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5448A -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5448A
CN114575448A CN202210283420.XA CN202210283420A CN114575448A CN 114575448 A CN114575448 A CN 114575448A CN 202210283420 A CN202210283420 A CN 202210283420A CN 114575448 A CN114575448 A CN 114575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beam body
seismic
earthquak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34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靖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ian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Qian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Qian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Qian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834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54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5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54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388Separate connect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墙体加固机构、梁体抗震机构以及顶板抗震机构,所述墙体加固机构设置于墙体的底部用于将墙体稳固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梁体抗震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墙体和梁体的连接处,其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梁体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抗震机构位于梁体与顶板之间用于提高顶板的抗震能力。本申请具有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的同时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当发生地震时,地震波会对建筑造成影响,因此,在建筑行业中,抗震结构是建筑设计者应考虑的关键问题,抗震结构对安全和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技术中,目前的房屋建筑一般包括墙体、梁体以及顶板,且通常是以钢筋混凝土和砖为主体,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通常是通过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来增加墙体、梁体以及顶板的厚度,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固性,利用建筑整体的稳固性来抵抗地震波的冲击。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来增强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不利于节能环保,不符合当今世界低碳的潮流。
发明内容
为了在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的同时有利于节能环保,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包括墙体加固机构、梁体抗震机构以及顶板抗震机构,所述墙体加固机构设置于墙体的底部用于将墙体稳固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梁体抗震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墙体和梁体的连接处,其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梁体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抗震机构位于梁体与顶板之间用于提高顶板的抗震能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房屋建筑的整体框架是由墙体、梁体以及顶板构成,房屋建筑的结构强度薄弱点在墙体与地面的连接处、墙体与梁体的连接处以及梁体与顶板的连接处,墙体加固机构能够将墙体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与地面的连接强度,梁体抗震机构有利于提高梁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与梁体之间的抗震能力,顶板抗震机构有利于提高梁体与顶板之间的抗震能力,此设置在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的同时,不需要耗费大量建筑材料来增强墙体、梁体以及顶板的结构强度,有利于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优选的,所述墙体加固机构包括分设于墙体两侧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位于地面下方,所述加固板朝向墙体的板面与墙体抵接,所述加固板固定穿设有若干根连接杆,若干根所述连接杆均平行于地面,且若干根所述连接杆均穿过墙体以及位于墙体两侧的加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分设于墙体的两侧用于抵紧固定墙体,若干根连接杆平行于地面穿过墙体和墙体两侧的加固板有利于提高墙体与加固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底部穿入地面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板远离墙体的一侧以及所述加固板的上方均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将所述加固板以及位于地面以下的墙体包裹,若干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浇筑层将加固板以及位于地面以下的墙体包裹,进一步提高了墙体与加固板的连接强度,连接杆平行于地面穿过墙体和墙体两侧的加固板,而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于混凝土浇筑层内部,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梁体抗震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弹性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个侧板与梁体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个侧板板面朝向墙体,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角钢朝向墙体的侧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铁作为连接件固定在梁体上,弹性件的一端与墙体固定,另一端与角铁固定,从而使得弹性件固定在墙体和梁体的连接处,当发生地震时,弹性件有利于提高墙体和梁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