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1354A - 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1354A
CN114581354A CN202210330622.5A CN202210330622A CN114581354A CN 114581354 A CN114581354 A CN 114581354A CN 202210330622 A CN202210330622 A CN 202210330622A CN 114581354 A CN114581354 A CN 114581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ayer
fusion
convolution
lay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06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1354B (zh
Inventor
郑万波
朱榕
李金海
董锦晓
吴燕清
冉啟华
许晏
李磊
王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Weishidun Technology Co ltd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Weishidun Technology Co ltd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Weishidun Technology Co ltd,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unnan Weishi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06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1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1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1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1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1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90Dynamic range modification of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48Transform domain processing
    • G06T2207/20056Discrete and fast Fourier transform, [DFT, FF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81Training; Lear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1Image fusion; Image me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的形式化描述;其次对两不同传感器相同采样时间获取的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分解,得到原始图像的背景的细节两个子图像;再次对分解得到的细节层和背景层分别时空特征相似性分析,有效区分两个细节层之间和两个背景层之间的互补与冗余特征,确定图像在下一步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再次实现对背景层和细节层的分别融合;之后进行图像细节层与背景层的叠加融合,实现图像重构。最后、向后滑动处理图像位置,并重复进行图像分解、融合和重构几个步骤,直至融合完所有的图像帧,实现巷道顶板变形时间维动态演化过程图像融合。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 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应用于矿山掘进工作面全监控系统的巷道顶板变形时间维动态演化过程中,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属于多源运动图像融合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多卷积稀疏表示对运动图像进行跨尺度变换解译和融合恢复,实现了对矿山安全监控系统获取的图像特征信息的融合分析、同时提出去除图像传递信号冗余、丰富图像信息的方案。
技术背景
在煤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临近采空区侧掘进巷道常常受到工作面回采产生的支撑压力影响,围岩变形严重。尤其是在坚硬顶板的地质条件下,工作面的推进导致产生大面积的悬顶,大面积悬顶及其突然破断产生冲击载荷及顶板大面积来压,对工作面和巷道支护产生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大采高工作面,煤层顶板倘若发生大面积的断裂现象时,不仅会对回采巷道产生冲击破坏,还会导致保护煤柱发生失稳以及煤柱内巷道发生大形变。因此,需对采空去侧掘进巷道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特征相似性是一种描述图像之间相关性的度量,一般通过两幅图像的灰度信息计算相关值,可以用于区分图像之间的互补和冗余区域。特征相似性有相位一致性和图像梯度能量两部分组成。相位一致性和图像梯度能量分别描述了图像的结构特征和对比度特征,反映了人类视觉系统对环境感知的不同方面。特征相似性采用时间和空间多角度结合的方式,度量多传感器运动图像之间的互补冗余信息。
卷积稀疏表示图像变换方法常被应用于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的融合,用于解决红外传感器与可见光传感器所成图像的互补性。采用多卷积系数表示方法进行图像的融合,可以最大程度的地结合两种图像类型的优点,达到弥补传感器的固有缺陷,消除图像冗余增强图像互补信息的目的。
