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3304A - 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3304A
CN114573304A CN202210362749.5A CN202210362749A CN114573304A CN 114573304 A CN114573304 A CN 114573304A CN 202210362749 A CN202210362749 A CN 202210362749A CN 114573304 A CN114573304 A CN 114573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building insulation
powder
insulation p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27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秀强
朱宏刚
姜广
邝文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feiyu H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feiyu H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feiyu H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feiyu H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73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3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8Fire resistance, i.e. materials resistant to accidental fires or high tempera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2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3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such as thermal insulation values, e.g. R-values
    • C04B2201/32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such as thermal insulation values, e.g. R-values for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e.g. K-f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包括膨胀珍珠岩200‑600重量份,水泥300‑600重量份,粉煤灰50‑150重量份,重钙粉10‑100重量份,微硅粉0‑50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0‑20重量份,纤维素醚1.0‑4.0重量份,淀粉醚0–1.0重量份,聚丙烯纤维1‑5重量份,引气剂0.01‑1.5重量份,水1000‑1100重量份。本发明提供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满足标准《GB/T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中规定的II型性能指标。

Description

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可保温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因此国家正在推进对建筑物的环保节能要求。为了达到相关的节能要求,建筑物一般都要进行保温层的施工。
就目前市面上而言,以发泡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为代表的有机保温材料因保温性能好,已占据当前绝大部分外墙外保温市场。然而,由于其安全性能不高,不耐高温,易燃,近年使用率也逐渐降低。相对而言,以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硅酸铝保温砂浆、珍珠岩保温砂浆等为代表的不燃无机保温砂浆相对安全,市场上使用率也逐渐普遍。在满足保温砂浆性能指标的情况下,有必要发展一种含有环保性材质并且同时能符合检验标准《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中规定的建筑保温砂浆。
发明內容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保温砂浆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包括膨胀珍珠岩200-600重量份,水泥300-600重量份,粉煤灰50-150重量份,重钙粉10-100重量份,微硅粉0-50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0-20重量份,纤维素醚1.0-4.0重量份,淀粉醚0–1.0重量份,聚丙烯纤维1-5重量份,引气剂0.01-1.5重量份,水1000-1100重量份。本发明提供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满足标准《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中规定的II型性能指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膨胀珍珠岩为351重量份,水泥为435重量份,粉煤灰为109重量份,重钙粉为55重量份,微硅粉为27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为16重量份,纤维素醚为1.8重量份,淀粉醚为 0.2重量份,聚丙烯纤维为4重量份,引气剂为0.29重量份,水为110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20kg/m3,干密度为382kg/m3,抗压强度为0.85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75 W/m·k,线收缩率为0.2%,燃烧性能级别为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膨胀珍珠岩为330重量份,水泥为445重量份,粉煤灰为119重量份,重钙粉为50重量份,微硅粉为30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为18重量份,纤维素醚为2.6重量份,淀粉醚为0 重量份,聚丙烯纤维为5重量份,引气剂为0.4重量份,水为100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60kg/m3,干密度为380kg/m3,抗压强度为0.72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68 W/m·k,线收缩率为0.23%,燃烧性能级别为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膨胀珍珠岩为340重量份,水泥为440重量份,粉煤灰为114重量份,重钙粉为54重量份,微硅粉为28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为17重量份,纤维素醚为2重量份,淀粉醚为0.1重量份,聚丙烯纤维为4.5重量份,引气剂为0.4重量份,水为100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56kg/m3,干密度为385kg/m3,抗压强度为0.8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7W/m·k,线收缩率为0.15%,燃烧性能级别为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膨胀珍珠岩为370重量份,水泥为425重量份,粉煤灰为97重量份,重钙粉为57重量份,微硅粉为25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为20重量份,纤维素醚为1.7重量份,淀粉醚为0.1重量份,聚丙烯纤维为4重量份,引气剂为0.2重量份,水为100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00kg/m3,干密度为365kg/m3,抗压强度为0.62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6W/m·k,线收缩率为0.2%,燃烧性能级别为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膨胀珍珠岩为545重量份,水泥为305重量份,粉煤灰为76重量份,重钙粉为38重量份,微硅粉为19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为11.2重量份,纤维素醚为1.3重量份,淀粉醚为0.14重量份,聚丙烯纤维为2.8重量份,引气剂为1.4重量份,水为1025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00kg/m3,干密度为367kg/m3,抗压强度为0.95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81 W/m·k,线收缩率为0.22%,燃烧性能级别为A。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膨胀珍珠岩粒径落在2mm至4mm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水泥为42.5复合硅酸盐水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重钙粉为200–300目级重钙粉。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方法,其方法步驟包含按照重量份数秤取膨胀珍珠岩、水泥、粉煤灰、重钙粉、微硅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淀粉醚、聚丙烯纤维、引气剂,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获得一干粉,最后于所述干粉中加入占所述干粉重量约1-1.1倍的水,搅拌即得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