墙体和梁体不易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墙体内部,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角钢朝向墙体的侧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连接在墙体和梁体之间时处于自然状态,当发生地震时,墙体与梁体之间发生分离或挤压,此时弹簧被拉伸或者挤压,弹簧恢复自然状态对墙体和梁体之间会产生回复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与梁体之间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优选的,所述角钢与梁体固定连接的板面沿梁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角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角钢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活动穿过所述腰型孔后螺纹穿设于梁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钢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梁体上,且角钢固定在梁体上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腰型孔进行调节,当发生地震后,弹簧因为被拉伸或被挤压可能会发生形变,腰型孔的设置能够对弹簧的容置起到调节作用,使得弹簧在不发生地震时始终处于自然状态。
优选的,墙体与梁体的每个连接处设置的所述梁体抗震机构有三组,三组所述梁体抗震机构分别设置于梁体的两侧以及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组梁体抗震机构分别设置于梁体的两侧以及底部有利于提高墙体与梁体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墙体与梁体的每个连接处设置的三组所述梁体抗震机构中的所述角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设置使得三个角钢与梁体抵接的侧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有利于提高角铁固定在梁体上的稳定性,当发生地震时,有利于提高墙体与梁体之间的抗震能力。
优选的,所述顶板抗震机构包括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上表面与顶板抵接,所述减震层的下表面与梁体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地震时,减震层设置于梁体和顶板之间能够对梁体与顶板形成缓冲,从而有利于提高梁体与顶板之间的抗震能力。
优选的,所述减震层由橡胶颗粒、橡胶泡棉以及聚氨酯粘合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橡胶颗粒、橡胶泡棉以及聚氨酯粘合制成的减震层质量较轻,抗震层在提高梁体与顶板之间的抗震能力的同时,不易对房屋建筑的承载能力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墙体加固机构、梁体抗震机构以及顶板抗震机构,墙体加固机构能够将墙体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与地面的连接强度,梁体抗震机构有利于提高梁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与梁体之间的抗震能力,顶板抗震机构有利于提高梁体与顶板之间的抗震能力,在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的同时,不需要耗费大量建筑材料来增强墙体、梁体以及顶板的结构强度,有利于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2.通过设置加固板、连接杆以及混凝土浇筑层,加固板分设于墙体位于地面下方的两侧,连接杆固定穿设于加固板与墙体,且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在混凝土浇筑层的内部,有利于提高墙体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在地震发生时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3.通过设置弹簧和角钢,角钢可调节固定设置于梁体上,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墙体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角钢上,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当发生地震时,墙体与梁体之间发生分离或挤压,此时弹簧被拉伸或者挤压,弹簧恢复自然状态对墙体和梁体之间会产生回复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与梁体之间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建筑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墙体加固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排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梁体抗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顶板抗震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墙体;2、梁体;3、顶板;4、墙体加固机构;41、加固板;42、劲性钢筋;43、混凝土浇筑层;5、梁体抗震机构;51、弹簧;52、角钢;53、腰型孔;54、紧固螺栓;6、顶板抗震机构;61、减震层;7、排水板;8、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目前的房屋建筑一般都包括墙体、梁体以及顶板,且通常是以钢筋混凝土和砖为主体,墙体、梁体以及顶板构成房屋建筑的整体框架。墙体的下端竖直固定穿入地面,梁体水平固定连接在相对的两个墙体的侧壁,顶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梁体的上表面。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通常是通过消耗大量建筑材料来增加墙体、梁体以及顶板的厚度,用以抵抗发生地震时地震波的冲击。但是,这种抗震方式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不利于节能环保,不符合当今世界低碳的潮流,且墙体、梁体以及顶板的厚度增加极大地增加了房屋建筑自身的重量,从而减小了房屋建筑的承重能力。
针对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参照图1,用于设于房屋建筑中,包括墙体加固机构4、梁体抗震机构5以及顶板抗震机构6。一般的,房屋建筑的结构强度薄弱点在墙体1与地面的连接处、墙体1与梁体2的连接处以及梁体2与顶板3的连接处。墙体加固机构4设置于墙体1与地面的连接处,能够将墙体1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以提高墙体1与地面的连接强度;梁体抗震机构5设置于墙体1与梁体2的连接处,能够提高墙体1与梁体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提高墙体1与梁体2之间的抗震能力;顶板抗震机构6设置于梁体2与顶板3之间的连接处,以提高梁体2与顶板3之间的抗震能力,墙体加固机构4、梁体抗震机构5以及顶板抗震机构6在不需要耗费大量建筑材料的情况下,联合共同对房屋建筑起到抗震效果。
