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2615A - 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2615A
CN114542615A CN202210121948.7A CN202210121948A CN114542615A CN 114542615 A CN114542615 A CN 114542615A CN 202210121948 A CN202210121948 A CN 202210121948A CN 114542615 A CN114542615 A CN 114542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nnecting
guide rail
connecting part
connecting por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19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智源
凌子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eichua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eichua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eichua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eichua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219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2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2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2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0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radial displacement, e.g. Oldham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联轴器包括基台及第一轴连接部和第二轴连接部;第一轴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台的第一侧,基台的第一侧和第一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滚子导轨;第二轴连接部设置在基台的第二侧,基台的第二侧和第二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交叉滚子导轨。上述联轴器的基台、第一、第二轴连接部之间均为刚性连接,能够实现高精度同步旋转性。在第一、第二轴连接部和基台之间的第一、第二交叉滚子导轨通过相对滑动,使第一、第二轴连接部所连接的转轴在轴向上呈完全对应,对同轴度偏差进行修正。通过第一、第二轴连接部和基台之间的分离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对第一、第二轴连接部所连接的转轴可能出现的垂直度偏差进行修正。

Description

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
膜片联轴器是一种常用的联轴器。膜片联轴器由几组膜片(不锈钢薄板)用螺栓交错地与两半联轴器联接,每组膜片由数片叠集而成,膜片分为连杆式和不同形状的整片式。膜片联轴器靠膜片的弹性变形来补偿所联两轴的相对位移,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强元件挠性联轴器,不用润油,结构较紧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无旋转间隙,不受温度和油污影响,具有耐酸、耐碱防腐蚀的特点,适用于高温、高速、有腐蚀介质工况环境的轴系传动。
膜片联轴器能补偿主动机与从动机之间由于制造误差、安装误差、承载变形以及温升变化的影响等所引起的轴向、径向和角向偏移。膜片联轴器属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其依靠金属联轴器膜片来联接主、从动机传递扭矩,具有弹性减振、无噪声、不需润滑的优点。
但在一些要求同步效果较高的场合,目前使用膜片联轴器将被测机构与设备机构连接在一起,以期望达到两种旋转机构在旋转过程中的同步运行效果,但其旋转精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联轴器,其包括基台以及用于和转轴连接的第一轴连接部和第二轴连接部;所述第一轴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台的第一侧,所述基台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一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滚子导轨;所述第二轴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台的第二侧,所述基台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交叉滚子导轨,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和所述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和基台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和基台中的另一者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第二交叉滚子导轨包括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和基台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和基台中的另一者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多个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轴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连接部上的凹槽内,且其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轴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交叉滚子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轴连接部上的凹槽内,且其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基台的第一侧具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的凹槽内,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之间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交叉滚子导轨;所述基台的第二侧具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的凹槽内,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之间各设置有一个第二交叉滚子导轨。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基台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的凹槽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基台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的凹槽的侧壁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基台的第一侧的第一突出部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基台的第二侧的第二突出部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
其中,所述联轴器还包括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轴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止挡件具有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件的止挡部位于所述基台沿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的可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轴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止挡件具有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件的止挡部位于所述基台沿第一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的可移动路径上。
