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8048A -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8048A
CN114508048A CN202210249821.3A CN202210249821A CN114508048A CN 114508048 A CN114508048 A CN 114508048A CN 202210249821 A CN202210249821 A CN 202210249821A CN 114508048 A CN114508048 A CN 114508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asphalt
stirring
fixedly connec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98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勇
刘曙光
陈冠
杨捷
李�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e Tongtai Engineering Co ltd
Huna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e Tongtai Engineering Co ltd
Huna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e Tongtai Engineering Co ltd, Huna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e Tongta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98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8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8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80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8Damp-proof or other insulating layers; Drainage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ridge deck surfacings
    • E01D19/083Waterproofing of bridge decks; Other insulations for bridges, e.g. thermal ; Bridge deck surfac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005Methods or materials for repairing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10Apparatus or plants for premixing or precoating aggregate or fillers with non-hydraulic binders, e.g. with bitumen, with resins, i.e. producing mixtures or coating aggregates otherwise than by penetrating or surface dressing; Apparatus for premixing non-hydraulic mixtures prior to placing or for reconditioning salvaged non-hydraulic compositions
    • E01C19/1013Plant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 of operation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xing apparatus; Mixing apparatus
    • E01C19/104Mixing by means of movable members in a non-rotating mixing enclosure, e.g. stirr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or strengthening existing bridges ;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mantling bri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包括S1、准备工作;S2、薄层施工;S3、薄层罩面施工;S4、质量检验与验收;以及用于施工搅拌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斗,罐体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管。本发明中,利用制备的二次固化环氧沥青以及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可以大大提高薄层罩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能更高,同时施工工艺成熟、简单、高效、应用范围广,而且在制备过程中利用活动搅拌板代替传统的定点搅拌模式,其搅拌范围更大,物料流动性更强,使得搅拌效果更加充分、均匀、高效,还能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重交通和重载现象日趋严重,沥青路面的各种表面功能都衰减很快,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为此,如何改善已建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功能是公路养护的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薄层沥青混合料罩面是一种延长路面寿命、改善行驶质量、校正表面缺陷、提高安全特性(包括提高抗滑与排水)、减小噪音、增加路面强度等路面功能的有效措施。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
在目前的施工技术中通常采用普通环氧作为黏结剂的基础材料,但普通环氧固化后易脆、易老化,使用寿命受到限制,同时现市场上有不同类型的超薄磨耗层、极薄磨耗层技术,有热拌的、温拌的甚至冷拌的,其基本原理相差不大。由于薄层用沥青混合料极大程度地限制了集料的粒径,结构层越薄、对应集料粒径越小;另一方面,要求的混合料强度越高、在混合料中掺纤维,还要求与下承层黏结好,三者导致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就越大,造成表面宏观构造深度越小、后期衰减越快,从而导致路表抗滑性能严重不足,易产生安全事故。
目前在整个薄层罩面的施工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到搅拌装置,用于对黏结层和磨耗层的配制,搅拌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层面结构的质量,而现有的搅拌装置多为旋转定点搅拌模式,搅拌时物料流动性差,如果要达到物料混合的均匀性,则通常会提高搅拌的时间,这样就会导致效率低,能耗大,尤其是沥青这样需要在高温环境中搅拌,其搅拌所需能耗更大,为了节约能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搅拌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薄层罩面结构易老化,抗滑性能严重不足,易产生安全事故,同时现有的搅拌效果不理想,导致工作效率低、能耗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工作:
S11、根据桥面不同病害破损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对原桥面进行破损修复预处理;
S12、对施工路段进行交通封闭,并设置施工安全标志牌;