参照图2,墙体加固机构4设置于墙体1的底部,且墙体加固机构4位于地面下方用于将墙体1稳固固定在地面上。具体的,墙体加固机构4包括分设于墙体1底部两侧的加固板41,加固板41朝向墙体1的板面与墙体1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加固板41朝向墙体1的板面固定粘接在墙体1的侧壁,且加固板41位于地面的下方。同时,加固板41固定穿设有若干根连接杆,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设置为直径大于22mm的劲性钢筋42,劲性钢筋42的强度高,能够增大加固板41与墙体1的连接强度。若干根劲性钢筋42均平行于地面,且若干根劲性钢筋42均穿过墙体1以及位于墙体1两侧的加固板41。
继续参照图2,位于墙体1两侧的加固板41远离墙体1的一侧以及加固板41的上方均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43,混凝土浇筑层43将加固板41以及位于地面以下的墙体1包裹,且若干根劲性钢筋42的两端均固定于混凝土浇筑层43内部。墙体1的底部通过分设于墙体1两侧的加固板41抵紧固定,劲性钢筋42穿过墙体1以及加固板41,同时,劲性钢筋42的两端固定在混凝土浇筑层43中,从而提高了墙体1固定在地面时的稳定性,当发生地震时,墙体1不会轻易从地面震出。
参照图2和图3,混凝土浇筑层43的下方埋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板7,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板7呈U型板状的中空设置,排水板7的中间部分位于混凝土浇筑层43的下方,排水板7的两端部分位于混凝土浇筑层43远离墙体1的一侧,排水板7的两端呈开口设置,且排水板7朝向混凝土浇筑层43的板面沿排水板7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孔8,导流孔8与排水板7的中空腔道相连通。当下雨时,墙体1底端周侧的雨水通过导流孔8进入排水板7中,然后从排水板7的两端排出,有利于使得墙体1底部以及加固板41免受雨水的浸蚀。
参照图4,梁体抗震机构5包括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设置为弹簧51,弹簧51位于墙体1和梁体2的连接处,且弹簧51与梁体2呈平行设置,弹簧51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墙体1的内部,另一端与梁体2固定连接。
具体的,梁体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弹簧51的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设置为角钢52,角钢52包括呈垂直连接的两块侧板,角钢52的其中一个侧板与梁体2固定连接,且其端部朝向墙体1;角钢52的另一个侧板垂直于梁体2,且其一板面朝向墙体1。当弹簧51处于自然状态时,弹簧51的一端穿入墙体1内部与墙体1固定连接,弹簧51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角钢52朝向墙体1的侧板板面上。
继续参照图4,角钢52与梁体2固定连接的侧板板面沿梁体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个腰型孔53,同时,角钢52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将角钢52固定在梁体2上的紧固螺栓54,相对应的,梁体2朝向角钢52的表面开设有一个与紧固螺栓54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工作人员通过腰型孔53可以调整角钢52的位置,当工作人员调整角钢52的位置使得弹簧51处于自然状态时,工作人员将紧固螺栓54穿入腰型孔53后螺纹穿入螺纹孔,然后将紧固螺栓54拧紧,此时弹簧51处于自然状态固定在墙体1与梁体2的连接处。当发生地震时,墙体1与梁体2之间会存在相向或相离的运动趋势,此时弹簧51被挤压或被拉伸会产生回复力阻止墙体1与梁体2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1与梁体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而当地震过后,弹簧51因为被挤压或被拉伸可能发生形变,工作人员拧松紧固螺栓54,然后通过腰型孔53沿腰型孔53的长度方向调整角钢52的位置,使得弹簧51重新处于自然状态,最后重新将紧固螺栓54拧紧,使得弹簧51在不发生地震时始终处于自然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墙体1与梁体2的每个连接处设置的角钢52有三块,三块角钢52分别设置于梁体2靠近墙体1的端部两侧以及底部,且三块角钢52均通过紧固螺栓54固定在梁体2上,相应的,墙体1与梁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三根弹簧51与三块角钢52分别对应固定焊接,以提高墙体1与梁体2的连接稳定性。更进一步的,三块角钢52中与梁体2固定连接的相邻两块侧板焊接固定,以提高角铁固定在梁体2上的稳定性,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墙体1与梁体2之间的抗震能力。
参照图5,顶板抗震机构6位于梁体2与顶板3之间用于提高顶板3的抗震能力。具体的,顶板抗震机构6包括减震层61,减震层61的下表面与梁体2的上表面固定粘接,减震层61的上表面与顶板3的下表面固定粘接,且减震层61的边沿与梁体2上表面的边沿平齐。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层61由橡胶颗粒、橡胶泡棉以及聚氯酯粘合制成,橡胶颗粒、橡胶泡棉以及聚氯酯具有柔软、耐曲绕、耐寒、耐热、阻燃、防水、减震、吸音等优良性能,且质量较轻,在提高梁体2与顶板3之间的抗震能力的同时,不易对房屋建筑的承载能力造成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分设于墙体1底部两侧的加固板41将墙体1底部抵紧在地面下方,若干根劲性钢筋42水平固定穿过墙体1底部以及位于墙体1底部两侧的加固板41,同时,若干根劲性钢筋4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墙体1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层43中,且墙体1底部两侧加固板41的上方同样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43,当发生地震时,劲性钢筋42增大加固板41与墙体1底部的连接强度,位于加固板41上方的混凝土浇筑层43有利于防止墙体1底部以及加固板41从地面震出,从而能够将墙体1底部稳固固定在地面下,提高墙体1与地面的连接强度;弹簧51的一端穿入墙体1内部与墙体1固定连接,弹簧51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梁体2上的角钢52固定焊接,且此时弹簧51处于自然状态,当发生地震时,弹簧51的回复力阻止墙体1与梁体2的相对运动,有利于提高墙体1与梁体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当地震过后,弹簧51因为被挤压或被拉伸可能发生形变,腰型孔53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调整角钢52的位置,使得弹簧51能够始终处于自然状态;设置在梁体2与顶板3之间的减震层61能够提高梁体2与顶板3之间的抗震能力,墙体加固机构4设置在墙体1与地面的连接处,梁体抗震机构5设置在墙体1与梁体2的连接处,顶板抗震机构6设置在梁体2与顶板3之间的连接处,不需要耗费大量建筑材料来增强墙体1、梁体2以及顶板3的结构强度,在提高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同时,有利于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加固机构(4)、梁体抗震机构(5)以及顶板抗震机构(6),所述墙体加固机构(4)设置于墙体(1)的底部用于将墙体(1)稳固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梁体抗震机构(5)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墙体(1)和梁体(2)的连接处,其一端与墙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梁体(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