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9959B - 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9959B
CN114519959B CN202011306951.3A CN202011306951A CN114519959B CN 114519959 B CN114519959 B CN 114519959B CN 202011306951 A CN202011306951 A CN 202011306951A CN 114519959 B CN114519959 B CN 114519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housing
sliding
suppor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69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9959A (zh
Inventor
周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69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9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9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9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9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9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连接,并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伸长或者缩短,以使得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能够在展开状态或者收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连接,第二支撑组件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本申请提供的支撑装置在其切换至展开状态之后,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相互配合以形成网状,进而分别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两个不平行的方向支撑柔性显示模组,以改善支撑装置对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持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工具,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增加电子设备的多样性,提供别样的使用体验,设备厂商不仅相继推出了搭载全面屏、折叠屏的电子设备,还进一步推出了搭载卷绕屏的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连接,并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伸长或者缩短,以使得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能够在展开状态或者收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连接,第二支撑组件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支撑装置用于在展开状态下支撑柔性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模组和上述支撑装置,柔性显示模组的一端与第二壳体连接,支撑装置设置成能够在展开状态下支撑柔性显示模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支撑装置在其切换至展开状态之后,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相互配合以形成网状,进而分别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两个不平行的方向支撑柔性显示模组,以改善支撑装置对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另一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子设备沿III-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电子设备沿IV-IV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支撑装置一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支撑装置在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顺次相连三个中间滑块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是图7中任意一个中间滑块沿VIII-V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第一支撑组件另一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任意一个中间滑块沿X-X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支撑装置另一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支撑装置在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局部区域XIII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第二支撑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共同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另一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电子设备沿III-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电子设备沿IV-IV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与本申请所述的支撑装置呈展开状态相对应,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与上述支撑装置呈收拢状态相对应。另外,由于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沿第一方向的尺寸较大,所以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被一分为二,并用双点划线示意两部分的拼接关系。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其中,图1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可以简单地视作本申请所述的第一方向,图1中箭头Y所示的方向可以简单地视作本申请所述的第二方向,图1中箭头Z所示的方向可以简单地视作本申请所述的第三方向。
结合图1至图4,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组装在一起的柔性显示模组11、壳体组件12、收卷组件13和支撑装置14。其中,结合图1及图3,当用户需要与电子设备10进行交互时,支撑装置14可以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伸出壳体组件12而切换至展开状态;柔性显示模组11也可以随之展开而铺展在支撑装置14上。进一步地,结合图2及图4,当用户不需要与电子设备10进行交互时,支撑装置14可以缩回壳体组件12而切换至收拢状态;柔性显示模组11也可以在收卷组件13的作用下随之收卷而收纳在壳体组件12内。换言之,柔性显示模组11可以随支撑装置14在展开状态或者收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显示模组11铺展在支撑装置14上之后,柔性显示模组11可以具有一定的张力,使之能够平整地铺展在支撑装置14上。当然,支撑装置14和柔性显示模组11上还可以分别设置有极性互异的磁吸件,以使得柔性显示模组11在展开状态下能够与支撑装置14彼此磁性吸附。
