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3171B - 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3171B
CN114493171B CN202111678285.0A CN202111678285A CN114493171B CN 114493171 B CN114493171 B CN 114493171B CN 202111678285 A CN202111678285 A CN 202111678285A CN 114493171 B CN114493171 B CN 114493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head line
numerical
current
meteorological
gri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82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93171A (zh
Inventor
李珊
李中凯
赵龙
崔国柱
林�建
刘洋
魏亮
戴建强
陈星延
高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Liny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Liny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Liny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6782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3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3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3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93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3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架空线路输电通道沿线且覆盖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且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数值气象数据;基于历史数值气象预报数据,计算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导线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并取各个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相同位置的最小值构成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基于各气象网格内导线载流量时间序列与整条线路的载流量之间的欧氏距离,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以在关键数值气象网格内线路中间线档处布设动态增容设备为原则生成选址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工程上常用的静态热定值(STR)是在假设多个不利的气象条件同时发生(高气温、低风速、强日照等)的情况下制定的导线载流容量,大大低估了输电线路的实际容量。1977年,美国学者Davis提出了动态增容技术,旨在根据架空导线微气象量测实时计算其载流量。实践表明,动态增容技术可在多数情况下显著提高热定值计算结果,在节约电网建设投资和增强电力系统接纳新能源发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来了可观的节能减排效益。然而,实施动态增容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动态增容设备(比如:气象监测设备和导线测温设备等),建设投资及日常运维成本较大,难以做到沿线大量配置,需要对动态增容设备进行科学的选址。
目前工程上动态增容设备的布置通常是通过沿传输线均匀排列传感器数量来选择的。这种放置方法被称为“等距放置”策略。它的工作原理是定义所需动态增容设备的数量,从线路中央到两侧依据等间隔原则进行动态增容设备配置。显然,这种方法忽略了天气条件的沿线分布规律,需要大量的动态增容设备才能发挥作用。此外还有根据运行经验选择风速较小的地区,或选择横担高度较低的线档,此类方法也都未考虑线路沿线的气象分布规律,轻则影响动态增容设备效能,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充分发挥线路载流潜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过高估计线路载流能力,在损害导线使用寿命的同时带来系统的运行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其考虑线路沿线的气象分布规律,使动态增容设备的布点更具针对性,从而使架空导线载流量的计算更符合实际,有助于运行人员高效、安全地利用线路载流潜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其包括:
获取目标架空线路输电通道沿线且覆盖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且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数值气象预报数据;
基于历史数值气象预报数据,计算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导线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并取各个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相同位置的最小值构成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
基于各气象网格内导线载流量时间序列与整条线路的载流量之间的欧氏距离,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以在关键数值气象网格内线路中间线档处布设动态增容设备为原则生成选址方案。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系统,其包括:
历史数值气象数据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目标架空线路输电通道沿线且覆盖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且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数值气象数据;
目标架空线路载流量模块,其用于基于历史数值气象预报数据,计算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导线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并取各个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相同位置的最小值构成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
关键数值气象网格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各气象网格内导线载流量时间序列与整条线路的载流量之间的欧氏距离,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以在关键数值气象网格内线路中间线档处布设动态增容设备为原则生成选址方案。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数值气象数据信息,计算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导线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并由各个时间序列向量同一位置的载流量最小值构成整条目标架空线路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再基于各气象网格内导线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与整条线路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之间的欧氏距离,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进而选择网格内线路中间线档作为动态增容布点位置。该方法把握了架空线路沿线气象环境的变化规律,关键气象网格集合的选取能够使动态增容布点更具针对性,且可根据工作人员预期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数量自动确定安装布点,为安装动态增容设备提供了更为直接且准确的依据,从而使架空导线载流量的计算更符合实际,有助于运行人员高效、安全地利用线路载流潜力。
