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3614A - 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3614A
CN114503614A CN202080064244.XA CN202080064244A CN114503614A CN 114503614 A CN114503614 A CN 114503614A CN 202080064244 A CN202080064244 A CN 202080064244A CN 114503614 A CN114503614 A CN 114503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eater
density value
user density
determining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42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维沙尔·萨延德拉·德赛
杰罗姆·亨利
英德尔密特·辛格·甘地
罗伯特·E·巴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co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Cisco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co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Cisco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503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3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57Selecting relay station operation mode, e.g. between amplify and forward mode, decode and forward mode or FDD - and TDD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6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multi hop networks, e.g.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可以提供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首先,可以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接入点(AP)处的用户密度值。然后可以确定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接下来,可以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然后可以响应于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定阈值,将所述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Description

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
本申请于2020年9月4日作为PCT国际申请提交,并要求于2019年9月12日提交的第16/568,721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无线接入点。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无线接入点(AP)是允许将Wi-Fi兼容的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有线网络和其他客户端设备的网络硬件设备。AP通常作为独立设备连接到路由器(直接地或经由有线网络间接地),但它也可以是路由器本身的集成的组件。若干个AP也可以通过直接有线或无线连接、或者通过通常被称为无线局域网(WLAN)控制器的中央系统协同工作。AP不同于热点(hotspot),热点是能够通过Wi-Fi访问WLAN的物理位置。
在无线网络之前,在企业、家庭或学校中建立计算机网络通常需要将许多电缆穿过墙壁和天花板,以便向建筑物中的所有支持网络的设备提供网络访问。随着无线AP的创建,网络用户能够以更少的电缆或无需电缆,来添加访问网络的设备。AP通常直接连接到有线以太网连接结构,然后AP使用无线电频率链路(radio frequency link)提供无线连接,以供其他设备使用该有线连接。大多数AP支持将多个无线设备连接到一个有线连接结构。AP被构建为支持使用这些无线电频率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标准。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公开中并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操作环境的框图;
图2是用于提供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图示了场所中的接入点(AP)和AP中继器的布置;
图4图示了用户设备密度;
图5图示了以不同的发射(Tx)功率水平操作的AP中继器;以及
图6是计算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述
可以提供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首先,可以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接入点(AP)处的用户密度值。然后,可以确定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接下来,可以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然后,可以响应于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将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以上概述和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仅是示例和说明性的,不应被视为限制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此外,还可以提供除在此描述的特征和/或变化之外的特征和/或变化。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涉及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特征的组合和子组合。
示例实施例
以下详细描述参照附图。在可能的情况下,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虽然可能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修改、改编和其他实现方式是可能的。例如,可以对附图中所示的要素进行替换、添加或修改,并且可以通过替换、重新排序或向所公开的方法添加阶段来修改这里描述的方法。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限制本公开。而是,本公开的适当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人们可能会聚集在场所中,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体育场、音乐厅、会议厅、或可以多人密集聚集的任何地方。场所开始可能是空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达,场所可能会变得人员(即,人体)密集。在这些人员密集的场所中,射频(RF)环境可能会关于接入点(AP)不对称地劣化。然而,在地面处,人体可能会充当RF吸收器(absorption sink),RF信号可能不能穿过人群而水平地传播很远。这是AP位于天花板上并且使天线定向指向下方的原因。
