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18447A - 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118447A CN118118447A CN202311745153.4A CN202311745153A CN118118447A CN 118118447 A CN118118447 A CN 118118447A CN 202311745153 A CN202311745153 A CN 202311745153A CN 118118447 A CN118118447 A CN 1181184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ributed switch
- servers
- target
- server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4
- 101000826116 Homo sapiens 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2
- 102100023008 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5—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ing modules
- H04L49/1507—Distribute and route fabrics, e.g. sorting-routing or Batcher-Banya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及服务器,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该方法中,在需要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时,配置服务器可以获取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以根据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之后,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并通过发送部署指令,指示接收部署指令的设备根据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相对于人工创建分布式交换机,再为分布式交换机填写配置参数,不仅避免了繁琐的部署过程,提高了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还避免了由于人工失误导致配置参数设置错误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为多个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时,需要人工登录多个服务器的虚拟机管理平台,先人工在虚拟机管理平台上创建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然后,再人工为该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填写配置参数,从而实现为多个服务器部署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这种部署方式,不仅部署效率低下,还存在由于人工失误导致部署失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及服务器,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以及部署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待选配置参数中至少部分待选配置参数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发送部署指令,部署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该方案中,在需要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时,配置服务器可以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并通过发送部署指令,指示接收部署指令的设备根据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相对于人工创建分布式交换机,再为分布式交换机设置配置参数,避免了繁琐的部署过程,提高了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
由于至少部分待选配置参数是根据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的,从而使得配置服务器可以从符合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的配置参数中选取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配置参数,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人工填写配置参数,避免了由于人工失误导致配置参数设置错误的风险,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此外,在需要部署至少两个分布式交换机时,配置服务器可以同时获取至少两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并通过发送部署指令,指示接收部署指令的设备,根据至少两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自动部署两个分布式交换机,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人工逐一创建分布式交换,并为创建的分布式交换机逐一设置配置参数,这样,能够简化多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过程,从而避免繁琐的部署过程,提高多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以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的网口的标识、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其中,网络流量类型包括管理网络、迁移网络、存储网络和业务网络中的至少一项;网络配置参数包括发现协议、最大传输单元MTU、网络类型中的至少一项;端口组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端口对应的网络流量类型、活动链路、备用链路、分组策略、负载均衡策略、最大传输单元MTU中的至少一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或未与物理交换机连接;基于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多个目标服务器网口信息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
该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配置服务器自动确定目标服务器,相对于由人工确定目标服务器,不仅有助于降低工作量,提高确定目标服务器的效率,还有助于避免由于人工失误,导致选取的目标服务器不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从而有助于保证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能够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进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目标服务器网口信息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包括: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相同和/或多个目标服务器上相同标识网口的速率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包括: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响应于对第一界面的触发操作,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显示第一界面,实现将多个第二服务器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多个第二服务器中指定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多个目标服务器,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创建的分布式交换机无法与物理交换机通信,从而有助于提高创建的分布式交换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能够提高分布式交换机部署的灵活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为有需求的服务器创建分布式交换机,进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二服务器包括第三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响应于对第一界面的触发操作,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包括:响应于对第一界面的第一触发操作,确定第三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第三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用于指示第四服务器,第四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响应于对第二界面的第二触发操作,确定第四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第二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第四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
该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中一部分第二服务器之后,设置第二界面可以用于指示另一部分目标服务器,这样,有助于用户了解未选中的第二服务器中,可以与已选中的第二服务器一起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服务器,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选择多个目标服务器的便利性和准确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部署的成功率和可用性。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为目标存储架构;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包括目标存储架构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口标识,至少一个网口标识用于指示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网口的标识,至少一个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大于或等于网口速率阈值。
该实现方式,通过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实现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部署分布式交换机,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与目标服务器的匹配度。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为目标存储架构,包括:显示第三界面,第三界面用于指示目标存储架构;响应于对第三界面的第三触操作,确定目标存储架构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第三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存储架构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
该实现方式,通过显示第三界面,至少一个存储架构呈现给用户,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显示配置界面,配置界面用于显示待选配置参数;响应于对配置界面的配置操作,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目标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配置操作用于指示将配置的目标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该实现方式,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从而有助于提高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与目标服务器的匹配度。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包括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数量值,至少一个数量值是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和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从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该实现方式,不仅实现了充分利用目标服务器上的可用网口,还有助于保证每个分布式交换机都可以分配到独立网口,进而有助于保证创建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包括:显示第四界面,第四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数量值;响应于对第四界面的第四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的目标数量值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第四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数量值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该实现方式,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的合理性。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包括网口标识以及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口标识,至少一个网口标识是根据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和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从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
该实现方式,不仅有助于保证为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分配的网口标识的准确性,还有助于降低用户的工作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包括:显示第五界面,第五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网口标识;响应于对第五界面的第五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的目标网口标识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第五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网口标识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
该实现方式,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绑定的网口的标识,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可靠性。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对应关系,至少一个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支持承载至少一个网络流量类型的分布式交换机,至少一个对应关系是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从至少一个对应关系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
该实现方式,不仅有助于保证均衡分配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还有助于降低用户的工作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网络流量类型,包括:显示第六界面,第六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对应关系;响应于对第六界面的第六触发操作,基于目标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第六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
该实现方,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是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从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该实现方式,不仅有助于保证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助于降低用户的工作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包括:显示第七界面,第七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响应于对第七界面的第七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的目标端口组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第七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目标端口组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该实现方式,不仅实现将部署过程可视化,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是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从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
该实现方式,不仅有助于保证为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分配的网络配置参数的准确性,还有助于降低用户的工作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包括:显示第八界面,第八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响应于对第八界面的第八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中的目标网络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第八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网络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
该实现方式,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可靠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功能单元,各个功能单元所执行的动作通过硬件实现或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例如,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确定单元,用于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待选配置参数中至少部分待选配置参数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发送单元,用于发送部署指令,部署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与存储器练级;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服务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集群系统,包括:配置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配置服务器用于获取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配置服务器还用于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待选配置参数中至少部分待选配置参数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配置服务器还用于发送部署指令,部署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部署指令,以及响应于部署指令,基于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在第四方面,配置服务器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代码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其中,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SAN网络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界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四界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六界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八界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五界面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七界面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网口标识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式的交互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进行简要介绍。
VMware vSphere:简称为vSphere,是一款虚拟化套件,包括:ESXi裸机管理程序、vCenter Server管理平台等。