一般地,柔性显示模组11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这类显示屏,也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这类显示屏,还可以是Mini-LED、Micro-LED这类显示屏。其中,本申请以柔性显示模组11为OLED这类显示屏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结合图3及图4,壳体组件12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2和第三壳体123。其中,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可以分别与支撑装置14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以使得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既能够随支撑装置14的展开而彼此背离,又能够随支撑装置14的收拢而彼此靠近。进一步地,第三壳体123可以与第一壳体121连接,并可以围设形成一开口方向沿第一方向的收容腔124。此时,支撑装置14可以在收拢状态下收容在收容腔124内,并可以在展开状态下至少部分伸出收容腔124。除此之外,收卷组件13及其他诸如电池、主板、摄像头等结构件也可以收容在收容腔124内。换言之,第三壳体123可以简单地视作电子设备10的外壳,以保护电子设备10的内部结构。
作为示例地,结合图4及图5,第一壳体121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底部1211和两个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1212。其中,两个第一侧部1212可以分别与第一底部1211弯折连接,并可以沿第三方向同向延伸,以围设形成第一避让槽1213。换言之,第一壳体121可以呈U字型。此时,支撑装置14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底部1211连接,并可以收拢在第一避让槽1213内而呈收拢状态。其中,在第三方向上,第一避让槽1213的深度可以等于支撑装置14的厚度,以便于控制电子设备10的整体厚度。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4及图5,第二壳体122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底部1221和第二侧部1222。其中,第二侧部1222可以与第二底部1221弯折连接。换言之,第二壳体122可以呈L字型。此时,支撑装置14背离第一壳体121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底部1221连接。如此设置,第二侧部1222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遮蔽支撑装置14,进而改善电子设备10的外观表现力。相应地,用户也可以通过对第二侧部1222施加作用力而使得第二壳体122朝着背离第一壳体121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支撑装置14沿第一方向展开。进一步地,柔性显示模组11背离第一壳体121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壳体122(具体可以为第二底部1221)连接,以使得柔性显示模组11能够随支撑装置14的展开而同步地铺展在支撑装置14上。其中,柔性显示模组11与支撑装置14可以分别位于第二底部1221相背的两侧,以使得两者在结构上能够互不干扰。此时,第二底部1221与柔性显示模组11接触的一面可以尽可能的平整,以更好地支撑柔性显示模组11。
一般地,对于传统的搭载全面屏、折叠屏的电子设备而言,电子设备的体积大体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对于搭载卷绕屏的电子设备而言,电子设备的体积会随着展开状态或者收拢状态之间的切换而相应地变大或者变小。此时,在柔性显示模组11能够随支撑装置14而展开或者收卷的过程中,壳体组件12也最好能够随之发生结构上的改变,以便于保护电子设备10的内部结构。为此,结合图3及图4,壳体组件12还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之间的中间壳体125,中间壳体125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滑动。例如:第一壳体121、中间壳体125和第二壳体122顺次至少部分层叠,并通过滑轨与滑槽的配合方式而两两滑动连接。再例如:中间壳体125可以与支撑装置14连接,两者同步运动。如此设置,在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随支撑装置14的展开而彼此背离的过程中,中间壳体125能够随之运动而补齐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之间的空隙,以使得电子设备10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均能够被壳体组件12保护。当然,在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随支撑装置14的收拢而彼此靠近的过程中,中间壳体125也能够随之运动而层叠在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之间。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4及图11,中间壳体12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中间壳体125顺次连接在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之间,并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彼此相对滑动。其中,每一中间壳体125均可以呈U字型,其大小也可以逐渐变化,以使得每一中间壳体125均能够收纳前一中间壳体125并能够被后一中间壳体125收纳。换言之,多个中间壳体125可以形成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结构。如此设置,电子设备10展开之后,不论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之间的空隙有多大,该空隙均可以通过多个中间壳体125之间的相互配合而被补齐,以使得电子设备10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均能够被壳体组件12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于电子设备10而言,柔性显示模组11和壳体组件12往往设置在电子设备10相背的正反两面。基于此,第一底部1211背离第一侧部1212的一侧还可以部分凹陷以形成第二避让槽1214。此时,多个中间壳体125中的第一个(或者倒数第一个)可以与第一底部1211连接,剩余的中间壳体125也可以顺次层叠式地收纳在第二避让槽1214内而呈收拢状态。其中,在第三方向上,第二避让槽1214的深度可以等于多个中间壳体125的层叠高度,以便于控制电子设备10的整体厚度。
