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3218A - 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3218A
CN114533218A CN202210163792.9A CN202210163792A CN114533218A CN 114533218 A CN114533218 A CN 114533218A CN 202210163792 A CN202210163792 A CN 202210163792A CN 114533218 A CN114533218 A CN 114533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instrument
normally open
main body
norm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37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port Medbo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Medbo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Medbo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Medbo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37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3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3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32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6719 priority patent/WO202316046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61B2017/3445Cannulas used as instrument channel for multiple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穿刺器包括外套管组件、内套管装置和穿刺针组件,内套管装置包括内套管组件和密封结构,内套管组件具有多个独立的器械通道,器械通道中设置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中空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常开密封部和常闭密封部,主体部用于设置在器械通道中,第一常开密封部和常闭密封部沿主体部的轴向依次设置并位于器械插入主体部的方向上,以使器械能够穿过第一常开密封部和常闭密封部。如此配置,改善了穿刺器的密封性能,同时也简化了密封结构和安装过程,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微创伤腹腔镜手术中,手术过程中会先向人体腹腔冲入CO2气体,建立气腹,这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操作过程。充足的气腹撑开了腹腔与脏器、脏器与脏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了腹腔空间,为术者提供了相对宽阔的视野和手术环境。随着微创伤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出现,医生可以在该微创伤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帮助下实现微创、精准、高效的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就是典型的微创伤手术,可以利用内窥镜及多把手术器械,通过一微小切口进行复杂的手术操作,具有出血少、疼痛感轻、术后恢复快且美观、术后感染风险小等优点。
在单孔腹腔镜手术中,建立气腹后,还需要单孔多通道穿刺器建立手术器械及内窥镜进入人体的通道,以便进行手术操作。通过穿刺器建立通道后,为了防止气腹压力的下降过快,对穿刺器未插入器械状态、插入器械状态以及拔出器械状态都有密封性要求。一般的,穿刺器上设置有两层密封结构,即常开密封和常闭密封;常开密封用于实现插入器械状态时的密封;常闭密封用于实现未插入器械和拔出器械状态时的密封。
但是传统的密封结构主要是整体密封所有器械通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影响相邻器械通道的密封性,存在漏气的风险,降低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传统的密封结构还存在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琐,以及单个器械通道的密封可靠性低的问题,特别在拔除器械的过程中易发生器械卡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以实现穿刺器上的各个器械通道的独立密封,提升密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用于穿刺器,包括:中空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常开密封部和常闭密封部;
所述主体部用于设置在所述穿刺器的器械通道中;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依次设置,并位于器械插入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以使所述器械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上由近端至远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并靠近所述主体部的近端设置,所述常闭密封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常闭密封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用于插入所述主体部的塞头,所述塞头插入所述主体部后用于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配合以进行密封,所述塞头与所述主体部独立设置或一体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塞头通过连接带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连接,且所述塞头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塞头柄和塞头主体,所述塞头主体用于部分插入所述主体部并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配合以进行密封。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器械通道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且所述主体部的内壁中嵌设有刚性增强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具有:用于包裹所述器械的环形密封唇;以及与所述环形密封唇轴向连接的过渡脖颈部;所述过渡脖颈部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唇的近端侧,所述过渡脖颈部的内径从近端至远端依次递减;且所述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释放槽,所述释放槽位于所述环形密封唇的远端外侧。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器械通道配合的定位凹槽,且所述主体部具有厚壁部;所述常闭密封部的近端设置所述厚壁部,和/或,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的近端设置所述厚壁部。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套管装置,用于穿刺器,其包括内套管组件以及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内套管组件具有多个独立设置的器械通道,所述器械通道中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
