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5318A -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5318A
CN114565318A CN202210253408.4A CN202210253408A CN114565318A CN 114565318 A CN114565318 A CN 114565318A CN 202210253408 A CN202210253408 A CN 202210253408A CN 114565318 A CN114565318 A CN 114565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arget
value
target signal
val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34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继
白江斌
刘娜
陈日罡
李玉荣
王欢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534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53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5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53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1605 priority patent/WO202317377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该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由于不存在针对决策系统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无法实现对信号的有效性判断的问题。

Description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决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当前,工业控制系统与物联网、互联网进一步融合,可以从系统外获取更多的信息,工业控制系统已经逐渐走出了:“信息孤岛”的窘境,被广泛应用到能源、水利、交通、石化、冶金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尽管工业控制系统能够获取的信息很丰富,但是目前存在维修工作量大、费用高,维修工作与运行数据脱节,设备管理不高效,故障探测及预测能力不足等问题。对工业控制系统中运维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将成为解决上述相关问题的有力武器,数据将成为工业控制系统应对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相关问题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随之产生的决策系统就是要完成数据深度挖掘和处理的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的功能,而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是决策系统中数据挖掘处理的基本条件,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决策系统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因此,亟需一种可用于决策系统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以实现信号的有效性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由于不存在针对决策系统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无法实现对信号的有效性判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包括:
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
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
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
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优选地,所述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通讯故障诊断功能,和/或,卡件故障诊断功能,和/或,处理器故障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是否有效;
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模拟量信号或目标开关量信号。
优选地,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模拟量信号,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有效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以下第一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并根据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操作具体为: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和/或,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和/或,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根据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具体为: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中存在为否的情况,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优选地,所述执行以下第一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是否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若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
若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则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属于同一参数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阀值的所有模拟量信号的数量,其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属于所述同一参数;
判断所述数量是否大于等于3;
若所述数量大于等于3,则计算属于所述同一参数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阀值的所有模拟量信号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最小均值以及最大最小差值;
若所述最大最小差值大于预设的不一致偏差阀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与所述平均值的偏差大于所述不一致偏差阀值,则判断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
若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小于所述平均值,则判定所述最小值为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若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大于所述平均值,则判定所述最大值为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优选地,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开关量信号,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有效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以下第二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并根据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操作具体为: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否是通的,和/或,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和/或,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
根据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具体为: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中存在为否的情况,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优选地,所述执行以下第二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否是通的;
若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通的,则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
若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则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
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则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决策系统的无效列表中显示所述目标信号;
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预设的安全值;
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上一有效信号对应的值。
优选地,所述执行以下操作之一,具体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特殊处理;
若是,则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预设的安全值;或者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上一有效信号对应的值;
若否,则在决策系统的无效列表中显示所述目标信号。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
第二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
第三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
第一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连接,用于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决策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信号的有效性判断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首先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从而提高了信号判断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相关技术中由于不存在针对决策系统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无法实现对信号的有效性判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又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模拟量互比验证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又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目标信号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与本发明无关的部分未在附图中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每个单元、模块可仅对应一个实体结构,也可由多个实体结构组成,或者,多个单元、模块也可集成为一个实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所标注的功能、步骤可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系统、装置、设备、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代表一个单元、模块、程序段、代码,其包含用于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可执行指令。而且,框图和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或方框的组合,可用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基于硬件的系统实现,也可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单元、模块可位于处理器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
步骤S102: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可应用于决策系统,决策系统的信号通常分为网络信号和硬接线信号,其中,网络信号和硬接线信号均包括模拟量信号和开关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信号为采集的待判断的模拟量信号或开关量信号,通常,对于网络信号而言,其信号里有专门的字节即质量位来表征其状态,其中,质量位的状态为好,表示这个信号是有效的,也即数据是可信的,质量位的状态为坏,表示这个信号是无效的,也即数据是不可信的。
