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1172B - 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1172B
CN114531172B CN202011301198.9A CN202011301198A CN114531172B CN 114531172 B CN114531172 B CN 114531172B CN 202011301198 A CN202011301198 A CN 202011301198A CN 114531172 B CN114531172 B CN 114531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ultra
wideband
signal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11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1172A (zh
Inventor
王泽卫
李宗源
陈华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11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1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1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1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1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1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3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indoor environments, e.g. build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包括:三个第一天线、第一开关、无线蓝牙芯片、第二天线、超宽带通信芯片和处理器;无线蓝牙芯片和三个第一天线中每个天线,分别与第一开关连接,无线蓝牙芯片,用于通过三个第一天线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第一开关,用于根据天线切换指令,切换三个第一天线中与无线蓝牙芯片连接的天线;超宽带通信芯片与第二天线连接,超宽带通信芯片,用于通过第二天线获取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处理器分别与无线蓝牙芯片和超宽带通信芯片连接,处理器,用于根据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电子设备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定位手环等电子设备可进行室内定位的场景越来越多。
目前,常用的室内定位技术有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定位技术、蓝牙(Bluetooth,BT)定位技术,以及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定位技术。采用WIFI定位技术和BT定位技术实现定位的精度较低,而采用UWB定位技术实现定位的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不仅定位精度较高,而且功耗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三个第一天线、第一开关、无线蓝牙芯片、第二天线、超宽带通信芯片和处理器;
所述无线蓝牙芯片和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每个天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无线蓝牙芯片和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根据天线切换指令,切换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与所述无线蓝牙芯片连接的天线;
所述无线蓝牙芯片,用于通过所述三个第一天线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天线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蓝牙测角信号和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距信号;
根据所述蓝牙测距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
若所述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开启蓝牙测角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并开启超宽带测距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根据所述蓝牙测角信号和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所述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
距离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蓝牙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
所述信号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开启蓝牙测角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并开启超宽带测距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蓝牙测角信号和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所述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定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三个第一天线、第一开关、无线蓝牙芯片、第二天线、超宽带通信芯片和处理器;无线蓝牙芯片和三个第一天线中每个天线,分别与第一开关连接,无线蓝牙芯片,用于通过三个第一天线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第一开关,用于根据天线切换指令,切换三个第一天线中与无线蓝牙芯片连接的天线;超宽带通信芯片与第二天线连接,超宽带通信芯片,用于通过第二天线获取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处理器分别与无线蓝牙芯片和超宽带通信芯片连接,处理器,用于根据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电子设备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定位过程中的测距和测角采用不同的技术,不仅定位精度较高,而且功耗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定位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三个第一天线10、第一开关11、无线蓝牙芯片12、第二天线13、超宽带通信芯片14和处理器15;
无线蓝牙芯片12和三个第一天线10中每个天线,分别与第一开关11连接,无线蓝牙芯片12,用于通过三个第一天线10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
第一开关11,用于根据天线切换指令,切换三个第一天线10中与无线蓝牙芯片12连接的天线;
超宽带通信芯片14与第二天线13连接,超宽带通信芯片,用于通过第二天线13获取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处理器15分别与无线蓝牙芯片12和超宽带通信芯片14连接,处理器15,用于根据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电子设备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定位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某一室内场景中,电子设备的周围部署有另一设备,该设备可以是目标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在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实现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的获取,最终,通过处理器15根据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即可确定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准确位置关系。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开关11包括:第一活动端110和三个固定端111;
三个固定端111与三个第一天线10一一对应连接;