可选地,所述内套管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密封结构独立设置的第二常开密封部,所述密封结构的第一常开密封部和常闭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在同一个所述器械通道中沿轴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均具有:用于包裹所述器械的环形密封唇;以及与所述环形密封唇轴向连接的过渡脖颈部;所述过渡脖颈部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唇的近端侧,所述过渡脖颈部的内径从近端至远端依次递减;其中,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的过渡脖颈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的过渡脖颈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的轴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的内壁中嵌设有刚性增强部。
可选地,所述内套管组件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内套管上盖、内套管主体和内导向管,所有所述器械通道轴向贯穿所述内套管上盖、所述内套管主体和所述内导向管;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内套管上盖的器械通道中,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内套管主体的器械通道中。
可选地,所述内套管组件具有轴向依次连接的内套管上盖、内套管主体和内导向管,所有所述器械通道轴向贯穿所述内套管上盖、所述内套管主体和所述内导向管;其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塞头,所述塞头用于插入所述主体部并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配合以进行密封,且所述塞头与所述主体部独立设置或一体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塞头通过连接带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连接,且所述内套管上盖的近端面上设置有安置槽,所述连接带用于容纳在所述安置槽中。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穿刺器,其包括穿刺针组件、外套管组件以及任一项所述的内套管装置,所述内套管装置和所述穿刺针组件均用于插入所述外套管组件中。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组件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外套管上盖、外套管主体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主体和所述外套管上盖之间设置有外套管密封件,所述外套管密封件包括常闭密封阀和常开密封阀,所述常闭密封阀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主体内;
其中所述常开密封阀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上的内部,并与所述常闭密封阀一体式连接以进行径向密封,和/或,所述常开密封阀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上盖的近端端面,并与所述常闭密封阀独立设置以进行端面密封。
可选地,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针座、针管和针头;所述针管和/或所述针头为中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中空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常开密封部和常闭密封部,所述主体部用于设置在所述穿刺器的器械通道中,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依次设置,并位于器械插入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以使所述器械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如此配置,使得密封结构作为整体一体式结构对单独的一个器械通道进行常开和常闭密封,这种密封结构更简单,安装过程更简便。尤其这种一体式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更好,提升单个器械通道的密封性能,并且可有效的降低器械拔除时被卡死的风险,降低了手术难度,也降低了器械被损伤的风险。特别在于,各个器械通道独立设置密封结构,使器械通道相互之间独立密封而互不影响,有效确保使用过程中相邻器械通道的密封性能,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构件或动作。附图中构件的尺寸和相对位置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例如,各种构件的形状和角度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并且这些构件中的某些构件可能被随意放大和定位以改善附图的清晰度。此外,所绘制的构件的特定形状并不一定传递关于特定构件实际形状的任何信息,仅仅选择为在附图中容易识别的形状;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器操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组件与外套管组件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管组件与外套管组件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管组件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管组件详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6所示的A向的俯视图;
图8a和图8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的等轴视图;
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的剖面图;
图9a和图9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包含塞头且塞头处于使用状态的等轴视图;
图9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包含塞头且塞头处于未使用状态的等轴视图;
图9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包含塞头且塞头处于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9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包含塞头且塞头处于未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管组件上的所有器械通道对应设置一个密封结构以及每个密封结构包含一个塞头且塞头未使用时的等轴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管组件上的所有器械通道对应设置一个密封结构以及每个密封结构包含一个塞头且塞头使用时的等轴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重内密封的内套管组件的详细图;
图1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重内密封时的第二常开密封部的端面图;
图13b为沿图13a中B-B连线的剖面图;
图13c为图13a中的第二常开密封部的等轴视图;
图1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管组件的内导向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b为图14a中的内导向管的主视图;
图14c为图14a中的C向的仰视图;
图1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置常开密封阀的外套管组件的爆炸图;
图15b为图15a中的外套管组件组装后的剖面图;
