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3546A - 中医针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医针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3546A
CN114533546A CN202110793204.5A CN202110793204A CN114533546A CN 114533546 A CN114533546 A CN 114533546A CN 202110793204 A CN202110793204 A CN 202110793204A CN 114533546 A CN114533546 A CN 114533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lamping
clamping flap
flap
need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32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云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7932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35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3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354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H39/086Acupuncture 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装置,其包括针体和持针镊,持针镊包括第一夹瓣、第二夹瓣及弹性柄;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两者的夹持面上各开设有置针槽;第一夹瓣中限定有压块,压块的局部位于置针槽中;第二夹瓣中限定有滚轴,滚轴的局部位于置针槽中;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接触时,滚轴与压块能够将针体夹紧,驱使压块移动过程中,针体将由压块驱使而在置针槽中滚动。本中医针灸装置操作顺手,便于施力,进针的位置、角度和深度等参数容易精准控制,运针操作省力便捷,更有利于对捻转与提插的幅度分寸进行良好把控;本中医针灸装置中的针体简易小巧,制作成本低廉,降低了治疗成本并减少了废弃造成的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中医针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在中医针法中使用的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中医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针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灸针(针具)按照特定的方式刺入患者体内,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补虚泻实等病症具有显著疗效,加之其为纯物理疗法而无副作用,较为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推崇。目前的针灸针通常由针体和针柄构成,整体呈细长型,不利于医生进行稳定的抓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施力,操作不够顺手,医生长时间操作手部容易颤抖,尤其徒手运针更为费力且捻转与提插的幅度分寸难以把控,从而影响了中医针法的临床操作效率甚至是医疗效果。
不可否认,在现有技术中,不乏有配合针灸针使用的持针器或进针器等辅助装置出现,这类辅助装置通常仅具备持针或进针功能,仅有助于完成进针穿刺环节的操作,不便于进行提插和捻转等运针操作,仍需徒手进行运针,在临床上的综合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尤其现有辅助装置与针灸针的组合与分离并无法十分便捷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了针灸的实际操作效率。基于以上原因,现有的上述辅助装置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普及。
此外,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提升,更为安全卫生的一次性针灸针在临床上逐步被推广使用,现有的一次性针灸针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通体较长且具有柄部,制作成本较高,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用完即弃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医生握持,操作顺手,尤其运针精准省力,使用成本较为低廉,能够有效改善针灸操作效率甚至针灸效果的中医针灸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针灸装置,其包括针体和持针镊,针体呈细长柱状且前部具有尖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持针镊包括第一夹瓣、第二夹瓣及呈V字形的弹性柄;所述的第一夹瓣和第二夹瓣两者的前端呈尖嘴状,两者的后端各与弹性柄的一端相连,使得持针镊呈镊状且初始状态为张开状;所述的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两者相对的侧面为夹持面,两者的夹持面上各开设有一条呈凹槽状且前后延伸的置针槽;