再次结合图3及图4,收卷组件13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21一侧,并可以包括收卷支架131和收卷轴132。其中,收卷支架131位于第一壳体121背离第二壳体122的一侧,并可以与第一壳体121连接,以架设收卷轴132。进一步地,柔性显示模组11背离第二壳体122的另一端可以与收卷组件13连接,收卷组件13配置成能够在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的过程中收卷柔性显示模组11。作为示例性地,柔性显示模组11背离第二壳体122的另一端与收卷轴132连接,以在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的过程中,收卷轴132能够在伺服电机等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的驱动作用下转动而收卷柔性显示模组11。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支撑装置14设置成能够在展开状态下支撑柔性显示模组11,以便于用户与电子设备10进行交互。下面就支撑装置14的相关结构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共同参阅图5及图6,图5是图3中支撑装置一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支撑装置在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5,支撑装置14可以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41和与第一支撑组件141连接的第二支撑组件142。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41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21连接,第一支撑组件141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22连接,并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伸长或者缩短,以使得第二壳体122相对于第一壳体121能够在展开状态或者收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换言之,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既能够随第一支撑组件141的展开而彼此背离,又能够随第一支撑组件141的收拢而彼此靠近。进一步地,第二支撑组件142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例如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形成的夹角为30°、45°、60°、90°等。其中,本申请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如此设置,支撑装置14在展开状态下支撑柔性显示模组11时,第二支撑组件142与第一支撑组件141相互配合以形成网状,进而分别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两个不平行的方向支撑柔性显示模组11,以改善支撑装置14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持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组件141可以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滑块1411、中间滑块1412和第二滑块1413。其中,第一滑块1411可以与第一壳体121连接,第二滑块1413可以与第二壳体122连接,中间滑块1412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一滑块1411和第二滑块1413滑动。如此设置,用户对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施加作用力,即可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41沿第一方向伸长或者缩短。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诸如柔性显示模组11沿第一方向的展开尺寸较小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组件141也可以仅包括两个滑块,例如第一滑块1411和第二滑块1413。其中,第一滑块1411可以与第一壳体121连接,第二滑块1413可以与第二壳体122连接,且第一滑块1411和第二滑块1413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彼此相对滑动。此时,用户对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施加作用力,同样可以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41沿第一方向伸长或者缩短。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组件141可以包括多个顺次铰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一个第一支撑杆还可以与第一壳体121铰接,倒数第一个第一支撑杆还可以与第二壳体122铰接。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41的具体结构可以与后文中提及的第三支撑组件相同或者相似。如此设置,用户对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施加作用力,同样可以使得第一支撑组件141沿第一方向伸长或者缩短。
进一步地,中间滑块14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中间滑块1412顺次连接在第一滑块1411和第二滑块1413之间,并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彼此相对滑动。如此设置,主要是为了增加第一支撑组件141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伸长长度,以便于增加柔性显示模组11沿第一方向能够展开的最大尺寸。
共同参阅图7及图8,图7是图5中顺次相连三个中间滑块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8是图7中任意一个中间滑块沿VIII-V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再次结合图5及图6,第一滑块1411、多个中间滑块1412和第二滑块1413在第二方向上顺次相邻设置。如此设置,当支撑装置14处于收拢状态时,上述滑块能够沿同一个方向并列排列,以便于第一支撑组件141收纳在第一避让槽1213内。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7,中间滑块1412具有沿第二方向相背设置的滑轨14121和滑槽14122。其中,每一中间滑块1412的滑轨14121和滑槽14122分别与相连的前一中间滑块1412的滑槽14122滑动配合和相连的后一中间滑块1412的滑轨14121滑动配合。换言之,通过滑轨14121和滑槽14122之间的配合方式,每一中间滑块1412的相背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中间滑块1412,且这三个中间滑块1412彼此相对滑动。如此设置,主要是充分利用了电子设备1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本来就存在的大尺寸,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第一支撑组件141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也即是有利于控制电子设备10的整机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5,第一滑块1411和第二滑块1413的结构可以与中间滑块1412的类似,例如也分别具有沿第二方向相背设置的滑轨和滑槽。此时,第一支撑组件141的伸长或者缩短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其一,第一滑块1411的滑轨可以与相连的中间滑块1412的滑槽14122配合,第二滑块1413的滑槽则与相连的中间滑块1412的滑轨14121配合;其二,第一滑块1411的滑槽可以与相连的中间滑块1412的滑轨14121配合,第二滑块1413的滑轨则与相连的中间滑块1412的滑槽14122配合。显然,第一滑块1411的滑轨和滑槽、第二滑块1413的滑轨和滑槽均会存在闲置。对此,第一滑块1411和第二滑块1413也可以分别仅设有滑轨或者滑槽,例如第一滑块1411仅设有滑轨而第二滑块1413仅设有滑槽,再例如第一滑块1411仅设有滑槽而第二滑块1413仅设有滑轨,不仅同样可以实现第一支撑组件141的伸长或者缩短,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第一支撑组件141的结构。