第一活动端110与无线蓝牙芯片12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双工器16;
双工器16包括第一公共端口160、第一蓝牙频段端口161和第一无线频段端口162;
第一蓝牙频段端口161和第一无线频段端口162分别与无线蓝牙芯片12连接,第一公共端口160与第一活动端110连接;
第一蓝牙频段端口161,用于通过蓝牙频段的信号;
第一无线频段端口162,用于通过无线频段的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到达角度测量,电子设备需要包括三个第一天线10。三个第一天线10分别与第一开关11的三个固定端111一一对应连接,而第一开关11的第一活动端110与双工器16的第一公共端口160连接,通过切换第一开关11,即可实现不同的第一天线10与双工器16之间的连接,进行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三个第一天线10均为多频天线,例如,可以为三频天线,支持ISM2.4G、ISM5G、6G通信频段的信号传输,其中,ISM2.4G频段即为蓝牙频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双工器16包括的第一无线频段端口162,用于通过无线频段的信号。无线频段可以是ISM5G&6G,具体的无线频段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指令包括:第一切换指令;
第一开关11,用于根据第一切换指令,将双工器16分别切换到与三个第一天线10中每个天线单独连接;
三个第一天线10中每个天线,用于分别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蓝牙测角信号,并向双工器16传输蓝牙测角信号;
双工器16,用于通过第一公共端口160接收蓝牙测角信号,并通过第一蓝牙频段端口161向无线蓝牙芯片12传输蓝牙测角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时,第一开关11根据第一切换指令,将双工器16分别切换到与三个第一天线10中每个天线单独连接,双工器16即可分别接收到三个测角蓝牙信号,并将其分别传输至无线蓝牙芯片12。也就是说,无线蓝牙芯片12实际上接收到了三个蓝牙测角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三个第一天线设置的位置不同,例如,两个天线可以形成水平天线对,两个天线可以形成垂直天线对,从而三个蓝牙测角信号可以根据形成的天线划分成两组,每组可以分别实现一个相对角度的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切换指令,可以来源于无线蓝牙芯片12,也可以来源于处理器15,具体的第一切换指令的来源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蓝牙频段的信号空间损耗较小,传输距离较远,而实现精准定位需要特定的器件进行工作,功耗较高,因此,电子设备还可以先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从而根据其信号强度确定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该估计距离精度较低,与真实距离的误差较大,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表征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处于预设定位范围内,之后,再进行上述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的获取,从而可以避免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持续进行准确定位,以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耗。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指令还包括:第二切换指令;
第一开关11,还用于根据第二切换指令,将双工器16切换到与三个第一天线10中一个天线连接;
三个第一天线10中与双工器16连接的天线,用于进行信号扫描,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蓝牙信标信号,并向双工器16传输蓝牙信标信号;
双工器16,用于通过第一公共端口160接收蓝牙信标信号,并通过第一蓝牙频段端口161向无线蓝牙芯片12传输蓝牙信标信号;
处理器15,还用于根据蓝牙信标信号,确定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需要确定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时,第一开关11可以根据第二切换指令将双工器16切换到与三个第一天线10中一个天线连接,从而与双工器16连接的天线接收到蓝牙信标信号之后,即可向双工器16传输。蓝牙信标信号从双工器16的第一公共端口160输入,由于蓝牙信标信号为蓝牙通信频段的信号,因此,其从第一蓝牙频段端口161输出,而第一蓝牙频段端口161与无线蓝牙芯片12连接,无线蓝牙芯片12即可接收到蓝牙信标信号,从而进一步传输至处理器15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无线蓝牙芯片12可以对蓝牙信标信号进行预处理,例如,解调、解码等处理,从而进一步传输至处理器15。具体的预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与双工器16连接的天线可以为三个第一天线10中任一天线,当然,也可以是通过特定方式从三个第一天线10中选择出的天线,例如,第一开关11可以根据特定的指令,将双工器16分别与三个第一天线10中每个第一天线10单独连接,通过每个第一天线10分别进行信号接收,选取接收信号强度最大的天线作为连接的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切换指令,可以来源于无线蓝牙芯片12,也可以来源于处理器15,具体的第二切换指令的来源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是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指令还包括:快速切换指令;
第一开关11,还用于根据快速切换指令,将双工器16分别切换到与三个第一天线中10的每个天线单独连接;
三个第一天线10,还用于接收三个蓝牙通信信号;三个蓝牙通信信号与三个第一天线一一对应;
三个第一天线10中,三个蓝牙通信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大的信号对应的天线,为第二切换指令指示的与双工器16连接的天线。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三工器17;
三工器17包括第二公共端口170、超宽带频段端口171、第二蓝牙频段端口172和第二无线频段端口173;
超宽带频段端口171与超宽带通信芯片14连接,第二公共端口170与第二天线13连接,第二蓝牙频段端口172和第二无线频段端口173分别与无线蓝牙芯片12连接;
第二蓝牙频段端口172,用于通过蓝牙频段的信号;
第二无线频段端口173,用于通过无线频段的信号;
超宽带频段端口171,用于通过超宽带频段的信号。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芯片14,用于根据信号生成指令,生成目标超宽带信号,并向三工器17传输目标超宽带信号;
三工器17,用于通过超宽带频段端口171接收目标超宽带信号,并通过第二公共端口170向第二天线13传输目标超宽带信号;
第二天线13,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目标超宽带信号,并向三工器17传输目标设备回传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三工器17,还用于通过第二公共端口170接收超宽带测距信号,并通过超宽带频段端口171向超宽带通信芯片14传输超宽带测距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信号生成指令,可以来源于处理器15,具体的信号生成指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获取超宽带测距信号,超宽带通信芯片14需要生成目标超宽带信号,并通过第二天线13发送给目标设备,从而接收目标设备回传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天线13支持超宽带频段信号的收发,此外,还可以支持其他频段,例如,可以为四频天线,不仅支持超宽带通信频段的信号收发,还支持ISM2.4G、ISM5G&6G通信频段的信号收发。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开关18;超宽带通信芯片14包括:接收端140和发送端141;
第二开关18包括:第二活动端180和两个固定端181;
两个固定端181中,一个固定端与接收端140连接,另一个固定端与发送端141连接;第二活动端180与超宽带频段端口171连接;
