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2076B - 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2076B
CN114492076B CN202210161873.5A CN202210161873A CN114492076B CN 114492076 B CN114492076 B CN 114492076B CN 202210161873 A CN202210161873 A CN 202210161873A CN 114492076 B CN114492076 B CN 114492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mization
rigidity
parameter
rail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18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92076A (zh
Inventor
韦凯
王博
王显
许孔斌
王平
牛文强
周炯浩
丁文灏
任娟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Zhejiang Tianti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Zhejiang Tianti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Zhejiang Tianti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1618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2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2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2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92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2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6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e.g. Pareto optimisation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SA], ant colony algorithms or genetic algorithms [G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将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并确定对应的刚度基础参数;为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设置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并选取多个优化评价指标及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根据刚度基础参数对应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以及预设权重系数,确定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并根据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铁轨扣件。本申请可以针对不同的轨道线路情况,为铁路线路上多个不同的铁轨扣件分别以刚度分区的方式配置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配置方案,使经过优化配置后的轨道线路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轨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居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方式之一。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扣件系统起着固定钢轨、提供轨道弹性等作用。尤其在以无砟道床为主的地铁线路中,扣件系统需要提供整个轨道的弹性,有较大的调整量,因此对扣件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各地地铁线路中,每条线路所采用的扣件系统均采用均匀刚度设计,即仅根据线路减振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扣件系统,每个扣件系统对应的垫板刚度设置大体相同,如需针对轨道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优化,则需整体改变整条轨道线路上扣件系统对应的垫板刚度,无法对存在施工偏差、异常磨耗等轨道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扣件刚度调整设计,扣件系统的优化针对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针对不同的轨道线路情况,为铁路线路上多个不同的铁轨扣件分别以刚度分区的方式配置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配置方案,使经过优化配置后的轨道线路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所述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
针对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将该所述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所述优化需求确定该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所述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
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所述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所述铁轨扣件。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根据该所述优化指标对应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确定该所述预设优化指标对应的参数优化比例;
将所述参数优化比例与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之间的乘积,确定为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优化评分;
将全部所述优化评分之和,确定为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对应的整体优化评分;
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选取所述整体优化评分最高的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作为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指标与优化性指标,在所述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安全性指标对应的预设安全标准参数;
将所述安全性指标对应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比对,当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
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过滤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性指标包括:车辆安全性指标以及轨道安全性指标,其中,所述车辆安全性指标包括:车辆脱轨系数指标以及轮重减载率指标,所述轨道安全性指标包括:钢轨动态位移指标以及钢轨振动加速度指标;
所述优化性指标包括:车辆运行效能指标、轮轨接触状态指标以及轨道磨耗状态指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轨道踏面类型、轨道结构参数以及预设运营速度;
针对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该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对应的所述刚度区域的数量以及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所述轨道踏面类型、所述轨道结构参数、所述预设运营速度,构建所述动力学仿真模型。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以下方法确定所述参数优化比例:
确定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该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与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参数优化比例。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所述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
优化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将该所述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所述优化需求确定该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所述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
仿真模块,用于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所述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所述铁轨扣件。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根据该所述优化指标对应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确定该所述预设优化指标对应的参数优化比例;
将所述参数优化比例与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之间的乘积,确定为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优化评分;
将全部所述优化评分之和,确定为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对应的整体优化评分;
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选取所述整体优化评分最高的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作为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指标与优化性指标,所述装置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安全性指标对应的预设安全标准参数;
将所述安全性指标对应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比对,当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
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过滤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型构建模块,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轨道踏面类型、轨道结构参数以及预设运营速度;
针对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该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对应的所述刚度区域的数量以及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所述轨道踏面类型、所述轨道结构参数、所述预设运营速度,构建所述动力学仿真模型。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该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与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参数优化比例。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或上述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或上述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针对每个配置区间,将该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优化需求确定该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选取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根据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铁轨扣件。可以针对不同的轨道线路情况,为需要对刚度配置进行优化的铁轨扣件选取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配置方案,使经过优化配置后的轨道线路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铁轨扣件刚度分区配置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描述一种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经研究发现,各地地铁线路中,每条线路所采用的扣件系统均采用均匀刚度设计,即仅根据线路减振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扣件系统,每个扣件系统对应的垫板刚度设置大体相同,如需针对轨道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优化,则需整体改变整条轨道线路上扣件系统对应的垫板刚度,无法对存在施工偏差、异常磨耗等轨道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扣件刚度调整设计,扣件系统的优化针对性较差。
基于上述研究,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针对每个配置区间,将该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优化需求确定该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选取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根据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铁轨扣件。可以针对不同的轨道线路情况,为需要对刚度配置进行优化的铁轨扣件选取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配置方案,使经过优化配置后的轨道线路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一般为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或其它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
参见图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4,其中:
S101、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所述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
该步骤中,获取需要进行铁轨扣件的刚度优化配置的待配置轨道线路,在纵向上对待配置轨道线路进行区域划分,将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并确定每个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该配置区间内轨道扣件的当前刚度参数作为刚度基础参数。
这里,可以根据轨道线路对应的线型状态,如:曲线半径、运营速度、轨下基础结构、超高状态、轨底坡施工误差等,对轨道线路进行配置区间的划分。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现场测量的轨道实际线型状态与施工标准中所设计的标准线型状态进行比较,将现场测量的轨道实际线型状态与施工标准中所设计的标准线型状态之间的误差可能会导致对轨道运行的不良影响,确定每个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例如,某曲线区段、长枕埋式轨道的配置区间内,经现场测量后,内外轨轨底坡施工误差为1/30,而参考施工标准中所设计的内外轨轨底坡施工标准误差为1/40,这种偏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配置区间内异常轮轨磨耗,因此,选择解决区间异常轮轨磨耗问题作为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
其中,所述刚度基础参数为未进行优化前,配置区间内铁轨扣件对应的垫板刚度参数,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对应的垫板刚度均为均匀设置,即每个铁轨扣件的垫板刚度对应一个刚度参数,且内外轨刚度参数相同。
这样,将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不同的配置区间可以根据该配置区间对应的不同线型状态配置具有针对性的刚度参数配置方案,可对整个线路不同区间、同区间不同线型、同线型不同股钢轨、同股钢轨扣件不同位置处的扣件刚度进行设计,以此获得更加精细的调整结果。