本发明依托于多卷积稀疏表示图像处理技术并对图像进行特征相似性的综合分析,提出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目的是从不同模态类型的传感器运动图像中抽取互补信息,保持尽可能多的有用的时空融合信息到融合图下方序列中,有效提高目标场景的融合质量,同时避免融合运动图像序列出现冗余信息,保持融合序列的实践稳定性和一致性,实现对于矿井内安全监控系统获取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对于井内掘进巷道顶板变形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多传感器获取的同一场景的运动图像序列,可以获取到比单一传感器更加完整清晰连续的目标场景图像序列。本发明在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层卷积稀疏表示对图像进行跨尺度分析、变换和融合,与常规的单层卷积稀疏表示先比在融合质量上表现出较大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构建了一种新的对于多传感器获取的运动图像序列的高精度融合方法,实现对矿山不安全行为监控系统所获取的图形进行融合分析,为后期进一步实现图像识别提供高精度的数据。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该方法首先定义时间变量,传感器采样间隔,运动图像初始位置,以及每一帧之间间隔为采样间隔等变量,将运动图像序列视为m张A×B静态图像集合,实现对图像的形式化描述;其次应用L0梯度最小化方法对两不同传感器相同采样时间获取的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分解,得到原始图像的背景的细节两个子图像;再次基于图像特征相似性分析方法,确定图像在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然后基于多卷积稀疏表示基本原理,实现对初步融合得到的背景层和细节层的叠加,实现图像重构。最后、向后滑动处理图像位置,并重复进行图像分解、融合和重构几个步骤,直至融合完所有的图像帧,实现巷道顶板变形时间维动态演化过程图像融合。
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定义时间变量t,传感器采样间隔T,运动图像初始位置t=0,往后每一帧之间间隔为采样间隔T,于是将运动图像序列视为m张A×B静态图像集合。这个主要是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联合描述,对矿山安全监控系统采集的矿山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顶板变形监控图像实现了形式上的表达。
Step2、应用L0梯度最小化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分解,得到原始图像的背景的细节两个子图像:
Step2.1利用L0梯度最小化的平滑滤波方法对已配准的图像G1和G2进行平滑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序列B1和B2分别为G1和G2的背景层序列:
Bi=L0,GMS(Gi),i=1,2. (1)
式中,L0,GMS(Si)表示对原图像进行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
Step2.2由得到的背景层序列构造细节层D1和D2:
Di=Gi-Bi,i=1,2. (2)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Step 2.1 中:
首先将图像分为包含整体特征和大边缘的背景层和富含大量纹理细节的细节层,该分解方法可以有效保留源图像的边缘信息,便于后续融合策略的制定及融合图像边缘的保持。图像在每一点的梯度定义为相邻像素点分别在x和y方向的差值,即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31
L0梯度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32
其中#{}为满足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33
的计数式子,即像素点Sq梯度的L0范数,图像平滑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34
式中,S和I分别为输入图像和输出图像,Sq和Iq分别为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λ为平滑参数,当式中λ=0时,输出图像与输入图像相同。
Step3、对两幅原始图像经过L0梯度最小化处理得到的背景层B1和B2进行时空特征相似性分析,有效区分两个背景层之间互补与冗余特征,确定图像在下一步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
图像的特征相似性通过两个主要的因素来衡量,一个是相位一致性,另一个是图像梯度能量。相位一致性就是图像的一种映射,对于输入的图像帧B1和B2,将其定义为:
Bi=fi(xi,yi,ti),i=1,2. (5)
其中(x,y)表示位置,t表示帧数。使用二维log-Gabor滤波器与进行卷积计算,生成尺度为n,方向为o的正交向量[en,o(xi,yi,ti),on,o(xi,yi,ti)],i=1,2.,这个正交信号的局部振幅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41
在位置(xi,yi,ti)的相位一致性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42
其中,ε是小的正常数,PC的取值在0~1之间,PC越接近1,结构特征越显著。
图像梯度描述了图像的对比度特征,采用卷积掩膜计算,常用的梯度算子有Sobel算子、Prewitt算子和Scharr算子。通过比较,采用八方向Sobel可以同时在水平、和对角线方向进行图像梯度能量(Ga,Gb,Gc,Gd,Ge,Gf,Gg,Gh)的刻画,从而更好的表达图像的对比度特征。八方向Sobel算子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43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44
输入图像帧f(x,y,t)的梯度能量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45
两个输入序列中的对应图像信号f1(x1,y1,t1)和f2(x2,y2,t2)的特征相似性指数用于反应两给图像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其计算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分别进行相位相似度和图像梯度能量相似度的计算,首先定义相位相似度函数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46
其中,T1是一个正常数,用于增加图像的结构相似性。
其次,定义图像能量相似度函数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51
其中,G1和G2表示两个图像的GM值,T2是一个正常数,取决于GM的动态范围。
第二阶段,首先通过相位相似度和图像梯度能量相似度计算两图像相似度,定义相似度函数为:
SL(x,y,t)=[SPC]α·[SGM]β (11)
α和β表示在特征性相似性的衡量中,两个要素PC和GM的相对重要性参数,不考虑其他复杂罂粟的影响,默认α=β=1.
