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9020A - 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9020A
CN114499020A CN202210282309.9A CN202210282309A CN114499020A CN 114499020 A CN114499020 A CN 114499020A CN 202210282309 A CN202210282309 A CN 202210282309A CN 114499020 A CN114499020 A CN 114499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tor
wall
heat dissipatio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23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海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2823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90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9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902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7Heat s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包括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外壳的内部贯穿有主轴,所述外壳的外部套接有防护罩;散热组件,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底座的外壁,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贯穿至外壳的内部。本发明提高了散热翅片与空气的流速接触,加大了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对电机的降温处理,同时通过冷却孔的设置,能够通过其负压吸引,实现对外部空气的引流吸入,进而实现对电机主体内部吹出的热风进行中和冷却,从而提高对散热翅片的风吹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现在的电机比过去更容易烧毁:由于绝缘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机的设计上既要求增加出力,又要求减小体积,使新型电机的热容量越来越小,因此为保证其电机使用效率提高的同时,其散热效果提升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的电机在进行散热时,通常配备散热风扇对电机进行散热处理,但传统电机所匹配的散热风扇在进行电机的散热处理时,通常采用直排的方式,将电机内部的热量抽走进行降温处理,但该结构在进行电机的降温处理时,效果降低,且只能够实现电机的单侧降温,散热效果差,无法高效快速的实现对电机的散热处理,同时直排式散热处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导致散热风扇的表面粘附大量灰尘,进而影响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大大降低其散热效果,无法实现电机的内外高效散热,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直排式散热处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导致散热风扇的表面粘附大量灰尘,进而影响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大大降低其散热效果,无法实现电机的内外高效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包括:
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外壳的内部贯穿有主轴,所述外壳的外部套接有防护罩;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内壁设置有导流球,所述罩体的外壁开设有冷却孔,所述罩体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孔,所述压缩孔与导流筒之间连接有导流板;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一端开设有风口,所述导流筒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第二端盖的外壁,所述导流筒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底座的外壁,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贯穿至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硅脂,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的中心开设有两组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贯穿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两端皆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的中心皆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连接有滚珠轴承,所述第二端盖的通孔内部设置有马达,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的边缘皆通过定位螺栓连接至壳体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中心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盖体上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均匀分布在定位槽的圆周,所述盖体的外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导流筒,所述定位槽靠近散热组件的一侧内部设置有马达。
