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0704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0704A
CN114500704A CN202210189828.0A CN202210189828A CN114500704A CN 114500704 A CN114500704 A CN 114500704A CN 202210189828 A CN202210189828 A CN 202210189828A CN 114500704 A CN114500704 A CN 114500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lexible screen
screen assembly
housing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98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898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07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0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07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驱动装置、柔性屏组件和第二驱动装置,其中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移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运动以实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嵌合和分离;柔性屏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柔性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柔性屏组件跟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而运动,以将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回收于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或者将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展开于第一壳体外或第二壳体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需额外增加柔性屏组件安装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2019年12月2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1348628.X、发明名称为“电子设备”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都设置有显示屏。电子设备通过显示屏显示画面,以便用户使用。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安装显示屏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定了显示屏的显示面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在无需额外增加柔性屏组件安装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移动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运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嵌合和分离;
柔性屏组件,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以及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组件跟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而运动,以将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回收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第二壳体内,或者将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展开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或所述第二壳体外;
张力检测器,所述张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张力值;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张力检测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张力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张力值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运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柔性屏组件跟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而运动,以避免所述柔性屏组件出现褶皱和不平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驱动装置分别对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及柔性屏组件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使得柔性屏组件的显示面积可选择,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安装空间固定的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需额外增加柔性屏组件安装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第一驱动装置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中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诸如图1的电子设备20可为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监视器、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较小的设备(诸如腕表设备、挂式设备、耳机或听筒设备、被嵌入在眼镜中的设备或者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的其他设备,或其他可佩戴式或微型设备)、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器、游戏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诸如其中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信息亭或汽车中的系统)、实现这些设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功能的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在图1的示例性配置中,电子设备20是便携式设备,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或者其他便携式计算设备。如果需要,其他配置可用于电子设备20。图1的示例仅是示例性的。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20可包括第一壳体诸如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诸如第二壳体200,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移动连接,使得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形成。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使用一体式配置形成,在该一体式配置中,一些或全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形成。其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结构和制作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壳体100可以包括承载板诸如承载板110、第一侧边120和第一后盖诸如第一后盖130,其中,第一侧边120设置在承载板110的周缘。承载板110可以用于承载电子设备20的内部器件,诸如柔性屏组件、驱动装置、电路板等。第一侧边120可以用于形成电子设备20的边框以保护电子设备20的内部器件。承载板110、第一侧边120和第一后盖130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结构的收纳腔140以收纳电子设备20的器件诸如电池、驱动装置等,该开口结构可以为第二壳体200进出收纳腔140提供通道,第二壳体200可以通过该开口结构移动至收纳腔140外,第二壳体200也可以通过该开口结构移动至收纳腔140内,使得第二壳体200可收纳在收纳腔140内。