S13、对施工路段进行路面清扫,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确保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
S2、薄层施工:
S21、采用铣刨机对桥面进行1-1.5cm的精铣刨,将所有病害修补完成后并清理干净;
S22、采用环氧树脂与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以4-5:5-6的比例混合配制成二次固化环氧沥青作为防水黏结层;
S23、采用洒布车在桥面喷洒防水黏结层,期间间隔3-6h待实干后再喷洒第二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喷洒遍数,其喷洒厚度控制在0.5-0.7mm;
S24、按0.7-0.9kg/m2洒布量进行均匀喷洒,喷洒过程中,不得漏洒、多洒、重复洒布,且喷洒完成后,表面上不得有花白、成团、流淌现象;
S3、薄层罩面施工:
S31、采用拌合机将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HVA高黏改性剂、SBS改性沥青搅拌混合配制成沥青混合料作为超薄磨耗层;
S32、在防水黏结层的表面采用抗离析、初始压实度高的大功率摊铺机铺设1.5-2cm的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控制在6-8m/min;
S33、采用刚性碾静压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初压,初压区离摊铺区的距离不宜大于20-30m,初压遍数为1-2遍;
S34、采用振动压路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压,复压应紧在初压后或与初压交叉进行,复压用压路机的吨位以不压碎集料又能达到压实度为度,复压遍数为2-3遍;
S35、采用较轻的刚性碾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以消除轮迹,终压遍数为1遍,若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或终压看不出明显效果时可不再终压;
S36、碾压过程中发现有沥青玛蹄脂部分上浮或石料压碎、棱角明显磨损等过碾压的现象时,碾压应停止;
S4、质量检验与验收:
S41、对施工层面的平整度、厚度和坡度进行检测;
S42、外观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均匀,不积水、无坑洞、无油斑、无松散、无裂缝和无明显离析现象;
S43、四周路面与罩面接缝自然、紧密、平顺。
优选的,所述步骤S22中二次固化环氧沥青的配制采用环氧加注车将环氧A/B组分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环氧沥青专用洒布车中的高温沥青中,沥青温度控制在160-170℃,并不间断循环搅拌30-40min,使环氧与沥青充分拌和均匀。
优选的,所述步骤S31中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在拌合机中加入粗集料、细集料、玄武岩纤维干拌10-15s;
B、然后在步骤A中加入HVA高黏改性剂干拌15-20s;
C、接着在步骤B中加入SBS改性沥青拌和5-10s;
D、最后在步骤C中加入矿粉拌和30-40s。
优选的,所述步骤S31中SBS改性沥青与HVA高黏改性剂的比例为90-92:8-10。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包括用于施工搅拌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斗,罐体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另一端与外部出料设备相连接;
所述罐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罐体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且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罐体的一侧并与其中一个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转杆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同一个套杆,套杆的外壁中间段对称转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搅拌板,套杆的外壁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搅拌板;
所述套杆的内部设有用于带动活动搅拌板随着套杆来回移动而进行来回转动的传动机构;
所述罐体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对称设有两组用于带动套杆随着自身转动而进行来回移动的推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套杆的两端均设有滑槽,两个转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两个转杆延伸至滑槽内的一端均呈环形等距设有多个插槽,两个滑槽的内壁均呈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对应插槽滑动插接的插块。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在套杆内的空腔,空腔的内部呈竖向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相互延伸远离的一端分别密封转动贯穿套杆的顶部和底部并均固定连接有Z型连接杆,两个Z型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下两个活动搅拌板的相靠近端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转杆相靠近端的同一个横杆,横杆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槽口,两个条形槽口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转轴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与对应齿条相啮合的齿轮。
优选的,所述活动搅拌板由直板和两个弧形尖板一体成型构成,两个弧形尖板呈斜对称分别设于直板的两侧,直板的一侧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罐体内壁的圆台块,且转杆贯穿圆台块的圆心,圆台块远离罐体内壁的一侧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环形转动槽,环形槽的内部密封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外壁和内壁均设有与环形槽嵌入滑动配合的环形凸块;
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靠近转动环的一侧设有斜面;
所述转动环远离固定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管,滑管的内部贯穿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一端与相邻固定搅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滑杆的另一端贯穿转动环并与斜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相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当二次固化环氧沥青刷涂到结构层上一定时间内,会产生初步固化,其外观与普通环氧无异,表面有一定的硬度、基本光滑,不再具有黏结作用,但当其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已初步固化的环氧又具有流动性、黏结能力,且在一定温度内随着温度的提高,其流动性越好,这种性能就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充足、良好的施工工艺时间,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提高了应用效果;