其次,定义特征相似度函数,实现对图像特征相似度的度量: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52
其中,PCm(x,y,t)=max(PC1(x,y,t),PC2(x,y,t)),用于加权SL(x,y,t)在总的相似性度量中的重要性,Ω表示整个图像的范围。
SFIM指标有效的反应了两个细节图像之间的相似性,能够用于区分冗余和互补区域。在0~1之间定义与之δ,这里取δ=0.7.满足SFIM≥δ的区域具有高度相似性,也就是图像之间存在冗余信息,,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图像在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以充分保留图像中的重要信息,降低噪声和冗余信息。反之则说明图像相似性不高,存在大量互补信息,在融合时两个的重要程度系数ρ均取值为1.
Step4、对两幅原始图像经过L0梯度最小化处理得到的细节层D1和D2进行时空特征相似性分析,有效区分两个细节层之间互补与冗余特征,确定图像在下一步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
定义两个细节层D1和D2为:
Di=gi(xi,yi,ti),i=1,2. (13)
按照步骤Step3所述流程,分别计算输入图像D1和D2的PC、GM、SL、SFIM.确定图像在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此处不再赘述。
Step5、基于多卷积稀疏表示基本原理,求解细节和背景基于多卷积稀疏表示方法的形式化表现形式;
给定输入图像I∈RA×B,对应与K层的卷积字典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61
以及一组向量λ=[λ12,...,λK].
应用多卷积稀疏表示方法,可以将任意图像表示为卷积字典滤波器以及与之对应的卷积稀疏响应图表,多卷积稀疏表示的函数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62
式中λ为稀疏正则项。
由于卷积稀疏表示S可被视为张大小为A×B的图像集合,S中的每一张卷积稀疏响应图可以进一步的被另一个卷积字典滤波器F′∈Ra′×b′×m′和与之对应的卷积稀疏响应图表示第K层的卷积稀疏响应图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63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64
第一层: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65
第二层: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66
第三层: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67
第K层: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68
假设第p层的卷积字典滤波器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69
计算卷积稀疏响应图的目标函数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1
将(19)式化简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2
s.t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3
可通过交替方向乘子算法进行求解,过程如下:
将(29)式引入辅助变量u通过迭代的算法进行优化: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4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5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6
定义变量I,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7
在傅里叶域对应的变量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8
先将(21)式转化为(24)所示,再引入傅里叶变量转化为(25)式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9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10
定义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11
如下: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712
将(25)式转化为(27)式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81
从而,所需求解的卷积稀疏频率域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82
Step6、图像融合框架的构建,实现对背景层和细节层的融合:
对于通过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得到的两个背景层B1和B2所设计的图像融合网络共包含五层卷积稀疏表示,采用前馈的方式实现多源图像的融合。网络的第1、2层为卷积稀疏层,通过预先训练的多层字典滤波器将源图像变换成一组卷积稀疏响应图。网络的第三层为融合层,通过对活性度衡量以获得卷积稀疏响应图的融合结果。网络的第4、5层为重建层,通过融合后的卷积稀疏响应图结合预先训练的多层字典滤波器实现融合图像的重建。
在第1、2层的卷积稀疏层,给定对应于两层的预训练卷积字典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83
和向量λ=[λ12],对应于两层的稀疏响应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84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85
然后通过L1最大绝对值融合规则来融合第2层卷积稀疏层输出的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86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87
其中,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88