图1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置端面常开密封阀的外套管组件的爆炸图;
图16b为图16a中的外套管组件组装后的剖面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组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穿刺器;101-安装接口;102-器械通道;103-安置槽;110-外套管组件;1101-外套管上盖;1102-外套管密封件;1102a-常开密封阀;1102b-常闭密封阀;1103-外套管主体;1104-外套管;1105-气腹阀门;1106-按钮;1107-按钮轴;1108-扭簧;120-内套管组件;1201-内套管上盖;1202-密封圈;1203-内套管主体;1204-内导向管;12041-胶槽;12042-气流通道;1205-连接螺钉;1206-固定块;130-穿刺针组件;131-针座;132-针管;133-针头;140-密封结构;141-第一常开密封部;1411-环形密封唇;1412、1461-过渡脖颈部;142-常闭密封部;1421-槽;1422-缺口;1423-加强筋;143-主体部;1431-定位凹槽;1432-厚壁部;1433-释放槽;144-刚性增强部;145-塞头;1451-塞头柄;1452-塞头主体;1453-连接带;146-第二常开密封部;200-机械臂;31-手术器械;32-内窥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申请中,为了便于理解,使用了“近端”和“远端”等术语,这些术语是指从使用该器械的医生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近端”和“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指距离产品的操作者较近的一端,而“远端”通常是指距离产品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多个”、“若干”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进一步,如在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术语不用于限制发明的范围。例如,空间上相对的术语-如“在…之下”、“在…下面”、“下”、“在…上面”、“上”、“水平”、“垂直”等可用于描述如图中所显示的一个要素或特征与另一个元素或特征的关系。这些空间上相对的术语意欲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除图中显示的位置和定向外的不同位置和定向。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如“在其它要素或特征下面”或“在其它要素或特征之下”所描述的要素然后将“在其它要素或特征上面”或“其它要素或特征之上”。因此,示例的术语“在…下面”、可包括上面和下面的位置和定向。装置可被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以其它的定向),并且本文使用的空间上相对的描述词被相应地解释。同样,沿着和围绕各种轴的运动的描述包括各种特定的装置位置和定向。并且,术语“包括”指定叙述的特征、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要素、组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描述为连接的组件可以是电或机械地直接连接,或它们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组件间接连接。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穿刺器进行密封时所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可以简化密封结构和安装过程,并提升器械通道的密封性能,降低器械被损伤的风险,以及提高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本发明公开的穿刺器包括穿刺针组件、外套管组件以及内套管装置,所述内套管装置和所述穿刺针组件均用于插入所述外套管组件中。一般先将穿刺针组件插入外套管组件中配合建立初始通道,然后退出穿刺针组件后,再将内套管装置插入外套管组件中配合建立手术通道,建立手术通道后,再将器械插入内套管装置所提供的器械通道中以进行手术操作。本发明公开的穿刺器为单孔多通道穿刺器,主要在单孔腹腔镜手术中使用。
本发明公开的内套管装置包括内套管组件以及密封结构,所述内套管组件具有多个独立设置的器械通道,所述器械通道中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且器械通道之间的密封结构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本发明公开的密封结构用于设置在内套管装置的器械通道中。本发明公开的密封结构具体包括中空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常开密封部和常闭密封部;所述主体部用于设置在穿刺器的器械通道中;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依次设置,并位于器械插入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以使所述器械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需理解,“一体式连接”通常是指一体成型或分开成型后相互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器100与手术机器人上的机械臂200可拆卸连接,以对患者进行微创伤手术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器100自带安装接口101,通过安装接口101与机械臂200可拆卸的连接,优选安装接口101为快拆接口。机械臂200的作用是把持穿刺器100,以方便医生操控器械进行手术。本申请对器械的种类没有要求,如内窥镜或手术器械,手术器械的类型也不作限制,如为手术钳、剪刀、止血钳等,也可为能量式手术执行器,如电切刀、电凝头等。
穿刺器100具有多个相互独立设置的器械通道102,每个器械通道102可供一个器械插入。器械通道102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器械通道102的数量为4个,可供4个器械进出,其中3个器械为手术器械31,另一个器械为内窥镜32,但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器械通道102的数量也可设置为少于4个或多于4个的情况。器械通道102的数量主要是根据手术需求进行设置的。器械通道102的设置,使得器械可通过器械通道102进出人体实现微创伤手术。
请参考图3至图7,穿刺器100包括外套管组件110、内套管装置和穿刺针组件130,所述内套管装置包括内套管组件120;内套管组件120和穿刺针组件130均用于插入外套管组件110中;穿刺针组件130先插入外套管组件110中,用于导引外套管组件110穿过患者皮层;内套管组件120后插入外套管组件110中,用于与外套管组件110配合形成手术通道,并导向外部器械通过内套管组件120上的器械通道102进出人体。
如图2所示,在一非限制性的操作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器100的操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S101,先将穿刺针组件与外套管组件配合后穿刺人体组织,建立初始通道;
S102,建立初始通道后,退出穿刺针组件后,将内套管组件插入外套管组件中,建立手术通道;
S103,建立手术通道后,将外套管组件安装至手术机器人中机械臂进行固定;
S104,与机械臂固定后,从内套管组件的近端插入内窥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手术;
S105,手术结束后,移除手术器械、内窥镜和穿刺器。
首先参阅图3,穿刺针组件130和外套管组件110可拆卸的连接,使穿刺针组件130不能相对于外套管组件110进行轴向移动而只能周向转动。穿刺针组件130与外套管组件110连接后,穿刺针组件130中的针头完全露出外套管组件110的远端,并且针头与外套管组件110之间的间隙很小,便于穿刺人体时不卡组织,且安装接口101设置在外套管组件110上。