2、二次固化环氧沥青的抗剪与黏结强度高,防水能力强,与上、下二结构层黏结非常好,能使加铺层与桥面铺装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不剥落、起皮,采用单粒径结构层,表面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耐久性好,路面使用寿命长;
3、HVA高黏改性剂能与二次固化环氧沥青中的环氧发生化学反应,相互胶连,形成有机整体,使功能层与结构层相互加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玄武岩纤维,而玄武岩纤维在高温拌和过程中根本不发生任何老化、碎裂作用,因此在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第二个无机网络结构,与HVA高黏改性剂形成的有机网络结构相互穿插、相互作用,再一次对沥青混合料起到加强作用,同时由于玄武岩纤维不易吸油,可有效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不但不降低反而会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各项使用性能,沥青混合料有效沥青用量的降低,就大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表面宏观构造深度,提高了其安全使用性能;
5、薄层罩面施工工艺成熟,可快速开放交通,耐久性好,使用寿命更长,一般可达10年以上;
6、通过活动搅拌板的来回移动,并且在来回移动的过程中还能来回转动,不仅可以扩大搅拌的范围,还能提高物料的流动性,使得搅拌效果更加充分、均匀、高效。
本发明中,利用制备的二次固化环氧沥青以及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玄武岩纤维可以大大提高薄层罩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能更高,同时施工工艺成熟、简单、高效、应用范围广,而且在制备过程中利用活动搅拌板代替传统的定点搅拌模式,其搅拌范围更大,物料流动性更强,使得搅拌效果更加充分、均匀、高效,还能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整体主视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B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整体侧视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套杆与活动搅拌板连接结构侧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罐体内部整体搅拌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图6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C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圆台块剖视结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转动环结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的活动搅拌板结构立体图。
图中:1、罐体;2、进料斗;3、横板;4、搅拌电机;5、转杆;51、插槽;6、套杆;61、滑槽;62、空腔;7、横杆;71、条形槽口;8、转轴;9、Z型连接杆;10、活动搅拌板;101、直板;1011、通孔;102、弧形尖板;11、齿轮;12、齿条;13、插块;14、固定搅拌板;15、出料管;16、圆台块;17、环形槽;171、环形转动槽;18、转动环;181、环形凸块;19、滑管;20、滑杆;21、固定环;211、斜面;2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工作:
S11、根据桥面不同病害破损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对原桥面进行破损修复预处理;
S12、对施工路段进行交通封闭,并设置施工安全标志牌;
S13、对施工路段进行路面清扫,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确保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
S2、薄层施工:
S21、采用铣刨机对桥面进行1-1.5cm的精铣刨,将所有病害修补完成后并清理干净;
S22、采用环氧树脂与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以4-5:5-6的比例混合配制成二次固化环氧沥青作为防水黏结层;
S23、采用洒布车在桥面喷洒防水黏结层,期间间隔3-6h待实干后再喷洒第二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喷洒遍数,其喷洒厚度控制在0.5-0.7mm;
S24、按0.7-0.9kg/m2洒布量进行均匀喷洒,喷洒过程中,不得漏洒、多洒、重复洒布,且喷洒完成后,表面上不得有花白、成团、流淌现象;
S3、薄层罩面施工:
S31、采用拌合机将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HVA高黏改性剂、SBS改性沥青搅拌混合配制成沥青混合料作为超薄磨耗层;
S32、在防水黏结层的表面采用抗离析、初始压实度高的大功率摊铺机铺设1.5-2cm的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控制在6-8m/min;
S33、采用刚性碾静压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初压,初压区离摊铺区的距离不宜大于20-30m,初压遍数为1-2遍;
S34、采用振动压路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压,复压应紧在初压后或与初压交叉进行,复压用压路机的吨位以不压碎集料又能达到压实度为度,复压遍数为2-3遍;
S35、采用较轻的刚性碾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以消除轮迹,终压遍数为1遍,若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或终压看不出明显效果时可不再终压;
S36、碾压过程中发现有沥青玛蹄脂部分上浮或石料压碎、棱角明显磨损等过碾压的现象时,碾压应停止;
S4、质量检验与验收:
S41、对施工层面的平整度、厚度和坡度进行检测;
S42、外观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均匀,不积水、无坑洞、无油斑、无松散、无裂缝和无明显离析现象;
S43、四周路面与罩面接缝自然、紧密、平顺。
本发明中,步骤S22中二次固化环氧沥青的配制采用环氧加注车将环氧A/B组分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环氧沥青专用洒布车中的高温沥青中,沥青温度控制在160-170℃,并不间断循环搅拌30-40min,使环氧与沥青充分拌和均匀。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质量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081
本发明中,步骤S22中配制成的二次固化环氧沥青质量应符合表2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2:防水黏结层用二次固化环氧沥青质量技术要求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082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091
本发明中,步骤S31中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在拌合机中加入粗集料、细集料、玄武岩纤维干拌10-15s;
B、然后在步骤A中加入HVA高黏改性剂干拌15-20s;
C、接着在步骤B中加入SBS改性沥青拌和5-10s;
D、最后在步骤C中加入矿粉拌和30-40s。
