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1184A - 一种智能脱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脱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1184A
CN114551184A CN202210208249.6A CN202210208249A CN114551184A CN 114551184 A CN114551184 A CN 114551184A CN 202210208249 A CN202210208249 A CN 202210208249A CN 114551184 A CN114551184 A CN 114551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oggle
circuit
mo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82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51184B (zh
Inventor
王培军
黄秒
丁哲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082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1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1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1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51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1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045Multiple circuits-breaker, e.g. for the purpose of dividing current or potential dr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8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脱扣器,安装于两个断路器之间,用于控制断路器执行断开动作,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该容纳腔由一中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个容纳空间,各容纳空间内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所述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被配置为分别与两个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从而实现对两个断路器的分别控制;该装置的结构巧妙,内部空间布局合理,能够实现同时控制两个断路器的功能,有效减少了脱扣器的安装空间,较适用于安装有较多断路器的配电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脱扣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控制装置,其可响应于互联网终端的远程控制,触发断路器的断开动作。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对断路器的断开控制主要是通过分励脱扣器实现。分励脱扣器控制电源电压一般为交流230V\400V或直流220V,对分励脱扣器的远程控制是通过将中继器内部的开关串联接入分励脱扣器实现的,而对中继器的控制则通过远程接入低压直流电实现,这就使得控制距离比较有限,一般最远是1千米,此外还有不方便长距离布线的问题。
目前,分励脱扣器与断路器结合在配电柜导轨上的安装宽度一般约为18mm,一个分励脱扣器只能控制一个断路器,如果配电柜有比较多的断路器需要控制,安装分励脱扣器相应的就需要比较多的空间,这是本领域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脱扣器,该装置的结构巧妙,内部空间布局合理,能够实现同时控制两个断路器的功能,有效减少了脱扣器的安装空间,较适用于安装有较多断路器的配电柜。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脱扣器,该智能脱扣器安装于两个断路器之间,用于控制断路器执行断开动作,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该容纳腔由一中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个容纳空间,各容纳空间内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所述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被配置为分别与两个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从而实现对两个断路器的分别控制;
所述第一拨动机构固定于中间隔板的右侧面上,其包括第一电路控制板、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一拨动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控制板与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拨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中间隔板上,所述第一活动部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且可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一活动部上限定有第一断路控制端及第一拨动接触端,其中,所述第一拨动接触端与第一驱动组件关联,所述第一拨动接触端可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第一活动部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一断路控制端垂直于中间隔板设置,其顶部向右延伸并伸出于壳体外,用于与位于壳体右侧的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
所述第二拨动机构固定于中间隔板的左侧面上,其包括第二电路控制板、第二驱动组件及第二拨动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控制板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及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中间隔板上,所述第二活动部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且可绕第二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二活动部上限定有第一断路控制端及第二拨动接触端,其中,所述第二拨动接触端与第一驱动组件关联,所述第二拨动接触端可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第二活动部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二断路控制端垂直于中间隔板设置,其顶部向左延伸并伸出于壳体外,用于与位于壳体左侧的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部上还限定有第一状态指示端,该第一状态指示端与第一电路控制板的板面正对,当第一活动部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时,第一状态指示端在第一电路控制板的第一微动开关上扫过,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状态指示灯的开闭,当第一微动开关被触动时,第一状态指示灯熄灭,壳体右侧的断路器在第一拨动机构的控制下断开;
