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2249A - 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2249A
CN114512249A CN202210137240.0A CN202210137240A CN114512249A CN 114512249 A CN114512249 A CN 114512249A CN 202210137240 A CN202210137240 A CN 202210137240A CN 114512249 A CN114512249 A CN 114512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module
inquiry
doct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72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aof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aof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aof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aof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72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2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2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2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nutrition control, e.g. di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数字疗法技术领域,包括医生问诊模块,所述医生问诊模块的输出端设有问诊信息录入模块,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出端设有个人信息存储模块,所述个人信息存储模块的连接端设有用药记录提醒模块,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的输出端设有定期体检模块,所述定期体检模块和用药记录提醒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同一个就诊数据记录模块。本发明通过设计医生问诊模块,且医生问诊模块中包括有不同科室的医生,使得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使用以扩大本发明的使用范围,在用药时间记录单元、用药事项提醒单元、定期体检模块医院器械检查单元、以及就诊数据记录模块的共同作用下,以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帮助患者按照医嘱定期用药和体检,从而保障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疗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疗法的本质就是服务的数字化,数字化是天然降本增效的利器。将医生的经验转化为软件,通过数据沉淀,不断迭代优化,最后将所有能数字化的服务内容全部变成数字疗法。相比于传统服务,数字疗法拥有可复制、可积累、更低成本以及更便捷的触达等优势。它的缺点在于无法提供高难度的服务内容(如手术),只能部分替代人工服务。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数字疗法都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进行了结合。数字疗法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当前医疗手段的赋能,是新的一种疾病预防、治疗、管理手段。数字疗法虽然没有具体进入体内的药物成分,但它也有自己的靶点。其主要通过信息(如App上的文字、图片、视频)、物理因子(如声音、光线、电流、磁场及其组合)等对患者施加影响。干预过程中,会导致一些器官或物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疾病进程。“数字疗法的活性成分”主要负责临床治疗获益,“辅佐剂”则包括虚拟助手,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数字化激励系统,数字化药品提示;与医生交流,与其他患者交流,以及临床诊疗记录信息等。“辅佐剂”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体验,并且长期应用数字疗法的必要元素。
现有技术中的数字疗法主要针对的主要是精神类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而且所开发出来的数字疗法系统也只能针对具体的适应症,比如精神疾病、慢性病,可见数字疗法有很大的前景和应用空间。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通过设计医生问诊模块,且医生问诊模块中包括有不同科室的医生,使得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使用以扩大本发明的使用范围,并且以药械融合为突破口打通智慧医疗与医药及医疗器械之间的瓶颈,药械共同携手保障治疗效果,可实现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包括医生问诊模块,所述医生问诊模块的输出端设有问诊信息录入模块,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出端设有个人信息存储模块,所述个人信息存储模块的连接端设有用药记录提醒模块,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的输出端设有定期体检模块,所述定期体检模块和用药记录提醒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同一个就诊数据记录模块,所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的输出端与医生问诊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医生问诊模块用于不同科室的医生对患者进行问诊服务;
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医生将问诊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且将其存储在个人信息存储模块中;
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用于患者登陆接受医生的问诊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用药时间和饮食进行提醒和记录;
所述定期体检模块用于提醒患者体检并将结果上传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中;
所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患者的用药时间和次数以及患者的定期体检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医生问诊模块包括医生用户端,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包括通讯问诊单元,所述医生用户端的输出端与通讯问诊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通讯问诊单元包括视频问诊和电话问诊两种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个人信息存储模块包括个人数据库,所述个人数据库由医生用户端制作,所述通讯问诊单元的输出端与个人数据库的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包括患者用户端,所述患者用户端包括用药时间记录单元、用药事项提醒单元和时间手动录入单元,所述用药时间记录单元用于设置时间提醒患者用药并且进行记录,所述用药事项提醒单元用于主动提醒患者治疗期间的用药时间、饮食等注意事项,所述时间手动录入单元用于在患者用户端意外关闭再次开启时主动提示患者录入用药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定期体检模块包括医院器械检查单元,所述医院器械检查单元的输入端与患者用户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医院器械检查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用户端中的记录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做体检并记录体检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包括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所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的输入端与患者用户端和医院器械检查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用于存储患者的就诊数据、用药数据以及体检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医生用户端包括医生用电脑、手机,所述患者用户端包括患者用手机、电脑。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使用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一、患者通过手机或电脑登陆患者用户端的界面后,在登陆界面输入自己想要问诊的科室,然后相对应的医生用户端的电脑将会在显示屏上出现消息提醒,当医生接收到该提醒后将会通过电脑登陆进入医生用户端的界面;