在一示例中,穿刺针组件130与外套管组件110通过按钮卡接固定;当穿刺针组件130插入外套管组件110中,外套管组件110上的按钮被触发自动与穿刺针组件130卡接固定;需要拔除穿刺针组件130时,再按动外套管组件110上的按钮即可解除连接,将穿刺针组件130取出。当然按钮仅为一种可选的连接方式,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来实现穿刺针组件130与外套管组件1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图4示出了退出穿刺针组件130后,将内套管组件120插入外套管组件110中的结构状态。如图4所示,从外套管组件110的近端(即上端、顶端)插入内套管组件120后,即可建立手术通道,且内套管组件120不能相对于外套管组件110进行轴向移动而只能周向转动。完成内套管组件120和外套管组件110的配合后,便可将手术器械31和内窥镜32插入内套管组件120中对应的器械通道102中。每个器械通道102内可拆卸地安装一个器械。
在一示例中,内套管组件120与外套管组件110通过按钮卡接固定或卡口形式固定。同理,当内套管组件120插入外套管组件110中,外套管组件110上的按钮被触发自动与内套管组件120卡接固定;需要拔除内套管组件120时,再按动按钮即可解除连接,将内套管组件120取出。外套管组件110可通过同一个按钮实现与内套管组件120及穿刺针组件130的连接。
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内套管组件120包括轴向依次设置的内套管上盖1201、密封圈1202、内套管主体1203和内导向管1204;内套管上盖1201与内套管主体1203固定连接,如通过多个连接螺钉1205固定连接内套管上盖1201与内套管主体1203;内套管主体1203和内导向管1204的近端固定连接,如两者胶水粘接或结合其他机械连接方式来实现固定,以保证两者的密封性;密封圈1202设置在内套管上盖1201和内套管主体1203之间,用于保证内套管上盖1201和内套管主体1203之间的密封;内导向管1204的内部用于通过手术器械和内窥镜,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且所有器械通道102从近端至远端轴向贯穿内套管组件120。其中内套管上盖1201的所有器械通道102中设置有密封结构140,且所有器械通道102的密封结构140相互独立地设置而进行密封,使器械通道102之间的密封性互不影响,确保密封效果,避免漏气的风险。
参阅图8a至图8c,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140为一体式密封结构,优选一体加工成型,如利用硅胶模具一体制作成型。这种一体式密封结构140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尤其密封性能好,并且不容易在拔除器械时造成器械卡死的问题。所述密封结构140主要由弹性可压缩材料制成,如硅胶、橡胶等弹性可压缩材料,但是本发明对具体的弹性可压缩材料不限定,除了硅胶、橡胶等材料外,如有其他合适并能够达到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材料也适用于制作本发明的密封结构140。
密封结构140包括中空主体部143以及与主体部143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和常闭密封部142;主体部143用于设置在器械通道102中,并与器械通道102固定连接,两者通常为可拆卸的连接,优选为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和常闭密封部142沿主体部143的轴向依次设置,并位于器械插入主体部143的方向上,以使器械能够穿过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和常闭密封部142。可以理解,当器械插入主体部143时,器械需要穿过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和常闭密封部142,从而通过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实现器械插入状态时的密封,并通过常闭密封部142实现器械未插入和拔除状态时的密封。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43的内部或外部,常闭密封部142也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43的内部或外部,但是这些密封部均需要设置在主体部143插入器械的方向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体部143与内套管上盖1201中的器械通道102紧配合。主体部143的外径优选大于器械通道102的内径,以使主体部143与器械通道102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主体部143整体的外形一般与器械通道102的形状相对应,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主体部143的外形大体为圆柱形状以适配同样为圆形的器械通道102。还需理解,内套管上盖1201中的器械通道102的轴向长度一般较短,在此限制下,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和常闭密封部142的数量通常仅设置为一个即可,因此,密封结构140的整体尺寸小,结构也简单,安装也便捷,且在拔除器械时不容易卡死器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43上由近端至远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和常闭密封部142,且第一常开密封部141设置在主体部143的内部并优选靠近主体部143的近端设置,常闭密封部142至少部分设置在主体部143的远端的外部。可选地,常闭密封部142整个设置在主体部143的远端的外部(如图8a-图8c所示)。该方案中,当器械未插入主体部143时,主体部143的内腔近端由第一常开密封部141控制形成常开状态,且主体部143的内腔远端由常闭密封部142控制形成常闭状态(即密封状态);进而当器械插入主体部143后,主体部143的内腔近端由第一常开密封部141控制形成密封状态,而主体部143的内腔远端基本上为打开状态,即常闭密封部142虽然也包裹器械,但此时主要由第一常开密封部141起到近端密封作用;继而当器械退出主体部143后,主体部143的内腔远端继续由常闭密封部142控制形成常闭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43上由近端至远端依次设置有常闭密封部142和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常闭密封部142设置在主体部143的内部并靠近主体部143的近端设置,第一常开密封部141至少部分设置在主体部143的外部。可选地,第一常开密封部141整个设置在主体部143的远端的外部。该方案中,当器械未插入主体部143时,主体部143的内腔近端由常闭密封部142控制形成常闭状态,且主体部143的内腔远端由第一常开密封部141控制形成常开状态;进而当器械插入主体部143后,主体部143的内腔远端由第一常开密封部141控制形成密封状态,而主体部143的内腔近端基本上为打开状态,即常闭密封部142虽然也包裹器械,但此时主要由第一常开密封部141起到远端密封作用;继而当器械退出主体部143后,主体部143的内腔近端继续由常闭密封部142控制形成常闭状态。
参考图8c,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主体部143上由近端至远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和常闭密封部142,第一常开密封部141设置在主体部143的内部,常闭密封部142全部设置在主体部143的远端的外部。如此设置,能够更好的确保器械插入以及拔除器械通道102时的密封性能,密封效果更好。
继续参阅图8a至图8c,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具有用于包裹器械的环形密封唇1411,环形密封唇1411的内径小于器械的外径,以使器械插入后,环形密封唇1411紧密地包裹器械而保证密封性。进一步地,第一常开密封部141还具有与环形密封唇1411轴向连接的过渡脖颈部1412,过渡脖颈部1412设置在环形密封唇1411的近端侧,过渡脖颈部1412的内径从近端至远端依次递减;在手术过程中,过渡脖颈部1412可以增大环形密封唇1411的偏摆幅度,密封效果更佳,应用范围更广,而且还可引导器械的插入,降低器械插入时的阻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即为近端大、远端小的中空圆台结构,能够较好的密封器械,且不容易造成器械拔除时卡死的问题。
常闭密封部142具有供器械通过的槽1421,如本实施例中,在常闭密封部142的底部开设有槽1421。在没有器械穿过时,槽1421闭合。本发明对槽1421的形状不作特别的限制,如可以是十字形槽,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为一字形槽或其他形状的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槽1421为十字形结构,槽1421的每个夹角均具有内凹的缺口1422,4个缺口1422呈中心对称分布,且缺口1422优选为弧形槽。