VMware ESXi:简称为ESXi,是一款虚拟化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也即,是可以直接安装在物理服务器上的裸机管理程序(Hypervisor),可以用于创建并运行虚拟机。
VMware vCenter Server:简称为vCenter或vCenter Server,是一款虚拟机管理软件,可以用于管理ESXi主机以及ESXi主机上的虚拟机。ESXi主机是指安装EXSi OS的服务器。
VMware Virtual SAN:可以简称为vSAN(虚拟存储区域网络),是以ESXi内核为基础的分布式存储架构。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RDMA):是一种绕过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直接访问服务器的内存中数据的技术。也就是说,RDMA能够提供从一台服务器的内存到另一台服务器的内存的直接内存访问,而不涉及两台服务器操作系统或处理器。
vSphere分布式交换机(vSphere distributed switch,VDS):是一种支持vSphere分布式网络的设备,用于实现vSphere环境中网络流量的转发和路由。
简单服务发现协议(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SSD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是构成通用即插即用(UPnP)技术的核心协议之一。SSDP提供了在局域网络里面发现设备的机制。控制点(也就是接受服务的客户端,可以称为SSDP客户端或SSDP Agent(代理))可以通过使用SSDP,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自己所在的局域网络里面提供特定服务的设备。设备(也就是提供服务的服务端,可以称为SSDP服务端)也可以通过使用SSDP,向自己所在的局域网络里面的控制点宣告它的存在。
软件定义计算(software defined computing,SDC):是一种基于软件的计算架构,通过将计算资源的配置、管理和控制从硬件中抽象出来,使得计算资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弹性调整和分配。软件定义计算技术通过将计算资源虚拟化和集中化管理,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分配,从而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应用响应能力。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一种基于软件的网络架构,通过将网络资源的配置、管理和控制从硬件中抽象处理,实现通过软件对整个网络的进行管理。
软件定义存储(Software Defined Storage,SDS):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存储架构,通过将存储资源的配置、管理和控制从硬件中抽象出来,实现通过软件对存储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介绍。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以及有效分配资源,相关技术中提出了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超融合基础架构主要包括软件定义计算(也可以称为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和软件定义存储等。
vSAN是虚拟机软件(virtual machine ware,VMware)的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支持超融合基础架构系统,并且可以作为虚拟机管理程序(如:ESXi)内的分布式软件层与vSphere集成。vSAN消除了对外部共享存储的需求,并通过基于存储策略的管理,简化了存储配置。通过部署虚拟机存储策略,用户可以定义存储需求和功能。
vSAN是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新型存储网络架构,旨在提供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性的存储服务。vSAN将存储资源划分为多个虚拟存储区域(vSAN域),每个虚拟存储区域内部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实现数据存储和传输。每个虚拟存储区域都拥有独立的存储资源,可以独立部署和管理,并且可以动态扩展和收缩。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SAN网络逻辑示意图。
参见图1,根据虚拟存储区域在vSAN上的使用方式和目的,集群的业务交换机(leaf Switch)支持的vSAN的网络流量类型可以包括管理网络(Management,MGMT)、存储网络(vSAN)、迁移网络(vMotion)、业务网络(Guest VM/Guest OS)等。
在此基础上,集群的主机(如:EXSi01、ESXi02、ESXi03等)可以通过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接入管理网络、存储网络、迁移网络、业务网络等,从而通过管理网络、存储网络、迁移网络、业务网络等进行通信。其中,主机可以是服务器等网络设备。不同网络流量类型对网络接口卡(以下简称为网卡)的速率要求不同。
其中,管理网络(MGMT):用于承载主机和vCenter之间以及主机对主机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流量的配置和管理通信。存储网络(vSAN):用于承载主机的本地物理存储资源虚拟化,并将主机内部存储资源转换为共享存储。迁移网络(vMotion):用于实时将整个正在运行的虚拟机从一台物理服务器移动到另一台物理服务器,而无需虚拟机停机。业务网络(Guest OS):用于为用户提供业务通道,以对外提供业务应用,是虚拟机的虚拟网卡的通信平面,例如,主机可以通过业务网络与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DNSServer)、网络时间协议服务器(network time protocol Server,NTP Server)等进行通信。
当前,vSAN 8包括vSAN原始存储架构(Original Storage Architecture,OSA)、vSAN快速存储架构(Express Storage Architecture,ESA)等存储架构。其中,vSAN OSA是在vSAN 8之前的vSAN版本架构基础上更新发展而来的,使用双层架构且通过兼容性验证的高速闪存SSD作为缓存层,并使用HDD或SSD作为容量层的架构为HCI集群提供存储资源。vSAN ESA是处理和存储数据的新架构,是vSAN的一种可选架构,旨在实现全新级别的效率、可扩展性和性能,vSAN ESA可充分利用最新硬件的全部潜力,并解锁新功能。其中,vSANOSA要求vSAN网络最小速度为10千兆(Gbps),vSAN ESA要求vSAN网络最小速度为25Gbps。
此外,还包括一种专为企业分支机构而设计的存储架构,vSphere远程办公分支机构(remote office branch office,ROBO),可以简称为ROBO,ROBO要求vSAN网络最小速度为10Gbps。其中,部署vSAN OSA/vSAN ESA存储架构的分布式交换机,需要至少三个服务器,部署ROBO存储架构的分布式交换机,需要至少两个服务器。
当前,vSphere网络交换机可以划分为数据平面、管理平面等逻辑部分。其中,数据平面用于执行数据包交换、过滤、标记等。管理平面是用于配置数据平面功能的控制结构。vSphere网络交换机包括标准交换机(vSphere standard switch,VSS)、分布式交换机(VDS)等。其中,标准交换机包括数据平面和管理平面,用户可以分别配置和维护每个标准交换机。分布式交换机提供了一个集中式界面,该集中式界面可以用于配置、查看和管理整个数据中心的虚拟机访问交换,分布式交换机用于在分布式环境中实现网络流量转发和负载均衡。
相关技术中,在为多个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时,需要人工登录多个服务器的虚拟机管理平台,先人工在虚拟机管理平台上创建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然后,再人工为该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填写配置参数,如:人工筛选不同服务器上满足当前分布式交换机要求的网口、人工筛选不同网络流量类型适配的网口、人工筛选不同存储架构(如:vSAN OSA/vSANESA/ROBO)适配的网口、人工筛选分布式交换机适配的多个网口等,从而实现为多个服务器部署一个分布式交换机。这种部署方式,不仅增加了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难度,导致部署效率低下,还存在人工筛选失误,导致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无法正常使用的风险。
此外,在需要创建多个分布式交换机时,如,创建N个分布式交换机,则需要人工重复执行N次部署工作,如:创建分布式交换机1以及对分布式交换机1进行配置、......、创建分布式交换机N以及对分布式交换机N进行配置等,不仅操作过程繁琐,而且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在需要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时,配置服务器可以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并通过发送部署指令,指示接收部署指令的设备根据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相对于人工创建分布式交换机,再为分布式交换机设置配置参数,避免了繁琐的部署过程,提高了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
由于至少部分待选配置参数是根据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的,从而使得配置服务器可以从符合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的配置参数中选取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配置参数,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人工编写配置参数,避免了由于人工失误导致配置参数设置错误的风险,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此外,在需要部署至少两个分布式交换机时,配置服务器可以同时获取至少两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并通过发送部署指令,指示接收部署指令的设备,根据至少两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自动部署两个分布式交换机,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人工逐一创建分布式交换,并为创建的分布式交换机逐一设置配置参数,这样,能够简化多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过程,从而避免繁琐的部署过程,提高多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进行示例性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可以用于首次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分布式交换机扩容服务器等场景。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的适用场景不做限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在硬件方面,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多个服务器中的每个服务器均可以与其他服务器进行通信。示例性的,参见图2,多个服务器可以包括服务器1、服务器2、......、服务器M,其中,服务器1、服务器2、......、服务器M之间可以相互进行通信,如,服务器1可以与服务器2、......、服务器M进行通信,服务器M可以与服务器1、......、服务器M-1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服务器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带外控制器。其中,中央处理器用于实现服务器的带内管理,其中,带内管理是指管理数据和用户的业务数据使用相同物理通道进行传输。带外控制器用于实现服务器的带外管理,其中,带外管理是指管理数据和用户的业务数据使用不同物理通道进行传输。
示例性的,带外控制器完全独立于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之外,不仅可以通过专用的数据通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维护和管理,还可以通过服务器的带外管理接口与中央处理器进行通信。例如,带外控制器可以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等。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服务器对BMC有不同的称呼,例如,一些服务器称为BMC,一些服务器称为iLO(integrated lights-out),另一服务器称为iDRAC。不论是叫BMC,还是叫iLO或iDRAC,都可以理解为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BMC。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系统架构还可以包括配置服务器,配置服务器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如:获取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部署指令,以指示管理服务器基于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等。
示例性的,配置服务器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服务器等。其中,服务器可以是一个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担不同职责的物理服务器、相互协同来实现服务器的各项功能。示例性的,服务器可以是刀片服务器、高密服务器、机架服务器或塔式服务器等。
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电脑主机、平板电脑、手持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车机(如车载电脑等)、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台式计算机或一体机等。
示例性的,多个服务器可以形成集群系统,或者,也可以不形成集群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以下,以多个服务器形成集群系统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示例性介绍。
需要说明的,配置服务器可以是多个服务器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器中之外的其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以下,以配置服务器为多个服务器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系统架构还可以包括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多个服务器上的虚拟机等。
需要说明的,管理服务器可以是多个服务器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器之外的其他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以下,以管理服务器为多个服务器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
在软件方面,多个服务器中的每个服务器上安装有带外(out of band)管理软件、虚拟机软件等。其中,带外管理软件也可以称为BMC管理软件,用于通过服务器的带外控制器对服务器进行带外管理。
示例性的,参见图1,服务器1、服务器2、......、服务器M上安装有BMC软件(带外管理软件)、ESXi软件(虚拟机软件)。
需要说明的,对于安装EXSi软件的服务器,可以认为同时安装了EXSi OS。
本申请实施例中,EXSi软件可以为EXSi ISO软件。其中,EXSi ISO软件为定制化软件。EXSi ISO软件包括SSDP代理(Agent)组件(如:SSDP客户端)。示例性的,参见图1,服务器1、服务器2、......、服务器M上的ESXi OS中包括SSDP Agent组件。
示例性的,服务器1可以通过SSDP客户端,向SSDP服务端宣告它的存在,如:向SSDP服务端发送设备信息、网卡信息等。其中,服务器可以通过SSDP客户端向SSDP服务端发送SSDP报文,SSDP报文包括设备信息、网卡信息等。
或者,也可以通过ISO在服务器1、服务器2、......、服务器M上安装指定的带内软件(即SSDP Agent组件),实现为ESXi OS配置SSDP Agent组件。
在软件方面,管理服务器上安装有虚拟机管理软件,管理服务器可以通过虚拟机管理软件管理多个服务器上的虚拟机。示例性的,参见图1,虚拟机管理软件为vCenter。
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机管理软件配置有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 interface,API),管理服务器可以通过API接口与配置服务器进行通信。示例性的,参见图1,管理服务器通过vCenter管理多个服务器上的虚拟机时,API接口也可以称为vCenter API。
示例性的,管理服务器上还可以安装vSphere客户端,管理服务器可以通过vSphere客户端(如:Web客户端)实现vCenter的功能。基于此,vCenter API也可以称为vSphere Web Client Service API,或简称为vSphere API。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服务器中的每个服务器上安装有分布式存储软件(如:vSAN),多个服务器采用vSAN存储,或者说,服务器的vSAN已开启。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虚拟机软件、分布式存储软件、虚拟机管理软件的类型不做限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
在软件方面,配置服务器上安装有目标软件,配置服务器通过运行目标软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
示例性的,配置服务器可以通过虚拟机运行目标软件。例如,配置服务器上运行有目标虚拟机,目标软件在目标虚拟机提供的运行环境中运行。
示例性的,在配置服务器通过虚拟机运行目标软件,目标软件可以通过配置服务器上的标准交换机与配置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配置服务器的带外处理器、非配置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非配置服务器的带外处理器进行通信,以获取网口连接状态、网口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软件执行某个操作,可以认为是配置服务器运行目标软件的过程中执行某个操作,或者,可以认为是配置服务器通过目标软件执行某个操作,后续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软件可以包括SSDP组件(如:SSDP服务端),配置服务器可以通过SSD服务端实现接收多个服务器通过SSDP Agent组件发送的SSDP报文。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目标软件的名称不做限制。示例性的,目标软件也可以叫做融合中心(例如,FusionOne Center)软件。
示例性的,配置服务器通过运行目标软件,可以实现为多个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多个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1)设备接入:与集群系统中的多个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2)设备自动发现:自动发现多个服务器;3)设备管理:从多个服务器中确定至少部分服务器,并显示至少部分服务器的设备信息等;4)网卡信息检查:从至少部分服务器中确定用于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服务器,用于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服务器的网卡信息满足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条件;5)获取分布式交换机配置参数:获取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以便于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6)vCenter API接口:通过vCenter API接口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部署指令,以指示管理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需要说明的,下述实施例中目标软件执行某个操作(如:获取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等),可以认为是配置服务器运行目标软件的过程中,执行某个操作。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上述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对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交换机配置方式进行示例性介绍。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的流程图。示例性的,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S301-S303。
以下,以配置服务器为多个服务器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为例便于区分,作为配置服务器的服务器可以称为配置服务器。
S301:配置服务器获取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
其中,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是指多个目标服务器中每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口信息可以包括以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网口数量、网口标识、网口速率。其中,网口标识也可以称为网口名称,不同网口具有不同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口可以是相同网卡上的网口,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网卡的网口,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目标服务器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