在这种环境中,来自位于地面上的用户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的信号可以被上方的AP检测到,因为人体可能在地面处位于设备之间,而不是位于用户设备上方。结果是,从位于地面处的每个用户设备的角度来看,信道利用率可能较低,并且信道可能大部分时间是畅通的。这是因为用户设备可能仅能检测到处于水平邻近范围内的少量其他用户设备。从AP的角度来看,信道利用率可能较高,并且信道可能几乎不可用,因为AP会检测垂直到达AP的所有用户设备。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安静的地面和嘈杂的天花板”。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将客户端设备推送到其他AP来降低AP的负载。但是,客户端设备趋向于与上方的AP关联,因为它的信号可能是最强的。
因此,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致的,可以提供用于高密度场所的使用传感器(即,AP中继器)的混合中继器处理。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基于RF环境和用户策略,传感器可以被触发成为AP中继器的角色,以服务客户端,从而提高AP处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
图1图示了操作环境100。如图1中所示,操作环境100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105、无线局域网(WLAN)控制器110、接入点(AP)115、AP中继器120和多个客户端设备125。网络控制器105可以包括保证组件130和自动化组件135。保证组件130可以包括网络分析组件140和传感器策略管理器组件145。多个客户端设备125可以包括第一客户端设备150、第二客户端设备155、第三客户端设备160、和第四客户端设备165。WLAN控制器110可以控制WLAN,AP115和AP中继器120是该WLAN的一部分。
网络控制器105可以通过主动监视、故障排除和优化WLAN,来设置和配置WLAN设备。用于设置和变更管理的全自动化功能可以通过从WLAN中的位置提取遥测数据的智能分析来增强。无线资源管理(RRM)处理可以由网络控制器105执行,以提供操作环境100的实时RF管理。RRM处理可以允许网络控制器105持续监视AP 115和AP中继器120,例如,针对以下项来监视:信道利用率、客户端数、AP中继器120与其他AP中继器之间的信号强度、流量负载、干扰、噪声、覆盖和其他信息(例如,附近AP的数量)。使用该信息,控制器105上的RRM处理可以通过提供无线电资源监视、AP中继器模式、发射功率控制、动态信道分配、以及覆盖空洞检测和修正,来周期性地重新配置操作环境100中的AP 115和AP中继器120,以提高效率。
AP中继器120可以在传感器模式或AP中继器模式下操作。在传感器模式下,AP中继器120可以表现为例如具有内部天线和以太网回程的802.11a/b/g/n/ac/ax兼容(例如,Wave 2)传感器,该传感器也可以能够作为客户端加入AP 115。处于传感器模式的AP中继器120除运行网络测试以外,例如,互联网协议(IP)寻址、主机可达性、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和电子邮件/网页/文件传输协议(FTP)应用,处于传感器模式的AP中继器120还可以将用户设备级视图(例如,地面)报告到在操作环境100中运行的RRM处理。在AP中继器模式下,AP中继器120可以将其两个无线电装置之一操作为AP,而使另一无线电装置保持处于客户端模式、连接到AP 115,其中,该AP在与AP115不同的信道上提供与AP 115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AP中继器120可以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以增强RRM处理。
第一客户端设备150、第二客户端设备155、第三客户端设备160或第四客户端设备16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话、个人计算机、平板设备、移动设备、电缆调制解调器、蜂窝基站、电话、遥控设备、机顶盒、数字录像机、物联网(IoT)设备、网络计算机、大型计算机、路由器、或其他类似的基于微型计算机的设备。AP 115和AP中继器120可以与规范标准(例如,802.11a/b/g/n/ac/ax规范标准)兼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利用可以部署在上述高密度环境(即,人员密集的场所)中的AP中继器(例如,AP中继器120)。这些AP中继器可以是混合设备,该混合设备可以旨在作为客户端来测试网络或用作AP。例如,AP中继器120最初可以被网络控制器105配置为AP 115的客户端,并且可以与AP 115交换性能度量。这些性能度量可以被收集并存储在网络分析组件140中。性能度量可以包括例如信道利用率、设置了“重试”位的(例如,去往和来自客户端设备的)帧数、以及未检测到确认的帧数。当传感器策略管理器组件145分析性能度量、并确定从AP 115或AP中继器120的角度来看的信道利用率增加时,传感器策略管理器组件145可以向自动化组件135发送信号,以指导WLAN控制器110使AP中继器120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在AP中继器模式下,AP中继器120的两个无线电装置中的第一个无线电装置可以被切换到AP模式,在该AP模式下,它在另一个信道上提供与AP 115相同的SSID,而AP中继器120的两个无线电装置中的第二个无线电装置保持处于客户端模式、连接到AP 115。
操作环境100的上述要素(例如,网络控制器105、WLAN控制器110、AP 115、AP中继器120和多个客户端设备125)可以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或任何其他电路或系统中实施。操作环境100的要素可以在包括分立电子元件的电路、包含逻辑门的封装或集成电子芯片、利用微处理器的电路中,或在包含电子元件或微处理器的单个芯片上实施。此外,操作环境100的要素还可以使用能够执行逻辑运算的其他技术(例如,AND、OR和NOT,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光学、流体和量子技术)来实施。如下面关于图6中更详细地描述的,操作环境100的要素可以在计算设备600中实施。
图2是阐述与本公开的用于提供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的实施例一致的方法200中涉及的总体阶段的流程图。方法200可以使用网络控制器105、WLAN控制器110、AP115或AP中继器120来实现,网络控制器105、WLAN控制器110、AP 115或AP中继器120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由如下文关于图6更详细地描述的计算设备600来实施。因此,可以根据计算设备600来描述方法200。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实现方法200的各个阶段的方式。
方法200可以在开始框205处开始,并进行到阶段210,在阶段210处,计算设备600可以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AP 115处的用户密度值。例如,如图3中所示,具有定向天线的AP 115可以布置在场所处的地面上方。多个AP中继器(例如,第一AP中继器305、第二AP中继器310、第三AP中继器315、和第四AP中继器320)可以放置在场所处的座位下方。AP中继器120可以包括多个AP中继器之一。
集中式管理系统(例如,网络控制器105)可以基于AP 115所报告的同信道争用和总负载,触发AP中继器120的模式。触发器构架可以按如下方式运行。最初(即,空场所),网络控制器105可以将每个AP中继器设置为传感器模式。用于检测“空场所”的触发事件可以包括:在AP 115上的客户端设备数低或不存在客户端设备,AP 115可以最接近AP中继器120(即,最高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
随着人们(例如,客户端设备用户)进入场所,AP中继器120可以向AP 115(即,最近的AP)转发每个检测到的客户端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及其(从AP中继器120的角度的)RSSI值。随着场所处用户密度增加,AP 115上的信道利用率也会增加。AP 115可以向网络控制器105提供性能度量,该性能度量可以允许网络控制器105确定在给定时间在AP115处的用户密度值。这些性能指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AP 115上的信道利用率和AP 115上的客户端设备数。