第二开关18,用于根据端口切换指令,切换接收端140与发送端141中,与超宽带频段端口171连接的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超宽带通信芯片14具备独立的接收端140和发送端141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还需要包括第二开关18,第二开关18实际上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其活动端与超宽带频段端口171连接,两个固定端181中一个固定端与超宽带通信芯片14的接收端140连接,另一个固定端181与超宽带通信芯片14的发送端141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第二开关18的切换,分别实现信号接收和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端口切换指令,可以来源于超宽带通信芯片14,也可以来源于处理器15,具体的端口切换指令的来源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芯片14包括:收发端口142;
超宽带频段端口171与收发端口142连接;收发端口142具备信号接收和发送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超宽带通信芯片14包括具备信息接收和发送的收发端口142的情况下,三工器17的超宽带频段端口171可以与该收发端口142直接连接,超宽带通信芯片14从而可以通过收发端口142输出目标超宽带信号,也可以通过收发端口142接收到超宽带测距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蓝牙频段端口172和第二无线频段端口173,用于接收无线蓝牙芯片12传输的相应频段的信号,或者,向无线蓝牙芯片12传输接收到的相应频段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天线13支持超宽带频段信号的收发,此外,还可以支持其他频段,因此,三工器17的第二蓝牙频段端口172和第二无线频段端口173可以与无线蓝牙芯片12连接,从而实现对应频段信号的传输。例如,第二无线频段端口173与ISM5G&6G频段对应,第二蓝牙频段端口172与ISM2.4G频段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5在获得超宽带测距信号和蓝牙测角信号之后,可以根据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电子设备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距离,根据蓝牙测角信号,确定电子设备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角度,之后,根据精确距离和精确角度,确定电子设备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无线蓝牙芯片12可以与超宽带通信芯片14连接,两者芯片之间也可以实现信息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配置有显示模块,从而在处理器15确定出电子设备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之后,在显示模块上模拟位置关系进行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第一,定位精度高,相比于WIFI或BT定位方式,本申请的UWB测距随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即使是在嘈杂的环境中,也可以获得精确的距离信息,并且,其抗干扰能力更强,精度更高;第二,安全性高。本申请采用飞行时间和传播速度计算距离,如因非法行为借助中继放大,则时间序列会出现错误,从而可立刻识别到是否存在非法行为,起到安全测距的作用;第三,成本更低,本申请只使用UWB技术进行测距,测角功能使用蓝牙技术,因此硬件成本只增加了超宽带芯片和第二开关18,相比原有UWB方案,省去了多个器件;第四,只增加了超宽带芯片和第二开关18,布局占用面积较小;第五,功耗更小,本申请电子设备首先采用蓝牙技术以判断是否位于目标设备的一定通信范围内,如果判断为是才会开启进一步的高精度测距,由于蓝牙技术功耗较低,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待机功耗。另外,电子设备只使用UWB技术的测距功能,因此,大幅度减小了相应器件工作的时间和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401、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先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先在预设时长内进行蓝牙信号扫描,从而获得目标设备发出的蓝牙信标信号,之后,可以对蓝牙信标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蓝牙信标信号,电子设备具体获取蓝牙信标信号的过程参见上述电子设备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402、根据蓝牙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的情况下,根据蓝牙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目标设备为电子设备周围部署的任一设备,具体的目标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根据蓝牙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粗略确定出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得到估计距离。具体的根据信号强度确定估计距离的确定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S403、若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开启蓝牙测角功能,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并开启超宽带测距功能,获取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获得估计距离之后,在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开启蓝牙测角功能,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并开启超宽带测距功能,获取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获得估计具之后,可以将估计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比较,从而在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再进行精准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超宽带测距信号和蓝牙测角信号的方式,参见上述电子设备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404、根据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获得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之后,即可根据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根据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包括:根据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距离;根据蓝牙测角信号,确定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角度;根据精确距离和精确角度,确定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估计距离不小于预设距离,电子设备可以重新获取蓝牙测距信号,以重新确定估计距离,直至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先在预设时长内扫描周围设备发出的蓝牙信号,从而得到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之后,电子设备确定的估计距离可能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重新进行蓝牙信标信号的获取和估计的确定,直至确定的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再执行后续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包括: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根据蓝牙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若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开启蓝牙测角功能,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并开启超宽带测距功能,获取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根据蓝牙测角信号和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在与目标设备较近的情况下才开启精准定位,且定位过程中的测距和测角采用不同的技术,不仅定位精度高,而且功耗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601,用于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
