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7339B - 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 Google Patents

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7339B
CN114567339B CN202210173889.8A CN202210173889A CN114567339B CN 114567339 B CN114567339 B CN 114567339B CN 202210173889 A CN202210173889 A CN 202210173889A CN 114567339 B CN114567339 B CN 114567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etection
signals
noise ratio
nonli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38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67339A (zh
Inventor
雷立辉
高宁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38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7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7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7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67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7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基带芯片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信号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译码模块,用于对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该基带芯片使得信号检测的方式与第一信号的相关系数和信噪比匹配,能够得到准确性高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而通过译码模块对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能够得到准确性高的译码结果;从而提高了基于该基带芯片对第一信号进行解调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通信质量,终端设备往往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的天线进行信号的收发。而使用MIMO多天线进行信号的接收时,终端设备需要先对已接收到的天线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天线信号对应的软比特信号,再对软比特信号进行译码得到译码结果,进而实现对天线信号的解调。
相关技术中,是采用非线性检测方式对天线信号进行信号检测,也即采用串行干扰消除(Seri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算法、并行干扰消除(parallel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PIC)算法等对天线信号进行解调,以得到天线信号对应的软比特信号。
由于非线性检测方式适用于天线信号的信噪比较大的场景,而在天线信号的信噪比较小的场景下,使用非线性检测方式对天线信号进行解调得到的软比特信号并不准确,从而导致上述方法对天线信号进行解调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能够提高对天线信号进行解调的准确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该基带芯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所述信号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
译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解调方法,该信号解调方法包括:
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所述信号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
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所述基带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所述的信号解调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基带芯片。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所述的信号解调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所述的信号解调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该基带芯片集成了检测模块和译码模块。在该基带芯片上,通过检测模块能够基于多个第一信号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实现了基于相关系数和信噪比来确定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的方式,使得信号检测的方式与第一信号的相关系数和信噪比匹配,能够得到准确性高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而通过译码模块对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能够得到准确性高的译码结果;从而提高了基于该基带芯片对第一信号进行解调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带芯片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带芯片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带芯片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线性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非线性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的处理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种检测方式的误码率对比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种检测方式的误码率对比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种检测方式的误码率对比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多种检测方式的误码率对比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本申请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可以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各方充分授权的数据。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解调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包括发送设备100和终端设备200,发送设备100和终端设备200之间需要进行信号的传输,发送设备100为信号发送端,终端设备200为信号接收端。发送设备100用于将待发送的发射信号进行信号调制后得到天线信号,且将天线信号发送给终端设备200,终端设备200用于接收发送设备100发送的天线信号后,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对天线信号进行解调。可选的,发送设备100为用于发射信号的基站,例如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物联网的基站、宽带码分多址中的基站等;终端设备200为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车载导航系统、平板电脑等。发送设备100和终端设备200通过网络或天线传输信号。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基带芯片200的框图。本申请中的基带芯片200包括检测模块210和译码模块220,检测模块210与译码模块220电性连接。
检测模块210,用于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信号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译码模块220,用于对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0用于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时,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第一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0用于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第一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0还用于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第二检测包括非线性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为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先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0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将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加权求和,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0包括信道估计单元2101和解调单元2102,信道估计单元2101和解调单元2102电性连接。