承载板110包括主体部诸如主体部112和多个侧部,多个侧部位于主体部112的边缘位置。其中,主体部112可以为规则形状,比如矩形结构,承载板110可以包括第一侧部114和第二侧部116,第一侧部114与第二侧部116相对设置。
第一侧边120的一端与第一侧部114连接,第一侧边120的另一端与第二侧部116连接。第一侧边120设置在第一侧部114与第二侧部116之间,且第一侧边120的两端分别沿第一侧部114和第二侧部116弯折形成。比如第一侧边12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沿与第一侧部114平行的方向弯折并覆盖设置在第一侧部114的外表面,第二端部沿与第二侧部116平行的方向弯折并覆盖设置在第二侧部116的外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边120的两端也可以与第一侧部114和第二侧部116的外表面齐平。
第一后盖130套设在承载板110的外部,以将设置在承载板110上的内部器件遮挡,使得用户从电子设备20的外部观察不到设置在电子设备20内部的器件。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屏组件诸如柔性屏组件300的一部分和第一后盖130分别设置在承载板110的两个相反面,柔性屏组件300的一部分可设置在承载板110的显示面,以显示画面。
柔性屏组件300可以包括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支撑件,柔性支撑件位于柔性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一侧,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可以理解的是,柔性支撑件的结构强度较高,一方面可以支撑柔性显示模组,提高柔性显示模组的平整性,使得柔性显示模组在显示过程不易塌陷或者说褶皱,另一方面柔性支撑件还可以提高柔性屏组件300的整体强度,可以保护柔性屏组件300在拉伸过程中不易损坏。其中,柔性显示模组可以为OLED(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模组,该OLED模组可包括显示基板和封装材料,显示基板和封装材料中间封装有机发光物,该OLED模组上包括若干OLED单元,每个OLED单元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电性连接,以实现自发光,显示画面。柔性显示模组也可以为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模组,该LCD模组可包括显示基板和封装材料,在显示基板和封装材料中间封装有液晶材料,电子设备的主板为液晶材料提供电压,从而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背光源投射出的光经由LCD模组内部共同作用后,在显示区域形成图像,以显示画面。
第一后盖130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弯折部132和第二弯折部134,第一弯折部132位于第一侧部114的外表面且第一弯折部132的外表面与第一侧边120的一端端面齐平,第二弯折部134位于第二侧部116的外表面且第二弯折部134的外表面与第一侧边120的另一端端面齐平,以使得从外部观察不到第一后盖130与第一侧边120之间的间隙,不仅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还可以保持外观的一致性。
如图3所示,图3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壳体200可以包括第二侧边诸如第二侧边210、第三侧边诸如第三侧边220和第四侧边诸如第四侧边230,第二侧边210与第一侧边120相对设置,而且第二侧边210设置在第三侧边220与第四侧边230之间。第二侧边210的两端分别沿第三侧边220和第四侧边230弯折形成。比如第二侧边210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部诸如第三端部212和第四端部诸如第四端部214,第三端部212沿与第三侧边220平行的方向弯折并覆盖设置在第三侧边220的外表面,第四端部214沿与第四侧边230平行的方向弯折并覆盖设置在第四侧边230的外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侧边210的两端端面也可以与第三侧边220与第四侧边230的外表面齐平。
当第二壳体200容置在收纳腔140内时,第二侧边210的第三端部212与第一后盖130的第一弯折部132抵接,第二侧边210的第四端部214与第一后盖130的第二弯折部134抵接,使得第一侧边120、第二侧边210、第三侧边220和第四侧边230形成一个完整的边框结构,以保护电子设备20内部的器件不受损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边210的外表面与第一端部242的外表面齐平,第三侧边220的外表面与第二端部244的外表面齐平,使得从电子设备20的外部观察不到第一侧边120与第二侧边210和第三侧边220之间的缝隙,保持电子设备20外观的一致性。
第三侧边220和第四侧边230相对设置,第三侧边220与第一侧部114可移动连接,使得第三侧边220可以沿着与第一侧部114平行的方向移动;第四侧边230与第二侧部116可移动连接,使得第四侧边230可以沿着与第二侧部116平行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壳体200可以移动至收纳腔140外部,或者移动至收纳腔140内部。
第二壳体200还包括滚轮诸如滚轮250,滚轮250设置在第三侧边220和第四侧边230之间,柔性屏组件300绕设在滚轮250上且与滚轮可移动连接,使得滚轮250可以跟随柔性屏组件300的运动而转动。滚轮250包括转轴诸如滚轴252和一个或多个滚筒诸如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其中,滚轴252的一端与第三侧边220连接,滚轴252的另一端与第四侧边230连接,第一滚筒254与第二滚筒256间隔设置以使滚轴252的一部分裸露在外,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与滚轴252可转动连接(比如通过滚珠连接),使得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可以围绕滚轴252转动。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柔性屏组件300的另一部分可以绕设在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上,并沿着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的外表面滑动,可以减小柔性屏组件300与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柔性屏组件300运动起来更顺畅。并且,柔性屏组件300在滑动过程中还可以带动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转动,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转动时可带动第二壳体200运动,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200朝背离或靠近第一壳体100运动的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滚轴252外部也可以不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滚筒,比如直接将柔性屏组件300饶设在滚轴252的外表面,使得柔性屏组件300可沿滚轴252的外表面滑动。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装置诸如第一驱动装置400,第一驱动装置40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上,比如第一驱动装置400可以设置在承载板110上,或者第一驱动装置40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200上,比如第一驱动装置400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200的第二侧边210、第三侧边220和/或第四侧边230上,或者第二壳体200也可以设置基板,第一驱动装置400可以设置在基板上。