多个目标服务器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可以包括以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多个目标中服务器的网口信息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其中,网口信息可以包括网口数量、网口标识和网口速率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网口数量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的网口的数量。
示例性的,多个目标服务器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可以包括:多个目标服务器中每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
示例性的,多个目标中服务器的网口信息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以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多个目标服务器中不同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相同和多个服务器中不同目标服务器上相同标识的网口的速率相同。
对于S301,包括多种实现方式,以下,通过方式一至方式三进行示例性说明。
方式一,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第一服务器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例如,多个第一服务器可以是图2所示的多个服务器,即服务器1-服务器M。该方式中,可以由用户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筛选出多个目标服务器,之后,配置服务器可以获取用户指定的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
该方式中,用户可以确定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多个目标服务器,配置服务器可以获取用户指定的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以用于确定待选配置参数,这样,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进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式二,可以由第一服务器筛选出网口连接状态满足部署条件的多个第二服务器,并由配置服务器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例如,在第一服务器确定本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的情况下,也即,本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则该第一服务器向配置服务器发送网口信息。之后,配置服务器可以获取到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并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该方式的相关说明,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说明,此处暂不赘述,具体可以参见方式三的相关说明。
该方式中,通过设置由第一服务器确定本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是否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并由配置服务器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目标服务器的筛选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有助于提高筛选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此外,还有助于降低配置服务器的工作量。
方式三,可以由配置服务器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筛选出满足部署条件的多个目标服务器。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配置服务器筛选出满足部署条件的多个目标服务器,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筛选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是有助于提高筛选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以下,通过S1至S3对方式三的一种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S1:配置服务器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是指多个第一服务器中每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其中,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或未与交换机连接。
以下,以单个第一服务器(以下简称为第一服务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口,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第一服务器的至少一个网口中每个网口的连接状态。
示例性的,第一服务器可以包括N个网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此基础上,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可以包括网口1的连接状态、......、网口N的连接状态。也就是说,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N个网口连接状态,其中,N个网口连接状态的每个网口连接状态可以为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或未与物理交换机连接。
S1可以包括多种实现方式,以下,通过方式1至方式2进行示例性说明。
方式1:配置服务器主动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主动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获取请求,该获取请求指示了获取网口连接状态。第一服务器接收到获取请求后,响应于获取请求,向配置服务器发送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配置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
示例性的,可以第一服务器上的中央处理器接收获取请求,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获取请求之后,向第一服务器上的至少一个网卡中每个网卡发送获取指令,以请求获取网口连接状态,从而实现得到第一服务器上的每个网口的连接状态。
示例性的,配置服务器安装有目标软件,第一服务器上安装有SSDP Agent。目标软件可以作为SSDP服务端,向SSDP Agent发送第一SSDP报文(即获取请求),第一SSDP报文用于指示获取网口连接状态。SSDP Agent可以作为SSDP客户端接收第一SSDP报文,并响应于第一SSDP报文,向目标软件发送第二SSDP报文,第二SSDP报文可以包括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目标软件可以接收SSDP Agent发送的第二SSDP报文。
需要说明的,目标软件发送第一SSDP报文,可以是目标软件启动运行后,主动发送第一SSDP报文,或,也可以是目标软件响应于目标触发条件,发送第一SSDP报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其中,关于目标触发条件,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说明,此处暂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SSDP Agent执行某个操作(如:发送第二SSDP报文),可以认为是第一服务器运行SSDP Agent的过程中,执行某个操作,或者,第一服务器通过SSDP Agent执行某个操作。
该方式中,通过设置配置服务器主动获取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这样,可以在需要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时,才获取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从而有助于提高信息获取的必要性,进而有助于避免浪费网络资源。
方式2:多个第一服务器主动向配置服务器发送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主动向配置服务器发送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配置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服务器主动发送的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
示例性的,第一服务器上的SSDP Agent可以主动向配置服务器上的目标软件发送第三SSDP报文,第三SSDP报文可以包括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目标软件可以接收SSDP Agent发送的第三SSDP报文。
示例性的,第一服务器启动运行后,SSDP Agent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向目标软件发送第三SSDP报文。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预设时间间隔的具体时长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X秒、X分等,其中,X为大于的0的任意数值。
该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服务器主动向配置服务器发送网口连接状态,有助于提高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的获取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
S2:配置服务器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
其中,多个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均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
以下,以单个第二服务器(以下简称为第二服务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第二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N个网口连接状态,分别为网口1的连接状态、......、网口N的连接状态。其中,“网口1的连接状态、......、网口N的连接状态”中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例如,可以网口1的连接状态为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服务器上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的网口数量不做限制。
本申请是实施中,配置服务器接收到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之后,基于每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筛选出多个第二服务器。
示例性的,可以是目标软件接收到SSDP Agent发送的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后,基于预先存储的目标筛选规则,如: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筛选出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的服务器,从多个第一服务器筛选出多个第二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第一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也就是说,多个第一服务器可以全部为第二服务器,或者,也可以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的部分第一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该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二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这样,之后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选取的目标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也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在为目标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时,可以将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的网口与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从而有助于保证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能够正常通信。
S3:配置服务器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
其中,多个目标服务器中每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均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
需要说明的,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也就是说,多个第二服务器可以全部为目标服务器,或者,也可以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的部分第二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该方式中,通过设置先基于网口连接状态,筛选出多个第二服务器,再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筛选出多个目标服务器,一方面,可以减少需要获取网口信息的服务器数量,如:网口连接状态不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的服务器,从而降低配置服务器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通过两次筛选步骤得到目标服务器,有助于提高确定目标服务器的灵活性,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S3可以包括多种实现方式,以下,通过三种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配置服务器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后,主动获取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并基于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自动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
示例性的,可以是目标软件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后,获取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并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
示例性的,配置服务器可以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至少一个集合,至少一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可以包括多个目标服务器。也就是说,每个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均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
需要说明的,获取网口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获取网口连接状态的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在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之后,再获取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在另一个示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在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时,同时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信息,这样,在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之后,可以从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信息中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从而得到第二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
以下,通过S3a至S3b对S3的第二种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S3a:配置服务器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后,显示第一界面,以将多个第二服务器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多个第二服务器中指定用于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目标服务器。
示例性的,可以是目标软件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后,显示第一界面。
对于第一界面如何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包括多种实现方式,以下,通过示例1至示例3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1,第一界面用于显示多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其中,多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是指多个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信息可以包括以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设备序列号、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和设备型号。
该示例中,通过显示多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实现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这样,有助于用户区分不同的第二服务器,进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2,第一界面显示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
其中,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是指多个第二服务器中每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
该示例中,通过显示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实现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这样,有助于用户根据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筛选出满足部署条件的多个目标服务器,相对于人工统计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有助于降低工作量,进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3,第一界面用于显示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
该示例中,通过显示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设备信息,实现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这样,不仅有助于用户区分不同的第二服务器,还有助于用户根据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筛选出满足部署条件的多个目标服务器,进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界面如何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不做限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以下,以示例3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界面的示意图。
配置服务器获取到多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后,可以显示第一界面,例如,图4所示的第一界面。第一界面显示有多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例如,第一界面显示了3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界面可以包括第一控件,第一控件可以用于指示设备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控件可以包括序列号控件,序列号控件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的序列号,例如,序列号控件指示了***7、***8、***9等序列号。第一控件可以包括UUID控件,UUID控件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的UUID,例如,UUID控件指示了***17、***18、***19等UUID。第一控件可以包括型号控件,型号控件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的型号,例如,型号控件指示2288H V6等型号。
