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0587A - 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0587A
CN114490587A CN202210124659.2A CN202210124659A CN114490587A CN 114490587 A CN114490587 A CN 114490587A CN 202210124659 A CN202210124659 A CN 202210124659A CN 114490587 A CN114490587 A CN 114490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base object
environment
statement
database
s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46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贝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01246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0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0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0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对检测环境中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根据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供测试人员根据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

Description

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确保项目或软件能够成功的投产上线,测试工作对于项目或软件的质量保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测试过程中,确保在不同环境下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对测试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若不同环境下的数据库存在差异,则会对测试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会影响测试的效率和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项目或软件的投产上线。
在现有技术中,对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检测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会导致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且准确度较低;或者,对不同环境下的数据库的内容进行逐个比较,该方式会导致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数据库对象的检测准确度和检测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对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其中,所述检测环境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根据所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
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所述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包括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所述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数据对象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对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其中,所述检测环境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相同数据库对象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
创建语句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所述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包括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所述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检测环境中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两种检测环境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作为相同对象名称。并分别获取两种检测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实现了自动化的确定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结果,提高了对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的检测准确度。上述方案通过先确定各检测环境下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再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确定对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提高了对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中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不同环境下的数据库对象进行一致性检测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数据库对象的检测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根据预设的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对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其中,检测环境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预先设定,数据对象划分规则可以是将数据库对象按照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划分,例如,数据库对象之间在不依赖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独立存在。检测环境可以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其中,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可以是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或生产环境。例如,若第一环境为开发环境,则第二环境可以是测试环境或生产环境;若第二开发环境为测试环境,则第一环境可以是开发环境或生产环境。
待测数据库可以是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下待进行一致性检测的数据库。数据库对象可以是数据库的组成部分,数据库对象可以包括表、索引、缺省值、视图、规则、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等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数据库对象可以是主数据库对象,主数据库对象可以独立存在于数据库中,是数据库对象的基础,可以被其他数据库对象寄生和依赖。第一数据库对象可以包括表和图表等。第二数据库对象可以是寄生型数据库对象,寄生型数据库对象依附于主数据库对象,不能独立于主数据库对象单独存在;若主数据库对象消失,寄生型数据库对象也不复存在。相应的,第二数据库对象可以包括索引、缺省值、规则和触发器等。第三数据库对象可以是依赖型数据库对象。可以独立于主数据库对象单独存在,但依赖于主数据库对象,若主数据库对象消失,则依赖型数据库对象无法正常运行。相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可以包括视图、存储过程和函数等。
S102、根据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
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可以是表的名称,例如,表的名称可以是“Test1”。第一比较规则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预先设定,例如,第一比较规则可以是比较第一环境下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与第二环境下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是否一致。具体可以是将第一环境对应表的名称,和第二环境对应表的名称按照首字母排列顺序进行逐一遍历比较。相同数据库对象可以是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名称相同的数据库对象,即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共有的第一数据库对象。
示例性的,可以将第一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以及第二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分别存入预设的第一空白文本文件中。其中,第一空白文本文件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预先设定,例如,第一空白文本文件可以是txt文本格式的文件。根据存入至第一空白文本文件中的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
具体的,可以对已存入第一数据对象的对象名称的第一空白文本文件进行遍历,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例如,第一环境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在第一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1-200行,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在第一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201-400行。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分别对存入第一数据对象的对象名称的第一空白文本文件中,第1-200行和第201-400行的对象名称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
S103、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其中,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包括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可以通过各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获取。其中,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可以包括“GREAT TABLE”语句等。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可以包括“Regular Index”语句、“Primary Key”语句和“Unique Key”语句等。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可以包括“CREATE VIEW”语句、“CREATE VIEW empvu”语句和“Describe empvu”语句等。
由于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均依赖于第一数据库对象,因此,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均与第一数据库对象相关。具体可以通过检测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对待测数据库中的创建语句进行遍历,从而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S104、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
