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0567A - 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0567A
CN114520567A CN202111361931.0A CN202111361931A CN114520567A CN 114520567 A CN114520567 A CN 114520567A CN 202111361931 A CN202111361931 A CN 202111361931A CN 114520567 A CN114520567 A CN 114520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housing
motor
cover
sid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19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0567B (zh
Inventor
黑柳均志
石川勇树
内尾勇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20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0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个形态包括马达、逆变器、外壳、逆变器盖部、油、热交换器、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制冷剂流路。逆变器具有固定于逆变器盖部的开关元件。制冷剂流路具有:开关元件冷却部,开关元件冷却部配置于逆变器盖部,并且对开关元件进行冷却;热交换部,热交换部配置于热交换器,使油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盖部侧开口部,盖部侧开口部配置在制冷剂流路之中将开关元件冷却部与热交换部连接的部分,并且在逆变器盖部开口;收纳部侧开口部,收纳部侧开口部配置在制冷剂流路之中将开关元件冷却部与热交换部连接的部分,并且在逆变器收纳部开口。从规定方向观察时,盖部侧开口部与收纳部侧开口部彼此重合且相对。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将马达与逆变器一体化而成的旋转电机中,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提出了一种通过冷却水对逆变器进行冷却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64099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机电一体型旋转电机装置中,在将逆变器冷却后的冷却水的作用下,马达被冷却。即,马达的冷却采用使冷却水在外壳流动而从定子吸取热量的方式、即水冷方式。然而,从装置整体的尺寸以及冷却特性的优化的观点来看,有时,较为理想的是,通过使油进入马达内部而使其在马达内循环的方式对马达进行冷却,即采用液冷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在马达与逆变器一体化且通过油对马达进行冷却的液冷方式的驱动装置中,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并且能够简化组装工序。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个形态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将电力供给至所述马达;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马达外壳部和逆变器收纳部,所述马达外壳部收纳所述马达,所述逆变器收纳部收纳所述逆变器;逆变器盖部,所述逆变器盖部将所述逆变器收纳部的开口堵住;油,所述油配置于所述马达外壳部;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固定于所述外壳,配置有供所述油流动的油路的一部分;以及制冷剂流路,所述制冷剂流路穿过所述逆变器盖部、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热交换器,供冷却介质流动。所述逆变器具有固定于所述逆变器盖部的开关元件。所述制冷剂流路具有:开关元件冷却部,所述开关元件冷却部配置于所述逆变器盖部,并且对所述开关元件进行冷却;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配置于所述热交换器,使所述油与所述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盖部侧开口部,所述盖部侧开口部配置在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将所述开关元件冷却部与所述热交换部连接的部分,并且在所述逆变器盖部开口;以及收纳部侧开口部,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配置在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将所述开关元件冷却部与所述热交换部连接的部分,并且在所述逆变器收纳部开口。从规定方向观察时,所述盖部侧开口部与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彼此重合且相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在马达与逆变器一体化且通过油对马达进行冷却的液冷方式的驱动装置中,能够提高冷却效率,并且能够简化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将图1的Ⅱ部放大并示出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2马达;3传递机构;6外壳;8逆变器收纳部;9热交换器;9a部分;11制冷剂流路;11aa开关元件冷却部;11ab电容冷却部;11b热交换部;11c盖部侧开口部;11d收纳部侧开口部;12逆变器;12a基板;12ba开关元件;12bb电容;13逆变器盖部;14逆变器侧连接部;15筒状构件;15a筒体;15aa第一插入部;15ab第二插入部;15b凸缘部;15c第一O形环(O形环);15d第二O形环(O形环);15e第一槽;15f第二槽;20转子;30定子;55车轴;60马达外壳部;100驱动装置;C中心轴线;J2马达轴线;J5输出轴线;O油。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说明中,在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装设于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规定铅垂方向并进行说明。也就是说,下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与铅垂方向相关的相对位置关系只要至少在驱动装置装设于位于水平的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满足即可。