距离估计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蓝牙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
所述信号获取模块601,还用于若所述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开启蓝牙测角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并开启超宽带测距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位置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蓝牙测角信号和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所述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定位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自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第一天线、第一开关、无线蓝牙芯片、第二天线、超宽带通信芯片和处理器;
所述无线蓝牙芯片和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每个天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无线蓝牙芯片,用于通过所述三个第一天线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根据天线切换指令,切换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与所述无线蓝牙芯片连接的天线;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天线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无线蓝牙芯片和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蓝牙测角信号和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活动端和三个固定端;
所述三个固定端与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无线蓝牙芯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双工器;
所述双工器包括第一公共端口、第一蓝牙频段端口和第一无线频段端口;
所述第一蓝牙频段端口和所述第一无线频段端口分别与所述无线蓝牙芯片连接,所述第一公共端口与所述第一活动端连接;
所述第一蓝牙频段端口,用于通过蓝牙频段的信号;
所述第一无线频段端口,用于通过无线频段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切换指令包括:第一切换指令;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双工器分别切换到与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每个天线单独连接;
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每个天线,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出的所述蓝牙测角信号,并向所述双工器传输所述蓝牙测角信号;
所述双工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公共端口接收所述蓝牙测角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蓝牙频段端口向所述无线蓝牙芯片传输所述蓝牙测角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切换指令还包括:第二切换指令;
所述第一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双工器切换到与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一个天线连接;
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与所述双工器连接的天线,用于进行信号扫描,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蓝牙信标信号,并向所述双工器传输蓝牙信标信号;
所述双工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公共端口接收所述蓝牙信标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蓝牙频段端口向所述无线蓝牙芯片传输所述蓝牙信标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蓝牙信标信号,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切换指令还包括:快速切换指令;
所述第一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快速切换指令,将所述双工器分别切换到与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的每个天线单独连接;
所述三个第一天线,还用于接收三个蓝牙通信信号;所述三个蓝牙通信信号与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一一对应;
所述三个第一天线中,所述三个蓝牙通信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大的信号对应的天线,为所述第二切换指令指示的与所述双工器连接的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三工器;
所述三工器包括第二公共端口、超宽带频段端口、第二蓝牙频段端口和第二无线频段端口;
所述超宽带频段端口与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端口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所述第二蓝牙频段端口和所述第二无线频段端口分别与所述无线蓝牙芯片连接;
所述第二蓝牙频段端口,用于通过蓝牙频段的信号;
所述第二无线频段端口,用于通过无线频段的信号;
所述超宽带频段端口,用于通过超宽带频段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用于根据信号生成指令,生成目标超宽带信号,并向所述三工器传输所述目标超宽带信号;
所述三工器,用于通过所述超宽带频段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超宽带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公共端口向所述第二天线传输所述目标超宽带信号;
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目标超宽带信号,并向所述三工器传输所述目标设备回传的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
所述三工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公共端口接收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并通过所述超宽带频段端口向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传输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包括:收发端口;
所述超宽带频段端口与所述收发端口连接;所述收发端口具备信号接收和发送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超宽带通信芯片包括:接收端和发送端;
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活动端和两个固定端;
所述两个固定端中,一个固定端与所述接收端连接,另一个固定端与所述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超宽带频段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根据端口切换指令,切换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中,与所述超宽带频段端口连接的端口。
11.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
根据所述蓝牙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
