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2711A - 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2711A
CN114492711A CN202210086246.XA CN202210086246A CN114492711A CN 114492711 A CN114492711 A CN 114492711A CN 202210086246 A CN202210086246 A CN 202210086246A CN 114492711 A CN114492711 A CN 114492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module
syringe
capacitor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62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强
杨勇
程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ke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ke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ke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ke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62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2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2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2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73Antenna details
    • G06K19/07788Antenna details the antenna being of the capacitive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29Syringe barr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3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the antenna being of the near field type, inductive co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6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装置包括:射频模块、读写模块、线圈板以及主控模块;射频模块设置在针筒内;读写模块与线圈板连接,用于输出电磁波信号至线圈板;线圈板用于将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发射至射频模块,线圈板还用于接收射频模块发射的射频信号,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输出至读写模块;读写模块还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将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反馈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对针筒进行识别,还用于对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进行加密及解密处理,若主控模块解密得到的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本发明便避免了针筒的重复使用在不同病人身上,从而避免了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注射器的主要耗材是一次性造影剂针筒和导管等患者近端材料,其中一次性针筒的生产制造较为复杂,该针筒的主要特点就是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否则将可能出现疾病交叉感染的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方案通常以二维码、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以及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对针筒进行识别,以防止同一针筒在不同病人使用。但是上述方案都存在针筒识别被破解的风险,造成针筒的重复使用而导致出现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针筒识别被破解造成针筒的重复使用而导致出现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筒识别装置,用于对针筒进行识别,其包括:射频模块、读写模块、线圈板以及主控模块;其中,
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针筒内;
所述读写模块与所述线圈板连接,所述读写模块用于输出电磁波信号至所述线圈板;
所述线圈板用于将所述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发射至所述射频模块,所述线圈板还用于接收所述射频模块发射的射频信号,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输出至所述读写模块;
其中,所述模拟信号为所述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且所述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与所述针筒的流水号相对应;
所述读写模块还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读写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反馈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对所述针筒进行识别,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进行加密及解密处理,若所述主控模块解密得到的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射频模块包括:射频线圈、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整流单元、第一稳压单元以及射频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射频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射频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电感并联;
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芯片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整流单元并联。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读写模块包括:读写芯片、第二稳压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在所述读写芯片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
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在所述线圈板与所述读写芯片之间;
所述第二稳压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读写芯片之间;
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读写芯片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稳压单元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与第六电容;其中,
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读写芯片的信号发射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七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八电容;其中,
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射频芯片的稳压脚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读写芯片的信号接收脚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线圈板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微动开关用于检测是否有新的针筒安装。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筒设备,其包括:安装座、至少一个针筒以及如上述所述的针筒识别装置;
