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0393B - 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0393B
CN114500393B CN202111676013.7A CN202111676013A CN114500393B CN 114500393 B CN114500393 B CN 114500393B CN 202111676013 A CN202111676013 A CN 202111676013A CN 114500393 B CN114500393 B CN 114500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rate
module
address
ph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60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0393A (zh
Inventor
林英杰
邹伟华
程凤华
陈佳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LLAV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LLAV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LLAV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WELLAV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60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0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0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0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0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0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2Traffic shaping
    • H04L47/225Determination of shaping rate, e.g. using a moving wind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通信设备至少包括: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MAC端口,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接收IP数据,区分不同IP数据的特征,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发送给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第一PHY模块,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收发IP数据;第二PHY模块,通过第二传输速率收发IP数据,第二传输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速率;以及适配模块,与控制模块的MAC端口连接,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并对发送或者接收的IP数据进行传输速率的适配。本申请实现一个MAC端口支持多个不同速率的PHY模块,减少MAC端口的占用,提高硬件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部分通信设备的功能设计中,会采用到IP通信来解决设备内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且,与外部设备之间也会通过IP通信来实现通信连接。
因通信设备内部不同子系统之间、以及通信设备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对于通信带宽的要求不同,有可能需要采用到不同速率的PHY模块进行IP通信连接。此时,为了避免不同传输速率的IP数据在处理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会采用多个不同速率的MAC端口来与不同速率的PHY模块进行对接,从而确保不同IP数据传输过程的传输效果。
但是,由于通信设备内部的硬件规格限制,较少的MAC端口数量无法满足多个不同速率的PHY模块的应用需求,使得通信设备难以兼容多个不同速率的PHY模块。
而若采用一个MAC端口来同时与多个PHY模块进行连接,传统的方式只能对较高速率的PHY模块进行限速,让多个PHY模块的传输速率一致,并通过分时复用的方式来发送数据,无法满足针对外部设备的高速率传输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可以实现一个MAC端口支持多个不同速率的PHY模块,减少MAC端口的占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至少包括:
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MAC端口,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接收IP数据,区分不同IP数据的特征,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发送给所述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
第一PHY模块,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收发所述IP数据;
第二PHY模块,通过第二传输速率收发所述IP数据,所述第二传输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以及
适配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的MAC端口连接,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所述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并对发送或者接收的所述IP数据进行传输速率的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适配模块,包括:
IP数据过滤子模块,与所述MAC端口连接,用于获取所述IP数据的源地址;根据所述IP数据的源地址确定所述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适配模块,还包括:
速率转换子模块,设于所述IP数据过滤子模块与所述第二PHY模块之间,用于将所述IP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所述第二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发送给所述第二PHY模块;将第二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mdio接口,与所述第一PHY模块以及所述第二PHY模块连接,用于初始化所述第一PHY模块以及所述第二PHY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设有主IP地址以及至少一个虚拟IP地址;
将需经第一传输速率发送的IP数据,基于主IP地址进行发送;
将需经第二传输速率发送的IP数据,基于虚拟IP地址进行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发送给所述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包括:
确定所述IP数据对应的源地址是否为主IP地址或者虚拟IP地址;