所述第二活动部上还限定有第二状态指示端,该第二状态指示端与第二电路控制板的板面正对,当第二活动部绕第二固定部转动时,第二状态指示端在第二电路控制板的第三微动开关上扫过,所述第三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状态指示灯的开闭,当第三微动开关被触动时,第二状态指示灯熄灭,壳体左侧的断路器在第二拨动机构的控制下断开。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隔板的侧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避让孔,该避让孔内设置有一复位电路板,所述复位电路板上设置有复位键,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灯和第二状态指示灯分别位于复位键的左右两侧;复位电路板的板面与壳体的前端面正对,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上限定有分别与所述复位键、第一状态指示灯和第二状态指示灯正对的贯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蜗杆及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蜗杆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末端齿轮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拨动部件,当该齿轮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该第一拨动部件可驱动第一断路控制端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杆及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蜗杆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末端齿轮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拨动部件,当该齿轮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该第二拨动部件可驱动第二断路控制端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末端齿轮与第一电路控制板的板面正对,当该末端齿轮带动第一拨动部件转动至最远端时,末端齿轮与第一电路控制板上的第二微动开关相接触,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机制动;
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末端齿轮与第二电路控制板的板面正对,当该末端齿轮带动第二拨动部件转动至最远端时,末端齿轮与第二电路控制板上的第四微动开关相接触,所述第四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机制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顺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为末端齿轮;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顺次啮合的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及第六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二蜗杆啮合,所述第六齿轮为末端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共用一套齿轮轴。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右侧面上限定有第一弧形孔,所述第一断路控制端贯穿该第一弧形孔后向壳体右侧延伸并插入于右侧断路器内;
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限定有第二弧形孔,所述第二断路控制端贯穿该第二弧形孔后向壳体左侧延伸并插入于左侧断路器内。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前端面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卡扣结构,该卡扣结构用于将壳体卡设在其两侧的断路器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中间隔板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周向围设有第一围栏,所述第一蜗杆远离第一齿轮组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围栏;
第二电机固定于中间隔板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电机周向围设有第三围栏,所述第二蜗杆远离第二齿轮组的侧部设置有第四围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智能脱扣器通过采用中间隔板将容纳腔分为左右两个容纳空间,同时分别将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固定在中间隔板上,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且其采用相互独立的两套驱动机构分别提供动力,实现双控,能够有效避免两拨动机构之间发生干涉,结构巧妙,可有效节省配电柜的安装空间,同时,本发明让客户使用较小的投资而获得大的收益。并且该装置能通过二总线端口与互联网终端系统相连,用户可以实时远程控制断路器和/或获得断路器的状态。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去掉壳体右侧壁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去掉壳体右侧壁及第一拨动组件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中第一拨动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一;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中第一拨动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二;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中第一拨动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一;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中第一拨动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中第一电路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中中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中复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脱扣器中第三齿轮及第一拨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中间隔板;3、容纳空间;
11、卡扣;12、第一弧形孔;
21、第一围栏;22、第二围栏;
401、第一断路控制端;402、第一拨动接触端;403、第一状态指示端;404、第一电路控制板;406、复位电路板;
4041、第一微动开关;4042、第二微动开关;4043、二总线接口;
40411、第一微动开关的触发条;40421、第二微动开关的触发条;
