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1741A -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1741A
CN114531741A CN202210168476.0A CN202210168476A CN114531741A CN 114531741 A CN114531741 A CN 114531741A CN 202210168476 A CN202210168476 A CN 202210168476A CN 114531741 A CN114531741 A CN 114531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luetooth
external device
address informat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84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84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17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174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2830 priority patent/WO202316022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终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该终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若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基于该蓝牙地址信息与该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通过上述方案,终端无需对第一外接设备或终端进行预设操作,仅通过将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就能实现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从而简化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

Description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的外接设备也越来越丰富。例如,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控设备的普及,触控笔的使用也渐渐广泛,通过方便快捷的连接方式实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的连接已经成为了用户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相关技术中,通过预设操作(例如,对触控笔的指定部位进行双击、三击或长按等操作)触发触控笔与未连接的触控设备进行蓝牙配对,建立蓝牙连接。
上述相关技术中,需要先对触控笔进行预设操作,才能实现蓝牙配对和建立蓝牙连接,触控笔与触控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外接设备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所述终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若所述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所述终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蓝牙连接模块,用于若所述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若终端检测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则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然后自动检测终端的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则终端基于蓝牙地址信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这样终端无需对第一外接设备或终端进行预设操作,仅通过将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就能实现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从而简化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涉及的实施环境;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吸附状态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的结构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以及信号,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本申请中涉及到的蓝牙地址信息等都是在充分授权的情况下获取的。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涉及的实施环境。该实施环境包括:终端100和外接设备200。其中,外接设备200能够吸附在终端100上,从而通过终端100进行充电。外接设备200还能够与终端100建立蓝牙连接,从而通过蓝牙通信链路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0可以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多媒体播放设备、可穿戴设备、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智能家电中的任一能够为其他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该外接设备200可以为任一能够与终端100建立蓝牙连接且能够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的设备。例如,该外接设备200为手写笔、耳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外接设备200和终端100上设置有磁吸结构,外接设备200和终端100能够基于该磁吸结构实现吸附连接。通过该磁吸连接实现终端100为外接设备200进行无线充电。该无线充电过程基于终端100与第一外接设备200之间的无线充电协议实现。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终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该无线充电协议为第一外接设备与终端之间事先确定的,用于终端为第一外接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协议。该无线充电协议可以为任一类型的无线充电协议,例如,该无线充电协议为QI充电协议(一种由国际无线充电联盟退出的无线充电协议)、无线充电联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充电协议或无线充电联盟(Alliance for WirelessPower,A4WP)充电协议中的任一种。该蓝牙地址信息为第一外接设备用于进行蓝牙连接的地址信息。例如,该蓝牙地址信息为蓝牙物理(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信息。
在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时,会产生霍尔感应。相应地,终端通过检测霍尔感应,确定终端上是否吸附了外接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上设置霍尔感应器,终端通过霍尔感应器检测是否有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在本步骤中,响应于霍尔感应器检测到霍尔感应,向终端发送无线连接通知,终端基于该无线连接通知确定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霍尔感应器向终端的电源管理模块发送该无线连接通知,从而终端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基于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步骤S302:若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终端基于该蓝牙地址信息与该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终端基于发起连接请求向第一外接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Initiating),将蓝牙模块的状态调整为发起连接状态。响应于终端接收到第一外接设备发送的广播数据包(ADV_IND)后,向第一外接设备发送连接请求(CONNECT_REQ),该连接请求携带蓝牙通信参数,例如,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进行数据收到的时间点和进行数据收到的物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终端在发出CONNECT_REQ请求后,将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调整为已连接(Connection)状态。相应地,第一外接设备在接收到CONNECT_REQ请求后,也将自身的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调整为已连接(Connection)状态。之后,第一外接设备与终端通过CONNECT_REQ请求携带的参数进行数据收发,直至蓝牙连接断开。
在本步骤之前,终端获取该终端的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表示蓝牙模块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检测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若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则终端执行步骤S302。若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关闭状态,则终端开启蓝牙模块,然后执行步骤S30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蓝牙模块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自动启动蓝牙模块,以便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这样无需用户对终端进行操作,从而简化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操作过程,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关闭状态,则终端显示开启蓝牙提示,响应于接收到蓝牙开启操作,开启蓝牙模块,执行步骤S303。例如,该开启蓝牙提示为“第一外接设备请求开启蓝牙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开启蓝牙提示还包括开启选项,响应于开启选项被触发,终端确定接收到蓝牙开启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开启蓝牙提示实现将蓝牙信息开启蓝牙模块,这样无需调用蓝牙设置界面就能开启终端的蓝牙模块,从而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在本步骤之前,还确定终端的工作状态,相应地,终端确定该终端的工作状态;若该终端的工作状态为锁屏状态,发送解锁通知;若该终端的工作状态为解锁状态,执行该获取该终端的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步骤。