在附图中,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Z侧为铅垂方向上侧,-Z侧为铅垂方向下侧。在下文的说明中,将铅垂方向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铅垂方向下侧简称为“下侧”。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是装设驱动装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下述实施方式中,+X侧是车辆的前侧,-X侧是车辆的后侧。Y轴方向为与X轴方向及Z轴方向两者都正交的方向,其为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在下述实施方式中,+Y侧是车辆的左侧,-Y侧是车辆的右侧。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为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
另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X侧为车辆的后侧,-X为车辆的前侧。在这种情况下,+Y侧为车辆的右侧,-Y侧为车辆的左侧。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还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还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平行”是指,大致在同一方向上并行行进(延伸)的一对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的角度、即另一方以一方为基准倾斜的角度(倾斜角)为30°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Y轴方向相当于第一方向,Z轴方向相当于第二方向,X轴方向相当于第三方向。
在图中适当示出的马达轴线J2是在与铅垂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假想轴线。更详细而言,马达轴线J2在与铅垂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说,马达轴线J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下述说明中,若没有特别说明,则将与马达轴线J2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线J2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一侧相当于右侧(-Y侧),轴向另一侧相当于左侧(+Y侧)。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0是装设于车辆且使车轴55旋转的驱动装置。装设驱动装置100的车辆是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和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
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00包括马达2、传递机构3、油O、油路(省略图示)、外壳6、逆变器单元7、热交换器9、泵(省略图示)、制冷剂流路11。逆变器单元7具有逆变器12、逆变器盖部13。也就是说,驱动装置100包括逆变器12、逆变器盖部13。
外壳6具有收纳马达2的马达外壳部60、收纳传递机构3的齿轮箱部62、划分马达外壳部60和齿轮箱部62的壁部(省略图示)、收纳逆变器12的逆变器收纳部8。齿轮箱部62配置于马达外壳部60的左侧。关于外壳6的上述以外的结构,在后文中描述。
马达2包括转子20、定子30以及马达侧连接部35,其中,转子20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2为中心旋转,定子30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马达2是转子20配置于定子30的内侧的内转子型马达。转子20具有轴21、转子芯体24和转子磁体(省略图示)。
轴21以在水平方向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马达轴线J2为中心。轴21是在内部具有中空部(省略图示)的中空轴。轴21从马达外壳部60向齿轮箱部62内突出。突出至齿轮箱部62的轴21的端部与传递机构3连结。
定子30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芯体32、线圈(省略图示)、夹设在定子芯体32与线圈之间的绝缘体(省略图示)。定子30保持于马达外壳部60。
马达侧连接部35从定子30突出。马达侧连接部35是与线圈连接的配线构件等,例如是母线。马达侧连接部35也可包括从线圈31延伸出且被捆扎的多根导线。马达侧连接部35从定子芯体32向径向外侧突出。马达侧连接部35与逆变器12电连接。
传递机构3将从马达2输出的旋转传递至以输出轴线J5为中心旋转的车轴55。也就是说,传递机构3将马达2的动力传递至车轴55。马达轴线J2与输出轴线J5彼此平行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轴线J2与输出轴线J5在大致水平方向上排列配置。如图1所示,从第一方向(Y轴方向)观察时,穿过马达轴线J2和输出轴线J5的假想直线VL在第三方向即X轴方向上延伸。即,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假想直线VL与第三方向平行地延伸。马达轴线J2在第三方向上位于比输出轴线J5靠一侧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的一侧是前侧(+X侧),第三方向的另一侧是后侧(-X侧)。
传递机构3收纳于齿轮箱部62。传递机构3在马达轴线J2的轴向另一侧与轴21连接。传递机构3具有使马达2的旋转减速的减速装置4、将在减速装置4中减速的马达2的旋转传递至车轴55的差动装置5。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至差动装置5。
减速装置4与马达2的轴21连接。减速装置4具有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中间轴45。第一齿轮41与马达2的轴21连结。第一齿轮41固定于转子20的轴21。中间轴45沿着与马达轴线J2平行的中间轴线J4延伸。第二齿轮42以及第三齿轮43固定于中间轴45的例如两端部。第二齿轮42以及第三齿轮43通过中间轴45连接。第二齿轮42、中间轴45以及第三齿轮43以中间轴线J4为中心旋转。中间轴线J4相对于假想直线VL位于第二方向(Z轴方向)。即,中间轴线J4配置成从假想直线VL向第二方向远离。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轴线J4位于假想直线VL的上侧(+Z侧)。
第二齿轮42是副齿轮。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啮合。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二齿轮42即副齿轮与逆变器12重合。一般而言,由于副齿轮42的直径小于马达2以及差动装置5的齿圈51的直径,因此,通过将副齿轮42的中心(中间轴线J4)从假想直线VL向第二方向错开配置,驱动装置100整体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增大得到抑制。此外,由于副齿轮42与逆变器12从第一方向观察时重合,因此,能够使驱动装置100整体在第二方向上更扁平化。第三齿轮43与齿圈51啮合。
