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1337A -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1337A
CN114531337A CN202011197333.XA CN202011197333A CN114531337A CN 114531337 A CN114531337 A CN 114531337A CN 202011197333 A CN202011197333 A CN 202011197333A CN 114531337 A CN114531337 A CN 114531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bng
user
usf
failure
user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73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祖庆
彭涛
余舟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73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1337A/zh
Priority to EP21885172.3A priority patent/EP422111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26488 priority patent/WO20220894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1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1337A/zh
Priority to US18/309,326 priority patent/US20230269130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58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L12/2859Point-to-poin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ata network and the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2Centrali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5Splitting route computation layer and forwarding layer, e.g. routing according to path computational element [PCE] or based on OpenFlow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2012/4629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using multilayer switching, e.g. layer 3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8Association of routers
    • H04L45/586Association of routers of virtual rou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6Routing in software-defined topologies, e.g. routing between virtual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3Cell handover without a predetermined boundary, e.g. virtua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vBNG‑CP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用户表项用于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表项将用户接入网络。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用户面故障的情况下,保持用户接入的宽带不掉线,可以继续访问网络。

Description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的发展,城域网从传统以网络为核心的架构向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网络架构演进。传统的网元设备也从专业化朝着通用化演进。传统网元设备从专业化朝着通用化演进主要要解决两个解耦:控制与转发的解耦、软件与硬件的解耦。
宽带接入网络设备(Broadcast Network Gateway/Virtual Broadcast NetworkGateway,BNG/vBNG)在用户宽带接入业务和场景中非常重要,对BNG设备在用户接入上的主要要求是用户认证、接入控制、流量调度等等。随着各种互联网业务的层出不穷,对BNG设备支持的用户的会话数要求不断提高、对用户接入带宽不断提高、尤其对BNG设备对外提高业务开发、可编程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这些因素,BNG设备基于SDN/NFV的架构实现了上文提到的两个解耦。
BNG转发与控制解耦后,控制面可以管理多个转发面,进行多个转发面之间用户、流量、资源的灵活调度,和单机相比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可以得到大幅的提高。但是当用户面发生故障时,用户只能掉线后重新拨号才可以接入新的用户面来恢复流量,恢复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宽带连接的方法及相关装置,能够在用户面故障的情况下,保持用户接入的宽带不掉线,可以继续访问网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宽带连接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vBNG-CP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用户表项可以包括第二vBNG-UP在得知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表项将用户接入网络的相关信息。
上述方案中,vBNG-CP可以提前获取因第一用户面故障而受影响的用户需要迁移的目标用户面(第二vBNG-UP),因此vBNG-CP可以提前将用户表项发送给第二vBNG-UP,这样在第一用户面故障时,可以节省发送用户表项给第二vBNG-UP的时间,提高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切换到第二vBNG-UP的速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vBNG-CP可以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vBNG-CP还可以向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其中,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
上述方案中,vBNG-CP可以实时监测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使得可以实时感知到第一vBNG-UP发生故障,当第一vBNG-UP发生故障时,可以向USF发送故障消息,以使USF可以查询要迁移的目标用户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vBNG-CP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vBNG-CP还可以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vBNG-CP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还包括:vBNG-CP接收第二vBNG-UP在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后发送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指示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vBNG-CP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vBNG-CP可以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其中,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还包括:vBNG-CP向USF发送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USF触发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在该方法中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接收第一迁移请求,其中,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SDN控制器控制切换点SF还可以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上述方案中,SDN控制器可以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保证了用户没有感知到第一vBNG-UP故障,保持了用户的宽带连接不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SDN控制器接收第一迁移请求之前,SDN控制器可以获取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的故障信息。SDN控制器还可以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其中,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
上述方案中,SDN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使得可以实时感知到第一vBNG-UP发生故障,当第一vBNG-UP发生故障时,可以向USF发送故障消息,以使USF可以查询要迁移的目标用户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迁移请求来自vBNG-CP或者USF。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SDN控制器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表现为SDN控制器向SF发送第二vBNG-UP的路径信息来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其中,路径信息用于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SDN控制器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表现为,SDN控制器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以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在该方法中,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其中,第二vBNG-UP为第一vBNG-UP故障后用于替换第一vBNG-UP保持用户的宽带连接不中断的vBNG-UP。USF向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
上述方案中,USF可以根据各种要求决策出满足负载均衡的目标用户面,使得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可以用目标用户面(第二vBNG-UP)来替换故障的vBNG-UP。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和效率,提高了用户的使满意度。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前,USF可以接收第一通知消息,其中,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USF可以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USF向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USF可以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二通知消息,其中,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征vBNG-CP已经向第二vBNG-UP发送了用户表项。USF根据第二通知消息可以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其中,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所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表项将所述用户接入网络。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知消息可以来自于vBNG-CP或者SDN控制器。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USF确定第二vBNG-UP具体表现为:USF可以根据业务服务水平协议SLA从多个vBNG-UP中确定第二vBNG-UP。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在该方法中,切换点SF可以接收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的路径信息,其中,路径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SF还可以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SF还可以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上述方案中,SF可以实时监测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使得可以实时感知到第一vBNG-UP发生故障,当第一vBNG-UP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将用户流量从故障的第一vBNG-UP迁移到目标用户面(第二vBNG-UP)。在用户没有感知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完成流量迁移,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表现为,SF可以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来完成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装置。在该装置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所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用户表项将所述用户接入网络。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上述装置进一步可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其中,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vBNG-UP在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后发送的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用于指示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上述装置进一步可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其中,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上述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USF发送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用于USF触发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关于第五方面或具体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装置。在该装置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其中,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之前,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的故障信息。上述装置进一步可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其中,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迁移请求可以来自vBNG-CP或者USF。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向SF发送第二vBNG-UP的路径信息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路径信息用于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以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关于第六方面或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二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面选择决策点装置。在该装置中,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其中,第二vBNG-UP为第一vBNG-UP故障后用于替换第一vBNG-UP将用户接入网络的vBNG-UP。发送单元,用于向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前,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知消息,其中,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发送单元,还可以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用于向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接收单元,还可以用于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征vBNG-CP已经向第二vBNG-UP发送了用户表项;发送单元,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通知消息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其中,用户表项为用户从第二vBNG-UP接入网络的信息,用户表项用于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保持用户的宽带连接。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知消息可以来自述vBNG-CP或者SDN控制器。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业务服务水平协议SLA从多个vBNG-UP中确定第二vBNG-UP。