S102、针对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将该所述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所述优化需求确定该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所述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
该步骤中,根据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确定该优化区间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优化方案,该优化方案针对配置区间内的多个不同铁轨扣件中的每一个,将该铁轨扣件划分为多个刚度区域,其中每一个刚度区域均配置有该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参数,将每个铁轨扣件对应的全部刚度区域内的刚度参数作为刚度优化参数组,作为可以达到优化需求的铁轨扣件刚度配置的优化方案。
这里,针对每个铁轨扣件均设置多组刚度优化参数组,按照每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对该铁轨扣件进行配置,均可一定程度上满足优化需求,但是每个刚度优化参数组针对优化需求的优化效果大小不同,因此需要在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选取针对优化需求的优化效果最好的刚度优化参数组,对铁轨扣件进行配置。
其中,刚度优化参数需满足对应配置区间的相关设计要求,如:扣件结点刚度、减振要求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刚度优化参数具体数值的设定可以根据优化需求进行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这样,根据配置区间的优化需求,通过为每个铁轨扣件划分不同的刚度区域,并为每个刚度区域设置对应的刚度参数值的方式对当前配置区间内的轨道线路进行扣件刚度优化,以得到可以满足优化需求的多个铁轨扣件刚度配置的优化方案。
S103、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
该步骤中,根据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确定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具有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分别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由动力学仿真模型输出每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对应的与优化评价指标相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
这里,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为将铁轨扣件配置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组之后,经过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得出的列车行驶在配置有刚度优化参数组的铁轨扣件的轨道上时,对应的轨道运行参数以及列车运行参数,反映列车行驶过程中列车与轨道的相关状态,可以包括: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钢轨动态位移、钢轨振动加速度、车体振动加速度、车体运行平稳性、轮轨接触状态参数以及轮轨磨耗状态参数。
这里,优化评价指标可以根据优化需求的类型进行选取,例如,若优化需求为解决区间异常轮轨磨耗问题,相对应的选取的优化评价指标可以选取相关轮轨接触指标以及相关轨道磨耗指标,动力学仿真模型输出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可以为:轮轨接触状态参数以及轮轨磨耗状态参数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权重系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需要注意的是,全部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之和为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可以基于以下方法构建:获取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轨道踏面类型、轨道结构参数以及预设运营速度;针对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该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对应的所述刚度区域的数量以及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所述轨道踏面类型、所述轨道结构参数、所述预设运营速度,构建所述动力学仿真模型。
这里,动力学仿真模型可以达到以下功能:(1)计算扣件系统刚度与运营条件的匹配关系:a、计算不同速度不同扣件系统刚度下的车辆、轨道动力响应;b、计算不同曲线半径、不同超高与不同扣件系统刚度下的车辆、轨道动力响应;c、计算轨底坡存在误差情况下不同扣件系统刚度下的车辆、轨道动力响应;(2)计算扣件系统刚度在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下的适应性;(3)计算不同轮轨接触条件下,轮轨磨耗情况;(4)设计验证计算不同扣件分区刚度以及特殊垫板结构引起的车辆、轨道动力特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动力学仿真模型可以选用三维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等,在每次构建过程中,当改变铁轨扣件所配置的不同刚度优化参数组时,仅需更改对应的铁轨扣件仿真模块即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动力学仿真模型的结构可以包括:(1)用于输入车辆、轨道结构仿真参数的子模块;(2)用于输入轨道线型参数,车辆运行速度、轮轨激扰荷载等参数的子模块;(3)用于输入扣件系统刚度优化参数组的子模块;(4)用于组建车辆轨道动力学方程组的子模块;(5)用于求解动力学方程组的子模块;(6)用于计算输出车辆动力指标的子模块;(7)用于计算输出轨道动力指标的子模块;(8)用于计算输出轮轨接触、磨耗状态指标的子模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化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指标与优化性指标,所述安全性指标包括:车辆安全性指标以及轨道安全性指标,其中,所述车辆安全性指标包括:车辆脱轨系数指标以及轮重减载率指标,所述轨道安全性指标包括:钢轨动态位移指标以及钢轨振动加速度指标;所述优化性指标包括:车辆运行效能指标、轮轨接触状态指标以及轨道磨耗状态指标。
其中,脱轨系数是某一时刻作用在车轮上的横向力Q与垂向力P的比值Q/P。在《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 5599-85)中规定,为防止脱轨,车辆爬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应符合以下条件,即车辆脱轨系数指标可以为: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31
在车辆脱轨系数指标中,脱轨系数不超过“危险限度”是安全的,不超过“允许限度”是希望达到的结果。而对于高速铁路,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09)中的规定,车辆脱轨系数指标可以为:
Q/P≤0.8
可选的,轮重减载率为评定车辆在轮对横向力为0或者接近于0的条件下,因一侧车轮严重减载而脱轨的安全性指标,定义为减载侧车轮的轮重减载率ΔP与轮对的平均静轮重之比,基于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32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33
其中,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34
代表轮对的平均静轮重,Pst1与Pst2分别为轮对左右侧车轮的静轮重;Pi为减载侧车轮的轮轨垂向力。一般情况下,无偏载车辆各车轮的静轮重相同,即Pst1=Pst2=P。根据《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1-2013)中规定,轮重减载率指标可以为: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35
可选的,根据《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1-2013)中规定,钢轨动态位移指标可以为:钢轨的相对垂向/横向位移最大允许值为2mm。
可选的,根据《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761-2013)中规定,钢轨振动加速度指标可以为:钢轨的振动加速度最大允许值为5000m/s2