步骤S103: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
步骤S104: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在本实施例中,若目标信号带有质量位且解析出来的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表示质量位的状态为好,此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目标信号判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若解析出来的质量位的值不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表示质量位的状态为坏,此时,直接确定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通常,对于硬接线信号而言,本身不带有质量位,此时,直接根据智能决策系统中的自诊断功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即若目标信号不带有质量位,则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可选地,所述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通讯故障诊断功能,和/或,卡件故障诊断功能,和/或,处理器故障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是否有效;
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模拟量信号或目标开关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决策系统本身的自诊断功能来判断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具体可以通过智能决策系统中与目标信号相关的通讯故障、卡件故障、处理器故障来诊断出该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如果根据决策系统中与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时,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可选地,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模拟量信号,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有效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以下第一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并根据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操作具体为: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和/或,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和/或,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根据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具体为: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中存在为否的情况,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模拟量信号可以是采集的温度、压力、液位等普通的模拟量信号,也可以是其他高速采集的振动类模拟量信号。目标模拟量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除了包括智能决策系统自诊断功能判断外,还可以包括以至少之一:
A)超量程的判断:根据目标模拟量信号预设的最大最小值作为判断的依据,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B)变化率超差的判断:根据目标模拟量信号预设的变化率阀值作为判断的依据,即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
C)互比验证的判断:根据多通道冗余信号互比的偏差值作为判断的依据,即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可选地,所述执行以下第一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是否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若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
若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则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目标模拟量信号字符串中都包括代表其实时值字节的数字,当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否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具体可以是设定的单位时间,当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大于第一预设阀值时,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否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否,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以目标信号为模拟量信号为例,该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判断模拟量信号是否带质量位,在带质量位的情况下,解析出其质量位信息,如果解析出的质量位为坏,则直接确定该模拟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如果质量位为好或者不带质量位,则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环节。
(2)智能决策系统自诊断功能的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智能决策系统本身的自诊断功能来判断其模拟量信号初始的有效性,其主要是通过智能决策系统中模拟量信号相关的通讯故障、卡件故障、处理器故障来诊断出该模拟量信号的有效性。如果诊断出无效,即质量位为坏,则直接确定该模拟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如果诊断出有效,即质量位为好,则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环节。
(3)智能决策系统中对于模拟量信号的超量程判断的环节。这个环节是判断送入到智能决策系统的模拟量信号字符串中代表其实时值字节的数字是否在预设的范围内。如果判断出其值超出了预设的范围,则直接确定该模拟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如果其值在预设的范围内,则在本环节确定该模拟量信号有效,此时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环节。
(4)智能决策系统中对于模拟量信号的变化率超差的判断环节。这个环节是判断模拟量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如果超过了预设的限值,则质量位为坏,直接确定该模拟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对于温度、压力、液位、振动等不同类的模拟量信号,其预设的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果其变化率没有超过限值,则在本环节确定该模拟量信号有效,此时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的环节。
(5)智能决策系统中对于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的环节(仅针对同一参数有三个及以上模拟量信号的情况),如果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则确定该模拟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否则,确定该模拟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属于同一参数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阀值的所有模拟量信号的数量,其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属于所述同一参数;
判断所述数量是否大于等于3;
若所述数量大于等于3,则计算属于所述同一参数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阀值的所有模拟量信号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最小均值以及最大最小差值;
若所述最大最小差值大于预设的不一致偏差阀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与所述平均值的偏差大于所述不一致偏差阀值,则判断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
若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小于所述平均值,则判定所述最小值为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若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大于所述平均值,则判定所述最大值为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参数比如温度类参数、压力参数通常对应多个模拟量,这在核电里比较常见。基于核电安全的重要性,对于重要参数,都设置有多个模拟量,比如核电厂一回路温度,设置有多个模拟量仪表来测一回路的温度,为了避免因存在个别模拟量仪表故障或发生漂移而导致无法正确表征一回路的温度的问题,设置了模拟量互比验证功能,以提高信号判断的准确性。
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模拟量互比验证功能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与当前模拟量信号属于同一参数且变化率超差判断结果为有效的所有模拟量信号的数量N。如果数量N小于3,则不进行判断,直接确定该模拟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如果数量N大于等于3,则进入下一判断处理环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之前,所有的模拟量信号均已通过智能决策系统自诊断功能判断、超量程的判断以及变化率超差的判断,且每个判断处理环节的结果均为有效。
2)计算N个模拟量信号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3547533230000121
最大值XM、最小值Xm、最大最小均值
Figure BDA0003547533230000122
以及最大最小差值Δ=XM-Xm
3)判断最大最小差值Δ是否大于不一致偏差限值Δ0,若否,则判定N个模拟量信号均有效,若是,则判定N个模拟量信号中存在无效信号,此时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环节;
4)判断最大最小均值
Figure BDA0003547533230000123
与N个模拟量信号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3547533230000124
的偏差是否大于不一致偏差限值Δ0,若否,则判定N个模拟量信号均有效,若是,则判定N个模拟量信号中存在无效信号,此时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环节;
5)判断哪个值为无效值,如果最大最小均值
Figure BDA0003547533230000125
小于N个模拟量信号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3547533230000126
则判定最小值Xm为无效值,如果最大最小均值
Figure BDA0003547533230000127
大于N个模拟量信号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3547533230000128
则判定最大值XM为无效值。
可选地,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开关量信号,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有效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以下第二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并根据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操作具体为: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否是通的,和/或,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和/或,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
根据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具体为: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中存在为否的情况,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在本实施例中,当目标模拟量信号为目标开关量信号时,目标模拟量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除了包括智能决策系统自诊断功能判断外,还可以包括以至少之一:
a)信号通路的判断:根据目标开关量信号通道的通断做为判断的依据,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否是通的;
b)抖动的判断:根据目标开关量信号指定时间内翻转的次数限值作为判断的依据,即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