若是所述主IP地址,将发送给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限制为第一传输速率;
若是所述虚拟IP地址,将发送给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限制为第二传输速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所述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包括:
确定所述IP数据对应的源地址是否为主IP地址或者虚拟IP地址;
若是所述主IP地址,通过所述第一PHY模块进行IP数据的传输;
若是所述虚拟IP地址时,通过所述第二PHY模块进行IP数据的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内部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PHY模块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PHY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包括:
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接收IP数据,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发送给所述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
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所述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并对发送或者接收的所述IP数据进行传输速率的适配;
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收发所述IP数据;
通过第二传输速率收发所述IP数据,所述第二传输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需经第一传输速率发送的IP数据,基于主IP地址进行发送;
将需经第二传输速率发送的IP数据,基于虚拟IP地址进行发送。
由上可知,本申请公开的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通过控制模块区分不同的IP数据的特征,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并通过适配模块根据不同的IP数据的特征,来确定是否经第一PHY模块以及第二PHY模块以不同的传输速率发送IP数据。本申请通过区分IP数据的特征,经MAC端口及适配模块来对不同IP数据进行速率适配,从而实现一个MAC端口支持多个不同速率的PHY模块,减少MAC端口的占用,提高硬件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AC一对多个PHY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
如图1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控制模块1、第一PHY模块31、第二PHY模块32以及适配模块2。
其中,控制模块1包括至少一个MAC端口11,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接收IP数据,区分不同IP数据的特征,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发送给MAC端口11的平均发送速率。
其中,该IP数据可以通过控制模块1的网卡组件接收外部设备或者通信设备内部的IP数据,该网卡组件可以是集成在控制模块1中,也可以是与控制模块1之间电连接的外挂模块,该MAC端口11可以集成于该网卡组件中或者单独设置。本申请对上述网卡组件及MAC端口11的集成方式不进行限定。
该控制模块1可以采用一般的控制元器件实现控制功能,例如采用ARM、SOC等元器件,以通过控制功能实现MAC端口11的平均发送速率的控制。同时,该控制模块1可以通过网卡组件将不同的IP数据进行分类,将需要执行不同传输速率的IP数据进行区分。
具体的,该IP数据区分的方式可以通过检测某些特征实现,例如采用IP地址或者是IP数据对应的数据协议格式类型来进行区分。
例如,若通过不同的目标IP地址进行发送,通过区分IP数据的地址可以判断需要实施的传输速率控制。或者,通过判断是否为需要内部模块进行解析的数据,如若是检测到IP数据为UDP多播数据,该数据需要通信设备内部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则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其平均平均发送速率至内部IP通信所需的传输速率给到MAC端口11,来实现MAC端口11的限速。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网卡组件进行设置,采用主IP地址以及虚拟IP地址来传输目标不同的IP数据。其中,可以采用主IP地址与对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而采用虚拟IP地址与通信设备内部的其他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区分不同IP地址可以确保内部IP地址不暴露到外部,且可以便于IP数据的传输管理。可以理解的,该虚拟IP地址可以不止一个,其数量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而定。
具体的,可以通过TC命令设置不同IP地址相应的发送给MAC端口11的平均发送速率上限。例如,将主IP地址在发送给MAC端口11中的平均发送速率设置成第一传输速率,将虚拟IP地址在发送给MAC端口11中的平均发送速率设置成第二传输速率。当检测到需要传输的IP数据的IP地址为虚拟IP地址时,控制发送给MAC端口11的IP数据限速至第二传输速率,并通过MAC端口11发送给适配模块2。
该第一PHY模块31以及第二PHY模块32,用于将IP数据以一定的传输速率进行发送或接收。具体的,该第一PHY模块31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收发IP数据,该第二PHY模块32用于通过第二传输速率收发IP数据。其中,该第二传输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速率。
该适配模块2与控制模块1的MAC端口11连接,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31或者第二PHY模块32;其中,当确定IP数据发送给第二PHY模块32时,对IP数据进行传输速率适配,以使IP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速率发送给第二PHY模块32。
其中,该IP数据的特征可以采用IP地址或者是IP数据对应的数据协议格式类型来进行区分。若是控制模块1中采用不同IP地址来区分不同的IP数据,通过检测IP数据的源IP地址,即可实现对IP数据的特征区分,从而执行在将IP数据发送给不同PHY模块之前的数据适配动作。若是通过判断是否为需要内部模块进行解析的数据来进行区分,如检测到IP数据为UDP多播数据,该数据需要通信设备内部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则可以根据其数据协议类型发送给到第二PHY模块32。
具体的,当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IP数据发送给第二PHY模块32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使得所发送的数据符合第二传输速率的传输要求。
当然,通过第一PHY模块32接收的第二传输速率规格的IP数据,可以通过适配模块2将其转化为第一传输速率规格的IP数据,从而经适配模块2发送给到MAC端口11,并通过MAC端口以第一传输速率发送给到与控制模块1通信的其他子系统或外部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该适配模块2可以包括IP数据过滤子模块21,该IP数据过滤子模块21与MAC端口11连接,用于获取IP数据的源地址,根据IP数据的源地址确定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31或者第二PHY模块32。