定义
说明书中对“一实施例”等的引用表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征,但每个实施例不一定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征。此外,这些短语不一定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当与一实施例相关地描述一特定特征、结构或特征时,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应顺从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影响与其他实施例相关的该特征、结构或特征。
以范围格式表示的值应以灵活的方式解释,不仅包括明确规定为范围限值的数值,而且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单独数值或子范围,如同明确规定了每个数值和子范围一样。例如,“约0.1%至约5%”的浓度范围应解释为不仅包括约0.1wt.%至约5 wt.%的明确列举浓度,而且还包括指示范围内的个别浓度(例如,1%、2%、3%和4%) 和子范围(例如,0.1%至0.5%、1.1%至2.2%和3.3%至4.4%)。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文目的。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提出各种修改或变化,这些修改或变化都包括在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因此,除了本公开的内容之外,本发明的主题不受限制。此外,在解释本公开内容时,应以与上下文一致的、尽可能广泛的方式解释所有术语。
本发明提供一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在满足建筑保温砂浆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同时配方中也使用環保材料部分取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可回收利用材料是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将粉煤灰添加在配方中,一来可以降低成本,二来可以有效解决工业废品的回收利用问题,做到绿色环保。
本发明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组份中,主要包含膨胀珍珠岩、水泥、粉煤灰、重钙粉、微硅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淀粉醚、聚丙烯纤维与引气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膨胀珍珠岩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200–600重量份,采用了开孔膨胀珍珠岩作为集料。另一方面,膨胀珍珠岩的粒径落在2毫米(mm)至4mm的范围。
水泥为配方中重要的胶凝材料,其与所述粉煤灰的质量与参量将对本发明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耐水胶粘强度和耐冻融胶粘强度有显著的影响。本发明所述水泥可选自复合硅酸盐水泥,且水泥为42.5复合硅酸盐水泥,亦即强度标号为42.5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300–600重量份。
在本实施例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中,加入粉煤灰可提高建筑保温浆的黏聚性,即提高砂浆的黏结强度,减少砂浆脱落的可能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粉煤灰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50–15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重钙粉细度为200–300目,其用于填充所述矿砂的空隙并且优化建筑保温浆的颗粒级配,同时亦能进一步改善建筑保温浆的稠度与性能。在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重钙粉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10 –10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可選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共聚物: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乙烯-叔碳酸乙烯酯聚合物、醋酸乙烯酯- 叔碳酸乙烯酯-丙烯酸-乙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氯乙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和氯乙烯-乙烯-月桂酸乙烯酯共聚物。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其玻璃转化温度约为10–40℃并且其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 10–20重量份。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经加水搅拌后,其所形成的乳液颗粒会均匀的分布在湿砂浆内并且进一步提高建筑保温浆的内聚力还有粘结力。
微硅粉能够填充水泥颗粒间的孔隙,同时与水化产物生成凝胶体。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中加入微硅粉,可以提高抗压、抗折、抗渗、防腐、抗冲击及耐磨性能,并增强高温强度及抗热振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微硅粉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0–5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纤维素醚选自于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其粘度約为10,000–100,000mPa.s。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素醚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1.0–4.0重量份。添加所述纤维素醚于建筑保温浆中将可提升其湿粘性能、抗滑移性能与刮涂性能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淀粉醚多糖类天然高分子改性而成的淀粉醚。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淀粉醚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0.01–1.0重量份。所述淀粉醚能影响砂浆的稠度,降低砂浆的垂流程度,增加砂浆的施工性和抗流挂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聚丙烯纤维可以作为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填充材料,并提高砂浆的抗冲击性、防水隔热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聚丙烯纤维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1-5重量份。通过膨胀珍珠岩、淀粉醚和聚丙烯纤维的混合,可以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聚丙烯纤维的长度为 6mm,其可以进一步与其他材料混合并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引气剂可包括松香树脂类、烷基和烷基芳烃磺酸类、脂肪醇磺酸盐类、皂苷类以及蛋白质盐、石油磺盐酸等。引气剂可以改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和易性、保水性和黏聚性,并提高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流动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引气剂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0.01–1.5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水在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含量为1000-1100重量份。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生产成本非常低,且此建筑保温浆持久且可以提供建筑保温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建筑保温浆具有经济效益。
