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3340A - 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3340A
CN114493340A CN202210139142.0A CN202210139142A CN114493340A CN 114493340 A CN114493340 A CN 114493340A CN 202210139142 A CN202210139142 A CN 202210139142A CN 114493340 A CN114493340 A CN 114493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ll
software
technician
data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91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荫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Securit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Securit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Securit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Securit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91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3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3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3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根据软件技能标识,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根据技能操作数据对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获取与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基于软件技术人员在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根据技能答题数据对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将操作评价结果和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本发明可增强技能分析结果与日常操作的关联性,提高技能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软件技术和软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软件技术人员在各行各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通常通过考试或面谈等方式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方式主观性较强且评价维度单一,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软件技术人员也无法及时了解自身的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强化,提高自身技能。因此,亟需一种辅助工具,可及时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估,使软件技术人员快速了解自身的技能水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强化,提高的技能水平和开发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估的方式主观性较强且评价维度单一,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
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
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
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
一种技能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软件信息资料模块,用于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
操作评价结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
软件技能考试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技能答题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
知识评价结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
技能分析结果模块,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上述技能数据处理方法。
一个或多个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技能数据处理方法。
上述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技能操作和技能答题两个维度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技能分析,增强技能分析结果与日常操作的关联性,提高技能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可定时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技能分析,使软件技术人员在各个阶段及时了解自身的技能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技能数据处理方法的一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技能数据处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技能数据处理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可应用在如图1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客户端与服务端进行通信。其中,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端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技能数据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在图1中的服务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
可理解的,软件技术人员是指对软件(如java,JavaScript,PHP等)进行编写、改写或测试等的工作人员,例如:管理人员、开发人员、分析人员和测试人员等。软件信息资料是指软件技术人员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资料、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其中,个人资料包括软件技术人员的名字、性别、年龄、入职时间、联系方式、工作部门等。软件技能标识用于识别软件技术人员的技术职能类型。例如,软件技能标识可以是“测试”、“开发”、“分析”等,“测试”表示该软件技术人员负责软件测试工作。优选的,一个软件技术人员对应至少一个软件技能标识。时间标识用于识别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年限。该技能年限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并随着系统时间进行累计,实时更新技能年限。
S20、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
可理解的,预设软件工具是指预先设置的软件工具。软件工具是指软件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工作工具,记录有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和技能任务数据等。预设软件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研发任务管理工具、知识库工具(例如:知鸟)、自动化测试平台、代码扫描工具等。其中,研发任务管理工具可以是jira,jira是项目与事务跟踪工具,被管理人员、开发人员、分析人员、测试人员和其他人员广泛使用。优选的,代码扫描工具可以是fotify,fotify用于对程序代码做静态扫描,分析漏洞。技能操作数据是指软件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的操作数据,例如,处理任务量、按时完成率、测试阶段问题发生率、生产缺陷数等。优选的,可定时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其中,操作能力评估是指根据技能操作数据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操作评价结果是指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进行评估生成的结果。优选的,该操作评价结果包括技能操作数据、比对结果以及操作评估等级。其中,操作评估等级可以是优秀、良好、一般等。
具体的,在获取技能操作数据之后,获取预设技能操作指标。其中,预设技能操作指标是指预先设置的技能操作指标,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技能操作指标包括处理任务量指标、按时完成率指标、测试阶段问题发生率指标、生产缺陷数指标等。例如,按时完成率指标可以是:按时完成率为[0%-60%),则判定不符合指标;按时完成率为[60%-100%],则判定符合指标。生产缺陷数指标可以是:生产缺陷数为[0,2],则判定符合指标;生产缺陷数为[3,∞),则判定不符合指标。在获取预设技能操作指标之后;将技能操作数据中的各项操作数据与预设技能操作指标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生成比对结果。其中,比对结果是指各项操作数据与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的结果。例如,比对结果为技能操作数据有3项不符合指标。优选的,比对结果还可以包括不符合指标的操作数据的具体内容。在获得比对结果之后,获取操作等级评估规则,根据比对结果和操作等级评估规则,生成操作评价结果。其中,操作等级评估规则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例如,当有[0,1]项不符合指标,则判定操作评估等级为优秀;当有[2,4]项不符合指标,则判定操作评估等级为良好;当有[5,∞)项不符合指标,则判定操作评估等级为一般。