需要说明的,第一控件与第二服务器之间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第一控件用于指示一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界面可以包括第二控件,第二控件可以用于指示网口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二控件指示了VMNIC0 10GB 2P Port0、VMNIC1 10GB2PPort1、VMNIC2 1GB 2P Port0、VMNIC3 1GB 2P Port1、VMNIC8 10GB 2P Port0、VMNIC910GB 2P Port1等网口信息。其中,VMNIC0、VMNIC1、VMNIC2、VMNIC3、VMNIC8、VMNIC9用于表征网口标识,10GB等用于表征网口速率,2P用于表征网口所属网卡的网口数量为2个,Port0、Port1用于表征网口在网卡上的端口号。
需要说明的,第二控件与第二服务器之间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第二控件用于指示一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界面可以包括第三控件,第三控件可以用于指示带外通信信息。其中,带外通信信息可以包括带外IP地址(如:BMC IP地址)、带外用户名(如:BMC用户名)和带外密码(如:BMC密码)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三控件可以包括地址控件,地址控件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的带外IP地址,例如,地址控件指示了172.16.20.87、172.16.20.88、172.16.20.89等IP地址。第三控件还可以包括用户名控件,用户名控件用于指示带外用户名。第三控件还可以包括密码控件,密码控件用于指示带外密码。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界面的示意图。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用户可以对用户名控件执行输入操作,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获取BMC用户名,并在用户名控件上显示BMC用户名。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用户可以对密码控件执行输入操作,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获取BMC密码,并在密码控件上显示BMC密码。
需要说明的,第三控件与第二服务器之间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第三控件可以用于指示一个第二服务器的带外通信信息。
在此基础上,配置服务器需要从第二服务器的带外控制器获取信息时,如:网卡型号、网卡四元组信息等,便可以通过带外通信信息,与第二服务器的带外控制器进行通信。
对于如何获取多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包括多种实现方式,以下,通过两个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个示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在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时,同时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在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后,配置服务器可以从多个第一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中,获取多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这样,有助于提高获取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的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
在另一个示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在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之后,再向多个第二服务器获取多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这样,有助于避免获取非必要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进而有助于避免获取多余信息。
需要说明的,配置服务器获取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的方式,可以参考获取网口连接状态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获取多个第二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和网口信息的方式不做限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
S3b: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对第一界面的触发操作,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
其中,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通过显示第一界面,将多个第二服务器呈现给用户后,用户可以在第二界面上执行触发操作,如:选中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配置服务器可以响应于用户对第一界面的触发操作,将选中的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确定目标服务器,从而实现确定用于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多个目标服务器。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将第二服务器左侧的方框设置为选中状态,如:设置为“√”状态,从而实现选中该第二服务器。
该实现方中,通过第一界面可以用于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从而实现将多个第二服务器呈现给用户,进而使得用户可以多个第二服务器中指定多个目标服务器,这样,便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选择用于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目标服务器,不仅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部署的灵活性,还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通过S3c至S3f对S3的第三种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S3c:配置服务器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
示例性的,多个第二服务器包括第三服务器和第四服务器,其中,第三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第四服务器的网口信息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也就是说,第三服务器的网口数量和第四服务器的网口数量相同,且第三服务器和第四服务器上相同标识的网口的速率相同。
需要说明的,S3c的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S3a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S3d: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对第一界面的第一触发操作,确定第三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
其中,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第三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通过显示第一界面,将多个第二服务器呈现给用户后,用户可以在第一界面上执行第一触发操作,如:选中部分第二服务器(即第三服务器),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将选中的部分第二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中。
示例性的,多个第二服务器可以包括服务器1、......、服务器K,K为大于1的正整数。多个目标服务器可以包括服务器1、......、服务器S,S为小于K、且大于1的正整数。用户可以选中服务器1(即第三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服务器的数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一个,或者,也可以是多个。
S3e:配置服务器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用于指示第四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选中部分第二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后,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还可以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指示了多个目标服务器中的另一部分目标服务器(即第四服务器)。也就是说,第二界面指示了可以与用户选中的部分目标服务器一起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另一部分目标服务器。
示例性的,在用户选中服务器1之后,配置服务器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指示了服务器2、......、服务器S为可选项,也就是说,用户可以继续从服务器2、......、服务器S中选择与服务器1一起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服务器。
示例性的,第二界面还可以指示服务器S+1、......、服务器K为不可选项,也就是说,在用户选中服务器1之后,用户在第二界面上无法选中服务器S+1、......、服务器K。
S3f: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对第二界面的第二触发操作,确定第四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
其中,第二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第四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S3f的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的S3e,此处不再赘述。
该实现方中,在用户选中一部分目标服务器之后,设置第二界面可以用于指示另一部分目标服务器,这样,有助于用户便可以了解未选中的第二服务器中,可以与已选中的第二服务器一起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部分第二服务器,从而有助于用户选择多个目标服务器的便利性和准确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部署的成功率和可用性。
在方式三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配置服务器可以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和网口信息。之后,配置服务器基于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和网口信息,以及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
示例性的,配置服务器可以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至少一个集合,至少一个集合中的每个集合可以包括多个目标服务器。也就是说,每个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网口连接状态均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
配置服务器确定至少一个集合后,可以显示选择界面,选择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集合。用户可以在选择界面上选择目标集合中的多个目标服务器用于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对选择界面的触发操作,基于目标集合中的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在软件层面,可以认为是目标软件基于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和网口信息,以及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该实现方式的其他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S1-S3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该方式中,通过设置直接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这样,有助于简化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的步骤,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为目标存储架构。
其中,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以下简称为目标部署规则)包括目标存储架构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口标识,至少一个网口标识用于指示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网口的标识,至少一个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大于或等于网口速率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架构可以包括ESA、OSA、ROBO中的任一项。
示例性的,ESA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为25Gbps,OSA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为10Gbps,ROBO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为10Gbps。
该实施例中,通过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可以实现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部署分布式交换机,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与目标服务器的匹配度。此外,通过设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包括目标存储架构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待选配置参数包括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目标网口标识,目标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大于或等于网口速率阈值,从而使得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能够与应用场景相匹配,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存储架构,这样,有助于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与多个目标服务器的运行场景相匹配,从而有助于保证部署分布式交换机能够满足多个目标服务器的需求,进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于确定分布式交换机的存储架构,包括多种实现方式,以下,通过两种实现方式中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配置服务器根据预设规则,自动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存储架构。示例性的,预设规则可以包括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速率与存储架构的对应关系、多个目标服务器的设备信息与业务类型的对应关系等。
在一个示例中,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速率均小于25Gbps时,确定存储架构为OSA或ROBO。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速率大于25Gbps时,确定存储架构为ESA。
在另一个示例中,多个目标服务器的设备信息与业务类型a具有对应关系,业务类型a与OSA具有对应关系,则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为OSA。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自动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存储架构,从而有助于提高确定存储架构的效率,进而有助于调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由用户指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指定操作,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为目标存储架构。
以下,通过S4-S5对该另一种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S4:配置服务器显示第三界面,第三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存储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显示第三界面,第三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存储架构。其中,至少一个存储架构包括目标存储架构,例如,目标存储架构可以为OSA。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界面的示意图。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三界面可以包括类型控件,类型控件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存储架构,例如,至少一个存储架构可以包括ESA、OSA、ROBO等。
S5: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对第三界面的第三触操作,确定目标存储架构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
其中,第三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存储架构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
示例性的,用户可以对第三界面执行第三触发操作,如:选择OSA,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对第三界面的第三触发操作,将用户选择的存储架构(如:OSA)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存储架构。
需要说明的,S4-S5可以在S301之前执行,或者,也可以在S301之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显示第三界面,实现将至少一个存储架构呈现给用户,这样,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实现了由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存储架构,不仅有助于提高存储架构设置的灵活性,还有助于提高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存储架构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业务场景匹配度,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与多个目标服务器的适配度。
S302:配置服务器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其中,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中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以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的网口的标识、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网络流量类型可以包括管理网络、迁移网络、存储网络和业务网络中的至少一项。
网络配置参数可以包括发现协议、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网络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其中,发现协议可以包括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Discovery Protocal)和思科发现协议(Cisco Discovery Protocal)等。网络类型可以包括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LACP)或远程直接数据存取(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RDMA)等。MTU的单位可以为字节(byte)。
端口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端口对应的网络流量类型、活动链路、备用链路、分组策略、负载均衡策略、最大传输单元MTU中的至少一项。其中,分组策略可以包括:活动/活动、活动/备用等。其中,负载均衡策略可以包括以下多项中的至少一项:基于源MAC哈希的路由、基于源虚拟端口的路由、使用明确故障切换顺序、基于物理网卡负载的路由。
需要说明的,活动/活动用于指示端口的两个上行链路均为活动链路,活动/备用用于指示端口的两个上行链路中,一个上行链路为活动链路,另一个上行链路为备用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从待选配置参数中选取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其中,待选配置参数中的至少部分配置参数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或目标部署规则确定。
在一个示例中,部分配置参数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确定。在另一个示例中,部分配置参数可以根据目标部署规则确定。在又一个示例中,部分配置参数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目标部署规则确定。
