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4322B - 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4322B
CN114584322B CN202210346242.0A CN202210346242A CN114584322B CN 114584322 B CN114584322 B CN 114584322B CN 202210346242 A CN202210346242 A CN 202210346242A CN 114584322 B CN114584322 B CN 114584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hentication
key
mode
chip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62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4322A (zh
Inventor
虞少平
佟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oforcechi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oforcec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oforcechi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oforcec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62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4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4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4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4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4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91Revocation or update of secret information, e.g. encryption key update or reke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94Escrow, recovery or storing of secret information, e.g. secret key escrow or cryptographic key storage
    • H04L9/0897Escrow, recovery or storing of secret information, e.g. secret key escrow or cryptographic key storage involving additional devices, e.g. trusted platform module [TPM], smartcard or US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9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or pre-shared ke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应用于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该方法包括:在连接装置上电完成后,检测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若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本方案提高了连接装置上电时认证效率。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连接装置在向电子设备充电时,分为普通充电和快速充电这两种方式。若需要采用快速充电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则需要基于连接装置中预先存储的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认证,以确保充电设备能够安全且可靠地向不同规格的电子设备进行快速充电。
目前,在某些不可抗力因素、或是由于电子设备中程序的改变,均会导致在对连接装置中的当前认证秘钥进行认证过程中,出现当前认证秘钥失效的情况(即当前认证秘钥被识别为非法认证秘钥),进而造成录入当前认证秘钥的认证芯片也失效。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切换认证秘钥方式将当前认证秘钥替换为新的认证秘钥,并基于新的认证秘钥重新对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但是,这种采用切换认证秘钥方式,每次上电都需要自动检测和切换认证秘钥,进而导致连接装置上电时认证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每次上电都需要自动检测和切换切换认证秘钥,从而提高连接装置上电时的认证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连接装置上电完成后,检测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其中,所述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包括:切换模式或锁定模式;
若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所述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
若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所述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
若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所述切换模式;其中,所述快充认证结果包括:认证成功、认证失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则将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切换为新的认证秘钥,并基于所述新的认证密钥对所述电子设备重新进行通信认证,直至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所述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包括: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认证成功信号,或者,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当前认证秘钥或所述新的认证秘钥的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未接收到所述通信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认证秘钥的存储地址,读取所述当前认证秘钥;
将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后,若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返回的快充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所述快充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
可选地,所述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所述切换模式,包括:
若基于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的失败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二阈值,则确定将所述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可选地,还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连接装置上的外接单元的触发操作,向所述认证芯片发送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其中,所述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锁定模式进行切换;
根据所述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将所述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认证芯片上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得到快充认证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装置,应用于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装置上电完成后,检测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其中,所述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包括:切换模式或锁定模式;
认证模块,用于若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所述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所述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
所述认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所述切换模式;其中,所述快充认证结果包括:认证成功、认证失败。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则将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切换为新的认证秘钥;
所述认证模块,还用于并基于所述新的认证密钥对所述电子设备重新进行通信认证,直至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认证模块,还用于: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认证成功信号,或者,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当前认证秘钥或所述新的认证秘钥的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未接收到所述通信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