优选的,所述罩体的直径大于散热翅片的外径,所述罩体的外壁开设有定位孔,且罩体通过定位螺栓连接至散热翅片的外部,所述导流球的表面呈圆弧状,所述冷却孔均匀开设至罩体的外壁,且冷却孔贯穿至压缩孔的内部,所述压缩孔的中心开设有导向孔,且导向孔分别处于散热翅片翅片之间,所述导流板呈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马达,所述马达设置在定位槽的中心,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部通过定位架连接有风筒,所述驱动轴的外部连接有扇叶,所述风筒的外壁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心贯穿有转动轴。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第二齿轮均匀分布在第一齿轮的外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架,且两个定位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风筒,所述风筒固定连接在导流筒的内壁,所述风筒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所述风筒皆与通风槽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外壁通过滚珠轴承与定位架呈转动连接,所述扇叶处于两个定位架之间,所述扇叶固定连接在驱动轴的外壁,所述支撑架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在导流球的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通过马达和扇叶的配合能够对电机主体的内部进行散热处理,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对电机主体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当电机主体内部的温度达到预定地点时,能够通过控制器的设置实现对马达和扇叶的控制,实现对电机主体内部的温度进行驱散,进而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电机主体进行散热,实现对电机的降温处理,从而能够提高其扇叶的散热效率,且采用U字型导风设置,能够降低灰尘的进入,进而能够保证扇叶表面的洁净度,进一步提高其散热效率。
2、该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通过U字型风管的设置,能够配合电机主体外部的散热翅片对电机进行外部降温处理,且配合扇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电机进行内外同步散热处理,大大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率,同时扇叶的吹风,能够将吹出的风源顺着散热翅片的间隙吹出,进而提高了散热翅片与空气的流速接触,加大了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对电机的降温处理,同时通过冷却孔的设置,能够通过其负压吸引,实现对外部空气的引流吸入,进而实现对电机主体内部吹出的热风进行中和冷却,从而提高对散热翅片的风吹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组件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外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散热组件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扇叶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驱动组件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主体;11、底座;12、外壳;121、壳体;122、散热翅片;123、导热硅脂;13、第一端盖;14、第二端盖;141、盖体;142、通风槽;143、定位槽;15、主轴;16、防护罩;161、罩体;162、导流球;163、冷却孔;164、压缩孔;165、导流板;2、散热组件;21、导流筒;22、风口;23、紧固螺栓;24、驱动组件;241、马达;242、第一齿轮;243、第二齿轮;244、驱动轴;245、风筒;246、定位架;247、扇叶;248、支撑架;249、转动轴;3、控制器;4、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包括:本申请中使用的电机主体1、马达241、控制器3和温度传感器4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电机主体1,电机主体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一端连接有外壳12,外壳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盖13,外壳1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端盖14,外壳12的内部贯穿有主轴15,外壳12的外部套接有防护罩16;
防护罩16,防护罩16包括罩体161,罩体161的内壁设置有导流球162,罩体161的外壁开设有冷却孔163,罩体161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孔164,压缩孔164与导流筒21之间连接有导流板165,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扇叶247吹出的风源进行导向处理,进而能够通过压缩孔164的导向处理,将风吹向至散热翅片122之间,从而实现对散热翅片122的降温,同时散热翅片122能够配合壳体121以及导热硅脂123实现对外壳12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处理,实现对电机主体1的高效散热;
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包括导流筒21,导流筒21的一端开设有风口22,导流筒21通过紧固螺栓23连接在第二端盖14的外壁,导流筒2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24,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电机主体1的内部进行风冷散热,进而实现对电机主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处理,同时配合对散热翅片122的风吹散热,能够有效的实现内外同步散热处理,进而能够大大提高对电机主体1的散热效率;
控制器3,控制器3设置在底座11的外壁,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贯穿至外壳12的内部,控制器3的设置用于装置的自动控制启动处理,温度传感器4能够实现对电机主体1的内部进行温度检测,进而当其内部温度达到指定数值时,能够通过控制器3进行装置的驱动控制。
进一步的,外壳12包括壳体121,壳体1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硅脂123,壳体1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122,散热翅片122均匀分布在壳体121的外部,壳体121的中心开设有两组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贯穿有温度传感器4,壳体121的两端皆开设有定位孔,壳体1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端盖13与第二端盖14,散热翅片122的设置,能够同步与外部空气的接触,实现对散热翅片122的散热处理,进而实现其散热降温处理,同时导热硅脂123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电机主体1的内部进行温度吸收,从而加快其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端盖13与第二端盖14的结构相同,第一端盖13与第二端盖14的中心皆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连接有滚珠轴承,第二端盖14的通孔内部设置有马达241,第一端盖13与第二端盖14的边缘皆通过定位螺栓连接至壳体121两端。
进一步的,第二端盖14包括盖体141,盖体141的中心开设有定位槽143,盖体141上开设有通风槽142,通风槽142均匀分布在定位槽143的圆周,盖体141的外部通过紧固螺栓23连接有导流筒21,通风槽142的开设,能够实现对电机主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吸风,将其内部的温度导流至装置的外部,实现其散热处理,定位槽143靠近散热组件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马达241。