关于第七方面或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三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切换点装置。在该装置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SDN控制器发送的路径信息,其中,路径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来完成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关于第八方面或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四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宽带连接系统,包括vBNG-CP装置和USF装置,在该系统中,USF装置,用于向vBNG-CP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
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用户表项为用户从第二vBNG-UP接入网络的信息,用户表项用于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用户表项将所述用户接入网络。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系统还包括:
SDN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其中,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SF装置,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其中,路径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向vBNG-CP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vBNG-CP装置,还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vBNG-CP装置,还用于向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向vBNG-CP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vBNG-CP装置,还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向vBNG-CP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vBNG-CP装置,还用于接收第二vBNG-UP在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后发送的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用于指示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vBNG-CP装置,还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其中,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vBNG-CP装置,还用于向USF发送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USF触发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还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前,USF装置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一通知消息,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USF装置还可以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USF装置还可以用于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征vBNG-CP已经向第二vBNG-UP发送了用户表项;
USF装置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通知消息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具体可以用于根据业务服务水平协议SLA从多个vBNG-UP中确定第二vBNG-UP。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之前,SDN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的故障信息;
SDN控制器还用于向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还可以用于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具体用于向SF发送第二vBNG-UP的路径信息来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路径信息用于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以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F还可以用于接收SDN控制器发送的路径信息。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F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F具体可以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来完成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关于第九方面或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设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数据,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关于第十方面或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数据,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关于第十一方面或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二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面选择决策点设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数据,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设备实现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关于第十二方面或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三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切换点设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数据,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关于第十三方面或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四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芯片系统,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为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信息输入/输出,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芯片系统,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为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信息输入/输出,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芯片系统,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为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信息输入/输出,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芯片系统,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为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信息输入/输出,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用到的附图进行介绍。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BNG架构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BNG-UP的架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宽带接入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连接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选择决策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1、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
BNG设备是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新型接入网关,它位于骨干网的边缘层,通常作为城域网中用户接入的终结点和基础服务的提供点,用于终结用户的以太网上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P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连接、汇聚用户的流量、与认证系统、计费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及服务策略控制系统相配合实现用户接入的认证、计费和管理功能。
2、虚拟宽带网络网关(virtual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vBNG)
由于传统的BNG设备一般基于软硬件一体化的设备实现,当需要部署新业务时,不同时期部署的BNG设备无法通过软件升级方式实现同一功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引入了vBNG设备以实现BNG设备的功能。vBNG是一种通过对传统宽带网络网关功能虚拟化得到虚拟设备。由于vBNG可以运行在通用服务器的硬件环境中,在实现传统BNG设备能够实现的相关功能的同时,降低了部署新业务时进行升级的成本,提高了可维护性。例如,vBNG可以在进行用户接入时完成对于用户的上线处理、用户认证鉴权与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AAA)。
3、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signed Network,SDN)
SDN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可通过软件编程的形式定义和控制网络。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利用分层的思想,SDN将数据与控制相分离。在控制层,包括具有逻辑中心化和可编程的控制器,可掌握全局网络信息,方便运营商和科研人员管理配置网络和部署新协议等。在数据层,包括哑的交换机(与传统的二层交换机不同,专指用于转发数据的设备),仅提供简单的数据转发功能,可以快速处理匹配的数据包,适应流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两层之间采用开放的统一接口(如OpenFlow等)进行交互。控制器通过标准接口向交换机下发统一标准规则,交换机仅需按照这些规则执行相应的动作即可。
4、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
NFV一种对于网络架构(network architecture)的概念,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网络节点阶层的功能,分割成几个功能区块,分别以软件方式实现,不再拘限于硬件架构。
NFV的理念是通过将目前多种通信设备的硬件统一,以降低成本,而将设备网络的功能通过软件虚拟化到通用硬件平台上。通过软硬件解耦及功能抽象,使网络设备功能不再依赖于专用硬件,资源可以充分灵活共享,实现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部署,并基于实际业务需求进行自动部署、弹性伸缩、故障隔离和自愈等。
5、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
在通讯网络中,为了保障通讯服务质量,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会签订SLA。SLA是一种正式的协议,服务提供商通过SLA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并确保服务质量达到SLA中条款的规定,同时在服务质量存在违例时,即服务质量没有达到所签订SLA中条款的要求,则按照SLA的规定对用户进行赔偿或折扣。
在现实应用中,同一用户在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不同级别的服务。例如,企业用户定购VPN服务的情况下,在工作时间通常需要保证较高的服务水平,以确保自身业务的正常运行,并愿意为此付较高的服务费用;而非工作时间则可以能需要低级别的服务水平,用以满足非重要工作活动的进行,并希望付较低的费用。再例如,个人用户在数字电话业务中,可能适当的丢包率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在一些重要的情况下,比如视频会议等等,希望服务提供高的服务水平并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
因此,可以根据用户所需要的服务来提供相应的SLA保障。
请参见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vBNG架构的示意图。从图1A可以看出,在转控(转发和控制)分离的架构下,vBNG可以通过SDN实现控制面(vBNG-CP)与用户面(vBNG-UP)的分离,通过NFV实现软件与硬件的解耦。
从图1A可以看出,宽带网络网关BNG设备基于SDN/NFV架构实现了用户面和控制面的解耦,在控制面和用户面解耦的BNG设备的环境下,一个虚拟宽带网络网关vBNG的控制面(vBNG-CP)可以管理几十、上百个vBNG的用户面(vBNG-UP),进行多个用户面之间用户、流量、资源的调度。其中,一个vBNG-UP上的用户接入端口平均可以达到100个,那么一个vBNG-CP需要管理几千甚至上万个用户接入端口。
业务系统是外围系统平台,可与vBNG系统联动提供各种业务,主要包括远程用户拨号认证服务(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RADIUS)服务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服务器、日志服务器、Portal服务器等等中的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业务系统可以是一个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控制面103A,也可以称vBNG-CP,可以负责用户的控制域管理,主要可以实现用户接入管理、策略管理、地址管理、用户认证授权计费、通过命令模式进行配置与管理、通过统一的北向接口连接外部的业务系统、与管理和网络编排(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MANO)系统(图1A中未示出)交互(实现vBNG-CP的一键式部署及弹性扩缩容)等等。vBNG-CP作为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VNF),一般采用x86服务器,来实现虚拟化。