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术语解释:
数值气象预报信息是以网格形式呈现的,网格的面积体现了数值气象预报的空间分辨率,目前气象网格可做到3km×3km。如两城市间一条长100km的架空线路,我们无法通过少量分布在城市周边的气象站获取其沿线详细的气象数据,而数值气象预报技术可根据线路跨越的地理信息、云图信息和少量气象观测信息推算出其沿线的数十个网格气象数据,包括每个网格四个顶点的经度、纬度以及网格内气温、日照强度、风速、风向等信息。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架空线路输电通道沿线且覆盖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且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数值气象数据。
例如:目标架空线路输电通道沿线且覆盖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数值气象网格数量为m个。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此处可以理解的是,设定历史时间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设置的,比如一般情况下设定历史时间段应至少为1年以包含完整的一年四季的气象沿线分布规律。
S102:基于各气象网格的历史数值气象预报数据,计算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导线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载流量时间序列,并提取各载流量时间序列在同一时间点处的线路载流量的最小值构成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其维度为H。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计算设定历史时间段内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导体载流量之前,还包括:对历史数值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剔除超过设定正常范围的历史数值气象数据。这样能够保障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产的准确性。
其中,剔除掉不合理数据,如数值气象计算结果为复数、无穷大的情况、气温、日照强度、风速等明显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
在具体实施中,导体温度受到导体自身产生的热量,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与向外界散失的热量的共同作用。在输电线路假设为均匀导体的条件下,导体的热平衡方程表达为:
式中:ql代表导体因通过电流而产生的热量;qs为导体由于日照作用而吸收的热量;qc和qr分别代表导体对流散热量和辐射散热量,Tc为导体温度。当(1)式右端为0时,导体处于静态热平衡状态,反之处于动态热平衡。
依据CIGRE标准,导体载流产生热量具体表达为:
ql=I2[Ra+β(Tc-20)] (2)
式中,β为20℃时导体的温度电阻系数;I为流经导体的电流;Ra为20℃下的参考电阻。
对于等方向的散射,CIGRE标准给出的导体每单位长度所吸收的太阳热量为:
其中,
Hs=arcsin[sinφsinδs+cosφcosδscosZ] (4)
ID=1280sinHs/(sinHs+0.314) (5)
δs=23.4sin[360°(284+N)/365] (6)
η=arccos[cosHscos(γsc)] (7)
γs=arcsin[cosδssinZ/cosHs] (8)
B=(π/2)Id(1+F) (9)
αs为导体表面吸热率;D为导体直径;ID为阳光直射热量;η为光线与导体方向的夹角;F为反照率;Hs为太阳高度角;φ为纬度;δs为赤纬角;Z为太阳分时角度;N为一年当中的天数;γs为太阳方位角;γc为导体方位角,Id为阳光散射热量。
在强制对流情况下,在CIGRE标准中将导体的对流散热表达为:
qc=πλf(Tc-Ta)Nu (10)
式中,Ta为导体周围环境温度;λf为空气的热传导率;Nu为努塞尔数,可以表示为Nu=B1(Re)n,其中B1和n的取值取决于雷诺数和表面粗糙程度。其中λf可表达为:
λf=2.42·10-2+7.2·10-5Tf (11)
其中Tf=0.5(Tc+Ta)。
在强制对流中,由于风向的不同,努塞尔数需要进行修正:
式中,δ代表导体轴向与风向的风向夹角。当0°<δ<24°,A1=0.42,B2=0.68以及m1=1.08。当24°<δ<90°,A1=0.42,B2=0.58以及m1=0.9。
在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努塞尔数取决于格拉晓夫数Gr和普朗特数Pr:
Pr和Gr的表达式为:
Pr=0.715-2.5·10-4Tf (14)
其中g=9.807m/s2,μf=(1.32·10-5+9.5·10-8Tf0;ρ0为海平面处空气密度。
辐射散热表达为:
qr=πDεσB[(Tc+273)4-(Ta+273)4] (16)
其中,ε为辐射率;σB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其数值为5.67×10-8W/(m2·K4)。
分析式(1)-(16)可知,在确定架空导线的型号及地理位置以后,架空导线的载流量主要受其周围气象要素的影响。
因此,各个时间序列的线路载流量的表达式为:
其中,Imax表示线路载流量,Tmax代表线路的最大允许运行温度,qc(Tmax)代表导体温度为Tmax时的对流散热量,qr(Tmax)为导体温度为Tmax时的辐射散热,qs代表每单位长度导体所吸收的太阳热量,R(Tmax)代表代为长度导体在Tmax下的电阻。
通过上述计算线路载流量时间序列
S103:基于各气象网格内导线载流量时间序列与整条线路的载流量之间的欧氏距离,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以在关键数值气象网格内线路中间线档处布设动态增容设备为原则生成选址方案。
在具体实施中,基于欧氏距离最小原则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而且关键数值气象网格的数量与工作人员期望安装的动态增容设备数量相等。
假设需要安装的动态增容设备数量为n,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设由线路沿线所有m个气象网格所构成的集合为O;关键气象网格集合为K,并将K初始化为空集,
S1031:令Γ=K;将集合τ=O-K内数值气象网格分别加入集合Γ,并取集合Γ中各数值气象网格对应时间序列向量同一位置处的最小值构成时间序列向量η,其中各元素计算式如下:
ηh=min(Δ1,h,...,Δu,h),h=1,...,H (18)
其中,ηh为时间序列向量η中的第h个元素;Δ1……Δu为集合Γ中包含的u个气象网格内导线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列向量;Δ1,h为第1个列向量中第h个元素;H为时间序列向量包含元素的个数(时间序列维度)。
S1032:计算时间序列η与整条线路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的欧氏距离:
其中,为时间序列向量/>中的第h个元素。
S1033:将与时间序列欧氏距离最小的时间序列η对应的集合Γ设定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K,即令K=Γ。
S1034:若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内包含的关键气象网格个数已达到n,则输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K作为最终结果,网格选取流程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1031,直到选出n个数值气象网格。