方法200可以从阶段210(在阶段210处,计算设备600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AP115处的用户密度值)进入到阶段220,在阶段220处,计算设备600可以确定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120处的用户密度值。例如,随着场所处的用户密度增加,AP中继器120可以向网络控制器105提供性能度量,该性能度量可以允许网络控制器105在给定时间确定AP中继器120处的用户密度值。这些性能度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由AP中继器120报告的MAC地址数、和AP中继器120与其他AP中继器之间的RSSI值,其可以指示AP中继器位置之间的人群密度。
一旦计算设备600在阶段220中确定了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120处的用户密度值,方法200可以继续到阶段230,在阶段230处,计算设备600可以确定在AP 115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120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例如,在场所人员密集的情况下,RF环境可能会关于AP 115不对称地劣化。然而,在地面处,人体可能会充当RF吸收器,RF信号可能不能穿过人群而水平地传播很远。在这种环境中,来自位于地面上的用户设备的信号可以被上方的AP检测到,因为人体可能在地面处位于设备之间。结果是,即使实际上AP中继器120周围的用户密度可能较高,但从位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120的角度来看、以及从位于地面处的各个用户设备的角度来看,信道利用率可能较低,并且大部分时间信道可能是畅通的。这是因为由于人体充当RF吸收器,因而AP中继器120可能仅能检测到处于水平邻近范围内的少量用户设备。然而,从AP 115的角度来看,信道利用率可能较高,并且信道可能几乎不可用,因为AP 115可能会检测垂直到达AP 115的所有用户设备。网络控制器105可以监视在AP 115处检测到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120处检测到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并且确定它大于预定阈值。换言之,在AP 115处检测到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120处检测到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量随着场所中进入人而增大。
在计算设备600在阶段230中确定在AP 115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120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之后,方法200可以进行到阶段240,在阶段240处,计算设备600可以响应于确定在AP 115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120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将AP中继器120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例如,AP 115可以逐渐地将一些AP中继器(例如,AP中继器120)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图4图示了实际用户设备密度。如图4中所示,在AP中继器405的周围可能具有最大的用户密度,在AP中继器410的周围可能具有最小的用户密度,在AP中继器415周围的用户密度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例如,AP中继器120可以包括AP中继器405或AP中继器415。因为AP中继器405和AP中继器415周围的人体可以充当RF吸收器,所以从位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405和位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415的角度来看,信道利用率可能较低,并且信道可能大部分时间都是畅通的。因此,AP中继器405和AP中继器415可以报告低用户密度值,使得它们的用户密度值与由AP 115报告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量大于预定阈值。因此,网络控制器105可以使AP中继器405和AP中继器415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例如,网络控制器105可以使AP 115向每个目标AP中继器(例如,AP中继器405和AP中继器415)发送用于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的指令。AP中继器模式可以在基础设施模式(例如,用作AP)下以与AP 115相同的SSID来使用第一无线电装置,并将第二无线电装置作为客户端模式(例如,连接到AP 115)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AP中继器可以向AP 115(通过其空中(OTA)安全连接)报告针对客户端设备的各个单独的MAC地址,并且AP 115可以向AP中继器转发可能需要被移动到AP中继器的目标客户端设备的证书。
然后,AP 115可以向距AP中继器120最近(最高RSSI)的客户端发送基本服务集转换管理(BTM)请求,指示它们移动到AP中继器120的BSSID。AP中继器120可以在与AP 115用于直接连接到客户端设备的信道不同的信道上,连接到AP 115。AP中继器120现在可以充当这些附近客户端的AP。
如图5所示,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致,AP中继器可以根据其目前在水平方向上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数量和范围,以不同的发射(Tx)功率水平操作。AP中继器505可以在传感器模式下操作。AP中继器510可以以功率水平2在AP中继器模式下操作。AP中继器515和AP中继器520可以以功率水平4在AP中继器模式下操作。功率水平和范围可以通过RRM的中继器子功能,基于AP中继器到AP中继器的信号,还基于每个AP中继器客户端数,以及基于将更多客户端移动到各个AP中继器的总体观察或预计增益,来实例化。因为流量可能基本上是水平的,所以范围可能会很小并且冲突可能会极小。
网络控制器105可以设置AP中继器AP侧信道,以优化覆盖,同时最小化AP中继器之间的潜在同信道干扰以及AP中继器Tx功率水平。例如,AP中继器可以在802.11ax正交频分多址(OFDMA)模式下使用其第二无线电装置,以将流量从客户端设备转发到AP 115和从AP115转发到客户端设备。多个AP中继器可以连接到同一AP 115。AP 115可以基于其的客户端设备负载,将资源单元(RU)分配到范围内的各个AP中继器。由于AP 115和AP中继器在802.1l ax OFDMA模式下操作,并且不是移动的,因此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可以用于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吞吐量优化。并行地,由于水平流量可能是混合的(即,一些客户端设备可能是802.1l ax而其他客户端设备可能不是,并且只有一些802.11ax客户端设备可能能够利用OFDMA或MU-MIMO),垂直带宽能力可能远大于对水平带宽的需求。随着AP到AP中继器的信道利用率的降低,AP中继器可以会逐渐返回到传感器模式,因此允许系统即使在流量顶峰时也可以缩放和保持端点连接性能。
因此,可以提供用于高密度场所的使用AP中继器的混合中继器处理。基于RF环境和用户策略,AP中继器120可以从传感器模式触发到AP中继器模式,在AP中继器模式下,它承担AP的角色来服务客户端,从而提高在AP 115处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
一旦计算设备600在阶段240中响应于确定在AP 115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120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而将AP中继器120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则方法接下来可以在阶段250处结束。