用户面103B,也可以称vBNG-UP,负责用户数据报文的转发,主要功能包括执行传统BNG设备用户面的功能(流量转发、流量统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策略执行等等)、开通VPN、通过命令模式进行配置与管理。
接口103C可以包括协议接口、控制接口、管理接口中的一项或多项。协议接口可以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隧道传递PPPoE、IPoE(IP over Ethernet)等协议报文;控制接口可以通过Openflow实现vBNG-CP向vBNG-UP下发用户表项(或者称为业务流表项)以及vBNG-UP向vBNG-CP上报业务事件;管理接口可以通过Netconf实现vBNG-CP对vBNG-UP的配置下发。
请参见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BNG-UP的架构示意图。从图1B可以看出,vBNG-UP一般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虚拟用户面104A(virtual User Plan,vUP),vUP104A作为VNF,可以是运行在x86服务器上的虚拟化网元;另外一种是物理用户面104B(physic User Plane,pUP),pUP104B作为物理网络功能(physical network function,PNF),可以是运行在传统硬件网络设备上的网元。通常来说,控制面103(vBNG-CP)可以用来管理vUP和pUP。
目前来说,vBNG-UP可以分布在网络边缘位置,也可以分布在网络中心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制。
请参见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从图2A可以看出,网络架构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用户设备200、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201、切换点(Steering Function,SF)202、第一物理用户面203A(pUP)、第二物理用户面203B、第三物理用户面203Cp、控制面(vBNG-CP)204、服务器205、用户选择决策点(UP SelectionFunction,USF)206、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207。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面不止包括图2A所示的第一物理用户面203A(pUP)、第二物理用户面203B、第三物理用户面203。
其中,用户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住宅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用户侧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机顶盒(Set Top Box,STB),综合接入设备(Integrated Access Device,IAD)。
从图2A可以看出,在接入网设备201后面部署切换点SF202设备,上述切换点202设备与用户面之间可以建立二层隧道切换点设备202与接入网设备AN201接入的物理接口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子接口,在不同的子接口中可以匹配不同的VLAN或者QinQ,而不同的子接口可以对应不同的二层隧道。可以理解的是,VLAN接口是在物理接口下创建的子接口。
控制面CP可以管理多个转发面,可以进行多个转发面之间用户、流量、资源的调度。USF是UP的选择决策点,可以用来决策用户上线时的UP网关,或者用户在线后动态迁移的UP网关。
对于USF来说,它可以内置于CP中,也可以内置于SDN控制器中,还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网元。也即,USF可以与CP为一个设备,或者USF可以与SDN控制器为一个设备,或者USF可以单独为一个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制。
请参见图2B,如图2B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宽带接入的流程示意图,从图2B可以看出,用户通过网络协议(可以是PPPoE或者DHCP)等相关控制报文信息来完成拨号从而接入网络,具体流程可以为:
用户设备向SF发送网络协议等相关控制报文信息,然后由SF再将网络协议等相关控制报文信息发送给第一用户面UP。再然后,第一UP可以将上述网络协议等相关控制报文信息发送给控制面CP,由CP向USF发送第一UP上用户的迁移策略。
USF接收到CP发送的用户迁移策略后,可以根据用户SLA判断得知应该从第二UP上线来接入网络,因此USF向CP发送要迁移的目标UP是第二UP,也就是说,USF通知CP将用户表项下发至第二UP;当CP将UP2中的IP池中的IP地址分配给用户设备后,CP将用户表项下发至第二UP;当CP通知USF已经将用户表项下发至第二UP后,USF通知SDN控制器对SF进行配置,将用户对应的VLAN或者QinQ绑定到第二UP对应的接口上。至此,将用户流量从第一UP迁移至第二UP,用户设备后续的报文转发可以直接转发至第二UP。
其中,用户表项用于第二UP在第一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表项将用户接入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vBNG-UP可以理解为是转发面,也可以理解为是虚拟宽带网络网关用户面,或者是用户面;vBNG-CP可以理解为是控制面,也可以理解为是虚拟宽带网络网关控制面。
目前来说,当用户面出现故障导致用户设备掉线时,用户只能掉线后重新拨号才能接入到新的UP,从而恢复流量。而重新拨号来完成宽带接入的流程较为繁琐,倒换时间过长,用户体验较差。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面故障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面上的接口故障、接口板故障、或者用户所在的整个设备的故障,等等。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连接的架构示意图。从图3可以看出,在用户面出现故障时,在用户设备侧不感知的情况下,将用户的流量从发生故障的第一用户面305A迁移到第二用户面305B。具体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控制面306通过实时监测与第一用户面305A的连接状态,当第一用户面305A因为发生故障与控制面之间的连接断开后,控制面可以检测到与第一用户面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感知到第一用户面305A出现故障。
步骤S2,控制面306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307查询受第一用户面305A故障所影响的用户要迁移的目标用户面。其中,USF307可以根据每个用户面的负载情况、SLA等要求来决策出在第一用户面305A故障的情况下需要迁移的目标用户面。
步骤S3,控制面306接收到USF306发送的目标用户面是第二用户面305B的消息后,控制面306向第二用户面305B下发用户表项。其中,用户表项为用户从第二用户面305B接入网络的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控制面306的相关信息、转发表项、用户的拨号信息、MAC信息、第二用户面305B的接口信息,等等。
其中,用户表项用户第二用户面305B在第一用户面305A故障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表项接入网络。
步骤S4,USF307通知软件定义网络SDN308进行用户流量迁移。
步骤S5,SDN308控制切换点SF304进行将用户设备的流量从第一用户面305A切换到第二用户面305B。
步骤S6,用户设备的流量切换到第二用户面305B进行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面可以包括虚拟用户面vUP或者物理用户面pUP,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制。比如说,第一用户面可以是第一物理用户面,也可以是第一虚拟用户面。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用户面可以是宽带网络网关用户面,提及的控制面可以宽带网络网关控制面。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的,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A所示的框架来实现,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可以按照如图2B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从第三用户面接入网络后,并且在USF根据SLA判断应该从第一用户面接入网络的情况,将用户流量从第三用户面迁移到第一用户面。因此,用户设备后续的转发报文可以直接转发至第一用户面。
步骤S401,用户面选择决策点确定第二用户面。
具体地,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可以根据每个用户面的负载情况、SLA等要求来决策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需要迁移的目标vBNG-UP。因此,在满足负载均衡和SLA,以及提高网络利用率等要求的情况下,USF可以从多个vBNG-UP中决策出目标vBNG-UP是第二vBNG-UP。
步骤S402,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控制面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具体地,在USF确定目标vBNG-UP是第二vBNG-UP的情况下,USF可以向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目标vBNG-UP是第二vBNG-UP的信息。
步骤S403,控制面获取用户表项。
具体地,在vBNG-CP接收来自USF的第一指示信息后,vBNG-CP可以实时生成第二vBNG-UP的用户表项。
其中,用户表项为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表项将用户从第二vBNG-UP接入网络的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控制面306的相关信息、转发表项、用户的拨号信息、MAC信息、第二vBNG-UP的接口信息,等等。用户表项用于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保持所述用户的宽带连接。
步骤S404,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
具体地,在USF确定目标vBNG-UP是第二vBNG-UP的情况下,USF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用于请求在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的信息。
步骤S405,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向切换点发送第二用户面的路径信息。
具体地,在SDN控制器接收来自USF的第一迁移请求后,SDN控制器知道目标vBNG-UP是第二vBNG-UP,则SDN控制器向切换点SF发送第二vBNG-UP的路径信息,以使得在第一vBNG-UP故障时,SF可以快速将受影响用户的流量切换到第二vBNG-UP。
步骤S406,获取第一用户面的故障信息。
具体地,SF和vBNG-CP可以实时检测与第一vBNG-UP之间的连接状态,当第一vBNG-UP因为发生故障与vBNG-CP或者SF之间的连接断开后,SF和vBNG-CP可以检测到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则SF和vBNG-CP可以获取到与第一vBNG-UP断开连接的故障信息。
可选地,在SF获取到与第一vBNG-UP断开连接的故障信息后,SF可以将第一用户面的故障信息发送给vBNG-CP,使得vBNG-CP知道第一vBNG-UP发生故障。
可选地,在vBNG-CP获取到与第一vBNG-UP断开连接的故障信息后,vBNG-CP可以将第一用户面的故障信息发送给SF,使得SF知道第一vBNG-UP发生故障。其中,第一vBNG-UP的故障情况可以是第一vBNG-UP的接口故障、接线板故障或者整机故障,等等。
步骤S407,切换点将用户流量从第一用户面迁移到第二用户面。
具体地,在SF获取到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SDN控制器发送的第二用户面的路径信息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来完成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步骤S408,控制面向第二用户面发送用户表项。
具体地,在vBNG-CP获取到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将提前生成的用户面表项向第二vBNG-UP发送。
至此,用户流量将从第一vBNG-UP切换到第二vBNG-UP,后续的流量也将从第二vBNG-UP进行转发。
在USF提前规划在第一vBNG-UP故障时,替代第一vBNG-UP的目标vBNG-UP是第二vBNG-UP的情况下,当SF和vBNG-CP察觉到第一vBNG-UP发送故障时,SF可以快速将第一vBNG-UP上的用户流量迁移到第二vBNG-UP,vBNG-CP可以快速将用户表项发送给第二vBNG-UP。至此,可以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快速切换到第二vBNG-UP,从而通过第二vBNG-UP接入网络。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的,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A所示的框架来实现,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可以按照如图2B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从第三用户面接入网络后,并且在USF根据SLA判断应该从第一用户面接入网络的情况,将用户流量从第三用户面迁移到第一用户面。因此,用户设备后续的转发报文可以直接转发至第一用户面。
步骤S501,用户面选择决策点确定第二用户面。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4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2,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控制面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40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3,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404,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4,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向切换点发送第二用户面的路径信息。
具体地,SDN可以接收来自USF发送的第一迁移请求,其中,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405,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5,切换点获取第一用户面的故障信息。
具体地,SF可以实时检测与第一vBNG-UP之间的连接状态,当第一vBNG-UP因为发生故障与vBNG-CP之间的连接断开后,SF可以检测到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则SF可以获取到与第一vBNG-UP断开连接的故障信息。
其中,故障可以是第一vBNG-UP的接口故障、接线板故障或者整机故障,等等。
步骤S506,切换点将第一用户面的用户流量迁移到第二用户面。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407,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7,用户设备向第二用户面发送数据报文。
具体地,当切换点将第一用户面的用户流量迁移到第二用户面后,用户设备可以向第二用户面发送数据报文。
步骤S508,第二用户面向控制面发送通知消息。
具体地,在vBNG-CP接收来自USF的第一指示信息后知道目标vBNG-UP是第二vBNG-UP的情况下,在第一vBNG-UP的流量迁移到第二vBNG-UP后,第二vBNG-UP可以向vBNG-CP发送用于指示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的消息。
步骤S509,控制面向第二用户面发送用户表项。
具体地,在vBNG-CP接收到第二vBNG-UP在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后发送的通知消息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面表项。
至此,用户流量将从第一vBNG-UP切换到第二vBNG-UP,后续的流量也将从第二vBNG-UP进行转发。