所述的第一夹瓣中限定有一个仅能在直线行程内移动的压块,所述的直线行程与第一夹瓣上的置针槽两者所处的方向垂直;所述压块的一端安设有按键,另一端则设有推力弹片,压块的局部位于第一夹瓣上的置针槽中,所述按键延伸至第一夹瓣的外部;按压按键将驱使压块移动,松开按键后压块将由推力弹片驱使而向初始位置复位移动;
所述的第二夹瓣中限定有一个仅能旋转的滚轴,所述滚轴的中心轴与第二夹瓣上的置针槽平行,滚轴的局部位于第二夹瓣上的置针槽中;
当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接触时,两夹持面上的置针槽扣合而形成一能够容纳针体中后部的柱腔,滚轴与压块配合能够将针体夹紧,此状态下按压按键驱使压块移动过程中,针体将由压块驱使而在置针槽中向一方向滚动,压块向初始位置复位移动过程中,针体将由压块驱使而在置针槽中向另一方向滚动。
本中医针灸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为:
在临床针灸时,将针体放置于两置针槽之间,挤压第一夹瓣和第二夹瓣驱使两者向中间靠拢,待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两者的夹持面抵顶时,两夹持面上的置针槽扣合而形成一柱腔,针体的中后部被收纳和限定于上述柱腔中,此时滚轴与压块分别从针体相对的两侧与针体抵顶,即滚轴与压块配合将针体夹紧,使得针体固定于置针槽中而无法移动,通过上述方式可将针体稳定的固定于持针镊前部,握持持针镊可方便快捷的进行进针、起针以及运针中的提插等操作;当握持持针镊并使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两者夹持面接触时,利用手指按压按键驱使压块移动的过程中,针体将由压块驱使而在置针槽中向一方向滚动,松开按键后压块向初始位置复位移动的过程中,针体将由压块驱使而在置针槽中向另一方向滚动,通过上述方式可使针体往复的旋转,即实现进针过程中和运针过程中的“捻转”操作;待针灸操作完成后,减小对第一夹瓣和第二夹瓣的挤压力度,第一夹瓣和第二夹瓣将基于弹性柄的弹性势能而逐渐的远离,由此即可使持针镊与针体分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握持持针镊来完成进针穿刺操作,相比徒手持针穿刺,操作更为顺手,更加便于施力,进针的位置、角度和深度等参数更容易精准控制;在运针时,握持持针镊可对针体进行提插,对按键进行交替的按压和松开,可使针体在特定的角度内往复旋转,即实现“捻转”,相比以往的徒手运针,上述运针操作方式更为省力、便捷,更有利于对捻转与提插的幅度分寸进行良好把控;同时,由于本中医针灸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基于针体与持针镊的配合完成操作,持针镊并不会与患者身体产生接触,按消毒规范进行必要消毒即可循环使用,而针体无需设置用于手持的柄部,进而结构更为简易小巧,制作成本较为低廉,更加适合一次性使用,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并减少了废弃造成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持针镊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1中持针镊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1中第一夹瓣局部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夹瓣、压块及按键等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夹瓣局部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压块与滚轴将针体压紧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按压按键驱使针体滚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2中持针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持针镊在微张状态下与针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压块与针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中持针镊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为实施例3中持针镊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为实施例4中安置夹在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5为实施例4中安置夹在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为实施例4中安置夹在初始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7为实施例4中安置夹的展开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4中安置夹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9为实施例4中安置夹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锯齿纹,2、置针槽,3、第一夹瓣,4、按键,5、防滑部,6、弹性柄,601、弹性臂,7、夹持面,8、第二夹瓣,9、推力弹片,10、安置座,11、压块,12、滑块,13、滑槽,14、通孔,15、轴承,16、轴座,17、滚轴,18、针体,19、限位台阶,20、支座,21、扭簧,22、限位拉钩,23、限位孔,24、防滑垫,25、防滑面,26、插孔,27、定位销,28、定位孔,29、封盖,30、安放口,31、插销,32、安置夹,33、卡头,34、折痕,35、后板体,36、拱起部,37、前板体,38、第二卡孔,39、第一卡孔,40、卡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6、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中医针灸装置由针体18和持针镊构成;