该IP数据过滤规则,可以通过预先设置来确定,例如确定好IP地址的筛选规则,若检测到其源地址是主IP地址,则可以将其直接发送给到第一PHY模块31。若检测到其源地址是虚拟IP地址,则可以将其先进行传输速率的适配,再将其发送给到第二PHY模块32。具体的IP数据过滤规则可以根据IP数据的特征来进行设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适配模块2还可以包括速率转换子模块22,因不同传输速率的时钟频率以及协议格式存在差异,为了确保第二PHY模块32对IP数据的正常传输,增加速率转换子模块22可以将第一传输速率的数据格式转化为第二传输速率的数据格式,以符合第二PHY模块32的传输规范。并且,可以将通过第二PHY模块32接收到的第二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发送给控制模块。
当然,具体的速率转换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传输协议以及数据格式要求而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并且,该IP数据过滤子模块21以及速率转换子模块22可以是两个具体的硬件执行电路或元器件,也可以是实现上述功能的由多个硬件配合或者共用同一个硬件所形成的功能模块,其模块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产品而定。
实际应用中,首先,控制模块1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接收IP数据,并根据不同的IP数据的特征来确定发送给MAC端口11的平均发送速率,从而对IP数据的平均发送速率进行一定的控制。然后,将IP数据通过MAC端口11发送给到适配模块2,适配模块2利用预设规则来判断不同的IP数据的特征,并根据不同的IP数据的特征来选择发送给到第一PHY模块31或者是第二PHY模块32。接收IP数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适配模块2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传输速率匹配,例如将第二PHY模块32接收的第二传输速率的IP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第一传输速率格式的IP数据发送给到MAC端口,因第一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速率,故无需对第二PHY模块32接收的IP数据的实际发送速率做调整。而对于第一PHY模块31接收到的IP数据可以直接发送给到MAC端口。
此时,该IP数据若是通过第一PHY模块31以第一传输速率进行发送,则可以直接以第一传输速率传输给到第一PHY模块31,并通过第一PHY模块31以第一传输速率发送给到外部设备。若是通过第二PHY模块32以第二传输速率进行发送,则需要将其进行速率适配,以使得该IP数据在发送给MAC端口11时控制传输速率的基础上,以第二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要求进行适配并发送给第二PHY模块32,从而确保以第二传输速率通过第二PHY模块32发送该IP数据到内部子系统(如解码器等)。
上述方式使得该通信设备只通过一个MAC端口11即可实现对至少两种不同传输速率PHY模块的支持。当然,该适配模块2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上述方式适配两个以上的不同传输速率的PHY模块。
本申请通过区分IP数据的特征,经MAC端口及适配模块来对不同IP数据进行速率适配,从而实现一个MAC端口支持多个不同速率的PHY模块,减少MAC端口的占用,可以提高硬件兼容性。
请参考图2,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另一结构。
如图2所示,该通信设备同样包括控制模块、第一PHY模块31、第二PHY模块32以及适配模块。
其中,在这里可以采用ARM模块作为控制模块的处理元器件,该适配模块可以采用FPGA模块来实现数据处理。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硬件方式实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该ARM模块包含一网卡14,该网卡14可以预先设置好主IP地址以及虚拟IP地址,将通过第一PHY模块31连接至RJ45端口4并与外部设备进行传输的IP数据走主IP地址,而对于通过第二PHY模块32连接至解码器5进行传输的IP数据走虚拟IP地址。
该FPGA模块可以包括IP数据过滤子模块21以及速率转换子模块22。一方面,该IP数据过滤子模块21与ARM模块的MAC端口11之间通信连接。另一方面,ARM模块还可以包括FPGA寄存器接口12,该FPGA寄存器接口12与该IP数据过滤子模块21所读取的寄存器进行连接通信,ARM模块可以通过FPGA寄存器接口12向IP数据过滤子模块21传输IP数据过滤规则,以控制该IP数据过滤子模块21的功能实现。
例如,ARM模块通过FPGA寄存器接口12,将主IP地址以及虚拟IP地址的地址参数发送给到PFGA的寄存器,IP数据过滤子模块21通过读取该寄存器中的地址参数及IP数据类型的定义信息,可以设置不同IP数据的发送规则。
可以理解的,ARM模块与FPGA模块之间的数据连接方式可以是多种,例如通过其他数据接口如I2C总线或者CAN总线等,本申请对ARM模块与FPGA模块之间的数据连接方式不做限定。
该速率转换子模块22,可以在硬件上设置用于平滑处理IP数据的缓存空间,当通过TC命令来限制发送给MAC端口11的平均发送速率时,仍有可能存在短时间内突发超过第二传输速率的情况,采用上述缓存空间可以缓存一瞬间的数据突发量,使得该第二PHY模块32可以避免出现前端发送快而后端处理慢导致的数据丢失的问题。
该第一PHY模块31以及第二PHY模块32,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见的PHY芯片实现。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PHY模块31可以用于传输的第一传输速率为1000Mbit/S,因此其对应的ARM模块的IP数据输入也为1000Mbit/S。该通信设备的网卡14可以将网卡14属性设置为1000Mbit/S模式,并描述网卡14下面有两个PHY模块。该第二PHY模块32可以用于传输的第二传输速率为100Mbit/S。
可见,该第一传输速率可以满足通信设备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传输速率要求,而第二传输速率可以满足通信设备不同子系统之间(如FPGA模块与解码器5之间)的传输速率要求。可以理解的,该第一传输速率以及第二传输速率可以根据实际通信速率需求采用其他传输速率,本申请不做限制。
为了确保第一PHY模块31与第二PHY模块32的正常工作,减少两者之间的影响,该ARM模块还可以包括mdio接口13,该mdio接口13与第一PHY模块31以及第二PHY模块32连接,用于初始化第一PHY模块31以及第二PHY模块32。具体的,可以通过mdio接口13初始化第一PHY模块31以及第二PHY模块32,以设置正确的工作模式以及数据对齐模式。
进一步的,硬件上可以将第一PHY模块31与第二PHY模块32接到与FPGA对接的接口上,将1000Mbit/S的第一PHY模块31的mdio端口的地址设置为0,将100Mbit/S的第二PHY模块32的mdio端口的地址设置为1。当然,该mdio端口的地址除了上述方式以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其他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信设备的实现方式仅为其中一种实现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实现方式,本申请对具体的硬件规格以及参数设定等不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3,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AC一对多个PHY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