步骤二、医生登陆之后,医生通过医生用户端向患者发出视频问诊和电话问诊两种对话请求,供患者选择,医生通过通讯问诊单元对患者进行问诊并且能够获取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中储存的以往数据,然后根据诊断结果建立患者的个人数据库,再将问诊的信息录入个人数据库,该问诊信息包括患者属性、开具的处方以及与处方相关的医嘱;
步骤三、问诊结束后,患者用户端通过网络数据拉取工具获得个人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时,用药时间记录单元、用药事项提醒单元根据拉取到的个人数据库中的数据指定相对应用药时间提醒和饮食提醒,该提醒以声音的方式通过患者的手机或电脑展示,例如每天8、12、18点用药,用药事项提醒单元会定时提示用药,如未在分钟内关闭,则认为此次未用药,未按时用药可自行输入时间或点击自动识别自己记录,当患者的手机或电脑因没电关机时,时间手动录入单元能够在开机时自动提醒患者补入用药时间,并将数据上传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中对数据进行记录;
步骤四、在日常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医院器械检查单元通过患者用户端设置的定期体检会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提醒,督促患者定期体检,并将体检数据上传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中对数据进行记录,以方便病人去医院复诊时,医生可参考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中记录情况来判断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来判断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而更加有效地给出治疗方案;在偏远地区或是经验不足的医生,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收集的数据可为医生的下一步治疗作参考,让治疗方案更加有效,进而促进病人病情得到有效减缓。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计医生问诊模块,而且医生问诊模块中包括有不同科室的医生,使得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使用,以扩大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2、本发明通过利用用药记录提醒模块中的用药时间记录单元对用药的时间进行记录,利用用药事项提醒单元对患者的用药时间、饮食等注意事项进行提醒,通过定期体检模块中的医院器械检查单元,督促患者定期体检,并将就诊数据、用药数据和体检结果自动储存在就诊数据记录模块,以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帮助患者按照医嘱定期用药和体检,从而保障治疗效果;
3、本发明通过利用就诊数据记录模块对患者以往的就诊数据和日常的用药的数据进行存储,以方便在下次就诊时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医生通过查看所记录的用药数据也能够判断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来判断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而更加有效地给出治疗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单元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流程图。
图中:1医生问诊模块、2问诊信息录入模块、3用药记录提醒模块、4个人信息存储模块、5定期体检模块、6就诊数据记录模块、7医生用户端、8通讯问诊单元、9个人数据库、10患者用户端、11用药时间记录单元、12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3时间手动录入单元、14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5医院器械检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包括医生问诊模块1,所述医生问诊模块1用于不同科室的医生对患者进行问诊服务,所述医生问诊模块1的输出端设有问诊信息录入模块2,所述医生问诊模块1包括医生用户端7,其中医生用户端7是医生用电脑或手机,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2包括通讯问诊单元8,所述医生用户端7的输出端与通讯问诊单元8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通讯问诊单元8包括视频问诊和电话问诊两种方式,本发明通过设计医生问诊模块1,而且医生问诊模块1中包括有不同科室的医生,使得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使用,以扩大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2的输出端设有个人信息存储模块4,所述个人信息存储模块4包括个人数据库9,所述个人数据库9由医生用户端7制作,所述通讯问诊单元8的输出端与个人数据库9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2用于医生将问诊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且将其存储在个人信息存储模块4中,所述个人信息存储模块4的连接端设有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用于患者登陆接受医生的问诊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用药时间和饮食进行提醒和记录,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包括患者用户端10,其中患者用户端10可以是患者的手机或电脑,所述患者用户端10包括用药时间记录单元11、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2和时间手动录入单元13,所述用药时间记录单元11用于设置时间提醒患者用药并且进行记录,所述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2用于主动提醒患者治疗期间的用药时间、饮食等注意事项,所述时间手动录入单元13用于在患者用户端10意外关闭再次开启时主动提示患者录入用药时间,本发明通过利用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中的用药时间记录单元11提醒患者用药,并对用药的时间进行记录,利用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2对患者的用药时间、饮食等注意事项进行提醒,在用药时间记录单元11和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2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保证患者按照医嘱用药、饮食,以保证治疗效果;
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的输出端设有定期体检模块5,所述定期体检模块5包括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所述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的输入端与患者用户端10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用于根据患者用户端10中的记录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做体检并记录体检数据,所述定期体检模块5和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有同一个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所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包括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所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的输入端与患者用户端10和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用于存储患者的就诊数据、用药数据以及体检数据,所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的输出端与医生问诊模块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定期体检模块5用于提醒患者体检并将结果上传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中,所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用于记录患者的用药时间和次数以及患者的定期体检结果,通过利用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对患者以往的就诊数据和日常的用药的数据进行存储,以方便在下次就诊时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医生通过查看所记录的用药数据也能够判断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来判断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而更加有效地给出治疗方案。
