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1824A - 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1824A
CN114591824A CN202210240228.2A CN202210240228A CN114591824A CN 114591824 A CN114591824 A CN 114591824A CN 202210240228 A CN202210240228 A CN 202210240228A CN 114591824 A CN114591824 A CN 114591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detection
flexible channel
nucleic acid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02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锋
李晨阳
杜逸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xi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xi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xi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xin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02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182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2938 priority patent/WO20231687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1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18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44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 C12Q1/686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2Test tubes per 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01L7/52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1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 B01L2300/1805Conductive heating, heat from thermostatted solids is conducted to receptacles, e.g. heating plates, bl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Zo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检测耗材包括用于存储样本的第一软管、用于存储裂解液的第二软管、用于存储洗涤液的第三软管、用于收集核酸的第四软管、用于存储洗脱液以及反应液的第五软管和柔性通道,柔性通道将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三软管、第四软管和第五软管相连通,第一软管的一端为进样端,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柔性通道相连通,第二软管、第三软管和第五软管内均设有能够密封试剂的隔离膜,隔离膜能够通过挤压软管破裂,第四软管内设有用于吸附核酸的收集装置,该检测耗材成本低,使用方便,既兼顾了各试剂分离存储的要求,又提升了统一使用的便利性,使检测能够在封闭状态下完成,不会对外界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分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分子诊断技术中,传统技术对于样本的存储、运输、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等步骤需要分开实现,不同内容物需分开,使用不同存储装置封装,且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步骤,在不同的区域打开不同的存储装置从而防止交叉污染,故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室的投入大,操作繁琐,交叉污染的概率大,且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高,故传统检测检测方式对于检测的各个环节及配套耗材要求成本极高,操作也十分不便、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其中,该检测耗材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操作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耗材,包括用于存储样本的第一软管、用于存储裂解液的第二软管、用于存储洗涤液的第三软管、用于收集核酸的第四软管、用于存储洗脱液以及反应液的第五软管和柔性通道,所述柔性通道将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为进样端,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内均设有能够密封试剂的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能够通过挤压软管破裂,所述第四软管内设有用于吸附核酸的收集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三软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三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所述第四软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四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五软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五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柔性通道由两层薄膜封合而成,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密封连接,两层所述薄膜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相连通的通道。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薄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进料嘴,所述进料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软管的进样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嘴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多个接头,所述第二软管的封闭端、所述第三软管的封闭端、所述第四软管的封闭端和所述第五软管的封闭端依次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核酸吸附膜,所述核酸吸附膜沿所述第四软管的径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四软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核酸吸附膜运动范围的限位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挤压软管的压板、用于封闭所述软管以及所述柔性通道的挡板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耗材。
