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1212A - 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1212A
CN114501212A CN202110900990.4A CN202110900990A CN114501212A CN 114501212 A CN114501212 A CN 114501212A CN 202110900990 A CN202110900990 A CN 202110900990A CN 114501212 A CN114501212 A CN 114501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ential
electrode
test point
control devic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09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俊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01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耦接降噪耳机。控制装置包括一检测组件及一微控制器。检测组件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及一第三电极。第一电极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参考点的电位。第二电极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测试点的电位。第三电极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另一测试点的电位。检测组件利用参考点的电位、测试点的电位及另一测试点的电位以获得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一电位差。电位差是以该测试点的电位与该另一测试点的电位的差值的绝对值乘上一系数后减该参考点的电位所得。微控制器是电性连接检测组件,用以根据电位差判断是否关闭降噪耳机的降噪功能。

Description

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已发展多种降噪耳机,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音质服务。降噪耳机可分为被动式降噪及主动式降噪。被动式降噪例如通过隔音材质将耳道与外部环境隔绝,以降低外部环境的杂讯与噪音。主动式降噪例如通过撷取外部环境中的声音,并利用相位相反、震幅相同的声波抵消外部环境中的声音,以降低外部环境的杂讯与噪音。
然而,不论是被动式降噪或是主动式降噪,当使用者欲听见外部的声音或者要与另一人谈话时,皆必须以手动的方式关闭降噪耳机的降噪功能,才能清楚听到对方说话。举例来说,目前的降噪耳机是在耳机上设置实体开关或力度感测器,当使用者欲听见外部的声音或者要与另一人谈话时,则必须用手切换实体开关或按压力度感测器,以关闭降噪耳机的降噪功能。如此,将会造成使用者使用不便。
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缺点,提供一个更有效率的方法以关闭降噪耳机的降噪功能,已成为业界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其可通过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电位差判断是否关闭降噪耳机的降噪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耦接降噪耳机。控制装置包括一检测组件以及一微控制器。检测组件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及一第三电极。第一电极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参考点的电位。第二电极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测试点的电位。第三电极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另一测试点的电位。检测组件利用参考点的电位、测试点的电位及另一测试点的电位以获得一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一电位差。电位差是以测试点的电位与另一测试点的电位的差值的绝对值乘上一系数后减参考点的电位所得。微控制器是电性连接检测组件,用以根据电位差判断是否关闭降噪耳机的一降噪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降噪耳机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一第一电极检测一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参考点的电位。使用一第二电极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测试点的电位。使用一第三电极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另一测试点的电位。利用参考点的电位、测试点的电位及另一测试点的电位获得一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一电位差。电位差是以测试点的电位与另一测试点的电位的差值的绝对值乘上一系数后减参考点的电位所得。基于该电位差超过一阀值,关闭降噪耳机的一降噪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降噪耳机及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降噪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设置于降噪耳机上的示意图。
图4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检测组件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第三电极获得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电位差的示意图。
图5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肌电图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控制装置
101:转轴元件
102:板体
110:检测组件
120:微控制器
200:降噪耳机
210:降噪模块
300:固定件
301,302:螺丝
D1:第一距离
D2:第二距离
D3:第三距离
MS:电位差
CS:控制信号
S110,S120:步骤
E1:第一电极
E2:第二电极
E3:第三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非显示出所有可能的实施例,未于本发明提出的其它实施态样也可能可以应用。再者,图式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说明书和图示内容仅作叙述实施例用,而非作为限缩本发明保护范围之用。另外,实施例中的叙述,例如细部结构、制程步骤和材料应用等等,仅为举例说明用,并非对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作限缩。实施例的步骤和结构的各细节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根据实际应用制程的需要而加以变化与修饰。