第一驱动装置400用于驱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相对运动以实现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嵌合与分离。例如,第一壳体100可以固定不动,第一驱动装置400可以驱动第二壳体200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壳体200从收纳腔140伸出以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的分离。第一驱动装置400还可以驱动第二壳体200朝靠近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壳体200进入收纳腔140并容置在收纳腔140内以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的嵌合。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可以沿平行于第一壳体100或者说平行于第二壳体200的方向往复运动,进而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的分离和嵌合。
上述实施例中,替代性地,也可以是第二壳体200固定不动,第一驱动装置400驱动第一壳体100沿平行于第二壳体200的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或者第一驱动装置400还可以驱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同时运动以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嵌合和分离。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装置400可以包括第一电机诸如第一电机420和推动机构诸如推动机构440,推动机构440与第一电机420连接,第一电机420用于驱动推动机构440推动第二壳体200沿平行于第一壳体100的方向往复运动,使得第二壳体200伸出或进入收纳腔140,实现第二壳体200和第一壳体100之间的分离或嵌合。
其中,推动机构440可以包括传动组件诸如传动组件442和推杆诸如推动组件444,传动组件442与第一电机420连接,推动组件444的一端与传动组件442连接,推动组件444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200连接。第一电机420用于驱动传动组件442运动,使得与其连接的推动组件444跟随传动组件442运动,进而使得推动组件444沿平行于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传动组件442可以为丝杆传动组件、齿轮组或伸缩组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伸缩组件可以包括电动推杆、电液推杆、气动推杆或液压推杆等。
推动组件444可以包括第一基座诸如第一基座4441和推杆诸如推杆4442。其中,第一基座4441固定在承载板110上,第一基座4441上设置有滑槽,推杆4442设置在滑槽内且与滑槽可滑动连接以使推杆4442可在滑槽内滑动。推杆4442的一端与传动组件442连接,推杆4442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200连接,比如推杆4442可以与滚轴252连接。
当电子设备20要控制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进行相对运动时,可以控制第一电机420驱动传动组件442运动,传动组件442运动时带动推杆4442在滑槽内沿平行于第一壳体100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壳体200沿平行于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以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嵌合和分离。
例如,电子设备20可以控制第一电机420的输出轴正向(或反向)转动,使得与第一电机420的输出轴连接的传动组件442跟随第一电子420的输出轴运动,传动组件442运动过程中将会带动推杆4442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与推杆4442相连接的第二壳体200会跟随推杆4442的运动而运动,使得第二壳体200也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壳体200从收纳腔140伸出,实现第二壳体200与第一壳体100分离。再例如:电子设备20可以控制第一电机420的输出轴反向(或正向)转动,使得与第一电机420的输出轴连接的传动组件442跟随第一电子420的输出轴运动,传动组件442运动过程中将会带动推杆4442朝靠近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与推杆4442相连接的第二壳体200会跟随推杆4442的运动而运动,使得第二壳体200也朝靠近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壳体200从收纳腔140外部收缩至收纳腔140内,实现第二壳体200与第一壳体100嵌合。
推杆444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弹性件诸如弹性件4443,弹性件4443可以为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弹性件4443可以用于支撑和保护推杆4442,比如当电子设备20跌落时,弹性件4443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推杆4442所受到的瞬间冲击力,进而减少对与推杆4442连接的传动组件442的冲击力,保护传动组件442不受损坏。
如图6所示,图6为图5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传动组件442可以包括第二基座4421、传动丝杆4422和连接件4423,其中第二基座4421固定在第一壳体100上,比如第二基座4421可以固定在承载板110上。传动丝杆4422与第二基座4421可转动连接,比如传动丝杆4422可以通过与嵌入设置在第二基座4421上的轴承连接,进而实现传动丝杆4422可相对于第二基座4421转动。传动丝杆4422还与第一电机420连接,第一电机420用于驱动传动丝杆4422相对于第二基座4421转动。连接件4423套设于传动丝杆4422上且连接件4423与传动丝杆4422传动连接,连接件4423还与推杆4442连接,连接件4423在传动丝杆4422的带动下沿垂直于传动丝杆4422的轴向方向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推杆4442沿平行于第一壳体100进行往复运动,推杆4442进行往复运动时,第二壳体200跟随推杆4442进行往复运动。
结合图7所示,图7为图6所示第一驱动装置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传动组件442还可以包括导杆诸如导杆4424,导杆4424设置在第二基座4421上,比如导杆4424的两端可以直接插设固定于第二基座4421的连接孔内。其中,导杆4424与传动丝杆4422并列且平行设置,连接件4423可以同时套设在传动丝杆4422和导杆4424上,导杆4424对连接件4423可以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比如,连接件4423可以设置有第一通孔4423a,第二通孔4423b和第三通孔4423c,连接件4423通过第一通孔4423a套设在传动丝杆4422上,通过第二通孔4423b套设在推杆4442上,并通过第三通孔4423c套设在导杆4424上且与导杆滑动接触。第一通孔4423a的孔壁上设置有传动螺纹,该传动螺纹与传动丝杆4422的螺齿相啮合,使得传动丝杆4422转动时通过第一通孔4423a带动连接件4423沿平行于第一壳体100的方向做直线运动。可以理解的是,传动丝杆4422的转动可以转化为连接件4423的直线运动。
如图8和图9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传动组件442也可以为齿轮组传动,比如传动组件442包括齿轮诸如齿轮446,齿轮446设置在第一电机420的输出轴上,第一电机420可以驱动齿轮446转动。推杆4442与齿轮446传动连接,比如可以在推杆444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啮齿,推杆4442通过啮齿与齿轮446啮合,使得齿轮446转动时可带动推杆4442沿平行于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进行往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传动组件442也可以包括多个齿轮,通过多个齿轮的相互传动来带动推杆4442的往复运动。
结合图4、图6和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装置诸如第二驱动装置500,第二驱动装置500与柔性屏组件300连接,第二驱动装置500可以用于驱动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相对运动而运动,将柔性屏组件300的一部分回收于第一壳体100内或者将柔性屏组件300的一部分展开于第一壳体100外,以增加电子设备20的显示面积。