表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89
在位置(a,b)处的元素值。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1
最终,第4、5层的重建层利用预先训练的卷积字典逐层的重建恢复融合图像,第4层重建过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2
第5层重建过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3
Step7、细节层融合框架的构建,实现对细节层的融合。
与步骤Step6同理,对于通过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得到的两个细节层D1和D2所设计的图像融合网络共包含五层卷积稀疏表示。
在第1、2层的卷积稀疏层,给定对应于两层的预训练卷积字典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4
和向量μ=[μ12],对应于两层的稀疏响应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5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6
然后通过L1最大绝对值融合规则来融合第2层卷积稀疏层输出的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7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8
其中,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9
表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10
在位置(a,b)处的元素值。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0911
最终,第4、5层的重建层利用预先训练的卷积字典逐层的重建恢复融合图像,第4、5层重建过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01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02
Step8、图像细节层与背景层的融合,实现该采样时间点图像的图像重构。
根据公式
IF=L0,GMS(I),i=1,2. (39)
I=IF+IF',i=1,2. (40)
式中,L0,GMS(O)表示对图像进行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通过其逆变换可实现图像重构。
卷积稀疏表示实现初步融合的背景层和细节层进行梯度最小化分解逆变换,进行细节层和背景层的最终融合,完成图像重构。
Step9、向后滑动当前处理的采样时间点,重复步骤Step1到步骤Step8,直至融合完所有图像采样点,最终获得完整采样时段内监控系统视频图像的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多卷积稀疏表示融合框架的构建,形成了矿井掘进巷道安全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对于矿井工作面顶板变形监控系统图像清晰度提高和信息融合的问题。融合后的图像将更加适应人的视觉感知同时也会更加符合它在矿山掘进工作面监控系统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多卷积稀疏表示的融合框架图。
具体实施过程:
下面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过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传统图像融合过程中,对多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图像融合耗时。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稀疏表示很好的解决了图像处理时耗较大这一问题,同时融合提高了图像之间的相关性,图像所呈现的信息更加全面和清晰,这将使得基于融合图像的图像识别和图像分类更加迅速。
卷积稀疏表示图像变换方法常被应用于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的融合,用于解决红外传感器与可见光传感器所成图像的互补性。本发明通过图像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融合框架的构建,形成了矿井掘进巷道安全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对于矿井工作面顶板变形监控系统图像清晰度提高和信息融合的问题。融合后的图像将更加适应人的视觉感知同时也会更加符合它在矿山掘进工作面监控系统的应用需求。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主要应用于对矿山安全监控系统采集的矿山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顶板变形动态演化过程的视频图像进行融合分析,达到从不同模态类型的传感器运动图像中抽取互补信息,保持尽可能多的有用的时空融合信息到融合图下方序列中,有效提高目标场景的融合质量的目的。该方法首先定义时间变量,传感器采样间隔,运动图像初始位置,以及每一帧之间间隔为采样间隔等变量,将运动图像序列视为m张A×B静态图像集合,实现对图像的形式化描述;其次应用L0梯度最小化方法对两不同传感器相同采样时间获取的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分解,得到原始图像的背景的细节两个子图像;再次基于图像特征相似性分析方法,确定图像在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然后基于多卷积稀疏表示基本原理,实现对初步融合得到的背景层和细节层的叠加,实现图像重构。最后、向后滑动处理图像位置,并重复进行图像分解、融合和重构几个步骤,直至融合完所有的图像帧,实现巷道顶板变形时间维动态演化过程图像融合。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tep1、定义时间变量t,传感器采样间隔T,运动图像初始位置t=0,往后每一帧之间间隔为采样间隔T,于是将运动图像序列视为m张A×B静态图像集合。这个主要是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联合描述,对矿山安全监控系统采集的矿山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顶板变形监控图像实现了形式上的表达。