在USF提前规划在第一vBNG-UP故障时,替代第一vBNG-UP的目标vBNG-UP是第二vBNG-UP的情况下,当SF察觉到第一vBNG-UP发生故障时,SF可以快速将第一vBNG-UP上的用户流量迁移到第二vBNG-UP,当第一vBNG-UP上的用户流量迁移到第二vBNG-UP的情况下,vBNG-CP可以将用户表项发送给第二vBNG-UP。至此,可以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快速切换到第二vBNG-UP,从而可以通过第二vBNG-UP接入网络。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的,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A所示的框架来实现,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可以按照如图2B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从第三用户面接入网络后,并且在USF根据SLA判断应该从第一用户面接入网络的情况,将用户流量从第三用户面迁移到第一用户面。因此,用户设备后续的转发报文可以直接转发至第一用户面。
当第一用户面因为接口故障、接线板故障或者整机故障而导致用户设备掉线,连接不上网络的情况,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保持用户设备的宽带连接不中断。
步骤S601:控制面获取第一用户面的故障信息。
具体地,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可以实时检测与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间的连接状态,当第一vBNG-UP因为发生故障与vBNG-CP之间的连接断开后,vBNG-CP可以检测到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则vBNG-CP可以获取到与第一vBNG-UP断开连接的故障信息。
步骤S602,控制面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具体地,在vBNG-CP检测到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是断开的情况下,vBNG-CP可以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发送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的通知消息。
步骤S603,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控制面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具体地,在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接收到来自vBNG-CP的关于第一vBNG-UP故障的通知消息后,USF可以根据每个用户面的负载情况、SLA等要求来决策出替换第一vBNG-UP目标vBNG-UP。比如说,若用户设备需要更高级别的SLA服务,则可以根据每个用户面的SLA水平为用户设备决策出满足要求的用户面。所以,在满足负载均衡和SLA,以及提高网络利用率等要求的情况下,USF可以从多个vBNG-UP中决策出目标vBNG-UP是第二vBNG-UP。因此,USF可以向vBNG-CP发送用于替换故障的第一vBNG-UP的目标用户面是第二vBNG-UP的指示信息。
步骤S604,控制面向第二用户面发送用户表项。
具体地,在vBNG-CP接收到来自USF的第一指示信息后,vBNG-CP可以知道在用于替换第一vBNG-UP的目标用户面是第二vBNG-UP,则vBNG-CP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
步骤S605,控制面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发送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
具体地,在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后,vBNG-CP向USF发送的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征vBNG-CP已经向第二vBNG-UP发送了用户表项,该通知消息用于USF触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步骤S606,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
具体地,在USF接收来自vBNG-CP的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第二通知消息后,USF向SDN控制器发送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的信息。
步骤S607,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控制切换点将用户流量从第一用户面迁移到第二用户面。
具体地,在SDN控制器接收来自USF的第一迁移请求后,SDN控制器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到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这样可以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上。
因此,在vBNG-CP感知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用户面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面接入网络,从而进行数据报文的转发。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的,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A所示的框架来实现,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可以按照如图2B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从第三用户面接入网络后,并在USF根据SLA判断应该从第一用户面接入网络的情况,将用户流量从第三用户面迁移到第一用户面。因此,用户设备后续的转发报文可以直接转发至第一用户面。
当第一用户面因为接口故障、接线板故障或者整机故障而导致用户设备掉线,连接不上网络的情况,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保持用户设备的宽带连接不中断。
步骤S701: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一用户面的故障信息。
具体地,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可以实时检测与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间的连接状态,当第一vBNG-UP因为发生故障与SDN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断开后,SDN控制器可以检测到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为断开连接,则SDN控制器可以获取到与第一vBNG-UP断开连接的故障信息。
步骤S702,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具体地,在SDN控制器检测到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是断开的情况下,SDN控制器可以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发送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的通知消息。
步骤S703,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控制面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具体地,在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接收到来自SDN控制器的关于第一vBNG-UP故障的通知消息后,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60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704,控制面向第二用户面发送用户表项。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604,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705,控制面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发送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605,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706,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606,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707,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控制切换点将用户流量从第一用户面迁移到第二用户面。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607,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在SDN控制器感知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用户面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面接入网络,从而进行数据报文的转发。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的,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A所示的框架来实现,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可以按照如图2B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从第三用户面接入网络后,并且在USF根据SLA判断应该从第一用户面接入网络的情况,将用户流量从第三用户面迁移到第一用户面。因此,用户设备后续的转发报文可以直接转发至第一用户面。
当第一用户面因为接口故障、接线板故障或者整机故障而导致用户设备掉线,连接不上网络的情况,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保持用户设备的宽带连接不中断。
步骤S801:控制面获取第一用户面的故障信息。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6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802,控制面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60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803,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控制面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具体地,在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60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804,控制面向第二用户面发送用户表项。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604,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805,控制面向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
具体地,在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后,vBNG-CP向SDN控制器发送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的信息。
步骤S806,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控制切换点将用户流量从第一用户面迁移到第二用户面。
具体地,在SDN控制器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一迁移请求后,SDN控制器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到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这样可以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上。
因此,在vBNG-CP感知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用户面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面接入网络,从而进行数据报文的转发。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带连接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的,该方法可以基于图2A所示的框架来实现,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可以按照如图2B所示的流程示意图从第三用户面接入网络后,并在USF根据SLA判断应该从第一用户面接入网络的情况,将用户流量从第三用户面迁移到第一用户面。因此,用户设备后续的转发报文可以直接转发至第一用户面。
当第一用户面因为接口故障、接线板故障或者整机故障而导致用户设备掉线,连接不上网络的情况,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保持用户设备的宽带连接不中断。
步骤S901: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获取第一用户面的故障信息。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7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902,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70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903,用户面选择决策点向控制面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60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904,控制面向第二用户面发送用户表项。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604,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905,控制面向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805,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906,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控制切换点将用户流量从第一用户面迁移到第二用户面。
具体地,详细描述可参考步骤S806,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在SDN控制器感知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用户面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面接入网络,从而进行数据报文的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对USF来说,它可以内置于CP中,也可以内置于SDN控制器中,还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网元。也即,USF可以与CP为一个设备,或者USF可以与SDN控制器为一个设备,或者USF可以单独为一个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制。
当USF内置于CP中时,USF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可以认为是CP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
当USF内置于SDN控制器中时,USF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可以认为是SDN控制器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00可以为节点,也可以为节点中的一个器件,例如芯片或者集成电路等,该装置1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001和处理单元1002。该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装置100用于实现前述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方法,例如图4至图9所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各个装置实施例中,对多个单元或者模块的划分仅是一种根据功能进行的逻辑划分,不作为对装置具体的结构的限定。在具体实现中,其中部分功能模块可能被细分为更多细小的功能模块,部分功能模块也可能组合成一个功能模块,但无论这些功能模块是进行了细分还是组合,装置100在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过程中所执行的大致流程是相同的。例如,上述装置100的接收单元1001、处理单元1002也可以合并为通信单元。通常,每个单元都对应有各自的程序代码(或者说程序指令),这些单元各自对应的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该单元执行相应的流程从而实现相应功能。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装置100可以为图4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vBNG-CP。其中,各个单元的描述如下:
接收单元1001,可以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3,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8的详细描述,以及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3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1002,可以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所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用户表项将所述用户接入网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8,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9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vBNG-CP可以提前获取因第一用户面故障而受影响的用户需要迁移的目标用户面(第二vBNG-UP),因此vBNG-CP可以提前将用户表项发送给第二vBNG-UP,这样在第一用户面故障时,可以节省发送用户表项给第二vBNG-UP的时间,提高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切换到第二vBNG-UP的速度。
在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接收单元1001,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1的详细描述,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1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装置100进一步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003,用于向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处理单元1002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接收单元1001,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处理单元1002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接收单元1001,还用于接收第二vBNG-UP在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后发送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指示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8,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002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装置100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1003,还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5,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002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装置100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1003,还用于向USF发送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USF触发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5,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单元的实现及有益效果还可以对应参照图4至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装置11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10可以为节点,也可以为节点中的一个器件,例如芯片或者集成电路等,该装置11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101和处理单元1102。该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装置110用于实现前述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方法,例如图4至图10所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各个装置实施例中,对多个单元或者模块的划分仅是一种根据功能进行的逻辑划分,不作为对装置具体的结构的限定。在具体实现中,其中部分功能模块可能被细分为更多细小的功能模块,部分功能模块也可能组合成一个功能模块,但无论这些功能模块是进行了细分还是组合,装置110在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过程中所执行的大致流程是相同的。例如,上述装置110的接收单元1101、处理单元1102也可以合并为通信单元。通常,每个单元都对应有各自的程序代码(或者说程序指令),这些单元各自对应的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该单元执行相应的流程从而实现相应功能。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装置110可以为图4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SDN控制器,其中,各个单元的描述如下:
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其中,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4,以及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的详细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7的详细描述,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7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1102,用于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SDN控制器可以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保证了用户没有感知到第一vBNG-UP故障,保持了用户的宽带连接不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在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之前,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的故障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1的详细描述,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1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装置110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1103,用于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110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一迁移请求。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1101,具体用于接收来自USF的第一迁移请求。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7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102,具体用于向SF发送第二vBNG-UP的路径信息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路径信息用于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102,具体用于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以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7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单元的实现及有益效果还可以对应参照图4至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面选择决策点装置12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20可以为节点,也可以为节点中的一个器件,例如芯片或者集成电路等,该装置12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201和发送单元1202。该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装置120用于实现前述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方法,例如图4至图10所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各个装置实施例中,对多个单元或者模块的划分仅是一种根据功能进行的逻辑划分,不作为对装置具体的结构的限定。在具体实现中,其中部分功能模块可能被细分为更多细小的功能模块,部分功能模块也可能组合成一个功能模块,但无论这些功能模块是进行了细分还是组合,装置120在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过程中所执行的大致流程是相同的。通常,每个单元都对应有各自的程序代码(或者说程序指令),这些单元各自对应的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该单元执行相应的流程从而实现相应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面选择决策点装置120可以为图4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USF,其中,各个单元的描述如下:
处理单元1201,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其中,第二vBNG-UP为第一vBNG-UP故障后用于替换第一vBNG-UP将用户接入网络的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1,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发送单元1202,用于向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2,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2的详细描述,以及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603的详细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703的详细描述,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3的详细描述,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903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USF可以根据各种要求决策出满足负载均衡的目标用户面,使得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可以用目标用户面(第二vBNG-UP)来替换故障的vBNG-UP。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和效率,提高了用户的使满意度。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201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前,还包括:接收单元1203,用于接收第一通知消息,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702的详细描述,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9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201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4,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3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1202用于向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接收单元1203,还用于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征vBNG-CP已经向第二vBNG-UP发送了用户表项;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5,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根据第二通知消息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其中,用户表项为用户从第二vBNG-UP接入网络的信息,用户表项用于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保持用户的宽带连接。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6,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1203,具体用于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一通知消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3,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3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1203,具体用于接收来自SDN控制器的第一通知消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3,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3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根据业务服务水平协议SLA从多个vBNG-UP中确定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1,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1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单元的实现及有益效果还可以对应参照图4至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点装置13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30可以为节点,也可以为节点中的一个器件,例如芯片或者集成电路等,该装置13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301、获取单元1302和处理单元1303。该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装置130用于实现前述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方法,例如图4至图10所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各个装置实施例中,对多个单元或者模块的划分仅是一种根据功能进行的逻辑划分,不作为对装置具体的结构的限定。在具体实现中,其中部分功能模块可能被细分为更多细小的功能模块,部分功能模块也可能组合成一个功能模块,但无论这些功能模块是进行了细分还是组合,装置130在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过程中所执行的大致流程是相同的。通常,每个单元都对应有各自的程序代码(或者说程序指令),这些单元各自对应的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该单元执行相应的流程从而实现相应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装置130可以为图4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SF,其中,各个单元的描述如下:
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SDN控制器发送的路径信息,其中,路径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的详细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获取单元1302,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6的详细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1303,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4的详细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4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SF可以实时监测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使得可以实时感知到第一vBNG-UP发生故障,当第一vBNG-UP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将用户流量从故障的第一vBNG-UP迁移到目标用户面(第二vBNG-UP)。在用户没有感知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完成流量迁移,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303,具体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来完成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的详细描述,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6的详细描述,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单元的实现及有益效果还可以对应参照图4至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
请参见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连接系统140的示意图系统140包括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装置1401和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装置1402,其中,各个系统单元的描述如下:
USF装置,用于向vBNG-CP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2,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所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用户表项将所述用户接入网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8,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9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系统还包括:
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装置1403,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其中,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切换点SF装置1404,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其中,路径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向vBNG-CP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vBNG-CP装置,还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2,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vBNG-CP装置,还用于向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向vBNG-CP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vBNG-CP装置,还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6,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向vBNG-CP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vBNG-CP装置,还用于接收第二vBNG-UP在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后发送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指示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8,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vBNG-CP装置,还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4,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4,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4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vBNG-CP装置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vBNG-CP装置,还用于向USF发送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USF触发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5,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还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1,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前,USF装置还用于接收第一通知消息,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USF装置还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4,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4的详细描述,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4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USF装置还用于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征vBNG-CP已经向第二vBNG-UP发送了用户表项;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USF装置还用于根据第二通知消息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其中,用户表项为用户从第二vBNG-UP接入网络的信息,用户表项用于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保持用户的宽带连接。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6,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装置具体用于根据业务服务水平协议SLA从多个vBNG-UP中确定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1,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1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之前,SDN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的故障信息;
SDN控制器还用于向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具体用于向SF发送第二vBNG-UP的路径信息来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路径信息用于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以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F还用于接收SDN控制器发送的路径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的详细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F还用于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6的详细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F具体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来完成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的详细描述,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6的详细描述,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单元的实现及有益效果还可以对应参照图4至图9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响应描述。
请参见图15,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50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150可以为节点,也可以为节点中的一个器件,例如芯片或者集成电路等。该设备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501和至少一个处理器1502。可选的,还可以包含总线1503。进一步可选的,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504,其中,存储器1501、处理器1502和通信接口1504通过总线1503相连。
其中,存储器1501用于提供存储空间,存储空间中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等数据。存储器1501可以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等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处理器1502是进行算术运算和/或逻辑运算的模块,具体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片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等处理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通信接口1504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数据和/或向外部发送数据,可以为包括诸如以太网电缆等的有线链路接口,也可以是无线链路(Wi-Fi、蓝牙、通用无线传输等)接口。可选的,通信接口1504还可以包括与接口耦合的发射器(如射频发射器、天线等),或者接收器等。
该设备150中的处理器1502用于读取存储器15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前述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方法,例如图4至图10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设备150可以为图4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vBNG-CP设备,该设备150中的处理器1502用于读取存储器15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2,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所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用户表项将所述用户接入网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8,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9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vBNG-CP可以提前获取因第一用户面故障而受影响的用户需要迁移的目标用户面(第二vBNG-UP),因此vBNG-CP可以提前将用户表项发送给第二vBNG-UP,这样在第一用户面故障时,可以节省发送用户表项给第二vBNG-UP的时间,提高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切换到第二vBNG-UP的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处理器1502还用于:
通过通信接口1504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vBNG-CP向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vBNG-CP可以实时监测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使得可以实时感知到第一vBNG-UP发生故障,当第一vBNG-UP发生故障时,可以向USF发送故障消息,以使USF可以查询要迁移的目标用户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处理器1502还用于:
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6,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处理器1502还用于:
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第二vBNG-UP在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后发送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指示vBNG-CP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8,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处理器1502还用于:
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处理器1502还用于:
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USF发送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USF触发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4,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4,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4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设备150可以为图4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SDN控制器设备,该设备150中的处理器1502用于读取存储器15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第一迁移请求,其中,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4,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8,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5的详细描述,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SDN控制器可以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保证了用户没有感知到第一vBNG-UP故障,保持了用户的宽带连接不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第一迁移请求之前,处理器1502还用于:
获取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的故障信息;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SDN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使得可以实时感知到第一vBNG-UP发生故障,当第一vBNG-UP发生故障时,可以向USF发送故障消息,以使USF可以查询要迁移的目标用户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一迁移请求。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来自USF的第一迁移请求。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6,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02具体用于: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SF发送第二vBNG-UP的路径信息来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路径信息用于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02具体用于: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以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设备150可以为图4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USF设备,该设备150中的处理器1502用于读取存储器15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其中,第二vBNG-UP为第一vBNG-UP故障后用于替换第一vBNG-UP将用户接入网络的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1,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USF向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2,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USF可以根据各种要求决策出满足负载均衡的目标用户面,使得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可以用目标用户面(第二vBNG-UP)来替换故障的vBNG-UP。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和效率,提高了用户的使满意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前,处理器1502还用于: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第一通知消息,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一vBNG-UP故障。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SF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处理器1502还用于:通过通信接口1504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4,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4的详细描述,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4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处理器1502还用于: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二通知消息,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征vBNG-CP已经向第二vBNG-UP发送了用户表项;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USF根据第二通知消息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第一迁移请求用于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其中,用户表项为用户从第二vBNG-UP接入网络的信息,用户表项用于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保持用户的宽带连接。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6,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02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第一通知消息,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vBNG-CP的第一通知消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2,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2,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02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第一通知消息,具体用于:
接收来自SDN控制器的第一通知消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2,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2,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02确定第二vBNG-UP,具体用于:根据业务服务水平协议SLA从多个vBNG-UP中确定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1,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01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电子设备150可以为图4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SF设备,该设备150中的处理器1502用于读取存储器15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通信接口1504接收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的路径信息,其中,路径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5的详细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5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获取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SF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6的详细描述,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7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SF可以实时监测与第一vBNG-UP的连接状态,使得可以实时感知到第一vBNG-UP发生故障,当第一vBNG-UP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将用户流量从故障的第一vBNG-UP迁移到目标用户面(第二vBNG-UP)。在用户没有感知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完成流量迁移,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02具体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来完成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607的详细描述,以及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806的详细描述,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906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单元的实现及有益效果还可以对应参照图4至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图4至图10所示的任意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所示接口电路用于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信息输入/输出,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图4至图10所示的任意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可以执行如图4至图10所示的任意一种实施例所描述的保持宽带连接不中断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指令产品的形式实现。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Claims (50)

1.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所述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
所述vBNG-CP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所述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所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用户表项将所述用户接入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vBNG-CP获取所述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所述vBNG-CP向所述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所述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vBNG-UP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vBNG-CP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还包括:
所述vBNG-CP获取所述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vBNG-CP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前,还包括:
所述vBNG-CP接收所述第二vBNG-UP在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后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vBNG-CP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BNG-CP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还包括:
所述vBNG-CP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所述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BNG-CP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还包括:
所述vBNG-CP向所述USF发送所述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所述USF触发所述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7.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接收第一迁移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所述SDN控制器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N控制器接收第一迁移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SDN控制器获取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的故障信息;
所述SDN控制器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所述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vBNG-UP故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迁移请求来自vBNG-CP或者USF。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N控制器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包括:
所述SDN控制器向SF发送第二vBNG-UP的路径信息来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所述路径信息用于SF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11.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N控制器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包括:
所述SDN控制器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所述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以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12.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其中,所述第二vBNG-UP为第一vBNG-UP故障后用于替换所述第一vBNG-UP保持将用户接入网络的vBNG-UP;
所述USF向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所述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前,还包括:
所述USF接收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vBNG-UP故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还包括:
所述USF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迁移请求,所述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SF向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USF接收来自所述vBNG-CP的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征所述vBNG-CP已经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了所述用户表项;
所述USF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所述第一迁移请求用于所述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其中,所述用户表项为用户从所述第二vBNG-UP接入网络的信息,所述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保持所述用户的宽带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来自于所述vBNG-CP或者所述SDN控制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SF确定第二vBNG-UP,包括:
所述USF根据业务服务水平协议SLA从多个vBNG-UP中确定第二vBNG-UP。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SF为内置于SDN控制器中的装置或者所述USF为独立的装置。
19.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点SF接收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的路径信息,其中,所述路径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所述SF获取所述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所述SF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包括:
所述SF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所述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来完成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21.一种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所述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所述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所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用户表项将所述用户接入网络。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所述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vBNG-UP故障。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vBNG-UP在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后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vBNG-CP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所述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26.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之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USF发送所述用户表项迁移成功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所述USF触发所述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27.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之前,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的故障信息;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面选择决策点USF发送第一通知信息,所述第一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vBNG-UP故障。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迁移请求来自vBNG-CP或者USF。