其中,参看图6所示,所述的针体18呈细长柱状,前部具有尖端,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优选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的针体18为一次性使用器具;
其中,参看图1、2所示,所述的持针镊包括第一夹瓣3、第二夹瓣8及一弹性柄6;所述的弹性柄6呈V字形且弹性性能良好;所述的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两者的前端均呈尖嘴状,两者的后端各与弹性柄6的一端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使得持针镊整体呈镊状,持针镊在初始状态下呈张开状,即所述的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间隔分布,挤压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能够驱使两者基于弹性柄6的弹性变形而向中间靠拢;所述的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相对的侧面为夹持面7,两者的夹持面7上各开设有一条前后延伸的置针槽2,所述的置针槽 2呈凹槽状且截面呈劣弧弓形;
参看图1、3、4所示,所述的第一夹瓣3中限定有一个压块11,所述的压块11仅能在一直线行程内移动以调节位置,所述的直线行程与第一夹瓣3上的置针槽2两者所处的方向垂直;所述压块11的一端安设有按键4,压块11的另一端则设有推力弹片9,压块11的局部位于第一夹瓣3上的置针槽2中,所述按键4延伸至第一夹瓣3的外部以供人为按压,所述的推力弹片9为m型弹片;人为按压按键4,压块11将克服推力弹片9的推力而在直线行程内移动,此时推力弹片9被迫压缩,松开按键4后,推力弹片9将通过弹性势能驱使压块11向初始位置复位移动;
参看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夹瓣8中限定有一个滚轴17,所述的滚轴17仅能绕其中心轴旋转,所述滚轴17的中心轴与第二夹瓣8上的置针槽2相平行,所述滚轴17的局部位于第二夹瓣8上的置针槽2中;
参看图6、7、8所示,当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接触即两夹持面7抵顶时,两夹持面7上的置针槽2扣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能够容纳针体18中后部的柱腔,此时所述的滚轴17与压块11分别位于针体18的两侧且与针体18抵顶,即滚轴17与压块11配合将位于两者之间的针体18夹紧;在上述状态下按压按键4,压块11由按键4驱使而移动的过程中,针体18 将由压块11驱使而在置针槽2中向一方向滚动,此后如松开按键4,压块11由推力弹片9驱使而向初始位置复位移动的过程中,针体18将由压块11驱使而在置针槽2中向另一方向滚动。
本中医针灸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为:
参看图6所示,在临床针灸时,将针体18放置于两置针槽2之间,挤压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驱使两者向中间靠拢,待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的夹持面7抵顶时,两夹持面7 上的置针槽2扣合在一起而形成一柱腔,针体18的中后部被收纳和限定于上述柱腔中,此时滚轴17与压块11分别从针体18相对的两侧与针体18抵顶,即滚轴17与压块11配合将针体 18夹紧,使得针体18固定于置针槽2中而无法移动,通过上述方式可将针体18稳定的固定于持针镊前部,握持持针镊便可方便快捷的进行进针、起针以及运针中的提插等操作;如图7、 8所示,当握持持针镊并使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夹持面7接触时,利用一手指按压按键4驱使压块11移动,针体18将由压块11驱使而在置针槽2中向一方向滚动,松开按键4后压块11将由推力弹片9驱使而向初始位置复位移动,针体18将由压块11驱使而在置针槽2中向另一方向滚动,通过上述方式可使针体18往复的旋转,即实现进针过程中和运针过程中的“捻转”操作;待针灸操作完成后,逐渐减小对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的挤压力度,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将基于弹性柄6的弹性势能而逐渐的远离,由此即可使持针镊与针体18分离。
参看图7、8所示,在针灸临床上,进针过程或运针过程中,对于不同病症的病例,对针体 18进行捻转的角度和速度往往具有不同的操作要求,本中医针灸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医生可通过对按压和松开按键4的幅度和速度来调控针体18的捻转角度和速度,以此保证针灸效果。
参看图6-8所示,本中医针灸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握持持针镊来完成进针穿刺操作,相比徒手持针穿刺,操作更为顺手,更加便于施力,进针的位置、角度和深度等参数更容易精准控制;在运针时,握持持针镊可对针体18进行提插,对按键4进行交替的按压和松开,可使针体18在特定的角度内往复旋转,即实现“捻转”,相比以往的徒手运针,上述运针操作方式更为省力、便捷,更有利于对捻转与提插的幅度分寸进行良好把控。