终端的工作状态包括锁屏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锁屏状态下,先展示解锁通知,以提醒用户进行解锁,以便连接第一外接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发送解锁通知提醒用户对终端进行解锁,从而防止了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无法建立蓝牙连接的问题,并且,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下才建立蓝牙连接,防止了其他用户在锁屏状态下将终端与未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提高了终端建立蓝牙连接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在检测终端的工作状态之前,还检测终端的屏幕状态。相应地,终端获取该终端的屏幕状态;若该屏幕状态为息屏状态,点亮该屏幕,执行该确定该终端的工作状态的步骤;若该屏幕状态为亮屏状态,执行确定该终端的工作状态的步骤。
终端的屏幕状态包括息屏状态和亮屏状态。参见图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蓝牙地址信息后,先检测终端是否为息屏状态,若终端为息屏状态,则点亮屏幕,再检测终端是否为锁屏状态,若终端为锁屏状态,则通知用户进行解锁,在解锁状态下确定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在蓝牙模块开启的情况下,自动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这样在实现自动与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同时,确保终端在解锁状态下才建立蓝牙连接,提高了终端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4,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连接后,获取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将该运行状态信息展示在显示界面。相应地,终端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展示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其中,该运行状态信息为第一外接设备的任一状态信息,例如,该运行状态信息为第一外接设备的电量信息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终端可以通过蓝牙连接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终端还可以通过无线充电通信连接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获取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获取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展示,以便用户实时了解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优化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若终端检测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则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然后自动检测终端的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则终端基于蓝牙地址信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这样终端无需对第一外接设备或终端进行预设操作,仅通过将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就能实现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从而简化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基于无线充电协议获取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1: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终端基于该无线充电协议,建立与该第一外接设备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连接。
该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可以用于传输数字信息。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基于该无线充电协议,确定进行通信的数据格式以及通信通道,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基于该无线充电协议对应的数据格式和通信通道建立无线充电通信连接,进而实现数据传输。
步骤S502:终端基于该无线充电通信连接,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在本步骤中,终端通过该无线充电连接对应的通信通道接收第一外接设备发送的对应数据格式的数据包,该数据包中携带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接设备在与终端建立无线充电通信连接,第一外接设备就向终端发送携带蓝牙地址信息的数据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接设备与终端建立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后,终端向第一外接设备发送地址信息获取请求,第一外接设备基于该地址信息获取请求向终端发送携带蓝牙地址信息的数据包。相应地,该过程通过以下步骤(1)-(3)实现,包括:
(1)终端通过该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向该第一外接设备发送地址信息获取请求,该地址信息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外接设备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通过无线充电通信连接与第一外接设备进行通信。在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通信的过程中,将地址信息获取请求添加到基于无线充电通信连接传输的数据包中,从而将地址信息获取请求发送给第一外接设备。相应地,终端基于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的无线充电协议对应的数据格式,对地址信息获取请求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数据包,从而基于无线充电协议对应的通信通道,将携带地址信息获取请求的数据包发送给第一外接设备。
(2)响应于地址信息获取请求,第一外接设备基于无线充电协议向终端发送蓝牙地址信息。
第一外接设备接收到地址信息获取请求后,获取自身的蓝牙地址信息,基于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将该蓝牙地址信息发送给终端。第一外接设备基于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发送蓝牙地址信息的原理与步骤(1)中,终端基于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向第一外接设备发送地址信息获取请求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终端通过无线充电通信连接,接收该第一外接设备反馈的蓝牙地址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基于无线充电通信协议进行通信,从而终端能够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到蓝牙地址信息,这样终端无需进行蓝牙扫描就能获取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进而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在本步骤中,终端基于该终端的电源管理模块,通过该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终端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基于该无线充电通信连接获取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步骤S503:若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终端基于该蓝牙地址信息与该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本步骤与步骤S302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若终端检测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则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然后自动检测终端的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则终端基于蓝牙地址信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这样终端无需对第一外接设备或终端进行预设操作,仅通过将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就能实现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从而简化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S601: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该终端,终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本步骤与步骤S301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602:若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终端调用蓝牙连接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蓝牙连接服务可以为终端中安装的外设管理应用提供的服务。该外设管理应用用于对外接设备进行管理。在本步骤中,终端启动外设管理应用,从而调用该外设管理应用提供的蓝牙连接服务。
步骤S603:终端通过该蓝牙连接服务,基于该蓝牙地址信息与该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和应用层。相应地,终端通过应用层调用外设管理应用。该过程通过以下步骤(1)-(3)实现,包括:
(1)终端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向该触控设备的应用层发送携带该蓝牙地址信息的事件通知。
该事件通知用于实现电源管理模块与终端的应用层之间进行通信的事件信息。例如,该事件通知为UEvent事件。相应地,参见图7,电源管理模块检测到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后,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向该终端的应用层发送携带该蓝牙地址信息的事件通知。
(2)终端通过该应用层对接收到的事件通知进行解码,得到该蓝牙地址信息。
请继续参见图7,该应用层实时监听事件通知,对监听到的事件通知进行解码,得到该蓝牙地址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应用层通过目标服务进程监听该事件通知,例如该目标服务进程为ExService进程。
