇边;322、第二配合平面;33、开闭件;
40、传动组件;41、第一进雾口;42、第一出雾口;421、限位台阶;43、第二配合部;44、第一传动件;441、第一传动部;4411、第一密封筋条;442、第二传动部;45、第一配合平面;46、第二进雾口;461、限位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100。
结合图1-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器100可以主要包括:水箱10、雾化组件20、出雾组件30和传动组件40,其中,水箱10设置有导雾通道11,雾化组件20设置于水箱10的下方,并且与导雾通道11相连通,水箱10中的水可以进入雾化组件20中,并且在雾化组件20的雾化作用下,被雾化成雾颗粒,再从水箱10的导雾通道11中被导向外界,对外界进行加湿,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加湿器100的加湿性能,而且还可以使加湿器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结合图1-图4所示,出雾组件30设置于水箱10上方,出雾组件30包括:第一出雾件31、第二出雾件32和开闭件33,第二出雾件32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出雾件31,第一出雾件31与导雾通道11相连通,开闭件33与第二出雾件32传动连接,以选择性地使第一出雾件31和第二出雾件32连通。具体地,第二出雾件32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一出雾件31,在第二出雾件32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开闭件33进行移动,从而可以使开闭件33选择性地将第一出雾件31和第二出雾件32相互连通,又因为第一出雾件31和导雾通道11相连通,这样可以使第一出雾件31和第二出雾件32选择性地出雾,从而可以提升用户对加湿器100的使用体验。
结合图1-图4所示,传动组件40分别与第二出雾件32和开闭件33传动连接,传动组件40上开设有第一进雾口41和第一出雾口42,第一进雾口41和导雾通道11选择性地相互连通,第一出雾口42与第二出雾件32相连通。具体地,传动组件40设置于第二出雾件32和开闭件33之间,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的转动可以通过传动组件40将力传递至开闭件33,从而使开闭件33进行移动,在传动组件40传递力的作用的过程中,传动组件40可以进行相应的转动,从而可以使传动组件40上的第一进雾口41和第一出雾口42选择性地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第一进雾口41和第一出雾口42相连通,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第一进雾口41和第一出雾口42断开连通,如此设置,在开闭件33选择性地使第一出雾件31和第二出雾件32相连通的前提下,传动组件40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开闭件33将第一出雾件31和第二出雾件32选择性地连通的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加湿器100的结构可靠性。
结合图2和图4所示,传动组件40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敞开设置,第二出雾件32设置有第一配合部321,第一配合部321从传动组件40的底部伸入传动组件40中,传动组件40设置有第二配合部43,第二配合部43位于第一配合部321远离第一出雾口42的一侧,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第一配合部321与第二配合部43相互间隔,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第二配合部43与第一配合部321抵接配合。具体地,将传动组件40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敞开设置,将第二出雾件32上的第一配合部321从传动组件40的底部伸入传动组件40中,在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可以使第一配合部321和第二配合部43在远离第二出雾件32的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使第二配合部43和第二配合部43上下间隔设置,这样可以使第一进雾口41和第一出雾口42相连通,在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第一配合部321和第二配合部43相互抵接配合,从而可以使第一进雾口41和第一出雾口42相互分隔开,从而可以使第二出雾件32关闭,如此设置,不仅可以保证传动组件40对第一进雾口41打开和关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简化传动组件40的结构可靠性。
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一配合部321和第二配合部43均呈弧形,第二配合部43朝向靠近第一配合部321的一侧的斜下方弯折设置,第一配合部321朝向远离第二配合部43的一侧的斜上方弯折设置。具体地,将第一配合部321和第二配合部43均设置成弧形,将第二配合部43朝向靠近第一配合部321的一侧的斜下方弯折设置,第一配合部321朝向远离第二配合部43的一侧的斜上方弯折设置,如此设置,在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可以使第一配合部321和第二配合部43起到对雾的导向的作用,在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可以使第二配合部43和第一配合部321的抵接密封更加稳定可靠,这样提升第一配合部321和第二配合部43将第一进雾口41关闭的可靠性,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优化加湿器100的结构设计。
结合图6所示,传动组件40包括第一传动件44,第一传动件44包括第一传动部441和第二传动部442,第一传动部441和第二传动部442相连接,第一进雾口41设置于第一传动部441远离第二传动部442的一端,第一出雾口42设置于第二传动部442远离第一传动部441的一端,第一传动部441的底部敞开设置,第二配合部43设置于第一传动部441,第二传动部442的底部靠近第一传动部441的一端部分地敞开设置,第一配合部321伸入第二传动部442内,第一传动件44相对第一配合部321可转动。具体地,将第一传动部441的底部敞开设置,并且将第二传动部442的底部部分地敞开设置,第一进雾口41设置于第一传动部441远离第二传动部442的一端,第一出雾口42设置于第二传动部442远离第一传动部441的一端,将第二配合部43设置于第一传动部441,第一配合部321伸入第二传动部442中,这样可以使传动组件40和第一配合部321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传动组件40转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一传动部441设置有第一密封筋条4411,第一配合部3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封筋条3211,第二密封筋条3211与第一配合部321远离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间隔设置,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第一配合部321远离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与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配合,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第二密封筋条3211和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配合。具体地,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第一配合部321远离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与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配合,这样可以使第一配合部321远离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与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配合,从而可以提升第一配合部321和第一密封筋条4411抵接配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第一密封筋条4411和第二密封筋条3211相互配合,这样可以使传动组件40和第一配合部321的配合更加稳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传动组件40相对第一配合部321打滑,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传动组件40的稳定性。