图6示出了计算设备600。如图6中所示,计算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610和存储器单元615。存储器单元615可以包括软件模块620和数据库625。软件模块620当在处理单元610上执行时,可以执行例如关于图2所述的用于提供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的处理。例如,计算设备600可以为网络控制器105、WLAN控制器110、AP 115、AP中继器120、或多个客户端设备125提供操作环境。网络控制器105、WLAN控制器110、AP 115、AP中继器120以及多个客户端设备125可以在其他环境中操作,并且不限于计算设备600。
可以使用无线保真(Wi-Fi)接入点、蜂窝基站、平板设备、移动设备、智能电话、电话、遥控设备、机顶盒、数字录像机、电缆调制解调器、个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主机、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集群、智能电视类设备、网络存储设备、网络中继设备、或其他类似的基于微型计算机的设备,来实现计算设备600。计算设备600可以包括任何计算机操作环境,例如,手持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或可编程的发送器电子设备、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计算设备600还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其中,任务由远程处理设备执行。前述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并且计算设备600可以包括其他系统或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于提供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计算设备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接入点(AP)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响应于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将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可以包括:基于AP上的信道利用率,来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可以包括:基于AP上的客户端设备数,来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可以包括:基于由AP中继器检测的用户设备的数量,来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可以包括:基于在AP中继器与另一AP中继器之间检测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将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可以包括:使AP中继器使用AP中继器中的第一无线电装置来与用户设备通信,并且使用AP中继器中的第二无线电装置来与AP通信。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AP中继器根据AP中继器在水平方向上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数量和范围,以不同的发射功率水平进行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于提供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布置在接入点(AP)中的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耦合到存储器,其中,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用于: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接入点(AP)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响应于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将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用于基于AP上的信道利用率,来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用于基于AP上的客户端设备数,来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用于基于由AP中继器检测的用户设备的数量,来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用于基于在AP中继器与另一AP中继器之间检测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用于使AP中继器使用AP中继器中的第一无线电装置来与用户设备通信,并且使用AP中继器中的第二无线电装置来与AP通信。处理单元还能够操作以用于使AP中继器根据AP中继器在水平方向上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数量和范围,以不同的发射功率水平进行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存储有指令集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指令集在被运行时执行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接入点(AP)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响应于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将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可以包括:基于AP上的信道利用率,来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可以包括:基于AP上的客户端设备数,来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可以包括:基于由AP中继器检测的用户设备的数量,来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可以包括:基于在AP中继器与另一AP中继器之间检测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将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可以包括:使AP中继器使用AP中继器中的第一无线电装置来与用户设备通信,并且使用AP中继器中的第二无线电装置来与AP通信。
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过程(方法)、计算系统,或者被实现为诸如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制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计算机系统可读的并且对用于执行计算机处理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码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可以是计算系统可读的载体上的传播信号,并且对用于执行计算机处理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编码。因此,本公开可以以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来实施。换言之,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采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存储介质中包含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供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够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的任何介质。
