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551A - 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551A
CN114554551A CN202210436142.7A CN202210436142A CN114554551A CN 114554551 A CN114554551 A CN 114554551A CN 202210436142 A CN202210436142 A CN 202210436142A CN 114554551 A CN114554551 A CN 114554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load balancing
base station
prb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61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4551B (zh
Inventor
刘伟
陈学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i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61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5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4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7Triggering entity
    • H04W28/0835Access entity, e.g. eN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25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 H04W28/0942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based on measured or predicted load of entities- o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监测当前基站中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包括PRB资源利用率和RRC连接数;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连接门限,且所述PRB资源利用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则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根据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以进行负载均衡。本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基站负载均衡的效果,提高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基站间的小区移动性负载均衡功能是通过监测基站各个小区负载情况,将空口资源负载较大的小区的负载移动到负载较小的小区,从而达到避免在部分小区还有负载余量,而另一部分小区因为负载过大出现网络拥塞、终端掉线等影响用户体验的现象。
现有的基站间移动负载均衡的实现方式大多较为单一,大多仅根据基站空口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移动负载均衡。在基站移动性参数配置不合理或者不同终端用户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持续进行负载均衡,无法及时优化无线网络参数,产生无意义开销且对终端用户使用体验影响较大,且不能较好地结合空口环境进行负载均衡的移动性管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有效地提升基站负载均衡的效果,提高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包括:
监测当前基站中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包括PRB资源利用率和RRC连接数;
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连接门限,且所述PRB资源利用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以进行负载均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装置,包括:
资源监测模块,配置为监测当前基站中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包括PRB资源利用率和RRC连接数;
报告获取模块,配置为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所述连接门限,且所述PRB资源利用率高于所述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均衡配置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以进行负载均衡。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设备,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所述程序被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结合空口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终端空口环境进行动态负载均衡,较好地进行负载均衡的移动性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负载均衡过程中产生的无意义开销,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基站负载均衡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空口资源指的是终端与基站之间用来传输的高频频率资源,该资源是有限的,在小区空口资源负载较大的情况,则需要进行负载均衡调节,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负载均衡过程中产生的无意义开销,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站负载均衡的效果,从而提升了终端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中,以便于进行负载均衡调节,降低小区的负载压力,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监测当前基站中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
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即基站是包括天线、BBU(Base band Unite,基带处理单元)和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的无线电收发装置,其分为室分站(即室内基站)和宏站(室外基站)。一般的,一个基站可以分为3扇区,当每片扇区对应不同的载波,则扇区和载波就组成了提供终端接入的最小服务单位——小区,即该基站存在3小区。
以基站中存在3个小区为例,基站检测下属的3个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第一负载数据包括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资源利用率和RRC(RadioResource Control,雷达资源控制)连接数。PRB是直接用来进行用户数据的传输和发送的资源,PRB资源利用率作为评价网络负荷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无线网络规划、优化领域被广泛使用,RRC连接数用于表示当前的小区的终端连接情况,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该小区当前的终端连接数量与该小区最大容量的比值。
基站可以基于F1AP信令,以时间间隔T0统计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如PRB资源利用率、RRC连接数等。F1AP提供gNB-CU(分布式单元)节点与gNB-DU节点之间的信令服务,该信令服务包括:非终端相关服务:在gNB-CU与gNB-DU之间建立F1接口实例;终端相关服务:为终端接入核心网提供信令和数据连接。
