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7695A - 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7695A
CN114497695A CN202210029720.5A CN202210029720A CN114497695A CN 114497695 A CN114497695 A CN 114497695A CN 202210029720 A CN202210029720 A CN 202210029720A CN 114497695 A CN114497695 A CN 114497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reinforcement
cell main
electric cor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97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江文
仲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97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7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7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7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包括软包壳体以及裸电芯,软包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加强件,壳体主体内设有收容空间,加强件设置于收容空间内。裸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极耳,电芯主体设置于收容空间内,极耳连接于电芯主体并凸设于软包壳体外。其中加强件位于电芯主体的靠近极耳的一端。加强件可以为电芯主体提供挤压力,使得可以减小电芯主体中的极片之间在端部处的间隙,增加了对电芯主体的端部处的束缚力,继而限制了电芯主体热膨胀的程度。

Description

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软包锂电池例如软包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软包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电解液、铝塑膜、热熔胶等构成,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均会发生一定的膨胀,膨胀通常表现为电池厚度增加,膨胀严重的电池表面铝塑膜会发生鼓包,容易导致电池的使用性能(容量、循环寿命、倍率等)发生严重的失效,甚至可能发生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软包锂电池或电动汽车,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软包锂电池,软包锂电池包括软包壳体以及裸电芯,软包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加强件,壳体主体内设有收容空间,加强件设置于收容空间内。裸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极耳,电芯主体设置于收容空间内,极耳连接于电芯主体并凸设于软包壳体外。其中加强件位于电芯主体的靠近极耳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件还位于电芯主体的与极耳相对的另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件是热熔胶并贴附于电芯主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件是双面热熔胶,单面热熔温度为80~85℃,加强件的宽度为15-2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软包壳体包括外壳铝塑膜,外壳铝塑膜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台阶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台阶部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和第三台阶部,第一台阶部的宽度为15~20mm;第二台阶部的宽度为极片的宽度尺寸-2*(15~20)mm;第三台阶部的宽度为15~20mm;第一台阶部、第三台阶部与第二台阶部间的高度差为0.2~1.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主体中设置有加强件的端部的厚度与电芯主体的中间位置的厚度差为-10~10u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位于电芯主体的靠近极耳的一端、且与第一台阶部相对,第二加强件位于电芯主体的与极耳相对的另一端、且与第三台阶部相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主体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离膜,隔离膜间隔开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加强件沿电芯主体的厚度方向相抵于电芯主体的端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软包锂电池。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中,裸电芯的电芯主体设置于壳体主体的收容空间内,极耳连接于电芯主体并凸设于软包壳体外,加强件设置于收容空间内,加强件位于电芯主体的靠近极耳的一端。如此,加强件可以为电芯主体提供挤压力,使得加强件可以减小电芯主体中的极片之间在端部处的间隙,增加了对电芯主体的端部处的束缚力,继而限制了电芯主体热膨胀的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软包锂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软包锂电池的电芯主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软包锂电池的软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头尾膨胀鼓包是最常见的一种失效模式,失效原理多是电池头尾部极片间间隙太大,造成锂离子运动阻力增加形成副反应,通过验证发现对电池头尾部增加压力可以明显改善膨胀鼓包。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软包锂电池100,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或其他类型电池。软包锂电池100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软包锂电池100包括软包壳体10以及裸电芯30,裸电芯30设置于软包壳体10,软包壳体10可以对裸电芯30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软包壳体10包括壳体主体11和加强件13。壳体主体11内设有收容空间110,加强件13可以设置于收容空间110内。