结合图5及图6,第一滑块1411、第二滑块1413和中间滑块141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均可以相等,以便于从整体结构上兼顾第一支撑组件141的最大伸长长度与最小缩短长度。进一步地,结合图7,中间滑块1412在第一方向上的行程可以小于其在第一方向上尺寸,例如上述行程与上述尺寸的比值为1/3~2/3,以使得中间滑块1412与第一滑块1411之间、中间滑块1412与中间滑块1412之间、第二滑块1413与中间滑块1412之间总是部分重叠,从而使得上述滑块彼此相互支撑。换言之,在支撑装置14切换至展开状态之后,通过这种滑块之间部分重叠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一支撑组件141在第三方向上的扰度,也即是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二壳体122相对于第一壳体121在第三方向上的偏移量,进而改善支撑装置14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持效果。
结合图7及图8,中间滑块1412可以包括底壁14123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4124。其中,底壁14123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侧壁14124分别与底壁14123的两端弯折连接,并沿第二方向同向延伸,以围设形成滑槽14122;而底壁14123背离侧壁14124的一侧则沿第二方向部分凸起形成滑轨14121。
进一步地,结合图8,每一侧壁14124背离底壁的一端朝向靠近另一侧壁14124的方向弯折形成限位凸起14125,滑轨14121相背的两侧分别部分凹陷形成有限位凹槽14126,限位凹槽14126与限位凸起14125滑动配合。如此设置,对于任意相连的两个滑块而言,彼此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咬合结构,从而有效地避免滑轨14121沿第二方向从滑槽14122内脱离。当然,限位凹槽14126与限位凸起14125之间的配合精度可以小于滑轨14121与滑槽14122之间的配合精度,两者分工协作,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干涉。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第一支撑组件141可以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便于增加支撑装置14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增加柔性显示模组11展开之后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其中,结合图5,本实施例以第一支撑组件14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两组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此时,两组第一支撑组件141可以呈对称设置,并在支撑装置14展开之后,两组第一支撑组件14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可以沿第一方向逐渐变大或者逐渐变小。
结合图5及图6,第二支撑组件142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杆1421,第二支撑杆1421与中间滑块1412连接,以使得第二支撑杆1421能够随中间滑块1412的运动而彼此背离或者彼此靠近。换言之,在第一支撑组件141沿第一方向伸长的过程中,第二支撑杆1421也随之彼此背离,直至支撑装置14呈展开状态;在第一支撑组件141沿第一方向缩短的过程中,第二支撑杆1421也随之彼此靠近,直至支撑装置14呈收拢状态。基于此,第二支撑杆1421的数量与中间滑块1412的数量可以相等,以尽可能地改善支撑装置14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撑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每一中间滑块1412靠近第一壳体121的端面为参照,每一第二支撑杆1421与相应的中间滑块1412形成的连接节点和相应的中间滑块141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以在支撑装置14呈收拢状态时,多个第二支撑杆1421能够沿第一方向顺次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结合图5,每一第二支撑杆1421可以同时与两个中间滑块1412连接,以增加支撑装置14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运动的协调性。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第二支撑杆1421在第二方向上尺寸约等于柔性显示模组11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改善支撑装置14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撑效果。
共同参阅图9及图10,图9是图5中第一支撑组件另一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任意一个中间滑块沿X-X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结合图9,每一中间滑块1412可以设有开口方向沿第一方向的容置腔14127。其中,多个中间滑块1412的体积及其容置腔14127的容积分别顺次逐渐变化,以使得每一中间滑块1412能够收纳前一中间滑块1412并能够被后一中间滑块1412收纳。换言之,第一支撑组件141可以形成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结构。显然,这样同样可以实现第一支撑组件141的伸长或者缩短。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9,在支撑装置14切换至展开状态之后,多个中间滑块1412的体积及其容置腔14127的容积在背离第一壳体121的方向上分别顺次逐渐变小,以减小第一支撑组件141靠近第二壳体122一端的重量,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一支撑组件141在第三方向上的扰度,也即是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二壳体122相对于第一壳体121在第三方向上的偏移量,进而改善支撑装置14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电子设备10而言,其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往往小于其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基于此,对于中间滑块1412形成的容置腔14127而言,其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保持不变,而在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上的尺寸顺次逐渐变化,同样可以实现上述“俄罗斯套娃”的结构。进一步地,第一滑块1411或者第二滑块1413的结构可以与中间滑块1412的类似,例如也可以设有相应的容置腔,以便于收纳与之相连的中间滑块1412。其中,当第一滑块1411设有用于收纳与之相连的中间滑块1412的容置腔之后,由于第二滑块1413是被与之相连的中间滑块1412收纳而无需收纳其他滑块,使得第二滑块1413可以不用设置所谓的容置腔,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第一支撑组件141的结构。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10,中间滑块1412可以包括底壁14123和两个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侧壁14124。其中,两个侧壁14124分别与底壁14123的两端弯折连接,并沿第一方向同向延伸,以围设形成容置腔14127。换言之,中间滑块1412可以呈U字型。进一步地,侧壁14124沿第二方向相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14121和滑槽14122,每一中间滑块1412的滑轨14121和滑槽14122分别与相连的前一中间滑块1412的滑槽14122滑动配合和相连的后一中间滑块1412的滑轨14121滑动配合。换言之,通过滑轨14121和滑槽14122之间的配合方式,中间滑块1412之间既能够彼此滑动,又能够彼此相互支撑。