信道估计单元2101,用于对每个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第一信号的信道矩阵信息;解调单元2102,用于根据信道矩阵信息,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矩阵信息包括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和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终端设备为基带芯片所属的终端设备。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0包括信道估计单元2101、调制方式检测单元2103和解调单元2102,信道估计单元2101、调制方式检测单元2103和解调单元2102依次电性连接。
调制方式检测单元2103,用于确定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调制方式;解调单元2102,用于根据调制方式,对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性检测为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和/或非线性检测为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ximum A Posteriori estimation,MAP)检测。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带芯片200,该基带芯片集成了检测模块210和译码模块220。在该基带芯片上,通过检测模块210能够基于多个第一信号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实现了基于相关系数和信噪比来确定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的方式,使得信号检测的方式与第一信号的相关系数和信噪比匹配,能够得到准确性高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而通过译码模块220对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能够得到准确性高的译码结果;从而提高了基于该基带芯片200对第一信号进行解调的准确性。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任意一种用于信号解调的基带芯片中,执行主体为包括上述基带芯片的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步骤502:对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时,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第一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第一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第二检测包括非线性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为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先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时,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包括:
对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将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加权求和,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对每个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第一信号的信道矩阵信息;
根据信道矩阵信息,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矩阵信息包括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和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终端设备为基带芯片所属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确定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调制方式;
根据调制方式,对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性检测为MMSE检测;和/或
非线性检测为MAP检测。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解调方法,该方法能够基于多个第一信号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实现了基于相关系数和信噪比来确定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的方式,使得信号检测的方式与第一信号的相关系数和信噪比匹配,以得到准确性高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而对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能够得到准确性高的译码结果;从而提高了对第一信号进行解调的准确性。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线性检测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任意一种用于信号解调的基带芯片中,本申请实施例以MMSE检测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第一信号的信道矩阵信息。
其中,多个第一信号为终端设备接收的天线信号。信道矩阵信息包括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和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终端设备为基带芯片所属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矩阵信息包括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和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则终端设备确定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将该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从信道矩阵信息中去除,得到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作为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的目标信道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矩阵信息仅包括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则终端设备将该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作为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的目标信道矩阵。
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第一信号的信道矩阵信息,以使后续终端设备根据信道矩阵信息,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步骤602:终端设备基于目标信道矩阵和第一噪声功率,确定第一信号对应的滤波器系数。
其中,第一噪声功率为对第一信号产生干扰的原始噪声功率;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噪声功率的获取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终端设备基于目标信道矩阵和第一噪声功率,通过以下公式一,确定滤波器系数。
公式一:W=HH(HHH2I)-1
其中,W为滤波器系数,第一信号经过滤波器系数作用后,可以使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通过,而极大地衰减其他频率成分,进而通过这种选频作用,可以滤除干扰噪声或进行频谱分析。H为目标信道矩阵,HH为目标信道矩阵的转置共轭矩阵,σ2为第一噪声功率,I为单位矩阵。
步骤603:终端设备基于滤波器系数和目标信道矩阵,确定每个信道的第二噪声功率。
其中,多个第一信号通过多条信道传输,每个第一信号通过其对应的信道传输。第二噪声功率为每个信道对应的干扰加噪声的功率,干扰加噪声功率等于原始的噪声功率、对该信道的信号产生干扰的噪声功率以及其他等效干扰信道的噪声功率的综合值。可选地,终端设备基于滤波器系数和目标信道矩阵,通过以下公式二,确定第二噪声功率。
公式二:
其中,i为信道的序号,为第二噪声功率,W为滤波器系数,H为目标信道矩阵。