c)互比的判断:根据多通道冗余信号互比的状态一致性作为判断的依据,即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
可选地,所述执行以下第二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否是通的;
若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通的,则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
若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则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若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断的,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否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其中,第二预设时间优选为1秒,当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大于预设第二阀值时,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否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否,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以目标信号为开关量信号为例,该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判断开关量信号是否带质量位,在带质量位的情况下,解析出其质量位信息,如果解析出的质量位为坏,则直接确定该开关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如果质量位为好或者不带质量位,则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环节。
(2)智能决策系统自诊断功能的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智能决策系统本身的自诊断功能来判断其开关量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主要是通过智能决策系统中开关量信号相关的通讯故障、卡件故障、处理器故障来诊断出该开关量信号的有效性。如果诊断出无效,即质量位为坏,则直接确定该开关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如果诊断出有效,即质量位为好,则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环节。
(3)智能决策系统中对于开关量信号的通断判断的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判断送入到智能决策系统的开关量信号的通道的通断。如果判断出其信号通道是断的,质量位置为坏,则直接确定该开关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如果其信号通道是通的,则在本环节确定该开关量信号有效,此时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环节。
(4)智能决策系统中对于开关量信号抖动状态的判断环节,这个环节的功能是判断开关量信号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1秒)变化次数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值。如果变化次数超过限值,则直接确定该开关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如果没有超过限值,则在本环节确定该开关量信号有效,此时进入到下一个判断处理环节。
(5)智能决策系统中对于开关量信号的互比判断环节。这个环节是针对同一参数有N个(N≥3)开关量信号的情形,当当前开关量信号与另外N-1个开关量信号的状态都不一致的情况下,则确定该开关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如果当前开关量信号与另外的N-1个信号的状态存在一致的情况,则确定该开关量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
本实施例提供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首先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从而提高了信号判断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相关技术中由于不存在针对决策系统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无法实现对信号的有效性判断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201:采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
步骤S202: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则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决策系统的无效列表中显示所述目标信号;
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预设的安全值;
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上一有效信号对应的值。
可选地,所述执行以下操作之一,具体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特殊处理;
若是,则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预设的安全值;或者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上一有效信号对应的值;
若否,则在决策系统的无效列表中显示所述目标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该目标信号对决策系统中各个算法或逻辑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则确定不需要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特殊处理。比如,一个信号若翻转会直接影响决策系统的核心功能,则判断需要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特殊处理,特殊处理可以是将其值设置为上一有效信号对应的值或安全值,以尽量减小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信号的处理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判断是否需要对确定为无效信号的目标信号进行特殊处理,如果否,则直接进行无效状态的显示和处理,即将无效信号在智能决策系统的无效列表进行显示,且该无效信号不参与后续的计算和处理,流程结束;如果判断有特殊处理,则进入下一步的特殊处理环节;
2)是目标信号无效后的特殊处理环节。本环节的主要功能是当目标信号无效后,将该值设置为上一有效信号对应的值,作为后续处理的输入,同时该无效信号进入到智能决策系统的无效列表进行显示。如果没有设置为上一有效信号对应的值的这个特殊处理环节,则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特殊处理的环节。
3)是目标信号无效后的另一个特殊处理环节。本环节的主要功能是当目标信号无效后,将该值设置为预设的安全值,作为后续处理的输入,同时该无效信号进入到智能决策系统的无效列表进行显示。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11,用于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
第二判断模块12,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1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1判断结果为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
第三判断模块13,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12连接,用于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
第一确定模块14,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13连接,用于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可选地,所述第三判断模块13具体用于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通讯故障诊断功能,和/或,卡件故障诊断功能,和/或,处理器故障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是否有效。
可选地,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模拟量信号或目标开关量信号;
可选地,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有效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以下第一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
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以及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中存在为否的情况,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可选地,所述第一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超量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是否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变化率超差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
第一互比验证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则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属于同一参数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阀值的所有模拟量信号的数量,其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属于所述同一参数;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量是否大于等于3;
计算模块,用于若所述数量大于等于3,则计算属于所述同一参数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阀值的所有模拟量信号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最小均值以及最大最小差值;
第五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最大最小差值大于预设的不一致偏差阀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与所述平均值的偏差大于所述不一致偏差阀值,则判断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
第六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小于所述平均值,则判定所述最小值为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第七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大于所述平均值,则判定所述最大值为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可选地,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开关量信号,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有效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以下第二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
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否是通的;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以及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中存在为否的情况,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可选地,所述第二执行模块具体包括:
信号通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否是通的;
抖动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通的,则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
第二互比验证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则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决策系统,包括实施例3所述的信号的有效性判断装置。
实施例2至实施例4提供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首先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从而提高了信号判断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相关技术中由于不存在针对决策系统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无法实现对信号的有效性判断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
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
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