步骤S200、在第一小区的RRC连接数大于连接门限,且PRB资源利用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第一小区并非指代当前基站中的特定小区,而是表示基站中的满足RRC连接数大于连接门限,且PRB资源利用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小区,用于表示需要进行负载均衡的小区,可以理解的是,基站存在小区A、小区B和小区C,当小区A、小区B和小区C中的任一个满足上述条件,则为第一小区,即第一小区的数量可以是若干个。
示例性的,当小区A为第一小区,即小区A的RRC连接数大于连接门限,且PRB资源利用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Ta,其中,连接门限可以设置为50%,第一触发门限可以设置为70%,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门限和第一触发门限可以是在基站中预设置的,可以根据实际运行需要进行更改。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小区的PRB资源利用率需要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Ta,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该时间的时长为第一时长Ta,PRB资源利用率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
邻区表示为相邻基站内的小区,当前基站存在第一小区,则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即当前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报告请求,相邻基站接收到该报告请求后,将其下属的小区(即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发送至当前基站,当前基站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用于进一步确定用于进行负载均衡的小区。
在一实施例中,PRB资源利用率包括第一小区的第一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一下行PRB利用率以及SSB(SS/PBCH block,即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 block,同步信号和PBCH块)区域的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
因此,当第一上行PRB利用率、第一下行PRB利用率、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中的至少一个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即可认为PRB资源利用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当第一上行PRB利用率、第一下行PRB利用率、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中的至少一个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如,当第一上行PRB利用率在第一时长内持续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则当前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步骤S300、根据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以进行负载均衡。
如,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包括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应当想到的是,第二空口负载数据中包括有邻区的PRB资源利用率和RRC连接数。因此,根据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可以确定若干个邻区中能够成为候选小区的邻区,可以理解的是,候选小区表示为能够用于进行负载均衡调节的邻区。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当前基站中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以确定当前基站中是否存在需要进行负载均衡的第一小区,即能够结合空口资源的使用情况更好地进行负载均衡,且对于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还需要在邻区中选择对应的小区作为候选小区,通过空口资源负载较小的候选小区进行负载均衡,提升基站负载均衡的效果,从而提升了终端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基站存在第一小区,则当前基站可以通过xn-c接口向相邻基站发送报告请求,xn-c接口是两个基站间用于通信的接口。当前基站可以在报告请求中要求相邻基统计并以第一时间间隔T1发送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因此,当前基站则是以第一时间间隔T1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从而使得当前基站无需浪费资源来等待相邻基站的响应,而是以T1的时间间隔来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间间隔T1的时长可以根据网络运营需要进行灵活配置;且当前基站可以是主动获取负载均衡测量报告,也可以是被动获取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图,用于确定进行负载均衡的候选小区,若当前基站存在第一小区,则根据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来确定候选小区,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对于确定候选小区,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S310、基于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认对应的邻区是否为候选小区。
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包括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应当想到的是,第二空口负载数据中包括有邻区的PRB资源利用率和RRC连接数。
在一实施例中,邻区的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小于第一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且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小于第二触发门限,则对应的邻区为候选小区,可以理解的是,PRB资源利用率包括对于该邻区的第一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一下行PRB利用率以及对应于该邻区的SSB区域的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
因此,当邻区的RRC连接数和PRB资源利用率均小于第一小区的RRC连接数和PRB资源利用率,且第一上行PRB利用率、第一下行PRB利用率、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均小于第二触发门限,对应的邻区即为候选小区。应当想到的是,当一邻区满足上述条件,则该邻区为候选小区,因此,候选小区的数量存在有若干个。
步骤S320、响应于对应的邻区为候选小区,则根据候选小区的负载评估值,对所有候选小区进行排序,确定待切换小区。
在所有邻区中根据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筛选出满足条件的邻区作为候选小区,还需要进一步选择待切换小区,待切换小区是候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可以根据负载情况来设置待切换小区的数量,即待切换小区的数量是若干个。对于待切换小区,可以通过对所有候选小区进行排序来确定,如选取在排序后位于第一的小区作为待切换小区。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候选小区的负载评估值来对候选小区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待切换小区。当存在多个候选小区,当前基站获取所有候选小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可以以第二时间间隔T2来获取候选小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可以想到的是,当前基站还可以从获取到的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中选取对应为候选小区的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当候选小区的第二空口负载数据满足预设比重,预设比重为预存在当前基站的预先设置的比重,其用于表示PRB资源利用率的比重之和在第二空口负载数据中的占比。示例性的,当PRB资源利用率中的第一上行PRB利用率、第一下行PRB利用率、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的比重之和在第二空口负载数据中的占比不低于70%,则认为当前的候选小区的第二空口负载数据满足预设比重。