例如,柔性屏组件300可以包括第一显示部320和第二显示部340,第一显示部320指的是位于第一壳体100上的一部分柔性屏组件300,第二显示部340指的是位于第二壳体200上的另一部分柔性屏组件300。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显示部320裸露在第一壳体100的外部(或者说电子设备20的外部),第二显示部340收纳在收纳腔140内,诸如图1所示。当第一驱动装置400驱动第二壳体200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驱动装置500可以在预设间隔时间后驱动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二壳体200运动,使得原先收纳在收纳腔140内部的第二显示部340沿滚轮250慢慢滑动并逐步展开在第一壳体100外部(或者说电子设备20的外部)诸如图4或图5所示,进而使得第一显示部320和第二显示部340均展开在电子设备20的外部,第一显示部320和第二显示部340可以共同显示一个画面,也可以分别显示两个画面,相比于只用初始状态下的只采用第一显示部320进行显示,将第二显示部340展开在收纳腔140的外部,可以增加电子设备20的显示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驱动装置分别对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以及柔性屏组件300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使得柔性屏组件300的显示面积可选择。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安装空间固定的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需额外增加柔性屏组件300(或者说显示屏)安装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20的显示面积。
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10,第二驱动装置500包括第二电机诸如第二电机520和连接带诸如连接带540,第二电机520用于驱动连接带540卷曲或者伸展,以使柔性屏组件300的另一部分收纳在收纳腔140内或者是展开在第一壳体100外部。例如,连接带540的一端饶设在第二电机520的输出轴上,连接带540的另一端与柔性屏组件300的一端连接,柔性屏组件300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00连接。
当电子设备20要控制柔性屏组件300展开于第一壳体100外时,电子设备20可以控制第二电机520驱动连接带540从卷曲状态逐渐变为伸展状态,进而使得第二显示部340可以沿着第一滚筒252的外表面和第二滚筒256的外表面朝远离第二电机520的方向滑动,以将原本收纳在收纳腔140内部的第二显示部340逐渐展开在电子设备20(或者说第一壳体100)的外部,与原先裸露在电子设备20外部的第一显示部320共同显示画面。
当电子设备20要控制柔性屏组件300收纳于第一壳体100内时,电子设备20可以控制第二电机520驱动连接带540从伸展状态逐渐变为卷曲状态,进而使得柔性屏组件300可以沿着第一滚筒252的外表面和第二滚筒256的外表面朝靠近第二电机520的方向慢慢滑动,以将原本展开在电子设备20(或者说第一壳体100)的外部的第二显示部340逐渐回收至收纳腔140内(或者说第一壳体100内)。
其中,第二显示部340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一壳体100的尺寸,使得第二显示部340收纳在收纳腔140内时可完全展开,无需卷曲,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需要卷曲的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由于柔性屏组件经常卷曲而容易受损,可以延长柔性屏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第一驱动装置400驱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相对运动时,如果第二驱动装置500与第一驱动装置400同时运动,会使柔性屏组件300松弛,进而可能会导致柔性屏组件300出现褶皱或不平整的等不良现象,进而影响到电子设备20的画面显示效果。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为了使得柔性屏组件300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保证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的处理器诸如处理器600,处理器600与第一驱动装置400和第二驱动装置500电性连接,处理器600可以用于在不同时刻驱动第一驱动装置400驱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相对运动以及第二驱动装置500驱动柔性屏组件300跟随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相对运动而运动,使得第一驱动装置400和第二驱动装置分步异时驱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装置400和第二驱动装置500的驱动时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很短暂,主要用于保证柔性屏组件300的两端始终处于受力绷紧状态,保证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确保不出现褶皱和不平整等不良现象,进而使得电子设备20的画面显示效果不受柔性屏组件300移动的影响。
例如,当需要展开第二显示部340时,处理器600可以在第一时刻T1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00驱动第二壳体200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壳体200慢慢伸出收纳腔140外,以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分离。在第二壳体200运动到第二时刻T2时,处理器600控制第二电机520驱动连接带540慢慢展开,使得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二显示部340可以沿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的外表面滑动至收纳腔140外。其中,第一时刻T1早于第二时刻T2,比如T2=T1+t1,t1为第一预设间隔时间,第一预设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其并不予以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在展开第二显示部340时,第二壳体200比柔性屏组件300先运动,使得柔性屏组件300在第二显示部340逐渐展开在第一壳体100外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绷直状态。
当需要将第二显示部340回收至收纳腔140内时,处理器600可以在第三时刻T3控制第二电机520驱动连接带540慢慢卷曲,连接带540在卷曲过程中拉着第二显示部340朝靠近第二电机520的方向运动,第二显示部340在运动过程中会使第一滚筒254和第二滚筒256转动,进而使得第二侧边210朝靠近第一侧边120的方向运动。在柔性屏组件300运动到第四时刻T4时,处理器600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00驱动第二壳体200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壳体200慢慢缩回至收纳腔140内,以实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嵌合。其中,第三时刻T3早于第四时刻T4,比如T4=T3+t2,t2为第二预设间隔时间,第二预设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其并不予以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在回收第二显示部340时,柔性屏组件300比第二壳体200先运动,使得柔性屏组件300在第二显示部340逐渐回收到第一壳体100内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绷直状态。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0也可以根据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值进行第一驱动装置400和第二驱动装置500的控制。比如,柔性屏组件300可以设置张力检测器,张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值。