进一步的,罩体161的直径大于散热翅片122的外径,罩体161的外壁开设有定位孔,且罩体161通过定位螺栓连接至散热翅片122的外部,导流球162的表面呈圆弧状,冷却孔163均匀开设至罩体161的外壁,且冷却孔163贯穿至压缩孔164的内部,压缩孔164的中心开设有导向孔,且导向孔分别处于散热翅片122翅片之间,导流板165呈锥形结构,通过导流球162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风向的导流,同时配合导流板165的设置,能够使得风向顺着压缩孔164吹出,进而能够使风通过相邻散热翅片122之间的缝隙吹出,从而实现对散热翅片122的快速降温处理,加大了散热翅片122与空气的接触,同时配合冷却孔163的设置,能够在风通过压缩孔164时,通过其负压吸引,通过冷却孔163的设置将外部风力引流至压缩孔164的内部吗,进而实现对压缩孔164内部热风进行初步降温,进一步加大了散热翅片122的散热效率,同时该散热风道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外部灰尘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了扇叶247的风冷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24包括马达241,马达241设置在定位槽143的中心,马达24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242,第一齿轮242的外部啮合有第二齿轮243,第二齿轮243的中心连接有驱动轴244,驱动轴244的外部通过定位架246连接有风筒245,驱动轴244的外部连接有扇叶247,风筒245的外壁连接有支撑架248,支撑架248的中心贯穿有转动轴249,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电机主体1的内部进行风冷散热,通过马达241的启动工作,能够带动第一齿轮242进行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二齿轮243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齿轮243的转动能够带动驱动轴244进行转动,进一步通过驱动轴244的转动带动扇叶247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对电机主体1的内部进行风冷散热。
进一步的,第二齿轮243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第二齿轮243均匀分布在第一齿轮242的外部,驱动轴2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架246,且两个定位架24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风筒245,风筒245固定连接在导流筒21的内壁,风筒245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风筒245皆与通风槽142相互对应,风筒245与定位架246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驱动轴244进行辅助支撑和限位,保证驱动轴244的流畅转动。
进一步的,驱动轴244的外壁通过滚珠轴承与定位架246呈转动连接,扇叶247处于两个定位架246之间,扇叶247固定连接在驱动轴244的外壁,支撑架248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49,转动轴249固定连接在导流球162的外壁,转动轴249与支撑架248的设置,进一步实现了对风筒245的稳定支撑,提高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当电机主体1在进行工作时,当电机主体1的内部温度上升时,通过温度传感器4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外壳12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其工作温度达到预定数值时,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4的检测实现对控制器3的控制,进而能够通过控制器3实现对马达241的启动控制,进而通过马达241的启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242进行转动,第一齿轮242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二齿轮243进行转动,第二齿轮243的转动进一步能够驱动轴244带动进行转动,驱动轴244转动的同时带动扇叶247进行转动,从而通过扇叶247的转动实现对外壳12的内部进行散热处理,扇叶247的风吹,能够通过导流球162以及导流板165的导向,使风源顺着压缩孔164吹出,进而能够实现对相邻散热翅片122之间进行风吹冷却,从而实现对散热翅片122进行散热降温,从而通过内外的同步散热配合,从而大大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主体(1),所述电机主体(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一端连接有外壳(12),所述外壳(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盖(13),所述外壳(1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端盖(14),所述外壳(12)的内部贯穿有主轴(15),所述外壳(12)的外部套接有防护罩(16);
防护罩(16),所述防护罩(16)包括罩体(161),所述罩体(161)的内壁设置有导流球(162),所述罩体(161)的外壁开设有冷却孔(163),所述罩体(161)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孔(164),所述压缩孔(164)与导流筒(21)之间连接有导流板(165);
散热组件(2),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导流筒(21),所述导流筒(21)的一端开设有风口(22),所述导流筒(21)通过紧固螺栓(23)连接在第二端盖(14)的外壁,所述导流筒(2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24);
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设置在底座(11)的外壁,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贯穿至外壳(1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包括壳体(121),所述壳体(1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硅脂(123),所述壳体(1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122),所述散热翅片(122)均匀分布在壳体(121)的外部,所述壳体(121)的中心开设有两组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贯穿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壳体(121)的两端皆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壳体(1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