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通讯故障诊断功能,和/或,卡件故障诊断功能,和/或,处理器故障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是否有效;
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模拟量信号或目标开关量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模拟量信号,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有效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以下第一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并根据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操作具体为: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和/或,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和/或,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根据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具体为: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的结果中存在为否的情况,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以下第一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判断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是否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若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实时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
若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阀值,则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对应的值是否不为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属于同一参数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阀值的所有模拟量信号的数量,其中,所述目标模拟量信号属于所述同一参数;
判断所述数量是否大于等于3;
若所述数量大于等于3,则计算属于所述同一参数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变化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阀值的所有模拟量信号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最小均值以及最大最小差值;
若所述最大最小差值大于预设的不一致偏差阀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与所述平均值的偏差大于所述不一致偏差阀值,则判断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
若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小于所述平均值,则判定所述最小值为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若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存在无效值且所述最大最小均值大于所述平均值,则判定所述最大值为所述模拟量信号互比验证中的无效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为目标开关量信号,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有效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以下第二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并根据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
其中,所述第二判断操作具体为: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否是通的,和/或,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和/或,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
根据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具体为: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有效,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的结果中存在为否的情况,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以下第二判断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判断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否是通的;
若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信号通道是通的,则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
若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变化次数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阀值,则判断所述目标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是否与同一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关量信号的状态相同。
8.一种目标信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
若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则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决策系统的无效列表中显示所述目标信号;
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预设的安全值;
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上一有效信号对应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以下操作之一,具体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目标信号进行特殊处理;
若是,则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预设的安全值;或者将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值修改为上一有效信号对应的值;
若否,则在决策系统的无效列表中显示所述目标信号。
10.一种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目标信号是否带有质量位;
第二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结果为是时,进一步判断所述质量位的值是否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质量位的状态为好;
第三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若所述质量位的值为预设的第一数值,则进一步根据决策系统中与所述目标信号相关的自诊断功能判断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是否为有效;
第一确定模块,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连接,用于若所述目标信号初始的有效性为无效,则确定所述目标信号最终的有效性为无效。
11.一种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装置。
CN202210253408.4A 2022-03-15 2022-03-15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Pending CN1145653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3408.4A CN114565318A (zh) 2022-03-15 2022-03-15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PCT/CN2022/131605 WO2023173779A1 (zh) 2022-03-15 2022-11-14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3408.4A CN114565318A (zh) 2022-03-15 2022-03-15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5318A true CN114565318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18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3408.4A Pending CN114565318A (zh) 2022-03-15 2022-03-15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5318A (zh)
WO (1) WO20231737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3779A1 (zh) * 2022-03-15 2023-09-2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3354B2 (ja) * 1988-01-29 1994-12-14 株式会社東芝 原子力発電所の診断方法
CN110415850B (zh) * 2019-08-06 2020-12-0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降低反应堆保护系统误动率的设计方法
CN113963821B (zh) * 2021-11-10 2023-11-1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反应堆泄漏及缺陷声发射信号的有效性判定方法和装置
CN114565318A (zh) * 2022-03-15 2022-05-3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3779A1 (zh) * 2022-03-15 2023-09-2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73779A1 (zh) 2023-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5649B (zh) 一种基于建模仿真协同分析的诊断策略设计方法
CN111459700B (zh) 设备故障的诊断方法、诊断装置、诊断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22308B (zh) 一种基于dbn网络的发电设备参数预警方法
EP1782142B1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s for updating system-monitoring models
EP2442288A1 (en) Device abnormality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JP3651693B2 (ja) プラント監視診断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2799898B (zh) 基于分布式故障检测的互联系统故障节点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1308387A (zh) 用于监视设备状态的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07310665A (ja) プロセス監視装置
JP2000259223A (ja) プラント監視装置
CN108375965A (zh) 一种基于多变量块交叉相关性剔除的非高斯过程监测方法
CN114565318A (zh) 目标信号的有效性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装置及决策系统
CN102103589B (zh) 试验表格生成装置以及试验表格生成方法
CN117556366B (zh) 基于数据筛选的数据异常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6859838B (zh) 一种设备运行情况监测的预警系统
Sanz et al. Leakage localization in water networks using fuzzy logic
CN110059413B (zh) 一种故障诊断方法
CN114157486B (zh) 通信流量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7253B (zh) 石油化工装置报警的关联分析方法
CN114019946B (zh) 工控终端的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80356B (zh) 基于集成学习模型的水质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4115198B (zh) 一种面向装配生产线的分布式诊断与优化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6628869A (zh) 一种基于传递熵理论的数控机床故障传播机理分析方法
CN103425125B (zh) 基于连续状态的电气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CN100440089C (zh) 一种基于fisher的工业过程非线性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