本发明中,步骤S31中的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对受热易变质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粗集料应采用玄武岩、辉绿岩等硬质石料破碎的碎石,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用于道路沥青面层的碎石生产工艺应采用二级以上破碎工艺,必要时应增加整形设备。粗集料应符合表3、表4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3:粗集料规格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092
表4:粗集料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093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01
本发明中,步骤S31中的细集料应采用深色的优质石灰石破碎的机制砂或与粗集料同材质的机制砂;细集料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沥青面层细集料规格分级建议采用S16;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表示;细集料的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细集料应符合表5、表6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5:机制砂规格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02
表6: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03
本发明中,步骤S31中的沥青混合料的矿粉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矿粉应符合表7、表8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7:超薄磨耗层矿料级配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11
表8: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12
本发明中,在沥青混合料里加入玄武岩纤维,而玄武岩纤维在高温拌和过程中根本不发生任何老化、碎裂作用,在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第二个无机网络结构,与HVA高黏改性剂形成的有机网络结构相互穿插、相互作用,再一次对沥青混合料起到加强作用,同时由于玄武岩纤维不易吸油,可有效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不但不降低反而会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各项使用性能,沥青混合料有效沥青用量的降低,就大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表面宏观构造深度,提高了其安全使用性能。纤维应符合表9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9:玄武岩短切纤维技术要求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13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21
本发明中,通过目测、手感方式检验高HVA高黏改性剂是否为均匀、饱满的颗粒状,且应无结块;HVA高黏改性剂颗粒质量采用电子天平检验,测试时,缩分试样不得少于10颗,对每个颗粒进行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HVA高黏改性剂应符合表10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0:高黏度改性添加剂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外观 / 颗粒状,均匀、饱满
单粒颗粒质量 G ≤0.03
密度 g/cm3 0.90-1.00
熔融指数 g/10min ≥2.0
灰分 ≤2
本发明中,步骤S31中配制成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表1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1:SBS高黏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22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31
本发明中,步骤S31中SBS改性沥青与HVA高黏改性剂的比例为90-92∶8-10。
本发明中,步骤S41中对施工层面的验收标准应符合表12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2: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验收标准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32
本发明中,步骤S31中的超薄磨耗层配合比设计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执行,马歇尔试验应符合表13的设计要求。
表13: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要求
Figure BDA0003546221600000133
本发明中,步骤S32中的路面应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施工,当气温或下卧层表面温度低于15℃时不得铺筑薄层罩面,施工温度可参照表14执行;但经试验段或施工实践证明表中规定温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容许作适当调整;高温施工时,可选低值;当气温或下卧层表面温度较低时,选用高值。
表14: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项目 温度要求 测量部位
改性沥青加热温度 170~175℃ 沥青加热罐
改性沥青加工最高温度 175℃ 改性沥青车或储油罐
集料加热温度 190~200℃ 热料提升斗
出厂温度 180~195℃ 运料车
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 不高于195℃ 运料车
混合料贮存温度 降低不超过10℃ 成品仓及运料车
运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165℃ 运料车
摊铺温度 不低于160℃ 摊铺机
开始碾压温度 不低于155℃ 摊铺层内部
碾压终止温度 不低于115℃ 碾压层内部
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 不高于50℃ 路面内部或路表面
本发明中,步骤S31中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及时进行质量跟踪抽检,检查集料级配、油石比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集料级配应在生产配合比目标值的容许偏差范围内,并不得超出规定级配的范围。目标值的容许偏差应符合表15的规定。
表15:沥青混合料的容许偏差
项目 容许偏差
通过9.5mm筛孔的集料 ±3%
通过4.75mm筛孔的集料 ±2%
通过2.36mm筛孔的集料 ±2%
通过0.075mm筛孔的料 ±1.5%
油石比 -0.1%~+0.2%
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率 ±0.5%
沥青饱和度 ±5%
本发明中,当二次固化环氧沥青用作桥面防水黏结层时,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的特点,更主要的是与桥面或路面的下承层黏结强度极高(25℃可达2.0MPa以上)、形成完整的防水结构膜后,完全不渗水;在其上加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后,在热辐射的作用下,已初步固化的二次固化环氧沥青发生二次熔化,与上覆层中的沥青混合料混融,其中二次固化环氧沥青中的沥青组分与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同属一种材料能完全融合在一起,而环氧与沥青混合料中的高黏组分也是分子量基本相同的大分子聚合物材料,在较高温度下发生交连、聚合反应,开成一个网状结构,包裹在集料表面,从而形成一个完全融合的有机整体,相互促进,互为加强。