(3)终端通过应用层调用该外设管理应用,通过该外设管理应用提供的蓝牙连接服务,基于该蓝牙地址信息与该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请继续参见图7,终端通过应用层调用外设管理应用。终端通过外设管理应用基于该蓝牙地址信息与该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与步骤S302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终端调用外设管理应用建立蓝牙连接情况下,终端在检测终端的工作状态、屏幕状态时,可以通过该外设管理应用向终端发送通知消息,以便对第一外接设备的连接状态进行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终端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了基于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自动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这样终端无需对第一外接设备或终端进行预设操作,仅通过将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就能实现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从而简化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已与其他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1: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该终端,终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本步骤与步骤S301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2:终端获取该终端的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
本步骤与步骤S302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3:若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且该终端设备已与第二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终端断开与该第二外接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
参见图9,终端在获取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后,先判断当前是否已经有同类型的第二外接设备被连接了。如果已经有同类型的第二外接设备被连接,则先断开当前的第二外接设备,再取消配对,此时在蓝牙列表就没有第二外接设备的连接记录了。此时再使用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进行配对连接,并成功连上第一外接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自动断开与第二外接设备的连接,从而使第一外接设备能够成功与终端建立连接,这样在多个外接设备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也能减少用户手动去蓝牙列表移除外接设备的操作,从而实现基于吸附状态建立蓝牙连接,使终端与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更加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包括多个蓝牙模块,相应地,终端能够基于不同的蓝牙模块与相同类型的多个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则本步骤还可以为:终端获取其他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在其他蓝牙模块未与其他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4。
步骤S804:终端基于该蓝牙地址信息与该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本步骤与步骤S303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若终端检测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则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然后自动检测终端的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则终端基于蓝牙地址信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这样终端无需对第一外接设备或终端进行预设操作,仅通过将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就能实现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从而简化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该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处理器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该终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蓝牙连接模块1002,用于若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基于该蓝牙地址信息与该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1001,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基于该无线充电协议,建立与该第一外接设备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连接;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该无线充电通信连接,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获取单元,用于通过该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向该第一外接设备发送地址信息获取请求,该地址信息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外接设备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通过无线充电通信连接,接收该第一外接设备反馈的蓝牙地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基于该终端的电源管理模块,通过该无线充电协议,向该第一外接设备发送该地址信息获取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蓝牙连接模块1002,包括: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蓝牙连接服务;
蓝牙连接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蓝牙连接服务,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调用模块,用于若该终端的工作状态为锁屏状态,调用外设管理应用发送解锁通知;
该蓝牙连接模块1002,用于若该终端的工作状态为解锁状态,且所述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蓝牙连接模块1002,还用于若该终端设备已与第二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断开与该第二外接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基于该蓝牙地址信息与该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若终端检测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则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该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然后自动检测终端的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若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则终端基于蓝牙地址信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这样终端无需对第一外接设备或终端进行预设操作,仅通过将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终端上就能实现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从而简化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提高了终端与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提供为终端或者外接设备。在该电子设备提供为终端的情况下,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100的结构方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100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多媒体播放设备、可穿戴设备、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智能家电中的任一能够为其他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本申请中的终端1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电源管理模块1130和蓝牙模块1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1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10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11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NPU用于实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功能;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120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地,该存储器1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130可以检测外接设备是否吸附到外接设备,在吸附有外接设备时,通过无线充电协议为该外接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模块1140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终端1100中蓝牙模块1140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终端1100包括多个蓝牙模块1140的情况下,每个蓝牙模块1140都能够与其他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100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是用于显示用户界面的显示组件。