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设备或传播介质。更具体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示例(非穷举列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以下项:具有一根或多根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和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请注意,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纸或其他合适的打印程序的介质,因为程序可以通过例如对纸或其他介质的光学扫描以电子方式捕获,然后如有必要以适当的方式编译、解释或以其他方式处理,然后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但是可以存在其他实施例。此外,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已经被描述为与存储在存储器和其他存储介质中的数据相关联,但是数据也可以存储在其他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从其他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读取,例如,辅助存储设备,如硬盘、软盘或CD-ROM、来自互联网的载波或其他形式的RAM或ROM。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情况下,可以以任何方式修改所公开的方法的阶段,包括通过重新排序阶段和/或插入或删除阶段。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包括分立电子元件、包含逻辑门的封装或集成电子芯片、利用微处理器的电路、或包含电子元件或微处理器的单个芯片上的电子电路中实践。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使用能够执行诸如例如AND、OR和NOT之类的逻辑运算的其他技术来实践,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光学、流体和量子技术。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通用计算机内或在任何其他电路或系统中实践。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经由片上系统(SOC)来实践,其中,图1中所示的元件中的每个或多个可以集成到单个集成电路上。这种SOC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图形单元、通信单元、系统虚拟化单元和各种应用,所有这些可以作为单个集成电路功能地集成(或“烧制”)到芯片衬底上。当经由SOC操作时,这里关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功能可以经由与计算设备600的其他组件一起集成在单个集成电路(芯片)上的专用逻辑来执行。
例如,上面参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操作图示描述了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框中注明的功能/动作可以不按任何流程图中所示的顺序发生。例如,根据所涉及的功能/动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框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
虽然说明书包括示例,但是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此外,虽然已经以特定的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说明书,但权利要求不限于上述特征或动作。而是,上述特定的特征和动作是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而公开的。

Claims (20)

1.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计算设备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接入点(AP)处的用户密度值;
确定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以及
响应于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定阈值,将所述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基于所述AP上的信道利用率,来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基于所述AP上的客户端设备数,来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基于由所述AP中继器检测的用户设备的数量,来确定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基于在所述AP中继器与另一AP中继器之间检测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包括:使所述AP中继器使用所述AP中继器中的第一无线电装置来与用户设备通信,并且使用所述AP中继器中的第二无线电装置来与所述AP通信。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AP中继器根据所述AP中继器在水平方向上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数量和范围,以不同的发射功率水平进行操作。
8.一种系统,包括:
存储器;以及
布置在接入点(AP)中的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
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接入点(AP)处的用户密度值;
确定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以及
响应于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定阈值,将所述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基于所述AP上的信道利用率,来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基于所述AP上的客户端设备数,来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基于由所述AP中继器检测的用户设备的数量,来确定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基于在所述AP中继器与另一AP中继器之间检测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将所述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操作以使所述AP中继器使用所述AP中继器中的第一无线电装置来与用户设备通信,并且使用所述AP中继器中的第二无线电装置来与所述AP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能够操作以使所述AP中继器根据所述AP中继器在水平方向上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数量和范围,以不同的发射功率水平进行操作。
15.一种存储有指令集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集在被运行时实施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在布置于地面上方的接入点(AP)处的用户密度值;
确定在布置于地面处的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阈值;以及
