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2955A - 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 Google Patents

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2955A
CN114512955A CN202210150682.9A CN202210150682A CN114512955A CN 114512955 A CN114512955 A CN 114512955A CN 202210150682 A CN202210150682 A CN 202210150682A CN 114512955 A CN114512955 A CN 114512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s
short
circuit
operation system
parallel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06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新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ruis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ruis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ruis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ruis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06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2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2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2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UPS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包括以下步骤:对负载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对UPS并机系统中的UPS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检测正常的UPS数量;当正常的UPS数量大于零时,由正常的UPS继续给负载供电;当正常的UPS数量为零时,启用UPS并机系统的备用旁路输入电源。当负载发生短路时,本发明自动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当UPS并机系统中的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避免发生短路的UPS一直连在电路中。

Description

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PS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背景技术
UPS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部分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源。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式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UPS设备通常对电压过高或电压过低都能提供保护。当电路出现短路时,容易导致不间断电源在某段时间内承担远超自身限流点的电流,进而损坏不间断电源内的元器件。因此,需要提供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负载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
对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
检测正常的UPS数量;
当正常的UPS数量大于零时,由正常的UPS继续给负载供电;
当正常的UPS数量为零时,启用UPS并机系统的备用旁路输入电源,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均使用同一个备用旁路输入电源,以保证相位同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自动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
将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发送至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PS并机系统中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
接收第一短路保护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进行短路保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断开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对UPS并机系统中的电池电量进行检验,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检验得到的UPS并机系统中每个UPS的电池电量进行判定;
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保持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电路连接,此时供入市电对所述UPS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UPS中的电池电量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且此时由UPS并机系统中UPS的电池给负载供电时,直接断开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短路检测模块,用于对负载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
UPS短路检测模块,用于对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
数量监控模块,用于检测正常的UPS数量;
第一供电模块,当正常的UPS数量大于零时,由正常的UPS继续给负载供电;以及
第二供电模块,当正常的UPS数量为零时,启用UPS并机系统的备用旁路输入电源,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均使用同一个备用旁路输入电源,以保证相位同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载短路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单元,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自动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
保护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发送至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PS并机系统中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以及
短路保护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短路保护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进行短路保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断路模块,所述断路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断路单元,用于断开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第一断路单元,用于对UPS并机系统中的电池电量进行检验,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断路单元包括:
电池电量判定子单元,用于对检验得到的UPS并机系统中每个UPS的电池电量进行判定;
直接断路子单元,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充电断路子单元,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保持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电路连接,此时供入市电对所述UPS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UPS中的电池电量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PS,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负载发生短路时,本发明能自动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当UPS并机系统中的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避免发生短路的UPS一直连在电路中,处于强制使用状态,进而避免给UPS造成更大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中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的流程图。
图3为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中断开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的流程图。
图4为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中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的流程图。
图5为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中负载短路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中断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中第一断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对负载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
S200,对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
S300,检测正常的UPS数量;
S400,当正常的UPS数量大于零时,由正常的UPS继续给负载供电;