优选,主体部143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1431,用于与器械通道102内壁上的凸台配合,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使得密封结构140的安装更准确,而且也更不容易移位。可选的,定位凹槽1431设置在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和常闭密封部142之间。优选,主体部143具有厚壁部1432;在常闭密封部142的近端设置厚壁部1432,和/或,在第一常开密封部141的近端设置厚壁部1432。在主体部143的外径一致的情况下,厚壁部1432的壁厚大于主体部143其余部位的壁厚,以此增加常闭密封部142和/或第一常开密封部141的刚性,防止器械退出器械通道102时,常闭密封部142和/或第一常开密封部141产生翻边现象,翻边会影响手术密封性。
优选,常闭密封部14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1423,加强筋14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优选多个加强筋1423沿常闭密封部142的周向均匀分布。加强筋1423沿主体部143的轴向延伸。加强筋1423的设置可以增加常闭密封部142的刚性,防止器械退出器械通道102时,常闭密封部142产生翻边现象。该方案中,常闭密封部142由于设置在主体部143的远端的外部,此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来设置加强筋1423,而由于第一常开密封部141设置在主体部143的内部,使得第一常开密封部141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加强筋143,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则可考虑在第一常开密封部141的外表面上设置加强筋。
如图8c所示,主体部143的内壁中较佳地嵌设有刚性增强部144,增强部144主要设置在主体部143与器械通道102相配合的位置,刚性增强部144的刚度大于主体部143的刚度以提高结构刚性,增大主体部143与器械通道102配合位置处的摩擦力,可以有效防止器械退出器械通道102时意外将密封结构140一并带出,降低密封结构140脱落的风险。如本发明实施例中,刚性增强部144设置在第一常开密封部141的近端。刚性增强部144一般为金属材料,可以显著提高结构刚性,增大摩擦力,优选刚性增强部144为不锈钢等弹性较好的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刚性增强部144还可以设置为具有足够刚度的非金属材料。刚性增强部144可以是一个环形结构,或者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刚性增强部144。
继续参考图8c,主体部142的内部设置有足够大的释放槽1433,释放槽1433位于第一常开密封部141的环形密封唇1411的远端外侧。释放槽1433不仅为器械插入第一常开密封部141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还可以减少器械插入时的阻力,降低器械被卡死的风险。
图9a-图9e示出了密封结构140包含塞头145的优选实施方式。即,主体部143内可插入塞头145,塞头145插入主体部143后用于与第一常开密封部141配合,达到器械未插入以及拔除时的密封。塞头145与主体部143独立设置或一体式连接,优选塞头145与主体部143一体式连接。塞头145的设置,使密封结构140增加了一层常闭密封功能,可以起到双重密封作用,还能在常闭密封部142失效时,通过塞头145来确保穿刺器的密封性。如当器械退出或未插入器械时,如果常闭密封部142意外失效,则塞头145可以配合第一常开密封部141来进一步防止漏气,确保穿刺器的正常使用,保证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密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塞头145与主体部143一体成型,也即密封结构140整体自带一个塞头145。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塞头145与主体部143可分开成型后再连接。塞头145同样为弹性可压缩材料,如硅胶、橡胶等弹性可压缩材料。优选,塞头145通过连接带1453与主体部14不可分离的连接。在不使用时,通过连接带1453来悬吊塞头主体1452,这种整体式的密封结构140可防止术中掉落塞头145,也可防止不使用时遗失塞头145。进一步地,塞头145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塞头柄1451和塞头主体1452;塞头主体1452部分插入主体部143内并与第一常开密封部141紧密配合达到密封效果。而塞头柄1451的设置,便于医生手持操作将塞头145放入主体部143内。优选,塞头主体1452的内部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空腔,以增大塞头的变形量,降低塞头插入和拔除时的难度。
接下去结合图9a至图9e来更详细地说明塞头的使用方式。图9c和图9e示意了塞头主体1452未插入主体部143时的打开状态,在该状态下,在手术过程中,塞头145不需要插入主体部143,器械从主体部143的内腔进入体内进行手术操作。图9b和图9d示意了塞头主体1452插入主体部143时的使用状态,该状态下,器械未插入主体部143,且塞头主体1452被第一常开密封部141所包裹而起到密封作用。
如图10所示,作为一可选的方案,内套管上盖1201上设置有容置连接带1453的安置槽103,具体在内套管上盖1201的近端面上设置安置槽103。安置槽103的数量与塞头145的数量对应。因此,塞头145未使用时在重力作用下,悬挂在内套管组件120的外部,不影响器械的操作,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安置槽103优选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便于连接带1453的进出,即安置槽103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为避免使用过程中对其他器械的空间产生阻碍,塞头145外露距离的设置原则是,尽量缩小内套管组件120的最大外径尺寸。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当塞头145悬挂在内套管组件120的外部时,塞头主体1452的内侧与内套管上盖1201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为1~4mm;如果距离过大,容易使塞头与内套管组件120产生干涉,并增加内套管组件120的外径尺寸;如果距离过小,增加塞头悬吊在内套管组件外部的难度。如图11所示,当塞头145使用时,连接带1453即被折叠且部分长度仍容置在安置槽103内。塞头145的数量可根据手术需要设置,也即,可以选择任意数量的塞头,而且塞头145之间互不干涉,独立操作,适用性高。
图12显示了内套管主体1203内设置有第二常开密封部146的优选实施例。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套管装置还包括第二常开密封部146,以进一步地增加手术中的密封性能,具体地,可在密封结构140的正下方设置第二常开密封部146。新增的第二常开密封部146可以与密封结构140一体式连接或独立设置。一体式连接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而独立设置的优点是互不干扰,密封效果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常开密封部146与密封结构140相互独立设置。需理解,各个器械通道102中的第二常开密封部146也是相互独立地设置,互不影响。第二常开密封部146与内套管主体120中的器械通道102紧密配合,优选过盈配合固定,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第一常开密封部141与内套管上盖1201之间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详细叙述。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内套管主体1203的内部靠近近端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块1206,固定块1206具有轴向贯通的内腔,第二常开密封部146的近端外壁与固定块1206的内腔紧密配合并固定,如固定块1206与第二常开密封部146过盈配合固定。