当需要展开第二显示部340时,处理器600先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00启动,并获取张力检测器所检测到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一张力值,当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一张力值大于第一预设张力值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500启动。同样地,当需要回收第二显示部340时,处理器600先控制第二驱动装置500启动,并获取张力检测器所检测到的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二张力值,当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二张力值大于第二预设张力值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启动。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值的大小确定第一驱动装置400和第二驱动装置500的启动时间,可以避免由于两者的启动时间间隔过小而导致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值过小而褶皱的情况,也可以避免由于两者的启动时间间隔过大而导致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值过大而损坏的情况。相比于根据固定时间间隔对两个驱动装置的启动控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更加准确和智能。
上述实施例中,替代性地,电子设备20可以只设置第一驱动装置400而不设置第二驱动装置500,诸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柔性屏组件30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0连接,柔性屏组件300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400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00驱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相对运动并带动柔性屏组件300运动,使得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二显示部340伸出于收纳腔140外,并展开于第二壳体200的外表面,以使第二显示部340可以与第一显示部320共同显示画面。
如图13和图14所示,图13为图12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中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推杆4442包括支撑部4442a、转轴4442b和推动部4442c,推动部4442c的一端固定在支撑部4442a上,推动部4442c的另一端与滚轮250连接(比如与滚轴252连接),转轴4442b设置在支撑部4442a中远离滚轮250的一端。柔性屏组件300通过连接带540与转轴4442b可滑动连接。比如,连接带540绕设在转轴4442b上,且连接带54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0固定连接,连接带540的另一端与柔性屏组件300的另一端连接。
当需要展开第二显示部340时,处理器600可以控制第一电机420驱动传动组件442运动,传动组件442带动推动组件444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推动组件444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推动部4442c推动第二壳体200也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与此同时由于转轴4442b也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使得连接带540也跟随转轴4442b朝背离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且沿着转轴4442b的外表面滑动,进而增加连接带540位于第二壳体200上的长度,第二显示部340在第二壳体200和连接带540的共同作用下沿着滚轮250朝第二壳体200外表面的方向滑动至收纳腔140外,以使得第二显示部340裸露在电子设备20外部。可以理解的是,在柔性屏组件300接收到第二壳体200对其施加的推力时,连接带540逐渐减小对柔性屏组件300的拉力,使得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二显示部340得以展开。
当需要回收第二显示部340时,处理器600可以控制第一电机420驱动传动组件442运动,传动组件442带动推动组件444朝靠近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推动组件444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推动部4442c拉着第二壳体200也朝靠近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与此同时由于转轴4442b也朝靠近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使得连接带540也跟随转轴4442b朝靠近第一壳体100的方向沿着转轴4442b的外表面滑动,进而减少连接带540位于第二壳体200上的长度,第二显示部340在第二壳体200和连接带540的共同作用下沿着滚轮250朝第二壳体200内表面的方向滑动至收纳腔140内,以使得第二显示部340回收至收纳腔140内部。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壳体200往靠近第一壳体100方向运动时,第二壳体200对柔性屏组件300施加的推力会逐渐减小,此时连接带540朝靠近第一壳体运动时会拉着柔性屏组件300朝靠近第一壳体100的方向运动,使得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二显示部340得以回收至收纳腔140内。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二显示部340在展开至第一壳体100外或回收至第一壳体100内的过程中,柔性屏组件300在第二壳体200和连接带540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绷直状态,确保电子设备20的画面显示效果不受影响。
为了避免连接带540与转轴4442b的摩擦力过大,导致连接带540对柔性屏组件300施加的拉力过大,进而导致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过大损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轴4442b的外表面还套设有第三滚筒诸如第三滚筒4442d,第三滚筒4442d与转轴4442b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三滚筒4442d可围绕转轴4442b转动,进而使得连接带540运动时可以带动第三滚筒4442d转动,进而可以减小连接带540与第三滚筒4442d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连接带540运动起来更顺畅,避免连接带540对柔性屏组件300施加的拉力过大而导致柔性屏组件300损坏的情况发生。而且第三滚筒4442d还可以与滚轮250组成联合的滚动机构,进而保证柔性屏组件300的顺利回收和顺利展开。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机420提供主动驱动效果,第二壳体200上的滚轮250和转轴4442b为联动机构,在第一电机420的主动驱动下进行联动运动,使得推动部4442c的运动距离、第二显示部340的展开长度和连接带540的运动距离相等,进而保证柔性屏组件300在展开过程和回收过程,都处于时刻绷紧状态(保证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处于一定范围内),避免出现如展开不同步导致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过大受损或者柔性屏组件300的张力过小褶皱等异常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00即可实现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相对运动以及柔性屏组件300的展开与回收,相对于上述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少一个驱动装置,可以在上述申请实施例的基础上简化电子设备20的结构。