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通过马达2的轴21、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中间轴45以及第三齿轮43被传递至差动装置5的齿圈51。各齿轮的齿轮比和齿轮的个数等能根据需要的减速比进行各种变更。减速装置4是各齿轮的轴芯平行配置的平行轴齿轮式减速器。
差动装置5将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传递至车辆的车轴55。在车辆转弯时,差动装置5吸收左右车轮的速度差,并且将相同的扭矩传递至左右两轮的车轴(主动轴)55。差动装置5除了具有与减速装置4的第三齿轮43啮合的齿圈51以外,还具有未图示的差速器箱、小齿轮、小齿轮轴以及侧齿轮等。齿圈51与减速装置4连接,以输出轴线J5为中心旋转。
油O配置于马达外壳部60以及齿轮箱部62。至少在齿轮箱部62内的下部区域设置有积存油O的油积存部P。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外壳部60的底部位于比齿轮箱部62的底部靠上侧的位置。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将对马达2冷却后的油O从马达外壳部60的下部区域容易地回收至齿轮箱部62的油积存部P。
在油积存部P浸渍有差动装置5的一部分。积存于油积存部P的油O通过差动装置5的动作被扬起。被扬起的油O的一部分被供给至轴21内。不过,也可不供给至轴21内。油O的另一部分在齿轮箱部62内扩散,被供给至减速装置4以及差动装置5的各齿轮。用于润滑减速装置4以及差动装置5的油O滴落并被回收至位于齿轮箱部62的下侧的油积存部P。
油O用于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的润滑。此外,油O用于马达2的冷却。为了起到润滑油以及冷却油的功能,油O优选使用与粘度低的自动变速器用润滑油(ATF:AutomaticTransmission Fluid)同等的油。
油O在设置于外壳6的油路(省略图示)内循环。油路是将油O从油积存部P供给至马达2的油O的路径。油路使油O循环并且对马达2进行冷却。此外,油路的一部分穿过热交换器9。
油路是将油O从外壳6下部的油积存部P经由马达2再次引导至油积存部P的油O的路径。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油路具有穿过马达2的内部的第一油路、穿过马达2的外部的第二油路。油O在第一油路以及第二油路中从内部以及外部对马达2进行冷却。不过,也可不设置第一油路以及第二油路中的任意一者。
在第一油路中,油O从油积存部P被未图示的泵吸起,被引导至转子20的轴21内。油O从转子20朝向线圈喷射,对定子30进行冷却。对定子30冷却后的油O经由马达外壳部60的下部区域移动至齿轮外壳部62的油积存部P。
在第二油路中,油O在泵的作用下从油积存部P被抽起。油O被抽起至马达2的上部,从马达2的上侧被供给至定子30。对马达2冷却后的油O经由马达外壳部60的下部区域移动至齿轮箱部62的油积存部P。
外壳6具有沿马达轴线J2延伸的筒状的马达外壳部60、位于马达外壳部60的轴向另一侧的齿轮箱部62、划分马达外壳部60和齿轮箱部62的壁部(省略图示)、逆变器收纳部8。在外壳6中,马达外壳部60的至少一部分、齿轮箱部62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逆变器收纳部8是单一构件的部分。马达外壳部60的至少一部分、齿轮箱部62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逆变器收纳部8分别构成单一压铸部件的一部分。因此,与例如使用螺栓等将分体的逆变器收纳部8固定至马达外壳部60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振动,能够减低噪声。此外,由于逆变器收纳部8和马达外壳部60的筒状部是一体的,因此,能够将逆变器收纳部8配置在马达2的附近,能够使驱动装置100整体小型化。在马达外壳部60与齿轮箱部62之间分隔的壁部对将轴2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以及将中间轴4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进行保持。
逆变器收纳部8是上侧开口的有底筒状。逆变器收纳部8及其开口部在第三方向上延伸。在逆变器收纳部8的开口部安装有逆变器单元7,由此,逆变器收纳部8的开口部被封闭。具体而言,逆变器收纳部8的开口部与逆变器盖部13的下表面的外周部接触。从第二方向(Z轴方向)观察时,逆变器收纳部8与马达轴线J2以及输出轴线J5重合。从第二方向观察时,逆变器收纳部8中靠第三方向一侧的端部与定子30中靠第三方向一侧的端部重合。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三方向的一侧,逆变器收纳部8延伸至定子30的外端部,因此,能够将第三方向上的逆变器收纳部8的尺寸、即驱动装置100的长边方向上的逆变器收纳部8的尺寸确保得较大,由此,能够在第二方向上进一步变薄。
逆变器收纳部8具有周壁部8a、边界壁部8b。周壁部8a是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筒状,例如是方筒状。边界壁部8b是板状的。边界壁部8b在第二方向上位于逆变器收纳部8的假想直线VL侧即下侧的边界。边界壁部8b在第二方向上将逆变器收纳部8的内部和外部隔开。边界壁部8b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在边界壁部8b的第三方向上的各位置处彼此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界壁部8b具有一对第一板部8ba和第二板部8bb,其中,一对第一板部8ba在与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并且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第二板部8bb将一对第一板部8ba相连且在与第三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第二板部8bb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沿着马达2外周在周向上延伸,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另外,边界壁部8b也可换言之为底壁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上,和边界壁部8b与马达轴线J2之间的距离相比,边界壁部8b与输出轴线J5之间的距离较小。具体而言,和一对第一板部8ba中位于第三方向一侧的一第一板部8ba与马达轴线J2之间的第二方向上的距离相比,一对第一板部8ba中位于第三方向另一侧的另一第一板部8ba与输出轴线J5之间的距离较短。即,在逆变器收纳部8中从第二方向观察时与输出轴线J5重合的部分,边界壁部8b靠近输出轴线J5配置,因此,构件的收纳空间被确保得较大。因此,通过将逆变器12的构成构件之中尺寸容易增大的电子部件等配置于上述收纳空间的部分,能够有效地利用外壳6内的死区空间,能够使驱动装置100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方向观察时,逆变器收纳部8与差动装置5重合。由此,能够将逆变器12与差动装置5配置得较近,能够使驱动装置100整体小型化。此外,从第一方向观察时,马达2与差动装置5重合。由此,能够将马达2与差动装置5配置得较近,能够使驱动装置100整体小型化。此外,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减速装置4与逆变器收纳部8重合。由此,能够将减速装置4与逆变器12配置得较近,能够使驱动装置100整体小型化。