所述针筒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其中,所述针筒内设置有活塞;
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活塞上;
所述线圈板设置所述安装座上。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筒识别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针筒识别设备,其包括步骤:
主控模块控制读写模块获取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数据;
将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得到加密数据,并控制所述读写模块将所述加密数据写入至所述射频模块;其中,所述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与所述针筒的流水号相对应;
主控模块获取所述读写模块反馈的加密数据,并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若解密得到的解密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主控模块控制读写模块获取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检测是否有新的针筒安装,若有,则覆盖针筒的注射次数,若无,则对针筒的注射次数进行记录。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射频模块包括射频芯片,所述射频芯片具有16个扇区;所述将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得到加密数据,并控制所述读写模块将所述加密数据写入至所述射频模块的步骤包括:
根据不同扇区的数据作用与加密等级,将标签识别符作为秘钥,并根据扇区的加密等级,对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得到中间秘钥;
对中间秘钥进行数据压缩并进行加密运算后得到加密数据;
将加密数据写入至射频芯片相应的扇区内。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主控模块获取所述读写模块反馈的加密数据,并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若解密得到的解密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的步骤包括:
主控模块根据需要的数据选择相应的加密扇区并选择相应的加密模式;
获取所述加密扇区相应的加密数据;
将所述加密数据进行加密运算的反运算得到解密数据,若所述解密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装置用于对针筒进行识别,其包括:射频模块、读写模块、线圈板以及主控模块;其中,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针筒内;所述读写模块与所述线圈板连接,所述读写模块用于输出电磁波信号至所述线圈板;所述线圈板用于将所述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发射至所述射频模块,所述线圈板还用于接收所述射频模块发射的射频信号,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输出至所述读写模块;其中,所述模拟信号为所述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且所述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与所述针筒的流水号相对应;所述读写模块还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读写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反馈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对所述针筒进行识别,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进行加密及解密处理,若所述主控模块解密得到的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本发明通过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的唯一性,并对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针筒再次使用时需要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若解密数据与标签识别符数据一致则说明识别成功,否则针筒将不能重复使用,这样便避免了针筒的重复使用在不同病人身上,从而避免了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针筒设备的内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针筒识别装置的架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射频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中读写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滤波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接口的引脚图。
图7是本发明中线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针筒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扇区的读写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针筒操作流程示意图1。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针筒操作流程示意图2。
附图中各标记:1、安装座;2、针筒;21、活塞;3、射频模块;31、整流单元;32、第一稳压单元;4、读写模块;41、第二稳压单元;5、线圈板;51、微动开关;6、主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筒设备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筒2设备,其包括:安装座1、至少一个针筒2以及针筒识别装置。所述针筒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其中,所述针筒2内设置有活塞21,所述针筒识别装置用于对所述针筒2进行识别,即验证当前针筒2与上一次注射的针筒2是否为同一针筒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筒2设置有两个,并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筒识别装置包括:射频模块3、读写模块4、线圈板5以及主控模块6。其中,所述射频模块3设置在所述针筒2内,并设置在所述活塞21上;所述读写模块4与所述线圈板5连接,所述读写模块4用于输出电磁波信号至所述线圈板5;所述线圈板5设置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线圈板5用于将所述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发射至所述射频模块3,所述线圈板5还用于接收所述射频模块3发射的射频信号,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输出至所述读写模块4;其中,所述模拟信号为所述射频模块3的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且所述射频模块3的标签识别符与所述针筒2的流水号相对应;所述读写模块4还与所述主控模块6连接,所述读写模块4还用于将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反馈至所述主控模块6,所述主控模块6用于根据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对所述针筒2进行识别,所述主控模块6还用于对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进行加密及解密处理,若所述主控模块6解密得到的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