需理解,如果设置第二常开密封部146,则在每个器械通道102中,两个常开密封部和一个常闭密封部沿轴向依次设置,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常闭密封部142、第二常开密封部146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设置,可更好的对器械通道进行密封。但是第一常开密封部141和常闭密封部142设置在内套管上盖1201的器械通道102中,第二常开密封部146设置在内套管主体1203的器械通道102中。
图13a-图13c示意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常开密封部146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常开密封部146与密封结构140的结构基本类似,如第二常开密封部146也具有用于包裹器械的环形密封唇1411,优选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146至少包括内壁中嵌设的刚性增强部144以及定位凹槽1431、厚壁部1432中的一者。但是第二常开密封部146和密封结构140的相同之处不再描述,并对于相同部分采用了相同的标号,不同部分采用了不同的标号。第二常开密封部146与密封结构140的主要区别是,第二常开密封部146没有常闭密封功能而仅设置常开密封功能,但是第二常开密封部146可以设置得更长,即加长设置了过渡脖颈部1461,使得手术过程中,可以增大第二常开密封部146的环形密封唇的偏摆幅度,密封效果更佳,应用范围更广。也即,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146的过渡脖颈部1461的长度大于第一常开密封部141的过渡脖颈部1412的长度。此外,第二常开密封部146还在其过渡脖颈部1461的外表面上设置了加强筋1423,以增加结构刚性,避免过渡脖颈部1461内翻,也避免被意外带出而造成脱落。
接下去对内套管组件120和外套管组件110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a-图14c所示,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内套管组件120的内导向管1204的近端外表面设置了用于连接的胶槽12041,在胶槽12041内填充胶水来粘接内套管主体1203。当然内导向管1204具有轴向贯通的器械通道102以及注气用的气流通道12042;气流通道12042用于气体的通过,以建立气腹。气流通道12042开设在内导向管1204的外壁上并沿轴向从近端向远端延伸,气流通道12042的近端应进入外套管组件110的外套管主体内以引入气体。
如图15a-图15b所示,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外套管组件110包括轴向依次设置的外套管上盖1101、外套管密封件1102、外套管主体1103和外套管1104;外套管上盖1101与外套管主体1103固定连接;外套管主体1103与外套管1104的近端固定连接,如两者胶水粘接或结合机械连接来进行固定,并保证密封性。外套管密封件1102设置在外套管上盖1101和外套管主体1103之间,并提供了穿刺针组件130和内套管组件120进出外套管组件110状态下的密封;外套管1104用于插入腹部,以维持手术通道;外套管密封件1102包括轴向依次设置的常开密封阀和常闭密封阀,所述常闭密封阀至少部分设置在外套管主体1103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外套管密封件1102为一体式结构,并包括常开密封阀1102a和常闭密封阀1102b,且常开密封阀1102a和常闭密封阀1102b一体式连接,优选两者一体加工成型,其中常闭密封阀1102b设置在外套管主体1103的内部并靠近近端设置,且常开密封阀1102a设置在外套管上盖1101的内部以进行径向密封。更详细地,所述常开密封阀1102a设置在P1位置,所述常闭密封阀1102b设置在P2位置,P1位置通常是在外套管上盖1101的内部接近外套管主体1103的位置,P2位置是在外套管主体1103的内部。该实施方式中,常开密封阀1102a的结构一般可参考以上的常开密封部的结构,而常闭密封阀1102b的结构也可参考以上的常闭密封部的结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外套管密封件1102为独立式结构,即常开密封阀1102a和常闭密封阀1102b相互独立设置,且常开密封阀1102a设置在外套管上盖1101的近端端面以进行轴向端面密封,但是常闭密封阀1102b继续设置在外套管主体1103的内部并靠近近端设置。该轴向端面密封优化了外套管组件110的密封方式,在保证密封性能的前提下,减小了内套管组件120和穿刺针组件130进出外套管组件110的时阻力。优选地,该实施方式中,常闭密封阀1102b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以增加结构的刚性。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常开密封阀1102a为两个,一个用于实现径向密封,另一个用于实现轴向端面密封,而用于径向密封的常开密封阀1102a与常闭密封阀1102b优选一体式连接。
继续参考图15a和图15,在一可选方案中,外套管主体1103上设置有气腹阀门1105和按钮1106;气腹阀门1105是通入CO2气体的通道以维持腹部压力,或用于排烟或其他功能;按钮1106用于与穿刺针组件130或内套管组件120连接。按钮1106可在按钮轴1107和扭簧1108的配合下,实现对穿刺针组件130或内套管组件120的连接。
进一步地,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组件130的示范性结构。如图17所示,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穿刺针组件130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针座131、针管132和针头133;其中针管132和/或针头133采用空心管减重设计,手感更佳,穿刺操作更为方便;针座131、针头133均与针管132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胶粘、螺纹或者激光焊接中的任意一种形式或多种组合形式,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优选材料为塑料管以进行减重;装配完成后,穿刺针组件130的内部与外部有气密性要求,目的是隔绝漏液的进入,保证术后灭菌的彻底。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各个器械通道独立设置的密封结构,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器械通道之间的相互影响,改善了密封性能,而且也简化了密封结构和安装过程,并降低了器械拔除被卡死的风险,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对密封结构作了加强设计,如厚壁部与加强筋均可以增加密封结构的刚性,防止器械退出时的翻边,进一步增大密封可靠性,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塞头增加了一层常闭密封功能,可以起到双重密封作用,还能在另一常闭密封部失效时,通过塞头来确保穿刺器的密封性。再则,将常开密封阀设置在外套管上盖的近端端面处进行轴向端面密封,可以有效的减少内套管组件和穿刺针组件进出外套管组件的阻力,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密封结构,用于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连接的第一常开密封部和常闭密封部;