其中,第二比较规则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预先设定。例如,第二比较规则可以是比较第一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二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语句数量是否相等,以及比较各检测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语句内容是否相同。
其中,差异创建语句可以是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不满足第二比较规则的创建语句。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可以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数据库对象一致,以及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数据库对象不一致。若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之间存在差异创建语句,则可以认为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数据库对象不一致;若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之间不存在差异创建语句,则可以认为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数据库对象一致。
示例性的,可以将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分别存入预设的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其中,第二空白文本文件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预先设定,例如,第二空白文本文件可以是txt文本格式的文件。根据存入至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
具体的,可以对已存入各检测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第二空白文本文件进行遍历,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例如,第一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在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1-600行,其中,第一环境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在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1-200行,第一环境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在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201-400行,第一环境对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在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401-600行。其中,第二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在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601-1200行,其中,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在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601-800行,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在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801-1000行,第二环境对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在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的存放位置为第1001-1200行。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分别对存入各检测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第1-200行和第601-800行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进行比较,得到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分别对存入各检测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第201-400行和第801-1000行的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进行比较,得到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分别对存入各检测环境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第二空白文本文件中,第401-600行和第1001-1200行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进行比较,得到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检测环境中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两种检测环境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作为相同对象名称。并分别获取两种检测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实现了自动化的确定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结果,提高了对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的检测准确度。上述方案通过先确定各检测环境下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再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确定对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提高了对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的检测效率。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
进一步的,将步骤“根据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细化为“将第一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存储至预设的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以及,将第二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存储至预设的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根据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与第二待存文本文件,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得到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库对象为相同数据库对象。”以完善对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确定方式。
将步骤“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细化为“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以及,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二环境中的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相应的,将步骤“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细化为“根据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第一差异创建语句。”以完善对差异创建语句的确定方式。
将步骤“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细化为“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以及,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二环境中的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相应的,将步骤“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细化为“根据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第二差异创建语句。”以完善对差异创建语句的确定方式。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201、根据预设的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对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
其中,检测环境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S202、将第一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存储至预设的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
排列规则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预先设定,其中,排列规则可以是按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对应的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列。例如,首字母顺序可以是从A到Z的顺序,还可以是从Z到A的顺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第一待存文本文件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预先设定,其中,第一待存文本文件的文件格式可以是txt文本格式、doc文本格式或docx文本格式等。例如,第一待存文本文件可以是txt文本格式空白文本文件。
示例性的,第一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包括“Test1”、Test2”、“A1”、“A2”、“B1”和“B2”,按照预设的排列顺序,将“Test1”、Test2”、“A1”、“A2”、“B1”和“B2”存储至预设的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则第一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在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的顺序为“A1、A2、B1、B2、Test1、Test2”。
S203、将第二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存储至预设的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
第二待存文本文件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预先设定,其中,第二待存文本文件的文件格式可以是txt文本格式、doc文本格式或docx文本格式等。例如,第二待存文本文件可以是txt文本格式的空白文本文件。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后续对第一待存文本文件和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的文本内容进行比较,优选的,对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与第二待存文本文件设置相同的文件格式。
S204、根据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与第二待存文本文件,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得到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库对象为相同数据库对象。
其中,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中的文本内容相同,均为第一待存文本文件和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相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