而对于各候选小区的负载评估值的计算,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Figure 909215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n为该小区的负载指标的个数,Pi为各负载指标的负载值,Wi为各负载指标的比重值,且
Figure 835583DEST_PATH_IMAGE002
应当想到的是,小区的上行PRB利用率、小区的下行PRB利用率、SSB区域的上行PRB利用率、SSB区域的下行PRB利用率以及RCC连接数均为小区的一种负载指标。
步骤S330、根据第一小区内终端的优先级,确定切换至待切换小区的终端。
可以想到的是,对于需要进行负载均衡调节的第一小区,并非随机选中若干个终端并将其切换至待切换小区,而是根据终端的优先级,选取相应的终端进行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小区内终端所接入的终端服务的业务类型、Qosflow(Quality of Service flow,服务质量流)参数和对待切换小区的RSRP(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报告,确定终端的优先级。其中,终端所接入的终端服务的业务类型包括突发事件、高优先级接入等类型,Qos flow参数包括GBRQos flow(Guaranteed Bit Rate Quality of Service flow,保障流比特速率的服务质量流)的上行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速率)和下行GBR以及ARP(Allocation andRetention Priority,分配和保留优先级)参数。
对于终端的优先级的计算,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Figure 181114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Ptype为终端业务类型所对应的评估值,示例性的,终端主要接入的业务类型及其对应的评估值包括:EMERGENCY(突发事件)=0、HIGH_PRIORITY_ACCESS(高优先级接入)=0等业务类型及其评估值;Pload为使用终端GBR Qos flow的上行GBR和下行GBR;PARP为终端Qos flow中所有ARP参数的平均值,当ARP参数不存在或者ARP参数携带不可被抢占字段,则该值为0;Prsrp为终端的上报基站的RSRP测量报告中对待切换小区的参考接收功率;Wtype、Wload、WARP和Wrsrp则分别为指标Ptype、Pload、PARP和Prsrp所对应的优先级比重,应当满足Wtype、Wload、WARP和Wrsrp之和为100%。
在各终端的优先级确定后,进一步的,可以确定优先级最高的终端,示例性的,可以以第三时间间隔T3确定终端的优先级,即每隔T3,根据第一小区内终端所接入的终端服务的业务类型、Qos flow参数和对待切换小区的RSRP测量报告,确定终端的优先级;且以第四时间间隔T4来选取优先级最高的终端,可以想到的是,在每次对终端优先级计算后,可以确定该次计算得到的优先级最高的终端,每次计算后的优先级最高的终端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T3是小于或等于T4的,当T3等于T4时,即在每次确定终端的优先级后,均选取其中优先级最高的终端进行切换。
示例性的,对应于每一终端均预设有累计优先值,该累计优先值用于累计该终端作为优先级最高的终端的次数。当T3小于T4时,每间隔T3则计算终端的优先级,且对优先级最高的终端的累计优先值累计加1,每隔T4则选取累计优先值最高的终端,将其向待切换小区切换。
示例性的,T3小于T4,如T4为两倍的T3,即每计算两次终端的优先级,在选取一次优先级最高的终端,在第一次优先级计算时,终端A的优先级最高,则其对应的累计优先值加1,而第二次优先级计算时,终端A的优先级还是最高,则其对应的累计优先值加1,应当想到的是,所用终端的累计优先值的初始值相等。因此,在选取进行切换的终端时,由于终端A的累计优先值最高,选取终端A向待切换小区进行切换。
示例性的,T4为两倍的T3,即每计算两次终端的优先级,在选取一次优先级最高的终端,在第一次优先级计算时,终端A的优先级最高,则其对应的累计优先值加1,而第二次优先级计算时,终端B的优先级最高,则其对应的累计优先值加1,因此,在选取进行切换的终端时,由于终端A和终端B的累计优先值最高,选取终端A和终端B向待切换小区进行切换。
T3和T4可以在基站系统中进行合理的预设置,通过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不仅可以调整选取切换的终端的频率,还可以进一步筛选出更需要进行切换的终端,从而优化负载均衡,使得负载均衡的效果更佳。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负载均衡测量报告中的第二空口负载数据,能够确定对应的邻区是否为候选小区,在确定所有的候选小区后,则可以根据各候选小区的负载评估值确定候选小区的次序,从而选择其中的部分小区作为待切换小区,以使得当前基站的第一小区的负载压力得到减缓,即能够为第一小区内的终端提供负载均衡切换的小区,而且还对终端以其优先级为依据进行选择,从而筛选出合适的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不仅优化了负载均衡,还能提升负载均衡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存在候选小区的情况下,即在当前基站存在需要机型负载均衡的第一小区,而邻区满足作为候选小区的条件,因此,需要对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调整第一步进,第一步进可以是减1,即将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均减1,以使得终端能够更加容易地切换至候选小区。
而在终端成功切换至待切换小区的情况下,则对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调整第二步进,第二步进可以是加1,即将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均加1,以减少终端切换至候选小区的数量,从而起到优化移动性管理的作用。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切换时,需要终端上报测量的结果,其中包括RSRP测量报告等,上报分为周期性上报和事件触发的上报,周期性上报由基站配置,终端直接上报测量的结果;事件触发的上报又分为同频系统的事件和不同系统间的事件。
同频切换报告事件包括:事件A1,服务小区好于绝对门限,该事件可以用来关闭某些小区间的测量;事件A2,服务小区差于绝对门限,该事件可以用来开启某些小区间的测量;事件A3,邻居小区好于服务小区,该事件发生可以用于决定终端是否切换至邻居小区;事件A4,邻居小区好于绝对门限;事件A5,服务小区差于一个绝对门限且邻居小区好于一个绝对门限,该事件可以用于支持切换异系统。
示例性的,基站可以通过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中的事件A3触发移动性管理的切换,即当满足事件A3的条件,则可以切换至候选小区。其中触发事件A3的条件为:
Figure 534735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Mn为未计算任何偏置的邻区测量结果;Ofn是邻区频率的特定频率偏置;Ocn是邻区的特定小区偏置,即本实施例中的切换门限;Hys是事件A3的迟滞参数;Mp为未计算任何偏置的服务小区测量结果;Ofp为服务小区的特定频率偏置;Ocp为服务小区的特定小区偏置;Off为A3事件偏置参数。应当想到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小区对应为上述的服务小区。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切换门限Ocn的值,来调节事件A3的触发。