请参照图1,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降噪耳机200及控制装置100的示意图。控制装置100耦接降噪耳机200。控制装置100例如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与降噪耳机200通讯。控制装置100包括一检测组件110及一微控制器(MCU)120。微控制器120电性连接检测组件110。检测组件110例如为肌电图(EMG)测量装置。降噪耳机200包括一降噪模块210。降噪模块210执行一降噪功能。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图2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降噪耳机20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降噪耳机20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10及S120。
步骤S110,使用检测组件110的一第一电极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参考点的电位、使用检测组件110的一第二电极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测试点的电位、使用检测组件110的一第三电极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另一测试点的电位、检测组件110利用参考点的电位、测试点的电位及另一测试点的电位获得一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一电位差MS。电位差MS是以测试点的电位与另一测试点的电位的差值的绝对值乘上一系数后减参考点的电位所得。电位差MS是可表示为下列式一:
α×|T1-T2|-R (式一)
其中α为一系数、T1为测试点的电位、T2为另一测试点的电位、R为参考点的电位。系数α为一定值。在一实施例中,系数α可为1100,但不以此为限。控制装置100可设置于降噪耳机200上。请参照图3,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00设置于降噪耳机200上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通过螺丝301及302穿过一固定件300锁附于降噪耳机200上。请参照图4,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检测组件110的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第三电极E3获得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电位差MS的示意图。检测组件110包括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及第三电极E3,且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及第三电极E3贴于使用者的脸颊上。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及第三电极E3与微控制器120可设置在一软性电路板上。第一电极E1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参考点的电位、第二电极E2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测试点的电位、以及第三电极E3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另一测试点的电位。由于使用者在说话时,脸部的肌肉会收缩和放松,肌肉收缩时会产生微弱电流。因此,在使用者的脸部位置贴上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及第三电极E3可检测到电位。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检测到的电位更准确,可将参考点的第一电极E1贴在比测试点的第二电极E2及第三电极E3更靠近使用者的耳朵的位置。或者,参考点的第一电极E1与测试点的第二电极E2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1、参考点的第一电极E1与测试点的第三电极E3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D2,测试点的第二电极E2与第三电极E3具有一第三距离D3,且第一距离D1及第二距离D2大于第三距离D3。在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还包括一转轴元件101及一板体102。测试点的第二电极E2与第三电极E3设置于板体102上,且板体102可通过转轴元件101转动,以使测试点的第二电极E2与第三电极E3可适用于不同脸型的使用者。
请参照图5,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肌电图的示意图。当使用者在讲话时,其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电位差的变化如图5所示。图5所示的电位差的变化可由上述式一得到。
步骤S120,微控制器120根据电位差MS判断是否关闭降噪耳机200的降噪功能。更具体来说,本案可设置一阀值,当检测到的电位差超过此阀值,表示使用者正在说话,则微控制器120传送一控制信号CS至降噪耳机200的一降噪模块210以自动关闭降噪耳机的降噪功能。相反地,当检测到的电位差未超过此阀值,表示使用者未在说话,则微控制器120传送控制信号CS至降噪耳机200的降噪模块210以自动开启降噪耳机的降噪功能。阀值可设置在1.3V至1.9V之间,以判断使用者是否在说话,但本发明的阀值不以上述的范围为限制。优选地。阀值可设为1.6V。在另一实施例中,微控制器120也可根据电位差MS自动调整降噪耳机200的音量。例如,当检测到的电位差超过阀值,表示使用者正在说话,则微控制器120传送控制信号CS至降噪耳机200以自动减小降噪耳机的音量。相反地,当检测到的电位差未超过阀值,表示使用者未在说话,则微控制器120传送控制信号CS至降噪耳机200以自动增加降噪耳机的音量。
如此一来,本案可通过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电位差判断是否关闭降噪耳机的降噪功能。因此,当使用者欲与另一人谈话时,不须以手动的方式关闭降噪耳机的降噪功能,让降噪耳机使用起来更方便。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耦接该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
一检测组件,包括:
一第一电极,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参考点的电位;
一第二电极,用以检测该使用者的脸部的一测试点的电位;
一第三电极,用以检测该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另一测试点的电位,其中该检测组件利用该参考点的电位、该测试点的电位及该另一测试点的电位用以获得该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一电位差,该电位差是以该测试点的电位与该另一测试点的电位的差值的绝对值乘上一系数后减该参考点的电位所得;以及
一微控制器,是电性连接该检测组件,能够根据该电位差判断是否关闭该降噪耳机的一降噪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位差是通过式子α×|T1-T2|-R而得,其中α为该系数、T1为该测试点的电位、T2为该另一测试点的电位、R为该参考点的电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及该第三电极与该微控制器是设置在一软性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电位差超过一阀值,则该微控制器传送一控制信号至该降噪耳机以自动关闭该降噪耳机的该降噪功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值为1.6V,以及该系数为11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设置于该降噪耳机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控制器能够根据该电位差自动调整该降噪耳机的音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三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三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且该第一距离及该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三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板体;以及