类似地,中间滑块1412在第一方向上的行程可以小于其在第一方向上尺寸,例如上述行程与上述尺寸的比值为1/3~1/2,以使得中间滑块1412与第一滑块1411之间、中间滑块1412与中间滑块1412之间、第二滑块1413与中间滑块1412之间总是部分重叠,从而使得上述滑块彼此相互支撑。换言之,在支撑装置14切换至展开状态之后,通过这种滑块之间部分重叠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一支撑组件141在第三方向上的扰度,也即是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二壳体122相对于第一壳体121在第三方向上的偏移量,进而改善支撑装置14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持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撑组件141的其他结构及其与第二支撑组件142之间的配合关系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共同参阅图11及图12,图11是图3中支撑装置另一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支撑装置在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1,支撑装置14还可以包括第三支撑组件143。其中,第三支撑组件143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与第一支撑组件141同步伸长或者同步缩短,并在展开状态下与第一支撑组件14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如此设置,既可以增加支撑装置14展开之后的结构强度,又可以增加支撑装置14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撑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第一支撑组件141、第二支撑组件142和第三支撑组件143均可以在收拢状态下收容在收容腔124内,并在展开状态下至少部分伸出收容腔124。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11及图12,第三支撑组件143可以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杆1431,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杆142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三支撑杆1431。其中,两个第三支撑杆1431的一端彼此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杆1421中的一个铰接。此时,两个第三支撑杆1431随两个第二支撑杆1421彼此背离而展开,随两个第二支撑杆1421彼此靠近而收拢。如此设置,结合图11,在支撑装置14呈展开状态时,多个第三支撑杆1431沿第一方向顺次首尾相邻设置;结合图12,在支撑装置14呈收拢状态时,多个第三支撑杆1431沿第一方向顺次平行相邻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每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杆1421之间均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三支撑杆1431,以增加第三支撑组件143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撑效果。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21和与其相邻的一个第二支撑杆1421之间也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三支撑杆1431。其中,两个第三支撑杆1431的一端彼此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壳体121和与第一壳体121相邻的一个第二支撑杆1421铰接。类似地,第二壳体122和与其相邻的一个第二支撑杆1421之间也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三支撑杆1431,两个第三支撑杆1431的一端彼此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壳体122和与第二壳体122相邻的一个第二支撑杆1421铰接。如此设置,以最大化地增加第三支撑组件143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图11,第一支撑组件14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三支撑组件14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组。其中,至少一组第三支撑组件143位于第二支撑组件142的一端,至少一组第三支撑组件143位于第二支撑组件142的另一端,剩余组第三支撑组件143位于至少两组第一支撑组件141之间。此时,每一第一支撑组件141和与其相邻的两组第三支撑组件143可以形成Z字型。如此设置,当支撑装置14切换至展开状态之后,第一支撑组件141、第三支撑组件143分别沿第一方向呈展开状态,第二支撑组件142也沿第一方向顺次间隔设置;第一支撑组件141和第三支撑组件143还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进而形成网状,以在两个不平行的方向上对柔性显示模组11形成有效的支撑。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在支撑装置14切换至展开状态之后,通过中间滑块1412之间部分重叠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一支撑组件141在第三方向上的扰度,也即是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二壳体122相对于第一壳体121在第三方向上的偏移量,进而改善支撑装置14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持效果。另外,第一支撑组件141、第二支撑组件142和第三支撑组件143还在第三方向上顺次相连。基于此,位于第二支撑组件142两端的第三支撑组件143的最大伸长长度与位于至少两组第一支撑组件141之间的第三支撑组件143的最大伸长长度可以不相等。如此设置,可以通过至少一组第三支撑组件143限制支撑装置14沿第一方向的最大展开尺寸,同时又可以通过剩余组第三支撑组件143呈弯折状而对柔性显示模组11形成有效的支撑,一举两得。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11,位于第二支撑组件142两端的第三支撑组件143的最大伸长长度小于位于至少两组第一支撑组件141之间的第三支撑组件143的最大伸长长度,也小于第一支撑组件141的最大伸长长度。换言之,在支撑装置14切换至展开状态之后,位于第二支撑组件142两端的第三支撑组件143因达到最大伸长长度而起到限位的作用,并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边缘区域形成支撑;位于至少两组第一支撑组件141之间的第三支撑组件143则呈弯折状,以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中间区域形成支撑;与此同时,第一支撑组件141也因未到达最大伸长长度而使得其所有的滑块均彼此部分重叠,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一支撑组件141在第三方向上的扰度,也即是对展开之后的支撑装置14及其上的柔性显示模组11从整体上形成有效的支撑。