可选地,所述认证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认证秘钥的存储地址,读取所述当前认证秘钥;
将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后,若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返回的快充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所述快充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
若基于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的失败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二阈值,则确定将所述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用户对所述连接装置上的外接单元的触发操作,向所述认证芯片发送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其中,所述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锁定模式进行切换;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将所述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可选地,所述认证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得到快充认证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连接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应用于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该方法包括:在连接装置上电完成后,检测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其中,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包括:切换模式或锁定模式;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若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其中,快充认证结果包括:认证成功、认证失败。在本方案中,主要是通过连接装置上认证芯片中预设有多种秘钥认证模式,当检测到认证芯片上的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时,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并判断通信认证结果是否为认证通过,若是,则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以维持认证芯片当前使用的认证秘钥不变,完成上电后通信认证;当检测到认证芯片的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时,则直接基于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操作,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以便于进一步地确定是否需要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切换,避免了连接装置上电后需要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通信认证、以及通信认证不通过后切换当前认证秘钥等处理操作,从而提高连接装置上电时的认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秘钥认证模式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会用到术语“包括”,用于指出其后所声明的特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增加其它的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下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具体的应用场景作限制,任何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的方案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首先,在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展开具体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相关背景进行简单说明。
目前,在某些不可抗力因素、或是由于电子设备中程序的改变,均会导致在对连接装置中的当前认证秘钥进行认证过程中,出现当前认证秘钥失效的情况(即当前认证秘钥被识别为非法认证秘钥)。针对这种情况,主要是采用切换认证秘钥方式将当前认证秘钥替换为新的认证秘钥,并基于新的认证秘钥重新对电子设备进行认证。
但是,这种采用切换认证秘钥方式,每次上电都需要自动检测和切换认证秘钥,进而导致连接装置上电时认证效率偏低。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连接装置上认证芯片中预设有多种秘钥认证模式,分为切换模式和锁定模式;当检测到认证芯片上的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时,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并判断通信认证结果是否为认证通过,若是,则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以维持认证芯片当前使用的认证秘钥不变,完成上电后通信认证;当检测到认证芯片的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时,则直接基于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操作,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以便于进一步地确定是否需要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切换,避免了连接装置上电后需要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通信认证、以及通信认证不通过后切换当前认证秘钥等处理操作,从而提高连接装置上电时的认证效率。
如下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秘钥认证模式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进行简单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秘钥认证模式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秘钥认证模式切换系统100包括:连接装置101、电子设备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01与电子设备102为两个独立运行的电子设备,如连接装置101可以为具有处理功能的充电连接线,电子设备102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可以经由连接装置101向电子设备102进行充电。
其中,连接装置101与电子设备102中可以包括执行指令操作的处理器,连接装置101上设置有认证芯片103,连接装置101基于认证芯片103上预先存储的认证秘钥与电子设备102进行通信认证,当通信认证通过后才可以为电子设备102进行充电;若需要采用快速充电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则还需要连接装置101基于认证芯片103的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102进行快充认证,若快充认证成功,则可以经由连接装置101向电子设备102进行快充。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秘钥认证模式切换系统10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1中的电子设备102的结构也可以为图2所示。
如图2所示,连接装置101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其中,存储器201、处理器202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存储器201中存储有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201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2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
其中,存储器20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等。其中,存储器201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202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
处理器2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2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
如下将通过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所提供的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步骤的实现原理和对应产生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选地,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所示图1中的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
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其中部分步骤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互交换,或者其中的部分步骤也可以省略或删除。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在连接装置上电完成后,检测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
其中,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包括:切换模式或锁定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认证芯片中的存储模块上预先存储有多种秘钥认证模式,如切换模式、锁定模式等。