S500,当正常的UPS数量为零时,启用UPS并机系统的备用旁路输入电源,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均使用同一个备用旁路输入电源,以保证相位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UPS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部分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源。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式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UPS设备通常对电压过高或电压过低都能提供保护。当电路出现短路时,容易导致不间断电源在某段时间内承担远超自身限流点的电流,进而损坏不间断电源内的元器件,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自动实时对负载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所述UPS并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UPS和配电柜,各个UPS的输出经过配电柜与各个负载连接,为各个负载供电。当某个UPS检测到负载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并将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发送至UPS并机系统中的其他UPS,即除作为执行主体的UPS外的UPS,其中短路保护可以是关闭输出,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可以指示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能够实时对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避免发生短路的UPS一直连在电路中,处于强制使用状态,进而避免给UPS造成更大的损坏,同时自动检测正常的没有发生短路的UPS数量,当正常的UPS数量大于零时,即存在正常的UPS时,由正常的UPS继续给负载供电;当正常的UPS数量为零时,启用UPS并机系统的备用旁路输入电源,需要说明的是,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均使用同一个备用旁路输入电源,以保证相位同步,进而保证对负载进行稳定供电。
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S101,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自动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
S102,将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发送至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PS并机系统中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
S103,接收第一短路保护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进行短路保护。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存在一个UPS优先检测到负载短路时,会向作为执行主体的UPS发送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作为执行主体的UPS接收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之后,根据该信息进行短路保护,进而能够实现并机的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不会出现先后进行短路保护的现象,可以防止UPS内的器件损坏,达到保护UPS内的元器件的目的。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601,断开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S602,对UPS并机系统中的电池电量进行检验,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彻底防止UPS内的器件损坏,在进行短路保护的同时,需要断开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UPS并机系统不再对发生短路的负载进行供电,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UPS并机系统中的电池电量进行检验,根据电池电量的需求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的步骤,具体包括:
S6021,对检验得到的UPS并机系统中每个UPS的电池电量进行判定;
S6022,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S6023,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保持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电路连接,此时供入市电对所述UPS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UPS中的电池电量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对每个UPS的电池电量进行判定,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预设值是人为提前设置的,例如第一预设值为80%的电量,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80%的电量,说明UPS足以给负载进行充电;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需要保持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电路连接,此时供入市电对所述UPS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UPS中的电池电量达到第一预设值时,即达到80%的电量时,才会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且此时由UPS并机系统中UPS的电池给负载供电时,而不是供入市电对负载进行供电,供入市电可能存在故障,此时直接断开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即可。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短路检测模块100,用于对负载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
UPS短路检测模块200,用于对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
数量监控模块300,用于检测正常的UPS数量;
第一供电模块400,当正常的UPS数量大于零时,由正常的UPS继续给负载供电;以及
第二供电模块500,当正常的UPS数量为零时,启用UPS并机系统的备用旁路输入电源,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均使用同一个备用旁路输入电源,以保证相位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自动实时对负载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所述UPS并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UPS和配电柜,各个UPS的输出经过配电柜与各个负载连接,为各个负载供电。当某个UPS检测到负载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并将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发送至UPS并机系统中的其他UPS,即除作为执行主体的UPS外的UPS,其中短路保护可以是关闭输出,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可以指示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能够实时对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避免发生短路的UPS一直连在电路中,处于强制使用状态,进而避免给UPS造成更大的损坏,同时自动检测正常的没有发生短路的UPS数量,当正常的UPS数量大于零时,即存在正常的UPS时,由正常的UPS继续给负载供电;当正常的UPS数量为零时,启用UPS并机系统的备用旁路输入电源,需要说明的是,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均使用同一个备用旁路输入电源,以保证相位同步,进而保证对负载进行稳定供电。
如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负载短路检测模块100包括:
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单元101,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自动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
保护信息发送单元102,用于将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发送至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PS并机系统中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以及
短路保护单元103,用于接收第一短路保护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进行短路保护。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存在一个UPS优先检测到负载短路时,会向作为执行主体的UPS发送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作为执行主体的UPS接收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之后,根据该信息进行短路保护,进而能够实现并机的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不会出现先后进行短路保护的现象,可以防止UPS内的器件损坏,达到保护UPS内的元器件的目的。
如图7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断路模块600,所述断路模块600具体包括:
第二断路单元601,用于断开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第一断路单元602,用于对UPS并机系统中的电池电量进行检验,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彻底防止UPS内的器件损坏,在进行短路保护的同时,需要断开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UPS并机系统不再对发生短路的负载进行供电,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对UPS并机系统中的电池电量进行检验,根据电池电量的需求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如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断路单元602包括:
电池电量判定子单元6021,用于对检验得到的UPS并机系统中每个UPS的电池电量进行判定;
直接断路子单元6022,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充电断路子单元6023,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保持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电路连接,此时供入市电对所述UPS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UPS中的电池电量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对每个UPS的电池电量进行判定,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预设值是人为提前设置的,例如第一预设值为80%的电量,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80%的电量,说明UPS足以给负载进行充电;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需要保持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电路连接,此时供入市电对所述UPS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UPS中的电池电量达到第一预设值时,即达到80%的电量时,才会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PS,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叙述,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负载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