4051、第一电机;4052、第一蜗杆;4053、第一齿轮;4054、第二齿轮;4055、第三齿轮;4056、第一拨动部件;
4061、复位键;4062、第一状态指示灯;4063、第三状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一种智能脱扣器,该智能脱扣器安装于两个断路器之间,用于控制断路器执行断开动作,如图1所示,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限定有容纳腔,该容纳腔由一中间隔板2分隔为左右两个容纳空间3,各容纳空间3内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所述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被配置为分别与两个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从而实现对两个断路器的分别控制;
如图2及图3所示(需要说明,由于第一拨动机构与第二拨动机构差别不大,因此在附图中未示出第二波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第一拨动机构固定于中间隔板2的右侧面上,其包括第一电路控制板404、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一拨动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控制板404与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拨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中间隔板2上,所述第一活动部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且可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一活动部上限定有第一断路控制端401及第一拨动接触端402,其中,所述第一拨动接触端402与第一驱动组件关联,所述第一拨动接触端402可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第一活动部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一断路控制端401垂直于中间隔板2设置,其顶部向右延伸并伸出于壳体1外,用于与位于壳体1右侧的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优选地,第一断路控制端401为截面为长圆形或椭圆形的柱状结构,第一拨动接触端402为端头窄、端末宽的锐角状,以减少机械故障;
所述第二拨动机构固定于中间隔板2的左侧面上,其包括第二电路控制板、第二驱动组件及第二拨动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控制板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及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中间隔板2上,所述第二活动部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且可绕第二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二活动部上限定有第一断路控制端401及第二拨动接触端,其中,所述第二拨动接触端与第一驱动组件关联,所述第二拨动接触端可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第二活动部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二断路控制端垂直于中间隔板2设置,其顶部向左延伸并伸出于壳体1外,用于与位于壳体1左侧的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优选地,第二断路控制端为截面为长圆形或椭圆形的柱状结构,第二拨动接触端为端头窄、端末宽的锐角状,以减少机械故障。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4(a)-(b)所示,所述第一断路控制端401为截面呈弧形状延伸的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长度1.4mm左右,其顶部可插入断路器相关的脱扣部件的孔有利于增加可靠性,在该结构中,第一拨动组件的第一活动部上限定有一通孔;为提升第一拨动组件的结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如5(a)-(b)所示,第一拨动组件也可以为一不带通孔的整体式结构,第二断路控制端与第一断路控制端401结构类似。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4(a)-图6所示,所述第一活动部上还限定有第一状态指示端403,该第一状态指示端403与第一电路控制板404的板面正对,当第一活动部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时,第一状态指示端403在第一电路控制板404的第一微动开关4041上扫过,所述第一微动开关4041用于控制第一状态指示灯4062的开闭,当第一微动开关4041被触动时,第一状态指示灯4062熄灭,壳体1右侧的断路器在第一拨动机构的控制下断开;同时,第一状态指示端403为板状,其可跟随第一活动部转动并扫过第一微动开关4041上的触动条以确定断路器的运行状态;
所述第二活动部上还限定有第二状态指示端,该第二状态指示端与第二电路控制板的板面正对,当第二活动部绕第二固定部转动时,第二状态指示端在第二电路控制板的第三微动开关上扫过,所述第三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状态指示灯4063的开闭,当第三微动开关被触动时,第二状态指示灯4063熄灭,壳体1左侧的断路器在第二拨动机构的控制下断开,这样,通过状态指示灯的亮灭状态,能够确定断路器运行的状态,同时,第二状态指示端为板状,其可跟随第二活动部转动并扫过第二微动开关4042上的触动条以确定断路器的运行状态。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及图8所示,所述中间隔板2的侧部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避让孔,该避让孔内设置有一复位电路板406,所述复位电路板406上设置有复位键4061,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灯4062和第二状态指示灯4063分别位于复位键4061的左右两侧;复位电路板406的板面与壳体1的前端面正对,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上限定有分别与所述复位键4061、第一状态指示灯4062和第二状态指示灯4063正对的贯通孔。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051、第一蜗杆4052及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蜗杆4052连接于第一电机4051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末端齿轮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拨动部件4056,当该齿轮在第一电机4051的驱动下转动时,该第一拨动部件4056可驱动第一断路控制端401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拨动部件4056为固定在末端齿轮上的拨动铁柱,末端齿轮的转动带动拨动铁柱推动第一断路控制端40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拨动机构的活动端转动;进一步的,拨动铁柱可以是与末端齿轮同注塑一体成型,形状可以为圆柱或半球状或方形、三角形、长条形、椭圆形等其他凸起结构。