本中医针灸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基于针体18与持针镊的配合完成操作,持针镊并不会与患者身体产生接触,按消毒规范进行必要消毒即可循环使用,而针体18无需设置用于手持的柄部,进而结构更为简易小巧,制作成本较为低廉,更加适合一次性使用,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并减少了废弃造成的资源浪费。
参看图1、2所示,本中医针灸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持针镊主体采用了镊状结构,加之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前端呈尖嘴状,从而使得持针镊具备普通医用镊的夹持功能,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借助持针镊能够完成诸多夹取物品的操作,使得临床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尤其在起针时,无需借助置针槽2、压块11、滚轴17等部件对针体18进行夹持固定,利用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的夹持面7将针体18后端夹紧后,即可轻易的将针体18从人体中拔出,操作省时省力;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两夹持面7配合所具备的夹持效果,所述的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的夹持面7上均开设有锯齿纹1。
综上所述,本中医针灸装置基于精妙的结构设计,临床使用方便快捷,操作顺手,利于施力,尤其可更为省力和精准的完成运针操作,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针灸效率甚至针灸效果;本中医针灸装置基于组合式的设计,大大的降低了针灸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本中医针灸装置的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整体成本低廉;基于以上使得本中医针灸装置具有极大的推广前景。
参看图6、8所示,在本中医针灸装置中,滚轴17的设置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其与压块11配合能够从针体18的两侧将针体18夹紧,使持针镊能够将针体18夹持牢固,另一方面,压块11驱使针体18在置针槽2中滚动的过程中,滚轴17能够随针体18进行同步旋转,以此大大降低针体18旋转过程中的旋转阻力,使按压按键4的操作更为省力;采用现有技术,滚轴17具有多种安置方式,优选的实施方式为:
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夹瓣8中开设有一个轴座16,所述的轴座16与第二夹瓣8的夹持面7上的置针槽2相通,轴座16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设有轴承15,所述的滚轴17两端分别经轴承15固定。
参看图1、6、8所示,在本中医针灸装置中,两个置针槽2配合用于容纳和限定针体18的中后部,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置针槽2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一方面需保证,两置针槽2 扣合时能够为针体18提供良好的限位作用,使针体18与持针镊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并减少操作过程中针体18弯曲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需保证,两置针槽2扣合时与针体18的接触不会过于紧密,以保证针体18旋转时置针槽2不会对其产生过大的阻力;为了更好的满足上述技术要求,本实施例公开的中医针灸装置中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参看图6所示,所述的置针槽2中分别设有限位台阶19,两置针槽2扣合时,两置针槽2 通过限位台阶19为针体18提供限位作用;由此一来,置针槽2只需具备容纳针体18中后部的功能,而对针体18进行限位的功能由限位台阶19去实现,使得置针槽2的加工更为容易,并可更好的满足前述所述的技术要求。
在本中医针灸装置中,当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接触时,持针镊整体呈笔形;由此一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可采用握笔的姿势握持持针镊进行针灸操作,更加便于握持,并可满足不同医生的使用操作习惯;同时,所述的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上设置有便于稳定握持的防滑部5,提高握持持针镊进行针灸操作时的手感。
在对本中医针灸装置进行加工制作时,第一夹瓣3、第二夹瓣8及弹性柄6优选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第一夹瓣3、第二夹瓣8及弹性柄6可采用一体结构。
在对本中医针灸装置进行加工制作时,压块11、按键4及第一夹瓣3的配合方式采用现有技术具有多种实施结构,优先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实施:
参看图3、4所示,所述的第一夹瓣3中开设有一安置座10,所述的安置座10中开设有一滑槽13和一通孔14,所述的通孔14通至第一夹瓣3的外部,所述的压块11位于安置座10中,压块11上设有与滑槽13滑动配合的滑块12,所述的按键4经通孔14延伸至第一夹瓣3 的外部;所述的滑槽13与滑块12配合使得压块11仅能在直线行程内移动位置。
实施例2