配置本发明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步骤如下(1)依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数秤取膨胀珍珠岩、水泥、粉煤灰、重钙粉、微硅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淀粉醚、聚丙烯纤维、引气剂,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获得一干粉(2)于干粉中加入占所述干粉重量约1–1.1倍的水,搅拌后可得均匀膏状的所述建筑保温浆。然后按照《GB/T 20473- 2006建筑保温砂浆》进行相关测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组成:膨胀珍珠岩351重量份,水泥435重量份,粉煤灰109重量份,重钙粉55重量份,微硅粉27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6重量份,纤维素醚1.8重量份,淀粉醚0.2重量份,聚丙烯纤维4重量份,引气剂0.29重量份及水1100重量份。其依照国家标准《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进行测试的结果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实施例1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58405388000006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组成:膨胀珍珠岩330重量份,水泥445重量份,粉煤灰119重量份,重钙粉50重量份,微硅粉30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8重量份,纤维素醚2.6重量份,淀粉醚0重量份,聚丙烯纤维5重量份,引气剂0.4重量份及水1000重量份。其依照国家标准《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进行测试的结果如下表二所示:
表二、实施例2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58405388000006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组成:膨胀珍珠岩340重量份,水泥440重量份,粉煤灰114重量份,重钙粉54重量份,微硅粉28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7重量份,纤维素醚2重量份,淀粉醚0.1重量份,聚丙烯纤维4.5重量份,引气剂0.4重量份及水1000重量份。其依照国家标准《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进行测试的结果如下表三所示:
表三、实施例3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58405388000007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组成:膨胀珍珠岩370重量份,水泥425重量份,粉煤灰97重量份,重钙粉57重量份,微硅粉25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0重量份,纤维素醚1.7重量份,淀粉醚0.1重量份,聚丙烯纤维4重量份,引气剂0.2重量份及水1000重量份。其依照国家标准《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进行测试的结果如下表四所示:
表四、实施例4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58405388000007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组成:膨胀珍珠岩545重量份,水泥305重量份,粉煤灰76重量份,重钙粉38重量份,微硅粉19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1.2重量份,纤维素醚1.3重量份,淀粉醚0.14重量份,聚丙烯纤维2.8重量份,引气剂1.4重量份及水1025重量份。其依照国家标准《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进行测试的结果如下表五所示:
表四、实施例4中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584053880000073
Figure BDA0003584053880000081
由上述实施例1至5显示,于配方中使用环保材料粉煤灰部分取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其性能指针仍然能满足《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中规定的II型性能指标,因此将粉煤灰添加在配方中,一来可以降低成本,二来可以有效解决工业废品的回收利用问题,做到绿色环保。本实施例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除了采用开孔膨胀珍珠岩作为集料外,高性能新型砂浆外加剂的应用使砂浆的效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完全改善了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施工性能、物理力学性能。这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和传统抹灰砂浆一样方便,可以达到一定的厚度,可以取代传统找平砂浆层。

Claims (16)

1.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包括膨胀珍珠岩200-600重量份,水泥300-600重量份,粉煤灰50-150重量份,重钙粉10-100重量份,微硅粉0-50重量份,可再分散乳胶粉10-20重量份,纤维素醚1.0-4.0重量份,淀粉醚0–1.0重量份,聚丙烯纤维1-5重量份,引气剂0.01-1.5重量份,水1000-110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膨胀珍珠岩为351重量份,所述水泥为435重量份,所述粉煤灰为109重量份,所述重钙粉为55重量份,所述微硅粉为27重量份,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为16重量份,所述纤维素醚为1.8重量份,所述淀粉醚为0.2重量份,所述聚丙烯纤维为4重量份,所述引气剂为0.29重量份,所述水为110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20kg/m3,干密度为382kg/m3,抗压强度为0.85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75W/m·k,线收缩率为0.2%,燃烧性能级别为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膨胀珍珠岩为330重量份,所述水泥为445重量份,所述粉煤灰为119重量份,所述重钙粉为50重量份,所述微硅粉为30重量份,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为18重量份,所述纤维素醚为2.6重量份,所述淀粉醚为0重量份,所述聚丙烯纤维为5重量份,所述引气剂为0.4重量份,所述水为1000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60kg/m3,干密度为380kg/m3,抗压强度为0.72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68W/m·k,线收缩率为0.23%,燃烧性能级别为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膨胀珍珠岩为340重量份,所述水泥为440重量份,所述粉煤灰为114重量份,所述重钙粉为54重量份,所述微硅粉为28重量份,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为17重量份,所述纤维素醚为2重量份,所述淀粉醚为0.1重量份,所述聚丙烯纤维为4.5重量份,所述