优选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在所述第五软管内,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位于所述挡板的相对位置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该检测耗材将所有需存储的试剂,通过隔离膜分隔在检测耗材的软管中,且在使用时无需将检测耗材打开即可将各分离存放的试剂按照使用要求进行混合,该检测耗材成本低,使用方便,既兼顾了各试剂分离存储的要求,又提升了统一使用的便利性,使检测能够在封闭状态下完成,不会对外界造成污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检测耗材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检测耗材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耗材,参见图1,包括用于存储样本的第一软管110、用于存储裂解液的第二软管120、用于存储洗涤液的第三软管130、用于收集核酸的第四软管140、用于存储洗脱液以及反应液的第五软管150和柔性通道200,柔性通道200将第一软管110、第二软管120、第三软管130、第四软管140和第五软管150相连通,第一软管110的一端为进样端111,第一软管110的另一端与柔性通道200相连通,通过按压柔性通道200能够实现柔性通道200的关闭,第二软管120、第三软管130和第五软管150内均设有能够密封试剂的隔离膜300,隔离膜300将试剂密封在相应软管内,隔离膜300能够通过挤压软管破裂,第四软管140内设有用于吸附核酸的收集装置400,该检测耗材的使用方法是:步骤一,将液体样本或固体拭子通过进样端111放入第一软管110内,将第一软管110的进样端111密封,仅使柔性通道200将第一软管110和第二软管120连通,挤压第二软管120,使第二软管120中裂解液冲破隔离膜300进入第一软管110内,反复挤压第一软管110和第二软管120,使样本与裂解液相混合,实现核酸释放,然后将该混合液挤入第二软管120中;步骤二,仅使第二软管120和第四软管140连通,反复挤压第二软管120和第四软管140,使混合液反复经过收集装置400,实现核酸收集,然后通过按压第四软管140和柔性通道200使混合液位于第二软管120中;步骤三,仅使第三软管130和第四软管140连通,挤压第三软管130,使第三软管130中的洗涤液冲破隔离膜300进入第四软管中,反复挤压第三软管130和第四软管140,能够将收集装置400上剩余的杂质洗下,实现核酸清洗;步骤四,仅使第四软管140和第五软管150连通,第五软管150的封闭端内存储有反应液,第五软管与柔性通道200相连的一端存储有洗脱液,按压第五软管150中洗脱液所在位置,使洗脱液进入第四软管140内,反复按压洗脱液所在位置和第四软管,冲刷收集装置400,完成核酸洗脱,使洗脱后的洗脱液位于第五软管内;步骤五,挤压第五软管150的洗脱液所在位置,使洗脱液冲破隔离膜300进入反应液所在区域,完成核酸扩增,该检测耗材将所有需存储的试剂,通过隔离膜300分隔在检测耗材的软管中,且在使用时无需将检测耗材打开即可将各分离存放的试剂按照使用要求进行混合,该检测耗材成本低,使用方便,既兼顾了各试剂分离存储的要求,又提升了统一使用的便利性,使检测能够在封闭状态下完成,不会对外界造成污染,可以理解的是,各个软管中存储的试剂可以根据检测项目的需要进行更换,隔离膜300的位置可以根据检测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参见图1,第二软管120的一端为封闭端,第二软管120的另一端与柔性通道200相连通,第三软管130的一端为封闭端,第三软管130的另一端与柔性通道200相连通,第四软管140的一端为封闭端,第四软管140的另一端与柔性通道200相连通,第五软管150的一端为封闭端,第五软管150的另一端与柔性通道200相连通,不同试剂存储于软管内的封闭端与隔离膜300之间,柔性通道200将各软管相连通以便于通过按压软管更好的实现试剂混合。
参见图1,柔性通道200由两层薄膜210封合而成,薄膜210与第一软管110、第二软管120、第三软管130、第四软管140和第五软管150密封连接,两层薄膜210之间形成与第一软管110、第二软管120、第三软管130、第四软管140和第五软管150相连通的通道,使用时,通过用挡板按压薄膜210即可在指定位置实现通道的关闭,阻挡液体流通优选的,薄膜210为2片,软管置于两片薄膜210之间,两片薄膜通过胶接、热合、焊接等形式连接为一个整体,薄膜210由PTFE、PA、PC、PET等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的,为了便于观察,薄膜210和各软管均为透明材料。
参见图1,该检测耗材还包括支撑框架500,第一软管110、第二软管120、第三软管130、第四软管140和第五软管150并列设置在支撑框架500内,第一软管110、第二软管120、第三软管130、第四软管140和第五软管150的一端与支撑框架500相连,另一端通过薄膜210与支撑框架500固定连接,以便将软管支撑起来,使该检测装置便于拿取使用。
参见图2,支撑框架500设有进料嘴510,进料嘴510的一端与第一软管110的进样端111固定连接,进料嘴510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511,为了保证密封性,密封盖511与第一软管110的进样端11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参见图2,支撑框架500上设有多个接头520,第二软管120的封闭端、第三软管130的封闭端、第四软管140的封闭端和第五软管150的封闭端依次通过接头520与支撑框架500固定连接,使软管得到有效支撑,便于后续使用。
参见图1,优选的,收集装置400为核酸吸附膜,核酸吸附膜沿第四软管140的径向设置,优选的,核酸吸附膜为硅胶膜,能够在特定环境下通过电荷对核酸进行吸附,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软管140内可以设置多层核酸吸附膜,以增加核酸吸附的强度。