逆变器单元7与定子30的线圈电连接。逆变器单元7对向马达2供给的电流进行控制。逆变器单元7具有收纳至逆变器收纳部8的部分,并且固定于外壳6。逆变器12将电力供给至马达2。逆变器12相对于马达轴线J2位于上侧即第二方向(Z轴方向),并且在第三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逆变器12是在与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逆变器12在第三方向、即马达2和传递机构3排列的驱动装置100的长边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相应地将逆变器单元7的第二方向的尺寸抑制得较小,能够薄型化。
逆变器12具有一个或多个基板12a、多个电子部件12b、逆变器侧连接部14。基板12a和电子部件12b固定于逆变器盖部13。也就是说,逆变器12固定于逆变器盖部13。
从第二方向观察时,至少一个基板12a与马达轴线J2以及输出轴线J5重合。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从第二方向观察时,基板12a与马达轴线J2和输出轴线J5重叠,因此,能够采用可安装多个电子部件的大基板。例如,与以将多块小基板层叠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成本。
多个电子部件12b包括开关元件12ba、电容12bb。也就是说,逆变器12具有开关元件12ba以及电容12bb。开关元件12ba以及电容12bb固定于逆变器盖部13。开关元件12ba例如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从第二方向观察时,电容12bb与输出轴线J5重合。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作为电子部件的外形容易增大的电容12bb配置于从第二方向观察时与输出轴线J5重叠的位置,能够利用输出轴线J5上方的死区空间,能够使驱动装置100变薄。此外,例如,有时由于车辆布局上的理由等,需要向下侧降低逆变器单元7中从第二方向观察时与输出轴线J5重合的部分的上端位置。在上述这样的情况下,若如上述那样电容12bb配置于与输出轴线J5重叠的位置,则易于进行设计变更。另外,在进行上述这样的设计变更时,例如,也可使基板12a以随着朝向后侧(-X侧)而位于下侧(-Z侧)的方式倾斜。此外,在电容12bb的尺寸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电容12bb配置于基板12a的下侧。在任一情况下,均能够利用输出轴线J5上方的死区空间,能够使驱动装置100变薄。
逆变器侧连接部14位于逆变器12的第三方向一侧的端部,并且与马达2电连接。逆变器侧连接部14例如通过母线等与马达侧连接部35连接。马达侧连接部35具有在第三方向(X轴方向)上位于比马达轴线J2靠与输出轴线J5相反一侧的位置的部分。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马达侧连接部35靠近逆变器收纳部8中靠第三方向一侧的端部配置,因此,容易连接马达侧连接部35与逆变器侧连接部14。此外,容易在逆变器收纳部8内确保基板上的电子部件等的配置空间,能够进一步薄型化。
逆变器盖部13是在与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逆变器盖部13在第三方向上延伸。逆变器盖部13将逆变器收纳部8的开口堵住。逆变器盖部13从规定方向安装至逆变器收纳部8。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逆变器盖部13安装至逆变器收纳部8的方向是第二方向(Z轴方向)。也就是说,所述规定方向是第二方向,具体而言是铅垂方向。如图2所示,逆变器盖部13在载置于逆变器收纳部8的开口部上的状态下、即在与开口部接触的状态下从第二方向通过未图示的螺纹构件等紧固,从而与逆变器收纳部8固定在一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逆变器盖部13固定有逆变器12,详细而言,由于固定有基板12a以及开关元件12ba等电子部件12b,因此,来自马达2侧的热量不容易传递,后述制冷剂流路11对逆变器12的各构成构件的冷却效率得到提高。逆变器收纳部8或逆变器盖部13具有筒状构件15。筒状构件15在规定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延伸。关于筒状构件15的上述以外的结构,在后文中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热交换器9固定于外壳6。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9在第三方向上位于比输出轴线J5靠与马达轴线J2相反一侧的位置。也就是说,热交换器9位于比输出轴线J5靠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热交换器9固定于外壳6中朝向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壁部。热交换器9具有与逆变器收纳部8相对的部分9a。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9的上侧部分与逆变器收纳部8的周壁部8a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利用未在现有的驱动装置中利用的死区空间。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供油O循环的油路的一部分穿过热交换器9。即,在热交换器9配置有供油O流动的油路的一部分。
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本实施方式的泵例如是电动油泵。泵固定于外壳6。在本实施方式中,泵在第三方向上位于比输出轴线J5靠与马达轴线J2相反一侧的位置。也就是说,泵位于比输出轴线J5靠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泵固定于外壳6中朝向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壁部。泵例如与热交换器9在第一方向上排列配置。泵将从油积存部P吸起的油O送往热交换器9。在热交换器9中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后的油O例如分别从定子30的上侧以及轴21的内部被供给至马达2。
如图1所示,制冷剂流路11穿过逆变器盖部13、外壳6的一部分以及热交换器9。在散热器(省略图示)中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在制冷剂流路11中流动。制冷剂流路11对逆变器单元7以及油O进行冷却。制冷剂流路11具有电子部件冷却部11a、热交换部11b、盖部侧开口部11c、收纳部侧开口部11d、密封螺栓11e。