参看图1、2、6所示,在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中医针灸装置中,持针镊在初始状态下呈张开状,即所述的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保持较大的间隔分布,使得每次利用持针镊对针体18 的中后部进行夹持时,需要对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进行较大幅度的按压,操作比较费时费力;与此同时,在对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进行按压的同时,难以保证针体18在两夹持面 7之间所处的位置得当,无法精准快捷的将针体18中后部安设于两置针槽2之间;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公开的中医针灸装置的结构基础之上,还具有进一步的改进,所采用的具体结构为:
参看图9、10所示,所述的弹性柄6包括两个呈V形分布的弹性臂601,所述的第一夹瓣3 和第二夹瓣8分别与两个弹性臂601连接;其中一弹性臂601内侧安设有一支座20,该支座20上固定有一能够旋转的限位拉钩22,限位拉钩22由一扭簧21驱使可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另一弹性臂601上开设有一可供限位拉钩22穿过的限位孔23;当限位拉钩22处于初始位置时,限位拉钩22贴靠于对应弹性臂601的内侧而不对持针镊的张开角度构成限制,此时持针镊可按前述的正常方式进行使用;当限位拉钩22的拉钩一端穿过限位孔23后,限位拉钩22 将钩住限位孔23所在的弹性臂601,使持针镊仅能张开至微张状态,两弹性臂601靠近时限位拉钩22基于扭簧21驱使而紧贴限位孔23一侧,使得限位拉钩22不会从限位孔23中脱离;当持针镊处于微张状态时,针体18的中后部能够限定于两置针槽2之间,且此时压块11与滚轴17未将针体18压紧。
基于上述结构,当限位拉钩22处于初始位置时,持针镊能够采用正常方式与针体18组合使用;同时还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操作使用:
首先,如图10所示,手动旋转限位拉钩22并调节两弹性臂601的张开角度,使限位拉钩 22的拉钩一端穿过限位孔23,在限位拉钩22与限位孔23的配合下,持针镊仅能张开至微张状态,当持针镊处于微张状态时,将针体18的中后部由前向后插入两置针槽2之间的空间中,挤压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或挤压两弹性臂601即可使压块11与滚轴17将针体18压紧,此后便可进行后续的临床操作;在上述操作方式中,利用持针镊对针体18的中后部进行夹持时,需要对第一夹瓣3和第二夹瓣8的按压幅度较小,操作更为省时省力,可更为精准快捷的将针体18中后部安设于两置针槽2之间,大大的提高了针体18与持针镊的组合效率,尤其当需要陆续将多根针体18刺入人体时,上述操作方式所表现出的前述效果更为突出。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压块11与针体18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改进结构为:
如图11所示,所述压块11上固定有一具有弹性的防滑垫24,当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 接触时,压块11经防滑垫24与滚轴17配合而将针体18夹紧,压块11移动过程中经防滑垫 24驱使针体18在置针槽2中滚动;由于防滑垫24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与针体18获得更大的接触面积,加之其与针体18的摩擦系数较大,一方面,防滑垫24与滚轴17配合可为针体18提供更佳的固定作用,避免在临床操作中针体18与持针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按压按键4运针时,防滑垫24与针体18之间不易打滑,防滑垫24可为针体18提供较大的作用力,以驱使针体18稳定旋转。
再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防滑垫24与针体18两者用于接触配合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滑面 25,所述的防滑面25是经磨砂处理或开设防滑纹的手段而形成;由此进一步提升压块11与针体18的传动稳定性。
实施例3
参看图1、2所示,在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中医针灸装置中,第一夹瓣3、第二夹瓣8两者的后端各与弹性柄6的一端相连接,上述部件的连接结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指出第一夹瓣3、第二夹瓣8及弹性柄6三者可采用一体结构;此外,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夹瓣 3、第二夹瓣8及弹性柄6三者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的实施方式,具体结构为:
参看图12、13所示,所述的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的后端各开设有一插销31,所述的弹性柄6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插孔26,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后端的插销31各与弹性柄6一端的插孔26插接组合;当第一夹瓣3、第二夹瓣8及弹性柄6基于上述连接结构实施时,一方面,持针镊可方便的进行拆组,有利于对不同的部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消毒,使消毒更为高效彻底,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夹瓣3、第二夹瓣8及弹性柄6可根据功能特性选择不同材质单独进行制作;由于本中医针灸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通常是手持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进行各种针灸操作,第一夹瓣3、第二夹瓣8与弹性柄6在前后方向上产生的作用力并不显著,故前述的插孔26与插销31配合结构中一般无需设置防止两者脱离的锁紧机构。