如图3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2所述的任意一种通信设备的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101、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接收IP数据,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发送给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
其中,该IP数据可以通过控制模块的网卡组件接收外部设备或者通信设备内部的IP数据,该网卡组件可以是集成在控制模块中,也可以是与控制模块之间电连接的外挂模块,该MAC端口可以集成于该网卡组件中或者单独设置。本申请对上述网卡组件及MAC端口的集成方式不进行限定。
例如,若通过不同的目标IP地址进行发送,通过区分IP数据的地址可以判断需要实施的传输速率控制。或者,通过判断是否为需要内部模块进行解析的数据,如若是检测到IP数据为UDP多播数据,该数据需要通信设备内部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则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其平均平均发送速率至内部IP通信所需的传输速率来实现MAC端口的限速。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网卡组件进行设置,采用主IP地址以及虚拟IP地址来传输目标不同的IP数据。其中,可以采用主IP地址与对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而采用虚拟IP地址与通信设备内部的其他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区分不同IP地址可以确保内部IP地址不暴露到外部,且可以便于IP数据的传输管理。可以理解的,该虚拟IP地址可以不止一个,其数量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而定。
具体的,可以通过TC命令设置不同IP地址相应的发送给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上限。例如,将主IP地址在发送给MAC端口中的平均发送速率设置成第一传输速率,将虚拟IP地址在MAC端口中的平均发送速率设置成第二传输速率。当检测到需要传输的IP数据的IP地址为虚拟IP地址时,控制发送给MAC端口的IP数据限速至第二传输速率,并通过通过MAC端口11发送给适配模块。
102、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
其中,该IP数据的特征可以采用IP地址或者是IP数据对应的数据协议格式类型来进行区分。若是控制模块中采用不同IP地址来区分不同的IP数据,通过检测IP数据的源IP地址,即可实现对IP数据的特征区分,从而执行在将IP数据发送给不同PHY模块之前的数据适配动作。若是通过判断是否为需要内部模块进行解析的数据来进行区分,如检测到IP数据为UDP多播数据,该数据需要通信设备内部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则可以根据其数据协议类型发送给到第二PHY模块。
103、当确定IP数据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时,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收发IP数据。
因MAC端口初始的IP数据是第一传输速率的IP数据,因此可以将该IP数据直接通过第一PHY模块进行发送或接收。
104、当确定IP数据发送给第二PHY模块时,对IP数据进行传输速率适配,以使IP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速率发送给第二PHY模块。
具体的,当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IP数据发送给第二PHY模块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数据格式处理,使得所发送的数据符合第二传输速率的传输要求。
当然,通过第一PHY模块接收的第二传输速率规格的IP数据,可以通过适配模块将其转化为第一传输速率规格的IP数据,从而经适配模块发送给到MAC端口,并通过MAC端口以第一传输速率发送给到与控制模块通信的其他子系统或外部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获取IP数据的源地址,根据IP数据的源地址确定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
该IP数据过滤规则,可以通过预先设置来确定,例如确定好IP地址的筛选规则,若检测到其源地址是主IP地址,则可以将其直接发送给到第一PHY模块。若检测到其源地址是虚拟IP地址,则可以将其先进行传输速率的适配,再将其发送给到第二PHY模块。具体的IP数据过滤规则可以根据IP数据的特征来进行设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适配模块还可以包括速率转换子模块,因不同传输速率的时钟频率以及协议格式存在差异,为了确保第二PHY模块对IP数据的正常传输,增加速率转换子模块可以将第一传输速率的数据格式转化为第二传输速率的数据格式,以符合第二PHY模块的传输规范。并且,可以将通过第二PHY模块接收到的第二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发送给控制模块。
当然,具体的速率转换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传输协议以及数据格式要求而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105、通过第二传输速率发送IP数据。
当将第一传输速率的IP数据转换成第二传输速率后,可以通过第二PHY模块以第二传输速率对IP数据进行发送。并且,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传输速率的IP数据转换成第一传输速率规格的IP数据,发送给MAC端口。
由上可知,本申请公开的一种MAC一对多个PHY的通信方法,通过区分不同的IP数据的特征,根据IP数据的特征确定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并根据不同的IP数据的特征,来确定是否经第一PHY模块以及第二PHY模块以不同的传输速率发送IP数据。本申请通过区分IP数据的特征,经MAC端口及适配模块来对不同IP数据进行速率适配,从而实现一个MAC端口支持多个不同速率的PHY模块,减少MAC端口的占用,提高硬件兼容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与上文实施例中的MAC一对多个PHY的通信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在通信设备上可以运行MAC一对多个PHY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步骤,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报文重传方法实施例,并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至少包括:
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MAC端口,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接收IP数据,区分不同IP数据的特征,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发送给所述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所述平均发送速率为第一传输速率或者第二传输速率;
第一PHY模块,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收发所述IP数据;