可选的,车辆运行效能指标可以包括车体振动加速度以及车体运行平稳性,车体振动加速度可以用于评价列车运营过程中,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车体运行平稳性可以基于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41
其中,W代表车体运行平稳性;A代表车体振动加速度(g);f代表振动频率(Hz);F(f)代表频率修正系数,反映了人对不同频率振动的不同敏感性,可通过下式计算:
竖向振动: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42
横向振动: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43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振动是随机振动,其加速度和频率随时都在变化,因此采用车辆运行效能指标进行评价时,需要将所要分析的车辆加速度波形按频率分组,根据每一组的加速度和频率计算该组的平稳性指标Wi,整个波形的平稳性指标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44
其中,N为整个波段的分组总和。
进一步的,由于在车辆运营过程中,车轮与钢轨的接触匹配状态将对轮轨相互作用与轮轨磨耗状态等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对车辆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产生影响,因此,可以采用轮轨接触点横移量等指标作为轮轨接触状态指标对车辆的轮轨接触状态进行评估。
进一步的,轮轨磨耗状态直接关系着钢轨、轮对表面的平顺程度,从而影响轮轨接触状态以及接触力,因此,可以采用磨耗指数作为轨道磨耗状态指标对轮轨磨耗状态进行评估。
这样,将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由动力学仿真模型输出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将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相对应的优化评价指标进行比对,即可评价利用该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铁轨扣件时的优化效果。
S104、根据所述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所述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所述铁轨扣件。
该步骤中,通过实地测量等方式可以获取当前配置区域内,以刚度基础参数配置铁轨扣件时,对应的轨道运行参数作为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所述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所述铁轨扣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基于以下方法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针对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根据该所述优化指标对应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确定该所述预设优化指标对应的参数优化比例;将所述参数优化比例与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之间的乘积,确定为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优化评分;将全部所述优化评分之和,确定为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对应的整体优化评分;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选取所述整体优化评分最高的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作为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基于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整体优化评分: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61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62
其中,E代表整体优化评分,VVi代表第i个车辆运行效能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VCi代表第i个轮轨接触状态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VWi代表第i个轨道磨耗状态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PVi代表第i个车辆运行效能指标对应的参数优化比例(%);PCi代表第i个轮轨接触状态指标对应的参数优化比例(%);PWi代表第i个轨道磨耗状态指标对应的参数优化比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基于以下方法确定所述参数优化比例:确定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该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与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参数优化比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针对每个配置区间,将该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优化需求确定该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选取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根据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铁轨扣件。可以针对不同的轨道线路情况,为需要对刚度配置进行优化的铁轨扣件选取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配置方案,使经过优化配置后的轨道线路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
参见图2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01~S207,其中:
S201、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所述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
S202、针对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将该所述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所述优化需求确定该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所述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
S203、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
S204、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指标与优化性指标,获取所述安全性指标对应的预设安全标准参数;将所述安全性指标对应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比对,当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
该步骤中,在由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将铁轨扣件的刚度参数按照刚度优化参数组进行设置后,列车实际运行情况而获取到与优化评价指标相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后,首先针对优化评价指标中的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在多组轨道运行参数中选取不符合安全性指标的轨道运行参数。
这里,可以选取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中的脱轨系数参数、轮重减载率参数、钢轨动态位移参数、钢轨振动加速度参数与对应的车辆脱轨系数指标、轮重减载率指标、钢轨动态位移指标以及钢轨振动加速度指标进行比对,已确定该刚度优化参数组是否满足相关的安全需求。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论配置怎样的铁轨扣件刚度参数,其安全标准往往是前提,只有满足了相关的安全标准之后,才需要考虑配置该种刚度优化参数组所带来的优化效果大小。
S205、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过滤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