电子部件冷却部11a配置于逆变器盖部13,对电子部件12b进行冷却。冷却介质在电子部件冷却部11a中从第三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电子部件冷却部11a具有开关元件冷却部11aa、电容冷却部11ab。开关元件冷却部11aa对开关元件12ba进行冷却。电容冷却部11ab配置于逆变器盖部13中比开关元件冷却部11aa靠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对电容12bb进行冷却。电容冷却部11ab位于比开关元件冷却部11aa靠制冷剂流路11的下游侧的位置。在制冷剂流路11中的位于逆变器盖部13的部分中流动的冷却介质对开关元件12ba进行冷却后,对电容12bb进行冷却,然后,对热交换器9的油O进行冷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从发热量大的构件开始依次高效地冷却。
热交换部11b配置于热交换器9,供油O与制冷剂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部11b是制冷剂流路11中位于热交换器9的部分,通过在热交换部11b中流动的冷却介质,油O被冷却。
如图2所示,盖部侧开口部11c配置在制冷剂流路11中将包括开关元件冷却部11aa的电子部件冷却部11a与热交换部11b连接的部分,并且在逆变器盖部13开口。盖部侧开口部11c在逆变器盖部13的下侧即朝向逆变器收纳部8侧的面开口,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盖部侧开口部11c例如是圆孔状。
收纳部侧开口部11d配置在制冷剂流路11中将包括开关元件冷却部11aa的电子部件冷却部11a与热交换部11b连接的部分,并且在逆变器收纳部8开口。收纳部侧开口部11d在逆变器收纳部8的上侧即朝向逆变器盖部13侧的面开口,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部侧开口部11d在周壁部8a的上端面开口,在周壁部8a的内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收纳部侧开口部11d例如是圆孔状。
从规定方向观察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方向(Z轴方向)观察时,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彼此重合且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相对逆变器收纳部8安装逆变器盖部13的第二方向上,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相对,因此,通过将逆变器盖部13组装至外壳6,制冷剂流路11中的位于逆变器盖部13的部分与位于逆变器收纳部8的部分连接。因此,不像以往那样需要用于将制冷剂流路的部分彼此连接的软管构件等,根据本实施方式,部件个数减少,能够简化组装工序。
如图1所示,盖部侧开口部11c位于逆变器12的第三方向的另一侧。逆变器12的开关元件12ba与逆变器侧连接部14接近地配置。即,开关元件冷却部11aa配置于逆变器盖部13中靠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端部附近。此外,与开关元件冷却部11aa相通的盖部侧开口部11c配置于逆变器12的第三方向的另一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制冷剂流路11中对逆变器12进行冷却的部分的流路面积(长度)确保得较大。
如图2所示,从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中心轴线C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热交换器9中与逆变器收纳部8相对的部分9a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至少一部分重合。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制冷剂流路11中从盖部侧开口部11c和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连接部位到热交换部11b之间的部分的流路长度抑制得较短。由此,能够抑制冷却介质的流路阻力,油O的冷却效率被进一步提高。
密封螺栓11e将电子部件冷却部11a的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堵住。密封螺栓11e通过螺钉固定于电子部件冷却部11a的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由于设置了密封螺栓11e,因此,能够紧凑且简单地构成对从电子部件冷却部11a向盖部侧开口部11c流动的方向进行改变的流路的部分。此外,通过拆除密封螺栓11e,能够容易地触及电子部件冷却部11a的流路的内部。
筒状构件15是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管状。筒状构件15的中心轴线C在规定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延伸。另外,中心轴线C也是筒状构件15、盖部侧开口部11c以及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共用轴线。即,筒状构件15、盖部侧开口部11c以及收纳部侧开口部11d彼此同轴地配置。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通过筒状构件15连接。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了筒状构件15,因此,组装简化,并且,冷却介质在制冷剂流路11中的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连接部分泄漏这一情况得到抑制。
筒状构件15具有筒体15a、凸缘部15b、贯穿孔(省略图示)、固定构件(省略图示)、多个O形环15c、15d。筒体15a在规定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延伸。筒体15a是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筒状。筒体15a具有插入盖部侧开口部11c的第一插入部15aa、插入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第二插入部15ab。也就是说,筒状构件15具有第一插入部15aa、第二插入部15ab。第一插入部15aa具有环状的第一槽15e,第一槽15e以筒状构件15的中心轴线C为中心且从第一插入部15aa的外周面凹陷。第二插入部15ab具有环状的第二槽15f,第二槽15f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且从第二插入部15ab的外周面凹陷。
凸缘部15b从筒体15a的外周面突出。凸缘部15b是在与中心轴线C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凸缘部15b是以筒状构件15的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圆环板状。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贯穿孔沿规定方向贯穿凸缘部15b。贯穿孔在凸缘部15b绕中心轴C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固定构件例如是螺纹构件等。固定构件设置有多个。固定构件的个数与贯穿孔的个数相同。固定构件插入贯穿孔,固定于逆变器收纳部8或逆变器盖部13。即,筒状构件15固定于逆变器收纳部8或逆变器盖部13。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筒状构件15高精度地安装至逆变器收纳部8或逆变器盖部13,冷却介质从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连接部分泄漏这一情况得到进一步抑制。