步骤604:终端设备确定多个信道的星座点集合,每个信道的星座点集合中包括发射信号在该信道上的多个星座点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信号的调制方式确定星座点集合。其中,调制方式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调制方式、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方式、正交振幅(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16QAM)调制方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第一信号的发送设备会同时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信息;其中,发送设备针对每个终端设备选取一种调制方式,然后通过自身的调制系统和该调制方式,将对应该终端设备的待发送信息,转换为星座图数据形式的信号。发送设备会为多个终端设备对应的信号分配不同的发送功率,然后将各终端设备的信号叠加在一起生成叠加信号,将叠加信号同时发送至多个终端设备,多个终端设备包括目标终端设备和干扰终端设备,目标终端设备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基带芯片的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确定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调制方式,根据该调制方式,对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或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信号后,确定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调制方式,根据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调制方式,删除第一信号中的干扰信号,确定去除干扰信号的第一信号的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点集合,以基于该星座点集合对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或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确定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调制方式,使得能够基于该调制方式去除第一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而能够提高后续对第一信号进行解调后得到的解调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点映射表,基于星座点映射表确定星座点集合。例如参见表1,表1为BPSK调制方式对应的一种星座点映射表。表中bk,bk+1表示符号位,该调制方式对应的符号位的位数为两位,两位符号位的比特包括00、01、10、11四种取值状态。而第一信号为复信号,因此每个输出符号的取值包括实部和虚部,表1中的第二列I代表实部,第三列Q代表虚部。其中,BPSK调制方式对应的星座点映射表还可以为其他内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表1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星座点映射表中的各个符号位的取值及其对应的实部和虚部的值确定集合中的各个星座点值xi=I+jQ,j代表虚部,j2=-1。以表1的星座点映射表为例,其对应的星座点集合
步骤605:终端设备对于每个信道的每个符号位,基于第二噪声功率、滤波器系数、第一信号、目标信道矩阵和信道的星座点集合,确定天线信号在该符号位的第一软比特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第二噪声功率、滤波器系数、第一信号、目标信道矩阵和信道的星座点集合,通过以下公式三,确定第一软比特值。
公式三:
其中,对于i信道的第k个符号位的比特,L(bi,k)代表i信道的第k个符号位的第一软比特值,代表第一集合,/>代表第二集合,W为滤波器系数,y为第一信号,/>为第二噪声功率,xi为星座点值,H为目标信道矩阵。
其中,第一集合中的每个取值对应的符号位的比特取第二数值,第二集合中的每个取值对应的符号位的比特取第一数值;第一数值为0,第二数值为1。继续以表1对应的星座点集合为例,且以第k个符号位为例,则第一集合包括第k个符号位的比特取1对应的星座点值第二集合包括第k个符号位的比特取0对应的星座点值/>
其中,Wy表示估计信号,表示第一信号对应的归一化的估计信号,每个信道的估计信号/> u=∑j≠i(WH)ijxj+(Wn)i,W为滤波器系数,y为第一信号。对于序号为i的信道的估计信号,/>为i信道的估计信号,对于序号为j的信道的估计信号,xj为j信道的估计信号,u表示天线信号的二阶统计特性参数,n为计算u的参数向量。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基于每个信道的多个符号位的第一软比特值,组合得到该信道的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MMSE线性检测方式得到第一软判决信号,由于MMSE检测方法适用于第一信号的信噪比较小的场景下,进而后续通过MMSE检测方法能够得到在这些场景下准确性高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非线性检测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任意一种用于信号解调的基带芯片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以MAP检测、且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作为非线性检测的先验信息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第一信号的信道矩阵信息。
该步骤与步骤6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2:终端设备确定多个信道的星座点集合,每个信道的星座点集合中包括发射信号在该信道上的多个星座点值。
该步骤与步骤604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3:终端设备基于每个信道的星座点集合,确定目标集合。
其中,目标集合中包括多个向量,每个向量中包括每个星座点集合中的一个取值。
步骤704:终端设备对于每个信道的每个符号位,基于其他符号位的第一软比特值,确定其他符号位的先验概率。
其中,其他符号位为与该信道或该符号位不同的符号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对于每个信道的每个符号位,基于其他符号位的第一软比特值,通过以下公式四,确定其他符号位的先验概率:
公式四:
其中,对于其他符号位m信道的第n个符号位,P(bm,n)为该其他符号位的先验概率,bm,n为该符号位的比特;Λm,n为该符号位的第一软比特值, 代表该符号位取0和1的概率的对数比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软比特值为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可选地,第一软比特值为第一信号进行MMSE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其他符号位的线性检测的第一软比特值,确定其他符号位的先验概率,进而在后续过程中进行非线性检测时,能够实现将线性检测的第一软比特值作为先验信息引入非线性检测得到的第二软比特值中,进而能够提高第二软比特值的准确性。
步骤705:终端设备基于目标集合、第一信号、多个其他符号位的先验概率、目标信道矩阵,确定第一信号在该符号位的第二软比特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目标集合、第一信号、多个其他符号位的先验概率、目标信道矩阵,通过公式五,确定第一信号在该符号位的第二软比特值。
公式五:
其中,对于i信道的第k个符号位,L(bi,k)为该符号位的第二软比特值,P(bm,n)为其他符号位的先验概率,∑m,n≠i,klnP(bm,n)为多个其他符号位的对数概率和,y为第一信号,H为目标信道矩阵,x为向量,σ2为第一噪声功率。为第三集合,/>为第四集合;目标集合包括第三集合和第四集合,第三集合中的每个向量对应该信道的符号位取第二数值1,第四集合中的每个向量对应的该信道的符号位取第一数值0。
可选地,终端设备通过以下公式六得到公式五:
公式六:
其中,对于i信道的第k个符号位,L(bi,k)为该符号位的第二软比特值,为第三集合,/>为第四集合,P(bm,n)为其他符号位的先验概率,∏m,n≠i,kP(bm,n)为其他符号位的概率累积值,y为第一信号,H为目标信道矩阵,x为向量,σ2为第一噪声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基于每个信道的多个符号位的第二软比特值,组合得到该信道的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了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的MAP检测,该检测方式通过引入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实现了将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作为非线性检测的先验信息,这样使得非线性检测得到的第一软判决信号的准确性更高,适应性更广。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任意一种基带芯片中,适用于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的场景,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终端设备获取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