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一配合部321远离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设置有配合唇边3212,配合唇边3212呈圆弧形,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圆弧形的配合唇边3212与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配合。具体地,通过在第一配合部321远离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设置有配合唇边3212,在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圆弧形的配合唇边3212可以与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互抵接,这样可以使第一配合部321在往靠近第一密封筋条4411的方向转动时,使配合唇边3212和第一密封筋条4411圆弧过渡,从而可以防止第一配合部321在远离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与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发生磨损,或者卡顿,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优化加湿器100的结构设计。
结合图8所示,第二密封筋条3211为多个,多个第二密封筋条3211在第一配合部3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第一密封筋条4411和最远离第一出雾口42的第二密封筋条3211相配合。具体地,在第二出雾件32相对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可以使第一密封筋条4411和最远离第一出雾口42的第二密封筋条3211相配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第一密封筋条4411和第二密封筋条3211密封配合的可靠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防止第一密封筋条4411和第二密封筋条3211打滑,即即使第一密封筋条4411和最远离第一出雾口42的第二密封筋条3211发生打滑,还可以使其他的第二密封筋条3211对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互密封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优化加湿器100的结构可靠性。
结合图6所示,第一传动部441相对第二传动部442向上弯折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传动组件40在跟随第二出雾件32进行转动时,第一传动部441和第二传动部442转动较少的角度,便可以实现第一配合部321和第二配合部43的间隔或者相互抵接,从而实现第一进雾口41的开启和关闭,这样可以提升传动组件40的结构可靠性,可以方便传动组件40在加湿器100中的设置,以及可以使传动组件40和第二出雾件32的适配度更好。
结合图5和图6所示,传动组件40朝向第二出雾件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平面45,第一出雾口42开设于第一配合平面45,第二出雾件32朝向传动组件4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合平面322,第二出雾件32在第二配合平面322开设有第二进雾口46,第一配合平面45和第二配合平面322相互贴合,第一出雾口42和第二进雾口46相对应连通。具体地,通过第一配合平面45和第二配合平面322的紧密贴合,在雾从第一出雾口42进入第二进雾口46的过程中,雾不易从传动组件40和第二出雾件32之间漏出,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加湿器100的密封性和结构可靠性。
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二进雾口46的周向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凸缘461,第一出雾口4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台阶421,限位凸缘461伸入第一出雾口42,限位凸缘461与第一出雾口42的内壁相贴合,并且与限位台阶421相互抵接。具体地,通过在第二进雾口46的周向边缘处设置限位凸缘461,并且在第一出雾口42的内壁上设置限位台阶421,在将传动组件40和第二出雾件32连接固定时,在将第一配合平面45和第二配合平面322紧密贴合的同时,可以使第二进雾口46的周向边缘处的限位凸缘461伸入第一出雾口42的内部,并且与第一出雾口42内壁处的限位台阶421相互抵接,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第二进雾口46和第一出雾口42之间的密封性,可以进一步地防止雾从第一出雾口42和第二进雾口46处漏出,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加湿器100的结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加湿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10),所述水箱(10)设置有导雾通道(11);
雾化组件(20),所述雾化组件(20)设置于所述水箱(10)的下方且与所述导雾通道(11)相连通;
出雾组件(30),所述出雾组件(30)设置于所述水箱(10)上方,所述出雾组件(30)包括:第一出雾件(31)、第二出雾件(32)和开闭件(33),所述第二出雾件(32)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雾件(31),所述第一出雾件(31)与所述导雾通道(11)相连通,所述开闭件(33)与所述第二出雾件(32)传动连接,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出雾件(31)和所述第二出雾件(32)连通;
传动组件(40),所述传动组件(40)分别与所述第二出雾件(32)和开闭件(33)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40)上开设有第一进雾口(41)和第一出雾口(42),所述第一进雾口(41)和所述导雾通道(11)选择性地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出雾口(42)与所述第二出雾件(32)相连通;
所述第二出雾件(32)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所述第一进雾口(41)和所述第一出雾口(42)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雾件(32)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所述第一进雾口(41)和所述第一出雾口(42)断开连通;
所述传动组件(40)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敞开设置,所述第二出雾件(32)设置有第一配合部(321),所述第一配合部(321)从所述传动组件(40)的底部伸入所述传动组件(40)中,所述传动组件(40)设置有第二配合部(43),所述第二配合部(43)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21)远离所述第一出雾口(42)的一侧,所述第二出雾件(32)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所述第一配合部(32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43)相互间隔;所述第二出雾件(32)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所述第二配合部(43)与所述第一配合部(321)抵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2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43)均呈弧形,所述第二配合部(43)朝向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部(321)的一侧的斜下方弯折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321)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部(43)的一侧的斜上方弯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0)包括第一传动件(44),所述第一传动件(44)包括第一传动部(441)和第二传动部(442),所述第一传动部(441)和所述第二传动部(442)相连接,所述第一进雾口(41)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部(441)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442)的一端,所述第一出雾口(42)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部(442)远离所述第一传动部(441)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部(441)的底部敞开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43)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部(441),所述第二传动部(442)的底部靠近所述第一传动部(441)的一端部分地敞开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321)伸入所述第二传动部(442)内,所述第一传动件(44)相对所述第一配合部(321)可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441)设置有第一密封筋条(4411),所述第一配合部(3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密封筋条(3211),所述第二密封筋条(3211)与所述第一配合部(321)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出雾件(32)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所述第一配合