本发明中,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项使用性能特别是抗剪强度大为提高,满足了使用要求,更主要的是其中的HVA高黏改性剂能与下面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二次固化环氧沥青防水黏结层中的环氧发生化学反应,相互胶连,形成有机整体,使功能层与结构层相互加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照图1-11,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包括用于施工搅拌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斗2,罐体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的另一端与外部出料设备相连接,罐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3,横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4,罐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5,且搅拌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罐体1的一侧并与其中一个转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转杆5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同一个套杆6,套杆6的外壁中间段对称转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搅拌板10,套杆6的外壁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搅拌板14,套杆6的内部设有用于带动活动搅拌板10随着套杆6来回移动而进行来回转动的传动机构,罐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对称设有两组用于带动套杆6随着自身转动而进行来回移动的推动机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参照图1-11,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包括用于施工搅拌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斗2,罐体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的另一端与外部出料设备相连接,罐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3,横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4,罐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5,且搅拌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罐体1的一侧并与其中一个转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转杆5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同一个套杆6,套杆6的外壁中间段对称转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搅拌板10,套杆6的外壁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搅拌板14,套杆6的内部设有用于带动活动搅拌板10随着套杆6来回移动而进行来回转动的传动机构,罐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对称设有两组用于带动套杆6随着自身转动而进行来回移动的推动机构。
本发明中,套杆6的两端均设有滑槽61,两个转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61内,两个转杆5延伸至滑槽61内的一端均呈环形等距设有多个插槽51,两个滑槽61的内壁均呈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对应插槽51滑动插接的插块13,通过插块13与插槽51的滑动插接配合,可以在套杆6来回移动的同时,通过转杆5的转动能够持续带动套杆6进行转动。
本发明中,传动机构包括设在套杆6内的空腔62,空腔62的内部呈竖向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8,两个转轴8相互延伸远离的一端分别密封转动贯穿套杆6的顶部和底部并均固定连接有Z型连接杆9,两个Z型连接杆9的另一端分别与上下两个活动搅拌板10的相靠近端固定连接,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转杆5相靠近端的同一个横杆7,横杆7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槽口71,两个条形槽口71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2,两个转轴8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与对应齿条12相啮合的齿轮11,转杆5转动可以同时带动齿条12和齿轮11进行旋转,并使其始终处于啮合状态,同时套杆6的滑动带动齿轮11移动,可以通过与齿条12的啮合带动活动搅拌板10来回转动,实现活动搅拌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搅拌的范围,使其搅拌效果更加充分、均匀、高效。
本发明中,活动搅拌板10由直板101和两个弧形尖板102一体成型构成,两个弧形尖板102呈斜对称分别设于直板101的两侧,直板101的一侧设有多个通孔1011,通过两个弧形尖板102的设置可以在整个活动搅拌板10发生转动时提高对物料的推动力,使物料在搅拌时流动性更强,混合更加充分均匀,并且通过尖部的设置可以更加方便活动搅拌板10的来回移动,减小物料造成的阻力,通过通孔1011可以使物料更容易扩散,防止推积结团。
本发明中,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罐体1内壁的圆台块16,且转杆5贯穿圆台块16的圆心,圆台块16远离罐体1内壁的一侧设有环形槽17,环形槽17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环形转动槽171,环形槽17的内部密封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8,转动环18的外壁和内壁均设有与环形槽17嵌入滑动配合的环形凸块181,环形槽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1,固定环21靠近转动环18的一侧设有斜面211,转动环18远离固定环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管19,滑管19的内部贯穿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杆20,滑杆20的一端与相邻固定搅拌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滑杆20的另一端贯穿转动环18并与斜面211相接触,在固定搅拌板14旋转带动滑杆20旋转时,可以通过与斜面211的旋转接触推动滑杆20来回滑动,进而通过固定搅拌板14带动套杆6来回移动。
本发明中,滑槽6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2,密封圈22的内壁与转杆5的外壁相贴合,通过密封圈22可以防止物料进入滑槽61内影响套杆6的滑动。