如图12、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对持针镊具有如下改进:
所述的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中,一者设有定位孔28,另一者设有定位销27,当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的夹持面7抵顶时,定位销27插入定位孔28中以防止两夹持面7 沿接触面相对移动;由此一来,按压按键4驱使针体18滚动时,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不会错位移动,可保证临床操作过程中持针镊与针体18配合的稳定性。
所述的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两者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安放口30,所述的安放口30经封盖29进行封堵,安放口30用于向第一夹瓣3与第二夹瓣8中安放压块11和滚轴17等部件。
实施例4
在目前临床上,针体18通常放置于无菌器械盒或常规的一次性包装中,取拿不够便捷,更是无法快捷的将针体18与持针镊进行组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针灸的临床操作效率。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中医针灸装置的结构基础之上,另增设了一用于放置与收纳针体18的安置夹32,具体方案为:
参看图14-17所示,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包括一安置夹32,该安置夹32包括一呈长条状的柔性板体,所述的柔性板体上设有一经弯折形成的呈拱桥状的拱起部36,所述的拱起部36 沿柔性板条的宽度方向延伸,拱起部36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孔39;所述的拱起部36上设有若干沿柔性板体宽度方向并排均布的卡固孔40,针体18穿过卡固孔40并被卡固孔40卡持固定,针体18的前后两端分别位于拱起部36的前后两侧;所述的柔性板体以拱起部36为界被划分为前板体37和后板体35,所述的前板体37上开设有第二卡孔38,前板体37从上侧向后折叠且端部与拱起部36连接;所述后板体35上预制有一条沿柔性板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折痕 34,后板体35的端部设有能够分别与第一卡孔39和第二卡孔38进行插接配合的卡头33;当安置夹32在初始状态时,后板体35从上侧沿折痕34向前折叠并将卡头33插入第一卡孔39 中后,安置夹32呈矩形薄片状,针体18的前端位于前板体37折叠形成的夹层中,针体18的后端位于后板体35折叠形成的夹层中;参看图18、19所示,将后板体35从下侧沿折痕34翻折并将卡头33插入第二卡孔38中后,安置夹32为趋于三棱柱的形状,此时为安置夹32的使用状态,将卡头33所在的一面朝下放置时,针体18呈倾斜状且中后部处于悬空状态。
如图14-16所示,当中医针灸装置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实施时,可利用安置夹32作为针体 18的包装,初始状态下,后板体35从上侧沿折痕34向前折叠并将卡头33插入第一卡孔39 中,此时安置夹32呈矩形薄片状,具有便于运输和存放等特点,采用现有技术比如在安置夹 32外套设塑封袋等手段,可轻易的保证针体18在未使用前无菌卫生;如图18、19所示,对针体18进行使用时,将卡头33从第一卡孔39中拔出,将后板体35从下侧沿折痕34翻折,而后将卡头33插入第二卡孔38中,调整安置夹32的摆放状态,使卡头33所在的一面朝下,此时拱起部36位于安置夹32的上端,针体18呈倾斜状且中后部处于悬空状态,此时持持针镊可较为轻松的使针体18从置针槽2前端穿入,即完成针体18与持针镊的组合,最后利用持针镊将针体18夹紧并将针体18从卡固孔40中拔出,即可进行后续的针灸临床操作,方便快捷,可显著提供针灸的临床操作效率。
此外,参看图16、17所示,在对安置夹32进行加工制作时,安置夹32基于一块板材加工而成,即所述的柔性板体、第一卡孔39、第二卡孔38、卡头33、折痕34、拱起部36、卡固孔40、折痕34等部件均可由一整块板材作为原材料,经裁切、预弯、压制等常规方式进行处理制得,由此使得安置夹32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制造成本非常低廉。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14、15所示,在上述中医针灸装置中,安置夹32在初始状态下,后板体35从上侧沿折痕34向前折叠并将卡头33插入第一卡孔39中,安置夹32外套设塑封袋(未示出),以此保证在使用前,安置夹32及其内部安置的针体18卫生无菌。
进一步而言,在上述中医针灸装置中,所述的柔性板体采用塑料板或硬纸板。
进一步而言,如图17所示,在上述中医针灸装置中,所述的卡头33与柔性板体为一体结构。

Claims (10)

1.一种中医针灸装置,其包括针体和持针镊,针体呈细长柱状且前部具有尖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持针镊包括第一夹瓣、第二夹瓣及呈V字形的弹性柄;所述的第一夹瓣和第二夹瓣两者的前端呈尖嘴状,两者的后端各与弹性柄的一端相连,使得持针镊呈镊状且初始状态为张开状;所述的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两者相对的侧面为夹持面,两者的夹持面上各开设有一条呈凹槽状且前后延伸的置针槽;