Step2、应用L0梯度最小化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分解,得到原始图像的背景的细节两个子图像:利用L0梯度最小化的平滑滤波方法对已配准的图像G1和G2进行平滑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序列B1和B2分别为G1和G2的背景层序列:
Bi=L0,GMS(Gi),i=1,2. (1)
式中,L0,GMS(Si)表示对原图像进行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
由得到的背景层序列构造细节层D1和D2:
Di=Gi-Bi,i=1,2. (2)
作为本方法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步骤Step2中:
首先将图像分为包含整体特征和大边缘背景层和富含大量纹理细节的细节层,该分解方法可以有效保留源图像的边缘信息,便于后续融合策略的制定及融合图像边缘的保持。图像在每一点的梯度定义为相邻像素点分别在x和y方向的差值,即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21
L0梯度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22
其中#{}为满足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23
的计数式子,即像素点Sq梯度的L0范数,图像平滑的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24
式中,S和I分别为输入图像和输出图像,Sq和Iq分别为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λ为平滑参数,当式中λ=0时,输出图像与输入图像相同。
Step3、对两幅原始图像经过L0梯度最小化处理得到的背景层B1和B2进行时空特征相似性分析,有效区分两个背景层之间互补与冗余特征,确定图像在下一步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
图像的特征相似性通过两个主要的因素来衡量,一个是相位一致性,另一个是图像梯度能量。相位一致性就是图像的一种映射,对于输入的图像帧B1和B2,将其定义为:
Bi=fi(xi,yi,ti),i=1,2. (5)
其中(x,y)表示位置,t表示帧数。使用二维log-Gabor滤波器与进行卷积计算,生成尺度为n,方向为o的正交向量[en,o(xi,yi,ti),on,o(xi,yi,ti)],i=1,2.,这个正交信号的局部振幅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25
在位置(xi,yi,ti)的相位一致性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31
其中,ε是小的正常数,PC的取值在0~1之间,PC越接近1,结构特征越显著。
图像梯度描述了图像的对比度特征,采用卷积掩膜计算,常用的梯度算子有Sobel算子、Prewitt算子和Scharr算子。通过比较,采用八方向Sobel可以同时在水平、和对角线方向进行图像梯度能量(Ga,Gb,Gc,Gd,Ge,Gf,Gg,Gh)的刻画,从而更好的表达图像的对比度特征。八方向Sobel算子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32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33
输入图像帧f(x,y,t)的梯度能量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34
两个输入序列中的对应图像信号f1(x1,y1,t1)和f2(x2,y2,t2)的特征相似性指数用于反应两给图像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其计算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分别进行相位相似度和图像梯度能量相似度的计算,首先定义相位相似度函数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35
其中,T1是一个正常数,用于增加图像的结构相似性。
其次,定义图像能量相似度函数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36
其中,G1和G2表示两个图像的GM值,T2是一个正常数,取决于GM的动态范围。
第二阶段,首先通过相位相似度和图像梯度能量相似度计算两图像相似度,定义相似度函数为:
SL(x,y,t)=[SPC]α·[SGM]β (11)
α和β表示在特征性相似性给衡量中,两个要素PC和GM的相对重要性参数,不考虑其他复杂罂粟的影响,默认α=β=1.
其次,定义特征相似度函数,实现对图像特征相似度的度量: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41
其中,PCm(x,y,t)=max(PC1(x,y,t),PC2(x,y,t)),用于加权SL(x,y,t)在总的相似性度量中的重要性,Ω表示整个图像的范围。
SFIM指标有效的反应了两个细节图像之间的相似性,能够用于区分冗余和互补区域。在0~1之间定义阈值δ,这里取δ=0.7.满足SFIM≥δ的区域具有高度相似性,也就是图像之间存在冗余信息,,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图像在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以充分保留图像中的重要信息,降低噪声和冗余信息。反之则说明图像相似性不高,存在大量互补信息,在融合时两个的重要程度系数ρ均取值为1.
Step4、对两幅原始图像经过L0梯度最小化处理得到的细节层D1和D2进行时空特征相似性分析,有效区分两个细节层之间互补与冗余特征,确定图像在下一步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
定义两个细节层D1和D2为:
Di=gi(xi,yi,ti),i=1,2. (13)
按照所述流程,分别计算输入图像D1和D2的PC、GM、SL、SFIM.确定图像在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此处不再赘述。
Step5、基于多卷积稀疏表示基本原理,求解细节和背景基于多卷积稀疏表示方法的形式化表现形式;
给定输入图像I∈RA×B,对应与K层的卷积字典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42
以及一组向量λ=[λ12,...,λK].