需要说明的,不同示例中的部分配置参数可以全部相同、部分相同或全部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对于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多种实现方式,以下,通过两种实现方式进行示例说明。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由配置服务器自动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示例性的,配置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筛选规则,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例如,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存储在配置服务器中。
该实现方式中,由配置服务器自动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这样,有助于提高确定配置参数的效率,从而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对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中不同内容的确定过程进行示例性介绍。
可选地,S302可以包括以下S302a。
S302a:配置服务器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选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数量值,至少一个数量值用于指示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其中,至少一个数量值是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和目标部署规则确定的。
配置服务器获取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之后,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和目标部署规则,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数量值。其中,目标部署规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数量值满足以下公式:M≤N/2,M用于表征至少一个数量值,N用于表征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
在一个示例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M为大于0的正整数。在另一个示例中,N小于或等于1时,M等于0。
示例性的,在网口数量为2个时,至少一个数量值可以包括1,也即,可以创建1个分布式交换机。在网口数量为4时,至少一个数量值可以包括1和2,也即,可以创建1个或2个分布式交换机。在网口数量为6时,至少一个数量值可以包括1、2和3,也即,可以创建1个、2个或3个分布式交换机。
示例性的,可以是目标软件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和目标部署规则,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数量值。
在此基础上,配置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筛选规则,自动确定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的目标数量值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示例性的,可以是目标软件自动确定目标数量值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在一个示例中,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确定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的最大值为目标数量值。这样,有助于充分利用多个目标服务器上的网口。
在另一个示例中,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确定至一个数量值中的最小值为目标数量值。这样,有助避免过多的占用多个目标服务器上的网口。
在又一个示例中,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确定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的中间值为目标数量值,其中,中间值大于最小值、且小于最大值。这样,既有助于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尽量多的分布式交换机,还可以避免过多的占用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以及每个分布式交换机分配两个网口的部署规则,确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不仅有助于确定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的可用性、灵活性和可靠性,还有助于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尽量多的分布式交换机,这样,一方面,多个分布式交换机可以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这样,多个目标服务器可以在多个分布式交换机上实现负载均衡,另外,由于采用冗余设计,可以确保在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其余分布式交换机可以继续提供网络服务。另一方面,多个分布式交换机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多个目标服务器可以根据vSphere环境的需求进行配置,以实现网络流量转发和负载均衡,从而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该实现方式中,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和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支持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即至少一个数量值),然后,从至少一个数值中确定待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不仅实现了充分利用目标服务器上的可用网口,还有助于保证最终确定的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与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的匹配度,从而保证每个分布式交换机都可以分配到独立网口,进而有助于保证创建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S302可以包括以下S302b。
S302b:配置服务器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网络流量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对应关系,至少一个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支持承载至少一个网络流量类型的分布式交换机。其中,至少一个对应关系是根据目标部署规则确定的。
配置服务器确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即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后,可以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和目标部署规则,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目标部署规则可以包括:第一子规则、第二子规则、第三子规则和第四子规则中至少一项。至少一个网络流量类型可以包括管理网络、存储网络、迁移网络和业务网络。
其中,第一子规则可以包括:4种网络流量类型由1个分布式分交换机承载,如: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为1时。第二子规则可以包括:管理网络和存储网络由不同分布式交换机承载,业务网络和存储网络由不同分布式交换机承载,迁移网络可以使用任意分布式交换机承载,如: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为2时。第三子规则可以包括:管理网络、存储网络和迁移网络分别由不同分布式交换机承载,业务网络和存储网络由不同分布式交换机承载,如: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为3时。第四子规则可以包括:管理网络、存储网络、迁移网络分别由不同分布式交换机承载,不同的业务网络可以由剩余的分布式交换机承载,如: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为4个时。
示例性的,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可以为2,待部署的2个分布式交换机可以包括第一分布式交换机(以下称为VDS1)和第二分布式交换机(以下称为VDS2)。
基于此,配置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子规则确定至少一个对应关系,例如,确定的至少一个对应关系可以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其中,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包括VDS1与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VDS2与存储网络和迁移网络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支持承载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的分布式交换机可以是VDS1,支持承载存储网络和迁移网络的分布式交换机可以是VDS2。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包括VDS2与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VDS1与存储网络和迁移网络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配置服务器可以根据至少一个对应关系中的目标对应关系(如:第一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中每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网流量类型,也即,每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例如,可以是目标软件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中每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网流量类型。
示例性的,配置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筛选规则选取目标对应关系,如: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确定任意一个对应关系为目标对应关系。例如,确定第一对应关系为目标对应关系。
该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的分布式交换机需要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即至少一个对应关系),然后,从至少一个对应关系中,确定待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相对于人工填写每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不仅有助于保证均衡分配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使得每个网络流量类型都可以分配到合适的分布式交换机,从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所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的均衡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以及不同网络流量类型的稳定性可靠性,还有助于降低用户的工作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S302可以包括以下S302c。
S302c: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用于指示发现协议、MTU和网络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其中,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是根据目标部署规则确定的。
示例性的,发现协议可以为链路层发现协议或思科发现协议,网络类型可以包括LACP或RDMA。在网络类型为启用LACP时,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还可以用于指示LACP模式,LACP模式可以包括主动或被动。其中,LACP用于表征分交换机的上行链路连接的至少两个网口聚合成一个网口,该聚合后的一个网口的速率为至少两个网口的速率之和,通过启动LACP,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速率。
配置服务器以根据目标部署规则,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其中,目标部署规则包括:网络配置参数包括发现协议、MTU和网络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发现协议包括链路层发现协议和思科发现协议,网络类型包括LACP和RDMA。
在此基础上,配置服务器可以目标筛选规则,从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中,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中的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确定网络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目标软件为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确定网络配置参数。
示例性的,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承载存储网络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类型为启用RDMA,如:VDS2的网络类型为启用RDMA。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未承载存储网络的分布式交换机启动LACP或不启用LACP,如:VDS1。
该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支持使用的网络配置参数(即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然后,从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中确定待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相对于人工填写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不仅有助于保证为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分配的网络配置参数的准确性,还有助于降低对用户的要求以及降低用户的工作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还有助于避免由于用户的误操作导致配置错误,进而有助于提高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的准确性。
可选地,S302可以包括以下S302d。
S302d:配置服务器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口标识,至少一个网口标识用于指示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的网口的标识。其中,至少一个网口标识是根据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和目标部署规则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即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的网口的标识。
配置服务器获取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后,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标识、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以及目标部署规则,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网口标识。
在一个示例中,目标部署规则可以包括:不同目标服务器上相同标识的网口的速率相同。
示例性的,多个目标服务器包括服务器1、......服务器S,每个目标服务器包括10个网口,分别为VMNIC0、......、VMNIC9。其中,在服务器1、......服务器S上,VMNIC0、VMNIC1、VMNIC8、VMNIC9指示的网口的速率均为10GB,VMNIC2、VMNIC3指示的网口的速率均为1GB。在服务器1上VMNIC4、VMNIC5、VMNIC6指示的网口的速率为1GB,在服务器2、......服务器S上,VMNIC4、VMNIC5、VMNIC6指示的网口的速率为10GB。
由于不同目标服务器上,VMNIC0、VMNIC1、VMNIC2、VMNIC3、VMNIC8、VMNIC9对应的网口速率均相同,而不同目标服务器上VMNIC4、VMNIC5、VMNIC6对应的网口速率不同,因此,至少一个网口标识可以包括VMNIC0、VMNIC1、VMNIC2、VMNIC3、VMNIC8、VMNIC9。由此,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每个网口标识指示的网口在不同目标服务器上的速率相同。
在另一个示例中,目标部署规则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架构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
示例性的,至少一个存储架构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可以包括ESA对应的25Gbps、OSA对应的10Gbps、ROBO对应的10Gbps中的至少一项。
在此基础上,配置服务器可以结合存储架构确定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例如,存储架构为OSA时,由于OSA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为10Gbps,也就是说,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网口的速率需要大于10Gbps,因此,配置服务器确定至少一个网口标识可以包括VMNIC0、VMNIC1、VMNIC8、VMNIC9,而不包括VMNIC2、VMNIC3。
在此基础上,配置服务器确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后,可以根据目标筛选规则,从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中的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确定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如:为VDS1和VDS确定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示例性的,可以是目标软件为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确定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
示例1,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不同上行链路绑定相同速率的网口。这样有助于提高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可靠性。
示例2,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不同上行链路绑定不同网卡的不同网口,这样,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可靠性。
示例3,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不同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不同的网口,这样,有助于保证不同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上述示例1至示例3可以同时使用,或者,也可以分别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该实现方式,根据网口速率和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上支持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绑定的网口的标识(即至少一个网口标识),然后,从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确定待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的网口的标识,相对于人工填写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绑定的网口的标识,不仅有助于保证为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分配的网口标识的准确性,使得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上行链路绑定的网口在不同目标服务器上的速率相同,从而有助于保证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有助于保证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可以正常使用,还有助于降低用户的工作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S302b-S302d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以上仅为示例说明。
可选地,S302可以包括以下S302e。
S302e: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指示了至少一个端口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活动链路、备用链路、分组策略、负载均衡策略、承载存储网络的端口的MTU、承载迁移网络的端口的MTU中的至少一项。其中,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是根据目标部署规则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端口,至少一个端口中的每个端口用于连接目标服务器上的虚拟机。