示例性的,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将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与第二待存文本文件进行逐行比较,若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存在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未包含的待删减对象名称,则可以将待删减对象名称从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删除,得到删除待删减对象名称后的第一结果文本文件。若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存在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未包含的待删减对象名称,则可以将待删减对象名称从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删除,得到删除待删减对象名称后的第二结果文本文件。其中,待删减对象名称可以是非第一待存文本文件和第二待存文本文件所共有的对象名称;即,待删减对象名称可以是存在于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而不存在于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的对象;也可以是存在于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而不存在于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的对象。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得到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之前,还包括:若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存在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未包含的待删减对象名称,则将待删减对象名称从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删除,并存储至预设的对比结果文件中,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对比结果文件对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进行数据库对象的添加。
其中,对比结果文件可以由相关测试人员进行预先设定,其中,对比结果文件的文件格式可以是txt文本格式、doc文本格式或docx文本格式等。
本可选实施例通过将待删减对象名称从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删除,并存储至预设的对比结果文件中的方式,实现了相关测试人员后续能够通过对比结果文件确定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所缺少的数据库对象;能够根据对比结果文件,对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的数据库对象进行添加,从而保证与第一环境的待测数据库的数据库对象一致,为相关测试人员的后续测试工作提供了便利性。
S205、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
其中,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一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数据库对象寄生于第一数据库对象之上,无法单独存在,第一数据库对象消失,第二数据库对象也不复存在。相应的,在待测数据库中,通常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紧随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之后,往往提取出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同时,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也被一并提取出来。因此,可以同时对第一数据库创建语句和第二数据库创建语句进行获取。
示例性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与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具有关联性,具体可以是能够通过相同对象名称获取到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例如,待测数据库中的对象创建语句可以是“CREATE TABLE table_name”,其中,“table_name”为表的名称。因此,可以通过遍历的方式,得到表的名称“table_name”,从而根据表的名称“table_name”,得到该表的名称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CREATE TABLE”。
S206、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二环境中的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
其中,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二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对第二环境中的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的获取方式可以是与第一环境的相同,本实施例对此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S205和S206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可以是先执行S205,再执行S206;也可以是先执行S206,再执行S205;还可以是S205和S206同时执行。
S207、根据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第一差异创建语句。
其中,第一差异创建语句可以是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不同的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示例性的,第一差异创建语句可以是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不同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一差异创建语句还可以是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不同的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获取的第一环境中的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存储至预设的第一候选文本文件中,将获取的第二环境中的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存储至预设的第二候选文本文件中。其中,第一候选文本文件和第二候选文本文件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预先设定。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比较第一候选文本文件和第二候选文本文件中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具体可以是确定第一候选文本文件比第二候选文本文件中多的行,第一候选文本文件比第二候选文本文件中少的行,或者,比较第一候选文本文件和第二候选文本文件中相同行的内容是否相同,从而确定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第一差异创建语句。
S208、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
其中,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一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数据库对象可以独立于第一数据库对象单独存在,相应的,在待测数据库中,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语句位置,可以独立于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语句位置。即,需要单独对待测数据库中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进行查找确定,无法通过确定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的方式,同时获取到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S209、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二环境中的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
其中,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二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需要说明的是,对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中的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可以与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和/或获取第二环境中的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的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S210、根据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第二差异创建语句。
其中,第二差异创建语句可以是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不同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将获取的第一环境中的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存储至预设的第三候选文本文件中,将获取的第二环境中的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存储至预设的第四候选文本文件中。其中,第三候选文本文件和第四候选文本文件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预先设定。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比较第三候选文本文件和第四候选文本文件中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具体可以是确定第三候选文本文件比第四候选文本文件中多的行,第三候选文本文件比第四候选文本文件中少的行,或者,比较第三候选文本文件和第四候选文本文件中相同行的内容是否相同,从而确定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文本文件C和文本文件D。
需要说明的是,S205至S207和S208至S210之间的执行顺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具体可以是先执行S205至S207,再执行S208至S210;还可以是先执行S208至S210,再执行S205至S207。
本实施例方案通过根据获取的第一环境中的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和第二环境中的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第一差异创建语句;根据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和第二环境中的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第二差异创建语句。上述方案通过分别确定各数据库对象语句对应的差异创建语句的方式,实现了对差异创建语句的准确确定,便于后续测试人员能够根据差异创建语句,更加准确的对待测数据库进行测试。通过先确定各检测环境下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再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确定对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提高了对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实施例三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的检测过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方案提出一种针对部署于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数据库对象的检查方法来快速有效完成第二环境与第一环境间的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查工作。