30.根据权利要求27-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向SF发送第二vBNG-UP的路径信息控制切换点SF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所述路径信息用于SF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31.根据权利要求27-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控制SF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所述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以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32.一种用户面选择决策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其中,所述第二vBNG-UP为第一vBNG-UP故障后用于替换所述第一vBNG-UP将用户接入网络的vBNG-UP;
发送单元,用于向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所述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前,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vBNG-UP故障。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之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迁移请求,所述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35.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vBNG-CP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vBNG-CP的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表征所述vBNG-CP已经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了所述用户表项;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一迁移请求,所述第一迁移请求用于所述SDN控制器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其中,所述用户表项为用户从所述第二vBNG-UP接入网络的信息,所述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保持所述用户的宽带连接。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来自于所述vBNG-CP或者所述SDN控制器。
37.根据权利要求32-3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业务服务水平协议SLA从多个vBNG-UP中确定第二vBNG-UP。
3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选择决策点装置为内置于SDN控制器装置中的装置或者所述用户面选择决策点装置为独立的装置。
39.一种切换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接收SDN控制器发送的路径信息,其中,所述路径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vBNG-UP的故障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路径信息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LAN或者双层虚拟局域网QinQ绑定在所述第二vBNG-UP对应的接口上来完成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41.一种宽带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vBNG-CP装置和USF装置,
所述USF装置,用于向所述vBNG-CP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替代所述第一vBNG-UP的第二vBNG-UP;
所述vBNG-CP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vBNG-UP发送用户表项,其中,所述用户表项为用户从所述第二vBNG-UP接入网络的信息,所述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第二vBNG-UP在所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用户表项将所述用户接入网络。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SDN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迁移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迁移请求用于请求在所述第一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
SF装置,用于根据路径信息将用户流量从第一vBNG-UP迁移到第二vBNG-UP,其中,所述路径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虚拟宽带接入网关用户面vBNG-UP故障的情况下将用户流量从所述第一vBNG-UP迁移到所述第二vBNG-UP。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DN控制器,还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F装置,还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
45.根据权利要求41-4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BNG-CP装置,还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6.根据权利要求41-4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SF装置,还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2-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7.一种虚拟宽带接入网关控制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8.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9.一种用户面选择决策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0.一种切换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
CN202011197333.XA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5313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7333.XA CN114531337A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EP21885172.3A EP4221117A4 (en) 2020-10-31 2021-10-26 BROADBAND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1/126488 WO2022089445A1 (zh) 2020-10-31 2021-10-26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US18/309,326 US20230269130A1 (en) 2020-10-31 2023-04-28 Broadband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7333.XA CN114531337A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1337A true CN114531337A (zh) 2022-05-24

Family

ID=81381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7333.XA Pending CN114531337A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宽带连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9130A1 (zh)
EP (1) EP4221117A4 (zh)
CN (1) CN114531337A (zh)
WO (1) WO20220894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5572A (zh) * 2020-12-30 2022-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方法、控制面网元、切换决策网元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5818B (zh) * 2016-12-30 2020-07-28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3328894B (zh) * 2017-08-31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cu分离的双机热备的方法及设备
CN108667695B (zh) * 2017-09-06 2020-12-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ras转控分离的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8667575B (zh) * 2017-09-06 2021-04-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bras转控分离的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10166270A (zh) * 2018-02-13 2019-08-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热备切换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66355B (zh) * 2018-02-13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8512703B (zh) * 2018-03-28 2021-08-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Bras转控分离的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7791B (zh) * 2018-05-31 202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224093B2 (en) * 2018-08-13 2022-01-11 Ofinno, Llc Network initiated UPF sessions transfer
US10813035B2 (en) * 2018-10-29 2020-10-20 T-Mobile Usa, Inc. Transparent session migration between user plane functions
CN114157579A (zh) * 2019-04-24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69130A1 (en) 2023-08-24
EP4221117A4 (en) 2024-03-13
EP4221117A1 (en) 2023-08-02
WO2022089445A1 (zh)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1877B2 (en) Dynamic reservation protocol for 5G network slicing
US794153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virtual router in a blade chassis to maintain connectivity
US837053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traffic in a blade chassis
US9876685B2 (en) Hybrid control/data plane for packet brokering orchestration
US79625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forcing resource constraints for virtual machines across migration
US809566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aling applications on a blade chassis
EP2806601B1 (en) Tunnels between virtual machines
CN106605387B (zh) 用于vHGW的WAN控制失效备援代理的节点、系统和方法
US10587494B2 (en)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0028726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uaranteed end-to-end data flows in a local networking domain
US20140068045A1 (en) Network system and virtual node migration method
US2009015052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virtual network path
US201302626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tching and repair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WO2014000292A1 (zh) 跨数据中心的虚拟机迁移方法、服务控制网关及系统
US20150249599A1 (en) Virtual cluster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30345273A1 (en) Fault processing method, control plane network element, steering decision-making network element,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193644A (zh) 一种vBRAS业务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
US20230269130A1 (en) Broadband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460301A1 (en) Self healing networking device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0830598B (zh) Bgp会话建立、发送接口地址和别名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769973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15015616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relay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control method
WO2022012383A1 (zh)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P43077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ser equipment to access network, and device
CN111866195B (zh) 一种端口协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