而对于终端重选小区的情况,则会计算各候选小区的R值,其中R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80729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Qmeas,n为小区重选时测得的RSRP值,Qoffset是小区重选时相邻小区的质量偏差,对于Qoffset的取值,如果是同频小区并且Qoffsets,n有效,等于Qoffsets,n,否则为零;如果是异频小区并且Qoffsets,n有效,等于Qoffsets,n加Qoffsetfrequency,否则等于Qoffsetfrequency。Qoffsets,n和Qoffsetfrequency可以在LMT(Local MaintenanceTermina,本地维护终端)配置,通过对应的广播消息下发,Qoffsets,n在配置邻区的时候可设置。而Qoffsettemp是在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中广播的值,对于同一小区来说,该值是相同的。Qoffsets,n为重选门限,通过调整Qoffsets,n的值,可以达到调整小区重选门限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的调整,可以设置用于保护的时间间隔T5,即在时间间隔T5内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不会调整,确保平滑的均衡效果。时间间隔T5的时长有可以根据运行的需求设置。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调整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实现对移动性管理的优化,对终端的切换进行控制,使得负载均衡的效果更佳,在存在候选小区时,则对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调节,如门限值减一,使得终端更容易切换至候选小区中的待切换小区,以缓解第一小区的空口资源负载;而对于终端已经切换至待切换小区,则对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调节,如门限值加一,以使得终端不易切换,从而避免导致邻区出现网络拥塞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在持续第二时长Tb存在无候选小区的情况,即在一段时长内,邻区不符合成为候选小区的条件,则第一小区进入等待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小区处于等待状态中,基站监听邻区的负载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候选小区,如每间隔第二时长Tb就检测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以确定邻区是否符合成为候选小区的条件,从而确定候选小区,以便于重启负载均衡。第二时长可以根据基站运行的需求设置,且控制监测的时间间隔可以有效平衡系统开销和负载均衡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在进行负载均衡的过程中,当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小于启动门限,则停止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并停止进行负载均衡,可以理解的是,当前基站一直在监测第一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启动门限包括连接门限和第一触发门限,当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小于启动门限,即RRC连接数小于连接门限,PRB资源利用率小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可以想到的是,在PRB资源利用率包括第一小区的第一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一下行PRB利用率以及SSB区域的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时,第一上行PRB利用率、第一下行PRB利用率、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均小于所述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
因此,表示当前基站不存在第一小区,即当前基站不需要进行负载均衡,则当前基站停止获取邻区的测量报告,并且停止进行负载均衡。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资源监测模块、报告获取模块和均衡配置模块,其中,
资源监测模块101,配置为监测当前基站中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包括PRB资源利用率和RRC连接数;
报告获取模块102,配置为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所述连接门限,且所述PRB资源利用率高于所述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均衡配置模块103,配置为根据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以进行负载均衡。
由上述方案可知,资源监测模块不断地监测当前基站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以确定当前基站中的第一小区,并通报告获取模块来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以便于均衡配置模块根据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从而进行负载均衡,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地结合空口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负载均衡,能够有效地提升基站负载均衡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PRB资源利用率包括第一小区的第一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一下行PRB利用率以及SSB区域的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
报告获取模块102配置为: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所述连接门限,且所述第一上行PRB利用率、所述第一下行PRB利用率、所述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所述第二下行PRB利用率中的至少一个高于所述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报告获取模块102配置为:向相邻基站发送报告请求,每隔第一时间间隔从所述相邻基站获取所述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均衡配置模块103配置为:基于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认对应的邻区是否为所述候选小区;响应于对应的所述邻区为所述候选小区,则根据所述候选小区的负载评估值,对所有的所述候选小区进行排序,确定待切换小区;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内终端的优先级,确定切换至所述待切换小区的所述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均衡配置模块103配置为:在所述邻区的所述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小于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且所述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小于第二触发门限的情况下,则所述邻区为候选小区。
在一实施例中,均衡配置模块103配置为:每隔第二时间间隔,获取所述候选小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且当所述候选小区的所述第二空口负载数据满足预设比重,则根据所述候选小区的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及其比重值,确定所述候选小区的负载评估值。
在一实施例中,均衡配置模块103配置为:每隔第三时间间隔,根据所述终端接入终端服务的业务类型、QoS flow参数和对所述待切换小区的RSRP测量报告,确定所述终端的优先级;每隔第四时间间隔,确定优先级最高的所述终端,以将所述终端向所述待切换小区进行切换;其中,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时间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均衡配置模块103配置为:当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四时间间隔,则累计优先级最高所述终端,每隔所述第四时间间隔,选取累计优先值最大的所述终端向所述待切换小区进行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均衡配置模块103配置为:在存在有所述候选小区的情况下,则对所述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调整第一步进;在所述终端成功切换至所述待选小区的情况下,则对所述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调整第二步进。
在一实施例中,均衡配置模块103配置为:当持续第二时长存在无候选小区的情况,所述第一小区进入等待状态,并每隔所述第二时长检测是否存在候选小区,以选择重启负载均衡。