O形环15c、15d是环状的,能够弹性变形。O形环15c、15d在筒状构件15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O形环15c、15d设置成一对。多个O形环15c、15d分别安装于第一插入部15aa和第二插入部15ab,与盖部侧开口部11c的内周面或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内周面接触。具体而言,多个O形环15c、15d中安装于第一插入部15aa的第一O形环15c配置于第一槽15e。第一O形环15c与第一槽15e的槽壁以及盖部侧开口部11c的内周面接触,将两者之间密封。多个O形环15c、15d中安装于第二插入部15ab的第二O形环15d配置于第二槽15f。第二O形环15d与第二槽15f的槽壁以及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内周面接触,将两者之间密封。
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作为在第一插入部15aa设置第一槽15e的替代,也可设置从第一插入部15aa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一突起。第一突起例如是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环板状或绕中心轴线C延伸的肋状等。在该情况下,第一O形环15在规定方向上与第一突起相对。第一O形环15通过从规定方向支承于第一突起而在规定方向上以定位的状态保持于第一插入部15aa的外周面。第一O形环15c与第一插入部15aa的外周面以及盖部侧开口部11c的内周面接触,将两者之间密封。
此外,作为在第二插入部15ab设置第二槽15f的替代,也可设置从第二插入部15ab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二突起。第二突起例如是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环板状或绕中心轴线C延伸的肋状等。在该情况下,第二O形环15d在规定方向上与第二突起相对。第二O形环15d通过从规定方向支承于第二突起而在规定方向上以定位的状态保持于第二插入部15ab的外周面。第二O形环15d与第二插入部15ab的外周面以及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内周面接触,将两者之间密封。
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筒状构件15也可具有下述那样的密封结构。即,O形环夹在第一部分与凸缘部15b之间以及第二部分与凸缘部15b之间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其中,第一部分是逆变器盖部13的下侧即朝向规定方向的面中将盖部侧开口部11c围住的部分,第二部分是逆变器收纳部8的上侧即朝向规定方向的面中将收纳部侧开口部11d围住的部分。逆变器收纳部8以及逆变器盖部13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具有环状槽,该环状槽配置于凸缘部15b、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开口,并且从所述规定方向观察时将所述中心轴线C围住。O形环配置于所述环状槽。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冷却介质从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的连接部分向驱动装置100外部泄漏这一情况。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例如能以下述说明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改变等。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关于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相对的规定方向,列举了第二方向的例子,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在逆变器盖部13相对逆变器收纳部8沿第三方向滑动并安装的情况下,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相对的规定方向是第三方向。同样地,在逆变器盖部13相对逆变器收纳部8沿第一方向滑动并安装的情况下,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相对的规定方向是第一方向。此外,例如,在逆变器盖部13从与第二方向相交的倾斜方向安装至逆变器收纳部8的情况下,盖部侧开口部11c与收纳部侧开口部11d相对的规定方向是所述倾斜方向。即,本发明的“规定方向”例如能够设定成相对逆变器收纳部8组装逆变器盖部13的各种方向。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热交换器9是通过在内部流动的冷却介质对油O进行冷却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不过,换言之,热交换器9也可以是通过在内部流动的油O对冷却介质进行加热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将所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等中说明的各结构组合,且能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及其他变更。此外,本发明并不受前述实施方式的限定,而仅受权利要求书的限定。

Claims (11)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
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将电力供给至所述马达;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马达外壳部和逆变器收纳部,所述马达外壳部收纳所述马达,所述逆变器收纳部收纳所述逆变器;
逆变器盖部,所述逆变器盖部将所述逆变器收纳部的开口堵住;
油,所述油配置于所述马达外壳部;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固定于所述外壳,配置有供所述油流动的油路的一部分;以及
制冷剂流路,所述制冷剂流路穿过所述逆变器盖部、所述外壳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热交换器,供冷却介质流动,
所述逆变器具有固定于所述逆变器盖部的开关元件,
所述制冷剂流路具有:
开关元件冷却部,所述开关元件冷却部配置于所述逆变器盖部,并且对所述开关元件进行冷却;
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配置于所述热交换器,使所述油与所述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盖部侧开口部,所述盖部侧开口部配置在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将所述开关元件冷却部与所述热交换部连接的部分,并且在所述逆变器盖部开口;以及