其中,相关系数用于表示两个第一信号之间的关联程度。信噪比用于表示第一信号中包括的原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比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对每个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第一信号的信道矩阵信息;根据信道矩阵信息,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信道矩阵信息包括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和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中的至少一项,目标终端设备为基带芯片所属的终端设备。可选地,该实现方式具体通过步骤601-605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确定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调制方式;根据调制方式,对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可选地,该实现方式具体通过步骤601-605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802: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时,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为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先验信息,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
其中,信噪比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并更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性检测为MMSE检测;和/或非线性检测为MAP检测。
可选地,线性检测为MMSE检测,非线性检测为MAP检测。MMSE检测通过上述步骤601-605实现,在此不再赘述。MAP检测通过上述步骤701-705实现,线性检测得到的第一软比特值作为先验信息得到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基于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得到第一软判决信号,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非线性检测在信噪比低的场景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低;而在该实现方式中,将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作为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先验信息,使得非线性检测得到的第一软判决信号适用性更广泛,能够提高非线性检测适用的信号解调场景。
步骤803:终端设备对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其中,终端设备通过基带芯片包括的译码模块对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可选地,译码模块中包括与发送第一信号的发送设备的编码协议对应的解码协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编码协议和解码协议不作具体限制。如发送设备对第一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进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编码,则译码模块对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LDPC解码得到译码结果,实现对第一信号的解调。
参见图9,图9为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发送设备的多个第一信号后,对多个第一信号的处理流程图;可选的,终端设备包括基带芯片,基带芯片包括检测模块和译码模块。首先终端设备通过射频天线接收输入信号,该输入信号依次经过模数转换器和数字前端处理后,得到多个第一信号Y;第一信号经过检测模块中的信道估计单元处理后,得到信道矩阵H。将第一信号和信道矩阵输入检测模块包括的解调单元中的MMSE检测接收机,得到第一软比特值(Like Lihood Rate,LLR);然后将第一信号、信道矩阵和第一软比特值输入解调单元中的MAP检测接收机,得到第二软比特值,进而得到了第一软判决信号,实现对第一信号的信号检测;将多个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输入译码模块,进行译码,得到译码结果,实现对多个第一信号的解调。
参见图10,图10是在分别基于线性检测、非线性检测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信号检测的情况下,几种信号检测方式的误块率对比图,该图的横坐标代表信噪比,纵坐标代表误块率,可选的,误块率单位为%。图10是在调制方式为QPSK,小区重选偏置(Cellreselection offset,CRO)为12,天线信道为4发4收,频率分配为50RB,时分定位区域(Timedivision location area,TDLA)为30Hz的仿真条件下的误块率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方案相对于MMSE线性检测方式,S-MAP(简化的MAP算法)非线性检测方式,误块率更低。
参见图11,图11是分别在基于线性检测、非线性检测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信号检测的情况下,几种检测方式的误块率对比图,该图的横坐标代表信噪比,纵坐标代表误块率。图11是在调制方式为16QAM,CRO为33,天线信道为4发4收,频率分配为50RB,TDLA为30Hz的仿真条件下的误块率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方案相对于MMSE线性检测方式、S-MAP非线性检测方式,误块率更低。
参见图12,图12是分别在基于线性检测、非线性检测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信号检测的情况下,几种检测方式的误块率对比图,该图的横坐标代表信噪比,纵坐标代表误块率。图12是在调制方式为64QAM,CRO为93,天线信道为4发4收,频率分配为50RB,TDLA为30Hz的仿真条件下、且信噪比较高场景下的误块率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MMSE线性检测方式的误块率远大于本申请的方案和S-MAP非线性检测方式的误块率,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的误块率最低。
参见图13,图13是分别在基于线性检测、非线性检测和本申请的方案进行信号检测的情况下,几种检测方式的误块率对比图,该图的横坐标代表信噪比,纵坐标代表误块率。图13是在调制方式为256QAM,CRO为82,天线信道为4发4收,频率分配为50RB,TDLA为30Hz的仿真条件下,且信噪比较高场景下的误块率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MMSE线性检测方式的误块率远大于本申请的方案和S-MAP非线性检测方式的误块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的误块率最低。
从图10至图13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进行信号检测,相对于单独采用线性检测或非线性检测方式进行信号检测,误块率相当或略有增益。需要说明的是,非线性检测在大多数场景下性能较好,但非线性检测方式在低信噪比的场景下,性能较差;若单独采用非线性检测或线性检测进行解调,还需在解调前进行场景的检测,以根据场景切换检测方式。而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进行信号解调,无需进行场景检测,即能够得到准确性高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误码率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解调方法,该方法将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作为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先验信息,这样使得得到的第一软判决信号结合了线性检测下的软比特值和非线性检测下的软比特值,而两种检测方式结合得到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能够适用于信号的多种解调场景,进而通过该方法对信号解调得到的解调结果的准确性高。
图1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任意一种基带芯片中,该方法适用于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的场景下,该方法包括:
步骤1401:终端设备获取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
该步骤与步骤8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402: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时,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得到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将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加权求和,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性检测为MMSE检测;和/或非线性检测为MAP检测。