共同参阅图13及图14,图13是图11中局部区域XIII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1中第二支撑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4,第二支撑杆1421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承载部1422和收容部1423。其中,结合图13,中间滑块1412可以与承载部1422连接,第三支撑杆1431的一端可以与收容部1423背离中间滑块1412的一侧铰接,另一端则与另一第三支撑杆1431铰接。换言之,对于每一中间滑块1412、第二支撑杆1421和第三支撑杆1431而言,中间滑块1412和第三支撑杆1431可以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杆1421相背的两侧,以形成层叠结构,进而避免第一支撑组件141、第二支撑组件142和第三支撑组件143发生结构上的干涉。
进一步地,收容部1423背离中间滑块1412的一侧凹陷而与承载部1422之间形成一段差。其中,该段差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等于第三支撑杆1431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以使得承载部1422背离中间滑块1412的一面能够与第三支撑杆1431背离中间滑块1412的一面共面,进而使得第二支撑杆1421与第三支撑杆1431能够共同支撑柔性显示模组11。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杆1421还可以包括位于收容部1423的孤岛部1424,孤岛部1424可以凸出于收容部1423而与承载部1422平齐。结合图12,孤岛部1424主要是用于兼顾第二支撑杆1421对柔性显示模组11的支撑与其对第三支撑杆1431的收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应用于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并设置成能够沿第一方向伸长或者缩短,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在展开状态或者收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支撑所述柔性显示模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滑块、中间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中间滑块设置成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滑动;所述中间滑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中间滑块顺次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并设置成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滑块、多个所述中间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顺次相邻设置,所述中间滑块具有相背设置的滑轨和滑槽,每一所述中间滑块的所述滑轨和所述滑槽分别与相连的前一所述中间滑块的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和相连的后一所述中间滑块的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滑块包括底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侧壁分别与所述底壁的两端弯折连接,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同向延伸,以围设形成所述滑槽,所述底壁背离所述侧壁的一侧沿所述第二方向部分凸起形成所述滑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一端朝向靠近另一所述侧壁的方向弯折形成限位凸起,所述滑轨相背的两侧分别部分凹陷形成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中间滑块设有开口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容置腔,多个所述中间滑块的体积及其所述容置腔的容积分别顺次逐渐变化,以使得每一所述中间滑块能够收纳前一所述中间滑块并能够被后一所述中间滑块收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滑块包括底壁和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侧壁,两个所述侧壁分别与所述底壁的两端弯折连接,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同向延伸,以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侧壁沿所述第二方向相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和滑槽,每一所述中间滑块的所述滑轨和所述滑槽分别与相连的前一所述中间滑块的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和相连的后一所述中间滑块的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中间滑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与所述中间滑块的数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设置成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同步伸长或者同步缩短,并在所述展开状态下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彼此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中的一个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也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彼此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和/或,
所述第二壳体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也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彼此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和与所述第二壳体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一体连接的承载部和收容部,所述中间滑块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收容部背离所述中间滑块的一侧铰接,所述收容部背离所述中间滑块的一侧凹陷而与所述承载部之间形成一段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第三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组,至少一组所述第三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至少一组所述第三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剩余组所述第三支撑组件位于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两端的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最大伸长长度与位于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最大伸长长度不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