收纳部侧开口部,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配置在所述制冷剂流路之中将所述开关元件冷却部与所述热交换部连接的部分,并且在所述逆变器收纳部开口,
从规定方向观察时,所述盖部侧开口部与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彼此重合且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逆变器盖部安装至所述逆变器收纳部的方向是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
所述规定方向是所述第二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是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延伸且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
所述逆变器具有逆变器侧连接部,所述逆变器侧连接部位于所述逆变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并与所述马达电连接,
所述盖部侧开口部位于所述逆变器的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具有电容,所述电容固定于所述逆变器盖部,
所述制冷剂流路具有电容冷却部,所述电容冷却部配置于所述逆变器盖部之中比所述开关元件冷却部靠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并且对所述电容进行冷却,
所述电容冷却部位于比所述开关元件冷却部靠所述制冷剂流路的下游侧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传递至以输出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车轴,
所述逆变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基板,
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观察时,至少一个所述基板与所述马达轴线以及所述输出轴线重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收纳部或所述逆变器盖部具有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的筒状构件,
所述盖部侧开口部与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通过所述筒状构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构件具有:
筒体,所述筒体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
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从所述筒体的外周面突出;
贯穿孔,所述贯穿孔沿所述规定方向贯穿所述凸缘部;以及
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插入所述贯穿孔,并且固定于所述逆变器收纳部或所述逆变器盖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构件具有:
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盖部侧开口部;
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以及
多个O形环,所述多个O形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与所述盖部侧开口部的内周面或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的内周面接触,并且能够弹性变形,
所述第一插入部具有环状的第一槽或第一突起,所述第一槽以所述筒状构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外周面凹陷,所述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外周面突出,
所述第二插入部具有环状的第二槽或第二突起,所述第二槽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从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外周面凹陷,所述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外周面突出,
多个所述O形环之中安装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第一O形环配置于所述第一槽,或者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起相对,
多个所述O形环之中安装于所述第二插入部的第二O形环配置于所述第二槽,或者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突起相对。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构件具有:
筒体,所述筒体沿所述规定方向延伸;
环状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从所述筒体的外周面突出,并以所述筒状构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以及
能够弹性变形的O形环,所述O形环夹在第一部分与所述凸缘部之间以及第二部分与所述凸缘部之间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一部分是所述逆变器盖部的朝向所述规定方向的面之中将所述盖部侧开口部围住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是所述逆变器收纳部的朝向所述规定方向的面之中将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围住的部分,
所述逆变器收纳部以及所述逆变器盖部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具有环状槽,所述环状槽配置于所述凸缘部、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开口,并且从所述规定方向观察时将所述中心轴线围住,
所述O形环配置于所述环状槽。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与所述逆变器收纳部相对的部分,
从与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相对的部分与所述收纳部侧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合。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递机构,所述传递机构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传递至以输出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车轴,