引气剂为0.4重量份,所述水为1000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56kg/m3,干密度为385kg/m3,抗压强度为0.8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7W/m·k,线收缩率为0.15%,燃烧性能级别为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膨胀珍珠岩为370重量份,所述水泥为425重量份,所述粉煤灰为97重量份,所述重钙粉为57重量份,所述微硅粉为25重量份,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为20重量份,所述纤维素醚为1.7重量份,所述淀粉醚为0.1重量份,所述聚丙烯纤维为4重量份,所述引气剂为0.2重量份,所述水为1000重量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00kg/m3,干密度为365kg/m3,抗压强度为0.62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6W/m·k,线收缩率为0.2%,燃烧性能级别为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膨胀珍珠岩为545重量份,所述水泥为305重量份,所述粉煤灰为76重量份,所述重钙粉为38重量份,所述微硅粉为19重量份,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为11.2重量份,所述纤维素醚为1.3重量份,所述淀粉醚为0.14重量份,所述聚丙烯纤维为2.8重量份,所述引气剂为1.4重量份,所述水为1025重量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堆积密度为200kg/m3,干密度为367kg/m3,抗压强度为0.95MPa,平均温度摄氏25度的导热系数为0.081W/m·k,线收缩率为0.22%,燃烧性能级别为A。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膨胀珍珠岩粒径落在2mm至4mm的范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水泥为42.5复合硅酸盐水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重钙粉为200–300目级重钙粉。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其中所述聚丙烯纤维的长度为6mm。
16.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下:
按照重量份数秤取膨胀珍珠岩、水泥、粉煤灰、重钙粉、微硅粉、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淀粉醚、聚丙烯纤维、引气剂,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获得一干粉,最后于所述干粉中加入占所述干粉重量约1-1.1倍的水,搅拌即得所述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
CN202210362749.5A 2022-04-01 2022-04-07 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 Pending CN1145733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K32022051104 2022-04-01
HK32022051104.4 2022-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3304A true CN114573304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827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2749.5A Pending CN114573304A (zh) 2022-04-01 2022-04-07 一种具经济效益之建筑保温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330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3306A (zh) * 2011-11-01 2012-06-20 天津英吉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Eia生态环保型无机活性建筑保温砂浆
CN102924009A (zh) * 2012-10-09 2013-02-13 天津哈澳德建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复合保温砂浆
CN103467028A (zh) * 2013-09-16 2013-12-25 安方高科电磁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保温砂浆
CN105330215A (zh) * 2015-10-23 2016-02-17 潍坊德霖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砂浆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3306A (zh) * 2011-11-01 2012-06-20 天津英吉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Eia生态环保型无机活性建筑保温砂浆
CN102924009A (zh) * 2012-10-09 2013-02-13 天津哈澳德建筑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复合保温砂浆
CN103467028A (zh) * 2013-09-16 2013-12-25 安方高科电磁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保温砂浆
CN105330215A (zh) * 2015-10-23 2016-02-17 潍坊德霖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砂浆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7409B (zh) 泡沫玻璃保温系统专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1628802B (zh) 复合无机保温防水砂浆及其用途
CN102503333B (zh) 复合硅质墙体保温材料
CN110510974B (zh) 一种高效气凝胶固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321929C (zh) 地聚合物干粉再生聚苯乙烯保温隔热砂浆
CN102531490B (zh) 生态型低水泥基饰面砂浆
CN101538138B (zh) 复合型建筑保温浆料
CN105218024A (zh) 一种瓷砖粘结剂
CN107032679B (zh) 一种基于憎水性气凝胶的无机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6657B (zh) 一种顶棚用抗流挂轻质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3226A (zh) 一种防水隔热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6984A (zh) 一种耐久性好的防水抗裂砂浆
CN113354357A (zh) 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保温砌筑砂浆及使用方法
CN110526632B (zh) 泡沫矿渣基地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3257B (zh) 一种复合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5342B (zh) 红麻秸秆轻质抗裂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52909B (zh) 泡沫玻璃保温系统专用抹面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1747705A (zh) 泡沫玻璃外保温系统专用粘结砂浆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56713A (zh) 一种无机矿物隔热保温砂浆
CN106630862B (zh) 一种3d基材干粉砂浆原料配比及生产工艺
CN112897974A (zh) 一种内墙保温隔热抹灰
CN112266640A (zh) 一种硬石膏基室内微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6198A (zh) 一种弹性保温浆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69739A (zh) 一种轻质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33506A (zh) 聚合物抗裂防水保温砂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