配置服务器可以目标部署规则,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其中,目标部署规则可以包括:端口组配置参数包括端口对应的网络流量类型、活动链路、备用链路、分组策略、负载均衡策略、对应存储网络的端口的MTU、对应迁移网络的端口的MTU中的至少一项,分组策略可以包括活动/活动和活动/备用,负载均衡策略可以包括基于源MAC哈希的路由、基于源虚拟端口的路由、使用明确故障切换顺序和基于物理网卡负载的路由。
在此基础上,配置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筛选规则,从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中的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确定端口组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目标软件为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确定端口组配置参数。
示例1,目标筛选规则可以包括管理网络和存储网络由同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时,管理网络和存储网络的活动链路不同。
示例2,承载存储网络的端口的MTU小于承载存储网络的分布式交换机的MTU。
示例3,承载迁移网络的端口的MTU小于承载迁移网络的分布式交换机的MTU。
示例4,多个上行链路可以全部作为活动链路,或者,可以一部分作为活动链路,另一部分作为备用链路。
需要说明的,上述示例1至示例4的目标筛选规则可以结合使用,或者,也可以分别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该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目标服务器的分布式交换机支持使用的端口组配置参数(即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然后,从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确定待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相对于人工填写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不仅有助于保证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助于降低用户的工作量以及对用户的要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还有助于避免由于用户的误操作导致配置错误,进而有助于提高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的准确性。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由用户指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目标配置参数,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指定,将目标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用户指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配置参数确定的灵活性,还有助于提高确定的配置参数与多个目标服务的匹配度,进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通过S6-S7对该另一种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S6:配置服务器显示配置界面,配置界面用于显示待选配置参数。
其中,待选配置参数满足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选配置参数中至少部分待选配置参数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显示配置界面,配置界面可以用于在指示待选配置参数,从而实现将待选配置参数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从待选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选取配置参数。
S7: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对配置界面的配置操作,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目标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其中,配置操作用于指示将配置的目标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界面显示配置界面后,用户可以通过对配置界面执行配置操作,如:选中待选配置参数中的部分配置参数(即目标配置参数),配置服务器可以响应于用户对配置界面的配置操作,将用户选中的部分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显示配置界面,将待选配置参数呈现给用户,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使得用户可以直观了解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可以使用的配置参数(即待选配置参数),并从待选配置参数选取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相对于由用户填写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不仅有助于提高确定配置参数的灵活性,还有助于提高配置参数与多个目标服务器的运行业务的匹配度,进而有助于充分利用分布式交换机的性能。此外,还有助于避免用户由于误操作而填写错误信息配置参数错误,导致分布式交换机部署失败,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以下,通过S6a-S7a,对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的确定过程进行介绍。
S6a:配置服务器显示第四界面,第四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数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还可以显示第四界面,第四界面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数量值,从而将多个目标服务器支持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呈现给用户。
这样,用户可以从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直接选择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从而有助于避免由于人工失误而导致填写错误,进而有助于提高配置参数的准确性,以及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四界面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界面可以包括第四控件,第四控件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数量值。例如,如图7所示,第五控件指示了1、2共2个数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界面还可以用于指示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共有4口”即为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为4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界面还可以用于指示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速率。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10GB*4”用于表征速率为10GB的网口共有4个。
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四界面还可以用于指示网口数量、网口速率等,这样,有助于用户了解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情况,从而有助于用户选择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S7a: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对第四界面的第四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的目标数量值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其中,第四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数量值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显示第四界面后,用户可以将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的目标数量值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示例性的,用户对目标数量值执行第四触发操作,例如,如图7所示,用户在第四界面上选中2(即目标数量值),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对第四界面的第四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为2,也就是说,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2个分布式交换机。
需要说明的,S6a-S7a的其他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S302a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显示第四界面,从而实现将至少一个数量值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从至少一个数量值中选择待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这样,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提高了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过程的灵活性,以及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的合理性。
以下,通过S6b-S7b,对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网络流量类型的确定过程进行介绍。
S6b:配置服务器显示第六界面,第六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还可以用于显示第六界面,第六界面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对应关系,其中,至少一个对应关系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网络流量类型,从而实现将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可以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呈现给用户。
这样,用户便可以直接从至少一个对应关系中选取承载不同网络流量类型的分布式交换机,从而有助于避免由于人工失误而导致填写错误,进而有助于提高配置参数的准确性,以及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六界面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六界面可以包括第六控件,第六控件用于指示与不同网络流量类型对应分布式交换机。例如,如图8中的(a)所示的,第六控件1-第六控件4,第六控件1用于指示与管理网络对应的分布式交换机。
需要说明的,第六控件与网络流量类型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网络流量类型对应一个第六控件。
示例性的,如图8中的(a)所示,第六控件可以包括标识控件,标识控件可以用于指示分布式交换机的标识。例如,第六控件1包括标识控件1,标识控件1用于指示与管理网络对应的分布式交换机的标识。
S7b: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对第六界面的第六触发操作,基于至少一个对应关系中的目标对象,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中每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
其中,第六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显示第六界面后,用户可以将至少一个对应关系中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为目标分布式交换机与目标网络流量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如图8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对第六界面执行第六触发操作,如:点击管理网络对应的标识控件上的三角形,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显示下拉菜单,该下拉菜单包括与管理网络对应的分布式交换机(如:VDS1、VDS2),例如,用户选中VDS1。
在此基础上,如图8中的(c)所示,用户可以对第六界面执行第六触发操作,如:点击存储网络对应标识控件上的三角形,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显示下拉菜单,该下拉菜单包括与存储网络对应的分布式交换机,由于目标部署规则中的第二子规则指示了管理网络与存储网络由不同的分布式交换机承载,且管理网络已选择由VDS1承载,因此,与存储网络对应的分布式交换机包括VDS2,且不包括VDS1。
基于相同的原理,迁移网络对应的分布式交换机包括VDS2,且不包括VDS1。与业务网络对应的分布式交换机包括VDS1和VDS2。
示例性的,如图8中的(d)所示,用户指定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由VDS1承载,存储网络和业务网络有VDS2承载,基于此,配置服务器可以确定VDS1对应管理网络、VDS1对应业务网络、VDS2对应存储网络、VDS2对应业务网络。
需要说明的,S6b-S7b的其他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S302b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第六界面,从而实现将网络流量类型与分布式交换机之间的对应关系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从至少一个对应关系中直接选择与不同网络流量类型对应的分布式交换机,这样,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提高了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过程的灵活性,以及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下,通过S6c-S7c,对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的确定过程进行介绍。
S6c:配置服务器显示第八界面,第八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可以用于显示第八界面,第八界面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配置参数,从而实现将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可以使用的网络配置参数呈现给用户。
这样,用户便可以直接从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中选择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从而有助于避免由于人工失误而导致填写错误,进而有助于提高配置参数的准确性,以及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以下,以确定VDS1的网络配置参数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八界面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八界面可以包括第八控件,第八控件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例如,如图9中的(a)所示的第八控件,指示了链路层发现协议、思科发现协议、启用LACP、不启用LACP等网络配置参数。
示例性的,如图9中的(a)所示,第八控件可以包括协议控件,协议控件用于指示发现协议,如:链路层发现协议、思科发现协议。
示例性的,如图9中的(a)所示,第八控件可以包括网络控件,网络控件可以用于指示网络类型,如:“是”用于指示启用LACP,“否”用于指示不启用LACP。
示例性的,如图9中的(a)所示,第八控件可以包括MTU控件,MTU控件用于指示MTU对应的数值。
S7c: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对第八界面的第八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中的目标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
其中,第八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显示第八界面后,用户可以将多个配置参数中的目标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示例性的,如图9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对第八界面执行第八触发操作,如:选中协议控件指示的链路层发现协议。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选中操作,确定VDS1的发现协议包括链路层发现协议。
示例性的,如图9中的(b)所示,用户对第八界面执行第八触发操作,如:在MTU控件上输入MTU对应的数值(如:1500),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确定VDS1的MTU为1500,并在MTU控件上显示1500。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9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对第八界面执行第八触发操作,如:选中网络控件指示的“否”,也即,选择不启动用LACP。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VDS1的网络类型包括不启用LACP。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9中的(c)所示,用户可以对第八界面执行第八触发操作,如:选中网络控件指示的“是”,也即,选择启用LACP。在此基础上,第八控件还可以包括网络模块控件,网络模式控件用于指示LACP模块为主动或被动。示例性的,如图9中的(c)所示,用户可以对第八界面执行第八触发操作,如:选中被动。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VDS1的网络类型包括启用LACP,且LACP模块为被动。
基于上述,目标网络配置参数可以包括链路层发现协议、1500、不启用LACP/启用LACP、且LACP模式为被动。
需要说明的,S6c-S7c的其他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S302c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第八界面,从而实现将待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可以使用的配置参数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从多个配置参数中直接选择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这样,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可靠性,以及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过程的灵活性。
以下,通过S6d-S7d,对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的确定过程进行介绍。
S6d:显示第五界面,第五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网口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还可以用于显示第五界面,第五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从而实现将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可以使用的网口标识呈现给用户。
这样,用户可以直接从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选取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从而有助于避免由于人工失误而导致填写错误,进而有助于提高配置参数的准确性,以及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五界面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界面可以包括第五控件,第五控件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例如,如图10中的(a)所示的第五控件1和第五控件2,第五控件1用于指示与上行链路1对应的网口标识,第五控件2用于指示与上行链路2对应的网口标识。
示例性的,如图10中的(a)所示,第五控件可以用于指示上行链路标识。其中,上行链路标识可以为“上行链路1”、“上行链路2”等。
示例性的,如图10中的(a)所示,第五控件可以包括网口控件,网口控件用于指示上行链路标识对应的网口标识。例如,第五控件1包括网口控件1,网口控件1用于指示与上行链路1对应的网口标识。
S7d:响应于对第五界面的第五触发操作,确定从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的目标网口标识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
其中,第五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网口标识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
示例性的,如图10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对第五界面执行第五触发操作,如:点击网口控件上的三角形,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显示下拉菜单,该下拉菜单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口标识,如:VMNIC0 10GB 2P Port0、VMNIC1 10GB 2P Port1、VMNIC8 10GB2P Port0、VMNIC9 10GB 2P Port1等。例如,用户选中“VMNIC0 10GB 2P Port0”作为上行链路1对应的网口标识。