壳体主体11可以采用两个上下叠置的热封膜热压封装而成,下层热封膜可以作为下壳体,上层热封膜可以作为上壳体,上下两层热封膜可以为相同的结构。每个热封膜可以包括防护层、金属箔层以及热压层等结构。防护层主要作为软包锂电池100的外部防护。防护层可以为尼龙材质或其他材质。金属箔层为铝箔、钢箔或其他金属。热压层可以作为软包壳体10的内层保护,并可以作为热压封装时两个热封膜的连接结构。热压层可以为聚丙烯(PP)、流延聚丙烯薄膜(CPP)或其他材质。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软包壳体10可以采用铝塑膜作为热封膜,也可以采用钢塑膜作为热封膜。其他实施方式中,软包壳体10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热封膜。
请参与图1和图2,裸电芯30包括电芯主体31和极耳33。电芯主体31设置于收容空间110内。电芯主体31可以包括正极极片311、负极极片313以及隔离膜315,隔离膜315间隔开正极极片311和负极极片313。正极极片311、负极极片313和隔离膜315可以通过卷绕的方式进行组合;正极极片311、负极极片313和隔离膜315也可以通过叠片的方式进行组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正极极片311、负极极片313和隔离膜315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组合。
电芯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和第二端部34,第一端部32与第二端部34相对设置。第一端部32可以朝向极耳33。
极耳33连接于电芯主体31并凸设于软包壳体10外,便于软包锂电池100与其他结构进行电连接。极耳33可以包括正极极耳331和负极极耳333,正极极耳331可以连接于正极极片311,负极极耳333可以连接于负极极片313,正极极耳331与负极极耳333均可以凸设于软包壳体10的同一侧,如此,便于软包锂电池100在同一侧电连接其他结构。
加强件13位于电芯主体31的靠近极耳33的一端,例如可以将加强件13设置成沿电芯主体31的厚度方向位于电芯主体31的第一端部32。其中,电芯主体31的厚度方向可以理解为正极极片311与负极极片313的层叠方向,也可以理解为沿正极极片311至负极极片313的方向。其中,电芯主体31的厚度方向平行于图2中的Z轴方向,附图中的X轴、Y轴、Z轴相互垂直。
如此,加强件13可以为电芯主体31提供挤压力,使得加强件13可以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极片(例如正极极片311与负极极片313)之间在端部处的间隙,增加了对电芯主体31的端部处的束缚力,继而限制了电芯主体31热膨胀的程度。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强件13的方式对于现有生产工艺没有明显的影响或改变,几乎不会影响软包锂电池100的能量密度,有效地改善软包锂电池100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鼓包问题,延长了软包锂电池100的使用寿命。
此外,加强件13还可以位于电芯主体31的与极耳33相对的另一端,例如可以将加强件13设置成沿电芯主体31的厚度方向位于电芯主体31的第二端部34。如此,加强件13可以沿电芯主体31的厚度方向相抵于电芯主体31的两端,加强件13既可以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极片之间在第一端部32处的间隙,加强件13又可以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极片之间在第二端部34处的间隙,有助于进一步限制电芯主体31热膨胀的程度,有效地改善软包锂电池100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鼓包问题,延长了软包锂电池100的使用寿命。
加强件13可以包括第一加强件131和第二加强件133,第一加强件131与第二加强件133均设置于收容空间110内。第一加强件131设置成沿电芯主体31的厚度方向位于第一端部32,第二加强件133设置成沿电芯主体31的厚度方向位于第二端部34。如此,第一加强件131与第二加强件133共同增加了对电芯主体31的端部处的束缚力,有助于进一步限制电芯主体31热膨胀的程度,有效地改善软包锂电池100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鼓包问题,延长了软包锂电池100的使用寿命。
加强件13是热熔胶并贴附于电芯主体31。如此,有助于加强件13可以较好地固定于电芯主体31的端部位置而不容易发生偏离,从而有利于保证加强件13对电芯主体31的端部处的束缚力,提高了加强件13相抵于电芯主体31的稳定性。
加强件13是双面热熔胶,单面热熔温度为80~85℃,则加强件13可以通过其中一面粘接固定于电芯主体31,另一面可以粘接固定于壳体主体11,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加强件13相抵于电芯主体31的稳定性。
加强件13的宽度为15-20mm。加强件13的宽度方向可以为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加强件13的宽度可以理解为第一加强件131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还可以理解为第二加强件133沿第二端部34至第一端部32的方向的宽度。其中,加强件13的宽度方向可以平行于图1中的Y轴方向。
第一加强件131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为W1,其中,15mm≤W1≤20mm。例如W1可以为15mm、15.5mm、16mm、16.5mm、17mm、17.5mm、18mm、18.5mm、19mm、19.5mm、20mm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如此,第一加强件131的宽度不至于过小而导致对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正极极片311与负极极片313之间在第一端部32处的间隙不明显;同时由于发明人通过实验验证发现,对电芯主体31中位于第一端部32与第二端部34之间的结构位置增加挤压力对改善软包锂电池100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鼓包问题的作用影响较小,则第一加强件131的宽度不至于过大而导致成本增加。第一加强件131的宽度较为合适,有助于兼顾减小电芯主体31的极片之间在端部处的间隙与降低成本。
第二加强件133沿第二端部34至第一端部32的方向的宽度为W2,其中,15mm≤W2≤20mm。例如W2可以为15mm、15.5mm、16mm、16.5mm、17mm、17.5mm、18mm、18.5mm、19mm、19.5mm、20mm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如此,第二加强件133的宽度不至于过小而导致对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正极极片311与负极极片313之间在第二端部34处的间隙不明显;同时由于发明人通过实验验证发现,对电芯主体31中位于第一端部32与第二端部34之间的结构位置增加挤压力对改善软包锂电池100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鼓包问题的作用影响较小,则第二加强件133的宽度不至于过大而导致成本增加。第二加强件133的宽度较为合适,有助于兼顾减小电芯主体31的极片之间在端部处的间隙与降低成本。
软包壳体10也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形状进一步提高对电芯主体31的端部的束缚力。例如请参阅图3,软包壳体10包括外壳铝塑膜,壳体主体11与加强件13可以作为外壳铝塑膜的结构。外壳铝塑膜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台阶部,多个台阶部可以位于壳体主体11。多个台阶部可以包括第一台阶部111、第二台阶部113以及第三台阶部115,第一台阶部111、第二台阶部113以及第三台阶部115可以依次布置。图3的左侧还示出了用于封装的顶封。