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200还可以包括第二后盖诸如第二后盖240,第二后盖240盖设在第二侧边210、第三侧边220和第四侧边230上以覆盖设置在第二壳体200上的器件。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二显示部340设置在第二侧边210、第三侧边220和第四侧边230的一侧,第二后盖240设置在第二侧边210、第三侧边220和第四侧边230的另一侧,柔性屏组件300的第二显示部340可以与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上的第一显示部320共同显示画面。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上的第一显示部320也可以单独进行画面显示。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移动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运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嵌合和分离;
柔性屏组件,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组件跟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而运动,以将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回收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第二壳体内,或者将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展开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或所述第二壳体外;
张力检测器,所述张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张力值;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张力检测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张力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张力值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运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柔性屏组件跟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而运动,以避免所述柔性屏组件出现褶皱和不平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需要将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展开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或所述第二壳体外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启动,并获取所述张力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柔性屏组件的第一张力值,当所述柔性屏组件的第一张力值大于第一预设张力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需要将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回收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第二壳体内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启动,并获取所述张力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柔性屏组件的第二张力值,当所述柔性屏组件的第二张力值大于第二预设张力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不同时刻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运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柔性屏组件跟随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而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时间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时间存在时间差,用于保证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两端始终处于受力绷紧状态,以避免所述柔性屏组件出现褶皱和不平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第一时刻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离;
在第二时刻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柔性屏组件跟随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运动而运动,以使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展开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或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一时刻早于所述第二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第三时刻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柔性屏组件运动,并在第四时刻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嵌合,使得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回收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三时刻早于所述第四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推动机构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第二壳体跟随所述推动机构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运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嵌合和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推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以使所述推动机构跟随所述传动组件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壳体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和推杆,所述第一基座设置在第一壳体上,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基座可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推杆的外表面还套设有弹性件以支撑和保护所述推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屏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带伸展以使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展开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二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带卷曲以使所述柔性屏组件的一部分回收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CN202210189828.0A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5007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9828.0A CN114500704A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8628.XA CN113037892B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CN202210189828.0A CN114500704A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8628.XA Division CN113037892B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0704A true CN114500704A (zh) 2022-05-13