在此基础上,如图10中的(c)所示,用户对第五界面执行第五触发操作,如:点击上行链路2对应的网口控件上的三角形,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显示下拉菜单。该下拉菜单可以包括上行链路2可以绑定的网口的标识,如:VMNIC1 10GB 2P Port1、VMNIC2 1GB 2P Port0、VMNIC9 10GB 2P Port1等。由于不同上行链路需要绑定不同的网口,因此,上行链路2对应的网口标识不包括“VMNIC0 10GB 2P Port0”,即已经确定由上行链路1绑定的网口的标识。例如,用户选中“VMNIC8 10GB 2P Port1”作为上行链路2对应的网口标识。
示例性的,如图10中的(d)所示,配置服务器响应于用户对第五界面执行的第五触发操作,确定“VMNIC0 10GB 2P Port0”为VDS1的上行链路1对应的网口标识,“VMNIC8 10GB2P Port1”为VDS1的上行链路2对应的网口标识。
需要说明的,S6d-S7d的其他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S302d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五界面,从而实现将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可以绑定的网口的标识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从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直接选择目标网口标识作为目标分布式交换机绑定的网口,这样,不仅实现了将部署过程可视化,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绑定的网口的标识,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可靠性,以及高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过程的灵活性。
以下,通过S6e-S7e,对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的确定过程进行介绍。
S6e:显示第七界面,第七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还可以显示第七界面,第七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从而实现将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可以使用的端口组配置参数呈现给用户。
这样,用户便可以直接从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选择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从而有助于避免由于人工失误而导致填写错误,进而有助于提高配置参数的准确性,以及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七界面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七界面可以包括第七控件,第七控件用于指示端口组配置参数。例如,如图11所示的,第七控件1-第七控件4,第七控件1用于指示承载管理网络的端口的活动链路、备用链路、分组策略、负载均衡策略等,第七控件2用于指示承载存储网络的端口的活动链路、备用链路、分组策略、负载均衡策略、MTU等。
示例性的,第七控件可以包括活动控件,活动控件用于指示活动链路。第七控件可以包括备用控件,备用控件用于指示备用链路。第七控件可以包括分组控件,分组控件用于指示分组策略。第七控件可以包括负载控件,负载控件用于指示负载均衡策略。第七控件可以包括MTU控件,MTU控件用于指示存储网络端口对于的MTU、迁移网络端口对于的MTU。
S7e:配置服务器响应于对第七界面的第七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的目标端口组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其中,第七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端口组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显示第七界面之后,用户可以将多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的目标端口组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对于管理网络对应的端口,用户可以对第七界面执行第七触发操作,如:选中活动链路为1上行链路1、备用链路为上行链路2、分组策略为活动/备用、负载均衡策略为基于源MAC哈希的路由。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对于存储网络对应的端口,用户可以对第七界面执行第七触发操作,如:选中活动链路为上行链路2、备用链路为上行链路1、分组策略为活动/备用、负载均衡策略为基于源虚拟端口的路由、MTU为1500。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对于迁移网络对应的端口,用户可以对第七界面执行第七触发操作,如:选中活动链路为上行链路1和上行链路2、分组策略为活动/活动、负载均衡策略为使用明确故障切换顺序、MTU为1500。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对于业务网络对应的端口,用户可以对第七界面执行第七触发操作,如:选中活动链路为上行链路1、备用链路为上行链路2、分组策略为活动/备用,负载均衡策略为基于物理网口负载的路由。
基于上述,目标端口组配置参数包括第一端口配置参数、第二端口配置参数、第三端口配置参数和第四端口配置参数。其中,第一端口配置参数包括管理网络以及管理网络对应端口的配置参数,第二端口配置参数包括存储网络以及存储网络对应端口的配置参数,第三端口配置参数包括迁移网络以及迁移网络对应端口的配置参数,第四端口配置参数包括业务网络以及业务网络对应端口的配置参数。
需要说明的,S6e-S7e的其他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S302e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该实现方中,通过设置第七界面,从而实现将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可以使用的端口组分组信息呈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从多个配置参数中直接选择每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这样,不仅实现将部署过程可视化,从而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实现了由于用户指定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分布式交换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过程的灵活性。
在一种实现方中,上述第四界面至第八界面中的至少部分界面可以位于配置界面上的不同区域,也就是说,至少部分界面可以位于同一个界面上。在另一种方式中,可以认为配置界面包括上述第四界面至第八界面,或者说,第四界面至第八界面统称为配置界面,其中,第四界面至第八界面可以均为独立的界面,或者,或者至少部分为独立的界面。
需要说明的,关于上述第四界面至第八界面的布局,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S303:配置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部署指令。
其中,部署指令用于指示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VDS1的配置参数。基于此,部署指令用于指示根据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例如,可以是根据VDS1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VDS1。
在另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两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VDS1的配置参数、......、VDSK的配置参数,K为大于1的正整数。基于此,部署指令用于指示根据至少两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两个分布式交换机,例如,可以是根据VDS1的配置参数、......、VDSK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VDS1、......、VDSK。
本申请实施例中,部署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示例性的,部署指令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部署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这样,管理服务器便可以通过部署指令直接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具体部署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部署指令可以用于指示多个目标服务器。
在一个示例中,部署指令可以包括多个序列号,多个序列号指示了多个目标服务器。也就是说,部署指令可以通过多个序列号指示多个目标服务器。
在另一个示例中,部署指令可以多个UUID,多个UUID指示了多个目标服务器。也就是说,部署指令可以通过多个UUID指示多个目标服务器。
在又一个示例中,部署指令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标识,多个服务器标识指示了多个目标服务器。也就是说,部署指令可以通过多个服务器标识指示多个目标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部署指令如何指示多个目标服务器不做限制,以上仅为示例性说明。
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部署指令可以指示多个目标服务器,这样,接收到部署指令的管理服务器便可以确定需要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多个目标服务器,从而有助于提高部署的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在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之后,可以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部署指令,以指示管理服务器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管理服务器接收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后,响应于部署指令,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如:VDS1的配置参数,基于此,管理服务器根据VDS1的配置参数,在多个目标服务器中的每个目标服务器上安装VDS1。
在另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两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如:VDS1的配置参数和VDS2的配置参数。基于此,管理服务器根据VDS1的配置参数,在每个目标服务器上安装VDS1,并根据VDS2的配置参数,在每个目标服务器上安装VDS2。
示例性的,管理服务器上安装有vCenter,vCenter软件配置有API接口。在此基础上,配置服务器上的目标软件调用API接口,向管理服务器上的vCenter软件发送部署指令,以指示vCenter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vCenter软件接收到部署指令后,响应于部署指令,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以下,以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VDS1的配置参数和VDS2,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VDS1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VDS1承载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VDS1的发现协议为链路层发现协议、MTU为1500、启用LACP,上行链路1对应的网口为Vmnic0 10GB 2PPort0、上行链路2对应的网口为Vmnic8 10GB 2P Port1,管理网络对应端口的活动链路为上行链路1、备用链路为上行链路2、分组策略为活动/备用、负载均衡策略为基于源MAC哈希的路由,业务网络对应端口的活动链路为上行链路1、业务网络的备用链路为上行链路2、分组策略为活动/备用,负载均衡策略为基于物理网卡负载的路由。
示例性的,VDS2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VD2承载存储网络和迁移网络,VDS2的发现协议为链路层发现协议、MTU为1500字节、启用RDMA,上行链路1对应的网口为Vmnic110GB2P Port0、上行链路2对应的网口为Vmnic9 10GB 2P Port0,存储网络对应端口的活动链路为上行链路2、备用链路为上行链路1、分组策略为活动/备用,负载均衡策略为基于源虚拟端口的路由、MTU为1500,迁移网络对应端口的活动链路为上行链路1和上行链路2、分组策略为活动/活动、负载均衡策略为使用明确故障切换顺序、MTU为1500。
管理服务器接收部署指令后,响应于部署指令,基于上述VDS1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VDS1,并基于VDS2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VDS2。
上述实施例中,在需要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时,配置服务器可以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并通过发送部署指令,指示接收部署指令的设备根据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分布式交换机,相对于人工创建分布式交换机,再为分布式交换机设置配置参数,避免了繁琐的部署过程,提高了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效率。此外,由于至少部分待选配置参数是根据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的,从而使得配置服务器可以从符合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的配置参数中选取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配置参数,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人工编写配置参数,避免了由于人工失误导致配置参数设置错误的风险,进而有助于提高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成功率。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图12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目标软件显示至少一个存储架构,如:OSA、ESA、ROBO等,用户选择目标存储架构(如:OSA)为待部署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之后,目标软件获取SSDP报文,SSDP报文包括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和网口信息(如:网口标识、网口速率、网口数量等),并向用户上报满足筛选条件报文:如: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的网口的相关报文(即上报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如:通过显示第一界面,由第一界面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用户通过第一界面选中多个目标服务器后,目标软件通过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数量确定VDS数量,并为不同VDS分配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如:通过不同的VDS承载不同的网络流量类型。之后,用户通过配置界面对不同VDS进行网络配置参数的设置,如:确定每个VDS的发现协议、MTU、网络类型等,并确定每个VDS的每个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以及每个VDS的端口组配置参数,从而得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之后,目标软件通过调用vCenter API接口,创建分布式交换,如:向vCenter发送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以由vCenter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网口标识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图13,对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上行链路对应网口标识的过程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在需要确定VDS1的上行链路绑定的网口的标识时,目标软件首先判断VDS1是否承载存储网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显示速率大于或等于1Gbps的网口,供用户选择。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VDS1是否应用与ESA,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显示速率大于或等于25Gbps的网口,供用户选择。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显示速率大于或等于10Gbps的网口,供用户选择。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图14对,对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在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的过程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在确定端口组配置参数时,目标软件判断端口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是否为存储网络,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显示vSAN VMkernel的MTU选项(即vSAN VM内核的MTU选项),供用户填写,其中,vSAN VMkernel MTU小于或等于VDS2的MTU。
目标软件判断端口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是否为迁移网络,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显示vMotion VMkernel MTU选项,供用户填写,其中,vMotion VMkernel MTU小于或等于VDS2的MTU。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的交换流程图。示例性的,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S1501-S1508。
S1501:多个第一服务器向配置服务器发送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
S1502:配置服务器接收多个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
S1503:配置服务器基于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
S1504:配置服务器获取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
S1505:配置服务器基于多第二服务器的网口信息,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
S1506:配置服务器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S1507:配置服务器向管理服务器发送部署指令,部署指令用于指示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S1508:管理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部署指令,基于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对S1501-S1505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S1501-S1508的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述S301-S303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性的对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可以包括对应各个功能划分的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示例性的,图1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记为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160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1600所执行的动作通过服务器实现或通过服务器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160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601、确定单元1602和发送单元1603。获取单元1601,用于获取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例如,图3所示的S301。确定单元1602,用于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待选配置参数中至少部分待选配置参数根据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例如,图3所示的S302。发送单元1603,用于发送部署指令,部署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根据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可选地,获取单元1601还用于: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或未与物理交换机连接;确定单元1602还用于:基于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从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确定单元1602还用于:从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目标服务器;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