所述的第一夹瓣中限定有一个仅能在直线行程内移动的压块,所述的直线行程与第一夹瓣上的置针槽两者所处的方向垂直;所述压块的一端安设有按键,另一端则设有推力弹片,压块的局部位于第一夹瓣上的置针槽中,所述按键延伸至第一夹瓣的外部;按压按键将驱使压块移动,松开按键后压块将由推力弹片驱使而向初始位置复位移动;
所述的第二夹瓣中限定有一个仅能旋转的滚轴,所述滚轴的中心轴与第二夹瓣上的置针槽平行,滚轴的局部位于第二夹瓣上的置针槽中;
当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接触时,两夹持面上的置针槽扣合而形成一能够容纳针体中后部的柱腔,滚轴与压块配合能够将针体夹紧,此状态下按压按键驱使压块移动过程中,针体将由压块驱使而在置针槽中向一方向滚动,压块向初始位置复位移动过程中,针体将由压块驱使而在置针槽中向另一方向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采用不锈钢材质,针体为一次性使用器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针槽截面呈劣弧弓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力弹片为m型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两者的夹持面上均开设有锯齿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夹瓣中开设有一个轴座,所述的轴座与第二夹瓣的夹持面上的置针槽相通,轴座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设有轴承,所述的滚轴两端分别经轴承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针槽中分别设有限位台阶,两置针槽扣合时,两置针槽通过限位台阶为针体提供限位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瓣与第二夹瓣接触时,持针镊整体呈笔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瓣和第二夹瓣上设置有便于稳定握持的防滑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瓣、第二夹瓣及弹性柄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第一夹瓣、第二夹瓣及弹性柄采用一体结构。
CN202110793204.5A 2021-07-14 2021-07-14 中医针灸装置 Withdrawn CN1145335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3204.5A CN114533546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中医针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3204.5A CN114533546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中医针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3546A true CN114533546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8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3204.5A Withdrawn CN114533546A (zh) 2021-07-14 2021-07-14 中医针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35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33546A (zh) 中医针灸装置
CN113749939A (zh) 一种针灸组件
CN114533545A (zh) 中医临床用针灸装置
CN114533547A (zh) 中医针灸组件
CN113749938A (zh) 临床用针灸装置
CN113768784A (zh) 一种临床针灸组件
CN216877174U (zh) 一种穴位按摩器
CN212090410U (zh) 一种微控眼眶静脉定量取血、注射及分析装置
CN212491155U (zh) 一种方便清洁的便携式等离子体美容仪
CN205867204U (zh) 一种输液辅助用具
CN2787208Y (zh) 针灸毫针夹持进针器
CN217697286U (zh) 一种针灸针
CN2810582Y (zh) 具推锥作用的刮痧保健器
CN207252271U (zh) 一种多功能接种装置
CN218921177U (zh) 一种食用菌接种工具
CN116421870B (zh) 一种皮肤创面上药器
CN216824139U (zh) 一种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
CN205359778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镊子
CN219167076U (zh) 一种临床直形点穴刮痧治疗钳
CN211094313U (zh) 一种骨科穿刺活检装置
CN216725205U (zh) 便于使用的中医针灸装置
CN219354369U (zh) 视网膜下肿物取出夹
CN215349286U (zh) 一种夹持稳定且方便的新型组合式咬切钳
CN2719236Y (zh) 一次性皮肤缝合器
CN220370031U (zh) Picc置管颈部压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