S30、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可理解的,软件技能考试题是指用于对软件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测试的题目。具体的,根据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技能标识,对若干软件技能考试题库的分类标识进行识别,得到与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库。在获得与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之后,在该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获取与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并将该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在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以使软件技术人员在终端设备上对该软件技能考试题进行答题操作。
S40、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
可理解的,答题操作是指软件技术人员在终端设备对软件技能考试题作出解答,并提交答案的操作。技能答题数据是指软件技术人员对软件技能考试题作出解答的数据。
S50、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
可理解的,技能知识评估是指根据技能答题数据对软件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知识评价结果是指对软件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进行评估生成的结果。优选的,该操作评价结果包括技能操作数据、比对结果以及知识评估等级。其中,知识评估等级可以是优秀、良好、一般等。
具体的,在获取技能答题数据之后,获取预设技能答题指标。其中,预设技能答题指标是指预先设置的标准答案,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在获取预设技能答题指标之后;将技能答题数据中的各项答题数据与预设技能答题指标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生成答题结果,即答题分数。在获得答题结果之后,获取知识等级评估规则,根据答题结果和知识等级评估规则,生成知识评价结果。其中,知识等级评估规则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例如,当答题结果为[0,60),则判定知识评估等级为一般;当答题结果为[60,90),则判定知识评估等级为良好;当答题结果为[90,100),则判定知识评估等级为优秀。
S60、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
可理解的,综合评价模型是指已训练完成的用于对操作评价结果和知识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网络模型。该综合评价模型可以是基于弹性网络回归算法训练得到的模型。加权计算是指对至少一个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知识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得到技能分析结果的处理过程。具体的,在得到至少一个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知识评价结果之后,将至少一个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至少一个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知识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到与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其中,技能分析结果是指对至少一个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知识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的结果。该技能分析结果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分数。
在步骤S10-S60中,通过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技能操作和技能答题两个维度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技能分析,增强技能分析结果与日常操作的关联性,提高技能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可定时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技能分析,使软件技术人员在各个阶段及时了解自身的技能水平。进一步的,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是根据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的,可提高技能操作数据的准确性。
可选的,包括在S60之后,即在所述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之后,包括:
S601、获取与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预设技能等级指标;
S602、根据所述预设技能等级指标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等级划分,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等级;
S603、判断所述技能等级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
S604、若所述技能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则获取与所述技能等级对应的技能课程;
S605、根据所述技能课程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并将所述学习目标信息发送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可理解的,预设技能等级指标是指预先设置的技能等级指标。不同的软件技能标识对应不同的预设技能等级指标。例如,软件技能标识为“测试”,则获取与“测试”对应的技能等级指标。优选的,当技能分析结果为一个具体的分数时,技能等级指标可以是不同分数段对应不同技能等级,例如,(95分,100分]对应的技能等级为甲级;(90分,95分]分对应的技能等级为乙级;(85分,90分]对应的技能等级为丙级等。对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等级划分是指根据预设技能等级指标和技能分析结果为软件技术人员划分技能等级的过程。技能等级是指据预设技能等级指标和技能分析结果对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等级划分得到的结果,该技能等级表征软件技术人员在与软件技能标识对应领域内的技能水平。优选的,技能等级可以是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等。预设等级阈值是指预先设置的等级阈值,该等级阈值用于判断软件技术人员是否推送与技能等级对应的技能课程。技能课程是指与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学习课程。优选的,与技能等级对应的技能课程可以是针对现有技能等级的升级课程。该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线上课程、线下课程、技能学习资料等。当技能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则获取与技能等级对应的技能课程,即当技能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时,不同的技能等级配置有不同的技能课程。学习目标信息包含技能分析结果、技能等级、技能课程和学习时间等。其中,学习时间是指软件技术人员完成技能课程的时间期限,即软件技术人员在接收到技能课程的推送后,需在指定时间期限内完成技能课程的学习目标。本发明通过对技能等级的识别为软件技术人员推送对应的技能课程,使推荐更加符合软件技术人员的需求,使软件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强化,提高的技能水平和开发效率。
可选的,在步骤S603之后,即在所述判断所述技能等级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等级阈值之后,包括:
S6031、若所述技能等级大于预设等级阈值,则获取与所述技能等级对应的等级考试题;
S6032、根据所述等级考试题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等级考试信息,并将所述等级考试信息发送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可理解的,当技能等级大于预设等级阈值,则获取与技能等级对应的等级考试题,即当技能等级大于预设等级阈值时,不同的技能等级配置有不同的等级考试题。其中,等级考试题是指用于对软件技术人员进行等级测试的试题。等级考试信息包含技能分析结果、技能等级、等级考试题和考试时间等。其中考试时间是指软件技术人员完成等级考试题的时间期限,即软件技术人员在接收到等级考试题的推送后,需在指定时间期限内完成等级考试题。本发明通过对技能等级的识别为软件技术人员推送对应的等级考试题,使软件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强化,可提高的技能水平和开发效率。
可选的,在步骤S605中,所述根据所述技能课程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包括:
S6051、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任务数据;
S6052、根据所述技能任务数据,配置所述技能课程的学习时间;
S6053、根据所述技能课程、所述学习时间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
可选的,技能任务数据是指与软件技术人员对应的技能任务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任务数量、任务时间和任务处理进度等。在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任务数量、任务时间和任务处理进度等信息之后,根据任务数量、任务时间和任务处理进度等信息为软件技术人员配置学习时间。例如,将学习时间配置在任务数量为0的时间段,或将学习时间配置在任务处理完成后的时间段。在确定学习时间后,根据技能课程、学习时间和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并将学习目标信息推送给软件技术人员。本发明通过对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任务数据进行分析后,配置学习时间,使软件技术人员能更好的对技能课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的技能水平和开发效率。
可选的,在步骤S30中,即所述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包括:
S301、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若干软件技能考试题库的分类标识进行识别,得到与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库;