若所述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开启蓝牙测角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并开启超宽带测距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根据所述蓝牙测角信号和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所述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蓝牙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估计距离不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重新获取所述蓝牙信标信号,以重新确定所述估计距离,直至所述估计距离小于所述预设距离。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在开启室内定位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设备的蓝牙信标信号;
距离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蓝牙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估计距离;
所述信号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估计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开启蓝牙测角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蓝牙测角信号,并开启超宽带测距功能,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超宽带测距信号;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蓝牙测角信号和所述超宽带测距信号,确定相对于所述目标设备的精确位置。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2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方法。
CN202011301198.9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31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1198.9A CN114531172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1198.9A CN114531172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1172A CN114531172A (zh) 2022-05-24
CN114531172B true CN114531172B (zh) 2024-04-05

Family

ID=8161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1198.9A Active CN114531172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1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8940B (zh) * 2022-10-31 2024-04-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299398B (zh) * 2023-05-23 2023-08-29 石家庄银河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飞行器的目标测距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6353A (zh) * 2016-09-08 2017-05-10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混合wifi‑uwb定位技术的地下作业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和工作方法
CN109348426A (zh) * 2018-11-26 2019-02-15 黎国溥 一种基于uwb的跟随系统及方法
CN110768681A (zh) * 2019-09-29 2020-02-07 深圳市微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wb通信的定位电路、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1697979A (zh) * 2020-06-30 2020-09-22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6353A (zh) * 2016-09-08 2017-05-10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混合wifi‑uwb定位技术的地下作业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和工作方法
CN109348426A (zh) * 2018-11-26 2019-02-15 黎国溥 一种基于uwb的跟随系统及方法
CN110768681A (zh) * 2019-09-29 2020-02-07 深圳市微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wb通信的定位电路、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1697979A (zh) * 2020-06-30 2020-09-22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1172A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31172B (zh) 一种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8519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t 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70123039A1 (en) Ultra wideband (uwb)-based high precisio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system
US20190335416A1 (en)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in mobile device having multiple antenna receiver
CN109348540B (zh) 一种测试系统、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601281B (zh) 定位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627799B (zh) 定位通信设备、定位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55949B (zh) 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4168074A (zh) 非信令天线trp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12468177B (zh)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CN112731274A (zh) 一种角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50095503A (ko) 빔 기지국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2756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operation mod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464389A (zh) 一种天线测试装置、系统、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4507160A (zh) 无线网络定位方法、接入点及定位服务器
CN108832944B (zh) 功率补偿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318407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
JP2008180582A (ja)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CN114577171A (zh) 一种三维角度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483680A (zh) 移动定位系统及其抗干扰方法
CN115943323A (zh) 用于全双工通信系统中rf感测的静态目标检测
CN113242097B (zh) 水下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581850B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有效避免乒乓效应的基站切换控制方法
KR20060106003A (ko) 측량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911503B1 (ko) 실내환경에서의 확률기반 근거리 무선 위치 측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