该步骤中,将不符合安全性指标的轨道运行参数所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组从全部刚度优化参数组中过滤,仅保留符合安全性指标的刚度优化参数组,进而在符合安全性指标的刚度优化参数组中选取出对铁轨扣件优化效果最好的刚度优化参数组。
S206、根据所述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所述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所述铁轨扣件。
这里,步骤S201-步骤S203、步骤S206中所述的方法与步骤S101-S104实质相同,具有相同的实施方式并且可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方案进行说明。
针对某一曲线区段,轨道结构为长枕埋式轨道的配置区间,其轨道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配置区间轨道参数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81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91
经过现场测量,内外轨轨底坡由于施工误差为1/30,较设计值1/40偏大,这种偏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配置区间内异常轮轨磨耗,因此,选择解决区间异常轮轨磨耗问题作为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
这里给出两种将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后,为每个所述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的实例如下表2所示:
表2扣件系统垫板刚度优化设计方案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192
如上表2所示,两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在横向将铁轨扣件划分为2个刚度区域,其对应的布置方式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铁轨扣件刚度分区配置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铁轨扣件在每个刚度区域内,离散为4个弹簧-阻尼器单元,其中,刚度基础参数采用均匀分布,单块铁轨扣件的刚度基础参数为60kN/mm;刚度优化参数组1将靠近轨道内侧的铁轨扣件的刚度优化参数设计为55kN/mm,靠近轨道外侧的铁轨扣件的刚度优化参数设计为5kN/mm;刚度优化参数组2将靠近轨道内侧的铁轨扣件的刚度优化参数设计为85kN/mm,靠近轨道外侧的铁轨扣件的刚度优化参数设计为5kN/mm。
进一步的,将刚度优化参数组1与刚度优化参数组2输入至预先搭建的动力学仿真模型中,为动力学仿真模型配置相应的车辆类型、踏面类型等车辆与结构参数,其中,动力学仿真模型可以采用经典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首选,提取动力学仿真模型输出的脱轨系数参数、轮重减载率参数分别与对应的车辆脱轨系数指标以及轮重减载率指标进行比较,可选的,脱轨系数参数、轮重减载率参数的限值均参考《高速动车组整车试验规范》,分别为0.8、0.8,得到的安全性评估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安全性评估结果统计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201
由上表3可知,刚度优化参数组1与刚度优化参数组2对应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均满足安全性评估的要求,进一步的针对每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对铁轨扣件的优化效果进行评估,由于优化需求为解决区间异常轮轨磨耗问题,因此进行优化效果评估时,主要选用优化性指标中的轮轨接触状态指标以及轨道磨耗状态指标进行评价,相应的,通过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轮轨接触状态指标以及轨道磨耗状态指标对应的接触点横移量以及轮轨磨耗指数,由此得到采用刚度优化参数组1与刚度优化参数组2配置铁轨扣件相比较采用刚度基础参数配置铁轨扣件时,各轮轨接触点横向位置均方差总和从117.14mm降低至74.743mm和92.953mm,参数优化比例分别达到36.2%和20.7%。接触点偏移轨顶量均值由接触点平均偏离轨顶2.329mm降低至0.05mm和1.315mm,参数优化比例分别达到97.9%和42.0%。各接触斑的磨耗指数极值之和从857.9N降低至760.0N和818.7N,参数优化比例分别达到11.4%和4.6%。各轮轨两侧踏面上的磨耗指数曲线下面积从原始方案下的521.3N·m2降低至216.3N·m2和340.8N·m2,优化比例达到58.5%和34.6%。
由于优化需求以修正轮轨接触状态、改变轮轨磨耗情况为优化目标,因此在进行优化方案评估时,主要考虑轮对接触点横向偏移量、轮轨磨耗指数的优化效果,由此确定各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为:接触稳定性优化效果权重Vs=0.2;磨耗优化效果权重Vw=0.4;侧磨优化效果权重Vsw=0.4。
进一步的,针对刚度优化参数组1与刚度优化参数组2的整体优化评分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两种刚度优化参数组的整体优化评分
Figure BDA0003515120670000211
由上表4可知,可以选择刚度优化参数组1作为该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针对每个配置区间,将该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优化需求确定该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选取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根据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铁轨扣件。可以针对不同的轨道线路情况,为需要对刚度配置进行优化的铁轨扣件选取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配置方案,使经过优化配置后的轨道线路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对应的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装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实施例上述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刚度配置装置400包括:获取模块410;优化模块420;仿真模块430;配置模块440。
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所述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
优化模块420,用于针对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将该所述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所述优化需求确定该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所述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
仿真模块430,用于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
配置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所述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所述铁轨扣件。
关于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处理流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流程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详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装置,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针对每个配置区间,将该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优化需求确定该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选取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根据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铁轨扣件。可以针对不同的轨道线路情况,为需要对刚度配置进行优化的铁轨扣件选取具有针对性的优化配置方案,使经过优化配置后的轨道线路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