参照说明书附图3,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使用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一、患者通过手机或电脑登陆患者用户端10的界面后,在登陆界面输入自己想要问诊的科室,然后相对应的医生用户端7的电脑将会在显示屏上出现消息提醒,当医生接收到该提醒后将会通过电脑登陆进入医生用户端7的界面;
步骤二、医生登陆之后,医生通过医生用户端7向患者发出视频问诊和电话问诊两种对话请求,供患者选择,医生通过通讯问诊单元8对患者进行问诊并且能够获取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中储存的以往数据,然后根据诊断结果建立患者的个人数据库9,再将问诊的信息录入个人数据库9,该问诊信息包括患者属性、开具的处方以及与处方相关的医嘱;
步骤三、问诊结束后,患者用户端10通过网络数据拉取工具获得个人数据库9中的数据,同时,用药时间记录单元11、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2根据拉取到的个人数据库9中的数据指定相对应用药时间提醒和饮食提醒,该提醒以声音的方式通过患者的手机或电脑展示,例如每天8、12、18点用药,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2会定时提示用药,如未在1分钟内关闭,则认为此次未用药,未按时用药可自行输入时间或点击自动识别自己记录,当患者的手机或电脑因没电关机时,时间手动录入单元13能够在开机时自动提醒患者补入用药时间,并将数据上传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中对数据进行记录;
步骤四、在日常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通过患者用户端10设置的定期体检会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提醒,督促患者定期体检,并将体检数据上传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中对数据进行记录,以方便病人去医院复诊时,医生可参考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中记录情况来判断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来判断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而更加有效地给出治疗方案;在偏远地区或是经验不足的医生,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收集的数据可为医生的下一步治疗作参考,让治疗方案更加有效,进而促进病人病情得到有效减缓。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生问诊模块(1),所述医生问诊模块(1)的输出端设有问诊信息录入模块(2),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2)的输出端设有个人信息存储模块(4),所述个人信息存储模块(4)的连接端设有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的输出端设有定期体检模块(5),所述定期体检模块(5)和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有同一个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所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的输出端与医生问诊模块(1)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医生问诊模块(1)用于不同科室的医生对患者进行问诊服务;
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2)用于医生将问诊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并且将其存储在个人信息存储模块(4)中;
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用于患者登陆接受医生的问诊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用药时间和饮食进行提醒和记录;
所述定期体检模块(5)用于提醒患者体检并将结果上传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中;
所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用于记录患者的用药时间和次数以及患者的定期体检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问诊模块(1)包括医生用户端(7),所述问诊信息录入模块(2)包括通讯问诊单元(8),所述医生用户端(7)的输出端与通讯问诊单元(8)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通讯问诊单元(8)包括视频问诊和电话问诊两种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信息存储模块(4)包括个人数据库(9),所述个人数据库(9)由医生用户端(7)制作,所述通讯问诊单元(8)的输出端与个人数据库(9)的输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药记录提醒模块(3)包括患者用户端(10),所述患者用户端(10)包括用药时间记录单元(11)、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2)和时间手动录入单元(13),所述用药时间记录单元(11)用于设置时间提醒患者用药并且进行记录,所述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2)用于主动提醒患者治疗期间的用药时间、饮食等注意事项,所述时间手动录入单元(13)用于在患者用户端(10)意外关闭再次开启时主动提示患者录入用药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期体检模块(5)包括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所述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的输入端与患者用户端(10)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用于根据患者用户端(10)中的记录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体检并记录体检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诊数据记录模块(6)包括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所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的输入端与患者用户端(10)和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用于存储患者的就诊数据、用药数据以及体检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用户端(7)包括医生用电脑、手机,所述患者用户端(10)包括患者用手机、电脑。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患者通过手机或电脑登陆患者用户端(10)的界面后,在登陆界面输入自己想要问诊的科室,然后相对应的医生用户端(7)的电脑将会在显示屏上出现消息提醒,当医生接收到该提醒后将会通过电脑登陆进入医生用户端(7)的界面;
步骤二、医生登陆之后,医生通过医生用户端(7)向患者发出视频问诊和电话问诊两种对话请求,供患者选择,医生通过通讯问诊单元(8)对患者进行问诊并且能够获取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中储存的以往数据,然后根据诊断结果建立患者的个人数据库(9),再将问诊的信息录入个人数据库(9),该问诊信息包括患者属性、开具的处方以及与处方相关的医嘱;
步骤三、问诊结束后,患者用户端(10)通过网络数据拉取工具获得个人数据库(9)中的数据,同时,用药时间记录单元(11)、用药事项提醒单元(12)根据拉取到的个人数据库(9)中的数据指定相对应用药时间提醒和饮食提醒,在提醒用药时如未在1分钟内关闭,则认为此次未用药,未按时吃需要自行输入时间或点击自动识别自己记录,该提醒以声音的方式通过患者的手机或电脑展示,当患者的手机或电脑因没电关机时,时间手动录入单元(13)能够在开机时自动提醒患者补入用药时间,并将数据上传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中对数据进行记录;