工作原理:首先将需要混合的物料从进料斗2投入罐体1内,启动搅拌电机4,通过插槽51与插块13的配合,可以同时带动两个转杆5和套杆6转动,两个转杆5同时带动横杆7和齿条12转动,套杆6同时带动转轴8、齿轮11、Z型连接杆9、活动搅拌板10和、固定搅拌板14一起旋转,且齿轮11始终与齿条12处于啮合状态,在固定搅拌板14旋转时可以通过滑杆20、滑管19带动转动环18转动,通过环形凸块181在环形转动槽171内转动可以对环形槽17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物料进入,而随着滑杆20与斜面211的旋转接触,利用斜面211的高低差可以推动滑杆20进行移动,由于设置了两个圆台块16相互配合,而两个滑杆20的一端又分别位于两个斜面211的高低面,使得可以通过两个滑杆20的同向来回移动带动套杆6的来回滑动,以此带动活动搅拌板10和固定搅拌板14在旋转搅拌的同时来回移动,扩大了搅拌的范围,同时在套杆6带动活动搅拌板10来回滑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Z型连接杆9和转轴8带动齿轮11来回移动,由于齿轮11与齿条12始终处于啮合状态,所以可以带动转轴8和Z型连接杆9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在活动搅拌板10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又能来回转动,并配合活动搅拌板10的特殊设置,大大提高了搅拌效果,使物料的流动性更强,混合更加充分、均匀,通过密封圈22的设置,可以在套杆6来回滑动时提高密封效果,防止物料影响套杆6的滑动。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搅拌电机4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工作:
S11、根据桥面不同病害破损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对原桥面进行破损修复预处理;
S12、对施工路段进行交通封闭,并设置施工安全标志牌;
S13、对施工路段进行路面清扫,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确保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
S2、薄层施工:
S21、采用铣刨机对桥面进行1-1.5cm的精铣刨,将所有病害修补完成后并清理干净;
S22、采用环氧树脂与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以4-5:5-6的比例混合配制成二次固化环氧沥青作为防水黏结层;
S23、采用洒布车在桥面喷洒防水黏结层,期间间隔3-6h待实干后再喷洒第二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喷洒遍数,其喷洒厚度控制在0.5-0.7mm;
S24、按0.7-0.9kg/m2洒布量进行均匀喷洒,喷洒过程中,不得漏洒、多洒、重复洒布,且喷洒完成后,表面上不得有花白、成团、流淌现象;
S3、薄层罩面施工:
S31、采用拌合机将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HVA高黏改性剂、SBS改性沥青搅拌混合配制成沥青混合料作为超薄磨耗层;
S32、在防水黏结层的表面采用抗离析、初始压实度高的大功率摊铺机铺设1.5-2cm的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控制在6-8m/min;
S33、采用刚性碾静压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初压,初压区离摊铺区的距离不宜大于20-30m,初压遍数为1-2遍;
S34、采用振动压路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压,复压应紧在初压后或与初压交叉进行,复压用压路机的吨位以不压碎集料又能达到压实度为度,复压遍数为2-3遍;
S35、采用较轻的刚性碾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以消除轮迹,终压遍数为1遍,若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或终压看不出明显效果时可不再终压;
S36、碾压过程中发现有沥青玛蹄脂部分上浮或石料压碎、棱角明显磨损的过碾压的现象时,碾压应停止;
S4、质量检验与验收:
S41、对施工层面的平整度、厚度和坡度进行检测;
S42、外观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均匀,不积水、无坑洞、无油斑、无松散、无裂缝和无明显离析现象;
S43、四周路面与罩面接缝自然、紧密、平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二次固化环氧沥青的配制采用环氧加注车将环氧A/B组分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环氧沥青专用洒布车中的高温沥青中,沥青温度控制在160-170℃,并不间断循环搅拌30-40min,使环氧与沥青充分拌和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在拌合机中加入粗集料、细集料、玄武岩纤维干拌10-15s;
B、然后在步骤A中加入HVA高黏改性剂干拌15-20s;
C、接着在步骤B中加入SBS改性沥青拌和5-10s;
D、最后在步骤C中加入矿粉拌和30-4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SBS改性沥青与HVA高黏改性剂的比例为90-92:8-10。
5.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施工搅拌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斗(2),罐体(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的另一端与外部出料设备相连接;
所述罐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3),横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4),罐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5),且搅拌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罐体(1)的一侧并与其中一个转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转杆(5)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同一个套杆(6),套杆(6)的外壁中间段对称转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搅拌板(10),套杆(6)的外壁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搅拌板(14);
所述套杆(6)的内部设有用于带动活动搅拌板(10)随着套杆(6)来回移动而进行来回转动的传动机构;