所述主体部用于设置在所述穿刺器的器械通道中;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依次设置,并位于器械插入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以使所述器械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由近端至远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并靠近所述主体部的近端设置,所述常闭密封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密封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主体部的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插入所述主体部的塞头,所述塞头插入所述主体部后用于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配合以进行密封,所述塞头与所述主体部独立设置或一体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通过连接带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连接,且所述塞头包括一体式连接的塞头柄和塞头主体,所述塞头主体用于部分插入所述主体部并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配合以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器械通道过盈配合固定连接,且所述主体部的内壁中嵌设有刚性增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具有:用于包裹所述器械的环形密封唇;以及与所述环形密封唇轴向连接的过渡脖颈部;所述过渡脖颈部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唇的近端侧,所述过渡脖颈部的内径从近端至远端依次递减;且所述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释放槽,所述释放槽位于所述环形密封唇的远端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器械通道配合的定位凹槽,且所述主体部具有厚壁部;所述常闭密封部的近端设置所述厚壁部,和/或,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的近端设置所述厚壁部。
9.一种内套管装置,用于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内套管组件具有多个独立设置的器械通道,所述器械通道中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密封结构独立设置的第二常开密封部,所述密封结构的第一常开密封部和常闭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在同一个所述器械通道中沿轴向依次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均具有:用于包裹所述器械的环形密封唇;以及与所述环形密封唇轴向连接的过渡脖颈部;所述过渡脖颈部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唇的近端侧,所述过渡脖颈部的内径从近端至远端依次递减;其中,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的过渡脖颈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的过渡脖颈部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的轴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的内壁中嵌设有刚性增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组件具有轴向依次连接的内套管上盖、内套管主体和内导向管,所有所述器械通道轴向贯穿所述内套管上盖、所述内套管主体和所述内导向管;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和所述常闭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内套管上盖的器械通道中,所述第二常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内套管主体的器械通道中。
14.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组件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内套管上盖、内套管主体和内导向管,所有所述器械通道轴向贯穿所述内套管上盖、所述内套管主体和所述内导向管;其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塞头,所述塞头用于插入所述主体部并与所述第一常开密封部配合以进行密封,且所述塞头与所述主体部独立设置或一体式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通过连接带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式连接,且所述内套管上盖的近端面上设置有安置槽,所述连接带用于容纳在所述安置槽中。
16.一种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组件、外套管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9-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套管装置,所述内套管装置和所述穿刺针组件均用于插入所述外套管组件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组件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外套管上盖、外套管主体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主体和所述外套管上盖之间设置有外套管密封件,所述外套管密封件包括轴向依次设置的常闭密封阀和常开密封阀,所述常闭密封阀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主体内;
其中所述常开密封阀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上盖的内部,并与所述常闭密封阀一体式连接以进行径向密封,和/或,所述常开密封阀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上盖的近端端面,并与所述常闭密封阀独立设置以进行端面密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针座、针管和针头;所述针管和/或所述针头为中空结构。
CN202210163792.9A 2022-02-22 2022-02-22 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Pending CN114533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3792.9A CN114533218A (zh) 2022-02-22 2022-02-22 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PCT/CN2023/076719 WO2023160469A1 (zh) 2022-02-22 2023-02-17 穿刺器及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3792.9A CN114533218A (zh) 2022-02-22 2022-02-22 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3218A true CN114533218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77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3792.9A Pending CN114533218A (zh) 2022-02-22 2022-02-22 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3218A (zh)
WO (1) WO20231604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469A1 (zh) * 2022-02-22 2023-08-31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器及密封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9934A1 (en) * 2003-04-25 2005-03-17 Thomas Wenchell Surgical access apparatus
US20070088275A1 (en) * 2003-04-08 2007-04-19 Ralph Stearns Trocar assembly with pneumatic sealing
CN107348998A (zh) * 2017-07-14 2017-11-17 苏州朗特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鱼眼式单孔多通道穿刺器