应用多卷积稀疏表示方法,可以将任意图像表示为卷积字典滤波器以及与之对应的卷积稀疏响应图表,多卷积稀疏表示的函数定义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1
式中λ为稀疏正则项。
由于卷积稀疏表示S可被视为张大小为A×B的图像集合,S中的每一张卷积稀疏响应图可以进一步的被另一个卷积字典滤波器F′∈Ra′×b′×m′和与之对应的卷积稀疏响应图表示第K层的卷积稀疏响应图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2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3
第一层: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4
第二层: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5
第三层: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6
第K层: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7
假设第p层的卷积字典滤波器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8
计算卷积稀疏响应图的目标函数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9
将(19)式化简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10
s.t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511
可通过交替方向乘子算法进行求解,过程如下:
将(20)式引入辅助变量u通过迭代的算法进行优化: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1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2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3
定义变量I,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4
在傅里叶域对应的变量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5
先将(21)式转化为(24)所示,再引入傅里叶变量转化为(25)式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6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7
定义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8
如下: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9
将(25)式转化为(27)式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10
从而,所需求解的卷积稀疏频率域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611
Step6、背景层融合框架的构建,实现对背景层的融合:
对于通过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得到的两个背景层B1和B2所设计的图像融合网络共包含五层卷积稀疏表示,采用前馈的方式实现多源图像的融合。网络的第1、2层为卷积稀疏层,通过预先训练的多层字典滤波器将源图像变换成一组卷积稀疏响应图。网络的第三层为融合层,通过对活性度衡量以获得卷积稀疏响应图的融合结果。网络的第4、5层为重建层,通过融合后的卷积稀疏响应图结合预先训练的多层字典滤波器实现融合图像的重建。
在第1、2层的卷积稀疏层,给定对应于两层的预训练卷积字典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1
和向量λ=[λ12],对应于两层的稀疏响应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2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3
然后通过L1最大绝对值融合规则来融合第2层卷积稀疏层输出的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4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5
其中,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6
表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10
在位置(a,b)处的元素值。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7
最终,第4、5层的重建层利用预先训练的卷积字典逐层的重建恢复融合图像,第4层重建过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8
第5层重建过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79
Step7、细节层融合框架的构建,实现对细节层的融合。
与步骤三同理,对于通过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得到的两个细节层D1和D2所设计的图像融合网络共包含五层卷积稀疏表示。
在第1、2层的卷积稀疏层,给定对应于两层的预训练卷积字典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1
和向量μ=[μ12],对应于两层的稀疏响应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2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3
然后通过L1最大绝对值融合规则来融合第2层卷积稀疏层输出的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4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5
其中,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6
表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7
在位置(a,b)处的元素值。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8
最终,第4、5层的重建层利用预先训练的卷积字典逐层的重建恢复融合图像,第4、5层重建过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9
Figure BDA00035751626400001810
Step8、图像细节层与背景层的融合,实现该采样时间点图像的图像重构。
根据公式
IF=L0,GMS(I),i=1,2. (39)
I=IF+IF',i=1,2. (40)
式中,L0,GMS(I)表示对图像进行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通过其逆变换可实现图像重构。
卷积稀疏表示实现初步融合的背景层和细节层进行梯度最小化分解逆变换,进行细节层和背景层的最终融合,完成图像重构。
Step9、向后滑动当前处理的采样时间点,重复步骤一到步骤八,直至融合完所有图像采样点,最终获得完整采样时段内监控系统视频图像的处理。