可选地,线性检测为MMSE检测,非线性检测为MAP检测。MMSE检测通过上述步骤601-605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MAP检测通过上述步骤701-705实现,线性检测得到的第一软比特值作为先验信息得到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在此不再赘述。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非线性检测为传统的SIC检测、PIC检测或MAP检测,即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并没有以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作为先验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分别确定线性检测得到的软判决信号的第一权重和非线性检测得到的软判决信号的第二权重,基于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对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加权求和,得到第一软判决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并更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1403:终端设备对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该步骤与步骤8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解调方法,该方法将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非线性检测检测结果进行加权求和,这样使得到的第一软判决信号结合了线性检测得到的软比特值和非线性检测得到的软比特值,而两种检测方式结合得到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能够适用于信号的多种解调场景,进而通过该方法对信号解调后得到的解调结果的准确性高。
图1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任意一种基带芯片中,该方法适用于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相关系数阈值的场景下,该方法包括:
步骤1501:终端设备获取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
该步骤与步骤8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502: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
可选地,相关系数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并更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终端设备将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作为非线性检测的先验信息,得到第一软判决信号,具体实现方式与步骤8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终端设备将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加权求和,得到第一软比特信号,具体实现方式与步骤14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503:终端设备对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该步骤与步骤8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由于线性检测在信号相关性较低的场景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低,非线性检测在信噪比较小的场景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低,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较大,且其与其它第一信号的相关性较低的情况下,结合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而两种检测方式结合能够适用于信号的多种解调场景,即使在信噪比较小或相关性较低的场景下也能得到准确性高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而对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能够得到准确性高的译码结果,从而提高了对信号进行解调后得到的解调结果的准确性。
图1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任意一种基带芯片中,该方法适用于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小于相关系数阈值的场景下,该方法包括:
步骤1601:终端设备获取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
该步骤与步骤8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602: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非线性检测,得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
可选地,非线性检测采用SIC检测、PIC检测和MAP检测中的一种,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MAP检测。
步骤1603:终端设备对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该步骤与步骤8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信号的信噪比较大,且其与其它第一信号的相关性较高的情况下,对第一信号进行非线性检测,由于非线性检测在信号相关性较高的场景下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高,这样仅通过对第一信号进行非线性检测就能够得到准确度高的第一软判决信号,避免了还需结合其他信号检测方式,省时高效,进而提高了对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的效率。
请参考图1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终端设备17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17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710、存储器1720。
处理器17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7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17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720内的程序代码、程序、代码集或程序代码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17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7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7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NPU用于实现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功能;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7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7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17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720可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程序、代码、代码集或程序代码集。存储器17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程序代码、用于至少一项功能的程序代码(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程序代码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17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设备17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700的限定,终端设备17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设备1700中还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实现方式的信号解调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信号解调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被部署在一个终端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终端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终端设备上执行,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终端设备可以组成区块链系统。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代码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芯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所述信号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