US20200305928A1 (en) * 2019-03-26 2020-10-01 Conmed Corporation Gas circulation system with gas sealed access cap and valve sealed access cap for robotically assisted surgical procedures
CN112603484A (zh) * 2020-12-21 2021-04-06 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好的内窥镜穿刺器
CN213552199U (zh) * 2020-09-24 2021-06-29 镁格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多通道穿刺器组件
CN113397666A (zh) * 2021-07-20 2021-09-17 王倩青 一种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的单孔多通道手术鞘
CN214907396U (zh) * 2020-12-29 2021-11-30 极限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通道器械及其密封结构
CN114052812A (zh) * 2021-11-17 2022-02-18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1498A (en) * 1991-09-10 1992-08-25 Unisurge, Incorporated Flexible valve and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DE102009018639A1 (de) * 2009-04-17 2010-10-21 Karl Storz Gmbh & Co. Kg Dichtung zum Abschließen eines Zugangsinstrumentes in einen Körper
KR100936926B1 (ko) * 2009-03-31 2010-01-18 주식회사 래보 싱글 포트 수술용 트로카
KR101042305B1 (ko) * 2010-04-16 2011-06-17 강원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트로카용 실링부재 및 이를 갖는 복강경 수술용 멀티포트 트로카
CN102652688B (zh) * 2011-03-03 2016-04-06 周星 用于穿刺器的径向通用型密封装置及穿刺器
CN103006296B (zh) * 2012-12-30 2015-07-15 上海优益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单孔腹腔镜用带穿刺通道的工作套管
EP3520853B1 (en) * 2013-03-15 2023-08-09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Sealing multiple surgical instruments
CN108652712A (zh) * 2017-04-01 2018-10-16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器、密封组件及用于穿刺器的密封膜
CN109009271A (zh) * 2018-10-08 2018-12-18 欣瑞德(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通道穿刺器
CN111658092A (zh) * 2020-07-08 2020-09-15 江苏三联星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器械灵活操作的穿刺器及使用方法
CN113520491B (zh) * 2021-07-13 2022-05-24 王倩青 一种多通道经脐单孔妇科腹腔镜手术穿刺装置
CN114533218A (zh) * 2022-02-22 2022-05-27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88275A1 (en) * 2003-04-08 2007-04-19 Ralph Stearns Trocar assembly with pneumatic sealing
US20050059934A1 (en) * 2003-04-25 2005-03-17 Thomas Wenchell Surgical access apparatus
CN107348998A (zh) * 2017-07-14 2017-11-17 苏州朗特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鱼眼式单孔多通道穿刺器
US20200305928A1 (en) * 2019-03-26 2020-10-01 Conmed Corporation Gas circulation system with gas sealed access cap and valve sealed access cap for robotically assisted surgical procedures
CN213552199U (zh) * 2020-09-24 2021-06-29 镁格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多通道穿刺器组件
CN112603484A (zh) * 2020-12-21 2021-04-06 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好的内窥镜穿刺器
CN214907396U (zh) * 2020-12-29 2021-11-30 极限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通道器械及其密封结构
CN113397666A (zh) * 2021-07-20 2021-09-17 王倩青 一种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的单孔多通道手术鞘
CN114052812A (zh) * 2021-11-17 2022-02-18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腹腔镜手术管型吻合器专用多功能通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469A1 (zh) * 2022-02-22 2023-08-31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穿刺器及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0469A1 (zh)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6814B2 (ja) 弁組立体
EP2277464B1 (en) Surgical port and frangible introducer assembly
EP2489316B1 (en) Compliant access device including proximal adhesive patch
JP4065776B2 (ja) 外科用シーリング装置
EP2238928B1 (en) Access portal including sponge
US5104383A (en) Trocar adapter seal and method of use
JP4184403B2 (ja) 細長い物体をシールした状態で受け入れるための弁組立体
EP2044898A1 (en) Surgical portal with foam and fabric composite seal assembly
EP2098182A2 (en) Single port device with multi-lumen cap
CA2690769A1 (en) Access port with suture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flapper with inserts
EP0424002B1 (en) Cannula with sealing element
AU2009202289A1 (en) Surgical portal apparatus with waffle seal
JP2010518901A (ja) シールを有する可撓性カニューレ
CN114533218A (zh) 穿刺器、内套管装置及密封结构
US20110009703A1 (en) Flexible external cannula sheath
AU2004324075B2 (en) Surgical system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