所述罐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对称设有两组用于带动套杆(6)随着自身转动而进行来回移动的推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6)的两端均设有滑槽(61),两个转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61)内,两个转杆(5)延伸至滑槽(61)内的一端均呈环形等距设有多个插槽(51),两个滑槽(61)的内壁均呈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对应插槽(51)滑动插接的插块(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在套杆(6)内的空腔(62),空腔(62)的内部呈竖向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8),两个转轴(8)相互延伸远离的一端分别密封转动贯穿套杆(6)的顶部和底部并均固定连接有Z型连接杆(9),两个Z型连接杆(9)的另一端分别与上下两个活动搅拌板(10)的相靠近端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转杆(5)相靠近端的同一个横杆(7),横杆(7)的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槽口(71),两个条形槽口(71)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2),两个转轴(8)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与对应齿条(12)相啮合的齿轮(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搅拌板(10)由直板(101)和两个弧形尖板(102)一体成型构成,两个弧形尖板(102)呈斜对称分别设于直板(101)的两侧,直板(101)的一侧设有多个通孔(101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罐体(1)内壁的圆台块(16),且转杆(5)贯穿圆台块(16)的圆心,圆台块(16)远离罐体(1)内壁的一侧设有环形槽(17),环形槽(17)的两侧内壁均设有环形转动槽(171),环形槽(17)的内部密封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8),转动环(18)的外壁和内壁均设有与环形槽(17)嵌入滑动配合的环形凸块(181);
所述环形槽(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1),固定环(21)靠近转动环(18)的一侧设有斜面(211);
所述转动环(18)远离固定环(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管(19),滑管(19)的内部贯穿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杆(20),滑杆(20)的一端与相邻固定搅拌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滑杆(20)的另一端贯穿转动环(18)并与斜面(211)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2),密封圈(22)的内壁与转杆(5)的外壁相贴合。
CN202210249821.3A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Withdrawn CN114508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9821.3A CN114508048A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9821.3A CN114508048A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8048A true CN114508048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9821.3A Withdrawn CN114508048A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80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1436A (zh) * 2022-06-29 2022-08-26 河南远鸿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砂浆喷洒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1436A (zh) * 2022-06-29 2022-08-26 河南远鸿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砂浆喷洒设备
CN114941436B (zh) * 2022-06-29 2024-01-12 河南远鸿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砂浆喷洒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5870B (zh) 高粘薄层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其应用
CN103570279B (zh) 一种快速有效修补沥青路面坑槽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10259A (zh) 一种路用超薄磨耗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6992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路面
CN113089470A (zh) 一种桥面高韧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14508048A (zh) 一种桥面加铺薄层罩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SE2350520A1 (e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an upper surface course made of a steel slag-asphalt mixture
CN106630767A (zh) 一种ms-iv型铁尾矿微表处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Zhao et al. A summary of cold patch material for asphalt pavements
Song et al. Study on properties and improving mechanism of OGFC-13 asphalt mixtures modified by novel rubber pellets
CN114163187A (zh) 一种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及其施工工艺
CN113152196A (zh) 市政道路沥青超薄粘结层抗反射裂缝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Bhat et al. Effect of fillers on bituminous mixes
KR100355700B1 (ko) 재생골재와 폐유리 골재를 사용한 표층용 상온 아스팔트콘크리트 혼합물의 제조방법
CN112195709A (zh) 山区公路渗固磨耗层养护的apr渗固剂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22097A (zh) 一种沥青路面修补材料及施工方法
EP2781493A2 (en) Bituminous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for reducing vibrations and noise
CN105884265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路面
CN105777010A (zh) 一种橡胶钢丝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074A (zh) 一种高强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7248A (zh) 一种使用rh型wma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工艺
CN113845332A (zh) 一种聚氨酯混凝土制备方法及其用于机场道面快速修补方法
CN106930167A (zh) 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776960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工艺
CN206784171U (zh) 纤维网‑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桥面结构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