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杆及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蜗杆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组之间,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末端齿轮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拨动部件4056,当该齿轮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该第二拨动部件可驱动第二断路控制端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二拨动部件为固定在对应末端齿轮上的拨动铁柱,末端齿轮的转动带动拨动铁柱推动第二断路控制端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拨动机构的活动端转动,进一步的,拨动铁柱可以是与末端齿轮同注塑一体成型,形状可以为圆柱或半球状或方形、三角形、长条形、椭圆形等其他凸起结构。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图6及图9所示,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末端齿轮与第一电路控制板404的板面正对,当该末端齿轮带动第一拨动部件4056转动至最远端时,末端齿轮与第一电路控制板404上的第二微动开关4042相接触,所述第二微动开关4042通过确定第一拨动部件4056的位置来控制第一电机4051制动;具体的,拨动铁柱随着对应末端齿轮转动可以扫到第一电路控制板404上的第二微动开关4042的触动条,从而确定末端齿轮的转动位置以让第一电路控制板404控制第一电机4051的转动状态。
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末端齿轮与第二电路控制板的板面正对,当该末端齿轮带动第二拨动部件转动至最远端时,末端齿轮与第二电路控制板上的第四微动开关相接触,所述第四微动开关通过确定第二拨动部件的位置来控制第二电机制动,具体的,拨动铁柱随着对应末端齿轮转动可以扫到第二电路控制板上的第四微动开关的触动条,从而确定末端齿轮的转动位置以让第二电路控制板控制第二电机的转动状态。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顺次啮合的第一齿轮4053、第二齿轮4054及第三齿轮4055,所述第一齿轮4053与第一蜗杆4052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055为末端齿轮;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顺次啮合的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及第六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二蜗杆啮合,所述第六齿轮为末端齿轮。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共用一套齿轮轴。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的右侧面上限定有第一弧形孔12,所述第一断路控制端401贯穿该第一弧形孔12后向壳体1右侧延伸并插入于右侧断路器内;
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上限定有第二弧形孔,所述第二断路控制端贯穿该第二弧形孔后向壳体1左侧延伸并插入于左侧断路器内。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前端面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卡扣11结构,该卡扣11结构用于将壳体1卡设在其两侧的断路器上,具体的,卡扣11结构能扣住断路器以防止使用过程中断路器与本智能脱扣器分离或者错位,有效保障产品的正常运行。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机4051固定于中间隔板2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4051周向围设有第一围栏21,所述第一蜗杆4052远离第一齿轮组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围栏22,该第二围栏22与第一围栏21连接,第二围栏22成直角状或弧形状,壳体1的右侧壁覆盖在第一围栏21和第二围栏22的顶部,从而将第一蜗杆4052和第一电机4051围护在一固定的空间内,防止其他因素影响第一电机4051和第一蜗杆4052的正常运行;
第二电机固定于中间隔板2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电机周向围设有第三围栏,所述第二蜗杆远离第二齿轮组的侧部设置有第四围栏,该第四围栏与第三围栏连接,第四围栏成直角状或弧形状,壳体1的左侧壁覆盖在第三围栏和第四围栏的顶部,从而将第二蜗杆和第二电机围护在一固定的空间内,防止其他因素影响第一电机4051和第一蜗杆4052的正常运行。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拨动机构的第一电路控制板40上设置有二总线接口4043,通过二总线接口4043可以与其它终端系统通讯实时可上传断路器的状态,同时其他终端系统通过此二总线向智能脱扣器供电源和控制信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二总线结构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拨动机构的第二电路控制板上。
综上,本发明的智能脱扣器通过采用中间隔板将容纳腔分为左右两个容纳空间,同时分别将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固定在中间隔板上,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实现双控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两拨动机构之间发生干涉,结构巧妙,可有效节省配电柜的安装空间,同时,本发明让客户使用较小的投资而获得大的收益。并且该装置能通过二总线端口与互联网终端系统相连,用户可以实时远程控制断路器和/或获得断路器的状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安装于两个断路器之间,用于控制断路器执行断开动作,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限定有容纳腔,该容纳腔由一中间隔板(2)分隔为左右两个容纳空间(3),各容纳空间(3)内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所述第一拨动机构和第二拨动机构被配置为分别与两个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从而实现对两个断路器的分别控制;
所述第一拨动机构固定于中间隔板(2)的右侧面上,其包括第一电路控制板(404)、第一驱动组件及第一拨动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控制板(404)与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拨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中间隔板(2)上,所述第一活动部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且可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一活动部上限定有第一断路控制端(401)及第一拨动接触端(402),其中,所述第一拨动接触端(402)与第一驱动组件关联,所述第一拨动接触端(402)可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第一活动部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一断路控制端(401)垂直于中间隔板(2)设置,其顶部向右延伸并伸出于壳体(1)外,用于与位于壳体(1)右侧的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