值得说明的是,在切换模式下,认证芯片可以对从存储模块中读取到的当前认证秘钥进行自动切换,即将当前认证秘钥切换为新的认证秘钥。
在锁定模式下,认证芯片无法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自动切换,但可以通过触发连接装置上布设的外接单元来将锁定模式自动切换为切换模式,或者还可以通过预设条件将锁定模式自动切换为切换模式,并在切换后的切换模式下将当前认证秘钥切换为新的认证秘钥。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认证芯片上各秘钥认证模式的标识信息,确定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哪一种,并根据当前秘钥认证模式,来进一步地确定是否需要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通信认证、以及切换等处理操作,避免了直接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通信认证等处理操作。
S302、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
其中,通信认证主要是为了判断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上的认证秘钥是否符合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传输协议认证。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需要采用认证芯片上的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并根据通信认证后得到的通信认证结果,来确定连接装置是否能够与电子设备进行正常通信;若是,则可以确定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即连接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正常通信;若否,可以确定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即连接装置与电子设备之间无法实现正常通信。
S303、若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若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需要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以维持认证芯片当前使用的认证秘钥不变,完成连接装置上电后的通信认证操作,同时还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速充电认证。
S304、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其中,快充认证结果包括:认证成功、认证失败。
应理解,快充认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判断连接装置上认证芯片的认证秘钥是否符合向电子设备进行快充时的快速充电协议认证。若快速充电协议认证成功后,则连接装置可以采用快速充电模式向电子设备进行快充。
在本实施例中,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可以直接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符合连接装置上认证芯片的当前认证秘钥所包含的快速充电协议,若符合,则可以确定快充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此时,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继续保持不变(即无需对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进行切换)。这样,使得连接装置可以向电子设备进行快充,避免了连接装置上电后需要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通信认证、以及通信认证不通过后切换当前认证秘钥等操作,从而提高连接装置上电时的认证效率。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若电子设备不符合连接装置上认证芯片的当前认证秘钥所包含的快速充电协议,则需要对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进行切换,比如,可以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以便于在切换后的切换模式下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自动切换,即将当前认证秘钥切换为新的认证秘钥,并对基于认证芯片上新的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若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重新切换为锁定模式,并继续基于新的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该方法包括:在连接装置上电完成后,检测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其中,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包括:切换模式或锁定模式;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若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其中,快充认证结果包括:认证成功、认证失败。在本方案中,主要是通过连接装置上认证芯片中预设有多种秘钥认证模式,当检测到认证芯片上的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时,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并判断通信认证结果是否为认证通过,若是,则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以维持认证芯片当前使用的认证秘钥不变,完成上电后通信认证;当检测到认证芯片的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时,则直接基于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操作,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以便于进一步地确定是否需要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切换,避免了连接装置上电后需要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通信认证、以及通信认证不通过后切换当前认证秘钥等处理操作,从而提高连接装置上电时的认证效率。
将通过如下实施例,具体讲解上述步骤S302中得到的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时的情况。
可选地,若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则将当前认证秘钥切换为新的认证秘钥,并基于新的认证密钥对电子设备重新进行通信认证,直至对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通过;若全部认证秘钥的通信认证结果均为认证不通过,则将基于认证芯片对电子设备进行的快充认证切换为普充认证,其中,普充认证的过程无需进行上述认证秘钥认证。
应理解,认证芯片上预先存储了多个认证秘钥,且各认证秘钥互不相同。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例如,若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后,得到的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则需要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更新,如将当前认证秘钥切换为认证芯片上预先存储的除当前认证秘钥外的其他新的认证秘钥;然后,再基于新的认证密钥对电子设备重新进行通信认证,直至对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通过,以确保电子设备与连接装置之间能够进行正常通信。
将通过如下实施例,具体讲解如何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认证成功信号,或者,在预设时长内向电子设备发送当前认证秘钥或新的认证秘钥的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未接收到通信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
通常,可以经由连接装置上的通信接口将当前认证秘钥发送至电子设备,若电子设备对当前认证秘钥进行通信认证后,得到的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电子设备向连接装置返回通信认证成功信号。
示例性地,例如,预设时长可以为3S,若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将当前认证秘钥发送至电子设备后,在3S内未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即电子设备未接收到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发送的当前认证秘钥。
又比如,第一阈值为3,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在3S内向电子设备发送当前认证秘钥或新的认证秘钥的次数超过3,但未接收到来自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
这样,根据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认证成功信号、或者是在预设时长内多次向电子设备发送认证秘钥且未接收到通信认证成功信号这两种方式,来确定通信认证结果,以确保得到通信认证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地,将认证芯片上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之后,还包括:
基于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得到快充认证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认证芯片上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之后,若需要采用快速充电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则还需要基于认证芯片的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若快充认证成功,则可以经由连接装置向电子设备进行快充。