参见图1,第四软管140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核酸吸附膜运动范围的限位件410,优选的,可以通过在第四软管140的内壁上通过热封、焊接或热合等方式形成限位件41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第四软管140内设置多个限位件410以限制核酸吸附膜在第四软管140内的运动空间,优选的,核酸吸附膜为矩形,且核酸吸附膜的短边的长度小于第四软管140被压扁后的宽度,同时,核酸吸附膜的的短边的长度需大于柔性通道200与第四软管140衔接位置处的开口大小,以保证在试剂冲刷过程中核酸吸附膜无法进入柔性通道200内,核酸吸附膜的短边的长度需大于第四软管140内设有限位件410开口位置处的宽度,以防止在试剂冲刷过程中核酸吸附膜通过限位件410从上方脱出。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参见图3,包括用于挤压软管的压板700、用于封闭所述软管或柔性通道200的挡板800和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检测耗材,第一软管110上设有第一压板710,第二软管120上设有第二压板720、第三软管130上设有第三压板730和第四压板740,第四软管140上设有第五压板750,第五软管150上设有第六压板760和第七压板770,第一软管110上的进样端设有第一挡板801,第一软管110与柔性通道200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二挡板802,位于第一软管110和第二软管120之间的柔性通道200上设有第三挡板803,第二软管120与柔性通道200相连的一端设有第四挡板804,位于第二软管120和第三软管130之间的柔性通道200上设有第五挡板805,第三软管130与柔性通道200相连的一端设有第六挡板806,第三软管130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七挡板807,用于分别存储第一洗涤液和第二洗涤液,第一洗涤液和第二洗涤液之间设有隔离膜300分隔,位于第三软管130和第四软管140之间的柔性通道200上设有第八挡板808,第四软管140与柔性通道200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九挡板809,位于第四软管140和第五软管130之间的柔性通道200上设有第十挡板810,柔性通道200上与第五软管140相连的一端设有第十一挡板811,第五软管150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第十二挡板812,第五软管150的封闭端用于存储反应液,第五软管150与柔性通道200相连的一端用于存储洗脱液,反应液与洗脱液之间通过隔离膜300相分隔。
优选的,该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其中,第一加热装置设在第五软管150内,优选的,第一加热装置设有两个,以根据检测需要分别将反应液及洗脱液加热到所需温度,以便于进行核酸扩增,第二加热装置位于各挡板的相对位置处,以增加试剂温度,提高检测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检测需求进行调整。
该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液体样本或固体拭子通过进样端111放入第一软管110内,将进样端111密封,按压所有的挡板,使各软管和柔性通道200均保持封闭状态,打开第二挡板802、第三挡板803、第四挡板804,使第一软管110和第二软管120连通,挤压第二压板720,使第二软管120中裂解液冲破隔离膜300进入第一软管110内,反复挤压第一压板710和第二压板720,使样本与裂解液相混合,实现核酸释放,然后将该混合液挤入第二软管120中并关闭第五挡板805;
步骤二,关闭第二挡板802、第三挡板803,打开第五挡板805、第八挡板808、第九挡板809,仅使第二软管120和第四软管140连通,反复挤压第二压板720和第五压板750,使混合液反复经过核酸吸附膜,核酸吸附膜会收集混合液中已释放的核酸实现核酸收集,依次压紧第五压板750、关闭第九挡板809、第八挡板808、第五挡板805、第四挡板804,将混合液阻隔在第二软管120中;
步骤三,开启第八挡板808、第九挡板809、第五压板750,仅使第三软管130和第四软管140连通,挤压第三压板730,使第三软管130中的第一洗涤液冲破隔离膜300进入第四软管中,反复挤压第三压板730和第五压板750,使第一洗涤液不断冲刷核酸吸附膜,将位于核酸吸附膜上除核酸以外的杂质剩余的杂质洗下,开启第二挡板802、第三挡板803、第三挡板805,压紧第五压板750,再依次关闭第九挡板809、第八挡板808、第五挡板805、第三挡板803、第二挡板802,使得第一洗涤液位第一软管110内,开启第九挡板809、第八挡板808、第六挡板806、第七挡板807和第三压板730和第五压板750,挤压第四压板740,使第二洗涤液冲破隔离膜300,依次反复挤压第四压板740、第三压板730和第五压板750,使第二洗涤液反复不断冲刷核酸吸附膜,实现核酸清洗,再依次压紧第五压板750、关闭第九挡板809、第八挡板808、第六挡板806,使得清洗完的第二洗涤液的废液存储于第三软管130内;
步骤四,第五软管150的封闭端内存储有反应液,第五软管与柔性通道200相连的一端存储有洗脱液,开启第九挡板809、第十挡板810、第十一挡板811和第五压板750,挤压第六压板760,使第五软管150内的洗脱液,进入第四软管140内,反复冲刷核酸吸附膜,完成核酸洗脱,按压第五压板,依次关闭第九挡板809、第十挡板810、第十一挡板811,使带有干净核酸的洗脱液位于第五软管150内;
步骤五,挤压第六压板760,使洗脱液冲破隔离膜300与反应液相混合,开启第一加热器,保证第五软管内150的温度,优选的,保证第七压板770处反应液的温度为95℃,用于预变性和变性,保证第六压板760处洗脱液的温度为60℃,用于退火/延伸,在荧光pcr循环条件下,每次循环均使用特定波段的荧光激发和接收器,即可进行荧光采集,经数据处理后,获得核酸扩增结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耗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样本的第一软管、用于存储裂解液的第二软管、用于存储洗涤液的第三软管、用于收集核酸的第四软管、用于存储洗脱液以及反应液的第五软管和柔性通道,所述柔性通道将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为进样端,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内均设有能够密封试剂的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能够通过挤压软管破裂,所述第四软管内设有用于吸附核酸的收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三软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三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所述第四软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四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五软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第五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通道由两层薄膜封合而成,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密封连接,两层所述薄膜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相连通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耗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