步骤四、在日常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医院器械检查单元(15)通过患者用户端(10)设置的定期体检会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提醒,督促患者定期体检,并将体检数据上传到就诊数据云储存单元(14)中对数据进行记录。
CN202210137240.0A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512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7240.0A CN114512249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7240.0A CN114512249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2249A true CN114512249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1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7240.0A Pending CN114512249A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224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57853A1 (en) * 2013-03-07 2014-09-11 Yen-Ju Huang Health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Device and System
CN106254383A (zh) * 2016-09-13 2016-12-21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医院远程诊疗方法
CN110534167A (zh) * 2019-08-27 2019-12-03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个性化日记的糖尿病患者医养系统
CN210078333U (zh) * 2017-04-20 2020-02-18 苏州智合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药与就诊提醒装置以及具有用药与就诊提醒功能的终端
CN111276205A (zh) * 2020-03-14 2020-06-12 胡轶莹 一种基于客户端的慢性病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57853A1 (en) * 2013-03-07 2014-09-11 Yen-Ju Huang Health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Device and System
CN106254383A (zh) * 2016-09-13 2016-12-21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医院远程诊疗方法
CN210078333U (zh) * 2017-04-20 2020-02-18 苏州智合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药与就诊提醒装置以及具有用药与就诊提醒功能的终端
CN110534167A (zh) * 2019-08-27 2019-12-03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个性化日记的糖尿病患者医养系统
CN111276205A (zh) * 2020-03-14 2020-06-12 胡轶莹 一种基于客户端的慢性病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5381B2 (en) Remote patient support and care by relatives
US2016019640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health
US20130317859A1 (en)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for patient groups and mobile interactions
US2009027069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interactive voice-recognition to automate a patient-centered best practice approach to diseas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US201202780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managing therapeutic treatment protocols within trusted health-user communities
WO2011044838A1 (zh) 面向居民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CN111128333A (zh) 一种一站式智能诊断与智能就医管理系统
US20200097910A1 (en) A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record of community-based patient care
JP2009160417A (ja) クライアントおよびサービスプロバイダユーザのためのバーチャル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ための方法
CN104657620A (zh) 基于互联网的眼健康云数据平台
AU2002245946A1 (en) Virtual service system for client and service provider users and method therefor
Arakawa et al. Construction and usability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database in rural north‐eastern Thailand
CN114512249A (zh) 一种药械融合的数字疗法系统及方法
Kondylakis et al. CareKeeper: A platform for intelligent care coordination
Ogbonna et al. Acceptance and barrier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Nigeria
MILNE Establishing the benefits of digital consultation pathways in wound care.
CN114429807A (zh) 一种应用于医联体/医共体的基层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
Ho et al. Conducive environments reduce sleep disturbances and improve sleep quality: 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Kumar et al. Telemedicine: determining" critical to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for a healthcare service system design based on a survey of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providers
Hu et al. Study on information system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management in hospital
Bąkała et al. Mobile applications as a tool supporting healthcare management
Mosmondor et al. A feasibility stud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 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solution with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system
CN115458096A (zh) 一种随访内容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a Silva Santos Ambient Intelligent Model for Life Reinforcement
Lubega Mobile app record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C depar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