壳体主体11中的第一台阶部111、第二台阶部113以及第三台阶部115均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成型。例如软包壳体10可以采用铝塑膜作为热封膜,并通过冲压模具在铝塑膜上冲坑出第一台阶部111、第二台阶部113以及第三台阶部115。
第一加强件131可以位于电芯主体31的靠近极耳33的一端、且与第一台阶部111相对。如此,有助于限制电芯主体31在第一端部32处的膨胀空间,使得第一台阶部111与第一加强件131可以共同配合提高对电芯主体31的第一端部32处的束缚力,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正极极片311与负极极片313之间在第一端部32处的间隙,能够更进一步改善软包锂电池100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鼓包问题。
第一台阶部111可以相对第二台阶部113更靠近电芯主体31,第一台阶部111与第二台阶部113的高度差为H1,其中,0.2mm≤H1≤1mm。例如H1可以为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其中,第一台阶部111与第二台阶部113的高度方向为两个热封膜叠置的方向。其中,第一台阶部111的高度方向可以平行于图3中的Z轴方向。
如此,第一台阶部111与第二台阶部113的高度差不至于过小而导致第一台阶部111对电芯主体31的第一端部32处的膨胀空间限制较小,继而导致对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正极极片311与负极极片313之间在第一端部32处的间隙不明显;同时第一台阶部111与第二台阶部113的高度差不至于过大而增加壳体主体11的成型过程的复杂程度。第一台阶部111与第二台阶部113的高度差较为合适,有助于兼顾对电芯主体31的膨胀空间进行较好的限制与简化壳体主体11的结构。
第一台阶部111的宽度为15~20mm,第一台阶部111的宽度方向可以为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则第一台阶部111的宽度可以理解为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其中,第一台阶部111的宽度方向可以平行于图3中的Y轴方向。
第一台阶部111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为W3,其中,15mm≤W3≤20mm。例如W3可以为15mm、15.5mm、16mm、16.5mm、17mm、17.5mm、18mm、18.5mm、19mm、19.5mm、20mm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如此,有助于第一台阶部111的宽度可以较好地匹配电芯主体31的第一端部32的尺寸,使得第一台阶部111的结构设计得较为合理,同时亦有助于第一台阶部111能够容纳第一加强件131与第一端部32,并提高对电芯主体31的第一端部32的束缚力。
第二加强件133可以位于电芯主体31的与极耳33相对的另一端、且与第三台阶部115相对。如此,有助于限制电芯主体31在第二端部34处的膨胀空间,使得第三台阶部115与第二加强件133可以共同配合提高对电芯主体31的第二端部34处的束缚力,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正极极片311与负极极片313之间在第二端部34处的间隙,能够更进一步改善软包锂电池100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鼓包问题。
第三台阶部115可以相对第二台阶部113更靠近电芯主体31,第三台阶部115与第二台阶部113的高度差为H2,其中,0.1mm≤H2≤1mm。例如H2可以为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如此,第三台阶部115与第二台阶部113的高度差不至于过小而导致第三台阶部115对电芯主体31的第二端部34处的膨胀空间限制较小,继而导致对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正极极片311与负极极片313之间在第二端部34处的间隙不明显;同时第三台阶部115与第二台阶部113的高度差不至于过大而增加壳体主体11的成型过程的复杂程度。第一台阶部111与第二台阶部113的高度差较为合适,有助于兼顾对电芯主体31的膨胀空间进行较好的限制与简化壳体主体11的结构。
第三台阶部115的宽度为15~20mm,第三台阶部115的宽度方向可以为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则第三台阶部115的宽度可以理解为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其中,第三台阶部115的宽度方向可以平行于图3中的Y轴方向。
第三台阶部115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为W4,其中,15mm≤W4≤20mm。例如W4可以为15mm、15.5mm、16mm、16.5mm、17mm、17.5mm、18mm、18.5mm、19mm、19.5mm、20mm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如此,有助于第三台阶部115的宽度可以较好地匹配电芯主体31的第二端部34的尺寸,使得第三台阶部115的结构设计得较为合理,同时亦有助于第三台阶部115能够容纳第二加强件133与第二端部34,并提高对电芯主体31的第二端部34的束缚力。
第二台阶部113的宽度为极片的宽度尺寸-2*(15~20)mm,第二台阶部113的宽度方向可以为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则第二台阶部113的宽度可以理解为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其中,第二台阶部113的宽度方向可以平行于图3中的Y轴方向。
第二台阶部113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为W5,W5=W0-2*(15~20)mm,其中,W0为极片(例如正极极片311或负极极片313)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
极片沿第一端部32至第二端部34的方向的宽度可以根据软包锂电池100具体所应用的产品进行设计,例如在软包锂电池100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产品时,电芯主体31的宽度可以设计得相对较大;在软包锂电池100应用于手机时,电芯主体31的宽度可以设计得相对较小。
如此,有助于第二台阶部113的宽度可以较好地匹配电芯主体31中位于第一端部32与第二端部34之间的结构的尺寸,使得第二台阶部113的结构设计得较为合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主体31中设置有加强件13的端部的厚度与电芯主体31的中间位置的厚度差为-10~10um,则电芯主体31中设置有加强件13的端部的厚度可以厚于或薄于或等于电芯主体31的中间位置的厚度,使得电芯主体31在端部的厚度与在中间位置的厚度的差异小,有助于加强件13对电芯主体31的端部处的束缚力较好。