对应于图1与图2中的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500,如图5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500结构示意图,包括:
处理器51、存储器52、和总线53;存储器52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包括内存521和外部存储器522;这里的内存521也称内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处理器51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522交换的数据,处理器51通过内存521与外部存储器522进行数据交换,当所述电子设备5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51与所述存储器52之间通过总线53通信,使得所述处理器51执行图1与图2中的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的步骤。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等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所述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其中,根据现场测量的轨道实际线型状态与施工标准中所设计的标准线型状态进行比较,将现场测量的轨道实际线型状态与施工标准中所设计的标准线型状态之间的误差导致对轨道运行的影响,确定每个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
针对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将该所述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所述优化需求确定该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所述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
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所述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所述铁轨扣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具体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根据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确定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参数优化比例;
将所述参数优化比例与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之间的乘积,确定为该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优化评分;
将全部所述优化评分之和,确定为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对应的整体优化评分;
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选取所述整体优化评分最高的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作为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指标与优化性指标,在所述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安全性指标对应的预设安全标准参数;
将所述安全性指标对应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比对,当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
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过滤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性指标包括:车辆安全性指标以及轨道安全性指标,其中,所述车辆安全性指标包括:车辆脱轨系数指标以及轮重减载率指标,所述轨道安全性指标包括:钢轨动态位移指标以及钢轨振动加速度指标;
所述优化性指标包括:车辆运行效能指标、轮轨接触状态指标以及轨道磨耗状态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轨道踏面类型、轨道结构参数以及预设运营速度;
针对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该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对应的所述刚度区域的数量以及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所述轨道踏面类型、所述轨道结构参数、所述预设运营速度,构建所述动力学仿真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以下方法确定所述参数优化比例:
确定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该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与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之间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参数优化比例。
7.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配置轨道线路,将所述待配置轨道线路划分为多个配置区间,确定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以及刚度基础参数,其中,根据现场测量的轨道实际线型状态与施工标准中所设计的标准线型状态进行比较,将现场测量的轨道实际线型状态与施工标准中所设计的标准线型状态之间的误差导致对轨道运行的不良影响,确定每个配置区间对应的优化需求;
优化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配置区间,将该所述配置区间内的每个铁轨扣件划分多个刚度区域,根据所述优化需求确定该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多个刚度优化参数组,其中,每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包括每个所述刚度区域对应的刚度优化参数;
仿真模块,用于选取所述优化需求对应的多个优化评价指标,确定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将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输入至预设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优化轨道运行参数;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刚度基础参数,确定与每个所述优化评价指标匹配的基础轨道运行参数,根据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所述基础轨道运行参数以及所述预设权重系数,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确定所述铁轨扣件对应的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根据所述目标刚度优化参数组配置所述铁轨扣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用于:
获取安全性指标对应的预设安全标准参数;
将所述安全性指标对应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比对,当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与所述预设安全标准参数不匹配时,确定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
在多个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中,过滤不符合所述安全性指标的所述优化轨道运行参数对应的所述刚度优化参数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61873.5A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492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1873.5A CN114492076B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1873.5A CN114492076B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2076A CN114492076A (zh) 2022-05-13
CN114492076B true CN114492076B (zh) 2023-05-16