具体地,所述线圈板5上设置有线圈,该线圈通过布线缠绕形成射频信号,可作为射频信号发送与接收的载体,对所述射频模块3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即能够对射频模块3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所述主控模块6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读写模块4连接,以实现主控系统与读写模块4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线圈板5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射频模块3则设置在针筒2的活塞21上,所述线圈板5安装在活塞21在针筒2中运动的最底部,并使活塞21在最底部时与线圈板5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读写模块4输出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信号至所述线圈板5,所述线圈板5将所述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发射至所述射频模块3,所述线圈板5与所述射频模块3建立连接之后,能够接收所述射频模块3发射的射频信号,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输出至所述主控模块6,因所述射频模块3的标签识别符与所述针筒2的流水号相对应,即所述射频模块3的标签识别符具有唯一性,所述主控模块6能够根据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对所述针筒2进行识别,并对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进行加密及解密处理,其中,若所述主控模块6解密得到的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说明识别成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射频模块3的标签识别符的唯一性,并对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针筒再次使用时需要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若解密数据与标签识别符数据一致则说明识别成功,否则针筒将不能重复使用,这样便避免了针筒的重复使用在不同病人身上,实现了针筒的一次性使用,使用后可达到强制报废的结果,避免了针筒的交叉使用,从而避免了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另外,本发明通过对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进行识别,针筒识别稳定且快速,无需再记录针筒的流水号,可实现了快速生产。
请参阅图2与图3,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模块3包括:射频线圈V、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整流单元31、第一稳压单元32以及射频芯片M1;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射频线圈V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射频线圈V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第一电感L1并联;所述第一稳压单元32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单元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32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芯片M1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整流单元31并联。
具体地,所述射频线圈V能够接收所述读写模块4输出的电磁波信号,所述射频线圈V在电磁波信号的作用下形成一个耦合电压V1,该耦合电压V1通过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容C1形成的并联谐振电路,该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与读写模块4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谐振电路产生共振,并通过所述整流单元31后对所述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使得所述第二电容C2内有电荷,所述第二电容C2输出的电荷经过所述第一稳压单元32后形成供电电压Vcc作用于所述射频芯片M1,以为所述射频芯片M1供电,使得所述射频芯片M1能够完成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所述射频芯片M1的标签识别符与针筒2的流水号相对应,利用射频芯片M1的标签识别符的唯一性,可固定烧录程序,通过指定算法实现一芯一秘钥的效果,标签识别符可随时读取作为针筒流水号,识别过程可选择性验证各扇区的密文,无需记录针筒流水号,加快了验证速度,从而可实现快速生产。
请参阅图4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读写模块4包括:读写芯片U1、第二稳压单元41、第一滤波单元、第一接口P1以及第二接口P2。其中,所述第一接口P1连接在所述读写芯片U1与所述主控模块6之间;所述第二接口P2连接在所述线圈板5与所述读写芯片U1之间;所述第二稳压单元41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P2与所述读写芯片U1之间;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P2与所述读写芯片U1之间。
具体地,所述读写芯片U1由OSC1 27.12MHz晶振提供时钟信号,该晶振的输入端与读写芯片U1的第21脚(OSCIN)连接,输出端与读写芯片U1的第22脚(OSCOUT)连接。所述第一接口P1为串行外设接口(包括主设备数据输入脚MISO、主设备数据输出MOSI脚、时钟信号脚SPI SCLK、使能信号脚SPI CS、复位脚SPI RST),所述读写芯片U1与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第一接口P1实现数据交互。所述第二接口P2为天线接口,所述读写芯片U1的信号发射角TX1通过所述天线接口与所述线圈板5连接,实现信号的收发。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华,所述读写芯片的型号可以是但不限于是MFRC522。
其中,所述天线接口与所述读写芯片U1的信号发射角TX1与信号接收脚RX之间连接有第二稳压单元41,所述读写芯片U1的信号发射脚TX1与信号接收脚RX之间连接有第一滤波单元。所述第二稳压单元41包括:第二电感L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与第六电容C6。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所述读写芯片U1的信号发射脚TX1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接口P1连接。
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七电容C7、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八电容C8;其中,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射频芯片M1的稳压脚VMID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及所述读写芯片U1的信号接收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P2连接。所述第二稳压单元41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均能够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板5上设置有微动开关51,所述微动开关51与所述主控模块6连接,所述微动开关51用于检测是否有新的针筒安装。
具体地,所述微动开关51为采用固定的行程和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所述微动开关51设置在所述线圈板5上并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用来实时检测是否有新的针筒2安装于安装座1上,如果检测到有新的针筒2安装,则覆盖之前存储中的针筒2的次数并指定为n次,例如8次,如果检测到没有新的针筒2安装则定时循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没有新的针筒安装时,针筒使用过程中一旦进行注射操作就将存储中的注射次数减1,最后一次的次数与前一次拆下有关。若检测到有新的针筒安装,则按照新的针筒次数进行计算,若无新的针筒安装,则按照之前一次剩余次数计算。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线圈板5上设置有两个微动开关51,即一个针筒2对应设置有两个微动开关,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筒识别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针筒识别设备,其包括步骤:
S100、主控模块控制读写模块获取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数据;
具体地,射频芯片一般具有16个扇区,每个扇区由4块(块0、块1、块2、块3)组成,一般将16个扇区的64个块按绝对地址编号为0-63,相关操作也按绝对地址编号操作,第0扇区的块0,即绝对地址0块,存放厂商代码(即标签识别符),已经固化不能更改。通过读写模块读取射频芯片的绝对地址0块,得到唯一的UID(厂商代码)。16个扇区分为不同的加密等级,加密等级由扇区号递增由低到高。例如扇区号1使用算法A加密,扇区号2使用算法B加密,扇区号3使用算法C加密,可实现不同等级的加密数据。