部(321)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配合;所述第二出雾件(32)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所述第二密封筋条(3211)和所述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21)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部(43)一端的端部设置有配合唇边(3212),所述配合唇边(3212)呈圆弧形,所述第二出雾件(32)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31)打开时,圆弧形的所述配合唇边(3212)与所述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筋条(321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密封筋条(3211)在所述第一配合部(3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出雾件(32)相对所述第一出雾件(31)关闭时,所述第一密封筋条(4411)和最远离所述第一出雾口(42)的所述第一密封筋条(4411)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441)相对所述第二传动部(442)向上弯折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0)朝向所述第二出雾件(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平面(45),所述第一出雾口(42)开设于所述第一配合平面(45),所述第二出雾件(32)朝向所述传动组件(4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合平面(322),所述第二出雾件(32)在所述第二配合平面(322)开设有第二进雾口(46),所述第一配合平面(45)和所述第二配合平面(322)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出雾口(42)和第二进雾口(46)相对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雾口(46)的周向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凸缘(461),所述第一出雾口(4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台阶(421),所述限位凸缘(461)伸入所述第一出雾口(42),所述限位凸缘(461)与所述第一出雾口(42)的内壁相贴合且与所述限位台阶(421)相互抵接。
CN202210260146.4A 2022-03-16 2022-03-16 加湿器 Active CN114593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0146.4A CN114593482B (zh) 2022-03-16 2022-03-16 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0146.4A CN114593482B (zh) 2022-03-16 2022-03-16 加湿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3482A CN114593482A (zh) 2022-06-07
CN114593482B true CN114593482B (zh) 2023-12-19

Family

ID=81818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0146.4A Active CN114593482B (zh) 2022-03-16 2022-03-16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348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4332A (ja) * 2009-03-18 2010-09-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噴霧装置
CN104896144A (zh) * 2014-03-07 2015-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导雾结构及其冷风扇或加湿器
CN104896629A (zh) * 2014-03-07 2015-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风扇
CN111649471A (zh) * 2020-06-22 2020-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盖体结构及加湿器
CN213778006U (zh) * 2020-12-15 2021-07-23 锐莫(佛山)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出雾的加湿器
CN215675610U (zh) * 2021-06-30 2022-01-28 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4332A (ja) * 2009-03-18 2010-09-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噴霧装置
CN104896144A (zh) * 2014-03-07 2015-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雾气管路切换结构及方法、导雾结构及其冷风扇或加湿器
CN104896629A (zh) * 2014-03-07 2015-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风扇
CN111649471A (zh) * 2020-06-22 2020-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盖体结构及加湿器
CN213778006U (zh) * 2020-12-15 2021-07-23 锐莫(佛山)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出雾的加湿器
CN215675610U (zh) * 2021-06-30 2022-01-28 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 加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3482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7848B (zh) 一种加湿器
KR102069671B1 (ko) 무화기 및 그 에어러졸 발생 장치
US11512865B2 (en) Air outlet structure, air outlet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17033132A1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4593482B (zh) 加湿器
WO2016206536A1 (zh) 鼓风通道出风口设有防水结构的超声波加湿器
CN105823188A (zh)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048480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19242685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该电子烟
CN213778006U (zh) 一种多角度出雾的加湿器
CN218763778U (zh) 加湿器
CN212644850U (zh) 一种翻盖式加湿器
CN114838425B (zh) 加湿器
CN209757966U (zh) 联动式瓶盖及具有该瓶盖的饮料瓶
CN211739297U (zh)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219125376U (zh)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CN220404595U (zh) 一种用于呼吸机的水箱以及呼吸机
CN220608047U (zh) 一种两用杯盖及水杯
CN209646756U (zh) 一种具有切换功能的吸气式花洒
CN217389993U (zh) 吸嘴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4688610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CN218237644U (zh) 新风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978042U (zh) 一种可调气流的电子雾化器
CN219206752U (zh) 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209051797U (zh) 一种瓶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No. 4-9, Longhui Road, Malong Villag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

Applicant after: Foshan Water Shiel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No.4 longhui Road, Malong village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Delma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