Family

ID=8148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1873.5A Active CN114492076B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2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9643B (zh) * 2022-10-26 2023-09-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铁路轨道高聚物弹性元件动静刚度比的评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4219A (zh) * 2019-04-24 2019-08-0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0部队 一种控制探测器着陆地外天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84882A (zh) * 2020-09-21 2021-01-0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铁路轨道的三维模型的信息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56899A (zh) * 2021-07-02 2021-11-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7226B (zh) * 2019-10-18 2021-11-09 北京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桥伸缩抬枕装置与轨道结构的匹配优化方法
CN211446409U (zh) * 2019-11-20 2020-09-08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大跨度轨道梁、轨道梁系统和悬挂式交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4219A (zh) * 2019-04-24 2019-08-0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0部队 一种控制探测器着陆地外天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84882A (zh) * 2020-09-21 2021-01-0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铁路轨道的三维模型的信息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56899A (zh) * 2021-07-02 2021-11-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2076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7339B (zh) 一种铁道车辆坡道运行综合性能的评估方法
Lei et al. Dynamic response analyses of vehicle and track coupled system on track transition of conventional high speed railway
Rigueiro et al. Influence of ballast models i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ailway viaducts
Diana et al. Interaction between railroad superstructure and railway vehicles
CN114492076B (zh) 一种铁轨扣件的刚度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250604A (zh) 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分析方法及系统
Koç et al. Modelling and analysis of vehicle-structure-road coupled interaction considering structural flexibility, vehicle parameters and road roughness
Camara et al.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 of vibrations in under-deck cable-stayed bridges accounting for vehicle-structure interaction
CN113656899B (zh) 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
Blanco-Saura et al. Study of the dynamic vehicle-track interaction in a railway turnout
Maglio et al. Wheel–rail impact loads and axle bending stress simulated for generic distributions and shapes of discrete wheel tread damage
CN108482420A (zh) 轨道交通轨道系统轮轨耦合动态特性试验方法
CN112948987A (zh) 一种减振轨道声振性能和服役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7201715A (zh) 高墩大跨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横向刚度控制方法及桥梁
CN112364426B (zh) 基于行车安全及动力响应的铁路桥墩伤损评定方法及系统
CN105677985A (zh) 城市轨道交通板式减振轨道结构分析选型方法
CN105113340B (zh) 基于废旧钢轨骨架的复合轨枕装置及其强度检测方法
CN115577448A (zh) 一种轨道车辆悬挂参数的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Ganesh Babu et al. Track modulus analysis of railway track system using finite element model
CN107133432A (zh) 高墩大跨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横向刚度控制方法及桥梁
KR100941968B1 (ko) 인공윤하중을 이용한 교량의 동적거동 해석방법
Choi Prediction of displacement induced by tilting trains running on ballasted tracks through measurement of track impact factors
Awall et al. Effects of bottom bracings on torsion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ly curved twin I-girder bridges with different curvatures
CN116011138A (zh) 一种铁路钢轨局部不平顺评价方法
Bongini et al. A parametric study of the impact of mitigation measures on ground borne vibration due to railway traff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ei Kai

Inventor after: Wang Bo

Inventor after: Wang Xian

Inventor after: Xu Kongbin

Inventor after: Wang Ping

Inventor after: Niu Wenqiang

Inventor after: Zhou Jionghao

Inventor after: Ding Wenhao

Inventor after: Ren Juanjuan

Inventor before: Wei Kai

Inventor before: Wang Bo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n

Inventor before: Xu Kongbin

Inventor before: Wang Ping

Inventor before: Ding Wenhao

Inventor before: Ren Juanju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