第二PHY模块,通过第二传输速率收发所述IP数据,所述第二传输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以及
适配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的MAC端口连接,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所述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并对发送或者接收的所述IP数据进行传输速率的适配,所述对发送或者接收的所述IP数据进行传输速率的适配包括将传输速率适配为第一传输速率或第二传输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模块,包括:
IP数据过滤子模块,与所述MAC端口连接,用于获取所述IP数据的源地址;根据所述IP数据的源地址确定所述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模块,还包括:
速率转换子模块,设于所述IP数据过滤子模块与所述第二PHY模块之间,用于将所述IP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所述第二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发送给所述第二PHY模块;将第二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传输速率对应的数据格式,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mdio接口,与所述第一PHY模块以及所述第二PHY模块连接,用于初始化所述第一PHY模块以及所述第二PHY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设有主IP地址以及至少一个虚拟IP地址;
将需经第一传输速率发送的IP数据,基于主IP地址进行发送;
将需经第二传输速率发送的IP数据,基于虚拟IP地址进行发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发送给所述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包括:
确定所述IP数据对应的源地址是否为主IP地址或者虚拟IP地址;
若是所述主IP地址,将发送给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限制为第一传输速率;
若是所述虚拟IP地址,将发送给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限制为第二传输速率。
7.如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所述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包括:
确定所述IP数据对应的源地址是否为主IP地址或者虚拟IP地址;
若是所述主IP地址,通过所述第一PHY模块进行IP数据的传输;
若是所述虚拟IP地址时,通过所述第二PHY模块进行IP数据的传输。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内部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PHY模块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PHY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9.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传输速率接收IP数据,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发送给MAC端口的平均发送速率,所述平均发送速率为第一传输速率或者第二传输速率;
根据所述IP数据的特征确定所述IP数据是否发送给第一PHY模块或者第二PHY模块,并对发送或者接收的所述IP数据进行传输速率的适配,所述对发送或者接收的所述IP数据进行传输速率的适配包括将传输速率适配为第一传输速率或第二传输速率;
通过第一PHY模块以第一传输速率收发所述IP数据;
通过第二PHY模块以第二传输速率收发所述IP数据,所述第二传输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传输速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需经第一传输速率发送的IP数据,基于主IP地址进行发送;
将需经第二传输速率发送的IP数据,基于虚拟IP地址进行发送。
CN202111676013.7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14500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6013.7A CN11450039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6013.7A CN11450039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0393A CN114500393A (zh) 2022-05-13
CN114500393B true CN114500393B (zh) 2024-03-15

Family

ID=81510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6013.7A Active CN11450039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0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2958B (zh) * 2022-10-14 2023-06-27 伟乐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zynq系统及虚拟mac实现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5858A (zh) * 2005-04-26 2006-11-0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物理层复用和解复用装置及方法
CN101404645A (zh) * 2008-04-29 2009-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端口的以太网接口及其实现方法和物理层接口
CN101437033A (zh) * 2008-12-16 2009-05-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可变速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442563A (zh) * 2008-12-17 2009-05-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和一种以太网设备
CN103502985A (zh) * 2013-04-12 2014-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16297A (zh) * 2012-10-09 2014-04-09 美国博通公司 用于实现具有高速接口的多芯片模块的方法
CN108737296A (zh) * 2017-09-27 2018-11-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9600457A (zh) * 2019-01-28 2019-04-09 伟乐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至一映射的phy-mac接口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1600809A (zh) * 2020-05-15 2020-08-28 北京光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千兆单光口服务器适配器