所述第二拨动机构固定于中间隔板(2)的左侧面上,其包括第二电路控制板、第二驱动组件及第二拨动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控制板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拨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及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中间隔板(2)上,所述第二活动部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且可绕第二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二活动部上限定有第一断路控制端(401)及第二拨动接触端,其中,所述第二拨动接触端与第一驱动组件关联,所述第二拨动接触端可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第二活动部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二断路控制端垂直于中间隔板(2)设置,其顶部向左延伸并伸出于壳体(1)外,用于与位于壳体(1)左侧的断路器的脱扣部件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部上还限定有第一状态指示端(403),该第一状态指示端(403)与第一电路控制板(404)的板面正对,当第一活动部绕第一固定部转动时,第一状态指示端(403)在第一电路控制板(404)的第一微动开关(4041)上扫过,所述第一微动开关(4041)用于控制第一状态指示灯(4062)的开闭,当第一微动开关(4041)被触动时,第一状态指示灯(4062)熄灭,壳体(1)右侧的断路器在第一拨动机构的控制下断开;
所述第二活动部上还限定有第二状态指示端,该第二状态指示端与第二电路控制板的板面正对,当第二活动部绕第二固定部转动时,第二状态指示端在第二电路控制板的第三微动开关上扫过,所述第三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状态指示灯(4063)的开闭,当第三微动开关被触动时,第二状态指示灯(4063)熄灭,壳体(1)左侧的断路器在第二拨动机构的控制下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2)的侧部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避让孔,该避让孔内设置有一复位电路板(406),所述复位电路板(406)上设置有复位键(4061),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灯(4062)和第二状态指示灯(4063)分别位于复位键(4061)的左右两侧;复位电路板(406)的板面与壳体(1)的前端面正对,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上限定有分别与所述复位键(4061)、第一状态指示灯(4062)和第二状态指示灯(4063)正对的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051)、第一蜗杆(4052)及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蜗杆(4052)连接于第一电机(4051)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末端齿轮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拨动部件(4056),当该齿轮在第一电机(4051)的驱动下转动时,该第一拨动部件(4056)可驱动第一断路控制端(401)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杆及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蜗杆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组之间,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末端齿轮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拨动部件(4056),当该齿轮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该第二拨动部件可驱动第二断路控制端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末端齿轮与第一电路控制板(404)的板面正对,当该末端齿轮带动第一拨动部件(4056)转动至最远端时,末端齿轮与第一电路控制板(404)上的第二微动开关(4042)相接触,所述第二微动开关(4042)用于控制第一电机(4051)制动;
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末端齿轮与第二电路控制板的板面正对,当该末端齿轮带动第二拨动部件转动至最远端时,末端齿轮与第二电路控制板上的第四微动开关相接触,所述第四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机制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顺次啮合的第一齿轮(4053)、第二齿轮(4054)及第三齿轮(4055),所述第一齿轮(4053)与第一蜗杆(4052)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055)为末端齿轮;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顺次啮合的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及第六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二蜗杆啮合,所述第六齿轮为末端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共用一套齿轮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面上限定有第一弧形孔(12),所述第一断路控制端(401)贯穿该第一弧形孔(12)后向壳体(1)右侧延伸并插入于右侧断路器内;
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上限定有第二弧形孔,所述第二断路控制端贯穿该第二弧形孔后向壳体(1)左侧延伸并插入于左侧断路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端面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卡扣(11)结构,该卡扣(11)结构用于将壳体(1)卡设在其两侧的断路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051)固定于中间隔板(2)的右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4051)周向围设有第一围栏(21),所述第一蜗杆(4052)远离第一齿轮组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围栏(22);
第二电机固定于中间隔板(2)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电机周向围设有第三围栏,所述第二蜗杆远离第二齿轮组的侧部设置有第四围栏。