抗震机构(6)位于梁体(2)与顶板(3)之间用于提高顶板(3)的抗震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加固机构(4)包括分设于墙体(1)两侧的加固板(41),所述加固板(41)位于地面下方,所述加固板(41)朝向墙体(1)的板面与墙体(1)抵接,所述加固板(41)固定穿设有若干根连接杆,若干根所述连接杆均平行于地面,且若干根所述连接杆均穿过墙体(1)以及位于墙体(1)两侧的加固板(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41)远离墙体(1)的一侧以及所述加固板(41)的上方均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层(43),所述混凝土浇筑层(43)将所述加固板(41)以及位于地面以下的墙体(1)包裹,若干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浇筑层(4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抗震机构(5)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弹性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角钢(52),所述角钢(52)的一个侧板与梁体(2)固定连接,所述角钢(52)的另一个侧板板面朝向墙体(1),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墙体(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角钢(52)朝向墙体(1)的侧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51),所述弹簧(51)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墙体(1)内部,当所述弹簧(51)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弹簧(51)的另一端与所述角钢(52)朝向墙体(1)的侧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52)与梁体(2)固定连接的板面沿梁体(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孔(53),所述角钢(5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角钢(52)的紧固螺栓(54),所述紧固螺栓(54)活动穿过所述腰型孔(53)后螺纹穿设于梁体(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墙体(1)与梁体(2)的每个连接处设置的所述梁体抗震机构(5)有三组,三组所述梁体抗震机构(5)分别设置于梁体(2)的两侧以及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墙体(1)与梁体(2)的每个连接处设置的三组所述梁体抗震机构(5)中的所述角钢(5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抗震机构(6)包括减震层(61),所述减震层(61)的上表面与顶板(3)抵接,所述减震层(61)的下表面与梁体(2)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61)由橡胶颗粒、橡胶泡棉以及聚氨酯粘合制成。
CN202210283420.XA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Withdrawn CN1145754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3420.XA CN114575448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3420.XA CN114575448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5448A true CN114575448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83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3420.XA Withdrawn CN114575448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54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5839A (zh) * 2022-09-13 2023-05-23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节能建筑装配式墙体抗震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5839A (zh) * 2022-09-13 2023-05-23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节能建筑装配式墙体抗震机构
CN116145839B (zh) * 2022-09-13 2023-09-19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节能建筑装配式墙体抗震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77331U (zh) 一种消能减震伸臂桁架高层结构
CN103628587B (zh) 自复位梁-格栅式摩擦墙结构体系
CN103669650B (zh) 一种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钢板剪力墙
CN105155685B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96719B (zh) 一种采用gfrp角钢约束的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
CN105839518B (zh) 一种双肢桥墩用耗能减震系梁
CN208749195U (zh) 一种可更换的轴向拉压型软钢耗能阻尼器
CN114575448A (zh) 一种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CN108951934A (zh) 一种装配式gfrp钢约束的防屈曲耗能支撑
CN201011174Y (zh) 钢结构建筑物抗震抗变形双重保护结构
CN206090948U (zh) 一种带有易更换组装式软钢阻尼器的新型组合剪力墙
CN105113642B (zh) 一种钢结构节点构件
CN205713379U (zh) 一种减震建筑物
CN211873943U (zh) 一种古建筑抗震加固装置
CN103206028A (zh) 连肢剪力墙内嵌式耗能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92167A (zh) 带有减震装置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05557905U (zh) 一种装配式消能减震填充墙板
CN205314285U (zh) 一种采用gfrp角钢约束的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
CN104652609A (zh) 用于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高性能泡沫铝耗能连接装置
CN112459584B (zh) 一种墙板拼接且地基减震的装配式框架结构
CN208884767U (zh) 一种装配式gfrp钢约束的防屈曲耗能支撑
CN108894359A (zh) 一种摩擦耗能的剪力墙结构
CN211690752U (zh) 带有减震装置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CN109914594B (zh) 一种减震式钢结构节点构件
CN106968364A (zh) 一种装配式钢板剪力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