S1035:考虑网格气象数值通常最能反映网格几何中心处的气象情况,因此选取n个气象网格中距离网格几何中心处最近的杆塔作为动态增容设备安装地点。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系统,其具体包括如下模块:
历史数值气象数据获取模块201,其用于获取目标架空线路输电通道沿线且覆盖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且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数值气象数据;
目标架空线路载流量模块202,其用于基于历史数值气象预报数据,计算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导线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并取各个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相同位置的最小值构成整条目标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向量;
关键数值气象网格确定模块203,其用于基于各气象网格内导线载流量时间序列与整条线路的载流量之间的欧氏距离,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以在关键数值气象网格内线路中间线档处布设动态增容设备为原则生成选址方案。
其中,在所述关键数值气象网格确定模块203中,基于欧氏距离最小原则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而且关键数值气象网格的数量与预计安装的动态增容设备数量相等。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与实施例一中的各个步骤一一对应,此处不再累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是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架空线路输电通道沿线且覆盖整条架空线路的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且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数值气象数据;
基于历史数值气象数据,计算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线路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并取各个载流量时间序列相同位置的最小值构成整条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
基于各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线路载流量时间序列与整条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之间的欧氏距离,基于欧氏距离最小原则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以在关键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线路中间线档处布设动态增容设备为原则生成选址方案;
架空线路载流量的表达式为:
其中,I max表示架空线路载流量,T max代表架空线路的最大允许运行温度,(T max)代表架空线路温度为T max时的对流散热量,/>(T max)为架空线路温度为T max时的辐射散热量,/>代表每单位长度架空线路所吸收的太阳热量,R(T max)代表每单位长度架空线路在T max下的电阻;
需要安装的动态增容设备数量为n,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由架空线路沿线所有m个数值气象网格所构成的集合为O;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为K,并将K初始化为空集;
S1031:令Γ=K;将集合τ=O-K内数值气象网格分别加入集合Γ,并取集合Γ中各数值气象网格对应时间序列同一位置处的最小值构成时间序列η,其中各元素计算式如下:
其中,η h为时间序列η中的第h个元素;Δ1……Δu为集合Γ中包含的u个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Δ1,h为第1个序列中第h个元素;H为时间序列包含元素的个数;
S1032:计算时间序列η与整条架空线路载流量时间序列的欧氏距离:
其中,为时间序列/>中的第h个元素;
S1033:将与时间序列欧氏距离最小的时间序列η对应的集合Γ设定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K,即令K=Γ
S1034:若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内包含的关键数值气象网格个数已达到n,则输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K作为最终结果,网格选取流程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1031,直到选出n个数值气象网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关键数值气象网格的数量与预计需要安装的动态增容设备数量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线路载流量时间序列之前,还包括:对历史数值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剔除超过设定正常范围的历史数值气象数据。
4.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历史数值气象数据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架空线路输电通道沿线且覆盖整条架空线路的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且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数值气象数据;
架空线路载流量模块,其用于基于历史数值气象数据,计算所有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线路在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的载流量时间序列,并取各个载流量时间序列相同位置的最小值构成整条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
关键数值气象网格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各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线路载流量时间序列与整条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之间的欧氏距离,基于欧氏距离最小原则从所有数值气象网格中确定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以在关键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线路中间线档处布设动态增容设备为原则生成选址方案;
架空线路载流量的表达式为:
其中,I max表示架空线路载流量,T max代表架空线路的最大允许运行温度,(T max)代表架空线路温度为T max时的对流散热量,/>(T max)为架空线路温度为T max时的辐射散热量,/>代表每单位长度架空线路所吸收的太阳热量,R(T max)代表每单位长度架空线路在T max下的电阻;
需要安装的动态增容设备数量为n,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由架空线路沿线所有m个数值气象网格所构成的集合为O;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为K,并将K初始化为空集;
S1031:令Γ=K;将集合τ=O-K内数值气象网格分别加入集合Γ,并取集合Γ中各数值气象网格对应时间序列同一位置处的最小值构成时间序列η,其中各元素计算式如下:
其中,η h为时间序列η中的第h个元素;Δ1……Δu为集合Γ中包含的u个数值气象网格内架空线路的载流量时间序列;Δ1,h为第1个序列中第h个元素;H为时间序列包含元素的个数;