多源图像融合是一个包括信息融合和图像处理的课题,它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很大,例如可能出现图像的模糊或者扭曲等问题,本法明并未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该方法仅适用于已经过配准处理的图像,对于图像的处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定义时间变量,传感器采样间隔,运动图像初始位置,以及每一帧之间间隔为采样间隔等变量,将运动图像序列视为m张A×B静态图像集合,实现对图像的形式化描述;其次应用L0梯度最小化方法对两不同传感器相同采样时间获取的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分解,得到原始图像的背景的细节两个子图像;再次基于特征相似性分析的基本原理,确定图像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然后基于多卷积稀疏表示基本原理,实现对初步融合得到的背景层和细节层的叠加,实现图像重构;最后、向后滑动处理图像位置,并重复进行图像分解、融合和重构步骤,直至融合完所有的图像帧,实现巷道顶板变形时间维动态演化过程图像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1、定义时间变量t,传感器采样间隔T,运动图像初始位置t=0,往后每一帧之间间隔为采样间隔T,于是将运动图像序列视为m张A×B静态图像集合;
Step2、用L0梯度最小化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分解,得到原始图像的背景的细节两个子图像:利用L0梯度最小化的平滑滤波方法对已配准的图像序列G1和G2进行平滑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序列B1和B2分别为G1和G2的背景层序列:
Bi=L0,GMS(Gi),i=1,2. (1)
式中,L0,GMS(Gi)表示对原图像进行L0梯度最小化平滑处理;
然后由得到的背景层序列构造细节层D1和D2:
Di=Gi-Bi,i=1,2. (2)
Step3、对两幅原始图像经过L0梯度最小化处理得到的背景层B1和B2进行时空特征相似性分析,有效区分两个背景层之间互补与冗余特征,以此得到场景内容更加丰富完整融合背景图像;
Step4、对两幅原始图像经过L0梯度最小化处理得到的细节层D1和D2进行时空特征相似性分析,有效区分两个细节层之间互补与冗余特征,得到图像在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以此确定场景内容更加丰富完整融合细节图像;
Step5、基于多卷积稀疏表示基本原理,求解由基于特征相似性分析融合得到的细节层和背景层的多卷积稀疏表示方法的形式化表现形式;
Step6、图像融合框架的构建,实现对背景层和细节层的融合:
对于通过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得到的两个背景层B1和B2所设计的图像融合网络共包含五层卷积稀疏表示;
Step7、细节层融合框架的构建,实现对细节层的融合:
Step8、图像细节层与背景层的融合,实现该采样时间点图像的图像重构;
Step9、向后滑动处理图像位置,即t=t+T,并重复步骤Step2至步骤Step8,直至融合完所有的图像帧,最终完成完整采样时段内监控系统视频图像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5中包括:
应用多卷积稀疏表示方法,能将任意图像表示为卷积字典滤波器以及与之对应的卷积稀疏响应图表,多卷积稀疏表示的函数定义为: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21
式中λ为稀疏正则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6中包括:
在第1、2层的卷积稀疏层,给定对应于两层的预训练卷积字典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22
和向量λ=[λ12]对应于两层的稀疏响应表示为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23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1
然后通过L1最大绝对值融合规则来融合第2层卷积稀疏层输出的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2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3
其中,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4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5
表示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6
在位置(a,b)处的元素值;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7
最终,在考虑步骤Step4中确定的图像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ρ1,ρ2的情况下,第4、5层的重建层利用预先训练的卷积字典逐层的重建恢复融合图像,第4层重建过程表示为: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8
第5层重建过程表示为: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9
其中ρ1,ρ2为步骤四中确定的图像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7中包括:
与步骤Step6同理,对于通过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得到的两层D1和D2设计包含五层卷积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网络;
给定对应于1、2两层的预训练卷积字典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10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11
和向量μ=[μ12],得到对应于1、2两层的稀疏响应,然后通过L1最大绝对值融合规则来融合第2层卷积稀疏层输出的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12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313
考虑两幅图像参与融合时的重要程度系数ρ3和ρ4最终重建过程表示为: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41
Figure FDA00035751626300000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8中包括:
通过卷积稀疏表示实现初步融合的背景层和细节层进行L0梯度最小化分解逆变换,进行细节层和背景层的最终融合,完成图像重构。公式为:
IF=L0,GMS(I),i=1,2. (11)
I=IF+IF',i=1,2. (12)
式中,L0,GMS(I)表示对图像进行L0梯度最小化图像分解,通过其逆变换可实现图像重构。
CN202210330622.5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 Active CN114581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0622.5A CN114581354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0622.5A CN114581354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1354A true CN114581354A (zh) 2022-06-03
CN114581354B CN114581354B (zh) 2023-04-18

Family

ID=81782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0622.5A Active CN114581354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135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17763A1 (en) * 2012-05-31 2015-04-30 Thomson Licensing Image quality measurement based on local amplitude and phase spectra
US20150117772A1 (en) * 2013-10-24 2015-04-30 TCL Research America Inc. Video object retrieval system and method