译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所述第一检测包括所述线性检测和所述非线性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所述第一检测包括所述线性检测和所述非线性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
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所述第二检测包括非线性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为所述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先验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所述第一检测,得到所述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所述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将所述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所述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加权求和,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信道估计单元,用于对每个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矩阵信息;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矩阵信息包括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和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所述基带芯片所属的终端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调制方式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调制方式;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性检测为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和/或
所述非线性检测为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P检测。
10.一种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所述信号检测包括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
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进行译码;
所述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所述第一检测包括所述线性检测和所述非线性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所述第一检测包括所述线性检测和所述非线性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噪比不小于信噪比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与其它任一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小于相关系数阈值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所述第二检测包括非线性检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为所述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先验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小于信噪比阈值时,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所述第一检测,得到所述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所述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将所述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和所述非线性检测的检测结果加权求和,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比特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对每个第一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所述第一信号的信道矩阵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矩阵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矩阵信息包括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和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信道矩阵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基带芯片所属的终端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第一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每个第一信号的信噪比,分别对所述多个第一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得到所述多个第一信号分别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干扰终端设备对应的调制方式;
根据所述调制方式,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中的至少一项,得到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一软判决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性检测为MMSE检测;和/或
所述非线性检测为MAP检测。
19.一种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解调方法。
2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带芯片。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解调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解调方法。
CN202210173889.8A 2022-02-24 2022-02-24 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Active CN114567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3889.8A CN114567339B (zh) 2022-02-24 2022-02-24 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3889.8A CN114567339B (zh) 2022-02-24 2022-02-24 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7339A CN114567339A (zh) 2022-05-31
CN114567339B true CN114567339B (zh) 2024-04-12

Family

ID=8171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3889.8A Active CN114567339B (zh) 2022-02-24 2022-02-24 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733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190A (zh) * 2001-10-09 2003-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垂直的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编码阵列线性检测方法
CN1953343A (zh) * 2005-10-18 2007-04-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线性联合检测输出生成信道译码器软比特的方法
CN101383652A (zh) * 2007-09-04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12374A (zh) * 2012-03-06 2013-09-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判决反馈非线性联合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656885A (zh) * 2017-02-22 2017-0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Ofdm系统抵抗大时延多径干扰的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9936400A (zh) * 2019-05-20 2019-06-25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mimo检测方法和系统