将通过如下实施例,具体讲解如何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
可选地,参考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包括:
S401、根据当前认证秘钥的存储地址,读取当前认证秘钥。
在本实施例中,认证芯片中的主控IC从存储模块中读取当前认证秘钥的地址,然后,基于当前认证秘钥的地址的地址,获取当前认证秘钥。其中,存储模块为认证芯片上的一个存储单元,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S402、将当前认证秘钥发送至电子设备后,若接收到电子设备返回的快充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快充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
可选地,经由连接装置上的通信接口,将当前认证秘钥发送至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对接收到的当前认证秘钥进行快充认证处理,若快充认证通过,则生成快充认证成功信号,并将快充认证成功信号返回至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认证芯片在接收到的电子设备发送的快充认证成功信号后,则可以确定快充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即可以经由连接装置向电子设备进行快充。
将通过如下实施例,具体讲解如何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若在预设时长内基于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的失败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二阈值,则确定将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二阈值为3,若在3S内基于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的失败次数超过3,使得连接装置多次上电下电,则在可以确定在快充认证过程中不满足预设条件,即此时需要将将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将通过如下实施例,具体讲解如何通过用户手动方式将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可选地,参考图5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S501、响应用户对连接装置上的外接单元的触发操作,向认证芯片发送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
其中,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对锁定模式进行切换,即将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示例性地,例如,连接装置上布设的外接单元可以为压力破坏单元、拨码开关单元、低频声呐接收单元等,或通过连接装置上的外部SDQ接口。其中,触发操作可以为按压、拨动等操作。
S502、根据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对认证芯片上的锁定模式进行切换时,用户可以采用手动方式触发连接装置上的外接单元,认证芯片响应用户对连接装置上的外接单元的触发操作,向认证芯片发送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认证芯片在接收到的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后,根据接收到的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来对当前秘钥认证模式进行切换,即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至此实现了对锁定模式的切换操作,从而提高了用户对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的灵活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对应的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装置,应用于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601,用于在连接装置上电完成后,检测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其中,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包括:切换模式或锁定模式;
认证模块602,用于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
切换模块603,用于若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
认证模块602,还用于若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基于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
切换模块603,还用于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其中,快充认证结果包括:认证成功、认证失败。
可选地,切换模块603,还用于:
若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则将当前认证秘钥切换为新的认证秘钥;
认证模块602,还用于并基于新的认证密钥对电子设备重新进行通信认证,直至对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通过。
可选地,认证模块602,还用于: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认证成功信号,或者,在预设时长内向电子设备发送当前认证秘钥或新的认证秘钥的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未接收到通信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
可选地,认证模块602,还用于:
根据当前认证秘钥的存储地址,读取当前认证秘钥;
将当前认证秘钥发送至电子设备后,若接收到电子设备返回的快充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快充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
可选地,切换模块603,还用于:
若基于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的失败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二阈值,则确定将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用户对连接装置上的外接单元的触发操作,向认证芯片发送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其中,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对锁定模式进行切换;
切换模块603,还用于根据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将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可选地,认证模块602,还用于:
基于当前认证秘钥对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得到快充认证结果。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连接装置上电完成后,检测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其中,所述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包括:切换模式或锁定模式;
若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所述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
其中,所述通信认证用于判断所述连接装置上的所述认证芯片上的认证秘钥是否符合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传输协议认证;
若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所述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
若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所述切换模式;其中,所述快充认证结果包括:认证成功、认证失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则将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切换为新的认证秘钥,并基于所述新的认证密钥对所述电子设备重新进行通信认证,直至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所述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包括: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通信认证成功信号,或者,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当前认证秘钥或所述新的认证秘钥的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未接收到所述通信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不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认证秘钥的存储地址,读取所述当前认证秘钥;
将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后,若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返回的快充认证成功信号,则确定所述快充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所述切换模式,包括:
若基于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的失败次数超过预设的第二阈值,则确定将所述认证芯片上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用户对所述连接装置上的外接单元的触发操作,向所述认证芯片发送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其中,所述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锁定模式进行切换;