S1032:计算时间序列η与整条架空线路载流量时间序列的欧氏距离:
其中,为时间序列/>中的第h个元素;
S1033:将与时间序列欧氏距离最小的时间序列η对应的集合Γ设定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K,即令K=Γ
S1034:若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内包含的关键数值气象网格个数已达到n,则输出关键数值气象网格集合K作为最终结果,网格选取流程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1031,直到选出n个数值气象网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关键数值气象网格的数量与需要安装的动态增容设备数量相等。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1678285.0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493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8285.0A CN114493171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8285.0A CN114493171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3171A CN114493171A (zh) 2022-05-13
CN114493171B true CN114493171B (zh) 2023-11-28

Family

ID=81510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8285.0A Active CN114493171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3171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38058A (ko) * 2007-03-05 2007-04-09 주식회사 넥스다임 비정형 격자를 통한 기상 예보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9065796A (ja) * 2007-09-07 2009-03-26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架空送電線の電流容量動的決定装置、こ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架空送電線の電流容量動的決定方法
CN102810859A (zh) * 2012-07-11 2012-12-05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天气预报的架空输电线路最大载流容量预测方法
CN104242452A (zh) * 2014-09-22 2014-12-2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监测系统及其增容监测方法
CN106227789A (zh) * 2016-07-18 2016-12-14 华南理工大学 用于研究架空线路区域内地理信息属性的区域网格划分方法
WO2017057956A1 (ko) * 2015-09-30 2017-04-06 한국전력공사 송전선로 허용 열용량 산정 및 전력계통 해석 시스템
KR101736915B1 (ko) * 2016-03-29 2017-05-29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기상 수치모델 생산자료의 기상패턴 특징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7016253A (zh) * 2017-05-23 2017-08-04 威海职业学院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热载流定值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7292427A (zh) * 2017-06-07 2017-10-24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输电线路最大允许载流量概率性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8734342A (zh) * 2018-04-28 2018-11-02 山东大学 区域天气预报用于地区电网架空线路热定值概率预测方法
WO2019072541A1 (de) * 2017-10-09 2019-04-18 Westnetz Gmbh Multiple verwendung von energiespeichern
CN110084403A (zh) * 2019-03-27 2019-08-02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架空导线载流量的多时段联合概率密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508445A (zh) * 2020-12-18 2021-03-16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温及导线温度量测的架空导线动态增容方法及系统
WO2021102623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场的电缆路径的规划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46398A (zh) * 2021-03-04 2021-06-1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结合气象预测数据的输变电线路的增容容量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38058A (ko) * 2007-03-05 2007-04-09 주식회사 넥스다임 비정형 격자를 통한 기상 예보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9065796A (ja) * 2007-09-07 2009-03-26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架空送電線の電流容量動的決定装置、こ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架空送電線の電流容量動的決定方法
CN102810859A (zh) * 2012-07-11 2012-12-05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天气预报的架空输电线路最大载流容量预测方法
CN104242452A (zh) * 2014-09-22 2014-12-24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监测系统及其增容监测方法
WO2017057956A1 (ko) * 2015-09-30 2017-04-06 한국전력공사 송전선로 허용 열용량 산정 및 전력계통 해석 시스템
KR101736915B1 (ko) * 2016-03-29 2017-05-29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기상 수치모델 생산자료의 기상패턴 특징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6227789A (zh) * 2016-07-18 2016-12-14 华南理工大学 用于研究架空线路区域内地理信息属性的区域网格划分方法
CN107016253A (zh) * 2017-05-23 2017-08-04 威海职业学院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热载流定值的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7292427A (zh) * 2017-06-07 2017-10-24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输电线路最大允许载流量概率性预测方法及装置
WO2019072541A1 (de) * 2017-10-09 2019-04-18 Westnetz Gmbh Multiple verwendung von energiespeichern