可选地,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1600还包括显示单元1604;显示单元1604,用于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用于指示多个第二服务器;确定单元1602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一界面的触发操作,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
可选地,多个第二服务器包括第三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确定单元1602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一界面的第一触发操作,确定第三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第一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第三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显示单元1604还用于: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用于指示第四服务器,第四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确定单元1602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二界面的第二触发操作,确定第四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第二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第四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
可选地,确定单元1602还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为目标存储架构;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包括目标存储架构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口标识,至少一个网口标识用于指示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网口的标识,至少一个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大于或等于网口速率阈值。
可选地,显示单元1604还用于:显示第三界面,第三界面用于指示目标存储架构;确定单元1602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三界面的第三触操作,确定目标存储架构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第三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存储架构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
可选地,显示单元1604还用于:显示配置界面,配置界面用于显示待选配置参数;确定单元1602还用于:响应于对配置界面的配置操作,确定待选配置参数中的目标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配置操作用于指示将配置的目标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包括网口数量,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数量值,至少一个数量值是根据网口数量和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确定单元1602具体用于:从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可选地,显示单元1604还用于:显示第四界面,第四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数量值;确定单元1602还用于:响应于对第四界面的第四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的目标数量值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第四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数量值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可选地,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包括网口标识以及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口标识,至少一个网口标识是根据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和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确定单元1602具体用于:从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
可选地,显示单元1604还用于:显示第五界面,第五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网口标识;确定单元1602具体用于:响应于对第五界面的第五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的目标网口标识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第五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网口标识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
可选地,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对应关系,至少一个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支持承载至少一个网络流量类型的分布式交换机,至少一个对应关系是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确定单元1602具体用于:从至少一个对应关系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
可选地,显示单元1604还用于:显示第六界面,第六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602具体用于:响应于对第六界面的第六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关系中目标对应关系中的网络流量类型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第六触发操作用于指示根据选中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
可选地,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是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确定单元1602具体用于:从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可选地,显示单元1604还用于:显示第七界面,第七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确定单元1602具体用于:响应于对第七界面的第七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的目标端口组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第七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目标端口组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可选地,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是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确定单元1602具体用于:从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
可选地,显示单元1604还用于:显示第八界面,第八界面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确定单元1602具体用于:响应于对第八界面的第八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个网络配置参数中的目标网络配置参数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第八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的目标网络配置参数确定为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网络配置参数。
关于上述可选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此外,上述提供的任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装置1600的解释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时,使得该服务器执行上文提供的任一种配置服务器所执行的方法。
关于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以参考上述对应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中集成了用于实现上述配置服务器的功能的控制电路和一个或者多个端口。可选的,该芯片支持的功能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接入存储器等。上述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在服务器上运行时,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配置服务器执行的任意一种方法。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服务器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或者计算机程序的器件,例如但不限于,上述存储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芯片等,均具有非易失性(non-transitory)。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
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虽然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配置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
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所述待选配置参数中至少部分待选配置参数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和/或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配置规则确定;
发送部署指令,所述部署指令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所述部署指令用于指示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为所述多个目标服务器部署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所述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或未与物理交换机连接;
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从所述多个第一服务器中确定多个第二服务器;所述多个第二服务器的网口连接状态包括已与物理交换机连接;
从所述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服务器;所述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满足分布式交换机的部署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服务器,包括:
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第二服务器;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界面的触发操作,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服务器中的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为目标服务器;所述触发操作用于指示将选中所述至少部分第二服务器确定为目标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对应的存储架构为目标存储架构;
所述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包括所述目标存储架构对应的网口速率阈值,所述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口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网口标识用于指示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绑定网口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网口速率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
显示配置界面,所述配置界面用于显示待选配置参数;
响应于对所述配置界面的配置操作,确定所述待选配置参数中的目标配置参数为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所述配置操作用于指示将配置的所述目标配置参数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包括网口数量,所述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数量值,所述至少一个数量值是根据所述网口数量和所述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所述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数量值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数量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目标服务器的网口信息包括所述网口标识以及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所述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网口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网口标识是根据所述网口标识对应的网口速率和所述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所述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网口标识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上行链路对应的网口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对应关系,至少一个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支持承载至少一个网络流量类型的分布式交换机,所述至少一个对应关系是根据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所述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承载的网络流量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选配置参数包括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所述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是根据所述目标分布式交换机部署规则确定的;所述从待选配置参数中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配置参数,包括:
从所述至少一个端口组配置参数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分布式交换机的端口组配置参数。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服务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45153.4A CN118118447A (zh) | 2023-12-18 | 2023-12-18 | 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及服务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45153.4A CN118118447A (zh) | 2023-12-18 | 2023-12-18 | 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及服务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18447A true CN118118447A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1220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745153.4A Pending CN118118447A (zh) | 2023-12-18 | 2023-12-18 | 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及服务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118447A (zh) |
-
2023
- 2023-12-18 CN CN202311745153.4A patent/CN11811844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3671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eterogeneous and asymmetric dual rail fabric configurations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 |
US10298439B2 (en) |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9999030B2 (en) | Resource provisioning method | |
CN108293004B (zh) | 用于网络切片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0113441B (zh) | 实现负载均衡的计算机设备、系统和方法 | |
CN103026660B (zh) | 网络策略配置方法、管理设备以及网络管理中心设备 | |
US9712386B1 (en) | Grouping routing resources for isolated virtual 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 |
US9692729B1 (en) | Graceful migration of isolated virtual network traffic | |
JP5976942B2 (ja) | ポリシーベースのデータセンタネットワーク自動化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20180041578A1 (en) | Inter-Telecommunications Edge Cloud Protocols | |
US9720682B2 (en) | Integrated software and hardware system that enables automated provisioning and configuration of a blade based on its physical location | |
CN110896371B (zh) | 一种虚拟网络设备及相关方法 | |
CN106664216B (zh) | 一种切换vnf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07039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ndant independent networks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 |
CN108345490B (zh) | 一种nfv中部署虚拟机的方法和系统 | |
JP2016116184A (ja) | 網監視装置および仮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 |
CN113709220A (zh) | 虚拟负载均衡器的高可用实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06254095B (zh) | 隧道业务的备份处理方法和设备 | |
CN118118447A (zh) | 分布式交换机部署方法及服务器 | |
EP3918754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ingle logical ip subnet across multiple independent layer 2 (l2) subnets in 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 |
US20230336405A1 (en) | Failover of cloud-native network functions within node groups for high availability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20230409362A1 (en) | Managing network function accelerators for radio-based applications from virtualized computing service control plane | |
US20240236001A1 (en) | Router affinity in 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s) | |
US20230336420A1 (en) | Utiliz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 (nf) node groups for compute optimization and nf resiliency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17614822A (zh) | Rdma网络配置方法及服务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