本实施例方案分别将所有数据库对象从各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中抽取出来,并转换为固定格式的文本文件,通过对文本文件进行比较并生成检查结果来实现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查。同时为了减少核对的工作量,以及提高检测效率,本方案采用将数据库对象分类分级排序核对的方法,将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库对象按照存在形式分成主数据库对象、寄生性数据库对象、依赖性数据库对象三类。首先进行主数据库对象的存在性检查,然后进行主数据库对象和寄生性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查,最后进行依赖性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查,从而完成对所有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查。
如图3所示,本方案的详细步骤如下:
S301、主数据库对象的存在性检查。
若第一环境为开发环境,第二环境为测试环境。分别将测试环境和开发环境的主数据库对象名称按照同样的排序规则分别从两个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并分别转换为txt格式的文本文件。其中,排序规则可以是用对象名称的首字母排序。将两个文本文件自动进行逐行比对,以开发环境为标准,找出不一样的部分,具体比较方式如下:如果开发环境的对象名称存在而测试环境的对象名称不存在,说明该对象名称对应的数据库对象没有在测试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创建,则将该数据库对象筛选出来作为差异数据库对象生成到比对结果文件中去,同时将筛选出的差异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从开发环境对应的文本文件中剔除。其中,比对结果文件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预先设定。如果测试环境的对象名称存在而开发环境的对象名称不存在,则无需将该对象名称作为差异数据库对象生成到比对结果文件中去,只需在将筛选出的差异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从测试环境对应的文本文件中剔除即可。最后筛选出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分别对应的两个文本文件的共同部分,作为两个环境下的共同数据库对象,便于后续根据共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对创建语句的提取。
S302、主数据库对象和寄生性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查。
由于寄生型数据库对象都创建在主数据库对象上,其创建语句和主数据库对象的创建语句也在一起,因此在提取主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时,其创建语句也一并被提取出来。根据上一步筛选出来的两个环境的共同主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提取两个环境对应的主数据库对象和寄生性数据库对象的创建语句,并分别存储至文本文件A和文本文件B。对文本文件A和文本文件B进行自动逐行比较找出不一致的部分,生成第一差异创建语句,并将其存储至预设的第一差异文本文件。具体的,生成第一差异创建语句的具体规则如下:
将两个文本文件的所有内容同时按行显示,并按照三种情况逐行显示差异:(1)文本文件A比文本文件B多的行。(2)文本文件A比文本文件B少的行。(3)文本文件A和文本文件B同样的行内容不一样。
S303、依赖性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查。
依次将两个环境的依赖性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提取出来,并分别存储至文本文件C和文本文件D中。对文本文件C和文本文件D进行自动逐行比较,找出不一致的部分,并生成第二差异创建语句,并将其存储值第二差异文本文件。第二差异创建语句的规则可以与S102中生成第一差异创建语句的规则相同,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法可以用shell+sql来实现,其具有轻量化、免安装、支持部署在开放平台下多种类型的数据库、较少消耗系统资源等优点。
实施例四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可适用于对不同环境下的数据库对象进行一致性检测的情况,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4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数据对象获取模块401、相同数据库对象确定模块402、创建语句获取模块403和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模块404。其中,
数据对象获取模块401,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对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其中,所述检测环境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相同数据库对象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
创建语句获取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所述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包括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所述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检测环境中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两种检测环境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作为相同对象名称。并分别获取两种检测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实现了自动化的确定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结果,提高了对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的检测准确度。上述方案通过先确定各检测环境下的相同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再根据相同数据库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确定对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提高了对数据库对象一致性检测的检测效率。
可选的,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确定模块402,包括:
第一待存文本文件确定单元,用于将第一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存储至预设的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以及,
第二待存文本文件确定单元,用于将第二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存储至预设的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
结果文本文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与所述第二待存文本文件,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得到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所述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库对象为相同数据库对象。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比结果文件确定模块,用于在得到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之前,若所述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存在所述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未包含的待删减对象名称,则将所述待删减对象名称从所述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删除,并存储至预设的对比结果文件中,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文件对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进行数据库对象的添加。
可选的,所述创建语句获取模块403,包括:
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一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以及,
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二环境中的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二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可选的,所述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模块404,包括:
第一差异创建语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第一差异创建语句。
可选的,所述创建语句获取模块403,包括:
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一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以及,
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二环境中的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其中,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二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可选的,所述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模块404,包括:
第二差异创建语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第二差异创建语句。
上述数据库对象的检测装置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具备执行各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500的框图。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5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501,系统存储器5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502和处理单元501)的总线503。