可选的,该显示屏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通过触控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显示屏上进行触控操作。显示屏通常设置在终端1100的前面板。显示屏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曲面屏、异型屏、双面屏或折叠屏。显示屏还可被设计成为全面屏与曲面屏的结合,异型屏与曲面屏的结合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1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100的限定,终端1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1100中还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中的至少一种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该设备提供为外接设备的情况下,外接设备的结构与终端1100的结构类似,也可以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和蓝牙模块。在此不再对外接设备的结构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条指令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条指令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示出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所述终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若所述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无线充电协议,建立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无线充电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无线充电连接,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发送地址信息获取请求,所述地址信息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通过无线充电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反馈的蓝牙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的电源管理模块,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协议,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包括:
调用蓝牙连接服务;
通过所述蓝牙连接服务,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的工作状态为锁屏状态,调用外设管理应用发送解锁通知;
若所述终端的工作状态为解锁状态,且所述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执行所述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已与第二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断开与所述第二外接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执行所述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展示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9.一种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外接设备吸附到所述终端,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获取所述第一外接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
蓝牙连接模块,用于若所述蓝牙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基于所述蓝牙地址信息与所述第一外接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
CN202210168476.0A 2022-02-23 2022-02-23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5317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8476.0A CN114531741A (zh) 2022-02-23 2022-02-23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42830 WO2023160222A1 (zh) 2022-02-23 2022-12-28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8476.0A CN114531741A (zh) 2022-02-23 2022-02-23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1741A true CN114531741A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25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8476.0A Pending CN114531741A (zh) 2022-02-23 2022-02-23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1741A (zh)
WO (1) WO202316022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222A1 (zh) * 2022-02-23 2023-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515A (zh) * 2015-09-14 2015-12-30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无线充电接口实现蓝牙外设与主机间自动配对的方法
US10516288B2 (en) * 2017-12-27 2019-12-24 Newvastek Co., Lt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9766103B (zh) * 2019-01-16 2022-07-26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96307B (zh) * 2019-11-22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件设备、主机设备以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10891260A (zh) * 2019-12-05 2020-03-17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的方法、设备、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518331B (zh) * 2020-03-27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531741A (zh) * 2022-02-23 2022-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222A1 (zh) * 2022-02-23 2023-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0222A1 (zh)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1987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rphone switching, earphone, and earphone system
CN107770759B (zh) 蓝牙语音链路的建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3422864A (zh) 选择蓝牙设备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9901695B (zh) 屏幕省电的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2068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8040813A1 (zh) 音视频通信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629932B (zh) 电子设备间的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29618A1 (zh) Ims语音通话网络的切换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15190197B (zh) 基于蓝牙耳机的通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89934B (zh) 一种蓝牙服务的查询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9011324A1 (zh) 确定移动终端接入方式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944313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1116614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quiry list of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in Bluetooth™ network environment
JP2018503150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のポイント報告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23160222A1 (zh) 外接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51741B (zh) 一种彩信接收方法及终端
US1123411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by electronic device
CN111314903B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9243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CN114143906B (zh)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27289A (zh) 电子设备及通话方法
WO2023045921A1 (zh) 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891262A (zh) 一种蓝牙配对的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06817370B (zh) 传输网络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82079B (zh) 一种蓝牙连接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