在一实施例中,报告获取模块102配置为在进行负载均衡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小于所述启动门限,停止获取所述邻区的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并停止进行负载均衡。
需要说明的是,Ta、Tb、T1、T2、T3、T4和T5的单位为ms,可根据需要由网络运营方灵活配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设备中处理器2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201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存储器2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法。输入装置2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204可包括天线等收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具体包括:
监测当前基站中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包括PRB资源利用率和RRC连接数;
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连接门限,且所述PRB资源利用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则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以进行负载均衡。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 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当前基站中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包括PRB资源利用率和RRC连接数;
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连接门限,且所述PRB资源利用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以进行负载均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B资源利用率包括第一小区的第一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一下行PRB利用率以及SSB区域的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第二下行PRB利用率;
所述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连接门限,且所述PRB资源利用率高于所述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PRB利用率、所述第一下行PRB利用率、所述第二上行PRB利用率和所述第二下行PRB利用率中的至少一个高于所述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连接门限,且所述PRB资源利用率高于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包括:
向相邻基站发送报告请求,每隔第一时间间隔从所述相邻基站获取所述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以进行负载均衡,包括:
基于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认对应的邻区是否为所述候选小区;
响应于对应的所述邻区为所述候选小区,则根据所述候选小区的负载评估值,对所有的所述候选小区进行排序,确定待切换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内终端的优先级,确定切换至所述待切换小区的所述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包括第二空口负载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认对应的邻区是否为候选小区,包括:
在所述邻区的所述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小于所述第一小区的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且所述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小于第二触发门限的情况下,则所述邻区为候选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每隔第二时间间隔,获取所述候选小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且当所述候选小区的所述第二空口负载数据满足预设比重,则根据所述候选小区的第二空口负载数据及其比重值,确定所述候选小区的负载评估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内终端的优先级,确定切换至所述待切换小区的所述终端,包括:
每隔第三时间间隔,根据所述终端接入终端服务的业务类型、QoS flow参数和对所述待切换小区的RSRP测量报告,确定所述终端的优先级;
每隔第四时间间隔,确定优先级最高的所述终端,以将所述终端向所述待切换小区进行切换;
其中,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三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四时间间隔,则累计优先级最高的所述终端,每隔所述第四时间间隔,选取累计优先值最大的所述终端向所述待切换小区进行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存在有所述候选小区的情况下,则对所述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调整第一步进;
在所述终端成功切换至所述待切换小区的情况下,则对所述候选小区的切换门限和重选门限调整第二步进。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持续第二时长存在无所述候选小区的情况,所述第一小区进入等待状态,并每隔所述第二时长检测是否存在候选小区,以选择重启负载均衡。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进行负载均衡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小于启动门限,停止获取所述邻区的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并停止进行负载均衡。
12.一种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监测模块,配置为监测当前基站中各小区的第一空口负载数据,所述第一空口负载数据包括PRB资源利用率和RRC连接数;
报告获取模块,配置为在第一小区的所述RRC连接数大于所述连接门限,且所述PRB资源利用率高于所述第一触发门限并持续第一时长的情况下,请求并获取邻区的负载均衡测量报告;
均衡配置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负载均衡测量报告,确定候选小区,以进行负载均衡。
13.一种负载均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所述程序被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
14.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
CN202210436142.7A 2022-04-25 2022-04-25 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4554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6142.7A CN114554551B (zh) 2022-04-25 2022-04-25 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6142.7A CN114554551B (zh) 2022-04-25 2022-04-25 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551A true CN114554551A (zh) 2022-05-27
CN114554551B CN114554551B (zh) 2022-09-02

Family