US10404336B1 (en) * 2017-07-17 2019-09-0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nnel correlation based user detection in an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 of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network
CN112398512A (zh) * 2020-11-03 2021-02-23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Mimo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25091A (zh) * 2015-07-08 2021-08-06 北京忆芯科技有限公司 Ldpc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1548B2 (en) * 2012-11-14 2014-08-19 MagnaCom, Ltd. Hypotheses generation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slicing
WO2014161577A1 (en) * 2013-04-04 2014-1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Methods and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joint iterative detection/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190A (zh) * 2001-10-09 2003-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垂直的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编码阵列线性检测方法
CN1953343A (zh) * 2005-10-18 2007-04-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线性联合检测输出生成信道译码器软比特的方法
CN101383652A (zh) * 2007-09-04 2009-0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12374A (zh) * 2012-03-06 2013-09-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判决反馈非线性联合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225091A (zh) * 2015-07-08 2021-08-06 北京忆芯科技有限公司 Ldpc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CN106656885A (zh) * 2017-02-22 2017-0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Ofdm系统抵抗大时延多径干扰的均衡方法及装置
US10404336B1 (en) * 2017-07-17 2019-09-0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nnel correlation based user detection in an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 of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network
CN109936400A (zh) * 2019-05-20 2019-06-25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mimo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2398512A (zh) * 2020-11-03 2021-02-23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Mimo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MO signal detection in multipath environment;Sharad Kumar et al.;《2015 IEEE UP Section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Computer and Electronics (UPCON)》;20160421;全文 *
MIMO系统检测算法研究及收发技术联合设计,汪凡;汪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20080815;全文 *
基于FPGA的数字接收机信噪比提高方法研究;翟羽佳,聂慧锋;《雷达与对抗》;2018110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7339A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59358C2 (ru) Обнаружение квазимягких результатов по методу максимального правдоподобия для систем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входов и множеством выходов
Xu et al. Software-defined radio equipped with rapid modulation recognition
US7746951B2 (en) Log-likelihood ration (LLR)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93588B2 (en) Two-step joint demapping algorithm for LLR computation of MIMO signal based on sphere decoding
KR100667821B1 (ko) 직접 행렬 역변환 mimo 검출을 통한 소프트 비트메트릭 산출 방법
KR100842569B1 (ko) 다중 입출력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243860B1 (en) Co-chann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 antennas for BICM
RU2352064C2 (ru) Детектирование сигналов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етода сферического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EP1726137A1 (en) Iterative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nd decoding
JPWO2005117273A1 (ja) 空間多重信号検出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時空間反復復号器
CN111147117A (zh) 接收器、操作方法、信号检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US20110122004A1 (en) Method of decoding a signal implementing a progressive construction of a decoding tree,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and decoding device
WO2008140822A1 (en) Bicm decoding in the presence of co-channel interference
WO2010068772A2 (en) Near soft-output 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using reduced list detection
WO2006126326A1 (ja) 受信装置
CA2340685C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symb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symbols
US20220085914A1 (en) Coding and modulation method, demodulation and deco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Kosasih et al. A Bayesian receiver with improved complexity-reliability trade-off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Khan et al. Symbol denoising in high order M-QAM using residual learning of deep CNN
CN114567339B (zh) 基带芯片、信号解调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EP268052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MIMO reception with reduced complexity
WO2014187356A1 (zh) 发射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374840B1 (en) Auto-detection of repeated signals
EP1931036A2 (en) Coding device, decoding devic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N110752892B (zh) M进制正交调制与m进制信道编码信号的接收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