两端的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最大伸长长度小于位于至少两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之间的所述第三支撑组件的最大伸长长度,也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最大伸长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围设形成一开口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收容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在所述收拢状态下均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并在所述展开状态下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收容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中间壳体,所述中间壳体设置成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滑动。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模组和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支撑所述柔性显示模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收卷组件,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卷组件连接,所述收卷组件配置成能够在所述展开状态切换至所述收拢状态的过程中收卷所述柔性显示模组。
CN202011306951.3A 2020-11-19 2020-11-19 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 Active CN114519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6951.3A CN114519959B (zh) 2020-11-19 2020-11-19 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6951.3A CN114519959B (zh) 2020-11-19 2020-11-19 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9959A CN114519959A (zh) 2022-05-20
CN114519959B true CN114519959B (zh) 2024-05-17

Family

ID=81594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6951.3A Active CN114519959B (zh) 2020-11-19 2020-11-19 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9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8933A (zh) * 2022-10-27 2023-01-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14967A (ko) * 2012-07-27 2014-02-06 한국과학기술원 플레서블 전자소자
CN205028195U (zh) * 2015-07-17 2016-02-10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6601131A (zh) * 2016-12-28 2017-04-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210181960U (zh) * 2019-06-06 2020-03-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11383539A (zh) * 2020-04-27 2020-07-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1819615A (zh) * 2018-02-09 2020-10-2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14967A (ko) * 2012-07-27 2014-02-06 한국과학기술원 플레서블 전자소자
CN205028195U (zh) * 2015-07-17 2016-02-10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6601131A (zh) * 2016-12-28 2017-04-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819615A (zh) * 2018-02-09 2020-10-2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210181960U (zh) * 2019-06-06 2020-03-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11383539A (zh) * 2020-04-27 2020-07-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9959A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0818B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819615B (zh) 柔性显示装置
WO2021175048A1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519959B (zh) 电子设备及其支撑装置
KR20180062275A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722674B (zh) 一种显示模组的背板、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KR20200103111A (ko) 접이식 지지 장치 및 접이식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8129785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承载组件
CN11196852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8401984U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0047387B (zh)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CN102664102B (zh) 可变电容元件、可变电容设备和驱动可变电容元件的方法
CN112797277A (zh)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EP3035320A1 (en) Folding display panels for large-format displays
CN209785444U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3163042A (zh) 电子设备
KR102442942B1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CN114596775A (zh) 显示装置
CN114244930A (zh) 电子设备
CN109843718A (zh) 可变形飞行器、移动平台及操作方法
US1196332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15007293U (zh) 电子设备
CN113053241A (zh) 显示装置
CN112711301A (zh) 折叠电子设备
KR20210037408A (ko) 자가변형 엑츄에이터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