ID=8166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6142.7A Active CN114554551B (zh) 2022-04-25 2022-04-25 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55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1952A1 (en) * 2008-09-24 2011-07-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ell load balancing method, cell load measuring method, and devices thereof
CN102572948A (zh) * 2010-12-23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负荷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26833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203329A (zh) * 2019-07-08 2021-01-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邻区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2996047A (zh) * 2021-02-24 2021-06-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迁移方法和设备
CN113271629A (zh) * 2020-02-14 202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13938959A (zh) * 2020-06-29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小区确定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27659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1952A1 (en) * 2008-09-24 2011-07-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ell load balancing method, cell load measuring method, and devices thereof
CN102572948A (zh) * 2010-12-23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负荷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26833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203329A (zh) * 2019-07-08 2021-01-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邻区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3271629A (zh) * 2020-02-14 202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13938959A (zh) * 2020-06-29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小区确定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27659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2996047A (zh) * 2021-02-24 2021-06-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迁移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551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7481B2 (en) Load balan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676186B2 (en) Cell load balancing method, cell load measuring method, and devices thereof
US109997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ell load distribution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83431B2 (en) High speed handove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RU2570901C2 (ru) Выбор соты в системе сотовой связи
US10512083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management apparatus
US202100845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of cell in multi-carrier system
JPWO2014034118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2009060661A (ja)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JP2001251658A (ja)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02530029A (ja) 無線通信に関する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8347745B (zh)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6604207B (zh) M2m通信中基于分组的小区接入与选择方法
CN101300782A (zh) 无线电信系统
KR20130020919A (ko) 무선 전기통신 네트워크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US9030997B2 (en) Load-adjustment factor notification method, data rate control (DRC)-pointing determination method, handover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thereof
RU2553075C2 (ru) Сетевой объект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услуги дл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х объектов в сети связи
CN107710816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US926496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ng access node candidates for handover of wireless devices
CN113840339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50106B (zh) 一种测量控制方法及应用其的基站
JP5995758B2 (ja)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無線基地局、制御局および負荷分散制御方法
CN105530671A (zh) 抑制乒乓切换的方法和移动性管理实体
US923750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lancing wireless network load between band classes using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s
CN114554551B (zh) 基于prb利用率的基站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101, 201, 301, 401, Building 6, No. 1099 Jinzhou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iju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000 self compiled a, unit 1902, No. 374 BIS, Beijing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iju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