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为连续的条状,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第一突出部包括多个点状突出部,多个点状突出部沿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突出部为连续的条状,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所述第二突出部包括多个点状突出部,多个点状突出部沿所述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驱动系统,其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采用上述的联轴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其基台和第一轴连接部、第二轴连接部连接,在基台和第一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在基台和第二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交叉滚子导轨,上述各部件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具有高刚性的特点,能够实现高精度同步旋转性。而且,在第一轴连接部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所连接的转轴出现同轴度偏差时,在第一轴连接部和基台之间的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可以通过相对滑动,在第二轴连接部和基台之间的第二交叉滚子导轨可以通过相对滑动,使第一轴连接部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所连接的转轴在轴向上呈完全对应的状态关系,对第一轴连接部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所连接的转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进行修正。此外,在第一轴连接部、第二轴连接部和基台之间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但并不脱开),通过该分离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对第一轴连接部和第二轴连接部所连接的转轴可能出现的垂直度偏差进行修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驱动系统,其包括上述的联轴器,具有与上述联轴器一致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轴器在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轴器在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轴器的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轴器的基台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轴器的基台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基台;11-第一轴连接部;12-第二轴连接部;13-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4-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5-第一止挡件;16-第二止挡件;
101-第一突出部;102-第二突出部;
110-凹槽;120-凹槽;
131-第一导轨;132-第二导轨;141-第三导轨;142-第四导轨;
151、161-止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1)联轴器的实施例
参看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结构包括基台10以及用于和转轴连接的第一轴连接部11和第二轴连接部12。其中,基台10与第一轴连接部11、第二轴连接部12连接,第一轴连接部11和第二轴连接部12分别与转轴连接,具体地,第一轴连接部11与主动轴连接,第二轴连接部12与从动轴连接。
第一轴连接部11设置在基台10的第一侧,基台10的第一侧和第一轴连接部11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包括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第一导轨131与基台10固定连接,第二导轨132与第一轴连接部11在与第一轴连接部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
第二轴连接部12设置在基台10的第二侧,基台10的第二侧和第二轴连接部12之间设置有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包括第三导轨141和第四导轨142,第三导轨141与基台10固定连接,第四导轨142与第二轴连接部12在与第二轴连接部1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的长度方向相交,换言之,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并不是相互平行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基台10和第一轴连接部11、第二轴连接部12连接,在基台10和第一轴连接部11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在基台10和第二轴连接部12之间设置有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上述各部件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具有高刚性的特点,能够实现高精度同步旋转性。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在基台10和第一轴连接部11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在基台10和第二轴连接部12之间设置有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由于交叉滚子导轨,其两个导轨之间能够相对滑动,这是其自身特性。基于交叉滚子导轨的该特性,在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出现同轴度偏差时,在第一轴连接部11和基台10之间的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可以通过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之间的相对滑动,在第二轴连接部12和基台10之间的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可以通过第三导轨141和第四导轨142之间的相对滑动,移动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或者移动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或者同时移动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由于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中的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相对滑动的方向,与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中的第三导轨141和第四导轨142相对滑动的方向不一致,无论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状态如何,通过移动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均可以使二者在轴向上呈完全对应的状态关系。而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处相对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也就说明本实施例中的联轴器对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进行修正。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132和第一轴连接部11在与第一轴连接部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但在第一轴连接部11的轴向上,二者并没有固定连接;第四导轨142和第二轴连接部12之间同样如此,在第二轴连接部12的轴向上,没有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第一轴连接部11和第二导轨132之间,也即是在第一轴连接部11和基台10之间,可以产生在第一轴连接部11的轴向上的一定程度的相对移动(但第一轴连接部11和基台10之间并不完全分离);第二轴连接部12和第四导轨142、基台10之间,也可以产生在第二轴连接部12的轴向上的一定程度的相对移动(但第二轴连接部12和基台10之间并不完全分离)。通过第一轴连接部11、第二轴连接部12和基台10之间的一定程度的分离,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对第一轴连接部11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可能出现的垂直度偏差进行修正,使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处于同一方向上,保证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主动轴输出的转动经联轴器,被有效、顺畅地传递到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从动轴上。
具体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的长度方向垂直。这样的情况下,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中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相互移动的方向,与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中第三导轨141和第四导轨142相互移动的方向相互垂直。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实际形成一个直角坐标系,通过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的相互移动,以及第三导轨141和第四导轨142的相互移动,可以沿呈直角的两个坐标轴移动第一轴连接部11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从而能够在第一轴连接部11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出现同轴度偏差时,方便地对第一轴连接部11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进行修正。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的长度方向平行,多个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的长度方向平行。具体地,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的数量为两个,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的数量为两个。