S302、在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
可理解的,分类标识用于对软件技能考试题库的类别进行识别。每个软件技能考试题库都有对应的分类标识。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技能标识与软件技能考试题库的分类标识存在关联关系。根据软件技能标识,可在若干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查询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库。在获取到与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之后,然后在该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查询与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其中,时间标识用于识别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年限。该技能年限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并随着系统时间进行累计,实时更新技能年限。
可选的,在步骤S30之后,即在所述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之后,包括:
S303、获取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的使用次数标识;
S304、根据所述使用次数标识,判断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的使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使用次数;
S305、若所述使用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使用次数,则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从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删除。
可理解的,当一个软件技能考试题被获取并发送给软件技术人员时,该软件技能考试题的使用次数累计一次。使用次数标识是指用于识别软件技能考试题被使用的次数。预设使用次数是指预先设置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可被使用的次数。当软件技能考试题的使用次数大于或等于该预设使用次数时,将该软件技能考试题从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删除。例如,预设使用次数可设置为5次,当软件技能考试题的使用次数大于或等于5次,将该软件技能考试题从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删除,以对软件技能考试题库进行更新。优选的,当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软件技能考试题的数量减少到一定数值时,可自动添加备用软件技能考试题至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技能数据处理装置,该技能数据处理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技能数据处理方法一一对应。如图3所示,该技能数据处理装置包括软件信息资料模块10、操作评价结果模块20、软件技能考试题模块30、技能答题数据模块40、知识评价结果模块50和技能分析结果模块60。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软件信息资料模块10,用于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
操作评价结果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
软件技能考试题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技能答题数据模块40,用于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
知识评价结果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
技能分析结果模块60,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
可选的,在技能分析结果模块60之后,包括:
预设技能等级指标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预设技能等级指标;
技能等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技能等级指标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等级划分,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等级;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技能等级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
技能课程模块,用于若所述技能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则获取与所述技能等级对应的技能课程;
学习目标信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技能课程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并将所述学习目标信息发送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模块之后,包括:
等级考试题单元,用于若所述技能等级大于预设等级阈值,则获取与所述技能等级对应的等级考试题;
等级考试信息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等级考试题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等级考试信息,并将所述等级考试信息发送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学习目标信息模块,包括:
技能任务数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任务数据;
学习时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技能任务数据,配置所述技能课程的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信息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技能课程、所述学习时间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
可选的,软件技能考试题模块30,包括:
软件技能考试题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若干软件技能考试题库的分类标识进行识别,得到与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库;
软件技能考试题单元,用于在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
可选的,在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单元之后,包括:
使用次数标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的使用次数标识;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使用次数标识,判断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的使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使用次数;
软件技能考试题删除单元,用于若所述使用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使用次数,则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从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删除。
关于技能数据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技能数据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技能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技能数据处理方法所涉及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技能数据处理方法。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和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
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
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
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和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
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
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
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读指令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可读取存储介质或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
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
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
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之后,包括:
获取与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预设技能等级指标;
根据所述预设技能等级指标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等级划分,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等级;
判断所述技能等级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
若所述技能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则获取与所述技能等级对应的技能课程;
根据所述技能课程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并将所述学习目标信息发送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技能等级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等级阈值之后,包括:
若所述技能等级大于预设等级阈值,则获取与所述技能等级对应的等级考试题;
根据所述等级考试题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等级考试信息,并将所述等级考试信息发送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技能课程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任务数据;
根据所述技能任务数据,配置所述技能课程的学习时间;
根据所述技能课程、所述学习时间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包括:
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若干软件技能考试题库的分类标识进行识别,得到与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库;
在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的使用次数标识;
根据所述使用次数标识,判断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的使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使用次数;
若所述使用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使用次数,则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从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库中删除。
7.一种技能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件信息资料模块,用于获取软件技术人员的软件信息资料;所述软件信息资料包括软件技能标识和时间标识;
操作评价结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件技能标识,从至少一个预设软件工具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技能操作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能力评估,得到操作评价结果;
软件技能考试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资料,获取与所述时间标识对应的软件技能考试题;将所述软件技能考试题显示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技能答题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软件技术人员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答题操作,获取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答题数据;
知识评价结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技能答题数据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知识评估,得到知识评价结果;
技能分析结果模块,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操作评价结果和至少一个所述知识评价结果输入综合评价模型,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技能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分析结果之后,包括:
预设技能等级指标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软件技能标识对应的预设技能等级指标;
技能等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技能等级指标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对所述软件技术人员进行技能等级划分,得到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等级;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技能等级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
技能课程模块,用于若所述技能等级小于或等于预设等级阈值,则获取与所述技能等级对应的技能课程;
学习目标信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技能课程和所述技能分析结果生成学习目标信息,并将所述学习目标信息发送至所述软件技术人员的终端设备。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技能数据处理方法。
10.一个或多个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技能数据处理方法。
CN202210139142.0A 2022-02-15 2022-02-15 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93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9142.0A CN114493340A (zh) 2022-02-15 2022-02-15 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9142.0A CN114493340A (zh) 2022-02-15 2022-02-15 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3340A true CN114493340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80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9142.0A Pending CN114493340A (zh) 2022-02-15 2022-02-15 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33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5210A (zh) * 2022-10-27 2022-11-22 安徽省中网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5210A (zh) * 2022-10-27 2022-11-22 安徽省中网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lci How to assess the acceptability and credibility of simulation results
US5629878A (en) Test planning and execution models for generating non-redundant test modules for testing a computer system
Beyer et al. A manual categorization of android app development issues on stack overflow
EP1939749A2 (en) Software testing cap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CN110297656B (zh) 基于配置模型评审代码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Jespersen et al. Developing a concept for external audits of psychosocial risks in certified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CN113516356A (zh) 一种基于数据化智能教育培训管理系统
Kadry A new proposed technique to improve software regression testing cost
Lu et al. Does the role matter?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de quality of casual contributors in github
Dale et al. The u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tools: an examination of some key issues
CN115952081A (zh)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493340A (zh) 技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antos et al. A survey on the practices of mobile application testing
Yamashita et al. Surveying developer knowledge and interest in code smells through online freelance marketplaces
CN113361780A (zh) 一种基于行为数据的众包测试人员的评价方法
CN111738586A (zh) 人才评估方法及装置
Butt et al. A conceptual model supporting decision-making for test automation in Agile-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
Haindl et 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software platform for human-ai teaming in smart manufacturing
CN111209214B (zh) 代码测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572900A (zh) 外呼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86262A (zh) 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Gavriliev et al. Model and Procedure for Assessing the Qualification of a Software Developer
CN113570322A (zh) 面向高职学生的职业测评方法及装置
Alhassan et al. Sequential strategy for software process measurement that uses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Geraldi et al. Towards Initial Evidence of SMartyCheck for Defect Detection on Product-Line Use Case and Class Diagra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