对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
检测正常的UPS数量;
当正常的UPS数量大于零时,由正常的UPS继续给负载供电;
当正常的UPS数量为零时,启用UPS并机系统的备用旁路输入电源,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均使用同一个备用旁路输入电源,以保证相位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自动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
将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发送至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PS并机系统中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
接收第一短路保护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进行短路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断开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对UPS并机系统中的电池电量进行检验,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检验得到的UPS并机系统中每个UPS的电池电量进行判定;
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保持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电路连接,此时供入市电对所述UPS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UPS中的电池电量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且此时由UPS并机系统中UPS的电池给负载供电时,直接断开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6.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短路检测模块,用于对负载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以使得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进行短路保护;
UPS短路检测模块,用于对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进行短路检测,当检测到UPS发生短路时,生成第二短路保护信息,使得发生短路的UPS自动脱离UPS并机系统;
数量监控模块,用于检测正常的UPS数量;
第一供电模块,当正常的UPS数量大于零时,由正常的UPS继续给负载供电;以及
第二供电模块,当正常的UPS数量为零时,启用UPS并机系统的备用旁路输入电源,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均使用同一个备用旁路输入电源,以保证相位同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短路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单元,当检测到负载发生短路时,自动生成第一短路保护信息;
保护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发送至UPS并机系统中的所有UPS,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PS并机系统中各个UPS同时进行短路保护;以及
短路保护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短路保护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短路保护信息进行短路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断路模块,所述断路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断路单元,用于断开UPS并机系统中的每个UPS与发生短路负载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第一断路单元,用于对UPS并机系统中的电池电量进行检验,根据电池电量断开部分UPS并机系统中的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路单元包括:
电池电量判定子单元,用于对检验得到的UPS并机系统中每个UPS的电池电量进行判定;
直接断路子单元,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充电断路子单元,当UPS中的电池电量小于第一预设值时,保持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电路连接,此时供入市电对所述UPS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当所述UPS中的电池电量达到第一预设值时,断开所述UPS与供入市电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10.一种UPS,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50682.9A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Pending CN114512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0682.9A CN114512955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0682.9A CN114512955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2955A true CN114512955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0682.9A Pending CN114512955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295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08007A (ko) * 2004-07-23 2006-01-26 (주)아세아이엔티 듀얼 방식의 무정전 전원장치
CN101777785A (zh) * 2010-03-24 2010-07-14 胡继业 基于动力环境监控的ups下电系统和下电方法
KR101444266B1 (ko) * 2014-01-17 2014-09-30 주식회사 이온 무정전전원장치를 이용한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CN107785988A (zh) * 2016-08-31 2018-03-09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ps电源的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510644A (zh) * 2020-11-16 2021-03-16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08007A (ko) * 2004-07-23 2006-01-26 (주)아세아이엔티 듀얼 방식의 무정전 전원장치
CN101777785A (zh) * 2010-03-24 2010-07-14 胡继业 基于动力环境监控的ups下电系统和下电方法
KR101444266B1 (ko) * 2014-01-17 2014-09-30 주식회사 이온 무정전전원장치를 이용한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CN107785988A (zh) * 2016-08-31 2018-03-09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ps电源的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510644A (zh) * 2020-11-16 2021-03-16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8494B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of energy saving thereof
JPWO2018225416A1 (ja) 蓄電システム、管理装置
JP2001061238A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US20220326754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for power supply apparatus in data center
US20220060030A1 (en) Power Feeding Control Device, Power Feeding System, and Power Feeding Method
CN106611995B (zh) 具有主动电压调整的不断电电源供电方法及设备
CN110957799A (zh) Ups与锂电池并机系统
CN114400736A (zh) 一种电池组在线核容及均衡装置
CN112956106B (zh) 一种车辆电源系统和过压保护的方法
CN114512955A (zh) 一种ups并机系统的短路保护方法、装置及ups
CN114649859B (zh) 一种可扩展的储能系统及其扩展方法
JP2018157729A (ja) 非常電源用バッテリー保護回路
CN116365651A (zh) 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功率转换设备、储能设备
CN111399620B (zh) 一种备份电源及备份方法
CN101707390A (zh) 一种电源冗余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14184959A (zh) 蓄电池在线检测装置
CN110957543A (zh) 一种免浮充蓄电池成组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5498747B (zh) 储能并机设备和储能并机方法
CN217720753U (zh) 一种用于通信电源放电试验期间的蓄电池组间流限制装置
CN218386934U (zh) 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及数据中心
CN220457135U (zh) 一种基于电池变换器的储能系统
US20240146095A1 (en) Method for intermittently discharging inverter i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WO20190770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A RECHARGEABLE BATTERY
CN216290317U (zh) 一种供电系统
CN219758407U (zh) 一种监测负载电气连接回路的电路及直流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