如图4所示,第一轴连接部11上设置有凹槽110,凹槽110为通槽,其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设置在第一轴连接部11上的凹槽110内,且其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轴连接部12上设置有凹槽120,凹槽120为通槽,其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设置。
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设置在第二轴连接部12上的凹槽120内,且其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设置。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如图4和图5所示,基台10的第一侧具有第一突出部101,第一突出部101位于第一轴连接部11的凹槽110内,第一突出部101和凹槽110的两侧壁之间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基台10的第二侧具有第二突出部102,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突出部102位于第二轴连接部12的凹槽120内,第二突出部102和凹槽120的两侧壁之间各设置有一个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参见图4至图6,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可以抵靠在第一突出部101上,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可以抵靠在第二突出部102上,第一突出部101和第二突出部102分别对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提供了在与第一轴连接部11、第二轴连接部1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支撑作用,从而能够在该方向上承受更大的力。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轨131与基台10的第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轨132与第一轴连接部11的凹槽110的侧壁抵接。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三导轨141与10基台的第二侧固定连接,第四导轨142与第二轴连接部12的凹槽120的侧壁抵接。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突出部101为连续的条状,第一突出部101沿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突出部102为连续的条状,第二突出部102沿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突出部101和第二突出部102除了可以是条状结构之外,第一突出部101还可以包括多个点状突出部,多个点状突出部沿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突出部102包括多个点状突出部,多个点状突出部沿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4所示,联轴器还包括第一止挡件15和第二止挡件16。第一止挡件15设置在第一轴连接部11上,第一止挡件15具有止挡部151,第一止挡件15的止挡部151位于基台10沿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的长度方向的可移动路径上。第二止挡件16设置在第二轴连接部12上,第二止挡件16具有止挡部161,第二止挡件16的止挡部161位于基台10沿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的长度方向的可移动路径上。
需要说明的是,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简单变换,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替代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区别于上述实施例,第一导轨131与第一轴连接部11固定连接,第二导轨132和与基台10在与第一轴连接部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第三导轨141和第二轴连接部12固定连接,第四导轨142与基台10在与第二轴连接部1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具体地,第二导轨132与基台10抵接的方式可以是与基台10的第一侧的第一突出部101在与第一轴连接部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类似地,第四导轨142与基台10抵接的方式可以是与基台10的第二侧的第二突出部102在与第二轴连接部1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区别于上述实施例,在基台10和第一轴连接部11之间用于设置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的凹槽设置在基台10上,对应地,在第一轴连接部11上可以设置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突出部;在基台10和第二轴连接部12之间用于设置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的凹槽设置在基台10上,对应地,在第二轴连接部12上可以设置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突出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其基台10和第一轴连接部11、第二轴连接部12连接,在基台10和第一轴连接部11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在基台10和第二轴连接部12之间设置有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上述各部件之间均为刚性连接,具有高刚性的特点,能够实现高精度同步旋转性。而且,在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出现同轴度偏差时,在第一轴连接部11和基台10之间的第一交叉滚子导轨13可以通过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之间的相对滑动,在第二轴连接部12和基台10之间的第二交叉滚子导轨14可以通过第三导轨141和第四导轨142之间的相对滑动,使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在轴向上呈完全对应的状态关系,对第一轴连接部11所连接的转轴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之间的同轴度偏差进行修正。此外,第二导轨132和第一轴连接部11在与第一轴连接部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但在第一轴连接部11的轴向上,二者并没有固定连接;第四导轨142和第二轴连接部12之间同样如此,在第二轴连接部12的轴向上,没有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在第一轴连接部11、第二轴连接部12和基台10之间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但并不脱开),通过该分离可以在旋转过程中对第一轴连接部11和第二轴连接部12所连接的转轴可能出现的垂直度偏差进行修正。
(2)旋转驱动系统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系统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采用上述联轴器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联轴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驱动系统,其采用上述联轴器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具有与上述联轴器一致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包括基台以及用于和转轴连接的第一轴连接部和第二轴连接部;所述第一轴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台的第一侧,所述基台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一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交叉滚子导轨;所述第二轴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台的第二侧,所述基台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轴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交叉滚子导轨;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和所述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和基台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和基台中的另一者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