响应于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与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预定阈值,将所述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基于所述AP上的信道利用率,来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确定在AP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基于所述AP上的客户端设备数,来确定在所述AP处的用户密度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基于由所述AP中继器检测的用户设备的数量,来确定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确定在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包括:基于在所述AP中继器与另一AP中继器之间检测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在所述AP中继器处的用户密度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将所述AP中继器从传感器模式切换到AP中继器模式包括:使所述AP中继器使用所述AP中继器中的第一无线电装置来与用户设备通信,并且使用所述AP中继器中的第二无线电装置来与所述AP通信。
CN202080064244.XA 2019-09-12 2020-09-04 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 Pending CN1145036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68,721 2019-09-12
US16/568,721 US10911131B1 (en) 2019-09-12 2019-09-12 Hybrid relay for high density venues
PCT/US2020/049348 WO2021050373A1 (en) 2019-09-12 2020-09-04 A hybrid relay for high density venu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3614A true CN114503614A (zh) 2022-05-13

Family

ID=72603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4244.XA Pending CN114503614A (zh) 2019-09-12 2020-09-04 用于高密度场所的混合中继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1131B1 (zh)
EP (1) EP4029350A1 (zh)
CN (1) CN114503614A (zh)
WO (1) WO20210503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77851C (zh) 2005-01-05 2009-04-0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无线局域网的两种通信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US8154598B2 (en) * 2006-11-14 2012-04-10 Harris Corporation Multipurpose unattended ground sensor node with relay capability
US7865713B2 (en) * 2006-12-28 2011-01-04 Trapeze Networks, Inc. Application-aware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JP2008277919A (ja) 2007-04-25 2008-11-13 Hitachi Ltd 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および無線lan端末
US7898408B2 (en) * 2008-11-05 2011-03-01 Harris Corporation Voice-aided unattended surveillance sensor deployment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10368318B2 (en) * 2010-12-30 2019-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operation in very high density environments
US9204335B2 (en) 2012-05-02 2015-12-01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discovery using a reduced traffic load process
US9426754B2 (en) * 2013-06-13 2016-08-23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 dynamic total RF power compensation
US9565573B2 (en) * 2013-08-16 2017-02-07 Blackberry Limited Providing secondary coverag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81532A1 (en) 2013-09-18 2015-03-19 Yolanda Lewis Venue wi-fi direct system
US20170126363A1 (en) * 2014-03-17 2017-05-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reception failure identification and remediation for wifi
US9408181B2 (en) * 2014-04-22 2016-08-02 Aruba Networks, Inc.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probe reques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threshold to control associations
KR102067280B1 (ko) * 2014-05-08 2020-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위치 기반 소셜 커뮤니티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11310367B2 (en) * 2014-05-20 2022-04-19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Wireless network installation analyzer and reporting
US20150373639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SAVING VIA ENHANCED SCANNING AND BEACONING FOR CO-LOCATED APs AND ASSOCIATED STAs
US20150372919A1 (en) * 2014-06-20 2015-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signaling for beacon load reduction
US10863405B2 (en) * 2014-07-09 2020-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point selection
US10547372B2 (en) * 2014-11-07 2020-01-28 New York University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high-frequency millimeter-wa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interface points