Family

ID=764520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9828.0A Pending CN114500704A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CN201911348628.XA Active CN113037892B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8628.XA Active CN113037892B (zh) 2019-12-24 2019-12-24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1849A1 (zh)
EP (1) EP4064656A4 (zh)
CN (2) CN114500704A (zh)
WO (1) WO20211297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07773A (ko) * 2019-07-12 2021-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슬라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15529365A (zh) * 2021-06-25 2022-12-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4138059A (zh) * 2021-08-02 2022-03-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709279B (zh) * 2021-08-31 2023-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838376B (zh) * 2021-09-02 2024-03-19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拉伸式可变屏宽的移动设备
CN113824822A (zh) * 2021-09-02 2021-12-2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拉伸组件及移动设备
CN116379118B (zh) * 2023-01-05 2024-01-09 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屏应用的自动抽拉式移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86979B1 (ko) * 2004-09-02 2006-06-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자동/수동 슬라이드형 통신단말기
KR100842515B1 (ko) * 2006-12-21 2008-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연성 표시부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2460466B1 (ko) * 2016-07-06 2022-10-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접철식 전자 장치
KR102019509B1 (ko) * 2016-09-05 2019-09-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07995971A (zh) * 2016-12-29 2018-05-0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75846A (zh) * 2016-12-30 2017-06-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调整机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7831836A (zh) * 2017-11-27 2018-03-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折叠机构
CN108040154B (zh) * 2018-01-31 2020-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终端
CN108259649B (zh) * 2018-02-09 2021-07-30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8415511A (zh) * 2018-02-27 2018-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CN108447401B (zh) * 2018-03-28 2020-06-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屏的形变补偿方法
CN209822178U (zh) * 2019-05-05 2019-12-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组件及移动设备
CN110189635A (zh) * 2019-05-29 2019-08-3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209731322U (zh) * 2019-06-18 2019-12-03 陈健 一种折叠屏展开装置和终端
CN110233918A (zh) * 2019-06-18 2019-09-13 陈健 一种折叠屏、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CN110493396A (zh) * 2019-08-12 2019-11-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4656A4 (en) 2023-01-11
CN113037892A (zh) 2021-06-25
EP4064656A1 (en) 2022-09-28
US20220311849A1 (en) 2022-09-29
CN113037892B (zh) 2022-04-22
WO2021129730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7898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037892B (zh) 电子设备
CN113037896B (zh)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15862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structures
EP370288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flexible display having expandable display area
EP3576385B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153180B (zh) 一种显示屏伸缩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3037895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128016B (zh) 电子设备
CN111833749B (zh)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EP3712875A1 (en) Structure of extending-type display screen
CN113132512B (zh) 具有卷曲屏的电子设备
CN113066368A (zh) 显示装置
CN109976447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1526198B1 (en) Rollable displays with tension controls
EP416057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447330B1 (ko) 폴더블 표시장치
CN113838367A (zh) 电子设备
CN113079229A (zh) 显示装置
CN113037893B (zh) 电子设备
EP41566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37897B (zh) 电子设备
CN115909897A (zh) 可卷曲显示装置
WO2022193664A1 (zh) 柔性显示设备
CN116110287A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