CN202210208249.6A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智能脱扣器 Active CN114551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8249.6A CN114551184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智能脱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8249.6A CN114551184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智能脱扣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1184A true CN114551184A (zh) 2022-05-27
CN114551184B CN114551184B (zh) 2023-06-13

Family

ID=8166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8249.6A Active CN114551184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智能脱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118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07812A1 (en) * 1999-05-10 2000-11-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ircuit breaker with a dual test button mechanism
CA2478695A1 (en) * 2003-08-28 2005-02-28 Eaton Corporation Circuit breaker employing illuminating indicators for open and closed positions
CN104332364A (zh) * 2014-11-14 2015-02-04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脱扣机构
CN105609386A (zh) * 2016-03-15 2016-05-25 佳一电气有限公司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108109890A (zh) * 2018-02-02 2018-06-01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小型断路器自动分合闸超小型控制机构及断路器
CN109510162A (zh) * 2018-11-29 2019-03-22 宁波习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故障电弧保护断路器
CA3100031A1 (en) * 2019-11-27 2021-05-27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Shunt trip assembly
WO2021196503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苏州未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07812A1 (en) * 1999-05-10 2000-11-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ircuit breaker with a dual test button mechanism
CA2478695A1 (en) * 2003-08-28 2005-02-28 Eaton Corporation Circuit breaker employing illuminating indicators for open and closed positions
CN104332364A (zh) * 2014-11-14 2015-02-04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脱扣机构
CN105609386A (zh) * 2016-03-15 2016-05-25 佳一电气有限公司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108109890A (zh) * 2018-02-02 2018-06-01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小型断路器自动分合闸超小型控制机构及断路器
CN109510162A (zh) * 2018-11-29 2019-03-22 宁波习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故障电弧保护断路器
CA3100031A1 (en) * 2019-11-27 2021-05-27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Shunt trip assembly
WO2021196503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苏州未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1184B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1857B2 (en) External operating handle mechanism for mold cased circuit breaker
RU237268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азания на замкнутое рабочее состояние воздушного выключателя и воздушн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с так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US6531938B1 (en) Remote operated circuit breaker module
RU2368974C2 (ru) Заземляющий 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ь
US6326871B1 (en) Switchgear unit of a switching device and a coupled leading auxiliary switch
US8232490B2 (en) Switch activated slide linkage
CN114551184A (zh) 一种智能脱扣器
FI91927C (fi) Kytkentälaite
US6734380B2 (en) Add-on unit for contactor-circuit breaker
CN204792589U (zh) 高压柜操作联锁机构
KR101379826B1 (ko) 스위칭 장치 및 스위칭 장치를 확장하기 위한 보조 접촉 블록
CN210349736U (zh) 插入式小型断路器
CN211350518U (zh) 可实现精确检测的小型断路器分合闸驱动装置
CN210349738U (zh) 插入式小型断路器
CN208938904U (zh) 适用于智能断路器的电控分合闸装置
CN210349737U (zh) 插入式小型断路器
CN220829918U (zh)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状态指示结构
CN213635765U (zh) 一种具有扩展辅助开关模块的断路器
CN203596294U (zh) 用于低压电路的电开关装置
CN213546244U (zh)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机构
CN220873505U (zh) 用于塑壳断路器的多操作模式脱扣器
CN213988709U (zh) 一种高压三工位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13304023U (zh) 开关装置
CN216902725U (zh) 一种远程控制自动分合闸的漏电断路器
CN220232950U (zh) 一种导电系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