根据所述认证模式切换指令,将所述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切换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认证芯片上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得到快充认证结果。
8.一种连接装置的秘钥认证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连接装置上的认证芯片,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装置上电完成后,检测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其中,所述当前秘钥认证模式包括:切换模式或锁定模式;
认证模块,用于若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切换模式,则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与所述连接装置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认证,得到通信认证结果;
其中,所述通信认证用于判断所述连接装置上的所述认证芯片上的认证秘钥是否符合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传输协议认证;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通信认证结果为认证通过,则将所述认证芯片的切换模式切换为锁定模式;
所述认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认证芯片的当前秘钥认证模式为锁定模式,则基于所述认证芯片上当前认证秘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快充认证;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并根据快充认证后得到的快充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将所述认证芯片的锁定模式切换为所述切换模式;其中,所述快充认证结果包括:认证成功、认证失败。
9.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连接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346242.0A 2022-03-31 2022-03-31 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 Active CN114584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6242.0A CN114584322B (zh) 2022-03-31 2022-03-31 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6242.0A CN114584322B (zh) 2022-03-31 2022-03-31 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4322A CN114584322A (zh) 2022-06-03
CN114584322B true CN114584322B (zh) 2023-08-22

Family

ID=8178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6242.0A Active CN114584322B (zh) 2022-03-31 2022-03-31 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432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7072A (zh) * 2016-12-06 2017-03-0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充电的方法、充电器及系统
CN111831308A (zh) * 2020-04-15 2020-10-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快充设备的固件更新方法、程序、快充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4868A (zh) * 2020-09-22 2020-10-30 深圳英集芯科技有限公司 快充充电器、快充芯片及快充充电器的控制方法
CN214673341U (zh) * 2021-06-16 2021-11-09 浙江地芯引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两用线及连接装置
CN113937832A (zh) * 2020-06-29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线缆、充电线缆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215954293U (zh) * 2021-09-23 2022-03-04 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TypeC连接线和PD固件升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1494B2 (ja) * 2015-12-18 2019-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7072A (zh) * 2016-12-06 2017-03-0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充电的方法、充电器及系统
CN111831308A (zh) * 2020-04-15 2020-10-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快充设备的固件更新方法、程序、快充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7832A (zh) * 2020-06-29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线缆、充电线缆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864868A (zh) * 2020-09-22 2020-10-30 深圳英集芯科技有限公司 快充充电器、快充芯片及快充充电器的控制方法
CN214673341U (zh) * 2021-06-16 2021-11-09 浙江地芯引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两用线及连接装置
CN215954293U (zh) * 2021-09-23 2022-03-04 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TypeC连接线和PD固件升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4322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4524B (zh) 一种车辆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12538A (zh) 智能移动操作系统的调试方法和系统
CN112953753B (zh)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6020B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蓝牙测试终端
CN109254956B (zh) 一种数据下载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30269692A1 (en) Vowifi regist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rver
CN111224782B (zh) 基于数字签名的数据校验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03041B2 (en) Abnormality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584322B (zh) 连接装置秘钥认证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连接装置及介质
CN113468276A (zh) 链上预言机的可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820528A (zh) 固件版本升级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CN112865970B (zh) 电子测试设备和选配功能的配置方法
US11940888B2 (en) Technology to provide fault tolerance for 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engines
CN110704307A (zh) 应用产品的测试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U2021204623A1 (en) Game state det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upd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697356B (zh) 应用软件权限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14640457A (zh) 连接装置的认证方法、认证装置及连接装置
CN105511848A (zh) 一种动态链接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5499836B (zh)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7608618B (zh) 服务器固件升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589571B (zh) 设备找回方法、用户设备、地面卫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3446B (zh) 一种PCIe设备恢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951599A1 (en) User terminal, debugging apparatus, and data backup method
KR100560564B1 (ko) 유선교환기내 개량형 스페이스 스위치에서의 컷오프 콜 처리방법
CN115343980A (zh) 设备的控制方法、设备、储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