例如电芯主体31中第一端部32的厚度与电芯主体31的中间位置的厚度差为H3,其中,-10μm≤H3≤10μm。例如H3可以为-10μm、-9μm、-8μm、-7μm、-6μm、-5μm、-4μm、-3μm、-2μm、-1μm、0μm、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又例如电芯主体31中第二端部34的厚度与电芯主体31的中间位置的厚度差为H4,其中,-10μm≤H4≤10μm。例如H4可以为-10μm、-9μm、-8μm、-7μm、-6μm、-5μm、-4μm、-3μm、-2μm、-1μm、0μm、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或上述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软包锂电池100中,裸电芯30的电芯主体31设置于壳体主体11的收容空间110内,极耳33连接于电芯主体31并凸设于软包壳体10外,加强件13设置于收容空间110内,加强件13位于电芯主体31的靠近极耳33的一端。如此,加强件13可以为电芯主体31提供挤压力,使得加强件13可以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极片之间在端部处的间隙,增加了对电芯主体31的端部处的束缚力,继而限制了电芯主体31热膨胀的程度。
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强件13的方式对于现有生产工艺没有明显的影响或改变,几乎不会影响软包锂电池100的能量密度,有效地改善软包锂电池100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鼓包问题,延长了软包锂电池100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1000。电动汽车1000可以为电动汽车,例如电动汽车1000可以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软包锂电池100。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动汽车1000中,裸电芯30的电芯主体31设置于壳体主体11的收容空间110内,极耳33连接于电芯主体31并凸设于软包壳体10外,电芯主体31的隔离膜315间隔开正极极片311与负极极片313,加强件13设置于收容空间110内,加强件13位于电芯主体31的靠近极耳33的一端。如此,加强件13可以为电芯主体31提供挤压力,使得加强件13可以减小电芯主体31中的极片之间在端部处的间隙,增加了对电芯主体31的端部处的束缚力,继而限制了电芯主体31热膨胀的程度。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强件13的方式对于现有生产工艺没有明显的影响或改变,几乎不会影响软包锂电池100的能量密度,有效地改善软包锂电池100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鼓包问题,延长了软包锂电池100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锂电池包括:
软包壳体,所述软包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加强件,所述壳体主体内设有收容空间,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以及
裸电芯,所述裸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极耳,所述电芯主体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电芯主体并凸设于所述软包壳体外,
其中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电芯主体的靠近所述极耳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位于所述电芯主体的与所述极耳相对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是热熔胶并贴附于所述电芯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是双面热熔胶,单面热熔温度为80~85℃,所述加强件的宽度为1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壳体包括外壳铝塑膜,所述外壳铝塑膜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台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台阶部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和第三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的宽度为15~20mm;所述第二台阶部的宽度为极片的宽度尺寸-2*(15~20)mm;所述第三台阶部的宽度为15~20mm;所述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三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间的高度差为0.2~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主体中设置有所述加强件的端部的厚度与所述电芯主体的中间位置的厚度差为-10~10u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位于所述电芯主体的靠近所述极耳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对,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所述电芯主体的与所述极耳相对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三台阶部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主体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离膜,所述隔离膜间隔开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所述加强件沿所述电芯主体的厚度方向相抵于所述电芯主体的端部。
10.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软包锂电池。
CN202210029720.5A 2022-01-12 2022-01-12 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 Pending CN114497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9720.5A CN114497695A (zh) 2022-01-12 2022-01-12 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9720.5A CN114497695A (zh) 2022-01-12 2022-01-12 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7695A true CN114497695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2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9720.5A Pending CN114497695A (zh) 2022-01-12 2022-01-12 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76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0885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77543U (zh) * 2013-05-02 2013-11-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及其极耳