所述第二交叉滚子导轨包括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和基台中的一者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和基台中的另一者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多个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第一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交叉滚子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连接部上的凹槽内,且其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轴连接部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交叉滚子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轴连接部上的凹槽内,且其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其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的第一侧具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的凹槽内,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之间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交叉滚子导轨;
所述基台的第二侧具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的凹槽内,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之间各设置有一个第二交叉滚子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基台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的凹槽的侧壁抵接;
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基台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的凹槽的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基台的第一侧的第一突出部在与所述第一轴连接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
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基台的第二侧的第二突出部在与所述第二轴连接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还包括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
所述第一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轴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止挡件具有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件的止挡部位于所述基台沿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的可移动路径上;
所述第二止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轴连接部上,所述第二止挡件具有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件的止挡部位于所述基台沿第一交叉滚子导轨的长度方向的可移动路径上。
10.一种旋转驱动系统,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
CN202210121948.7A 2022-02-09 2022-02-09 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 Pending CN114542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1948.7A CN114542615A (zh) 2022-02-09 2022-02-09 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1948.7A CN114542615A (zh) 2022-02-09 2022-02-09 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2615A true CN114542615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72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1948.7A Pending CN114542615A (zh) 2022-02-09 2022-02-09 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261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7903A (en) * 1990-10-03 1993-12-07 Kay Seven Co., Ltd. Shaft coupling
JP2006029400A (ja) * 2004-07-14 2006-02-02 Asa Denshi Kogyo Kk オルダムカップリング用ハブ、オルダムカップリング、およびハブ加工装置
CN204357969U (zh) * 2014-12-24 2015-05-27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减震板的滑块联轴器
CN209856251U (zh) * 2019-03-08 2019-12-27 广州亮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十字滑块联轴器
CN211474696U (zh) * 2019-12-05 2020-09-11 巨鹿县斌昊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滑块联轴器
CN113389819A (zh) * 2021-07-12 2021-09-14 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联轴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7903A (en) * 1990-10-03 1993-12-07 Kay Seven Co., Ltd. Shaft coupling
JP2006029400A (ja) * 2004-07-14 2006-02-02 Asa Denshi Kogyo Kk オルダムカップリング用ハブ、オルダムカップリング、およびハブ加工装置
CN204357969U (zh) * 2014-12-24 2015-05-27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减震板的滑块联轴器
CN209856251U (zh) * 2019-03-08 2019-12-27 广州亮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十字滑块联轴器
CN211474696U (zh) * 2019-12-05 2020-09-11 巨鹿县斌昊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滑块联轴器
CN113389819A (zh) * 2021-07-12 2021-09-14 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联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02217B1 (en) Shaft coupling
EP3015731A1 (en) Fixed-type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US20110065519A1 (en) Fixed uniform-motion universal joint
CN111615592B (zh) 联轴器
EP1512879B1 (en) Fixed type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CN114542615A (zh) 联轴器及旋转驱动系统
JP4796516B2 (ja) スライド装置
KR20190097291A (ko) 볼 나사 장치의 시일 부재
GB2141208A (en) Coupling
CN108474420B (zh) 两个轴之间的挠性连杆联轴器
US11273478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olling mill
US3955377A (en) Flexible couplings
CN213478965U (zh) 一种挠性波纹联轴器
JP2009079684A (ja)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CN102954190A (zh) 减速装置
CN112963460A (zh) 一种滚动联轴器
CN219774641U (zh) 一种短距膜片联轴器
CN220687877U (zh) 连接电机和泵头的多爪联轴装置及其油气回收泵
CN107791243B (zh) 舵机及机器人
CN210818555U (zh) 一种方便固定膜片联轴器的加工装置
CN106979250B (zh) 轴传动装置
CN219549419U (zh) 一种梅花联轴器
US20230029019A1 (en) Compensating coupling
CN115059697B (zh) 一种连接永磁电动机和减速机的承插式双向对接套
CN220956509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的等速万向节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