CN112492404A (zh) * 2020-11-19 2021-03-12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复用接口装置及mac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4877B2 (en) * 2006-01-17 2013-08-20 Broadcom Israel Research,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lurality of physical layers for network connection
US8553720B2 (en) * 2006-04-19 2013-10-0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daptive speed control for MAC-PHY interface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5858A (zh) * 2005-04-26 2006-11-0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物理层复用和解复用装置及方法
CN101404645A (zh) * 2008-04-29 2009-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端口的以太网接口及其实现方法和物理层接口
CN101437033A (zh) * 2008-12-16 2009-05-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可变速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442563A (zh) * 2008-12-17 2009-05-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和一种以太网设备
CN103716297A (zh) * 2012-10-09 2014-04-09 美国博通公司 用于实现具有高速接口的多芯片模块的方法
CN103502985A (zh) * 2013-04-12 2014-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737296A (zh) * 2017-09-27 2018-11-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9600457A (zh) * 2019-01-28 2019-04-09 伟乐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至一映射的phy-mac接口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1600809A (zh) * 2020-05-15 2020-08-28 北京光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千兆单光口服务器适配器
CN112492404A (zh) * 2020-11-19 2021-03-12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复用接口装置及mac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10×10 Gb/s PIC光发射模块的多速率以太网业务适配技术及实验系统研究;柴丹丹;《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0393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431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wireless USB host and a wired USB device
US88927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iSCSI devices and SAS devices
EP218489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associated policies in a physical layer device
US746119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data transfer rates in PCI-express devices
US84628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ymmetric operation in a network node in an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
EP218489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w latency state transitions for energy efficiency
US9876842B2 (en) Offload operations for overlay networks
US772006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network and storage data
US20060222002A1 (en) Configurable ports for a host Ethernet adapter
US20050097212A1 (en) Self-configuring communications module adaptive to different host system types
EP1750401A1 (en) USB 1.1 over a high speed link
EP07507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remote network device
CN114500393B (zh) 一种mac一对多个phy模块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TWI535251B (zh) 低延遲聯網方法及系統
EP4116835A1 (en) Spread spectrum clock negotiation method, and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device and system
CN109600457B (zh) 一种多至一映射的phy-mac接口控制装置及方法
US71521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buffer utiliz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978318B1 (en) Network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ternal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same
US822500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network and storage data
KR20040015803A (ko) 평균제곱오차 기술을 사용하는 데이터속도 교섭방법
US20210303496A1 (en) Actuation of data transmission lanes between states
CN115865553A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技术的主从式通信传输系统
CN117880860A (zh) 一种基于LwIP兼容有线与无线网卡的方法与设备
CN115514410A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遥感卫星数据传输系统
CN117318811A (zh) 一种基于流式dma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