端盖(13)与第二端盖(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3)与第二端盖(1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端盖(13)与第二端盖(14)的中心皆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连接有滚珠轴承,所述第二端盖(14)的通孔内部设置有马达(241),所述第一端盖(13)与第二端盖(14)的边缘皆通过定位螺栓连接至壳体(121)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14)包括盖体(141),所述盖体(141)的中心开设有定位槽(143),所述盖体(141)上开设有通风槽(142),所述通风槽(142)均匀分布在定位槽(143)的圆周,所述盖体(141)的外部通过紧固螺栓(23)连接有导流筒(21),所述定位槽(143)靠近散热组件(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马达(2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61)的直径大于散热翅片(122)的外径,所述罩体(161)的外壁开设有定位孔,且罩体(161)通过定位螺栓连接至散热翅片(122)的外部,所述导流球(162)的表面呈圆弧状,所述冷却孔(163)均匀开设至罩体(161)的外壁,且冷却孔(163)贯穿至压缩孔(164)的内部,所述压缩孔(164)的中心开设有导向孔,且导向孔分别处于散热翅片(122)翅片之间,所述导流板(165)呈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4)包括马达(241),所述马达(241)设置在定位槽(143)的中心,所述马达(24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242),所述第一齿轮(242)的外部啮合有第二齿轮(243),所述第二齿轮(243)的中心连接有驱动轴(244),所述驱动轴(244)的外部通过定位架(246)连接有风筒(245),所述驱动轴(244)的外部连接有扇叶(247),所述风筒(245)的外壁连接有支撑架(248),所述支撑架(248)的中心贯穿有转动轴(24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243)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第二齿轮(243)均匀分布在第一齿轮(242)的外部,所述驱动轴(2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架(246),且两个定位架(24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风筒(245),所述风筒(245)固定连接在导流筒(21)的内壁,所述风筒(245)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所述风筒(245)皆与通风槽(142)相互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44)的外壁通过滚珠轴承与定位架(246)呈转动连接,所述扇叶(247)处于两个定位架(246)之间,所述扇叶(247)固定连接在驱动轴(244)的外壁,所述支撑架(248)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49),所述转动轴(249)固定连接在导流球(162)的外壁。
CN202210282309.9A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 Withdrawn CN114499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2309.9A CN114499020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2309.9A CN114499020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9020A true CN114499020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89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2309.9A Withdrawn CN114499020A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90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3614A (zh) * 2022-07-26 2022-10-11 南通普盛动力有限公司 发电机组散热结构和具有其的发电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3614A (zh) * 2022-07-26 2022-10-11 南通普盛动力有限公司 发电机组散热结构和具有其的发电机
CN115173614B (zh) * 2022-07-26 2024-04-26 南通普盛动力有限公司 发电机组散热结构和具有其的发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56263U (zh) 一种基于气流控温除湿的快速散热型电机
CN216355645U (zh) 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
CN218276370U (zh) 一种用于电机散热的循环风冷机构
CN114499020A (zh) 一种内外同步高效散热的电机
CN216913137U (zh) 一种电主轴的智能控制冷却结构
CN21290926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
CN203608029U (zh) 箱式变频电机的空空冷却结构
CN202048052U (zh) 用于液压系统装置的伺服电机结构
CN215772758U (zh) 一种具有散热降噪功能的防爆电机
CN214674768U (zh) 一种具有散热性能的节能电机
CN213990372U (zh) 一种节能型高压电机冷却器
CN213402732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13237959U (zh) 一种气体加热用节能装置
CN211150271U (zh) 一种用于干式电力变压器的高效散热装置
CN210573644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用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11607149U (zh) 一种高性能柜体的一体成型设备控制设备
CN210335337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模具硬轨机
CN219554766U (zh) 一种可多向散热型减速电机
CN220061950U (zh) 一种节能型一体式空调机
CN217643050U (zh) 带有环形鳍片的盘式电机
CN218480136U (zh) 高散热蜗轮蜗杆主减速器壳体
CN219304599U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CN213125711U (zh) 低温升交流电动机
CN212717017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装置内部的散热器
CN216769912U (zh) 一种黄磷尾气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