一软管、所述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软管、所述第四软管和所述第五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薄膜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进料嘴,所述进料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软管的进样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嘴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多个接头,所述第二软管的封闭端、所述第三软管的封闭端、所述第四软管的封闭端和所述第五软管的封闭端依次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核酸吸附膜,所述核酸吸附膜沿所述第四软管的径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述的检测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软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核酸吸附膜运动范围的限位件。
9.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挤压软管的压板、用于封闭所述软管以及所述柔性通道的挡板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耗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在所述第五软管内,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位于所述挡板的相对位置处。
CN202210240228.2A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45918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0228.2A CN114591824A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PCT/CN2022/082938 WO2023168760A1 (zh) 2022-03-10 2022-03-25 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0228.2A CN114591824A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1824A true CN114591824A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08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0228.2A Pending CN114591824A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1824A (zh)
WO (1) WO202316876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9855B (zh) * 2010-05-31 2013-04-03 嘉兴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核酸分离和检测方法
CN105733927A (zh) * 2016-04-11 2016-07-06 广州市达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酸提取的耗材及多联耗材
CN110068493A (zh) * 2018-01-23 2019-07-30 北京九州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耗材、自动化装置和方法
CN111073810A (zh) * 2019-12-20 2020-04-28 深圳市华迈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及方法
CN111534575A (zh) * 2020-05-13 2020-08-14 深圳市飞梭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流控核酸检测卡盒及试剂盒
WO2021254518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一种样品处理及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8760A1 (zh)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3279B2 (en) Device and apparatus
AU2013353832B2 (en) Device and apparatus
US8642293B2 (en) Disposable device for analyzing a liquid sample containing a nucleic acid with a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apparatus
US20090227006A1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ucleic Acid Analysis
CN105658332B (zh) 用于处理液体样本的射流卡盘和方法
US20240027347A1 (en)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and fluorescent pcr detection system
WO2021254518A1 (zh) 一种样品处理及检测装置
CN105733935A (zh) 一种核酸或蛋白制备及检测试剂卡盒
CN112126589A (zh) 一种基于磁棒法的自主吸液式核酸检测卡盒及使用方法
CN114591824A (zh) 一种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CN102313655A (zh) 收集液体样本的装置
CN218435756U (zh) 原位捕获及扩增的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及核酸检测仪
JP7246529B2 (ja) 液体移送装置
CN113234589B (zh) 一种核酸快速提取四联管装置、试剂盒和提取方法
CN219930089U (zh) 检测耗材和检测装置
CN214142350U (zh) 一种核酸检测系统的预装层与提取层连接结构
CN212504816U (zh) 体外诊断仪及提取装置
CN110560184A (zh) 微流控芯片、微流控反应系统及驱动方法
CN217709405U (zh) 一种密封孔板、试剂密封孔板及移液系统
CN215947252U (zh) 一种液体样品处理装置
CN213708351U (zh) 一种样本处理组合管
CN201757717U (zh) 收集液体样本的装置
CN118028095A (zh) 一种核酸检测装置
CN116144478A (zh) 一种离心式核酸检测处理装置
CN113355210A (zh) 一种液体样品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