一转轴元件;
其中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三电极设置于该板体上,且该板体通过该转轴元件转动。
10.一种降噪耳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使用一第一电极检测一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参考点的电位;
使用一第二电极检测该使用者的脸部的一测试点的电位;
使用一第三电极检测该使用者的脸部的一另一测试点的电位;
利用该参考点的电位、该测试点的电位及该另一测试点的电位获得该使用者的脸部的肌肉所产生的一电位差,该电位差是以该测试点的电位与该另一测试点的电位的差值的绝对值乘上一系数后减该参考点的电位所得;以及
基于该电位差超过一阀值,关闭该降噪耳机的一降噪功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位差是通过式子α×|T1-T2|-R而得,其中α为该系数、T1为该测试点的电位、T2为该另一测试点的电位、R为该参考点的电位。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及该第三电极与一微控制器是设置在一软性电路板电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阀值为1.6V,以及该系数为1100。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从比该第二电极及该第三电极更靠近该使用者的耳朵的位置检测该使用者的脸部的该参考点的电位。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该电位差自动调整该降噪耳机的音量。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降噪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三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三电极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且该第一距离及该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三距离。
CN202110900990.4A 2020-10-26 2021-08-06 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5012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7082A TWI766402B (zh) 2020-10-26 2020-10-26 降噪耳機的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
TW109137082 2020-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212A true CN114501212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0990.4A Pending CN114501212A (zh) 2020-10-26 2021-08-06 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1212A (zh)
TW (1) TWI76640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8205B2 (ja) * 2012-11-02 2016-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情報入力装置
TW201814434A (zh) * 2016-10-14 2018-04-16 酷設工坊股份有限公司 頭戴控制裝置
DE102017214164B3 (de) * 2017-08-14 2019-01-17 Sivantos Pte. Lt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Hörgeräts und Hörgerät
WO2019050881A1 (en) * 2017-09-05 2019-03-1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LENT VOICE INTERFA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6402B (zh) 2022-06-01
TW202218436A (zh) 202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5297B2 (en) Headsets and headset power management
US8787599B2 (en) Reduced microphone handling noise
GB2431725A (en) Headset and headset power management
WO201514265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signal attenuation
US201201129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evice
CN1575036A (zh) 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音量的系统和方法
WO2011116723A2 (zh) 音频输出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3810809B (zh) 一种传感器模组和耳机
CN111683316B (zh) 一种耳机的佩戴校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501212A (zh) 降噪耳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US10588548B2 (en) Chewing detecting device
JP5391374B2 (ja) マイクロホン装置
US2017024504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udio content to a user
CN212785798U (zh) 一种耳机
CN212324321U (zh) 接触式测温tws蓝牙耳机
CN103825995A (zh) 移动电子设备及其音量控制方法
CN112752179A (zh) 一种耳机控制方法、手柄模块及耳机
CN116156373A (zh) 耳机
CN114365066A (zh) 用于力感测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1954116A (zh)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音量自适应的方法
CN111050243A (zh) 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5187337U (zh) 耳机和电子设备
CN216795237U (zh) 头戴式耳机以及无线耳机
JP2008115654A (ja) 挟み込み検出装置
CN113852889B (zh) 主动降噪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