CN105260998A (zh) * 2015-11-16 2016-01-20 华东交通大学 基于mcmc采样和阈值低秩逼近的图像去噪方法
CN109559292A (zh) * 2018-11-22 2019-04-02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卷积稀疏表示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
CN110148104A (zh) * 2019-05-14 2019-08-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显著性分析与低秩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CN110570387A (zh) * 2019-09-16 2019-12-13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级Copula模型相似性的图像融合方法
CN111161203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忆阻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CN111429391A (zh) * 2020-03-23 2020-07-1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融合系统及应用
CN111476748A (zh) * 2020-04-01 2020-07-3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mcp约束卷积稀疏表示的mr图像融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17763A1 (en) * 2012-05-31 2015-04-30 Thomson Licensing Image quality measurement based on local amplitude and phase spectra
US20150117772A1 (en) * 2013-10-24 2015-04-30 TCL Research America Inc. Video object retrieval system and method
CN105260998A (zh) * 2015-11-16 2016-01-20 华东交通大学 基于mcmc采样和阈值低秩逼近的图像去噪方法
CN109559292A (zh) * 2018-11-22 2019-04-02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卷积稀疏表示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
CN110148104A (zh) * 2019-05-14 2019-08-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显著性分析与低秩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CN110570387A (zh) * 2019-09-16 2019-12-13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级Copula模型相似性的图像融合方法
CN111161203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忆阻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CN111429391A (zh) * 2020-03-23 2020-07-1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融合系统及应用
CN111476748A (zh) * 2020-04-01 2020-07-3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mcp约束卷积稀疏表示的mr图像融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 ZHANG ET AL.: "FSIM: A Feature Similarity Index for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
YU LIU ET AL.: "Image Fusion With Convolutional Sparse Representation",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
张洲宇等: "采用多层卷积稀疏表示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1354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8697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目深度估计方法
CN108921799B (zh) 基于多尺度协同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薄云去除方法
CN103198483B (zh) 基于边缘和光谱反射率曲线的多时相遥感图像配准方法
CN111311666A (zh) 一种融合边缘特征和深度学习的单目视觉里程计方法
CN108369728A (zh) 对感测到的测量值进行融合的方法和系统
WO2008099399A2 (en) Over-parameterized variational optical flow method
Xu et al. Dm-fusion: Deep model-driven network for heterogeneous image fusion
CN115330653A (zh) 基于边窗滤波的多源图像融合方法
CN104751493A (zh) 基于梯度纹理特征的稀疏跟踪方法
Liu et al. Image edge recognition of virtual reality scene based on multi-operator dynamic weight detection
CN114241372A (zh) 一种应用于扇扫拼接的目标识别方法
CN117315169A (zh) 基于深度学习多视密集匹配的实景三维模型重建方法和系统
CN116563262A (zh) 基于多模态的建筑裂缝检测算法
CN109241981B (zh) 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特征检测方法
Huang et al. RDCa-Net: Residual dense channel attention symmetric network for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
CN114581354B (zh) 一种采用特征相似性分析和多卷积稀疏表示的矿山掘进巷道顶板变形图像融合方法
CN107993193B (zh) 基于光照均衡化和改进surf算法的隧道衬砌图像拼接方法
CN110689510B (zh) 一种引入字典信息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融合方法
Nouduri et al. Deep realistic novel view generation for city-scale aerial images
CN109614976B (zh) 一种基于Gabor特征的异源图像融合方法
Zhang Image enhancement method based on deep learning
CN116109813A (zh) 一种钻锚孔识别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240721A (zh) 一种应用于巷道复杂场景的导航灭点检测方法
CN114092369A (zh) 基于视觉显著映射与最小二乘优化的图像融合方法
Zhang et al. CAD-Aided 3D Re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age Based on Time S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