AU2015353606B2 (en) * 2014-11-25 2020-05-21 View, Inc. Window antennas
JP6458550B2 (ja) * 2015-02-25 2019-0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US9699601B2 (en) * 2015-04-06 2017-07-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based on user presence
US10326615B2 (en) * 2015-04-10 2019-06-18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Cellular-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interworking
CN107637162B (zh) * 2015-05-14 2022-05-10 苹果公司 Ue到网络中继发起和配置
US9709660B1 (en) * 2016-01-11 2017-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wdsourced user density applications
US9860757B2 (en) * 2016-01-25 2018-01-02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Wireless access point installation analyzer and reporting
US10687299B2 (en) 2016-04-20 2020-06-16 Convida Wireless, Llc Mobility signaling load reduction
US9877245B2 (en) * 2016-05-16 2018-01-23 Kodacloud Inc. Determining a threshold value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o steer a particular node from associating with one node to another node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CN109076451B (zh) * 2016-06-30 2021-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点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368309B2 (en) * 2017-03-28 2019-07-30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Dynamic power saving mode and configuration changing based on traffic pattern
WO2019084798A1 (zh) * 2017-10-31 2019-05-09 深圳市智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增强设备、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US11246046B2 (en) * 2018-02-26 2022-0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active wireless traffic capture for network assur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0373A1 (en) 2021-03-18
US10911131B1 (en) 2021-02-02
EP4029350A1 (en) 2022-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8946B2 (en)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Wi-Fi networks estimation and learning
EP3430831B1 (en) Data gathering to enable the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wi-fi networks
KR100924605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무선 자원들을 재사용하는 시스템 및방법
US2022034613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plink resource gra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4391267A (zh) 基于服务质量(QoS)的无线覆盖地图
US9538387B2 (en)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coordination in superdense networks
US101493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JP2015012549A (ja) バックホールの通信品質に応じてネットワーク識別子毎の接続上限数を制御する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US10911167B2 (en) Enhanced radio frequency (RF) management using active sensors
US10911131B1 (en) Hybrid relay for high density venues
EP4059286B1 (en) Location-aware spatial reuse
US11510210B2 (en) Flexible radio assignment for multi-link capable access points
US20240187876A1 (en) GRANULARITY OF COORDINATION GROUPS (CGs) USING SECTORIZATION
US11223962B2 (en) 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 driven by client analytics
US202303372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weight factors in a radio system
US20240163685A1 (en) Broadcast operations by a selected subset of access points
US20240205690A1 (en) Method for sharing baseband computing resources
US20240064628A1 (en) Selecting and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s for Wi-Fi access points with cellular connection
US20240064728A1 (en) Frequency planning for Wi-Fi access points with cellular connection
US20240064610A1 (en) Geographic limitation of Wi-Fi access points with cellular connection
US20240064577A1 (en) Wi-Fi network failover to cellular connection with throttling of traffic
WO2024102940A1 (en) Broadcast operations by a selected subset of access points
KR20230060913A (ko) 기지국장치 및 기지국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116916344A (zh) 测量配置方法和用户设备
JP2022133694A (ja) 基地局、及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