所述马达轴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位于比所述输出轴线靠一侧的位置,
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比所述输出轴线靠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
CN202111361931.0A 2020-11-19 2021-11-17 驱动装置 Active CN1145205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2833 2020-11-19
JP2020192833A JP7468313B2 (ja) 2020-11-19 2020-11-19 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567A true CN114520567A (zh) 2022-05-20
CN114520567B CN114520567B (zh) 2024-04-26

Family

ID=81594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1931.0A Active CN114520567B (zh) 2020-11-19 2021-11-17 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68313B2 (zh)
CN (1) CN114520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40493A1 (fr) 2022-09-29 2024-04-05 Nidec Psa Emotors Ensemble de machine électrique tournante comportant un onduleu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04554A (ja) * 2013-04-04 2014-10-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駆動装置
CN107148733A (zh) * 2014-12-15 2017-09-08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车辆用驱动装置
WO2020116192A1 (ja) * 2018-12-03 2020-06-1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過給機
WO2020188904A1 (ja) * 2019-03-19 2020-09-2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WO2020189826A1 (ko) * 2019-03-20 2020-09-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지능형 동력생성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58880A (ja) 2012-06-14 2013-12-26 Nikon Corp 検出器及びモータ装置
JP2020018143A (ja) 2018-07-27 2020-01-3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WO2020209324A1 (zh) 2019-04-11 2020-10-15
JP7398973B2 (ja) 2020-01-27 2023-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機器の水路構造、その製造方法、自動車用機器の水路構造を有す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04554A (ja) * 2013-04-04 2014-10-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駆動装置
CN107148733A (zh) * 2014-12-15 2017-09-08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车辆用驱动装置
WO2020116192A1 (ja) * 2018-12-03 2020-06-1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過給機
WO2020188904A1 (ja) * 2019-03-19 2020-09-2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WO2020189826A1 (ko) * 2019-03-20 2020-09-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지능형 동력생성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567B (zh) 2024-04-26
JP7468313B2 (ja) 2024-04-16
JP2022081344A (ja)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01499A (zh) 驱动装置
JP5256117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11835138B (zh) 马达单元
CN112074674B (zh) 驱动装置
CN113710522A (zh) 驱动装置
US11598410B2 (en) Drive device
CN114321339A (zh) 动力传递装置及电动机单元
WO2019208081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駆動装置
CN111527673B (zh) 马达单元
WO2019208083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14930695A (zh) 马达单元
WO2020066955A1 (ja) 駆動装置
CN112533783B (zh) 马达单元
CN114520567B (zh) 驱动装置
WO2019208084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
CN115095648A (zh) 驱动装置
CN111527678B (zh) 马达单元和马达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15152133A (zh) 马达单元
US20220286025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drive device
KR20230040275A (ko) 구동 장치
CN115250031A (zh) 驱动装置
CN114982099A (zh) 马达单元及电动汽车
WO2019208082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US20230139180A1 (en) Drive apparatus
CN111953115B (zh) 马达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