CN105977440A (zh) * 2016-07-06 2016-09-28 厦门宝龙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软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多片电芯成组正负极极耳连接结构
CN206639875U (zh) * 2016-11-07 2017-1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池
CN208014838U (zh) * 2017-12-06 2018-10-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软包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设备
WO2019024873A1 (zh) * 2017-08-01 2019-02-07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26796A (zh) * 2018-09-21 2019-02-12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以及防止极片打卷的方法
CN210926193U (zh) * 2019-12-20 2020-07-03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11789226U (zh) * 2020-05-12 2020-10-27 路华置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内壳防爆结构的叠片电芯纽扣电池
CN113506937A (zh) * 2021-07-29 2021-10-15 重庆市紫建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体积能量密度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CN113745644A (zh) * 2021-09-08 2021-12-0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及电子产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77543U (zh) * 2013-05-02 2013-11-06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及其极耳
CN105977440A (zh) * 2016-07-06 2016-09-28 厦门宝龙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软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多片电芯成组正负极极耳连接结构
CN206639875U (zh) * 2016-11-07 2017-1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池
WO2019024873A1 (zh) * 2017-08-01 2019-02-07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8014838U (zh) * 2017-12-06 2018-10-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软包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设备
CN109326796A (zh) * 2018-09-21 2019-02-12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以及防止极片打卷的方法
CN210926193U (zh) * 2019-12-20 2020-07-03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11789226U (zh) * 2020-05-12 2020-10-27 路华置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内壳防爆结构的叠片电芯纽扣电池
CN113506937A (zh) * 2021-07-29 2021-10-15 重庆市紫建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体积能量密度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制作方法
CN113745644A (zh) * 2021-09-08 2021-12-0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及电子产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0885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34678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KR101596269B1 (ko)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신규한 구조의 전지셀
EP2323202B1 (en) Electrode assembly
TWI303500B (en) Battery pack
US11545707B2 (en) Battery case comprising various kinds of metal barrier layers and battery cell including the same
EP2083460B1 (en) Battery pack
EP3486967B1 (en) Battery cell comprising electrode lead facing outer surface of electrode assembly
US2006009950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215989120U (zh) 方形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5989064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KR20170029283A (ko) 배터리 모듈
CN21267642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112534631A (zh) 电源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CN218867192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3018750A1 (en) Cell
CN114497695A (zh) 软包锂电池和电动汽车
CN110690408B (zh) 电芯及其电池
CN216120530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6093339A (zh) 电芯及用电设备
JP2001060452A (ja) フィルム外装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3948711A (zh) 电化学装置、电池组和电子装置
CN113745630A (zh) 电化学装置、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6325339A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CN116581396B (zh) 电芯及用电设备
CN218957860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