总线5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50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50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5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04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505。电子设备50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506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503相连。存储器5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07的程序/实用工具508,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502中,这样的程序模块507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507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5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09(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510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5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5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11进行。并且,电子设备5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12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512通过总线503与电子设备5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5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501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502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的方法。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对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其中,所述检测环境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根据所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所述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包括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所述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的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对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其中,所述检测环境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根据所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
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所述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包括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所述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包括:
将第一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存储至预设的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以及,
将第二环境对应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存储至预设的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
根据所述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与所述第二待存文本文件,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得到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所述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中的数据库对象为相同数据库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得到第一结果文本文件和第二结果文本文件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存在所述第二待存文本文件中未包含的待删减对象名称,则将所述待删减对象名称从所述第一待存文本文件中删除,并存储至预设的对比结果文件中,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文件对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进行数据库对象的添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所述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包括:
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一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以及,
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二环境中的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二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第一差异创建语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所述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包括:
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一环境中的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一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以及,
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第二环境中的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其中,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包括第二环境中与相同对象名称关联的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基于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得到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与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库对象语句之间的第二差异创建语句。
8.一种数据库对象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对象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库对象划分规则,对检测环境中的待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对象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数据库对象、第二数据库对象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其中,所述检测环境包括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
相同数据库对象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对象名称,基于预设的第一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的待测数据库中第一数据库对象的相同数据库对象;
创建语句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同数据库对象的相同对象名称,获取检测环境中与所述对象名称关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包括第一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第二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和第三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
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比较规则,确定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分别对应的目标数据库对象创建语句中的差异创建语句,供相关测试人员根据所述差异创建语句确定数据库对象的一致性检测结果。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
CN202210124659.2A 2022-02-10 2022-02-10 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90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4659.2A CN114490587A (zh) 2022-02-10 2022-02-10 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4659.2A CN114490587A (zh) 2022-02-10 2022-02-10 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0587A true CN114490587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8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4659.2A Pending CN114490587A (zh) 2022-02-10 2022-02-10 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05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5660B (zh) 基金系统自动化测试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93747B (zh) 代码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990411B (zh) 数据结构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9656815B (zh) 有配置文件的测试语句编写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2121337A1 (zh) 数据探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490394A (zh) 测试范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185791A (zh) 一种数据映射文件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4364A (zh) 一种查询语句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0587A (zh) 数据库对象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7223A (zh) 保险产品测试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866492B (zh) 一种基线分支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4490390A (zh) 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1322A (zh) 数据检核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942905A (zh) 一种迁移数据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39173B (zh) 疫情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392371B2 (en)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al code to be refactored within a source code
CN114490906A (zh) 电子地图中地区边界线绘制是否合规的审查方法及装置
CN110457705B (zh) 一种兴趣点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97167B (zh) 测试变量的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66005A (zh) 一种音频芯片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31296A (zh) 一种数据探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0502352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siness rule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CN112416727A (zh) 批处理作业的检核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176178B2 (en) Requirement analysis apparatus, requirement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3742225B (zh) 一种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