CN108734342A (zh) * 2018-04-28 2018-11-02 山东大学 区域天气预报用于地区电网架空线路热定值概率预测方法
CN110084403A (zh) * 2019-03-27 2019-08-02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架空导线载流量的多时段联合概率密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WO2021102623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场的电缆路径的规划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08445A (zh) * 2020-12-18 2021-03-16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温及导线温度量测的架空导线动态增容方法及系统
CN112946398A (zh) * 2021-03-04 2021-06-1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结合气象预测数据的输变电线路的增容容量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超高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方法;吉兴全;杜彦镔;李可军;袁沔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第03期);第102-106页 *
应用气象数值预报技术提高输电线路动态载流量能力;周海松;陈哲;张健;丁雨恒;赵琨;;电网技术(第07期);第2175-2180页 *
输电线路载流量预报预警在电网气象系统中的应用;丁雨恒;张俊;那志强;周海松;吴臻;龚坚刚;;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第02期);第10-12页 *
输电线路输送容量动态增容研究;姚文俊;曹洪强;邓鹤鸣;王刚;;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05期);第512-51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3171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ng et al. Micro-scale wind resource assessment in complex terrain based on CFD coupled measurement from multiple masts
Ali et al.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wind characteristics using Weibull and Rayleigh distributions in Deokjeok-do Island–Incheon, South Korea
Greenwood et al. A comparison of real-time thermal rating systems in the US and the UK
Tabrizi et al. Performance and safety of rooftop wind turbines: Use of CFD to gain insight into inflow conditions
Castellani et al. Wind power forecasting techniques in complex terrain: ANN vs. ANN-CFD hybrid approach
Jiang et al. A novel sensor placement strategy for an IoT-based power grid monitoring system
Rezk et al.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photovoltaic solar radiation monitoring system
Lee et al.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field in a wind farm on complex terrain
Gentle Concurrent wind cooling in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CN112685965A (zh) 一种台风中输电杆塔风险监测方法及系统
Bhattarai et al. Transmission line ampacity improvements of altalink wind plant overhead tie-lines using weather-based dynamic line rating
Abboud et al.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of wind simulations coupled with weather data to calculate dynamic line ratings
Cuevas-Figueroa et al. Accuracy of WRF for prediction of operational wind farm data and assessment of influence of upwind farms on power production
Ramenah et al. Reliably model of microwind power energy output under real conditions in France suburban area
CN111342499A (zh) 一种基于风功率预测数据的风电场实时调度方法
Cheng et al. Wind resource assessment at mountainous wind farm: Fusion of RANS and vertical multi-point on-site measured wind field data
CN114493171B (zh) 一种动态增容设备安装选址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Phillips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dynamic power line rating concept for improved wind energy integration over complex terrain
Phillips et al. Dynamic rating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over complex terrain using a large-eddy simulation paradigm
Rodrigo et al. Validation of meso-wake models for array efficiency prediction using operational data from five offshore wind farms
Hardianto et al. Potential of Wind Energy and Design Configuration of Wind Farm on Puger Beach at Jember Indonesia
Song et al. Study on thermal load capacity of transmission line based on IEEE standard
Wang et al.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photovoltaic potential in China based on GIS platform
Kramm et al. Near-surface wind-speed stilling in Alaska during 1984-2016 and its impact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wind power
Dayal Offshore wind resource assessment, site suitability and Technology selection for Bligh Waters Fiji using WindPR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