请结合图9,读写过程中,读写模块接收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指令,发送应答数据给所述射频芯片,射频芯片复位应答,应答后进行防冲突检测,也就是不允许两个射频芯片同时检测,防冲突检测通过后选择相应的射频芯片,并检测三次相应扇区的秘钥验证后才可进行扇区数据区域的读写操作,即可进行读块、写块、加值、减值、中止等操作。
其中,所述步骤S100还包括步骤:
S101、检测是否有新的针筒安装,若有,则覆盖针筒的注射次数,若无,则对针筒的注射次数进行记录。
请结合图10与图11,当检测到有新的针筒安装时,将针筒的注射次数更改为n次,并将之前针筒的注射次数擦除,将注射次数写入至存储(flash)。当检测到没有新的针筒安装时,针筒使用过程中一旦进行注射操作就将存储(flash)中的注射次数减一,最后一次的次数与前一次拆下有关。若检测到有新的针筒安装,则按照新的针筒次数进行计算,若无新的针筒安装,则按照之前一次剩余次数计算,通过将针筒的次数数据进行保存,以防止掉电丢失,针筒使用前会读取针筒掉电存储的注射次数,以明确针筒的具体使用次数,从而能够防止针筒的浪费。
S200、将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得到加密数据,并控制所述读写模块将所述加密数据写入至所述射频模块;其中,所述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与所述针筒的流水号相对应;
具体地,主控模块根据不同扇区的数据作用与加密等级,将标签识别符作为秘钥,并根据扇区的加密等级,对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得到中间秘钥,对中间秘钥进行数据压缩并进行加密运算后得到加密数据,其后将加密数据写入至射频芯片相应的扇区内即可。
S300、主控模块获取所述读写模块反馈的加密数据,并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若解密得到的解密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
具体地,所述主控模块根据需要的数据选择相应的加密扇区并选择相应的加密模式,其后获取所述加密扇区相应的加密数据,并将所述加密数据进行加密运算的反运算得到解密数据,若所述解密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即针筒验证成功,可以使用相应的针筒功能,否则,当前针筒不能使用。本发明采用利用射频芯片的标签识别符的唯一性,将标签识别符作为秘钥通过多重加密算法,加密后能够实现数据的唯一性,将加密的数据填充到射频芯片扇区的数据块,通过主控模块进行数据的校验防止针筒被破解,避免了针筒的重复使用在不同病人身上,实现了针筒的一次性使用,使用后可达到强制报废的结果,避免了针筒的交叉使用,从而避免了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针筒识别装置,用于对针筒进行识别,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模块、读写模块、线圈板以及主控模块;其中,
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针筒内;
所述读写模块与所述线圈板连接,所述读写模块用于输出电磁波信号至所述线圈板;
所述线圈板用于将所述电磁波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发射至所述射频模块,所述线圈板还用于接收所述射频模块发射的射频信号,并转换为模拟信号后输出至所述读写模块;
其中,所述模拟信号为所述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且所述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与所述针筒的流水号相对应;
所述读写模块还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读写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反馈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对所述针筒进行识别,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标签识别符数据信号进行加密及解密处理,若所述主控模块解密得到的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筒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块包括:射频线圈、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整流单元、第一稳压单元以及射频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射频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射频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电感并联;
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芯片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整流单元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筒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模块包括:读写芯片、第二稳压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在所述读写芯片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
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在所述线圈板与所述读写芯片之间;
所述第二稳压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读写芯片之间;
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读写芯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筒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压单元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与第六电容;其中,
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读写芯片的信号发射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筒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板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微动开关用于检测是否有新的针筒安装。
6.一种针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至少一个针筒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针筒识别装置;
所述针筒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其中,所述针筒内设置有活塞;
所述射频模块设置在所述活塞上;
所述线圈板设置所述安装座上。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筒识别设备的针筒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主控模块控制读写模块获取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数据;
将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得到加密数据,并控制所述读写模块将所述加密数据写入至所述射频模块;其中,所述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与所述针筒的流水号相对应;
主控模块获取所述读写模块反馈的加密数据,并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若解密得到的解密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筒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控制读写模块获取射频模块的标签识别符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检测是否有新的针筒安装,若有,则覆盖针筒的注射次数,若无,则对针筒的注射次数进行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筒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块包括射频芯片,所述射频芯片具有16个扇区;所述将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后得到加密数据,并控制所述读写模块将所述加密数据写入至所述射频模块的步骤包括:
根据不同扇区的数据作用与加密等级,将标签识别符作为秘钥,并根据扇区的加密等级,对标签识别符数据进行加密得到中间秘钥;
对中间秘钥进行数据压缩并进行加密运算后得到加密数据;
将加密数据写入至射频芯片相应的扇区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筒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获取所述读写模块反馈的加密数据,并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若解密得到的解密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的步骤包括:
主控模块根据需要的数据选择相应的加密扇区并选择相应的加密模式;
获取所述加密扇区相应的加密数据;
将所述加密数据进行加密运算的反运算得到解密数据,若所述解密数据为标签识别符数据,则识别成功。
CN202210086246.XA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4492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6246.XA CN114492711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6246.XA CN114492711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2711A true CN114492711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5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6246.XA Pending CN114492711A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271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9726A1 (en) * 2008-06-12 2009-12-17 Abbott Laboratories System for tracking the location of components, assemblies, and sub-assemblies in a medical instrument
CN102847209A (zh) * 2012-08-29 2013-01-02 深圳市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注射器识别系统和注射泵
CN103500352A (zh) * 2013-10-18 2014-01-08 步步高教育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近场感应的标签信息显示装置及益智玩具
CN203930850U (zh) * 2014-05-22 2014-11-05 深圳市方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识别电路及防伪识别装置
CN105488913A (zh) * 2015-12-16 2016-04-13 西安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一卡多表的多模式收费射频卡预付费智能水表及计费方法
CN107798367A (zh) * 2017-11-08 2018-03-13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RFID读写设备
CN111916201A (zh) * 2020-08-18 2020-11-10 深圳圣诺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注射器的针筒识别及管控方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9726A1 (en) * 2008-06-12 2009-12-17 Abbott Laboratories System for tracking the location of components, assemblies, and sub-assemblies in a medical instrument
CN102847209A (zh) * 2012-08-29 2013-01-02 深圳市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注射器识别系统和注射泵
CN103500352A (zh) * 2013-10-18 2014-01-08 步步高教育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近场感应的标签信息显示装置及益智玩具
CN203930850U (zh) * 2014-05-22 2014-11-05 深圳市方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识别电路及防伪识别装置
CN105488913A (zh) * 2015-12-16 2016-04-13 西安航天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一卡多表的多模式收费射频卡预付费智能水表及计费方法
CN107798367A (zh) * 2017-11-08 2018-03-13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RFID读写设备
CN111916201A (zh) * 2020-08-18 2020-11-10 深圳圣诺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注射器的针筒识别及管控方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22509B2 (ja) 記憶装置
US8909944B2 (en) Storage device
US8547202B2 (en) RFID tag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060289659A1 (en) Storage device
KR20040101326A (ko) 인증 장치,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4295160A (ja) メモリカード
JP201106683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相互認証システム
KR20110015022A (ko) 프라이버시를 보호하고 추적을 회피하면서 트랜스폰더의 고정 식별 번호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트랜스폰더, 판독기, 통신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EP2858261B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03091704A (ja) 不揮発性メモリを備えた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記憶装置が着脱自在な情報処理装置
US20150295919A1 (en) Self-authenticating card
WO2012019397A1 (zh) 一种射频识别标签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14492711A (zh) 一种针筒识别装置、针筒设备以及针筒识别方法
KR20180044394A (ko) 이동 단말의 결제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이동 단말
KR20070006526A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에 동적 아이디 할당방법 및 시스템과이를 위한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기,기록매체
JP5471904B2 (ja) 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およびそれに内蔵するsam
CN108491745B (zh)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1060136A (ja) 携帯可能電子装置、および、携帯可能電子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管理方法
JP2005100205A (ja) 非接触icタグのデータ暗号化・復号化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および非接触icタグ
CN116720537B (zh) 一种公交卡数据的读取方法及读取系统
JP2009157803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スワードの提供方法
CN103946860B (zh) 存储装置
A Mohamme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ecurity Measures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KR101077864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KR101077867B1 (ko) 알에프아이디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